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 被引量:120
1
作者 许洁英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2-35,57,共5页
国家课程有以下目的:确保学生学习的权利,明确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应达到的标准,提高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连续性和连贯性,为公众了解学校教育提供依据。地方课程有以下目的:促进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加强教育和地方... 国家课程有以下目的:确保学生学习的权利,明确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应达到的标准,提高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连续性和连贯性,为公众了解学校教育提供依据。地方课程有以下目的:促进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加强教育和地方的联系,调动地方参与课程改革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校本课程有以下目的:确保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应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课程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学生学习 学校教育 教师专业能力 有效实施 加强教育 课程实施
原文传递
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被引量:60
2
作者 王鉴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27,共4页
民族地区的地方课程开发模式可以概括为“国家专门机构统一协作、多省区联合开发、不同层次民族自治区共同使用”,其理论基础在于地方性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多元文化教育的全球理念。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目标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民族地区的地方课程开发模式可以概括为“国家专门机构统一协作、多省区联合开发、不同层次民族自治区共同使用”,其理论基础在于地方性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多元文化教育的全球理念。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目标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指导下,立足于各民族优秀的文化知识,放眼全球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特点,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知识、态度与能力的一代新人。地方课程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社会历史、传统科学、民族艺术和语言文学等七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地方性知识 地方课程 多元文化教育
原文传递
知识的普适性与境域性:课程的视角 被引量:41
3
作者 王鉴 安富海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3-68,共6页
知识有普适性与境域性之别。普适性知识是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国家共同承认的知识体系,是目前占主流地位的科学知识。境域性知识是指地方性知识、情境性知识及缄默性知识等,它是特定人文情境与范围内有价值的知识。普适性知识由境域性知识... 知识有普适性与境域性之别。普适性知识是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国家共同承认的知识体系,是目前占主流地位的科学知识。境域性知识是指地方性知识、情境性知识及缄默性知识等,它是特定人文情境与范围内有价值的知识。普适性知识由境域性知识发展完善而形成,境域性知识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与生命活力,二者相互支持。与普适性知识相应的课程是主流文化中心课程,它统治着整个课程世界,并成为各国国家课程的核心;与境域性知识相应的课程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它们正在补充着国家课程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适性知识 境域性知识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原文传递
地方性知识视域中的地方课程开发 被引量:38
4
作者 成尚荣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8,共6页
地方性知识倡导的是地方文化差异性及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地方性是地方课程的内在规定性,表明为一种立场和态度。地方性知识理念和视域中的地方课程具有独立的地位和独特的价值。其主要内容包括地方文化和“地方性问题”,而且是一个开... 地方性知识倡导的是地方文化差异性及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地方性是地方课程的内在规定性,表明为一种立场和态度。地方性知识理念和视域中的地方课程具有独立的地位和独特的价值。其主要内容包括地方文化和“地方性问题”,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基本形态是综合性的,而非“学科化”;是实践性活动,而非“课堂教学化”;是实践活动中的鲜活材料,而非“教材化”。同时,地方性知识对地方课程开发具有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知识 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开发
下载PDF
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的探索 被引量:26
5
作者 徐学俊 周冬祥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3-48,共6页
地方课程资源具有多元综合性、动态生成性、可持续发展性、实践体验性、自主开发性等特点。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应与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有机衔接,以一线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前提,促进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 地方课程资源具有多元综合性、动态生成性、可持续发展性、实践体验性、自主开发性等特点。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应与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有机衔接,以一线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前提,促进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合作,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的基本途径是:开发专门的地方课程,形成国家课程某部分的补充材料,促进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渗入各学科领域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还应重视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的管理, 促进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课程资源 优化配置
原文传递
走向分权的课程决策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庆明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5,共5页
本文利用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特别是课程政治学的研究成果 ,主要从哲学层面探讨了课程决策中权力运作的价值取向问题。指出 ,课程决策的民主化已形成一种很难扭转的趋势 ,课程决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根除集权制的决策形式 ,并对我国三... 本文利用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特别是课程政治学的研究成果 ,主要从哲学层面探讨了课程决策中权力运作的价值取向问题。指出 ,课程决策的民主化已形成一种很难扭转的趋势 ,课程决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根除集权制的决策形式 ,并对我国三级课程决策主体的权限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决策 权力运作 民主化 课程政治学 价值取向 决策主体权限 课程管理体制
下载PDF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 被引量:27
7
作者 徐洁 《现代教育科学》 2017年第8期8-12,共5页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与环境教育不同,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致力于使受教育者逐步成长为一个有益于促进"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生态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并且具有变革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的雄心抱负与...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与环境教育不同,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致力于使受教育者逐步成长为一个有益于促进"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生态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并且具有变革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的雄心抱负与精神气质。从总体上看,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具有整体性、协同性、实践性与本土性等特征。为了使生态文明教育在实践中顺利推进,我们亟需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考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素养 乡土课程
下载PDF
中小学法治教育地方课程改革的设计及实施 被引量:26
8
作者 徐辉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4-158,共5页
当前,我国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存在对普法宣传与法治教育认识错位,法治教育定位不明确,教师少、专业化水平低,教材现实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深化中小学法治教育改革,应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当前,我国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存在对普法宣传与法治教育认识错位,法治教育定位不明确,教师少、专业化水平低,教材现实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深化中小学法治教育改革,应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独立开设法治教育课程,统筹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强化宪法知识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合社会相关资源,加强法治教育教研,加大法治教育财政经费保障,健全法治教育督导评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 法治教育 地方课程
原文传递
我国地方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鉴 安富海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76,共6页
我国地方课程的实践和研究是随着国家相关教育政策的支持而不断走向深入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地相应地开发了内容和形式都较为丰富的地方课程;地方课程的研究也正在成为一个热点,内容涉及地方课程的涵义、价值、理论基础... 我国地方课程的实践和研究是随着国家相关教育政策的支持而不断走向深入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地相应地开发了内容和形式都较为丰富的地方课程;地方课程的研究也正在成为一个热点,内容涉及地方课程的涵义、价值、理论基础、特征、开发、管理、政策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尚存在概念含糊、重引进轻消化、重理论轻实践、研究视野狭窄等不足之处。今后,应把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地方课程开发的首要目标,确定地方在课程开发、管理和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将"你们"的课程转化为"我们"的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课程 地方性知识 学生发展
下载PDF
“位育”视角下乡村幼儿园本土课程的内涵诠释、价值诉求及内容构建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旭 段丽红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6-112,共7页
外生性、拿来主义,城市本位、成人本位等问题成为乡村幼儿园课程最为突显的问题。以“位育”为理论视角,乡村幼儿园本土课程融合了本土概念的“本土生长”与“本土化”两个内容维度,意即“乡村幼儿园是结合家庭、幼儿园、村落(社区)实际... 外生性、拿来主义,城市本位、成人本位等问题成为乡村幼儿园课程最为突显的问题。以“位育”为理论视角,乡村幼儿园本土课程融合了本土概念的“本土生长”与“本土化”两个内容维度,意即“乡村幼儿园是结合家庭、幼儿园、村落(社区)实际,立足于乡村幼儿本土生长并帮助幼儿不断向外拓展的一套经验体系”,本质是为幼儿寻“位”,帮助幼儿“安所遂生”,育出具有“本土文化生命之根”的幼儿。要实现“安所遂生”的价值目标,乡村幼儿园本土课程有赖于构建起“推己及人”的本土课程内容体系,整合纵向时间线索与横向空间线索的幼儿本土经验,为幼儿提供文化生命的土壤及经验拓展方向。如此,方能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课程 本土生长 本土化 乡村幼儿园 “位育”
原文传递
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及其改进 被引量:13
11
作者 罗生全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13,共5页
地方课程的开发促使了课程权力的合理转换与分配,提升了地方的文化品味,对有效发挥地方课程资源的作用和培养地方性人才有重要的意义,并确立了补充模式、审定模式、招标模式和再开发模式等几种基本模式。但也需要进行完善,并加以改进。
关键词 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开发 地方课程开发模式
下载PDF
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机制的几类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孟凡丽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7-22,共6页
地方课程开发机制主要涉及地方课程规划主体的认定,以及谁来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地方课程的问题。依此对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机制进行梳理,主要有共创、整合、补充、桥梁四种模式。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机制四类模式表现出的特点给我们在地... 地方课程开发机制主要涉及地方课程规划主体的认定,以及谁来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地方课程的问题。依此对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机制进行梳理,主要有共创、整合、补充、桥梁四种模式。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机制四类模式表现出的特点给我们在地方课程开发的诸多方面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地方课程开发 课程管理 问题解决模式 课程计划 桥梁模式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实施策略——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研究个案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虹元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7-30,共4页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着理论薄弱、认识模糊、能力欠缺等问题。少数民族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实施,必须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提高教师的开发能力,注重交流合作以达到资源共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着理论薄弱、认识模糊、能力欠缺等问题。少数民族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实施,必须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提高教师的开发能力,注重交流合作以达到资源共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建立适应地方教育需求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地方课程资源 基础教育
下载PDF
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现实扫描——走进国家课改实验区宁夏灵武地方课程开发现场 被引量:8
14
作者 孟凡丽 姜玉琴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31,共8页
以宁夏灵武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为例 ,说明地方课程的开发将为多元文化背景中的教育在一体与多元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提供独特视角和广阔平台 ;但在多元文化背景中 ,地方课程的开发价值、主体认定、资源选择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尚有待课程... 以宁夏灵武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为例 ,说明地方课程的开发将为多元文化背景中的教育在一体与多元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提供独特视角和广阔平台 ;但在多元文化背景中 ,地方课程的开发价值、主体认定、资源选择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尚有待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地方课程 现实扫描
下载PDF
“校际课程”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新取向 被引量:9
15
作者 邓达 易连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03-106,共4页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既是落实新课程基本理念的举措,又是创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特色的有力手段和途径。当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还存在诸多不...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既是落实新课程基本理念的举措,又是创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特色的有力手段和途径。当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还存在诸多不足。校际课程开发是当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的优化途径,应注重课程管理的民主性,课程开发主体的“联动性”,课程资源利用的整合性,校际课程利用的充分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资源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校际课程 开发
下载PDF
知识管理:地方课程的本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旭东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60,共4页
地方课程是地方依据国家课程的要求、规定及方针、政策,结合地方实际,使国家课程得以在地方创造性地实现的课程。为此,要创建专门进行课程知识管理的机构,实现课程知识管理方式的创新;建立合作的课程文化;为学校开拓课程实施的空间提供... 地方课程是地方依据国家课程的要求、规定及方针、政策,结合地方实际,使国家课程得以在地方创造性地实现的课程。为此,要创建专门进行课程知识管理的机构,实现课程知识管理方式的创新;建立合作的课程文化;为学校开拓课程实施的空间提供服务;创建教师发展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课程 知识管理 课程领导
下载PDF
我国地方课程建设的历程、经验与反思 被引量:13
17
作者 殷世东 王笑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0,共7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建设历经了孕育、迷茫、雏形、成型到成熟等阶段,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相辅相成。地方课程建设历程体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权限逐步下放与变革的过程,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建设历经了孕育、迷茫、雏形、成型到成熟等阶段,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相辅相成。地方课程建设历程体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权限逐步下放与变革的过程,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形态、结构和体系渐趋完善,建构三级课程管理运行机制,形成以育人为本,在注重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的基础教育课程之中国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课程 三级管理 地方知识 中国治理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中学校的乡土文化功能及其实现——基于对两省乡村教师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晔 徐好好 刘菊英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28,共9页
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可以为乡村振兴补充精神文化之“钙”。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的关键主体,其认知和实践直接决定着学校乡土文化功能的实现。调研发现:教师认可学校具有保护、筛选、传承、创新乡土文化的功能。学... 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可以为乡村振兴补充精神文化之“钙”。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的关键主体,其认知和实践直接决定着学校乡土文化功能的实现。调研发现:教师认可学校具有保护、筛选、传承、创新乡土文化的功能。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一是乡村教师对其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认可度高;二是学校通过多种方式的具体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同时,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面临着乡村教师窄偏理解乡土文化、参与意愿有待提高以及乡土文化功能发挥层次缺漏等现实困境。乡村学校要更好地发挥乡土文化功能,需要以优势视角确认乡土文化功能的育人价值,在行动体验中探索更加合适的方式,多方协力提供保障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 乡土文化功能 乡村教师 乡土课程 乡土文化教育
原文传递
农村幼儿园建设本土课程的意义与策略 被引量:11
19
作者 乔丽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9-92,共4页
随着教育价值取向、内容和方式不断趋于城市化,农村幼儿园加强本土课程建设,不仅可以为农村幼儿创设一个更为适宜的学习与发展环境,完善和优化农村幼儿园课程体系,而且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农村优秀本土文化。当前农村幼儿园在建设本土课程... 随着教育价值取向、内容和方式不断趋于城市化,农村幼儿园加强本土课程建设,不仅可以为农村幼儿创设一个更为适宜的学习与发展环境,完善和优化农村幼儿园课程体系,而且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农村优秀本土文化。当前农村幼儿园在建设本土课程时普遍面临着缺乏理论指导与制度支持、教师开发与建构本土课程的能力较低等问题。为此,应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本土课程的理论研究与指导,不断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课程开发与建构的能力,建立农村幼儿园本土课程开发研究共同体,建设农村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库,持续提升农村幼儿园对本土资源的利用效率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课程 农村幼儿园 课程建设
下载PDF
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地方课程建构研究——基于地方性知识开发视角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明 么加利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4-230,共7页
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为兼顾民族教育发展的民族性需要,民族师范院校必须培养具有地方性知识与跨文化教学能力的少数民族教师。扎根地方性知识与建构地方课程,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民族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现实需要与价值诉求。基于... 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为兼顾民族教育发展的民族性需要,民族师范院校必须培养具有地方性知识与跨文化教学能力的少数民族教师。扎根地方性知识与建构地方课程,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民族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现实需要与价值诉求。基于地方性知识的特点与民族教师教育的多重属性,建构少数民族教师教育地方课程必须坚持方向性、民族性、科学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在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下,从学科课程、实践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三方面对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进行深度阐释与系统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知识 民族师范院校 教师教育 地方课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