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蒙花挥发油成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玉美 吕元琦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5-107,共3页
研究密蒙花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分离出48个峰,鉴定了30个化合物。结论:已鉴定的化合物包括酮、酸、烷烃、酯、醇、烯烃、联苯及杂环等8类化... 研究密蒙花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分离出48个峰,鉴定了30个化合物。结论:已鉴定的化合物包括酮、酸、烷烃、酯、醇、烯烃、联苯及杂环等8类化合物。其中酮类化合物占总色谱流出峰面积的21.52%,酸类占14.83%,烷烃类占12.24%,酯类占10.55%,醇类占10.18%。其主要组分有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8.18%),n-十六酸(13.13%),二十八烷(4.25%),邻苯二甲酸丁基2-乙基己基酯(3.74%),3,4-二乙基-1,1'-联苯(3.4%),三十五烷(3.39%),(-)-匙叶桉油烯醇(3.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蒙花 挥发性化学成分 水蒸气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麻黄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滔敏 陈念祖 +1 位作者 杨蓓 段更利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8-850,共3页
目的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和GC/MS分析麻黄中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麻黄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顶空取样,用GC/MS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并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SD)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固相微萃取法30min可萃取出20... 目的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和GC/MS分析麻黄中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麻黄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顶空取样,用GC/MS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并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SD)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固相微萃取法30min可萃取出20个挥发性化学成分,水蒸气蒸馏法蒸馏提取6h可萃取出24个挥发性化学成分。结论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麻黄中挥发物的提取分析,更简单、快速、灵敏和无溶剂,可以作为中药麻黄的质量评估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挥发成分 固相微萃取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神秘果种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齐赛男 贾桂云 +6 位作者 雷鹏 黄娟 蒋艳 黄巨波 冯文婷 卢圣楼 刘红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73-76,共4页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萃取神秘果种子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成分,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鉴定出26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棕榈酸、油酸、3α-烷基-12-齐墩果烯乙酸酯...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萃取神秘果种子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成分,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鉴定出26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棕榈酸、油酸、3α-烷基-12-齐墩果烯乙酸酯和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秘果 挥发油 微波辅助提取 超声提取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脱除绿茶咖啡碱过程中茶叶香气变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紫燕 刘政权 李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86-289,294,共5页
超临界CO2萃取是脱除茶叶中的咖啡碱的一种方法。但是与此同时,它也会脱去茶叶中的一些香气物质。通过SDE香气萃取法和GC-MS香气分析的方法测定脱咖啡碱前后绿茶样品和萃取物的香气,结果表明脱咖啡碱前绿茶茶样的香气物质含量为21.44μg... 超临界CO2萃取是脱除茶叶中的咖啡碱的一种方法。但是与此同时,它也会脱去茶叶中的一些香气物质。通过SDE香气萃取法和GC-MS香气分析的方法测定脱咖啡碱前后绿茶样品和萃取物的香气,结果表明脱咖啡碱前绿茶茶样的香气物质含量为21.44μg/g,主要香气物质有(E,E)-2,4-庚二烯醛、β-紫罗兰酮、橙花叔醇、正己醛、α-紫罗兰酮、青叶醛和芳樟醇等。脱咖啡碱后绿茶茶样的香气物质含量为9.27μg/g,主要香气物质有(E,E)-2,4-庚二烯醛、芳樟醇、正己醛、间二甲苯、青叶醛和β-紫罗兰酮等。萃取物的香气物质含量高达31.80μg/g,主要香气物质有(E,E)-2,4-庚二烯醛、二氢猕猴桃内酯、β-紫罗兰酮、正戊酸和苯乙醛等。香气物质总的损失率为56.76%,其中苯甲醛、甲基庚烯酮、反-2-辛烯醛、香叶醇和(E,E)-2,4-癸二烯醛损失严重。因此超临界CO2萃取脱除咖啡碱的过程中香气损失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咖啡因绿茶 超临界CO2萃取 香气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下载PDF
Citrin缺陷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生化改变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尹利芳 温鹏强 +4 位作者 刘晓红 赏月 冯晋兴 崔冬 李腾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citrin缺陷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患儿生化改变特征。方法对经基因学确诊且平均月龄为3个月的26例NICCD患儿进行常规生化检查、气相色谱质谱检查及串联质谱检查并分析。结果 NICCD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草... 目的探讨citrin缺陷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患儿生化改变特征。方法对经基因学确诊且平均月龄为3个月的26例NICCD患儿进行常规生化检查、气相色谱质谱检查及串联质谱检查并分析。结果 NICCD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乳酸水平升高均占100%,血氨及甲胎蛋白水平升高均占95.2%,胆汁酸水平升高占90.0%,低蛋白水平占84.0%,血脂水平升高占50%。半乳糖增高占78.3%,4-羟基苯乳酸增高占52.2%。C14增高占84.7%,C16增高占71.4%,瓜氨酸增高占66.7%。结论 NICCD患儿存在糖,氨基酸及脂肪酸代谢异常,以半乳糖、瓜氨酸及长链酰基肉碱增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rin缺陷导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 SLC25A13基因 生化特征 气相色谱质谱 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液中15种挥发性有机物
6
作者 李昊洋 张文骥 +3 位作者 韩祺瑞 丁海媛 于汇川 罗颖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2-1449,共8页
该研究使用人工合成模拟血液标准添加溶液,采用部分因子实验、单因素实验、响应曲面法优化萃取条件,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测定血液中常见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方法。取2.0 mL血液样品,使用65μm... 该研究使用人工合成模拟血液标准添加溶液,采用部分因子实验、单因素实验、响应曲面法优化萃取条件,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测定血液中常见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方法。取2.0 mL血液样品,使用65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萃取纤维,在萃取温度57℃,萃取时间45 min,搅拌转速1000 r/min,解吸温度280℃、解吸时间5 min、氯化钠含量为0条件下进行萃取,以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5种VOCs在0.4~4、4~40、40~4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方法检出限为0.03~0.1 ng/mL,定量下限为0.1~0.3 ng/mL。15种VOCs在2.0、20、200ng/mL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1.1%~122%,相对标准偏差(n=6)为7.5%~16%。使用该方法测定新鲜人体血液样品和标准添加样品进行基质效应差异性评价,结果表明模拟血液和真实血液在基质效应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该方法线性范围广、检出限和定量下限低、前处理方便、检测门槛低,适用于血液中多种VOCs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法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有机物 血液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分散剂MF中喹啉的质量分数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云 张薇 +3 位作者 叶琼 寿谦益 董岳龙 鲍国芳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61,64,共4页
建立了测定分散剂MF中喹啉质量分数的气相色谱-质谱法。以二甲苯为萃取溶剂,固相萃取法进行前处理,内标法定量。喹啉为0.5~50μg/m L时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3μg/m L,加标回收率为70%~130%,RSD小于5%,该方法线... 建立了测定分散剂MF中喹啉质量分数的气相色谱-质谱法。以二甲苯为萃取溶剂,固相萃取法进行前处理,内标法定量。喹啉为0.5~50μg/m L时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3μg/m L,加标回收率为70%~130%,RSD小于5%,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低,回收率高,精密度好,适用于分散剂MF中喹啉质量分数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剂MF 喹啉 固相萃取 内标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白玉蜗牛肉的脂肪酸组成特点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宝全 王剑锋 +2 位作者 孙爽 范圣第 陈功如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24-26,共3页
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白玉蜗牛肉冻干粉中的脂肪酸,通过三氟化硼法进行甲酯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组分鉴定。结果表明,蜗牛肉冻干粉的总脂得率为2.73%,在总脂的甲酯化产物中检测鉴定出15种脂肪酸,含9种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72.2... 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白玉蜗牛肉冻干粉中的脂肪酸,通过三氟化硼法进行甲酯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组分鉴定。结果表明,蜗牛肉冻干粉的总脂得率为2.73%,在总脂的甲酯化产物中检测鉴定出15种脂肪酸,含9种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72.22%,其中亚油酸占17.42%,油酸占16.54%,花生四烯酸占13.13%,EPA占2.14%。白玉蜗牛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的48.03%),可以用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类新型功能食品与保健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牛肉 脂肪酸 溶剂提取 GC-MS分析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瘤果黑种草子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娜 王强 +1 位作者 陈燕 徐芳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5-536,544,共3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测定了瘤果黑种草子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共分离得到15种成分,鉴定并确认了其中的12种成分,占成分总量的94.8%,其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百里醌(47.62%)、百里香烯(23.93%)、α-侧柏烯(11.21%)、长叶烯(2.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测定了瘤果黑种草子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共分离得到15种成分,鉴定并确认了其中的12种成分,占成分总量的94.8%,其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百里醌(47.62%)、百里香烯(23.93%)、α-侧柏烯(11.21%)、长叶烯(2.90%)。为更深入开发利用此新疆特色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果黑种草子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固相萃取-同位素内标-GC-MS/MS法测定根及根茎类中药材中18个多环芳烃残留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丽娜 金红宇 +1 位作者 昝珂 马双成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8-456,共9页
目的:建立了固相萃取-同位素内标-GC-MS/MS法测定根及根茎类中药材中18个多环芳烃的残留量,为评价根及根茎类中药材安全性提供有效分析手段。方法:采用氘代多环芳烃同位素内标,药材以乙腈提取,经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GC-MS/MS测定... 目的:建立了固相萃取-同位素内标-GC-MS/MS法测定根及根茎类中药材中18个多环芳烃的残留量,为评价根及根茎类中药材安全性提供有效分析手段。方法:采用氘代多环芳烃同位素内标,药材以乙腈提取,经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GC-MS/MS测定,色谱柱为DM-17ms(30 m×0.25 mm, 0.25μm),程序升温,以多反应检测模式进行检测。结果:18个典型多环芳烃在2~5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在2~50μg·kg^(-1)内的平均回收率为63.8%~118.0%,RSD为0.45%~19.0%(n=3);方法定量限为0.5~1μg·kg^(-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满足根及根茎类中药材中18个典型多环芳烃残留的定量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根及根茎类 中药材 同位素内标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固相萃取
原文传递
汽车塑料材料中多环芳烃的GC-MS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云霞 张仲荣 王焰孟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21期139-141,146,共4页
对采用甲苯超声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外标法定量汽车塑料材料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对超声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讨论,得到最佳的萃取条件为60℃超声2 h。在该方法下,各多环芳烃浓度在10~1000 ng/m... 对采用甲苯超声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外标法定量汽车塑料材料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对超声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讨论,得到最佳的萃取条件为60℃超声2 h。在该方法下,各多环芳烃浓度在10~1000 ng/m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加标回收率为90%~108%,相对标准偏差为1.29%~6.01%,检出限为0.04~0.70 mg/kg。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线性范围宽、回收率高、精密度高、检出限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超声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汽车材料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砀山梨汁香气成分的变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清爱 徐道煌 +2 位作者 秦宇昕 韩金志 庞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067-1074,共8页
砀山梨汁经乳酸菌发酵可用于开发益生菌发酵饮料。基于固相微萃取技术联合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植物乳杆菌发酵砀山梨汁在不同发酵时间其香气成分的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过程共检测出以酚类、醛类... 砀山梨汁经乳酸菌发酵可用于开发益生菌发酵饮料。基于固相微萃取技术联合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植物乳杆菌发酵砀山梨汁在不同发酵时间其香气成分的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过程共检测出以酚类、醛类、醇类、烃类、酯类、酮类及酸类等为主共66种挥发性气味物质。其中,在未发酵的砀山梨汁中检测到26种香气成分物质,其特征香气物质包括:正己醛、糠醛、癸醛、壬醛、2-乙基己醇、1-己烯、甲酸辛酯、大马酮等。此外,在不同发酵阶段,发酵梨汁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均发生动态变化;经发酵6、12、24、36和48 h,分别由发酵梨汁中检测出25、20、28、28和32种气味物质。其中,当发酵48 h时,风味物质组成最为丰富,总计共检测到32种香气成分物质,主要包括:糠醇、正己醇、1-辛醇、1-癸醇、3-甲基-2-庚醇、羟基丙酮、顺式-1, 2-二甲基环戊烷、甲酸己酯、3, 3-二甲基-2, 4-戊二酮、乙酸甲酯、大马士酮等,这些香气物质可赋予发酵梨汁清新的花香和果香。同时,感官评价结果亦表明,梨汁经植物乳杆菌发酵48 h可获得最佳感官品质。结果表明,砀山梨汁经植物乳杆菌发酵可赋予其新的特征风味,并改善其感官品质,可为乳酸菌发酵砀山梨汁饮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砀山梨 植物乳杆菌 发酵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油梨枝条和叶片不同发育期挥发物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宇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第2期17-21,共5页
为了探明枝条和叶片不同发育期挥发物成分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油梨枝条和叶片的挥发物成分和相对含量。在嫩枝条中共检测到23种挥发物成分,比成熟枝条所检测到的挥发物成分多5种,... 为了探明枝条和叶片不同发育期挥发物成分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油梨枝条和叶片的挥发物成分和相对含量。在嫩枝条中共检测到23种挥发物成分,比成熟枝条所检测到的挥发物成分多5种,其中有12种挥发物成分在枝条发育2个时期均有检测到。在嫩叶中,共检测到21种挥发物成分,比成熟叶所检测到的挥发物成分多2种,其中有10种挥发物成分在叶片发育2个时期均有检测到。随着枝条和叶片的成熟,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均显著增加,而芳香烃类化合物均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梨 挥发物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杭胎菊超声萃取液的GC/MS分析
14
作者 王聪 俞卫平 +2 位作者 张永昭 戴华杰 方吉妮 《浙江化工》 CAS 2016年第5期42-44,51,共4页
将杭胎菊粉末样品各1 g分别溶于5 m L丙酮(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5min)和5 m L甲醇(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5 min)进行超声萃取,萃取液经GC/MS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通过Agilent MSD化学工作站检索Nist 08标准质谱图库,并... 将杭胎菊粉末样品各1 g分别溶于5 m L丙酮(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5min)和5 m L甲醇(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5 min)进行超声萃取,萃取液经GC/MS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通过Agilent MSD化学工作站检索Nist 08标准质谱图库,并结合相关文献,鉴定出甲醇萃取液中有110种有机化合物,占萃取液总量的76.928%;丙酮萃取液中有91种有机化合物,占萃取液总量的77.554%。本法快速、简便、溶剂用量少,为杭胎菊质量控制提供一个可靠的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胎菊 超声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甲醇 丙酮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在线凝胶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检测紫菜中的农药多残留 被引量:28
15
作者 孙晓杰 郭萌萌 +3 位作者 王苏玥 谭志军 李兆新 翟毓秀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24-1130,共7页
建立了紫菜中农药多残留的在线凝胶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GPC-GC/MS)检测方法。以有机氯、有机磷、三嗪类和菊酯类的19种农药为目标物,对比了丙酮、丙酮/二氯甲烷(1∶1,v/v)和乙腈3种有机溶剂的提取效果,通过石墨化炭黑粉( ... 建立了紫菜中农药多残留的在线凝胶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GPC-GC/MS)检测方法。以有机氯、有机磷、三嗪类和菊酯类的19种农药为目标物,对比了丙酮、丙酮/二氯甲烷(1∶1,v/v)和乙腈3种有机溶剂的提取效果,通过石墨化炭黑粉( GCB)和 N-丙基乙二胺粉( PSA)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和 GPC 在线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此方法实现了在线净化与分析检测的自动化,缩短了分析时间。分析物在10~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r﹥0.995;采取 GPC大体积进样和气相色谱进样口的程序升温方式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检出限为0.005~0.03 mg/kg。方法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0%-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5%。该方法简单、快速、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重复性,适用于紫菜样品中农药多残留的快速灵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凝胶色谱-气相色谱-质谱 农药 紫菜 多残留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紫丁香花精油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文静 郑福平 +2 位作者 孙宝国 刘玉平 谢建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23-525,共3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盛花期紫丁香花精油,提取率为0.079%。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方法,从紫丁香花精油中鉴定出64种挥发性成分,占精油总成分的95.79%。主要成分为苯乙醇(16.12%)、(E,E)-法尼醇(13.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盛花期紫丁香花精油,提取率为0.079%。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方法,从紫丁香花精油中鉴定出64种挥发性成分,占精油总成分的95.79%。主要成分为苯乙醇(16.12%)、(E,E)-法尼醇(13.43%)、苯甲醇(6.24%)、紫丁香醛C(3.91%)、肉桂醇(3.64%)、紫丁香醇A(3.61%)、4-乙烯基愈创木酚(3.38%)、紫丁香醛A(2.62%)、吲哚(2.34%)、苯甲酸苄酯(2.31%)、紫丁香醇D(2.25%)和苯乙醛(2.03%)等。其中所含的紫丁香醛异构体和紫丁香醇异构体是紫丁香鲜花的特征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 精油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保留指数(RI)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及包装条件对乌天麻干片挥发性气味的影响
17
作者 刘莹 王瑞 +3 位作者 魏小林 刘泰宇 李莹 孙海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5期114-121,共8页
采用电子鼻及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urgeand trap-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PT-GC-MS)分析3个贮藏温度(10、25、40℃)及4种包装条件(空气、N_(2)、CO_(2)、脱氧)对乌天麻干片的挥发性气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 ... 采用电子鼻及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urgeand trap-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PT-GC-MS)分析3个贮藏温度(10、25、40℃)及4种包装条件(空气、N_(2)、CO_(2)、脱氧)对乌天麻干片的挥发性气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 d的贮藏期内,不同温度及包装下的乌天麻干片挥发性气味存在一定的差异。温度是影响贮藏期乌天麻干片挥发性气味最主要的因素,低温更有利于保持乌天麻干片挥发性成分。其次是包装条件,在同一温度条件下,脱氧处理更有利于保持乌天麻干片的挥发性气味。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温度及包装条件下,乌天麻干片中挥发性物质在种类和含量上均发生变化,在120 d贮藏期内,10℃脱氧处理组共检测出挥发性成分29种,总含量为214.52μg/g,醇类占总挥发性成分的54%;酯类占总挥发性成分的14%;烷烃类占总挥发性成分的10%;与对照组的挥发性成分最为接近。综上所述,10℃脱氧包装为乌天麻干片最佳贮藏条件,在该条件下贮藏,乌天麻干片的风味成分损失最小,可在较长贮藏期内有效保留乌天麻干片的风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天麻干片 贮藏条件 电子鼻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2个石斛品种不同花器官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清 池昭锦 +4 位作者 邓有展 丁丽琼 韦妙琴 李秋荔 陆祖正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99-1509,共11页
【目的】对比2种石斛花香成分的差异及其主要香气成分,为培育香型石斛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浓香型紫瓣石斛和清香型珍珠石斛为试验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不同花朵部位(萼片、... 【目的】对比2种石斛花香成分的差异及其主要香气成分,为培育香型石斛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浓香型紫瓣石斛和清香型珍珠石斛为试验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不同花朵部位(萼片、唇瓣、花瓣和蕊柱)的香气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2种石斛检测到7类、96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仅4种(正己醇、4,7-二甲基-4-辛醇、反式-2-辛烯-1-醇和己醛)。紫瓣石斛4个花器官中共检测到37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醛类11种、酮类8种、烯类5种、醇类4种、酯类4种、烷类2种及其他类3种,共有成分14种;萼片主要成分是己醛(28.09%)、反式-2-壬烯醛(14.00%)和2-十五烷酮(13.66%),花瓣主要成分是己醛(24.50%)、反式-2-辛烯醛(13.23%)和2-戊基呋喃(12.69%),唇瓣主要成分是2-十五烷酮(29.04%)、2-十三酮(12.71%)和己醛(10.48%),蕊柱主要成分与唇瓣相同,含量有所差异;化合物中2-十五烷酮、己醛和反式-2-辛烯醛相对含量较高,香味浓郁。珍珠石斛4个花器官中共检测到63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烯类26种、醇类15种、酯类7种、烷类3种、酮类4种、醛类2种及其他类6种,共有成分11种;其中烯类相对含量最高,烯类以D-柠檬烯、γ-松油烯、石竹烯和β-月桂烯为主,香味清甜;花瓣主要成分是D-柠檬烯(20.04%)、正己醇(12.56%)和石竹烯(10.93%),萼片主要成分是D-柠檬烯(40.60%)、β-月桂烯(7.81%)和3-蒈烯(7.63%),唇瓣主要成分是D-柠檬烯(22.92%)、1,3,3-三甲基-三环[2.2.1.0(2,6)]庚烷(18.99%)和(Z)-3,7-二甲基-1,3,6-十八烷三烯(10.92%),蕊柱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48.59%)、α-蒎烯(12.62%)和β-月桂烯(11.75%)。【结论】紫瓣石斛和珍珠石斛挥发性成分数量及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香气成分组成较复杂;2-十五烷酮是紫瓣石斛花器官的主要香气物质,D-柠檬烯是珍珠石斛花器官的主要香气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花器官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 香气成分 定量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