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朱珂 杨莹 +3 位作者 胡荣 杨小湜 王烈 刘卓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2973-2975,共3页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癌症治疗方法功能评估表中文版(FACT-G)对6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调查,影响生命质量的各因素的差异程度经方差分析处理,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同时存在时...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癌症治疗方法功能评估表中文版(FACT-G)对6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调查,影响生命质量的各因素的差异程度经方差分析处理,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同时存在时对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的影响。结果文化程度、收入、医保形式、合并症、化疗次数及治疗费用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生存质量应成为评价恶性血液病治疗疗效的指标之一,在临床工作中要重视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恶性血液病 FACT-G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感染前后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闪珊 赵硕 +1 位作者 孙冬梅 黄俊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影响因素及真菌感染前后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情况,为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血液科恶性血液病患者1000例,将其中164例IF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影响因素及真菌感染前后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情况,为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血液科恶性血液病患者1000例,将其中164例IF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64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IFI的影响因素及PCR法检测肠道菌群情况。结果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基础疾病、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应用时间>7d、抗菌药物种类>2种、白细胞计数≤1.0×109/L者IFI的发生率高于淋巴瘤+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无基础疾病、未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应用时间≤7d、抗菌药物种类≤2种、白细胞计数>1.0×109/L者(P<0.05);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种类>2种、白细胞计数≤1.0×109/L是IF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恶性血液病IFI感染时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1.13±0.67、7.46±2.14、0.27±0.03)×109/L均明显低于感染前(9.02±1.04、38.24±11.43、3.52±0.86)×109/L(P<0.05);观察组感染前和感染时肠道真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前和感染时细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时真菌量高于感染前(P<0.05),观察组感染时细菌量低于感染前(P<0.05)。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种类>2种、白细胞计数≤1.0×109/L是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和肠道真菌量增加、细菌量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 真菌 恶性血液病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CD64指数与降钙素原检测对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郑晓燕 吴芬芝 +1 位作者 杨婷 黄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21期3111-3113,3117,共4页
目的探讨CD64指数和降钙素原(PCT)对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感染组86例,非感染组78例,感染组又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组和革兰阳性菌感染组,选取同一时... 目的探讨CD64指数和降钙素原(PCT)对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感染组86例,非感染组78例,感染组又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组和革兰阳性菌感染组,选取同一时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各组患者CD64和PCT水平变化,并就CD64和PCT对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阴性菌感染组CD64和PCT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组;感染组CD64和PCT水平较对照组和非感染组均明显升高,经治疗后CD64和PCT水平均显著下降;感染组CD64和PCT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非感染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CD64和PCT之间呈正相关(r=0.816,P<0.01)。结论 CD64和PCT能够作为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对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粒细胞CD64指数 降钙素原 恶性血液病 细菌感染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恶性血液病患者抑郁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朱珂 杨莹 +4 位作者 杨小湜 王烈 刘卓刚 李迎春 胡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3631-3632,共2页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探讨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筛选量表(CES-D)调查8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运用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对量表得分的影响。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抑郁发生率高,文...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探讨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筛选量表(CES-D)调查8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运用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对量表得分的影响。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抑郁发生率高,文化程度、合并症、化疗次数及治疗费用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临床工作中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适当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抑郁 抑郁筛选量表
下载PDF
CD64在恶性血液病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尚禹汐 王立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1-244,共4页
恶性血液病脓毒症具有病死率高和早期诊断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对生物学标记物检测可提高其早期诊断准确性,降低病死率。中性粒细胞CD64对于脓毒症早期诊断效力优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其他生物学标记物,且有助于感染严... 恶性血液病脓毒症具有病死率高和早期诊断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对生物学标记物检测可提高其早期诊断准确性,降低病死率。中性粒细胞CD64对于脓毒症早期诊断效力优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其他生物学标记物,且有助于感染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但其在恶性血液病脓毒症早期诊断中鲜有研究。本文就CD64在恶性血液病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优势、制约因素、可行性及CD64在血液病感染早期诊断中应用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明确CD64在恶性血液病患者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4 脓毒症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单倍体与同胞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任瑞瑞 马梁明 +1 位作者 王涛 谢云霞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单倍体与同胞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013年6月—2019年12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8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急性髓系白血病51例,骨髓增生异常... 目的:探讨单倍体与同胞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013年6月—2019年12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8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急性髓系白血病5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MSD-HSCT)30例,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52例。结果:8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总植入率为87.8%,移植前疾病未缓解者MSD-HSCT组占26.7%(8/30),Haplo-HSCT组占15.4%(8/52),Haplo-HSCT组和MSD-HSCT组移植后2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63.3%和6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1),其中Haplo-HSCT组患者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为73.1%(38/52),明显高于MSD-HSCT组的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其余移植相关并发症包括植入失败率、Ⅲ~Ⅳ度aGVHD、外周血巨细胞病毒、EB病毒、出血性膀胱炎,2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Ⅲ~Ⅳ度aGVHD和移植前缓解状态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相对风险分别为5.944、4.995(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Haplo-HSCT与MSD-HSCT疗效相近,移植前缓解状态和移植后重度aGVHD对患者长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单倍体 同胞相合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疗效
原文传递
替加环素在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慧涵 邹月娟 +2 位作者 薛雷 廖爱军 杨威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3期282-284,共3页
目的评估替加环素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血液科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应用替加环素治疗的13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患者,分析其感染特点、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3例患者中,... 目的评估替加环素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血液科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应用替加环素治疗的13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患者,分析其感染特点、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3例患者中,有9例(69%)感染得到控制,4例(31%)患者无效。发生恶心呕吐不良反应2例(15%)。结论对于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反复应用多种抗感染药物效果不佳,多重耐药菌感染几率增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选择替加环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化疗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替加环素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任汉云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11期1105-1109,共5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根治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近20年allo-HSCT蓬勃发展,移植数量逐年增加,移植方案不断优化,移植疗效和安全性不断提高。该文介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现状并对未来可能的...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根治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近20年allo-HSCT蓬勃发展,移植数量逐年增加,移植方案不断优化,移植疗效和安全性不断提高。该文介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现状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预处理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自我效能感在恶性血液病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朱锦立 刘玲 +2 位作者 闫簌簌 曹宁 刘传新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年第2期297-299,303,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分析自我效能在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方法运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社会支持量表(SSRS)、生活质量问卷(QLQ-C30)编成调查问卷对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分析自我效能在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方法运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社会支持量表(SSRS)、生活质量问卷(QLQ-C30)编成调查问卷对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8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7.0中文版进行统计并分析生活质量、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生活质量与主观支持(r=0.35,P<0.01)和自我效能感(r=0.32,P<0.01)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客观支持(r=0.05,P>0.05)相关不显著;自我效能感与主观支持(r=0.36,P<0.01)呈显著正相关,中介效应估计值为0.26,占总效应之比为0.23。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医务工作者应注重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感 生活质量 中介作用
原文传递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口腔临床表现和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伟 姚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恶性血液病的最有效方法,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恶性血液病的主要并发症,也是患者移植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GVHD的口腔表现在所有移植术后并发症中占重要地位,而且对疾病的控制和患者的预后有着举足轻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恶性血液病的最有效方法,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恶性血液病的主要并发症,也是患者移植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GVHD的口腔表现在所有移植术后并发症中占重要地位,而且对疾病的控制和患者的预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就GVHD的发病机制、口腔临床表现及其治疗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口腔表现 治疗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培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21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在2013年9月—2015年12月先后对我院5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27例,对照组)与优质护理服务(26例,观察组),采用SAS和SDS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改善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在2013年9月—2015年12月先后对我院5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27例,对照组)与优质护理服务(26例,观察组),采用SAS和SDS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SDS分值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观察组SAS为(41.43±9.13)分、SDS为(40.64±4.0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66±3.82)分、(46.57±5.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伴焦虑抑郁症状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不能只进行常规护理,应转变护理模式,加强优质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恶性血液病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mIPS评分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对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缺乏期并发血流感染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韦柳源 杨帆 +1 位作者 高海娥 肖秀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4期1482-1485,共4页
目的 研究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缺乏期并发血流感染诊断中改良后的感染可能性评分(mIPS评分)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的价值。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60例恶性血液病且接受化疗患者... 目的 研究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缺乏期并发血流感染诊断中改良后的感染可能性评分(mIPS评分)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的价值。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60例恶性血液病且接受化疗患者,参考血流感染发生情况分为研究组(感染,n=20)与对照组(未感染,n=40)。比较两组患者粒细胞化疗前与缺乏期mIPS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选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血流感染诊断效能予以评估,并对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缺乏期并发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予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粒细胞缺乏期,两组患者mIPS评分较化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粒细胞缺乏期mIPS评分为(15.28±1.97)分,较对照组[(8.01±1.84)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粒细胞缺乏期,两组患者CD3^(+)、CD4^(+)、CD4^(+)/CD8^(+)较化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粒细胞缺乏期CD3^(+)、CD4^(+)、CD4^(+)/CD8^(+)分别为(25.31±3.38)%、(13.63±4.32)%、0.55±0.19,较对照组[(33.36±4.62)%、(16.47±4.08)%、0.73±0.22]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PS评分预测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缺乏期并发血流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9,CD3^(+)预测的AUC为0.696,CD4^(+)的AUC为0.693,CD4^(+)/CD8^(+)的AUC为0.747,mIPS评分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的AUC为0.89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PS评分为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T淋巴细胞亚群为血流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缺乏期并发血流感染诊断中mIPS评分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的预测价值显著,可为防治血流感染提供十分有利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化疗 血流感染 感染可能性评分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输血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莉萍 叶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9期21-23,共3页
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干细胞,或影响造血系统伴血液学异常的一类疾病,其有良性及恶性之分。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输血是临床上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输血在改善恶性血液病患者贫血症状的同时,对其临床输注效果、疾病进展、疾病预后等方面均存... 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干细胞,或影响造血系统伴血液学异常的一类疾病,其有良性及恶性之分。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输血是临床上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输血在改善恶性血液病患者贫血症状的同时,对其临床输注效果、疾病进展、疾病预后等方面均存在影响,这是因为输血影响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免疫功能,而目前大量研究大多集中在实体瘤、手术创伤患者输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探索,本文主要就输血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恶性血液病 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病人化疗间歇期输液港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盛南 沈新梅 俞颖 《全科护理》 2021年第13期1817-1820,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病人化疗间歇期携带输液港自我管理的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2019年1月—2019年6月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12例输液港化疗间歇期病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病人化疗间歇期携带输液港自我管理的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2019年1月—2019年6月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12例输液港化疗间歇期病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通过访谈归纳出3个主题,即病人携带输液港期间遇到的问题和困扰、病人自我管理过程中的优秀品质、病人自我管理的真实体验和感受。结论:护士应重视恶性血液病病人化疗间歇期输液港自我管理的体验,在病人化疗间歇期应分阶段、有计划地给予个性化专业指导,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促进病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导管的自我管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输液港 自我管理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单倍体淋巴细胞输注治疗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秉毅 宋朝阳 +4 位作者 郭坤元 严定安 杨玉莲 肖露露 吴光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7-291,共5页
为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单倍体淋巴细胞输注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对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用中剂量阿糖胞苷 (1.g/m2 × 5天 )或环磷酰胺 (6 0mg/kg× 2天 )联合G CSF方案动员干细胞 ,并经程... 为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单倍体淋巴细胞输注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对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用中剂量阿糖胞苷 (1.g/m2 × 5天 )或环磷酰胺 (6 0mg/kg× 2天 )联合G CSF方案动员干细胞 ,并经程序降温仪冷冻 ,- 196℃保存。用Bu/Cy或TBI/Cy方案对患者预处理后 ,回输未净化的自体干细胞。当患者白细胞恢复至 1.0× 10 9/L时 ,输注经 7.5Gy照射的单倍体淋巴细胞 (平均 5 .0× 10 7/kg) ,观察患者造血恢复、疾病转归和长期生存率。结果表明 ,12例接受该方案治疗的患者中 ,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呈持续缓解状态 ,其中 2例无病生存超过 5 0个月 ;3例IV期恶性淋巴瘤患者中 1例长期缓解 ,2例分别于治疗后 4和 6个月复发而死亡 ;1例淋巴瘤 白血病患者持续缓解 18个月 ,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也呈持续缓解状态 ,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持续缓解 36个月后复发 ,但经反应停治疗目前仍处完全缓解状态。平均随访 2 5个月 ,10例无病生存 ,2年无病生存率 83%。单倍体淋巴细胞输注后在部分患者中除血小板恢复延迟外 ,未见严重不良反应。STR PCR示单倍体淋巴细胞输注后 72小时供者淋巴细胞在受者体内消失。结论 :自体干细胞移植联合单倍体淋巴细胞输注可减少急性白血病的复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单倍体淋巴细胞输注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映华 陈惜遂 +3 位作者 侯粉珍 陈舜卿 吴玩如 俞晶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5X期1378-1379,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原因和易感因素与防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血液科病房1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院内真菌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以消化道为主,占44%。引起恶性血液病患者院...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原因和易感因素与防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血液科病房1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院内真菌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以消化道为主,占44%。引起恶性血液病患者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以条件致病真菌为主,占56%,其次为霉菌,占44%。结论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能力,改善环境,开展患者自我卫生教育是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医院感染 易感因素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丹 牛艳萍 +1 位作者 马淑卿 耿丽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8期1402-1404,共3页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护理
下载PDF
生物电化学在检测恶性血液性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玉洁 陈宝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07-1610,共4页
血液性疾病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重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公共健康护理。这类恶性血液性疾病对身体健康的威胁已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在对恶性血液性疾病的现有治疗手段中,低检出率和高复发率是治疗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如果能提... 血液性疾病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重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公共健康护理。这类恶性血液性疾病对身体健康的威胁已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在对恶性血液性疾病的现有治疗手段中,低检出率和高复发率是治疗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如果能提高恶性血液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检出率,则将能极大地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因此,针对恶性血液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针对肿瘤细胞和血液检测的生物电化学方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由于许多肿瘤细胞表面蛋白是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其数量和状态的变化以及各种电生理活动的变化,往往表明机体内有一些潜在的疾病。每个肿瘤细胞具有特定的内或外的生物标志物,以区别于正常细胞系,因此可以通过生物电化学技术检测它们的生物标志物。这为生物电化学检测肿瘤细胞活性、诊疗疾病和药物的筛选提供了极大的理论和实验支持。近几年来,随着生物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探针和电极技术、芯片实验室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细胞的生物电化学研究,特别是针对血液和细胞的检测和耐药性区分的发展。本文列举了几种重要的生物电化学技术的发展情况,重点评述了其在血液学领域里的研究进展,并以此为基础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性疾病 肿瘤细胞 生物电化学技术 电化学检测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焦虑抑郁症1例报告一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秀娟 马红霞 赵晓武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13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合并情绪障碍的病因及对策。方法分析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焦虑抑郁症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血液病未缓解前早期...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合并情绪障碍的病因及对策。方法分析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焦虑抑郁症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血液病未缓解前早期有效抗抑郁、焦虑治疗,包括心理疏导,有利于患者情绪障碍的恢复。在给恶性血液病患者采取躯体综合治疗的同时,应给予积极的心理治疗,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此类人群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焦虑症 抑郁症
原文传递
自噬在恶性血液病防治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文儒 唐旭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3期35-39,共5页
自噬在恶性血液病前期能清除细胞内的异常物质和细胞器,在后期有助于恶性细胞获得各种物质和能量,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具有双向作用。临床中放化疗、去甲基化及靶向治疗均能激活自噬,诱导肿瘤细胞发生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清除恶性细胞... 自噬在恶性血液病前期能清除细胞内的异常物质和细胞器,在后期有助于恶性细胞获得各种物质和能量,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具有双向作用。临床中放化疗、去甲基化及靶向治疗均能激活自噬,诱导肿瘤细胞发生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清除恶性细胞,但其产生的大量物质有助于残留的肿瘤细胞存活,导致机体产生耐药性。目前发现联合自噬抑制剂能有效提升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复发难治性患者。临床治疗中,如何针对本病各阶段自噬情况,有效调节自噬水平、清除肿瘤细胞、抑制疾病进展,是恶性血液病防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自噬 分子机制 化疗 耐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