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创造性叛逆”:一种深度忠实 被引量:28
1
作者 胡东平 魏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2-86,共5页
传统翻译忠实标准强调理想化的忠实而轻视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认为创造性叛逆是对忠实标准的背叛,忠实和创造性叛逆是对立的。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论证了创造性叛逆忠实于翻译主体(即作者、译者和读者),忠实于文化交流和传播,忠实于翻译... 传统翻译忠实标准强调理想化的忠实而轻视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认为创造性叛逆是对忠实标准的背叛,忠实和创造性叛逆是对立的。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论证了创造性叛逆忠实于翻译主体(即作者、译者和读者),忠实于文化交流和传播,忠实于翻译自身的发展,从而得出结论:创造性叛逆不仅不是对忠实标准的背叛,反而是深度的忠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叛逆 忠实标准 深度忠实 翻译主体 文化交流
下载PDF
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 被引量:17
2
作者 程永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73,共6页
翻译主体性研究摒弃见物不见人的研究模式,重点研究翻译主体、翻译主体意识和翻译主体性,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以人为本,因此可将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应用于翻译主体性研究。通过尝试,我们看到翻译是交际过程,也是认知过程,还... 翻译主体性研究摒弃见物不见人的研究模式,重点研究翻译主体、翻译主体意识和翻译主体性,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以人为本,因此可将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应用于翻译主体性研究。通过尝试,我们看到翻译是交际过程,也是认知过程,还是语言文化交流和译入方语言文化建构过程。不同过程有不同的翻译主体。主体意识主要表现为作者的创作意识、译者的认知意识和对两种语言文化的操纵意识、读者的接受意识。对翻译主体和翻译主体意识的研究,汇成翻译主体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主体性研究 描写交际翻译学 翻译主体 主体意识 翻译主体性
下载PDF
译介学视角下中华文化典籍外译的趋势与启示
3
作者 吴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5期152-155,共4页
中华文化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负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它的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因而关于中华文化典籍的外译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典籍外译实践效果,拓宽中华传统文化广泛传播... 中华文化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负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它的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因而关于中华文化典籍的外译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典籍外译实践效果,拓宽中华传统文化广泛传播途径,该文以译介学为研究方法,从译介的主体、内容、途径、受众和效果5个方面对中华文化典籍外译的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可知,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中国把自己的文化推介到世界,而译介学为中华文化典籍外译提供了全面科学的理论框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成熟,能够助力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远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典籍 译介学 中华传统文化 译介主体 译介内容 译介途径 译介受众
下载PDF
交互主体性视域下翻译主体的探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卫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10,5,共6页
翻译主体探讨的兴起,标志着翻译研究开始对人本问题的关注。然而,由于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翻译概念的模糊性,不同的研究理念和不同的认识思路往往会导致完全不同的过程和结果,从而形成对翻译主体理解和界定的多样性。本文反思目前翻译主... 翻译主体探讨的兴起,标志着翻译研究开始对人本问题的关注。然而,由于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翻译概念的模糊性,不同的研究理念和不同的认识思路往往会导致完全不同的过程和结果,从而形成对翻译主体理解和界定的多样性。本文反思目前翻译主体研究的现状,立足于交互主体性理论,旨在通过对翻译主体及其交互关系的探讨,将翻译主体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翻译主体 交互主体性
下载PDF
翻译的主体间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美凤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2X期98-100,共3页
翻译的主体间性指翻译主体与文本进行多方对话、交流与协商。它不仅包括作者、译者、读者、赞助人的对话与协商,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翻译主体间性有助于建立平等交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良好翻译模式。
关键词 翻译主体 主体间性 对话、交流与协商
下载PDF
时间语境与翻译
6
作者 阮熙春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4期110-112,共3页
本文在语境理论框架下分析了时间语境的概念及其对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影响,并通过具体的译例探讨了时间语境差是如何通过影响翻译的主体进而影响整个翻译过程的。
关键词 时间语境 时间语境差 翻译主体 翻译过程 语法 词汇 英语
下载PDF
认知视角下翻译主体的平等互动
7
作者 范振辉 黎花秀 《贺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95-98,共4页
翻译是一种语言认知活动,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都可视作翻译主体,三者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彰显翻译的主体间性。正确处理主体间性是翻译活动成功的一大表征,语言的能指和所指往往起到翻译桥梁作用。译者主体和作者主体的互动关系有两种方... 翻译是一种语言认知活动,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都可视作翻译主体,三者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彰显翻译的主体间性。正确处理主体间性是翻译活动成功的一大表征,语言的能指和所指往往起到翻译桥梁作用。译者主体和作者主体的互动关系有两种方式,即移情与对话。译者主体和读者主体的互动关系分别为赋予读者主体地位与相信读者的理解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主体 平等互动 认知 能指 所指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困境与翻译主体性建构 被引量:36
8
作者 蓝红军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7,共7页
主体性是翻译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主题,译学界对翻译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主要围绕着译者进行,对译者主体性的认识趋向于深入和成熟,然而翻译进入职业化时代之后,译者主体性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使得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何为翻译主体与翻... 主体性是翻译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主题,译学界对翻译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主要围绕着译者进行,对译者主体性的认识趋向于深入和成熟,然而翻译进入职业化时代之后,译者主体性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使得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何为翻译主体与翻译主体性。本文认为,翻译主体是一种具体的和历史的存在,我们需要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具体的对象性关系中来考察翻译主体的构成。翻译主体有个体主体、机构主体和社会主体等不同的形态。不同形态的翻译主体有不同的身份和社会功能,表现出不同的主体性,翻译主体性的建构主要可以从主体身份认同、主体意识确立和主体能力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化时代 译者主体性 困境 翻译主体性 建构
原文传递
翻译主体地位的模糊化——析“文革”时期文学翻译中译者的角色 被引量:13
9
作者 马士奎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35-141,共7页
译者是翻译行为的主体,通常在译作文本形成的整个过程中起中心作用。但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行为更趋政治化的“文革”时期,代表主流意识形态声音的翻译组织者取代译者成为翻译活动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该时期译者的翻译主体地位更趋模... 译者是翻译行为的主体,通常在译作文本形成的整个过程中起中心作用。但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行为更趋政治化的“文革”时期,代表主流意识形态声音的翻译组织者取代译者成为翻译活动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该时期译者的翻译主体地位更趋模糊化,具体表现在译者署名方式的改变、译作稿酬的取消和译者在译作文本形成过程中相对独立性的部分丧失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主体 文学翻译 "文革" 署名 稿酬
下载PDF
中华典籍翻译主体辨——兼评《〈楚辞〉英译的中国传统翻译诗学观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许多 许钧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82,共7页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华典籍由谁来翻译,这个问题还存在多元声音。针对该现状,本文结合《〈楚辞〉英译的中国传统翻译诗学观研究》一书,对"翻译主体"进行分析与探讨,侧重比较中国翻译家和...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华典籍由谁来翻译,这个问题还存在多元声音。针对该现状,本文结合《〈楚辞〉英译的中国传统翻译诗学观研究》一书,对"翻译主体"进行分析与探讨,侧重比较中国翻译家和西方汉学家在典籍翻译中的翻译选择、翻译策略和特色、译出效果等问题,提出三方面观点:一是谋求多元互补译者模式;二是用"送出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双向思维考察翻译动因;三是从"文化传真"和"文化改写"角度透视翻译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主体 《楚辞》英译 翻译动因 翻译诗学 翻译策略
原文传递
认知语言学与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段峰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4-67,共4页
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认知观以及在此影响下产生的翻译身体学理论解释了文学翻译主体性的内在结构及其内涵。文学翻译主体性包含译者的翻译体验和基于体验的翻译认知,两者相互联系,构成对话关系。体验和认知理论为反思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理... 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认知观以及在此影响下产生的翻译身体学理论解释了文学翻译主体性的内在结构及其内涵。文学翻译主体性包含译者的翻译体验和基于体验的翻译认知,两者相互联系,构成对话关系。体验和认知理论为反思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理解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讨论翻译本体研究的回归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 认知 翻译的身体学 翻译主体性
原文传递
论翻译的主观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程平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0-104,共5页
长期以来,翻译理论一直倡导翻译应客观忠实地再现原文而反对主观性。然而,诸多翻译理论的逻辑指向、翻译主体的自然属性、翻译语言的主观性以及翻译过程的主观性识解都表明翻译存在不可避免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主要通过翻译主体意识的... 长期以来,翻译理论一直倡导翻译应客观忠实地再现原文而反对主观性。然而,诸多翻译理论的逻辑指向、翻译主体的自然属性、翻译语言的主观性以及翻译过程的主观性识解都表明翻译存在不可避免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主要通过翻译主体意识的选择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等形式表现出来。承认主观性并不是对翻译客观性的否定,而是对翻译本质的一种辩证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主观性 翻译理论 主体 语言 识解 表现形式
下载PDF
从翻译主体角度谈诗歌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立锦 任静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50-153,共4页
文章指出: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中是显而易见且不可避免的,这一点在诗歌翻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进而通过对英汉诗歌翻译个案的分析,从翻译主体角度探讨和阐释了诗歌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及读者的创造性叛逆等若干问题,以期在今后的翻... 文章指出: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中是显而易见且不可避免的,这一点在诗歌翻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进而通过对英汉诗歌翻译个案的分析,从翻译主体角度探讨和阐释了诗歌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及读者的创造性叛逆等若干问题,以期在今后的翻译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叛逆 诗歌翻译 翻译主体 译者 读者
下载PDF
我国文化典籍外译历史与现状(上) 被引量:6
14
作者 季红琴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99,共4页
我国文化典籍内涵丰富,覆盖面广。文化典籍外译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却有其基本规律。我国文化典籍外译主体在时代性中体现多样性,外译对象在选择性中体现丰富性,外译传播在世界性中体现区域性。
关键词 文化典籍 外译主体 外译对象 外译传播
原文传递
国内档案翻译研究三十五年(1987-2021)综述
15
作者 綦甲福 汪瑞 《兰台世界》 2023年第8期70-74,共5页
基于中国知网收录的1987年至2021年的档案翻译研究论文,探讨国内档案翻译研究领域中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和研究热点等问题发现,我国档案翻译研究成果寥寥,翻译语种仅限于少数的民族语和外语,研究成果以实践经验总结为主,未形成系统、... 基于中国知网收录的1987年至2021年的档案翻译研究论文,探讨国内档案翻译研究领域中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和研究热点等问题发现,我国档案翻译研究成果寥寥,翻译语种仅限于少数的民族语和外语,研究成果以实践经验总结为主,未形成系统、成熟的理论,研究范围偏窄,研究力量较为薄弱。今后应加强专业化、系统性理论研究,拓宽研究视野,注重通过档案馆与高校合作项目推动档案翻译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翻译研究 综述 翻译语种 翻译主体 翻译技术
原文传递
价值主体:翻译主体性的价值之维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迪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90-96,共7页
翻译主体性是翻译学界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其研究往往侧重于认知主体的求真而忽视价值主体的求善。这需要反思认知主体的价值缺失,将之置于价值主体之中并追求真善美的和谐共存。在翻译主体性的思想内涵中,价值主体具有相对于认知主体... 翻译主体性是翻译学界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其研究往往侧重于认知主体的求真而忽视价值主体的求善。这需要反思认知主体的价值缺失,将之置于价值主体之中并追求真善美的和谐共存。在翻译主体性的思想内涵中,价值主体具有相对于认知主体的优先地位,将自身理解为求真主体、求善主体和求美主体,这必然超越认知主体的工具理性,朝向价值理性,能够有利于解除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遮蔽,建构一种“求真善美”的翻译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主体性 认知主体 价值主体
下载PDF
论中国译者主体性的现代嬗变——以“五四”翻译潮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洋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9-434,共6页
"五四"时期作为中国翻译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一方面承接了晚清译者在国家沦亡的关键时刻自觉地通过翻译活动唤醒救国的意识,另一方面传递了"五四"时期译者通过大量西学译介获得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思想启蒙成果,... "五四"时期作为中国翻译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一方面承接了晚清译者在国家沦亡的关键时刻自觉地通过翻译活动唤醒救国的意识,另一方面传递了"五四"时期译者通过大量西学译介获得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思想启蒙成果,影响了"五四"之后新中国成立前译者完成改造社会的翻译活动。这个历史演变连续体不但实现了译者主体地位在中国社会文化和文学翻译中的逐步显现和确立,而且完成了译者主体性的现代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主体 译者主体性 “五四”运动 现代嬗变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翻译主体探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汨 伍丽云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2-64,67,共4页
在目的论视角下,翻译行为和翻译过程涉及到七个参与者,这就对于研究翻译主体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文章通过论证指出,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关键词 目的论 翻译主体 翻译行为 翻译过程
下载PDF
翻译美学与汉译英语经典教诲儿歌音韵美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浩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87-190,共4页
为展示在翻译中英语经典教诲儿歌的音韵美的再现,以翻译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诗歌中审美客体的音韵美。提出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应发挥能动性,结合译入语的特点并运用音素、音节、声调、押韵、修辞手法等因素实现音韵美的传译。
关键词 翻译美学 审美客体 审美主体 儿歌 教诲儿歌 音韵美
下载PDF
立足主体 拥抱技术 推动交叉——试论以翻译技术转向为牵引的翻译学科发展新趋势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伟 唐蕾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14期137-141,共5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以人工智能为主要驱动的翻译技术推动了翻译新的转向。重点关注翻译学科的重新定位以及翻译技术带来的翻译研究范式、实践范式和教学范式的变化,提出翻译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以人工智能为主要驱动的翻译技术推动了翻译新的转向。重点关注翻译学科的重新定位以及翻译技术带来的翻译研究范式、实践范式和教学范式的变化,提出翻译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翻译学科的建设既要主动拥抱新技术,又要坚持守正创新,更要尊重翻译学科发展与翻译教育的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技术 技术转向 翻译学科 翻译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