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被引量:48
1
作者 张炳英 王红 +2 位作者 任莉 葛磊 刘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2期243-245,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彩超检测 13 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 ,测量颈总动脉后壁IMT ,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 ;并检查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7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脑梗死组及TIA组IMT与对...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彩超检测 13 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 ,测量颈总动脉后壁IMT ,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 ;并检查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7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脑梗死组及TIA组IMT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13 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 ,颈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异常者 112例 ,异常检出率为 86.15 % ;对照组中有斑块形成 19例 ,异常检出率为 2 6.0 %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 ,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 ,但左右侧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重于非脑血管病患者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性斑块脱落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彩超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预测和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血管病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下载PDF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声学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32
2
作者 朱英 邓又斌 +2 位作者 刘娅妮 毕小军 熊莉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5期47-49,共3页
目的本研究应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声学特性的关系。方法104例伴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行颈动脉常规及超声造影检查,通过肉眼观测及定量分析斑块造影增强情况。结果软斑造影增强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 目的本研究应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声学特性的关系。方法104例伴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行颈动脉常规及超声造影检查,通过肉眼观测及定量分析斑块造影增强情况。结果软斑造影增强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01);软斑的增强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01);软斑的斑块增强强度与颈动脉管腔内造影增强强度比值也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01)。结论研究表明软斑造影增强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斑块。超声造影技术为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特点及其与斑块声学特性的关系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颈动脉疾病 斑块新生血管
原文传递
颈动脉超声Crouse积分法评价颈动脉斑块与血压、血脂及血尿酸的关系 被引量:30
3
作者 傅阳 李拥军 +4 位作者 李涛 尹洪宁 谷新顺 魏志敏 李伟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目的 应用Crouse斑块积分法量化评价颈动脉硬化(CAS)的严重程度,并以Crouse斑块积分值分组进行血压、血脂及血尿酸(BUA)水平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探讨血压、血脂及BUA水平与CAS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进行健康体检... 目的 应用Crouse斑块积分法量化评价颈动脉硬化(CAS)的严重程度,并以Crouse斑块积分值分组进行血压、血脂及血尿酸(BUA)水平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探讨血压、血脂及BUA水平与CAS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61名城镇居民,年龄35~75岁.应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并记录双侧颈动脉内各个独立斑块的厚度并将所测得的所有独立斑块厚度相加后作为Crouse积分.同时检测记录血压值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BUA水平.依据颈动脉超声Crouse积分结果将261例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140例(n=140),内中膜厚度(IMT)增厚组44例(n=44)和斑块形成组77例(n=77).并分别对3组的血压、TC、TG、HDL-C、LDL-C、BUA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C、LDL-C及BU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TG、HDL-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形成组的SBP、LDL-C及BUA水平显著高于IMT增厚组(均P〈0.05),而两组间TG、TC和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斑块形成组中,受试者的SBP、LDL-C和BUA水平与Crouse积分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均P〈0.05),而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DBP、TG、TC、HDL-C水平与Crouse积分均没有相关关系(均P〉0.05).进一步通过比较标准化回归系数值发现:上述三者对Crouse积分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LDL-C(b=0.397,P〈0.01)、SBP(b=0.376,P〈0.01)和BUA(b=0.220,P〈0.05).结论 应用颈动脉超声Crouse积分法在颈动脉斑块定量评价上可靠性相对较高;SBP、TC、LDL-C及BUA水平均与CAS的发生有较密切关系,而HDL-C、TG和 DBP水平与CAS关系不确切.BUA是影响CAS严重程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压 血脂异常 尿酸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人缺血性脑病的价值分意义.方法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0例老年缺血性脑病患者进行颈部动脉检测,其中130例经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70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组TIA),...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人缺血性脑病的价值分意义.方法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0例老年缺血性脑病患者进行颈部动脉检测,其中130例经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70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组TIA),140例为同期非心、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作对照.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双侧颈总动脉内径、内膜增厚率、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的部位,数目、性质、检出率、动脉狭窄发生率及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均有较明显的差异.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对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动脉超声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心脏彩色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疑似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4
5
作者 杨荣萍 苟廷芬 许先奎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0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彩色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隆昌县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167例,最后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108例,非冠心病患者59例,均给予心脏彩色超声、颈动脉超声检查。结... 目的探讨心脏彩色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隆昌县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167例,最后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108例,非冠心病患者59例,均给予心脏彩色超声、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冠心病组Tei指数、颈总动脉内膜厚度(intima thickness,IMT)和斑块积分分别为(0.57±0.04)、(1.32±0.21)mm和(2.27±0.87)分,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t=16.73、19.45、11.68;P<0.05);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Tei指数、IMT及斑块积分分别为(0.62±0.06)、(1.44±0.23)mm和(2.81±0.92)分,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组(F=13.28、20.01、23.20;P<0.05);双支病变患者Tei指数、IMT及斑块积分分别为(0.56±0.05)、(1.30±0.19)mm和(2.18±0.87)分,明显高于单支病变(P<0.05);Tei指数、IMT及斑块积分诊断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0.81和0.78,P<0.05);联合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4%、42.37%、75.00%和80.65%。结论心脏彩色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在协助冠心病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彩色超声 颈动脉超声 冠心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梗死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18
6
作者 白志勇 李敬府 +3 位作者 杨玉杰 贾建文 王金锐 张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径狭窄小于 70%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脑梗死发病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颈动脉内径狭窄小于 70% 的TIA患者 123人,采用二维及Doppler超声观察颈动脉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类型,并随访脑梗死的发生...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径狭窄小于 70%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脑梗死发病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颈动脉内径狭窄小于 70% 的TIA患者 123人,采用二维及Doppler超声观察颈动脉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类型,并随访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114例患者完成观察,平均随访 14. 6个月,发生脑梗死 12例,其中无斑块组患者脑梗死年发生率为 1. 9%,稳定性斑块组为 4. 7%,不稳定性斑块组为 15. 4%,后者明显高于前二者。结论 超声可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分型,有助于预测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颈动脉 粥样硬化 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赵艳梅 王东旭 +3 位作者 黄翠娟 蔺晶晶 陈坚 王正东 《中国综合临床》 2016年第12期-,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300例老年(>60岁)高血压患者,其中15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冠心病组,同期住院的150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抽取空...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300例老年(>60岁)高血压患者,其中15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冠心病组,同期住院的150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cy、血脂浓度,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程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浆Hcy浓度(23?36±6?0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2?45±3?3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TG、TC、LDL?C 水平(2?32±0?37、6?45±0?44、4?12±0?76) mmol/L 明显高于对照组(1?56±0?51、5?56±0?73、2?98±0?56)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01);冠心病组 HDL?C 水平(1?54±0?45)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76±0?4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86?00%(129/150),高于对照组的26?00%(39/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颈动脉情况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冠心病组有颈动脉硬化的患者其血浆Hcy浓度(29?58±5?76)μmol/L高于无颈动脉硬化患者的血浆Hcy浓度(16?75±4?2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28,P=0?026)。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可能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高Hcy、高血脂与颈动脉斑块可能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有关,三者可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诊疗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血脂 颈动脉粥样硬化 老年高血压 冠心病
原文传递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晓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3期372-374,共3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9例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4),... 目的研究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9例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4),两组分别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DBP、SBP、HDL-C、LDL-C、TG、TC、NO、hs-CRP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6周后DBP和SBP改善幅度较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6周HDL-C、NO较高,LDL-C、TG、TC、hs-CRP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可改善患者血压水平、炎症状态及血脂代谢情况,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冠心病 高血压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薛利芳 张久宏 +2 位作者 于蕾 王雪 郭继鸿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548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373例,对照组175例。再将冠心病组是否合并心肌梗死分为:心肌梗死组160例,非心肌梗死组213例。所有患者年龄均在60岁...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548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373例,对照组175例。再将冠心病组是否合并心肌梗死分为:心肌梗死组160例,非心肌梗死组213例。所有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全部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所检测的颈动脉声像图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冠心病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厚度、斑块积分分别为(o.96±0.24)mm,(1.90±0.36)mm,(2.2±0.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0.78±0.11)mm,斑块厚度(1.66±0.13)mm和斑块积分(1.9±0.4)分(t分别为14.81,27.89,27.83,P均为0.00);冠心病组有斑块者161例(43.2%)高于对照组有斑块者7例(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7.18,P=0.00);心肌梗死组有斑块者8l_3%,高于非心肌梗死组的14.6%(x2=60.88,P=0.00);冠心病组的颈动脉峰值血流速度(77.0±11.9)cm/s和阻力指数0.77±0.06均较对照组的血流速度(65.2±3.1)cm/S和阻力指数0.67±0.08高(t分别为12.26,50.43,P均为0.00)。结论颈动脉超声不仅可作为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一个窗口,而且可以预测老年冠心病病程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颈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原文传递
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冠心病及炎性因子相关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秦淮 孙涛 +2 位作者 程颐 魏芸 郑烨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7期551-553,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冠心病及炎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9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有颈动脉斑块并疑似冠心病患者92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炎性因子检测,随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 目的:研究探讨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冠心病及炎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9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有颈动脉斑块并疑似冠心病患者92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炎性因子检测,随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综合分析判定斑块性质分为易损组和稳定组,若受检者同时检出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则归入斑块易损组。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血液炎性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统计冠心病确诊结果。结果:颈动脉斑块易损组与稳定组在性别、吸烟及L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动脉斑块易损组冠心病发生率高于颈动脉斑块稳定组(P<0.05),颈动脉斑块易损组炎性介质ICAM-1、IL-6及hs-CRP均明显高于颈动脉斑块稳定组(P<0.05)。结论:炎性因子检测说明了超声易损斑块的客观性,而颈动脉易损斑块对冠心病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炎性因子 冠心病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与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8
11
作者 秦鼎 李丰升 陈俊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02-1504,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与脑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其中87例患者同期接受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颈动脉狭窄及斑块的检测结...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与脑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其中87例患者同期接受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颈动脉狭窄及斑块的检测结果。结果478例患者中,颈动脉超声检出颈动脉硬化病变397例,检出率为83.05%;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32例(1098块),斑块的主要分布部位依次为颈动脉分叉处(BIF)、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起始段及颈外动脉(ECA)。对颅外颈动脉<70%的狭窄及闭塞的诊断,颈动脉超声与DSA两种方法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70%~99%的狭窄,两种方法的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颅外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对颅外颈动脉<70%的狭窄及闭塞的诊断与DSA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对≥70%的颈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率低于DSA,颈动脉超声对颅外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高于DSA。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病变关系及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谢芬 胡杰 王允琴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7期59-64,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BPV)关系密切,BPV增加可使脑卒中发生风险升高,同时急性CIS发病后血压波动增大,进而加剧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加速病情进展和预后不良,BPV成为临床研究新热点。目的研究老年急性CIS... 背景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BPV)关系密切,BPV增加可使脑卒中发生风险升高,同时急性CIS发病后血压波动增大,进而加剧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加速病情进展和预后不良,BPV成为临床研究新热点。目的研究老年急性CIS患者BPV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期为老年急性CIS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滁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的老年急性CIS患者108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及试验组尿酸(UA)、空腹血糖(FBG)。检测受试者BPV,包括24 h收缩压标准差(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受试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狭窄情况将试验组患者进一步分为颈动脉狭窄亚组75例和无颈动脉狭窄亚组33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将试验组患者进一步分为正常亚组、增厚亚组、斑块亚组,分别为24、38、46例。根据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将试验组患者进一步分为预后良好亚组(mRS评分≤2分,72例)和预后不良亚组(mRS评分>2分,36例)。老年急性CIS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试验组24 h SSD、24 h DSD、dSSD、dDSD、nSSD、nDSD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颈动脉狭窄程度重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狭窄亚组24 h SSD、24 h DSD、dSSD、dDSD、nSSD大于无颈动脉狭窄亚组(P<0.05)。试验组CIMT大于对照组(P<0.05)。增厚亚组、斑块亚组24 h SSD、24 h DSD、dSSD、dDSD、nDSD大于正常亚组(P<0.05);斑块亚组24 h SSD大于增厚亚组(P<0.05)。预后良好亚组年龄、糖尿病发生率、FBG、24 h SSD、24 h DSD、dSSD、dDSD小于预后不良亚组,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压变异性 颈动脉病变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旗 张明 +2 位作者 黄佃 周瑜 乔彤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02-607,共6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CAS)患者认知功能的治疗改善作用.方法 对2011年12月至2013年7月入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38例CAS患者行CEA术,其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70±7)岁.左侧颈动脉严重狭...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CAS)患者认知功能的治疗改善作用.方法 对2011年12月至2013年7月入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38例CAS患者行CEA术,其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70±7)岁.左侧颈动脉严重狭窄21例,右侧颈动脉严重狭窄17例.术前1周行头颅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并利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情感情况.术后4周复查MRI,术后6周复查MMSE及MoCA,评价CEA对患者脑灌注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结果 PWI结果显示,术后病变侧灌注情况较术前明显改善,血流达峰时间(29 ±9比23 ±4)、相对平均通过时间(22 ±8比14 ±6)、血流到达时间(21 ±8比15 ±4)明显缩短,相对脑血容量(11.6±3.5比7.5±3.2)明显下降(t=1.31 -5.24,均P<0.05).术前MMSE及MoCA评估发现35例CA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术后患者MMSE评分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而术后MoCA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提高(20.4±1.5比22.0±1.6,t=-4.25,P=0.000);MoCA单项评分中,视空间执行能力(2.4±0.9比2.8±0.7)、命名(2.0±0.7比2.3±0.6)、注意力(2.3±0.6比2.6±0.5)及抽象概括能力(1.2±0.7比1.6±0.6)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15 -0.029,均P<0.05).结论 CEA在有效增加CAS患者大脑灌注的同时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CAS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对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认知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原文传递
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勇 郑健 +4 位作者 李玲 李黔宁 帅杰 卢丽 王进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8期2030-2032,共3页
目的了解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促进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词语流畅性测验和连线测验等神经心理学量表,对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31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患... 目的了解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促进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词语流畅性测验和连线测验等神经心理学量表,对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31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狭窄组)和14例无颈动脉狭窄患者(无狭窄组)进行认知功能评价。结果狭窄组和无狭窄组持续反应数(Rp)、词语流畅性测验(VFT)和符号-数学模式测验(SDMT)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Rp、VFT、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存在认知损害,以认知转换、执行功能和注意功能损害表现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脑血管病 认知 执行功能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单鸿 吴雁翔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内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按患者实际心脑血管病症合并状况分为未合并组和合并组,每组57例,另选择同期医院门诊健康体检人员设...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内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按患者实际心脑血管病症合并状况分为未合并组和合并组,每组57例,另选择同期医院门诊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健康组57例,对所有入选人员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病变状况,并采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水平,分析总结检测结果。结果:健康组、未合并组、合并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检出率组间对比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未合并组、合并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水平组间对比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变之间存在相关性,炎性因子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炎症因子 心脑血管病变 相关性 颈动脉病变
下载PDF
1202例中老年人颈动脉硬度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武留信 吕敏 +7 位作者 师绿江 史平 康晟 宋蕾 任福秀 石英玲 刘广莉 武阳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23-728,共6页
目的 研究自然人群中老年人颈动脉硬度及相关因素,为预防亚临床动脉硬化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ARIC方案于2002年10月对北京石景山区43~73岁城乡居民1202人进行高分辨率B型超声颈动脉检查,测量双侧颈动脉近端、远端和窦部的内径和硬度(包... 目的 研究自然人群中老年人颈动脉硬度及相关因素,为预防亚临床动脉硬化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ARIC方案于2002年10月对北京石景山区43~73岁城乡居民1202人进行高分辨率B型超声颈动脉检查,测量双侧颈动脉近端、远端和窦部的内径和硬度(包括紧张度、扩张度和僵硬度),比较性别、年龄和部位之间的差异并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1)硬度指标在各年龄段之间(小于55岁、55-64岁和大于65岁)差异有显著性(P<0.01);(2)男女性别间比较,在>65岁年龄段(老年人群)近端双侧和远端左侧动脉扩张性和僵硬度在男女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窦部,仅在<55岁年龄段(中年人群)右侧动脉扩张性、僵硬度和左侧动脉紧张度在男女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3)不同测量部位间比较:窦部的动脉扩张性和动脉紧张度明显小于近端和远端(P<0.01);僵硬度则明显大于近端和远端(P<0.01);(4)相关分析发现:双侧颈总动脉远端僵硬度与血压、内中膜厚度、年龄、体重指数、血糖、女性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中老年人颈动脉硬度指标存在部位和性别差异,并与年龄、血压水平、内中膜厚度、血糖、体重指数及血脂明显相关。防治的重点应是降低血压、血糖,控制体重和调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僵硬 中老年人 双侧 动脉扩张性 血糖 年龄段 发现 显著性 总胆固醇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魏立亚 何文 +4 位作者 邬冬芳 宁彬 项东英 张红霞 田凤兰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造影检查72例(92个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患者,了解超声造影时斑块回声有无增强及血管充盈情况,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对照。结果颈动脉超声造影可清晰...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造影检查72例(92个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患者,了解超声造影时斑块回声有无增强及血管充盈情况,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对照。结果颈动脉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动脉内-中膜厚度,发现造影前未发现的斑块24个,并能勾勒出动脉斑块大小及形态。与DSA对照,应用超声造影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颈部动脉闭塞的敏感性为55.6%、特异性为94.7%、准确性为82.0%。92个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后69个增强,低回声、等回声、混合回声、强回声斑块新生血管检出率分别为89%、75%、70%和25%;斑块内造影剂到达时间迟于颈动脉(P〈0.05),达峰值时间较颈动脉延长(P〈0.05)。结论超声造影提高了颈动脉斑块的显示率,有助于判断动脉狭窄程度,并可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弥补了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不足,为颈动脉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颈动脉疾病
下载PDF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苏雯娟 张怡文 +2 位作者 潘晓华 梅仕屏 陈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5期1246-124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紊乱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120例老年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组(MS)、糖尿病组(DM)、糖耐量减低组(IGT)、高血压病组(EH),每组30例,比较4组患者胰岛素释放试验中糖代谢改变情况,血脂改变情况,颈动...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紊乱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120例老年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组(MS)、糖尿病组(DM)、糖耐量减低组(IGT)、高血压病组(EH),每组30例,比较4组患者胰岛素释放试验中糖代谢改变情况,血脂改变情况,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结果MS组患者空腹胰岛素(INS)、3hINS、HomaIR指数与其他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S组患者HomaB高于DM组(P<0.05),但低于IGT组、EH组(P<0.05)。TG水平MS组高于EH组(P<0.05),HDL-C水平MS组低于EH组(P<0.05),LDL-C水平MS组与EH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MS组患者颈动脉内膜较DM组、IGT组肥厚(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组患者在BMI、腰围、HomaIR指数与颈动脉内膜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呈现明显的递增性,且与严重程度成正比,其他3组的递增性不如MS组明显。结论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紊乱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密切,与严重程度成正比;较单纯糖尿病、糖耐量减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代谢综合征 颈动脉疾病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检查预测冠状动脉硬化的价值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赵平 常培叶 +3 位作者 刘喜 邬真力 任志亮 冯德喜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颈动脉超声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方法:对122例临床疑诊为冠心病或胸痛待查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及斑块数量,计算其积分;对颈动脉有斑块的患者行冠状... 目的:通过分析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颈动脉超声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方法:对122例临床疑诊为冠心病或胸痛待查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及斑块数量,计算其积分;对颈动脉有斑块的患者行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75例)或者冠状动脉造影(CAG,47例),并将颈动脉超声结果与MSCTA或者CA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对CAG诊断冠状动脉硬化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33%、84%;对MSCTA诊断冠状动脉硬化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9%、33%、86%;超声颈总动脉斑块对CAG诊断冠状动脉硬化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55%、89%;对MSCTA诊断冠状动脉硬化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58%、92%。冠状动脉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级分和斑块数均明显高于无病变组(P<0.05~<0.01),双支和三支病变组的IMT等级分和颈动脉超声斑块数又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而双支和三支病变组间的IMT等级分和颈动脉超声斑块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以方便及时地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次全或完全闭塞患者的术前超声评估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玉梅 赵新宇 +5 位作者 夏明钰 高明杰 张楠 李莉 焦力群 华扬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397-401,共5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及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评估颈动脉次全或完全闭塞患者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EA)前血管结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血管再通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05年1月-201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及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评估颈动脉次全或完全闭塞患者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EA)前血管结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血管再通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05年1月-201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DSA确诊为颈动脉次全闭塞(狭窄率95%-99%)或完全闭塞,并接受 CEA 治疗的患者共107例,平均年龄(61±9)岁。根据DSA结果,将107例患者分为颈动脉次全性闭塞组63例和颈动脉完全性闭塞组44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病变各段血管内径、病变的位置(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管腔内回声特征及颈内-外动脉侧支循环是否开放、与血管再通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完全性闭塞组患者远心段血管内径较次全性闭塞组明显增宽[(4.1±1.1)、(3.2±0.8) 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闭塞位置与手术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0);血管腔内均质回声(低回声与等回声)充填者的再通率[94.1%(16/17)和86.7%(13/15)]均明显高于不均质回声患者的再通率[0(0/12),P〈0.01]。在颈内动脉完全闭塞患者中,颈内-外侧支动脉开放时CEA的再通率增加[70.0%(14/20)比0%(0/3)]。总体比较,颈动脉次全性闭塞组较完全性闭塞组的再通比率明显升高[90.5%(57/63)比65.9%(29/44),P〈0.01]。结论颈动脉管径正常或增宽、闭塞管腔内均质回声及颈内-外动脉侧支开放与血管再通密切相关。术前超声检查对颈动脉闭塞性病变CEA实施后再通性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术前超声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