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习科学研究领域及其新进展——“学习科学新进展”系列论文引论 被引量:47
1
作者 焦建利 贾义敏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41,共9页
围绕人类学习,整合心理学、认知科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从不同学科视角对人类学习进行全方位研究,催生了一个全新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学习科学。"学习科学新进展"系列论文以国外学习科学主要领域研... 围绕人类学习,整合心理学、认知科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从不同学科视角对人类学习进行全方位研究,催生了一个全新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学习科学。"学习科学新进展"系列论文以国外学习科学主要领域研究的新进展为核心,系统梳理和把握国外学习科学研究最新成就,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思想给养。本文系此系列论文的开篇,重点就学习科学的本质与使命、学习科学的发展演变、研究取向及主要实践领域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就系列论文的设计与安排进行介绍,最后论述了利用学习科学与技术变革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 基于设计的研究 教育改革与发展
下载PDF
基于设计的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取向 被引量:38
2
作者 焦建利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8年第5期5-11,共7页
在简要介绍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定义、目的与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其方法与过程,分析了与其他研究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国外4个案例的分析,总结基于设计的研究共同特征,并对其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走向进行了剖析与预测。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研究方法 基于设计的研究
下载PDF
混合学习环境下的深度学习活动研究:设计、实施与评价的三重奏 被引量:27
3
作者 沈霞娟 张宝辉 冯锐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6-112,121,共8页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如何结合混合学习环境开展深度学习活动,目前有效的方法和路径尚不明确。研究依据并拓展尼尔森·莱尔德的深度学习理论,设计了契约性、高阶性、整合性和反思性四类学习活动,构建了“四阶三环”干预实...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如何结合混合学习环境开展深度学习活动,目前有效的方法和路径尚不明确。研究依据并拓展尼尔森·莱尔德的深度学习理论,设计了契约性、高阶性、整合性和反思性四类学习活动,构建了“四阶三环”干预实施模型,并以“教育文献检索与分析”课程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活动能够促进学科核心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协作、沟通表达、学习毅力等关键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思维结构的发展。但是,学生认为深度学习活动具有一定难度,负担较重,对各类活动的价值认知亦存在较大差异。最后,研究从判断标准、条件创设、成果产出和科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混合学习环境下有效开展深度学习活动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学习 深度学习 学习活动 基于设计的研究
下载PDF
经验认知冲突探究法——一种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深度协作知识建构学习策略探索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海峰 王炜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06,121,共9页
协作知识建构是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场无建构、建构无深度和深度难持续的现象是翻转课堂面临的主要挑战,原因在于学习者的经验知识匮乏、概念建构乏力和持续动力不足。为此,研究基于经验之塔理论和认知冲突理论提出了经验认... 协作知识建构是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场无建构、建构无深度和深度难持续的现象是翻转课堂面临的主要挑战,原因在于学习者的经验知识匮乏、概念建构乏力和持续动力不足。为此,研究基于经验之塔理论和认知冲突理论提出了经验认知冲突探究法,它包括经验生成系统、个体认知冲突系统、集体认知冲突系统和知识建构系统。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通过三轮迭代实验逐步改进了评价权重、问题设计和学习支架,最终形成了一种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深度协作知识建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经验认知冲突探究法消解了以微视频为主的经验学习模式的局限性,提供了多元化经验生成方式,建立了以问题嵌入驱动个体、小组和集体认知冲突的基本方法,开发的学习支架能够促进学习者进行深度协作知识建构的连续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认知冲突探究法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 基于设计的研究 翻转课堂 学习策略
下载PDF
评价量规设计对慕课同伴互评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范逸洲 冯菲 +1 位作者 刘玉 汪琼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5-51,共7页
同伴互评是MOOC常采用的学员作业评价方法,但是MOOC同伴互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学员知识水平程度差异过大而被质疑。为了研究如何通过改进评价量规来提高同伴互评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教师培训类MOOC"翻转课堂教学法"的两期教... 同伴互评是MOOC常采用的学员作业评价方法,但是MOOC同伴互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学员知识水平程度差异过大而被质疑。为了研究如何通过改进评价量规来提高同伴互评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教师培训类MOOC"翻转课堂教学法"的两期教学中,我们进行了若干设计研究。研究发现,在教学培训类MOOC的同伴互评活动中,学生评分和教师评分高度相关。细化评分量规的等级描述,以及采用是非选择型的评价量规都能显著提高评分者间信度和评分效度,且评分者间信度与评分效度的差异度与学生所提交作业文档本身的质量也有关系。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MOOC同伴互评评价量规的设计原则和使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互评 评价量规 设计研究 评分者间信度 评分效度 量规设计原则
下载PDF
论基于设计的研究的主旨、特征及案例简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吕林海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22,共4页
学习科学研究的兴起,引发了世界教育领域对一种新的学习研究方法——基于设计的研究(DBR)的深入关注。DBR倡导设计与研究相互整合,其核心主旨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连接及共同推动,这正是其与传统心理实验方法之间最根本的差异。在此基础上... 学习科学研究的兴起,引发了世界教育领域对一种新的学习研究方法——基于设计的研究(DBR)的深入关注。DBR倡导设计与研究相互整合,其核心主旨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连接及共同推动,这正是其与传统心理实验方法之间最根本的差异。在此基础上,DBR还具有实用性、贯一性、交互性、迭代性、灵活性、整合性以及情境性等更加具体的特征,对这些特征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准确、深刻地领会DBR的基本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设计的研究(DBR) 理论与实践 真实情境 心理实验方法
下载PDF
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设计 被引量:23
7
作者 冉敏 余胜泉 《中国远程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58-63,共6页
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学习蓬勃发展。移动学习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优质学习资源的支持,本研究旨在对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的设计原则进行探讨。研究自2007年5月开始历经两年,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依托"手持式网络学... 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学习蓬勃发展。移动学习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优质学习资源的支持,本研究旨在对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的设计原则进行探讨。研究自2007年5月开始历经两年,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依托"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选取深圳、东莞两个地区5所试验学校的一、三、五年级的学生和教师为样本,经历了四个研究阶段来不断地修改学习资源、完善资源设计原则,最终提出了适合小学阶段学习者的移动英语学习资源的设计原则,分为基础原则和进阶原则,并且以提出的设计原则为依据,设计开发了目前软硬件支持下的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掌上思维英语样例资源。本研究为今后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资源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学习 基于设计的研究 设计原则 英语学习资源
原文传递
为什么要研究一致性而不是有效性? 被引量:23
8
作者 郑兰琴 杨开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23,33,共5页
有效性研究一直是实践领域的热点话题,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古今中外大部分教育研究都在证明某种教育行动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某种教育干预在某种研究情境下令当事人满意的程度。它也是近年来盛行的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Based ... 有效性研究一直是实践领域的热点话题,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古今中外大部分教育研究都在证明某种教育行动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某种教育干预在某种研究情境下令当事人满意的程度。它也是近年来盛行的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DBR)的关注点。然而,受制于学习者特征和学习环境千变万化等因素的影响,有效性研究难以重复、迁移和推广,也无法生成可证伪的知识。有效性研究终究在理论建构方面一无所获。因此,该文提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以设计为中心的研究(Design-Centered Research,DCR)。与DBR不同,DCR强调一致性研究。一致性研究关注的是不一致的真实来源和缺陷分析,从而能够生成可证伪的知识。该文深入探讨了有效性研究与一致性研究的差异、一致性研究的一般过程和一致性的计算方法,以供教育研究同行批判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性 有效性 基于设计的研究 以设计为中心的研究
下载PDF
混合式学习支持服务的机理与策略:基于全视角学习理论 被引量:21
9
作者 武滨 左明章 宋晔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3-93,共11页
混合式学习逐渐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而学习支持服务是提高混合式学习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在综述国内外学习支持服务的经验与不足基础之上,从学习发生的“整体性”视域出发,依据全视角学习理论,初步构建以情感支持服务为... 混合式学习逐渐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而学习支持服务是提高混合式学习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在综述国内外学习支持服务的经验与不足基础之上,从学习发生的“整体性”视域出发,依据全视角学习理论,初步构建以情感支持服务为“起点”、行为支持服务为“关键”、认知支持服务为“保障”的混合式学习支持服务动态策略模型。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DBR),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中,开展三轮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并结合学生课程学习体验、学习行为数据、学习成绩等变化来不断优化策略,从而提出了混合式学习支持服务的基本理念与策略设计五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支持服务 混合式学习 全视角学习理论 机理与策略 基于设计的研究
下载PDF
论TPACK视域下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19
10
作者 罗忻 吴秀圆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3年第7期9-13,共5页
伴随着技术增强型社会的到来,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培养已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需要。文章从传统专家型教师培养的特征和存在问题出发,引入了TPACK概念框架,为专家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显性知... 伴随着技术增强型社会的到来,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培养已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需要。文章从传统专家型教师培养的特征和存在问题出发,引入了TPACK概念框架,为专家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在经验反思的基础上,立足于真实问题情境中的校本培训;基于设计的研究导向下的校本教研超越了行动研究中单纯的实践问题解决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型教师 TPACK 校园课程 隐性知识 基于设计的研究
下载PDF
基于SPARK课程理念的体育课程构建策略:设计研究的视角 被引量:20
11
作者 尹志华 毛丽红 +2 位作者 孙铭珠 汪晓赞 季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90,共7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能为体育教师提供宏观性的指导,而开发下位的可操性体育课程对于课程实施非常重要。从弗兰(M.Fullan)等人的课程实施取向、古德莱德(J.I.Goodlad)的五级课程观、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出发,提出借鉴美国SPARK课程的...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能为体育教师提供宏观性的指导,而开发下位的可操性体育课程对于课程实施非常重要。从弗兰(M.Fullan)等人的课程实施取向、古德莱德(J.I.Goodlad)的五级课程观、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出发,提出借鉴美国SPARK课程的理念,基于设计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DBR)构建适合中国的体育课程。提出了构建策略:即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关注中小学一线的实践需求,关注复杂的学校自然情景,以多次循环迭代为基本原则,创新体育课程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SPARK课程 体育课程构建 中小学 设计研究
下载PDF
运用知识建构圈促进学生课堂深度互动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殷常鸿 张义兵 王晴燕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2-108,125,共8页
课堂话语是促进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核心要素之一,而现有的课堂话语体系多是围绕教师展开的"师生对话"或是被少数"话霸"主导的"生生对话",缺乏全员互动的"广度"与探究的"深度"。该文... 课堂话语是促进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核心要素之一,而现有的课堂话语体系多是围绕教师展开的"师生对话"或是被少数"话霸"主导的"生生对话",缺乏全员互动的"广度"与探究的"深度"。该文以南京市某小学四年一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准实验方法和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知识建构理论利用知识建构圈教学策略开展了为期12周的教学实践。教学实践中通过更改教室座椅布局、调整知识建构圈中师生位次、建立会话规则、明确协商机制以及整合教学内容等教学手段进行多次教学迭代,尝试改进课堂互动效果。在将全程班级课堂互动录像转录为文本的基础上,根据知识深度模型、问题解释深度量表对其编码并进行语义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知识建构圈教学策略能有效的提升学生互动的参与度以及提出问题的"量"与"质";能推进学生互动的"广度"与"深度";能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初步实现了课堂由"浅层"互动向"深层"互动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话语 知识建构圈 基于设计的研究 课堂互动
下载PDF
基于设计的研究:教育研究范式的创新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文静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6,共4页
基于设计的研究是为了应对知识经济社会对教育研究的挑战而发展出的一种新范式。它充分尊重教育的特殊性,认为教育是一种基于真实情境而客观存在的复杂活动;它高度关注基于实践情境的知识建构,主张知识通过建构而生成,但必须经受不同情... 基于设计的研究是为了应对知识经济社会对教育研究的挑战而发展出的一种新范式。它充分尊重教育的特殊性,认为教育是一种基于真实情境而客观存在的复杂活动;它高度关注基于实践情境的知识建构,主张知识通过建构而生成,但必须经受不同情境的检验才具有客观性和可信性;它混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强调通过"迭代循环"的限定推理来揭示学习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设计的研究 教育研究范式 创新
下载PDF
如何设计科学、有效、有趣的教育游戏--学习科学跨学科视角下的数学游戏设计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露 胡若楠 +1 位作者 曾嘉灵 尚俊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0-76,共7页
近年来,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创新学习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针对游戏化学习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如何设计科学、有效、有趣的教育游戏,以学习科学的跨学科为视角设计了数学游戏《分数跑跑跑》。在认知内容设计方面,依据认知神经科... 近年来,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创新学习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针对游戏化学习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如何设计科学、有效、有趣的教育游戏,以学习科学的跨学科为视角设计了数学游戏《分数跑跑跑》。在认知内容设计方面,依据认知神经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展开设计,为学习者提供科学的认知支持;同时以实践需求作为设计导向,确保游戏使用的有效性。在保障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借助游戏元素充分调动学习者情绪动机状态。经检验,《分数跑跑跑》能够显著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分数概念性知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游戏 游戏化学习 学习科学 数学认知 设计研究
下载PDF
具身设计:在感知运动循环动态平衡中发展思维——访美国具身认知领域著名专家多尔·亚伯拉罕森教授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辞晓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0,共8页
上世纪80年代,在现象学、认知心理学等领域对身体及其经验与认知关系探索的基础上,以具身认知为代表的第二代认知科学范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近10年来,国际上掀起了具身认知研究热潮,学习科学领域的学者开始重视具身认知对教学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在现象学、认知心理学等领域对身体及其经验与认知关系探索的基础上,以具身认知为代表的第二代认知科学范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近10年来,国际上掀起了具身认知研究热潮,学习科学领域的学者开始重视具身认知对教学的作用。国际学习科学领域著名学者多尔·亚伯拉罕森教授指出,具身认知理论受到认知发展心理学和社会文化理论的影响,不仅是一种重新看待教与学的方法论,还是一种能够发展独特学习理论的认知论。他在学习科学领域中引入具身设计——一种系统性、过程性的设计方法,为特定教学情境设计人工制品、为具身认知理论应用到教学设计中提供了设计框架,并将其分为基于感知的设计和基于动作的设计两种类型。多尔·亚伯拉罕森教授还提出,具身设计作为分析感知运动图式和思维意义的参考性框架,应从实际设计问题出发,分析认知过程数据,理解学生思维过程,区别人工制品供给性,逐渐确立研究问题,不断迭代循环修改设计,进而发展学习理论。他还指出,具身认知在学习科学领域中将会进一步推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教与学评估等研究主题的发展,扩展了学习科学的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具身设计 基于设计的研究 认知过程 学习科学
下载PDF
西方研究性学习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启示 被引量:12
16
作者 左璜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2-47,共6页
源自西方的研究性学习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的飞速发展需要理论研究予以关照,恰逢此时,汲取着时代内涵的西方研究性学习研究已经发展起了评估有效性的总结性评价研究、描述过程与分析困难的形成性研究以及探索优化策略的前瞻性研究的问题域... 源自西方的研究性学习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的飞速发展需要理论研究予以关照,恰逢此时,汲取着时代内涵的西方研究性学习研究已经发展起了评估有效性的总结性评价研究、描述过程与分析困难的形成性研究以及探索优化策略的前瞻性研究的问题域,并形成了多种研究方法并存的多元化研究格局。这些丰富经验对我国的研究性学习及其研究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前瞻性评价研究 协作行动研究 设计研究
下载PDF
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一项基于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俞树煜 聂胜欣 王国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9-56,共8页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基础。尽管网络化学习逐渐受到重视并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但是针对在线学习环境中的批判性思维研究较少。因此,在线学习环境中的批判性思维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前期研究所构建的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问题解...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基础。尽管网络化学习逐渐受到重视并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但是针对在线学习环境中的批判性思维研究较少。因此,在线学习环境中的批判性思维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前期研究所构建的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问题解决模型的基础上,本研究依托教育技术学研究生"现代教育技术原理"课程继续进行探索,使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通过数轮的迭代修订,获得了一个能够有效促进学习者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基于设计的研究 模型 在线学习活动
下载PDF
基于自评与互评的网络协作学习贡献度评价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红英 陈明选 +1 位作者 马志强 闫雪静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5-102,共8页
评价是加强学习互赖关系,提升协作绩效的重要方法,但是传统的网络协作学习评价,存在过程不透明、缺乏差异化、易出现"搭便车"等现象。以学习者为评价主体,将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判断个体投入并给出更... 评价是加强学习互赖关系,提升协作绩效的重要方法,但是传统的网络协作学习评价,存在过程不透明、缺乏差异化、易出现"搭便车"等现象。以学习者为评价主体,将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判断个体投入并给出更合理的评价结果。然而目前基于自评与互评的网络协作学习个体贡献度评价尚缺乏具体评价指导原则与策略,研究者对评价操作的方法也缺乏足够的理解。基于此,课题组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通过原则与策略生成、实施与调整、评价与反思三个阶段,设计了自主评价与同伴互评相结合的协作学习个体贡献度评价。通过收集的质性和量化数据,研究发现:基于自评与互评的网络协作学习个体贡献度评价应遵守三条基本设计原则,即个体贡献度评价应该同时考察协作学习过程与最终成果中的贡献程度;学习者应当参与评价过程并对其负责;自评和同伴互评应尽可能公平合理。在具体设计时,应着重关注协作学习投入、定性反馈以及保障自我评价的公平性等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贡献度 网络协作学习 自我评价 同伴互评 设计研究
下载PDF
数字时代重思学习:赋予学习科学重要使命——第13届学习科学国际大会综述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美 廖媛 +1 位作者 黄璐 裴新宁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8-120,共13页
两年举办一次的学习科学国际大会是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事件。本文聚焦2018年6月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13届学习科学国际大会,基于现场参会体验和文献研究,梳理了国际学习科学研究的八大热点:1)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习研究; 2)内容领... 两年举办一次的学习科学国际大会是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事件。本文聚焦2018年6月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13届学习科学国际大会,基于现场参会体验和文献研究,梳理了国际学习科学研究的八大热点:1)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习研究; 2)内容领域的学习研究; 3)协作学习研究; 4)不同境脉下的学习研究; 5)基于设计的研究; 6)学习分析研究; 7)教学模式与策略研究; 8)教师学习研究。当前学习科学研究呈现以下四个主要特征和趋势:1)始终关注真实境脉中的学习,特别是教育创新进程中的学习问题; 2)研究方法日趋精细和精准; 3)既关注"有技术的学习",也关注"无技术的学习"; 4)愈加重视学习创新的推广与传播。希望本文对国际学习科学领域最新研究的跟踪能为我国学习科学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LS2018 学习科学 信息技术 科学教育 协作学习 设计研究 学习分析 教学模式 教师学习
下载PDF
信息技术支持知识建构:层次模型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佑镁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09年第6期15-18,共4页
知识建构是一种社会性协商与对话的意义建构过程,需要在具体的学习技术系统中实现。本文阐述了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中知识建构的层次模型及其研究方法、基于协同学习技术系统的设计研究,分析了协同学习环境中知识建构的层次和质量。研究... 知识建构是一种社会性协商与对话的意义建构过程,需要在具体的学习技术系统中实现。本文阐述了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中知识建构的层次模型及其研究方法、基于协同学习技术系统的设计研究,分析了协同学习环境中知识建构的层次和质量。研究发现,技术环境下知识建构水平主要在信息的分享阶段,以及对问题、观点的共享及描述方面,有助于从技术设计和教学设计方面为学习系统构建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建构 层次模型 协同学习 设计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