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合肥都市圈一体化水平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艳 胡子文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36-48,共13页
通过构建都市圈一体化水平评价体系,对长三角五大都市圈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与比较。研究发现,合肥都市圈一体化整体水平较低,且呈下降趋势;在分维度上面,除了经济空间一体化水平排名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外,其他一体化水平指标排名均较低,... 通过构建都市圈一体化水平评价体系,对长三角五大都市圈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与比较。研究发现,合肥都市圈一体化整体水平较低,且呈下降趋势;在分维度上面,除了经济空间一体化水平排名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外,其他一体化水平指标排名均较低,且一体化进程缓慢,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社会空间一体化水平近年来不断下降,说明各市之间差距在不断扩大。基于此,提出强化区域内外协同,提升合肥都市圈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地位作用;共塑产业链,促进都市圈各市经济联动发展;加强民生保障,推进合肥都市圈各市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一系列加快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合肥都市圈 区域协同
下载PDF
加快合肥都市圈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永龙 程铁军 卢伟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第5期52-59,共8页
都市圈不同于经济圈,其内涵更深刻,外延更广泛。合肥都市圈与"合肥经济圈"不同,在于它是由"合肥经济圈"战略升级而成的。合肥都市圈应该建立"1+2+4"结构,超越于"规划"中的"合芜马组合&qu... 都市圈不同于经济圈,其内涵更深刻,外延更广泛。合肥都市圈与"合肥经济圈"不同,在于它是由"合肥经济圈"战略升级而成的。合肥都市圈应该建立"1+2+4"结构,超越于"规划"中的"合芜马组合"。通过SWOT分析,合肥都市圈应该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弥补短板,迎接挑战。当前,应该抓紧统一思想认识,创设合作、互补、共赢的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各项发展规划;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循序落实重点合作事项;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快与沪宁杭互动发展,把合肥都市圈打造成长三角城市群的新兴都市圈、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要素重要集聚区、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安徽省的核心增长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都市圈 战略构想 SWOT分析 发展建议
下载PDF
合肥都市圈“三生空间”演化格局及生态效应测度 被引量:7
3
作者 白如山 刘恺恺 《中国名城》 2019年第3期16-23,共8页
能否实现国土空间生态-生产-生活功能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已成为推进都市圈持续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计量模型,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以1995、2000... 能否实现国土空间生态-生产-生活功能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已成为推进都市圈持续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计量模型,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以1995、2000、2005、2010年4期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定量分析合肥都市圈三生用地转型、时空格局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结果发现:①1995-2010年合肥都市圈三生用地转型呈现生产用地明显减少,生活用地快速增加,生态用地略有提升;三者之间的转移关系大致为:生产用地向生活用地转移,生态用地基本稳定。②1995-2010年农村生活、生产用地及生态用地重心转移幅度较小;但从重心转移方向看,各功能重心空间转移方向差异较大,规律性特征不典型。而从重心转移距离看,不同功能重心转移路径、转移距离各异。③1995-2010年,合肥都市圈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稍有波动和后期恶化的特征。并且,在不同时段合肥都市圈生态环境波动改善和退化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和贡献率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空间格局 生态效应 合肥都市圈
下载PDF
合肥都市圈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廖信林 张棋飞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8-13,共6页
以合肥都市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突变级数法测算合肥都市圈各市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得分,并以数据空间可视化的形式反映各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时空演变情况。研究表明:合肥都市圈整体的经济发展质量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但各城市经济发展的... 以合肥都市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突变级数法测算合肥都市圈各市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得分,并以数据空间可视化的形式反映各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时空演变情况。研究表明:合肥都市圈整体的经济发展质量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但各城市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协同性趋于下降;合肥都市圈内部分城市未来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仍存在较大的短板,其经济发展质量的内部结构发展较不均衡。文章最后提出要充分利用合肥都市圈的优质科教资源,提高圈内整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力,借助区域战略发展规划来实现合肥都市圈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合肥都市圈 时空演变
下载PDF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乡村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汪增洋 朱华岳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428-434,共7页
乡村产业发展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乡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安徽省2006—2020年县级面板数据,利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乡村产业发展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乡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安徽省2006—2020年县级面板数据,利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在合肥都市圈明显,在非合肥都市圈不明显;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在农业大县明显,在农业小县不明显;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产业链向二、三产业延伸与促进劳动力转移两条机制影响乡村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乡村产业发展 合肥都市圈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综合建模的城市韧性测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周振宏 胡琦 +4 位作者 朱庆山 周敏 王绘绘 刘东义 汤伟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21年第6期505-511,共7页
城市韧性水平是评价城市安全状况的有效测度,对城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探究合肥都市圈城市韧性水平测度,为城市群环境系统优化、城市韧性建设、管控措施制定等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以合肥都市圈为例,从设施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 城市韧性水平是评价城市安全状况的有效测度,对城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探究合肥都市圈城市韧性水平测度,为城市群环境系统优化、城市韧性建设、管控措施制定等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以合肥都市圈为例,从设施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4个方面构建城市韧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BP神经网络综合建模方法对合肥都市圈2010—2019年的城市恢复力进行定量评价,揭示其时空分异特征,并对城市韧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合肥都市圈的城市韧性水平总体呈现“W”型上升趋势,由2010年的0.3578上升至2019年的0.5802,增长率为62.16%;从空间分异性来看,城市组团之间差异较大,至2019年桐城市最高为0.6693,淮南市最低为0.4853,呈现出发展的不均衡性;研究时段内,城市韧性水平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中心地区城市韧性水平逐年降低,边缘地区逐年上升,呈现出一定的中心边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水平 综合评估 BP神经网络 合肥都市圈 熵权法
下载PDF
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空间格局测度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刚 岳悦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6-22,共7页
基于改进的"城市引力"模型,选取合肥都市圈内各市县数据,构建经济质量指标体系,提取各市县经济质量,测度出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结合GIS方法绘制出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合肥都市圈内部发展不均衡现象显著,各城市与中心城市的... 基于改进的"城市引力"模型,选取合肥都市圈内各市县数据,构建经济质量指标体系,提取各市县经济质量,测度出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结合GIS方法绘制出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合肥都市圈内部发展不均衡现象显著,各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基本大于其他城市间的联系强度,城市间地理位置与其经济距离并不存在必然相关性。需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市县联动发展,形成快速、立体的大交通路网体系,逐步推进合肥都市圈一体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都市圈 引力模型 空间相互作用 联系强度
下载PDF
合肥都市圈就业状况及变化特征研究
8
作者 曹冲 赵向豪 《江苏商论》 2024年第8期132-136,共5页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任何时候都要把做好就业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文章梳理了合肥都市圈的就业成就,分析了就业结构变化的典型特征及成因,并针对就业结构优化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合肥都市圈稳就业成效显...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任何时候都要把做好就业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文章梳理了合肥都市圈的就业成就,分析了就业结构变化的典型特征及成因,并针对就业结构优化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合肥都市圈稳就业成效显著,保就业任重道远。(2)合肥都市圈的就业格局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就业人员在产业间的配置得到优化,职业结构不断迈向高级化,发展民营经济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3)不确定因素对就业带来冲击,劳动力供求不匹配矛盾突出,新技术加速就业结构调整,这些是造成合肥都市圈就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指导信息服务网络体系、深化要素市场改革以及推进劳动统一大市场建设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结构 高质量就业 合肥都市圈
下载PDF
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成效评价及其障碍因素分析
9
作者 刘芳 叶同 李安琪 《黄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5-72,共8页
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成效进行测评,并结合障碍度模型分析其关键障碍因素。研究发现:合肥都市圈东部沿江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成效和指标贴近度普遍优于内陆城市。创新成果产出及其转化、创新人才投入、医疗保障程度... 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成效进行测评,并结合障碍度模型分析其关键障碍因素。研究发现:合肥都市圈东部沿江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成效和指标贴近度普遍优于内陆城市。创新成果产出及其转化、创新人才投入、医疗保障程度、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持力度和外资利用能力成为影响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坚持创新驱动、对外开放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财政支持力度和医疗保障能力,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增长极城市对卫星城市的辐射作用,最终实现共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都市圈 高质量发展 成效评价 障碍因素
下载PDF
合肥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
10
作者 伍文生 杨继文 +3 位作者 唐紫文 程雨 黄王胤 陶文慧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合肥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TOPSIS模型,分析2017—2021年合肥都市圈总体及各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同时使用障碍度模型...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合肥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TOPSIS模型,分析2017—2021年合肥都市圈总体及各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同时使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合肥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障碍因子.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2017—2021年合肥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但仍处于中等水平.从局部来看,合肥都市圈内各地级市城乡融合发展存在一定差异性,呈现“较低—中等—良好”的梯队特征.最后,确定影响其城乡融合发展的障碍因子,既有相同障碍因子,也有差异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都市圈 城乡融合发展 改进熵值-TOPSIS法
下载PDF
基于NPP-VIIRS的合肥都市圈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11
作者 汤宝虎 刘庆广 +4 位作者 王爱 胡鹏程 王世杰 王振宇 司敬敬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8-114,共7页
合肥都市圈位于长三角,是长三角六大都市圈之一。合肥市作为长三角重要枢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合肥都市圈除合肥市外各市区发展基础较弱,其发展不一,城市发展扩张水平不一,为探究合肥都市圈城市形态演变规律,揭示2012—2021年形... 合肥都市圈位于长三角,是长三角六大都市圈之一。合肥市作为长三角重要枢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合肥都市圈除合肥市外各市区发展基础较弱,其发展不一,城市发展扩张水平不一,为探究合肥都市圈城市形态演变规律,揭示2012—2021年形态状况,利用NPP-VIIR夜光遥感数据提取2012、2014、2016、2018、2020和2021年度合肥都市圈数据,运用参考比较法提取合肥都市圈城市建成区,并计算扩张速度,扩张强度,扩张速率等相关建设数据,分析2012—2021年合肥都市圈城市扩张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提取建成区精度较高,可反映合肥都市圈城市建成区发展实际情况,城市扩张由高水平逐渐变为平缓扩张,都市圈重心逐步向合肥市辖区方向摆动。(2)研究时间内,合肥一直为都市圈首位度第一位城市,呈现倒V状。各市夜间灯光总强度和平均强度均表现为增强趋势。(3)捷夫指数表明,除个别城市外,城市群中其余城市发展较为充足,城市规模等级较为理想。(4)合肥成为稳定的热点区,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但总体辐射带动能力在整个都市圈内仍显不足。合肥市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统筹全域,助力都市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NPP-VIIR 合肥都市圈 空间形态 城市扩张
下载PDF
一体化视域下合肥都市圈综合实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琚琰 万艳 《铜陵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48-53,共6页
都市圈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文章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研究合肥都市圈综合实力,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四大类选取相关指标,基于各市统计年鉴,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标准化,然... 都市圈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文章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研究合肥都市圈综合实力,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四大类选取相关指标,基于各市统计年鉴,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标准化,然后再进行因子降维分析,得出合肥都市圈七个地级市综合实力排名,最后利用ArcGIS反距离权重法绘制出综合实力等值线图。研究发现合肥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稳居第一,马鞍山市发展较快现居第二,针对合肥都市圈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实现交通一体化,产业合作一体化,提升合肥首位城市效应等加快合肥都市圈发展的对策建议,更好地为合肥都市圈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SPSS 一体化 合肥都市圈 综合实力
下载PDF
合肥都市圈产业关联度与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杰 贺旭辉 《铜陵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2-56,共5页
文章采用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合肥都市圈8个地市以及19个行业的产业布局与关联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合肥都市圈内各城市在长三角区域中不同产业具有各自相对优势,多数城市产业关联度较高,马鞍山、合肥、六安等5个城市产业协同... 文章采用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合肥都市圈8个地市以及19个行业的产业布局与关联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合肥都市圈内各城市在长三角区域中不同产业具有各自相对优势,多数城市产业关联度较高,马鞍山、合肥、六安等5个城市产业协同度在0.9以上。从行业划分灰色关联度来看,圈内产业存在同质性。除农林渔牧、采矿、电力热力等5个行业关联度不高外,其余14个行业关联度较高。建议聚焦圈内各市优势产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序推进产业互补与差异布局,实现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都市圈 区位熵 灰色关联度 产业协同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泉 李笑盈 《住宅产业》 2023年第1期9-13,共5页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决策。在此背景下,合肥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梳理合...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决策。在此背景下,合肥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梳理合肥都市圈的概况、发展历程和机遇,分析合肥都市圈发展的影响因素,从加强顶层设计、建设统一市场体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传承交融等方面,提出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期为国内其他都市圈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 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 合肥都市圈
下载PDF
基于综合引力模型对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引力的测度 被引量:3
15
作者 汤新云 张卉 《高师理科学刊》 2019年第7期16-21,共6页
针对促进合肥都市圈发展以推动安徽崛起,采用综合引力模型和断裂点公式,选取2015年合肥都市圈6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加值等11项体现城市综合质量的指标,通过熵值法赋权后对都市圈内(除去桐城市)的城市进行综合分析... 针对促进合肥都市圈发展以推动安徽崛起,采用综合引力模型和断裂点公式,选取2015年合肥都市圈6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加值等11项体现城市综合质量的指标,通过熵值法赋权后对都市圈内(除去桐城市)的城市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综合引力值上,合肥作为核心城市的地位不可动摇,且其对其它城市的吸引力大于其它城市之间的吸引力,这反映都市圈内以合肥市为单核的合作方式;从断裂点位置上,合肥对芜湖和马鞍山市的辐射作用小于其它城市,主要由于这2个城市因交通受南京都市圈辐射的影响远大于合肥,表明了合肥都市圈扩容后整个区域还未实现一体化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都市圈 综合引力模型 断裂点理论 一体化
下载PDF
合肥都市圈空间经济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尹亚东 丁家云 《铜陵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4-60,69,共8页
都市圈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党中央与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都市圈发展质量高低是相关省市能否高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以合肥都市圈为研究对象,以城市中心性和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为依据,探讨了合肥都市圈的空间经济结构,研究发现... 都市圈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党中央与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都市圈发展质量高低是相关省市能否高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以合肥都市圈为研究对象,以城市中心性和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为依据,探讨了合肥都市圈的空间经济结构,研究发现:一方面合肥都市圈具有典型的分层现象,外围城市较难融入到都市圈核心层;另一方面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合肥市的中心程度不足,合肥都市圈向外扩散辐射度不高。在此基础上,结合城镇等级—规模中心地分布模型对合肥都市圈城镇人口数据进行回归,验证发现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垄断性较强的特点,发现都市圈内城市的空间分布基本上属于K=3的市场原则,并据此为合肥都市圈的拓展与融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都市圈 空间结构 经济结构
下载PDF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分布时空演变与空间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增洋 孙晓宇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8,17,共9页
文章基于合肥都市圈企业微观大数据,从乡镇尺度分析2005—2019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时空分布演变,探究二者的空间关联特征。研究发现:(1)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表现为“多核+多点”和“单核+小据点”的空间特征;(2)制造业... 文章基于合肥都市圈企业微观大数据,从乡镇尺度分析2005—2019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时空分布演变,探究二者的空间关联特征。研究发现:(1)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表现为“多核+多点”和“单核+小据点”的空间特征;(2)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显著的集聚特征,但集聚水平有所不同;(3)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分布存在空间关联性,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关联度较高,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关联度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时空演变 合肥都市圈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合肥都市圈发展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红波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2年第1期23-26,共4页
都市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系统梳理了合肥都市圈的演变过程,从基础设施、科技创新、要素市场、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方面构建了评... 都市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系统梳理了合肥都市圈的演变过程,从基础设施、科技创新、要素市场、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变异系数,分析比较了长三角五大都市圈一体化水平,指出了合肥都市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短板,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合肥都市圈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一体化合肥都市圈综合交通协同发展思考
19
作者 宋家骅 李娜 +2 位作者 周亚楠 朱诚成 陈志建 《交通与运输》 2019年第4期61-64,共4页
为了实现都市圈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制定合肥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一体化规划。从“效率、覆盖、能级、结构”维度,制定细化规划目标和指标,在“一体融合、品质发展”战略下,制定高快速道路网、一体化轨道网、... 为了实现都市圈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制定合肥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一体化规划。从“效率、覆盖、能级、结构”维度,制定细化规划目标和指标,在“一体融合、品质发展”战略下,制定高快速道路网、一体化轨道网、高标准航道网以及综合型枢纽群规划方案,力争建成高品质发展的都市圈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都市圈 都市圈交通 一体化发展 都市圈
下载PDF
合肥都市圈功能定位构建初探——基于德国都市圈发展经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鑫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年第3期5-9,共5页
合肥都市圈已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其战略功能定位在于安徽经济核心增长极和长三角最具竞争力的区域增长极之一。都市圈功能定位是其形成与发展的核心所在,明确合肥都市圈的功能定位已成为其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基于安徽省与德国下萨... 合肥都市圈已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其战略功能定位在于安徽经济核心增长极和长三角最具竞争力的区域增长极之一。都市圈功能定位是其形成与发展的核心所在,明确合肥都市圈的功能定位已成为其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基于安徽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友好省份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借鉴德国都市圈的创新功能、控制功能、门户功能以及象征功能等功能定位的经验,构建科学可行的合肥都市圈的功能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都市圈 功能定位 德国都市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