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法律教育的分层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晓亮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35,共7页
社会对法律教育的需要存在层次性,某一层次的法律教育不能完成其他层次法律教育的任务,不同层次的法律教育任务应该由不同的机构来承担。据此,可将法律教育分为多个层次,即法制教育、法律职业教育、法学教育。法律教育的多个层次存在紧... 社会对法律教育的需要存在层次性,某一层次的法律教育不能完成其他层次法律教育的任务,不同层次的法律教育任务应该由不同的机构来承担。据此,可将法律教育分为多个层次,即法制教育、法律职业教育、法学教育。法律教育的多个层次存在紧密的联系。法学教育是法制教育和法律职业教育得以展开的实际基础,法律职业教育为法制教育效果的实际评价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而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为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与教训。正视并积极看待法律教育的分层,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即法律教育的分层有助于促使国家合理地配置法律教育资源,有利于国家对各层次法律教育加强管理,有助于保障和提高法律教育的质量和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教育 法制教育 法律职业教育 分层
下载PDF
关于人民法院完善普法教育的思考
2
作者 黄和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122-123,共2页
法的实现要靠全民守法,而守法的前提则是普法,将普法教育和人民法院联系在一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谁执法谁普法,更是原则上规定了人民法院也是普法的责任主体。本文从人民法院进行普法宣教的意义,存在的不足,以及完... 法的实现要靠全民守法,而守法的前提则是普法,将普法教育和人民法院联系在一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谁执法谁普法,更是原则上规定了人民法院也是普法的责任主体。本文从人民法院进行普法宣教的意义,存在的不足,以及完善人民法院普法教育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法院 法制教育 司法公开
下载PDF
南宁市社区法律服务管理创新的实践与研究
3
作者 蓝树源 朱玉清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6期52-56,共5页
广西南宁市社区法律服务总体形势向好,但存在法律服务的力量结构不够稳定、经济保障不够到位、环境建设不够协调和功能发挥不够高效等发育缺陷。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强化"五种意识",提升社区法律服务社会地位,建强"五支队... 广西南宁市社区法律服务总体形势向好,但存在法律服务的力量结构不够稳定、经济保障不够到位、环境建设不够协调和功能发挥不够高效等发育缺陷。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强化"五种意识",提升社区法律服务社会地位,建强"五支队伍",夯实社区法律服务组织基础,坚实"五个阵地",营造社区法律服务强劲态势,整合"五种资源",增大社区法律服务工作效能,完善"五个机制",才能保障社区法律服务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法律服务 普法教育 法制宣传
下载PDF
论现代法治精神 被引量:8
4
作者 郝耀武 孙长春 《行政与法》 2009年第9期28-32,共5页
推进法治进程,建设法治国家,弘扬法治精神至关重要;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体对法以及法治的理性认知和价值确信,是法治价值观;它是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法律素质、法律信仰等的集合形态,是法治实践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源泉,也是尊崇法治和尊重... 推进法治进程,建设法治国家,弘扬法治精神至关重要;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体对法以及法治的理性认知和价值确信,是法治价值观;它是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法律素质、法律信仰等的集合形态,是法治实践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源泉,也是尊崇法治和尊重法律权威的一种理性的精神状态。因此,我们应该弘扬以维护法律尊严、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为核心的法治精神。弘扬法治精神,推进法治进程要注重转变法治教育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建立有效的法律监督制约机制和法治良性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精神 法律尊严 法治教育
下载PDF
新中国法治宣传教育的变迁逻辑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小东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4-85,共12页
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伴随着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法治宣传教育经历了法纪宣传教育新起点、法制宣传教育新时期、法治宣传教育新时代三个阶段。在新中国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以下四... 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伴随着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法治宣传教育经历了法纪宣传教育新起点、法制宣传教育新时期、法治宣传教育新时代三个阶段。在新中国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以下四个层面的演进逻辑:在概念范畴上,从“法纪宣传教育”到“法制宣传教育”,再到“法治宣传教育”;在宣教模式上,从运动式的“政治动员型”到常规化的“政府主导型”,再到科学化的“双向互动型”;在功能目标上,从“破除封建陋习、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到“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加强依法治理”,再到“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建设法治社会”;在宣传方法上,从“传统普法模式”到“网络普法模式”,再到“智慧普法模式”。法治宣传教育理念、内容与方式方法多重演进的背后是法治中国建设模式与国家治理理念的现代化转型。纵观70余年的伟大历程,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仅取得了重要成就,而且也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分类指导与突出重点、坚持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法 法治宣传教育 国家治理现代化 法治传播 智慧普法
下载PDF
信息完备与税收遵从 被引量:8
6
作者 毛捷 曹婧 刘玎倩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111,共25页
本文将信息因素引入A-S避税模型,从理论上揭示在一定条件下税收信息趋于完备有助于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为检验上述理论,本文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对税收信息的重要载体一税法宣传报道进行文本分析,进而研究税法宣传对企业税收遵从度的影响... 本文将信息因素引入A-S避税模型,从理论上揭示在一定条件下税收信息趋于完备有助于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为检验上述理论,本文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对税收信息的重要载体一税法宣传报道进行文本分析,进而研究税法宣传对企业税收遵从度的影响和作用途径。经验分析表明,税法宣传有助于提升企业税收遵从度,但提升效果取决于税法宣传类型。异质性分析发现,税法宣传对提高大型企业和高融资约束企业的税收遵从度效果显著,报纸头版的税法宣传效果更强。机制分析发现,税法宣传通过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素质、促进税务代理服务便利性和宣传威慑作用提升企业税收遵从度。以.上结论为完善税收理论、推动税收政策提质增效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完备 税收遵从 税法宣传 文本分析
原文传递
农村墙体法治宣传标语的规范与引导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勇军 熊宗华 《嘉兴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27-131,共5页
农村墙体法治宣传标语所具有的优势决定了其在推进农村法治建设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其中也有表述欠妥、片面强调农民的义务和责任、未能与农村法治实践有效结合起来等问题。农村墙体法治宣传应坚持贴近"三农"实际... 农村墙体法治宣传标语所具有的优势决定了其在推进农村法治建设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其中也有表述欠妥、片面强调农民的义务和责任、未能与农村法治实践有效结合起来等问题。农村墙体法治宣传应坚持贴近"三农"实际、权利与义务内容相结合等原则,强化引导农民参与农村社会综合治理、教育和健康、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商品质量安全和农村环境与生态保护等宣传主题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法治 农村墙体 法治宣传标语 法治宣传
下载PDF
食品安全问题表现形式及对策研究
8
作者 田媛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5期4-6,共3页
劣质、有害的食品流入消费市场,不仅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也阻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食材质量、环境卫生、加工标准等方面,全面加强食品安全问题治理必须与时俱进,形成较为全面的食品安全防控体系。目前,食... 劣质、有害的食品流入消费市场,不仅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也阻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食材质量、环境卫生、加工标准等方面,全面加强食品安全问题治理必须与时俱进,形成较为全面的食品安全防控体系。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治理仍然存在企业守法意识薄弱、消费者维权难度较大、监管体系执行待优化等问题,因此全面整治食品安全问题应当加强食品安全法治宣传、完善消费者维权保障机制、优化食品安全源头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问题 表现形式 法治宣传 源头治理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法治宣传的策略及启示
9
作者 李晓星 朱泮子美 《新闻知识》 2024年第4期51-55,95,共6页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开展法治宣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采取的策略有各类剧团演出,开展读报活动,办黑板报、壁报,公开审理案件,用通俗化的文学作品传递法治理念等。其特点是强调法治意识,普及法律知识,强调公平正义,保障妇女权益,党纪...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开展法治宣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采取的策略有各类剧团演出,开展读报活动,办黑板报、壁报,公开审理案件,用通俗化的文学作品传递法治理念等。其特点是强调法治意识,普及法律知识,强调公平正义,保障妇女权益,党纪司法并重。延安时期法治宣传实践的启示是:强化党的领导和法治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加强法治宣传与教育,推进廉政法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法治宣传 策略 启示
下载PDF
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对策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雪平 隋世宇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7-12,共6页
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当前我国的普法教育工作既取得了一定成效,又存在需要克服和破解的问题,因此应建立普法教育社会主体的补充机制、探索普法教育主观认知和适用法律能力的机制、完善普... 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当前我国的普法教育工作既取得了一定成效,又存在需要克服和破解的问题,因此应建立普法教育社会主体的补充机制、探索普法教育主观认知和适用法律能力的机制、完善普法教育宏观和微观宣传相结合的机制,倡导法的精神,运用法律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优化社会法律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公民的法治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法教育机制 法治观念 法的精神 法律思维
下载PDF
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妇女普法教育工作
11
作者 张红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8-81,共4页
少数民族地区妇女普法教育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女普法教育工作,不少地方存在着缺位、遗漏和效果低下等问题,不仅制约了妇女解放的程度,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必须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提高... 少数民族地区妇女普法教育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女普法教育工作,不少地方存在着缺位、遗漏和效果低下等问题,不仅制约了妇女解放的程度,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必须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切实抓好少数民族地区妇女普法教育工作,借以促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实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结合现状分析命题,讨论其性质、意义和问题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法现状 普法教育问题 重要意义 对策
下载PDF
大学生税法宣传教育有效路径探索
12
作者 雷中浩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1-24,共4页
在阐述大学生税法宣传教育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税法宣传教育的五个维度是意识、观念、情感、信念和能力,从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必修选修相结合是大学生进行税法宣传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税法宣传 税收法制教育 税法遵从
下载PDF
优化我国治安调解的缘由与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凯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16-122,共7页
治安调解作为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一环,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有可以优化的空间。优化我国治安调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应有之义和客观要求。优化我国治安调解的主要缘... 治安调解作为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一环,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有可以优化的空间。优化我国治安调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应有之义和客观要求。优化我国治安调解的主要缘由是治安调解的适用案件具有一定模糊性,当下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没有形成合力,公民有困难时对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的过度依赖。而从立法角度出发解决治安调解适用条件的模糊问题、健全多种调解联动机制进而提高合力、加强与治安调解相关的法治宣传教育是优化我国治安调解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安调解 调解联动机制 法治宣传教育
下载PDF
加强广西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健 《桂海论丛》 2010年第6期8-12,共5页
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社会稳定是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责任所在。当前,对广西开展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更迫切、更高的要求,广西要在坚持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特色的基础上,针对问题和不足,在开展"六五"... 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社会稳定是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责任所在。当前,对广西开展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更迫切、更高的要求,广西要在坚持民族团结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特色的基础上,针对问题和不足,在开展"六五"普法时,大力加强民族团结的法制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 法制宣传教育 广西
下载PDF
“大思政”视野下的北京高校法治宣传教育改进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明春 《高教学刊》 2020年第34期1-5,共5页
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重要一环,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在高校中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尤为重要。经过调研发现,北京高校法治宣传教育虽成绩显著,但与新的形势要求相比尚存在诸... 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重要一环,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在高校中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尤为重要。经过调研发现,北京高校法治宣传教育虽成绩显著,但与新的形势要求相比尚存在诸如归口部门不统一、专职人员明显不足、课堂教学效果欠佳、课外实践活力不够等问题。《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发布以及全国和北京市教育大会的召开后,我国高校正在构建新的“大思政”工作格局,这也为北京高校法治宣传教育的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提供了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 高校 法治宣传教育 调研
下载PDF
对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中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解 被引量:56
16
作者 孙佑海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9-93,共5页
本次修改民事诉讼法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一是随着环境污染、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涉及社会公共利益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各界呼吁建立公益诉讼制度,而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08条对原告主体资格限定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 本次修改民事诉讼法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一是随着环境污染、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涉及社会公共利益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各界呼吁建立公益诉讼制度,而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08条对原告主体资格限定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诉讼存在法律障碍;二是部分实体法对原告主体资格作出扩张性规定,如《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规定海洋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起损害赔偿诉讼,但程序法规定的缺失,导致诉讼救济渠道不畅、法律保护不力,且存在着法律之间不够协调等问题。但是,基于我国国情,目前立法不宜走得过急,而应先集中解决制约公益诉讼开展的起诉条件问题,即设定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和确定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至于公益诉讼的其他问题,留待以后总结经验后再逐步作出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法 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制度
原文传递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法律保障:法定建设主体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45
17
作者 于良芝 陆秀萍 刘亚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11,31,共7页
总分馆建设是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领域的重要趋势。由于总分馆建设可能最终触及甚至突破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一级政府建一座图书馆,谁建设谁管理"的图书馆建设体制,因此它给"十一五"期间有望出台的图书馆法提出前... 总分馆建设是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领域的重要趋势。由于总分馆建设可能最终触及甚至突破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一级政府建一座图书馆,谁建设谁管理"的图书馆建设体制,因此它给"十一五"期间有望出台的图书馆法提出前所未遇的难题:图书馆法是否要赋予新体制以合法性?在新体制下如何界定公共图书馆的法定建设主体?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可能从根本上颠覆已有的公共图书馆立法思路。回顾我国公共图书馆从"各自为政"到"总分馆式联合"的过程,分析这一转变对公共图书馆立法提出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法 公共图书馆 总分馆
原文传递
论公民的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 被引量:19
18
作者 洪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73-76,共4页
在民主与法治的社会里,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政府信息公开是公民知情权得以实现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公民个人生活安全的需要,更是防止权力腐败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应尽快转变观念,完善立法,进一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关键词 公民 知情权 信息公开法 权力腐败 中国
下载PDF
构建以图书馆法为核心的公共知识管理制度 被引量:17
19
作者 龚蛟腾 侯经川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8-61,81,共5页
公共知识管理制度是保障公共知识管理经济效率、社会效益和社会公平的基础性教育科学文化制度。图书馆法是公共知识管理制度的子集与核心。我国公共知识管理制度构建应当以公共知识管理法(图书馆法)为核心,制定完整的公共知识管理法律制... 公共知识管理制度是保障公共知识管理经济效率、社会效益和社会公平的基础性教育科学文化制度。图书馆法是公共知识管理制度的子集与核心。我国公共知识管理制度构建应当以公共知识管理法(图书馆法)为核心,制定完整的公共知识管理法律制度,完善公共知识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公共知识管理运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法 公共知识管理 管理制度 《公共知识中心法》
原文传递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制度创新——捐赠者冠名制度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婧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1,共3页
公共图书馆的捐赠者冠名制度规定了冠名的范围和原则,是公共图书馆法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制度创新。当前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捐赠者冠名现象普遍存在,国内较为特别的是名人专藏馆(室)和华侨华人冠名情况,国外则是冠名馆舍... 公共图书馆的捐赠者冠名制度规定了冠名的范围和原则,是公共图书馆法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制度创新。当前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捐赠者冠名现象普遍存在,国内较为特别的是名人专藏馆(室)和华侨华人冠名情况,国外则是冠名馆舍。我国部分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的纪念性、表彰性冠名情况构成了特殊问题,法律对此尚未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 公共图书馆 捐赠者冠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