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2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场舞事件”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探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侯胜川 宋梁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48,55,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近年来的"广场舞事件"作出了分析,文章认为:随着城市的无限制扩张和人口的大量涌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显得更加迫切;而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和失独家庭的大量存在以及"空巢"老人...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近年来的"广场舞事件"作出了分析,文章认为:随着城市的无限制扩张和人口的大量涌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显得更加迫切;而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和失独家庭的大量存在以及"空巢"老人现象的逐渐增多,中老年人的交流问题凸显出来,这些为广场舞大妈群体的出现提供了条件,然而,城市并没有提供足够的体育休闲场地和设施,在此背景下,"广场舞事件"开始大量涌现,从而造成城市邻里伦理和道德关系的失范。因此,文章认为不应一味的指责广场舞大妈群体,相反,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场舞 老龄化 城市 孤独
下载PDF
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孤独、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田禾丰 陈红香 袁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目的了解青少年学生的体像烦恼、孤独及应对方式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29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收集体像烦恼、孤独和应对方式的有关指标及身高、体重等人口学资料。结果1体像烦恼与消极应对方式相关显著,与孤独相关不显著。2孤... 目的了解青少年学生的体像烦恼、孤独及应对方式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29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收集体像烦恼、孤独和应对方式的有关指标及身高、体重等人口学资料。结果1体像烦恼与消极应对方式相关显著,与孤独相关不显著。2孤独与积极应对方式相关显著,与消极应对方式相关不显著。3积极应对方式、性别烦恼与BMI均相关显著。结论有体像烦恼和孤独的青少年学生倾向于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偏胖或偏瘦的青少年学生对自己的性别不满意,这些在高一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像烦恼 问卷调查 青少年学生 孤独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孤独、绝望的现代人——论奥尼尔《毛猿》的主题 被引量:10
3
作者 熊沐清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3-26,共4页
奥尼尔通过扬克这一角色刻画了一个无所归附、希望幻灭并且被高度技术化的世界毁灭了的现代人的困境。在奥尼尔看来 ,孤独和绝望是现代人不可改变的宿命 ;现代人深刻的悲剧性在于 :他在思想或企盼 ,然而却找不到答案 。
关键词 毛猿 现代人 孤独 绝望
下载PDF
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移植患者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闫京慧 张晓青 +1 位作者 武丽 史艳敏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18-321,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并评价该措施对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在随机情况下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0月这一时间范围内,在我院确诊并实施肝移植的50例患者,以住院号单双数分组后每组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并评价该措施对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在随机情况下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0月这一时间范围内,在我院确诊并实施肝移植的50例患者,以住院号单双数分组后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应对方式。结果 观察组25例患者经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愤怒、孤独评分结果,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记录的应对方式中面对评分,较对照组高;回避、屈服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肝移植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展开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工作,既可缓解其因疾病、治疗产生的负面情绪,同时可提高其生活质量,达到改善其预后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式心理护理干预 肝移植 情绪 抑郁 愤怒 孤独
原文传递
论海明威作品中孤独奋战的硬汉子精神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91-92,共2页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他原有的信仰和美好的希望, 使他一度迷惘。但是,海明威是一个不会向命运屈服的斗士,经过痛苦的迷惘和彷徨之后, 他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要做人生的胜利者!海明威走出...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他原有的信仰和美好的希望, 使他一度迷惘。但是,海明威是一个不会向命运屈服的斗士,经过痛苦的迷惘和彷徨之后, 他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要做人生的胜利者!海明威走出了迷惘,在他的作品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海明威式的硬汉子英雄人物。海明威式的英雄都无一例外地果断、顽强、临危不惧,满怀与厄运拼搏到底的激情;海明威式的英雄都是精神打不垮的硬汉子;海明威式的英雄都是孤独奋战的硬汉子;海明威式的英雄都是孤独奋战的硬汉子。这正是海明威性格的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惘 硬汉子 孤独 奋战
下载PDF
151名农村壮族留守老人孤独感调查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春林 张国兵 +1 位作者 李志 伍业光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9期4140-4141,共2页
目的:调查农村壮族留守老人的心理孤独状况。方法:随机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巷贤镇留守老人160名,使用广西卫生厅立项课题《农村壮族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中的一般访问卷,UCLA孤独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51名完成调查,农村壮... 目的:调查农村壮族留守老人的心理孤独状况。方法:随机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巷贤镇留守老人160名,使用广西卫生厅立项课题《农村壮族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中的一般访问卷,UCLA孤独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51名完成调查,农村壮族留守老人UCLA孤独量表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0,P﹤0.05),单人留守家庭老人的孤独分高于夫妻留守家庭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5),子女支持留守家庭老人的孤独分低于非支持留守家庭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P﹤0.05),隔代留守家庭老人的孤独分与非隔代留守家庭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9,P﹥0.05),贫困留守家庭老人的孤独分与非贫困留守家庭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3,P﹥0.05)。结论:农村壮族留守老人有强烈的孤独感,子女支持有助于减轻老人的孤独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壮族 留守老人 孤独
下载PDF
Trauma in The Lonely Soldier
7
作者 LI De-kun MA Xiao-lei LI Xin-yue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4年第8期689-692,共4页
Benedict is an award-winning novelist and non-fiction writer specializing in social injustice.Her non-fiction book The Lonely Soldier reflects the impact of war on violence against women.Female soldiers are always the... Benedict is an award-winning novelist and non-fiction writer specializing in social injustice.Her non-fiction book The Lonely Soldier reflects the impact of war on violence against women.Female soldiers are always the victims of violence,before,during,and after serving in the Iraq War.This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ir trauma and illuminate the book’s mea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en Benedict The lonely Soldier female soldiers victims of violence meaning of writing
下载PDF
异域别壤中的两朵孤独之花——林黛玉与简·爱的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彭红卫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68-70,85,共4页
林黛玉与简·爱在身世、对爱情的执著、对社会环境的叛逆诸方面颇有相似之处;但她们在对待平等的态度上、人物形象的内涵深度上有很大的区别。前人的研究零散地涉及到一些,本文力图对此作一个较系统深入的探讨,并着重比较二者的差... 林黛玉与简·爱在身世、对爱情的执著、对社会环境的叛逆诸方面颇有相似之处;但她们在对待平等的态度上、人物形象的内涵深度上有很大的区别。前人的研究零散地涉及到一些,本文力图对此作一个较系统深入的探讨,并着重比较二者的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黛玉 简·爱 人物形象 曹雪芹 夏洛蒂·勃朗特 小说 比较研究 爱情
下载PDF
“孤独”的内在特征——叙事伦理视域下莫言《枯河》中的儿童生存困境 被引量:1
9
作者 吕悦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枯河》是莫言1985年进入创作转型期后反思儿童生存困境的又一力作,小说塑造了一个孤独的儿童形象——小虎。“孤独”的内在特征体现在小虎身体与话语的悖反关系上,并外显于“痴”的属性上,“痴”在本质上预示了一种对社会的反抗。“... 《枯河》是莫言1985年进入创作转型期后反思儿童生存困境的又一力作,小说塑造了一个孤独的儿童形象——小虎。“孤独”的内在特征体现在小虎身体与话语的悖反关系上,并外显于“痴”的属性上,“痴”在本质上预示了一种对社会的反抗。“孤独”的性格特征是由于与成人认知世界的标准不同造成的。从叙事伦理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正是这一“孤独”的性格特征使小虎在变异的家庭伦理、人际伦理和政治伦理之下陷入个人生存的困境,从而揭示了激烈变革的社会中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隔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枯河》 孤独 儿童 叙事伦理 生存困境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Gender Binarism in McCullers’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10
作者 XIONG Yu-zh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3年第10期721-734,共14页
This paper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gender binarism in Carson McCullers’novel,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situated within the socio-cultural milieu of Southern America.It examines the depiction of persisting challeng... This paper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gender binarism in Carson McCullers’novel,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situated within the socio-cultural milieu of Southern America.It examines the depiction of persisting challenges posed by binary gender paradigms and the portrayal of potential emancipation within the narrative.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wo central characters,interpreting them as contrasting cases.One character represents the paradox inherent in the rebellious endeavors,highlighting how these actions,influenced by Phallocentrism and a broader framework of hierarchical structures,might inadvertently reinforce gender binarism.The other character exemplifies a triumphant departure from the binary gender paradigm through striving to attain a state of equilibrium marked by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gender differences.Through this analysis,the paper reveals the author’s dual perspectives in her exploration of gender binarism using these two distinct protagonists.At last,it employ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ical concept of“harmony in diversity”in conjunction with feminist and gender theories to elucidate the encouraged path toward emancipation from gender binarism within McCullers’narra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der binarism Phallocentrism harmony in diversity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Carson McCullers
下载PDF
谈杜甫《旅夜书怀》之“独”而不得自由
11
作者 王霞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9-64,共6页
《旅夜书怀》一诗,以愁情选悲景,以悲景写悲情。从诗歌所涉的时空层面来看,“悲”的内核在于“独”。“独”既是诗人思考的背景,也是诗人当时生命状态的总结。在这一富有情感浓度的环境中,诗人思绪万千,感眼前之无望,念人生之坎坷,由“... 《旅夜书怀》一诗,以愁情选悲景,以悲景写悲情。从诗歌所涉的时空层面来看,“悲”的内核在于“独”。“独”既是诗人思考的背景,也是诗人当时生命状态的总结。在这一富有情感浓度的环境中,诗人思绪万千,感眼前之无望,念人生之坎坷,由“独”而陷入了对人生困境的沉思。诗人因万事潦倒、信念崩塌而痛苦愁闷,又因“破”而难以接受、无法释怀、矛盾挣扎。尾联中沙鸥意象的运用,是诗人试图为摆脱困境探寻出路,但心有重负又何谈自由洒脱。沙鸥孤独却自由,诗人孤身却迷茫无措,踟蹰不前。这一意象的观照,赋予了“独”更为深刻的内涵:不仅是人生状态,也是人生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旅夜书怀》 孤独 人生困境 沙鸥意象
下载PDF
戴望舒的诗美和诗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木青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05-309,共5页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代派诗人代表,其诗风与新月派诗人闻一多、徐志摩诗风迥然不同。戴氏诗风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表现为沉哀,中期为寂寞,晚期为昂扬。其诗论和新月派代表性诗人闻一多的诗之“三美论”相反,主要宣扬诗的纯粹性,...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代派诗人代表,其诗风与新月派诗人闻一多、徐志摩诗风迥然不同。戴氏诗风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表现为沉哀,中期为寂寞,晚期为昂扬。其诗论和新月派代表性诗人闻一多的诗之“三美论”相反,主要宣扬诗的纯粹性,拒绝音乐、绘画入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哀 寂寞 昂扬 放逐 词藻 音韵
下载PDF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查尔斯与莎拉的比较——关于存在主义孤独个体的解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艳芳 原一川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4,共4页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一部存在主义的经典之作。书中的查尔斯与萨拉虽然生活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但他们都有独特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笔者对查尔斯和萨拉作为孤独个体的理解是,尽管他们孤独的表现形式不同,但他们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念。...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一部存在主义的经典之作。书中的查尔斯与萨拉虽然生活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但他们都有独特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笔者对查尔斯和萨拉作为孤独个体的理解是,尽管他们孤独的表现形式不同,但他们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念。萨拉的孤独表现为被排除于主体社会之外的孤独,而她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观念更加彰显了她作为存在主义的孤独个体的形象;查尔斯的孤独表现为貌似融入属于他的社会阶层,却与主流社会背道而驰的孤独,而使他与主流社会分离的原因同样是他的观点和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 孤独个体 意志 物质世界 精神世界 价值观念
下载PDF
解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被引量:3
14
作者 翁瑜 《安顺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0-12,22,共4页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想象丰富、构思奇妙,通过描写马贡多人孤独的精神世界成功地表现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作者立足于拉美本土的现实生活,借鉴了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一个荒诞离奇、扑朔迷离的世界,使小说...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想象丰富、构思奇妙,通过描写马贡多人孤独的精神世界成功地表现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作者立足于拉美本土的现实生活,借鉴了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一个荒诞离奇、扑朔迷离的世界,使小说虚实相生,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 现实 魔幻现实主义
下载PDF
无法拯救的困境——由《伤逝》引出的思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虹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80-86,共7页
从小说《伤逝》入手,结合鲁迅当时的生存处境、内心世界及同时创作的姊妹篇《孤独者》,试图摆脱向来笼罩着鲁迅文本的空洞的“概念”和“意义”,还原出这个爱情悲剧的实际形态和隐含的“底蕴”。
关键词 鲁迅 《伤逝》 《孤独者》 自由 悖逆
下载PDF
黑皮肤的女力士参孙——作为灵魂人物与精神象征的孤独的反抗者索菲娅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琼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8期36-38,共3页
无论是在艾丽丝.沃克的创作中,还是在黑人女性形象的长廊中,《紫色》中的索菲娅都是一个光彩夺目、具有独特魅力的黑人女性形象,堪与《圣经》中的力士参孙相媲美。她那仿佛与生俱来的反抗精神,无比强健的身体和精神力量,是黑人女性生生... 无论是在艾丽丝.沃克的创作中,还是在黑人女性形象的长廊中,《紫色》中的索菲娅都是一个光彩夺目、具有独特魅力的黑人女性形象,堪与《圣经》中的力士参孙相媲美。她那仿佛与生俱来的反抗精神,无比强健的身体和精神力量,是黑人女性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反抗原动力的象征,也是作家本人作为黑人平权运动斗士的形象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 索非娅 力士参孙 孤独 反抗
下载PDF
孤独比爱与死更永恒——浅析海岩小说中的爱情悲剧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秋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年第8期85-89,共5页
海岩的小说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在现在这样一个日益物质化、商业化的社会里,在这样一个人们已不知爱为何物的社会里,他为我们精心打造着唯美的爱情童话,给我们以无尽的憧憬和遐想。海岩的作品有其鲜明的特色,形成了"爱情+案件"... 海岩的小说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在现在这样一个日益物质化、商业化的社会里,在这样一个人们已不知爱为何物的社会里,他为我们精心打造着唯美的爱情童话,给我们以无尽的憧憬和遐想。海岩的作品有其鲜明的特色,形成了"爱情+案件"的"海岩模式"。爱情与死亡是海岩作品永恒的主题,有了"死亡","爱情"才变得节外生枝;有了"爱情","死亡"才显得凄美动人。美丽的开始却注定着悲剧的结局,而悲剧的存在是因为不被人理解而产生的孤独。这种孤独则来源于现代社会多元的价值观念的冲突:命运的冲突、人性的冲突、文明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童话 死亡 孤独 悲剧
下载PDF
从《黑暗的心》看康拉德的存在主义思想 被引量:3
18
作者 凌建平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75-79,共5页
《黑暗的心》展示了作者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作者通过作品中人物孤独内心的分析,荒诞行为的解读,毁灭场景的再现探索了康拉德的存在主义思想和他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 康拉德 《黑暗的心》 孤独 死亡
下载PDF
孤独的存在——《边城》再解读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红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63-65,共3页
在《边城》优美隽永山水田园图画的背后 ,上演的是一幕幕令人心酸的悲剧 ,其根源在于“茶峒人”特定的生存状态———孤独。“茶峒”的地理位置、民族特色、凝滞闭塞的生存方式 ,以及被时代抛弃的失落感 ,使“茶峒人”呈现出一种孤独的... 在《边城》优美隽永山水田园图画的背后 ,上演的是一幕幕令人心酸的悲剧 ,其根源在于“茶峒人”特定的生存状态———孤独。“茶峒”的地理位置、民族特色、凝滞闭塞的生存方式 ,以及被时代抛弃的失落感 ,使“茶峒人”呈现出一种孤独的生存状态。沈从文苗土混血的民族出身 ,富有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 ,形成了他的孤独情结。这种独特的个人情结内化为作家创作的潜动机 ,并贯注于《边城》的山水风光、人情风俗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边城》 孤独 生存状态
下载PDF
The Depressed Image of Winesburg, Ohio
20
作者 徐万琳 《海外英语》 2015年第6期270-271,273,共3页
Winesburg Ohio is a famous short story in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short story collection,the main and primary aim is to discuss social background of that certain time. People's social ... Winesburg Ohio is a famous short story in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short story collection,the main and primary aim is to discuss social background of that certain time. People's social life in this story was in Midwest America, which represented the whole country at that period of time. For Winesburg as a microcosm: The so called grotesque figures of Winesburg were forced to meet and handle issues and events, which people universally undergo. Winesburg then became Any Town, USA and the flaws and struggles represented by these characters were same as be met by the ordinary people with the common human experience. Sherwood Anderson's motivation to write them was to show the typical human community to us.With analysis of three famous figures below to illustrate how depressed they were, and to indicate Anderson's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American literature. Also what were readers' reactions to this masterpie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TESQUE DEPRESSED lonely sexual TENDENCY MIS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