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语教师认知方式及需求研究——基于一项暑期研修班的个案调查 被引量:20
1
作者 周燕 张洁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教师认知方式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项目有效性的关键。本文通过对190名参与某高校在职英语教师专题研修班学员的问卷调查,结合质的研究方法,探究外语教师的认知方式及需求。研究发现:深受教师欢迎的研修形式是讲座与讨论、同行分享与专家... 教师认知方式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项目有效性的关键。本文通过对190名参与某高校在职英语教师专题研修班学员的问卷调查,结合质的研究方法,探究外语教师的认知方式及需求。研究发现:深受教师欢迎的研修形式是讲座与讨论、同行分享与专家问答、示范与演练相结合的多元教学模式,其折射出教师在认知方式上的实践性、社会性和反思性特点。作者认为根据教师的认知方式和需求特点设计研修活动对于提高教师教育的效果、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教师 认知方式需求 多元教学模式 专业能力发展
原文传递
基于工作坊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构建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强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2-94,共3页
通过对三类在职教师校本专业发展中问题的分析,构建了新任教师专业实践知识工作坊、不胜任教师教学问题诊所式工作坊、骨干教师流动工作坊,从而促进了教师团队合作性、自主参与性、自然真实性及灵活多样性的提升。
关键词 在职教师 校本培训 工作坊
原文传递
微格教研:提高教师教学素质的新途径——在职教师微格教研实验研究报告 被引量:5
3
作者 鲁献蓉 潘国权 许诚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307-310,共4页
浙江师范大学与诸暨中学联合设立了“以微格教研为途径 ,提高教师综合教学素质的研究”实验课题 ,通过对在职教师进行微格教学训练和开展微格教研活动 ,促进数学教师学习教育理论 ,转变教育观念 ,使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有所提高 ,课... 浙江师范大学与诸暨中学联合设立了“以微格教研为途径 ,提高教师综合教学素质的研究”实验课题 ,通过对在职教师进行微格教学训练和开展微格教研活动 ,促进数学教师学习教育理论 ,转变教育观念 ,使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有所提高 ,课堂教学组织更加合理 ,综合教学能力趋于完善 ,更快、更好地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 ,同时进一步激发和培养了数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热情和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教师 微格训练 微格教研 教师素质 中学 数学教师 教育观念
下载PDF
模拟教育实习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鲜杰 谢彩凤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84-85,共2页
英语在职教师在教育学院本科的两年学习期间,按照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教育实习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对于学员对英语语言教学理论的掌握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的检验。学员在校的模拟教育实习的方法、步骤包括确定目标、看录相、教学设... 英语在职教师在教育学院本科的两年学习期间,按照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教育实习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对于学员对英语语言教学理论的掌握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的检验。学员在校的模拟教育实习的方法、步骤包括确定目标、看录相、教学设计、说课讲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教育实习 教师角色 教学计划 课堂教学 教学步骤
全文增补中
论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合理性及约束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岳建军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40,共4页
是否应该立法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行为最近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许多地方纷纷采取立法手段禁止这一行为。本文认为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不能够简单的用立法手段予以禁止,而应当对其... 是否应该立法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行为最近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许多地方纷纷采取立法手段禁止这一行为。本文认为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不能够简单的用立法手段予以禁止,而应当对其加以必要的约束和限制,并对于规范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行为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教师 有偿家教 合理性 约束性
下载PDF
数字时代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创新——美国TEACH-NOW教师在线专业发展模式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洪啸 洪明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2年第12期28-35,共8页
TEACH-NOW是美国为建立世界领先的教师培养体系、争夺全球教师教育市场推出的一种教师网络在线培养模式,以该系统为实施平台的TEACH-NOW教育研究生院已成为美国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教育研究生院之一。为探讨这一模式对在职教师继续教育... TEACH-NOW是美国为建立世界领先的教师培养体系、争夺全球教师教育市场推出的一种教师网络在线培养模式,以该系统为实施平台的TEACH-NOW教育研究生院已成为美国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教育研究生院之一。为探讨这一模式对在职教师继续教育领域的改革情况,文章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和综合分析法,对该模式从2019年开始设立的面向在职教师职后培训——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分析该模式的创建背景、基本架构、入学要求、学习方式、特征及实施效果,提出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系统是在美国教师教育整体走向实践取向的大背景下构建的,与职前课程保持密切的关联,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模块化课程及其弹性设置;二是以网络技术和新的教学组织方式为基础;三是将实践取向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原则;四是寻求教学机理和原则的普遍立场;五是将个人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在职教师 继续教育 在线专业发展
下载PDF
某大学1564名在职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及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宏 王强 +2 位作者 孟岚 赵茜 荀芳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年第4期74-76,共3页
目的 了解某高校在职教职工健康状况,探讨对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管理模式.方法 对1 564名在职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分析体检结果,提出健康管理建议.结果 在职教职工体检异常检出率位列前6位的是高血脂(62.3%),超重和肥胖(33.7%),心电... 目的 了解某高校在职教职工健康状况,探讨对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管理模式.方法 对1 564名在职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分析体检结果,提出健康管理建议.结果 在职教职工体检异常检出率位列前6位的是高血脂(62.3%),超重和肥胖(33.7%),心电图异常(24.2%),高血压(15.4%),脂肪肝(12.1%),高血糖(7.6%),各项指标检出率男职工高于女职工,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脂肪肝检出高峰出现在41 ~ 50岁,其他5项检出高峰均在51~60岁.结论 在职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坚持定期体检,并进行健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体检 在职教职工 健康管理模式
下载PDF
教师社会情感能力提升的国际经验、问题及其启示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猛猛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第1期42-49,共8页
教师作为学生社会情感发展项目的首要实施者,其个体社会情感能力水平、实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信念和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和教师个人的幸福感。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将社会情感能力整合到在职教师培训中,以提升教师的情绪... 教师作为学生社会情感发展项目的首要实施者,其个体社会情感能力水平、实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信念和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和教师个人的幸福感。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将社会情感能力整合到在职教师培训中,以提升教师的情绪调节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社会情感教学技能。但同时,相关培训也存在政府角色缺位、系统性支持缺失等问题。结合国际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基于中国的研究进展,未来应从战略高度重视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与价值,将社会情感学习纳入教师培训议程,开展本土化实证性研究,为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提供专业化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教师 社会情感能力 社会情感学习
下载PDF
在职教师特征与网络学习成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丽娜 《教师教育学报》 2017年第4期46-54,共9页
学习者特征作为影响学习成效的关键性内部因素,是远程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天津市农村幼儿园在职教师网络学习为例,根据对在职教师特征与网络学习成效的相关性分析,明确了教师特征与网络学习成效之间的关系。针对某些导致学习成... 学习者特征作为影响学习成效的关键性内部因素,是远程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天津市农村幼儿园在职教师网络学习为例,根据对在职教师特征与网络学习成效的相关性分析,明确了教师特征与网络学习成效之间的关系。针对某些导致学习成效不理想的因素,提出了改进和提高教师特征水平的策略,如自我效能感的改善策略、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归因方式的调整与修正策略、提高资源管理策略等,为在职教师的网络学习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教师 学习者特征 网络学习 学习成效 教师培训 网络培训
下载PDF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的课程教学调查研究——以在职教师《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志东 《阴山学刊》 2011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在职教师《教育技术学》教学中,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单一,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而不能用等问题。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课后在自己的教学中主动运用所... 在职教师《教育技术学》教学中,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单一,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而不能用等问题。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课后在自己的教学中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等方面要优于教师告知学生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在职教师 自主选择学习目标
下载PDF
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全生涯培养模式的构建
11
作者 钱焕琦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74-84,共11页
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过程是一个有明确目的,按一定方向运行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模式的目的,是为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模式提供较为明确的操作路径.该模式以“全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思想作为指导,以我国高等师范... 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过程是一个有明确目的,按一定方向运行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模式的目的,是为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模式提供较为明确的操作路径.该模式以“全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思想作为指导,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基本参考依据,以职前学校教育活动与在职教师职业活动为路径,经多次实践反复提炼而成,具备较完备的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并在其稳定性的基础上,又具有很大的变革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职前学校教育活动 在职教师职业实践活动
下载PDF
构建基于网络的职前职后互动培养模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五洲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第21期9-12,共4页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我国业已开展的大规模的教师培训活动之一。针对培训活动中的问题,结合教师教育理论,提出基于网络的职前职后互动的培养模式。分析该模式的含义、特点,介绍该模式的操作流程及注意问题,以期对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我国业已开展的大规模的教师培训活动之一。针对培训活动中的问题,结合教师教育理论,提出基于网络的职前职后互动的培养模式。分析该模式的含义、特点,介绍该模式的操作流程及注意问题,以期对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师范生 在职教师
下载PDF
综合课程在职教师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刚 兰英 《教学研究》 2010年第6期36-38,47,共4页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综合课程以来,随着课改的深入,综合课程实施呈现许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师资问题,而当务之急是对在职教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采用反思型培养模式下的校本培训、教师技能和素养的自我发展、构建教师学习共同...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综合课程以来,随着课改的深入,综合课程实施呈现许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师资问题,而当务之急是对在职教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采用反思型培养模式下的校本培训、教师技能和素养的自我发展、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和不断完善师资培训课程体系,强化活动课程设计等措施能够有效地促进综合课程在职教师的能力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课程 在职教师 教师培训 能力培养
下载PDF
在职教师自我研究:教师发展的新方式
14
作者 靳伟 《当代教师教育》 2015年第4期29-34,共6页
本文试图为教师教育者的自我研究迁移到在职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提供一定学理上的探讨。在界定在职教师自我研究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从教育本性,教育现实,基础牢固,方法多元四个角度论证了在职教师自我研究的学理基础、现实和方法基础。接着... 本文试图为教师教育者的自我研究迁移到在职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提供一定学理上的探讨。在界定在职教师自我研究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从教育本性,教育现实,基础牢固,方法多元四个角度论证了在职教师自我研究的学理基础、现实和方法基础。接着,分析了在职教师实施自我研究实施的四大具体措施。最后,指出在职教师自我研究是教师发展的一种新的方式,但不能照搬大学教师教育中的自我研究。对一些核心问题,研究者要做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教师 自我研究 实践导向
原文传递
在职教师培训有效性提升途径之一:学业汇报书
15
作者 韦兰明 蒋珍莲 《教师教育学报》 2018年第5期15-21,共7页
当前在职教师培训低效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管理维度的缺失,而学业汇报书恰是破解问题的新途径。学业汇报书是综合考虑了送培单位、培训组织、参培教师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开展的一项提升培训有效性的创新途径,在关注培训的过程中促进教师主... 当前在职教师培训低效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管理维度的缺失,而学业汇报书恰是破解问题的新途径。学业汇报书是综合考虑了送培单位、培训组织、参培教师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开展的一项提升培训有效性的创新途径,在关注培训的过程中促进教师主动、自觉地接受培训。同时,学业汇报书也承担了评价功能、媒介功能和档案功能,为在职教师有效培训提供了一种新的导向工具。在培训实践中,应从观念、制度、科学设计等几个方面推进学业汇报书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汇报书 在职教师 管理机制 有效培训
下载PDF
中小学在职教师线上有偿授课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16
作者 王威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7年第11期96-99,共4页
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探究中小学在职教师线上有偿授课现象出现的动力机制:"两次嫁祸"带来的社会问题、教师制度形态文化资本积累的需求、教师的经济诉求以及"互联网+教育"的社会变革。基于提高教师经济地位、彰显教... 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探究中小学在职教师线上有偿授课现象出现的动力机制:"两次嫁祸"带来的社会问题、教师制度形态文化资本积累的需求、教师的经济诉求以及"互联网+教育"的社会变革。基于提高教师经济地位、彰显教师知识权威、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考虑、积累社会资本,中小学在职教师线上有偿授课具有存在的合理性。认清在线教育行业面临的缺乏规范化运作规范、与学校教育存在冲突以及消解学生社会交往互动能力的发展困境,对正确看待中小学在职教师线上有偿授课现象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在职教师 线上有偿授课 社会学角度
下载PDF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解读 被引量:140
17
作者 任友群 闫寒冰 李笑樱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14,40,共11页
2018年6月29日,教育部—中移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与培养模式实证研究"课题组颁布了研究成果《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课题组汇集来自六所师范院校的20余名教育领域专家组成标准核心研制... 2018年6月29日,教育部—中移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与培养模式实证研究"课题组颁布了研究成果《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课题组汇集来自六所师范院校的20余名教育领域专家组成标准核心研制工作组,采用"理论探讨+实证验证"多次迭代的方法产出了此研究成果,对于规范和引导我国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这一标准:标准出台的背景、标准研制的原则与思路、标准研制的理论依据、标准的框架和基本内容、标准有效实施的建议方向与路径。期望对于教育技术、教师发展的专业研究者,以及高等师范院校理解标准、实施标准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信息化教学能力 标准 实施建议
下载PDF
师范生TPACK知识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5
18
作者 董艳 桑国元 蔡敬新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43,共8页
师范生受国家公费政策支持,要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岗位的工作。当前信息技术发展使他们面临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未来教学中的挑战。TPACK知识理论框架在对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本研究利用新加坡Chai,Koh,Tsai,&Ta... 师范生受国家公费政策支持,要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岗位的工作。当前信息技术发展使他们面临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未来教学中的挑战。TPACK知识理论框架在对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本研究利用新加坡Chai,Koh,Tsai,&Tan(2011)开发的TPACK量表,对我国463位大学免费师范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与其他研究中职前教师的水平相比,我国免费师范生TPACK知识处于较低水平。师范生TPACK知识水平受到年级和年龄影响,但在性别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二维整合知识(TCK和TPK)和单一维度知识(CK,TK和PK)均对TPACK水平存在显著贡献。教师教育机构对师范生提供ICT课程时,应考虑到如何通过加强这些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来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职前教师) 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 教师教育 信息技术
原文传递
职前教师教育实践的范式变迁与模式革新 被引量:47
19
作者 桑国元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21,共6页
职前教师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核心议题是如何帮助职前教师恰如其分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职前教师应该在习得和建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充分理解、体验和建构实践知识,"从实践中学习,为... 职前教师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核心议题是如何帮助职前教师恰如其分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职前教师应该在习得和建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充分理解、体验和建构实践知识,"从实践中学习,为实践而学习"。基于这种主张,本文重点讨论:大学场域中职前教师的理论知识习得与教育教学实践(田野经验)之间的关系。讨论的过程分为三个部分:教育实践内涵的再讨论、教育实践的范式变迁过程,以及教育实践的模式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 教育实践 教师培养 基础教育
原文传递
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工具的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36
20
作者 闫寒冰 李笑樱 任友群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6,共9页
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预备力量,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未来教育质量。发展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首先需要对其能力水平进行诊断。为了开发相应的自评工具,本研究结合理论研究、专家论证以及实证检验的多轮迭代,研制出师... 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预备力量,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未来教育质量。发展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首先需要对其能力水平进行诊断。为了开发相应的自评工具,本研究结合理论研究、专家论证以及实证检验的多轮迭代,研制出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模型(由基础技术素养、技术支持学习、技术支持教学三个层面构成),以及基于此模型的能力自评量表。综合多轮检验,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模型的科学性得到佐证,基于此模型开发的自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作为我国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自评工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