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学经济初探 被引量:11
1
作者 邱晔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3-107,共15页
美学经济是经济发展美学化的产物,是美学需求的不断凸显所引发的美学生产和美学消费革命。美学经济深刻改变着传统的经济模式、资源要素的配置和人们的消费方式,对企业、产业发展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塑造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民... 美学经济是经济发展美学化的产物,是美学需求的不断凸显所引发的美学生产和美学消费革命。美学经济深刻改变着传统的经济模式、资源要素的配置和人们的消费方式,对企业、产业发展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塑造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彰显不仅意味着世界上最大的美学消费市场正在崛起,也意味着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美学供给和美学消费新时代。学界亟须建立新的经济学概念体系和理论分析框架,来理解和阐释美学经济问题的逻辑起点、内在规律与深层机制。对美学经济的概念理解、核心范畴、产业形式、运行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梳理、辨析与界定,可以进一步推动美学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经济 核心范畴 美学经济价值链 美学产业
下载PDF
审美视阈下乡土语言英译探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任东升 闫莉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3-28,129,共16页
乡土语言进入文学就变成文学方言,文学方言与乡土主题结合构成乡土文学。乡土文学翻译之趣在于重现地域文化环境和乡土语言的独特性。本文从审美视阈分析三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乡土小说《李有才板话》《新儿女英雄传》和《苦菜花》的审... 乡土语言进入文学就变成文学方言,文学方言与乡土主题结合构成乡土文学。乡土文学翻译之趣在于重现地域文化环境和乡土语言的独特性。本文从审美视阈分析三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乡土小说《李有才板话》《新儿女英雄传》和《苦菜花》的审美共核,即革命主题、乡土民俗和乡土语言,从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层面探讨其英文译本对乡土语言审美的再现效果,指出乡土语言的英译应通过模仿和变通两种策略,前者包括以原语为依据的模仿、以译语为依据的模仿和动态模仿,后者包括虚实转化、补偿再现和再创造,由此形成乡土语言再现的审美图式,保存乡土语言趣味性,使译文具有民族语言印记,有利于在对外传播中国乡土文学过程中保护和弘扬民族语言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语言 审美共核 审美视阈 模仿 变通
下载PDF
审美教育:大学语文教学的核心 被引量:9
3
作者 蒲日材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94-96,共3页
大学语文教学应以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为内在核心,这是因为本学科根本目的——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本学科教育对象、内在特性以及教学过程规律特点的客观要求。大学语文教学就是审美欣赏和教会审美欣赏,寻找在读者(学生)和... 大学语文教学应以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为内在核心,这是因为本学科根本目的——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本学科教育对象、内在特性以及教学过程规律特点的客观要求。大学语文教学就是审美欣赏和教会审美欣赏,寻找在读者(学生)和作者之间超越物我、超越时空的心灵契合,为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架起一座桥梁;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以激情为动力,以美景为平台,以生活为基石,始终关注生命的终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审美教育 内在核心
下载PDF
“新三课”: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新形式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宏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6-130,共5页
“新三课”——课前课、课融课、课外课,以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为目标,打通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以此扩展美育的时空,开展跨学科学习,将社会资源整合到美术课程之中,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和自由协作等特征,为核心... “新三课”——课前课、课融课、课外课,以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为目标,打通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以此扩展美育的时空,开展跨学科学习,将社会资源整合到美术课程之中,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和自由协作等特征,为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形式提供了一个指导性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核心素养 教学形式
下载PDF
谈舞蹈审美对象的“形式三变”与“身份双变”的独特价值在基础教育中的美育意义
5
作者 蔡享丽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4-107,共4页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的美的生成:首先是形式的二次转变,即大自然赋予的一次形式,以及人通过理性赋予的包含色彩、线条、形状、音响等元素的二次形式。其次,审美对象只有通过与审美主体心理情感相契合,才能作为审美对象完成审美活动。...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的美的生成:首先是形式的二次转变,即大自然赋予的一次形式,以及人通过理性赋予的包含色彩、线条、形状、音响等元素的二次形式。其次,审美对象只有通过与审美主体心理情感相契合,才能作为审美对象完成审美活动。从审美对象的生成角度看舞蹈,认为舞蹈具有超出一般审美对象的独特价值:首先,舞蹈美经历了三次形式转变:人体的完善,大自然的第一次形式创造;人体的舞蹈素质的训练,人的第二次形式创造;舞蹈作品在舞台的呈现,人的第三次形式创造;其次,舞蹈审美对象的身份具有双重转换性:舞蹈的审美对象是人体,这是唯一可以由审美对象转换成审美主体的一门艺术。第三,当舞蹈作品在舞台上呈现时,它同时汇聚了色彩、线条、形状、音响以及此时作为舞蹈的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生命体验的统一。基于舞蹈美的这些独特价值,认为舞蹈应是基础教育中美育的最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美育 舞蹈 价值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美术课堂教学的研究
6
作者 安晓飞 《成才之路》 2024年第6期41-44,共4页
红色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极具特色的文化形态,蕴含着革命、建设时期的民族精神与历史内涵,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美术课堂教学具有人文性,应担负起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使命。在红色文化融入中,教师可通过挖掘利用红... 红色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极具特色的文化形态,蕴含着革命、建设时期的民族精神与历史内涵,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美术课堂教学具有人文性,应担负起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使命。在红色文化融入中,教师可通过挖掘利用红色资源中的视觉符号与造型元素,对学生进行审美塑造、文化熏陶与人文培育,在美术课堂中融入爱国主义精神与革命精神,强化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学生逐步形成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高校应秉承直观性、审美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原则,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开展相关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红色文化 美术教学 审美能力 核心素养
下载PDF
围绕深度学习“真”核心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以“制作我的小乐器”项目教学为例
7
作者 何建红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11-116,共6页
阐述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项目化的学习方式促成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并紧紧围绕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创设真实情境,加深学生的真实体验,细化过程指导,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其形成一种对生活、学习稳定而持久的热爱之情,从而促... 阐述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项目化的学习方式促成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并紧紧围绕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创设真实情境,加深学生的真实体验,细化过程指导,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其形成一种对生活、学习稳定而持久的热爱之情,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项目学习 审美素养 核心素养
下载PDF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鹰 《成才之路》 2021年第5期60-61,共2页
高中语文教材收录很多经典的古诗词,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尤其审美能力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教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让学生在特有的意境中品味古诗词特有的语言美和形式美,深化对古诗词的理解,进一步提... 高中语文教材收录很多经典的古诗词,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尤其审美能力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教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让学生在特有的意境中品味古诗词特有的语言美和形式美,深化对古诗词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文章从多个方面分析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诗词 审美能力 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
下载PDF
中职学生音乐审美判断素养浅析——以音乐鉴赏课堂教学为例
9
作者 杜明霞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8-80,共3页
中职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获得审美判断素养是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培养中职学生审美判断素养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创设情境,丰富审美感知;巧妙设疑,激发思辨意识;比较鉴赏,培养判断思维;合作探究,促进深度学习;多元评价,提高判断素养。
关键词 音乐鉴赏 审美判断 核心素养 中职学生
下载PDF
关于戏曲本体论问题与叶朗、施旭升和李伟等先生对话 被引量:3
10
作者 邹元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9-203,共5页
"形式因"对戏曲艺术这种纯粹的艺术样式而言是最重要的。形式自身就具有一种审美意蕴。所谓"内容"是充分包含了成熟的形式因在内的。京剧艺术是发展得最完善、最纯粹的一种艺术样式,它是充分的用形式消灭了它的内... "形式因"对戏曲艺术这种纯粹的艺术样式而言是最重要的。形式自身就具有一种审美意蕴。所谓"内容"是充分包含了成熟的形式因在内的。京剧艺术是发展得最完善、最纯粹的一种艺术样式,它是充分的用形式消灭了它的内容而生成的最高审美的观念艺术。梅兰芳访问苏联是中国戏曲艺术审美观念真正影响西方戏剧向"东"看的开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主要性质并不是以歌舞演故事,而是将已真相大白的故事梗概加以极其复杂化、艰奥化、美轮美奂的唱念做(舞)打的审美呈现。由于深深受到了围绕在身边留学、游学西方的文人价值观念的影响,无论从剧目还是表演理念上看,梅兰芳的京剧表演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古典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艺术作品 戏曲本体论 舞台艺术 审美核心 形式因
下载PDF
高校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融合与提升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隽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77-81,共5页
美育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是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观的站位认知和梳理分析,明确马克思主义美学是艺术教育和美育育人的基石,意识形态具有美育育人和思政教育的共同属性;强... 美育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是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观的站位认知和梳理分析,明确马克思主义美学是艺术教育和美育育人的基石,意识形态具有美育育人和思政教育的共同属性;强调美育育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必须秉承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性;立足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维度论,以苏州市职业大学美育育人为例,提出校地联合共建是美育有效服务社会的增长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人才培养 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 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基于审美情趣培养的中职公共艺术课程层级化目标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宪恒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7年第3期18-21,共4页
公共艺术课程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最重要课程之一。文章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视角出发,对中职公共艺术课程层级化目标进行了分析。层级化目标包括教育目标、学科目标和教学目标,文章结合中职公共艺术课程层级化目标设... 公共艺术课程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最重要课程之一。文章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视角出发,对中职公共艺术课程层级化目标进行了分析。层级化目标包括教育目标、学科目标和教学目标,文章结合中职公共艺术课程层级化目标设定的依据,从教育目的、学科目标和教学目标三个角度对公共艺术课程层级化目标加以研究,在理论层面上丰富了中职公共艺术课程理论,将有助于中职公共艺术课程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情趣 核心素养 中职公共艺术课程 层级化 目标 学生发展
下载PDF
注重多元并举 建构活力美术课堂
13
作者 蒋慧 《成才之路》 2022年第18期139-141,共3页
课堂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一个活力四射的课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学生的目光,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当下,美术教师应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合作学习、生活素材等,建构活力美术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课堂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一个活力四射的课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学生的目光,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当下,美术教师应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合作学习、生活素材等,建构活力美术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美术 活力课堂 审美能力 教学质量 核心素养
下载PDF
伴水而“生”——城市水景观的审美内核及其当代重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哲 肖蓉 何钰昆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10期132-133,共2页
文章基于城市美的本质追问,以城市水景观的美学意义为主题,从城市本质的美学追问入手,在梳理20世纪城市理水沿革的基础上,探索城市水景观的美学内核,并在当代语境下,探索了城市水景观整体提升的理想模式。
关键词 城市 水景设计 审美内核 理想模式 水环境
下载PDF
基于神彩论的书法品藻观念:从字势通感到文学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同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45,106,共9页
书法艺术的审美核心是神彩,与绘画品评中的"气韵"一样,都是源起于文学批评的观念。神彩,是在字势感通的基础上完成的植根于文学化的书法品藻体系。书法文学化,或谓之文人书法,其本质不在于书家的文化身份而在于文学的趣味和性... 书法艺术的审美核心是神彩,与绘画品评中的"气韵"一样,都是源起于文学批评的观念。神彩,是在字势感通的基础上完成的植根于文学化的书法品藻体系。书法文学化,或谓之文人书法,其本质不在于书家的文化身份而在于文学的趣味和性情,是在文学中表达的哲思、文思、情思。"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书法因文学化而形成了中国艺术之所以中国的特有观念。传统书法品藻,"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形质因素从来不是第一位的。中国书法的艺术高度在于文学化,这既是对于书法历史的回望和总结,又是对今日和将来的书法创作和创新探索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的一个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品评 书法品藻 神彩 审美核心 字势通感 文学化
下载PDF
短视频与青少年艺术人文素养培育研究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郑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0年第2期196-221,604-605,共28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审美教育质量和青少年艺术人文素养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从艺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这三个维度,采用数据挖掘(Data Mining)的研究方法,深入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审美教育质量和青少年艺术人文素养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从艺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这三个维度,采用数据挖掘(Data Mining)的研究方法,深入挖掘与分析当前短视频与青少年艺术人文素养培育形式,构建短视频美育的基本框架,为今后青少年审美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研究发现,虽然短视频对当代青少年提升艺术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正向影响力作用,但作为新兴美育形式,其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短视频+美育"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审美教育 青少年 艺术人文 核心素养
原文传递
试析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健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296-297,共2页
在学校音乐教育当中,让学校在音乐艺术教育当中学会感受我国音乐的魅力和美的体现,并且可以激发学生们自身创造美的意识和基本的音乐教育,培养学生们对我们祖国艺术的热爱也是学生乐教育中最重要的方面。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岁月有十... 在学校音乐教育当中,让学校在音乐艺术教育当中学会感受我国音乐的魅力和美的体现,并且可以激发学生们自身创造美的意识和基本的音乐教育,培养学生们对我们祖国艺术的热爱也是学生乐教育中最重要的方面。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岁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直受到很多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1]。音乐在学生音乐教育中都是以艺术教育服务为主要目标,并且需要充分发挥出培养学生民族艺术的情感。本文以下针对根据审美为主要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核心 音乐教育 改革
下载PDF
当代中国审美人类学研究四十年:回顾与展望
18
作者 孙文刚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0年第2期-,共28页
20世纪80年代,随着大量的西方美学、人类学著作在中国的译介,以及中国美学、文艺学、文艺美学等学科领域学者对文艺、美学等人类学本体的探讨,审美人类学研究在中国兴起。20世纪90年代,诸多学者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 20世纪80年代,随着大量的西方美学、人类学著作在中国的译介,以及中国美学、文艺学、文艺美学等学科领域学者对文艺、美学等人类学本体的探讨,审美人类学研究在中国兴起。20世纪90年代,诸多学者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作了学理上的设想、探讨,中国审美人类学学科初步建立,人才培养也随之启动。进入新世纪,中国审美人类学研究主要形成了四大研究团队,他们以其独特的研究内容、方法共同绘就了当代中国审美人类学研究的知识谱系。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当代中国审美人类学集中探讨了诸如艺术和审美现象生成的审美制度、全球化语境下的地方性审美经验矛盾结构、地方性审美的文化身份与审美认同、马克思主义审美人类学、文化经济(审美资本主义)时代的审美问题等若干核心论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未来中国审美人类学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当代意识、实践意识,加快构建中国审美人类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争取早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审美人类学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类学 发展历史 知识谱系 核心论题 未来展望
原文传递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刍论
19
作者 汪忠禹 《成才之路》 2021年第34期67-69,共3页
美育同德育与智育一样重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所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高中语文教学既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章立足于美育的概念,阐述语文教学渗透美育的意义,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的有效措施。... 美育同德育与智育一样重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所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高中语文教学既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章立足于美育的概念,阐述语文教学渗透美育的意义,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的有效措施。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利用美的语言,创造美的情景;充分发挥朗读作用,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美;培养主动性,使学生自发地欣赏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程 美育 教学模式 核心素养
下载PDF
《音乐课程标准》指导教学管窥
20
作者 任军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99-100,共2页
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它具有自由性、模糊性、空间性、想象性和不确定性,正由于音乐的这种特征,为学生提供了感受、体验、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实现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 《音乐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 审美教育 学习兴趣 创造力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