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场所重建——谈王阳明故居及纪念馆规划与建筑设计
1
作者 胡慧峰 吕宁 +1 位作者 蒋兰兰 陈赟强 《世界建筑》 2024年第5期108-111,共4页
本文基于王阳明故居及纪念馆设计项目,探索了现象集结与空间特性的建立,思考了场所意义与诗意力量的产生。本文从故居历史格局的追溯,到阳明广场的结构重塑与韵律形成;从圆形心厅的特性加强,到光与时间的永恒表达等方面,探究纪念性建筑... 本文基于王阳明故居及纪念馆设计项目,探索了现象集结与空间特性的建立,思考了场所意义与诗意力量的产生。本文从故居历史格局的追溯,到阳明广场的结构重塑与韵律形成;从圆形心厅的特性加强,到光与时间的永恒表达等方面,探究纪念性建筑设计中,方向性与集中性在空间结构重塑中的关键作用,寻找控制场所重建所必须确立的张力和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集结 结构重塑 情景再现 场所意义
下载PDF
醛固酮促进心房颤动发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明玉 刘伟 窦秀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研究旨在阐明醛固酮独立于负荷的效应对心房结构和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在大鼠皮下植入渗透性微泵并以1.5μg/h给醛固酮( Aldo)。其中未接受醛固酮组作为对照组。8周后,记录活体大鼠体表心电图,心房颤动(房颤)诱发及心房压力... 目的:研究旨在阐明醛固酮独立于负荷的效应对心房结构和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在大鼠皮下植入渗透性微泵并以1.5μg/h给醛固酮( Aldo)。其中未接受醛固酮组作为对照组。8周后,记录活体大鼠体表心电图,心房颤动(房颤)诱发及心房压力。心脏离体测量左心室功能。自心外膜测量左心房( LA)和右心房( RA)传导。并测量心房有效不应期( AERP)。随后对心房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 Aldo大鼠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心房压力均未发生改变。所有Aldo组(11只)均可诱发出房性心律失常,而对照组(9只)中仅2只诱发出房性心律失常(P=0.03)。在Aldo组中,P波时限及总的RA激动时间延长,局部传导时间延长,而AERP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Aldo组中,心房纤维母细胞和间质胶原增加,活化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3减少以及心房肌细胞肥大。连接蛋白43未发生改变。结论醛固酮是导致以心房纤维化、心房肌细胞肥大和传导障碍为特点的房性心律失常的基础。在上述模型中心室的血流动力学未发生改变,心房致心律失常归因于醛固酮。这种机制对房颤的一级及二级预防有治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 心房颤动 结构重构 心房传导障碍 心室功能
原文传递
伊伐布雷定对老年心房颤动比格犬的保护作用研究
3
作者 夏东升 刘鹏 张国报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172-2176,共5页
目的探讨伊伐布雷定(ivabradine,IVB)对老年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比格犬的影响。方法用犬龄>10岁的比格犬构建老年AF犬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实验组12只。造模8周后,实验组给予2.0 mg·kg^(-1)·d^(-1)IVB... 目的探讨伊伐布雷定(ivabradine,IVB)对老年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比格犬的影响。方法用犬龄>10岁的比格犬构建老年AF犬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实验组12只。造模8周后,实验组给予2.0 mg·kg^(-1)·d^(-1)IVB,喂服;对照组给予等量0.9%NaCl,喂服。2组犬每天给药1次,连续干预2周。经高位右心房电极行期前程序刺激和短阵快速(Burst)刺激诱发AF,记录刺激时AF诱发的情况及持续时间,并测定肺静脉和心房的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ERP),用超声测量左心耳内径、右心房内径等心脏结构参数。结果IVB干预2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AF诱发率分别为16.67%和100.00%,诱发AF持续时间分别为(3.64±0.89)和(10.13±0.30)min,左心房ERP分别为(139.10±3.30)和(124.73±3.15)ms,左上肺静脉ERP分别为(138.92±3.71)和(126.37±4.00)ms,右上肺静脉ERP分别为(120.06±2.40)和(126.48±1.09)ms,左心耳内径分别为(1.41±0.10)和(1.85±0.17)cm,右心房内径分别为(1.46±0.11)和(1.96±0.11)cm,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VB显著影响心房和肺静脉的ERP,显著改变心脏结构,对老年AF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伐布雷定 老年 心房颤动 比格犬 结构重构 有效不应期
原文传递
肺血管结构重建与肉鸡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健华 梁礼成 金久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5-520,共6页
为探讨肺血管重建与肉鸡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关系及肺外动脉舒张反应下降的原因,研究观察比较了正常鸡、亚临床腹水鸡和腹水鸡肺血管形态学上的变化。结果显示:腹水鸡和亚临床腹水鸡各种管径肺动脉的中膜都比正常鸡厚,而腹水鸡的又比亚临... 为探讨肺血管重建与肉鸡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关系及肺外动脉舒张反应下降的原因,研究观察比较了正常鸡、亚临床腹水鸡和腹水鸡肺血管形态学上的变化。结果显示:腹水鸡和亚临床腹水鸡各种管径肺动脉的中膜都比正常鸡厚,而腹水鸡的又比亚临床腹水鸡的厚;肺动脉相对中膜厚度和相对中膜面积都与RV/TV呈极显著相关(P<0 001),并与mPAP、mRVP、LeadⅡS和SaO2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 01,P<0 001)。对腹水鸡和亚临床腹水鸡肺外动脉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为:随肺动脉压升高,肺外动脉内皮损伤逐渐严重,内膜逐渐纤维化和增生、增厚,并使整个管壁纤维化和增厚,内皮至平滑肌的间隙逐渐增宽,由大量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和胶原纤维组成。结果说明:以肺动脉中膜肥厚为特征的肺血管结构重建与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大的关系极为密切,是导致肉鸡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主要形态学因素;组织学上的结构变化使血管顺应性下降可能是造成肺外动脉对舒血管物质的舒张反应性下降的原因,非NO释放下降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管 结构重建 肉鸡 肺动脉高压综合症 腹水综合症 动脉压力 腹水心脏指数
下载PDF
IGF-1RmRNA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勇 陈文彬 程德云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 (IGF 1R)mRNA在低氧大鼠肺小动脉壁的变化。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和正常大鼠肺小动脉壁IGF 1RmRNA的表达 ,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肺小动脉的形态改变和半定量技术检测IGF 1Rm...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 (IGF 1R)mRNA在低氧大鼠肺小动脉壁的变化。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和正常大鼠肺小动脉壁IGF 1RmRNA的表达 ,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肺小动脉的形态改变和半定量技术检测IGF 1RmRNA的表达强度。结果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反映管壁增厚的两个指标MT %和MA %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正常对照组大鼠肺小动脉壁IGF 1RmRNA有微弱表达 ,低氧组肺小动脉壁IGF 1RmRNA表达呈强阳性 ,低氧组表达强度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低氧情况下 ,肺小动脉壁I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R NRNA 肺动脉高压 肺组织 表达
下载PDF
丹参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颜浩 陈文彬 +1 位作者 黎怀碧 莫晓能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1999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 观察丹参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阻抑肺腺泡内动脉(IAPA)重建的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慢性低氧组、低氧丹参治疗组。低氧大鼠置于常压低氧舱3... 目的 观察丹参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阻抑肺腺泡内动脉(IAPA)重建的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慢性低氧组、低氧丹参治疗组。低氧大鼠置于常压低氧舱3周后,测定血流动力学;观察IAPA结构变化,用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bFGF表达;用氯胺T比色法测定肺组织羟田氨酸含量。结果 丹参能降低平均肺动脉压,减少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P<0.05,P<0.01),抑制IAPA平滑肌细胞增生,降低肺组织bFGF表达强度 结论(1)丹参能抑制IAPA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胶原沉积而阻抑IAPA的结构重建。(2)抑制bFGF表达是丹参调节IAPA平滑肌细胞增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肺腺胞内动脉 丹参 BFGF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肺血管结构重建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新民 张仁福 +2 位作者 汪曾炜 朱洪玉 宋恒昌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空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肺血管结构重建,分析肺血管结构重建与血流动力学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电镜观察肺血管超微结构变化,测定肺小动脉中层厚度百分比(PMT)。结果肺血管改变为Heath&EdwardsⅢ级组与... 目的探讨空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肺血管结构重建,分析肺血管结构重建与血流动力学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电镜观察肺血管超微结构变化,测定肺小动脉中层厚度百分比(PMT)。结果肺血管改变为Heath&EdwardsⅢ级组与Ⅰ级组之间PMT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Ⅲ级组与Ⅰ级组之间PMT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在其他组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片血管结构重建过程中,肺血管的改变以肺小动脉的中层变化为主,肺血管内皮细胞在促进和抑制平滑肌细胞生长中,具有调控其平衡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改变 结构重建
下载PDF
心房颤动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8
作者 王增夏 王贺 +4 位作者 邱承杰 司春婴 赵亚楠 关怀敏 解金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5期26-29,共4页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篇主要从房颤的电生理机制(局灶触发机制、多发子波折返等)和病理生理机制(电重构、收缩重构、结构重构等)出发对房颤的可能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房...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篇主要从房颤的电生理机制(局灶触发机制、多发子波折返等)和病理生理机制(电重构、收缩重构、结构重构等)出发对房颤的可能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房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发病机制 电重构 结构重构 炎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普伐他汀对快速起搏心房肌结构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商丽华 胡大一 +1 位作者 赵秀丽 张仁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 通过普伐他汀干预快速起搏的心房肌 ,观察普伐他汀对快速起搏心房肌结构重构的作用 ,从而探讨他汀药治疗心房颤动 (房颤 )的机制及可行性。方法 将 17条犬分为对照组、起搏组及干预组。对照组不给任何处理及干预 ;起搏组采用快... 目的 通过普伐他汀干预快速起搏的心房肌 ,观察普伐他汀对快速起搏心房肌结构重构的作用 ,从而探讨他汀药治疗心房颤动 (房颤 )的机制及可行性。方法 将 17条犬分为对照组、起搏组及干预组。对照组不给任何处理及干预 ;起搏组采用快速起搏心房的方法建立房颤模型 ,分别给犬植入 4 2 0~ 5 0 0次 /min的固定频率起搏器 ,起搏时间为 4周。干预组以同样的方法植入起搏器并同时服用普伐他汀 4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起搏组及干预组起搏前及起搏、干预 4周后左心房前后径及各项容量指标。分别取 3组犬左心耳心房肌进行苏木精 伊红及Masson染色 ,观察细胞形态 ,有无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情况。结果  (1)心脏超声部分 :起搏组术后 4周与术前比左心房前后径及各项容量指标均有显著增加 ,干预组术后 4周与术前比差异无显著性 ;(2 )组织细胞学检查部分 :对照组 ,肌纤维排列整齐 ,胞浆染色均匀 ,间质无炎细胞浸润。起搏组胞膜不清 ,胞浆淡染 ,部分细胞可见空泡变性及片状粘液变性。间质可见炎细胞浸润 ,可见间质及心肌细胞纤维化。干预组 ,部分细胞胞膜不清 ,胞浆淡染 ,无炎细胞浸润 ,无间质及心肌细胞纤维化。结论 普伐他汀可显著抑制快速起搏引起的心房结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伐他汀 快速起搏 心房肌结构重构 治疗 心房颤动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兔心室结构重构导致心功能和电生理异常及其意义探讨 被引量:18
10
作者 赵瑶玉 盛波 +4 位作者 赵元刚 杨清喜 陈玉婷 郭瑞强 孙有刚 《微循环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兔心室结构重构导致心功能和电生理异常及其意义。方法:25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其中14只制备慢性心衰模型(心衰组),最终造模成功10只,另11只作为对照组(手术时1只气胸致兔死亡,余10只进入实验)。利用Masso...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兔心室结构重构导致心功能和电生理异常及其意义。方法:25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其中14只制备慢性心衰模型(心衰组),最终造模成功10只,另11只作为对照组(手术时1只气胸致兔死亡,余10只进入实验)。利用Masson染色技术观察各组心室肌组织间质胶原纤维并计算间质胶原容积系数(CVF),透射电镜观察心室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监测各组兔M型超声心动图和Ⅱ导心电图,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动脉最大流速(Avmax)、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室间隔厚度(IVST)以及心率、PR间期、QT间期和ST段,评价心功能和电生理变化。程控刺激方法观察刺激周长(BCL)为150ms和200ms时心室有效不应期(ERP150和ERP200)以及各自有效不应期离散度(dERP150和dERP200)。评价Burst-pacing诱发室性心律失常(VA)的BCL和诱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心室肌组织中胶原纤维明显增多,CVF显著升高(P<0.01)。心室肌细胞排列不规则,出现断裂坏死,且超微结构异常改变,心房肌细胞核固缩,线粒体排列杂乱、肿胀或出现空泡,肌小节损伤严重。心衰组LVEF和Avmax显著下降(P均<0.05),LVEDd明显延长,IVST变薄(P均<0.01),且心率明显减慢,PR和QT间期均显著延长(P均<0.01),ST段明显下移(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兔ERP150和ERP200均显著延长, dERP150和dERP200均明显增大,且心衰兔被诱发VA的BCL显著延长,VA诱发率明显加大(P均<0.01)。结论:心衰兔心室组织发生明显的病理性改变和超微结构异常的结构重构,造成心室功能下降和电生理紊乱,易于诱发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结构重构 心脏功能与电生理 致心律失常易损性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心室电生理特性及结构功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世健 胡建华 刘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39-1444,共6页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SSYX)对糖尿病(DM)大鼠心室电生理特性与结构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TL组,n=15)、DM组(n=15)和SSYX组(n=15)。DM组和SSYX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SSYX)对糖尿病(DM)大鼠心室电生理特性与结构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TL组,n=15)、DM组(n=15)和SSYX组(n=15)。DM组和SSYX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CTL组则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kg),72 h后检测血糖评价造模结果,将造模成功的动物纳入本研究。SSYX组连续6周给予SSYX灌胃(1 g·kg-1·d-1)治疗,DM组和CTL组则给予生理盐水灌胃(2 mL·kg-1·d-1)。动物完成药物治疗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并记录II导联体表心电图;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的内皮素1(ET-1)水平;随后在整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条件下行离体电生理研究,分别记录和测量左室前游离壁(LAF)心外膜单相动作电位(MAP)和有效不应期(VERP),同时给予Burst快速电刺激用以进行室性心律失常(VA)的诱发;采用Masson染色对3组动物心肌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与CTL组相比,DM组心功能下降(P<0.01),而QT间期、VERP、动作电位时程、VA诱发率、心肌纤维化程度和血浆ET-1水平均增加(均P<0.01);与DM组相比,SSYX组的心功能得到改善(均P<0.01),且QT间期、VERP、动作电位时程、VA诱发率、心肌纤维化程度和血浆ET-1水平均降低(均P<0.05)。结论:SSYX具有减轻DM大鼠心室电重构和结构重构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糖尿病 电重构 结构重构 心功能
下载PDF
从“旧三角”到“新三角”:环境信息法权结构变塑论 被引量:12
12
作者 方印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28,共11页
基于生态文明与信息文明并存发展的时代背景,环境信息管理到环境信息治理思想的转变意味着我国环境保护与治理创新工程需要打造信息共建、信息共治、信息共享三目标相互吻合的环境信息治理格局。目前我国以管理者一元主导的"旧三角... 基于生态文明与信息文明并存发展的时代背景,环境信息管理到环境信息治理思想的转变意味着我国环境保护与治理创新工程需要打造信息共建、信息共治、信息共享三目标相互吻合的环境信息治理格局。目前我国以管理者一元主导的"旧三角"环境信息法权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生态文明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对当前环境信息法权结构之基本样态和结构性困境进行解构辨识的基础上,提出重塑"三角中柱互动运行法权结构"即"三角法权结构绕中柱功能互动运行之环境信息法权结构"命题具有重大意义。就重塑的基本原则而言,应重点遵循有限权利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权利自治原则;就重塑的具体路径而言,可从厘清管理者的权力边界、搭建一体化的环境信息交流平台、强化环境信息权利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实现公众环境信息权的法律再造等核心方面共同推进。"新三角"环境信息法权的结构重塑,将推动生态文明信息化时代的环境信息法治建设工程向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信息权力 环境信息权利 法权结构 结构样态 结构变革 结构重塑
原文传递
Changes in microRNAs expression are involved in age-related atrial structural remodeling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被引量:11
13
作者 XU Guo-jun GAN Tian-yi +10 位作者 TANG Bao-peng CHEN Zu-heng Mahemuti Ailiman ZHOU Xian-hui JIANG Tao SONG Jian-guo GUO Xia LI Yao-dong MIAO Hai-jun ZHANG Yu LI Jin-xi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458-1463,共6页
Background Small noncoding microRNAs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in cardiac development and disease and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the aging process and in the regula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s. However, their rol... Background Small noncoding microRNAs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in cardiac development and disease and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the aging process and in the regula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s. However, their role in age-related cardiac remodeling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AF) was not well understood.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decipher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age-related atrial structural remodeling and AF. Methods Three groups of dogs were studied: adult and aged dogs in sinus rhythm and with persistent AF induced by rapid atrial pacing. The expressions of microRNAs were measur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athohistolog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were tested by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Apoptosis index of myocytes was detected by TUNEL. Results Samples of atrial tissue showed the abnormal pathohistolog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the accelerated fibrosis, and apoptosis with aging and/or in AF dogs. Compared to the adult group, the expressions of microRNAs-21 and -29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ereas the expressions of microRNAs-1 and -133 showed obvious downregulation tendency in the aged group. Compared to the aged group, the expressions of microRNAs-1, -21, and -29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old group in AF; contrastingly, the expressions of microRNA-133 showed obvious downregulation tendency. Conclusion These multiple aberrantly expressed microRNA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modulating the transition from adaptation to pathological atrial remodeling with aging and/or in 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ial fibrillation AGING structural remodeling MICRORNAS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中心房重构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玉学 王欣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18-222,共5页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房颤动时心房重构是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中心环节,主要包括心房电重构和心房结构重构,然而心房颤动中心房重构确切的发病机...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房颤动时心房重构是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中心环节,主要包括心房电重构和心房结构重构,然而心房颤动中心房重构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防治心房颤动新的策略取决于对心房重构机制更好地理解。对心房重构进行相应的药物干预可能是治疗心房颤动的新靶点。目前针对心房重构的药物治疗在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中均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对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电重构 结构重构 机制
下载PDF
基于结构MRI探讨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皮质脊髓束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静 刘永康 +4 位作者 厉励 周茂冬 侯思远 刘绍伟 祝新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在针刺结合基础治疗后对于受损皮质脊髓束结构的重塑特征。材料与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基础中西医治疗,针刺... 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在针刺结合基础治疗后对于受损皮质脊髓束结构的重塑特征。材料与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基础中西医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行针刺治疗。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侧皮质脊髓束全段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均值以及每100个节点上FA值的变化。结果(1)经治疗后(3个月末),针刺组与对照组患侧皮质脊髓束全段平均FA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虽然治疗后患侧皮质脊髓束全段平均FA值在针刺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基于100个节点的局部FA值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后针刺组患侧皮质脊髓束在局部节点上的FA值具有显著增高(P<0.05,FDR校正),差异段主要分布在纤维束中段(第50~60节点段)及顶段(第88~100节点段)。结论针刺能有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皮质脊髓束结构重塑,为临床应用针刺改善偏瘫提供了较客观的影像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卒中 扩散张量成像 皮质脊髓束 结构重塑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丹参提取物(764-3)对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大鼠泡内动脉结构变型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柳志红 程显声 +3 位作者 蔡如升 孙本韬 李群 李亚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58-360,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提取物(764-3)对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腺泡内肌型(MA)、部分肌型(PMA)和非肌型(NMA)动脉百分比构成及MA中膜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2组。缺氧大鼠置于51kP... 目的观察丹参提取物(764-3)对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腺泡内肌型(MA)、部分肌型(PMA)和非肌型(NMA)动脉百分比构成及MA中膜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2组。缺氧大鼠置于51kPa低压舱内2或4周;野百合碱组(MCT)大鼠以MCT60mg/kg一次腹腔注射,观察4周。给药大鼠:764-320或40mg/kg皮下注射,每日1次;β氨基丙腈(BAPN)150mg/kg腹腔内注射,每日2次。于每一观察终点,行血液动力学检查,计算MA、PMA、NMA比例及形态定量MA中膜胶原含量。结果缺氧2周时,MA明显增多,NMA减少(P均<0.001),PMA比例无明显变化;4周时,MA和PMA进一步增多(后者与正常组比P<0.05),NMA进一步减少,且MA中膜胶原含量明显增多(P<0.001)。MCT大鼠上述改变重于缺氧大鼠。764-3及BAPN均能明显改善上述血管比例关系,减少中膜胶原堆积(P均<0.001),且BAPN抑制胶原堆积的作用强于764-3(P<0.05)。结论慢性缺氧及MCT诱发的大鼠肺动脉高压进展过程中,均有泡内肌型肺动脉比例增多,中膜胶原过度堆积,非肌型动脉肌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丹参提取物 泡内动脉 结构变型
原文传递
心房肌电重构能促进房颤吗? 被引量:10
17
作者 丁绍祥 柳茵 +1 位作者 刘维军 李琳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47,共4页
Electrical remodeling in atrial fibrillation(AF)is considered to beget AF.However,in AF,decreased expressions of introverted ion currents INa and ICa channel proteins are corresponding to the induced increase of ion c... Electrical remodeling in atrial fibrillation(AF)is considered to beget AF.However,in AF,decreased expressions of introverted ion currents INa and ICa channel proteins are corresponding to the induced increase of ion concentration in cells to maintain the membranes’polarity;ITo is phase 1 instantaneous extraverted K+current,IKur is the important extraverted K+current in phases 1 and 2,IKr,IKs are the main extraverted current in phase 2,and the ion channel proteins of them are down-regulated in AF to prolong atrial 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AERP),which is disadvantageous to reentry;IK1,IKAch,IKATP work in phase 3,and their up-regulated channel proteins amplify myocardium diastolic potential,lower the myocardium excitability and reduce the ectopic excitement.Therefore,in AF,atrial electrical remodeling is not to beget AF,but to restore its physiological function.AF begets AF in that it can cause atrial structural remodeling,and the structural remodeling facilitates AF initiation and perpetuation.The interaction eventually aggravates atrial muscle injury and induces myocardial electrical diso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离子通道 电重构 结构重构
下载PDF
心房颤动病理生理机制的最新认识 被引量:9
18
作者 杜以梅 张家明 李景东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1-233,共3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及其并发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的研究对于房颤的发生、维持和进展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了很多新认识,但仍有许多尚未弄清。目前认为房颤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及其并发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的研究对于房颤的发生、维持和进展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了很多新认识,但仍有许多尚未弄清。目前认为房颤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电重构、结构重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改变和Ca2+调控异常4个方面,由此也提出了一些学说。本述评将对这方面的当前认识作扼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电重构 结构重构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改变 Ca2+调控异常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trimetazidine on atrial structural remodeling and platelet activation in dog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被引量:8
19
作者 HAN Wei LI Wei-min ZHOU Hong-yan HUO Hong WEI Na DONG Guo CAO Yong ZHOU Guo YANG Shu-se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8期2180-2183,共4页
Atrial fibrillation (AF)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rrhythmias in clinical practice. AF results in electrophysiological alterations which involve increased atrial 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and atrial effective re... Atrial fibrillation (AF)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rrhythmias in clinical practice. AF results in electrophysiological alterations which involve increased atrial 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and atrial 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dispersion, reduced rate adaptation of atrial 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and slowed atrial conduction. These variances promote their own maintenance-AF begets AF.1 Previous study suggested that Ca^2+ overload and metabolic derangement contributed to electrophysiological remodeling in AF. However, we did not demonstrate a persistent disturbance in energy metabolism during AF in our previou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IALFIBRILLATION structural remodeling THROMBOSIS TRIMETAZIDINE
原文传递
微小RNA-133在心脏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20
作者 宋潇 滕朝晖 +2 位作者 王菲 马明仁 马凌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6152-6158,共7页
心脏重构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关键病理进程,根据其导致心脏功能障碍的机制分为结构重构、电重构及能量代谢重构。微小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内源小RNA,在细胞内发挥多种调控作用。大量研究证实miR-133是在心脏中高表达且与心脏重构... 心脏重构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关键病理进程,根据其导致心脏功能障碍的机制分为结构重构、电重构及能量代谢重构。微小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内源小RNA,在细胞内发挥多种调控作用。大量研究证实miR-133是在心脏中高表达且与心脏重构密切相关的的微小RNA之一,miR-133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介导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或抑制,参与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及心脏电生理进程。本文以心脏重构的3种不同病理进程为切入点探讨miR-133发挥的关键作用及潜在机制,以期为阐明心脏重构的病理机制及以核酸为基础的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33 心脏重构 结构重构 电重构 代谢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