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芽床和种子处理对关苍术发芽率及出苗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朴锦 杨迪 +1 位作者 王坤 具红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2433-2433,2473,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发芽床和种子处理对关苍术发芽率及出苗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发芽床和药剂处理关苍术种子,观察发芽率及出苗情况。[结果]沙床能明显提高关苍术种子的发芽率,比纸床高8.0%;用浓度200 mg/kg GA处理和PEG处理关苍术种子能... [目的]研究不同发芽床和种子处理对关苍术发芽率及出苗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发芽床和药剂处理关苍术种子,观察发芽率及出苗情况。[结果]沙床能明显提高关苍术种子的发芽率,比纸床高8.0%;用浓度200 mg/kg GA处理和PEG处理关苍术种子能明显提高发芽率,可达74.4%和72.2%,并能使关苍术提前出苗,比对照组提前6 d;PEG处理能有效提高出苗整齐度。[结论]发芽床和种子处理对关苍术发芽率及出苗均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 et kitam) 种子处理 发芽率
下载PDF
温度和授粉影响东北蒲公英花开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建 周存宇 费永俊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931-934,共4页
东北蒲公英(Taraxacum ohwianum Kitam.)花序重复开放3~4 d后,就永久性闭合。其授粉与否对花的寿命影响不大,但授粉过程会加速花朵闭合,减少花朵展示时间。温度和授粉均影响花朵开闭,东北蒲公英在20℃左右保持开放状态,低于15℃花序... 东北蒲公英(Taraxacum ohwianum Kitam.)花序重复开放3~4 d后,就永久性闭合。其授粉与否对花的寿命影响不大,但授粉过程会加速花朵闭合,减少花朵展示时间。温度和授粉均影响花朵开闭,东北蒲公英在20℃左右保持开放状态,低于15℃花序开始闭合。小花开放数量以及天气情况都会影响昆虫种类和数量,从而进一步影响花朵闭合进程;授粉过程可大大缩短花朵展示时间,平均减少4 h/d左右。传粉昆虫数量越多、温度越高,花朵闭合进程就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蒲公英(Taraxacum ohwianum kitam.) 花开闭 温度 授粉 适合度
下载PDF
东北蒲公英核型分析与减数分裂的细胞遗传学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建 宁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895-3898,共4页
对东北蒲公英(Taraxacum.ohwianum Kitam.)染色体的核型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蒲公英染色体为二倍体,染色体数2n=16,核型公式K(2n)=2x=16=10 m+6 sm,属于2A型,并观察到有随体存在。东北蒲公英的造孢细胞存... 对东北蒲公英(Taraxacum.ohwianum Kitam.)染色体的核型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蒲公英染色体为二倍体,染色体数2n=16,核型公式K(2n)=2x=16=10 m+6 sm,属于2A型,并观察到有随体存在。东北蒲公英的造孢细胞存在大量染色体的特殊情况可能是花粉母细胞的一种独特形成途径。此外在终变期只观察到单价体,在中后期Ⅱ染色体拉向两极不明显,这与在高等植物中描述的减数分裂行为并不完全一致。东北蒲公英四分体为非连续型胞质分离,产生了均匀一致的小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蒲公英(Taraxacum.ohwianum kitam.) 染色体 核型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
下载PDF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rotective effects of 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ex Kitam against acetic acid-induced gastric ulcer in rats
4
作者 Bi-Xian Zhen Qian Cai Feng L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3年第43期5848-5864,共17页
BACKGROUND 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ex Kitam.(A.japonica,Chinese name:Guan-Cangzhu,Japanese name:Byaku-jutsu),a perennial herb,which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northeast area of China,it’s often used to treat digest... BACKGROUND 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ex Kitam.(A.japonica,Chinese name:Guan-Cangzhu,Japanese name:Byaku-jutsu),a perennial herb,which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northeast area of China,it’s often used to treat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 such as gastric ulcer(GU).However,the mechanism of its potential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GU remains unclear.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A.japonica on acetic acid-induced GU rats.METHODS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A.japonica were determined by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analysis.The rat model of GU was simulated by acetic acid method.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gastric tissues were evaluated by hematoxylin-eosin stain,the levels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EGF receptor(EGFR),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interleukin-1β(IL-1β),IL-10,Na^(+)-K^(+)-ATPase(NKA)in serum and gastric tissues were determin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and the mRNA expressions of EGFR,NF-κBp65,IkappaBalpha(IκBα)and Zonula Occludens-1(ZO-1)in gastric tissues were determined by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nd the efficacy was observed.Then,plasma metabolomic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UPLC-MS/MS to screen the specific potential biomarkers,metabolic pathways and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mechani-sms.RESULTS 48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identified.Many of them have strong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the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at A.japonica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pathological damage of gastric tissues,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L-10,IκBαrelated to anti-inflammatory factors,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L-1β,NF-κB,NF-κBp65,related to proinflammatory factors,restored the levels of factors about EGF,EGFR,ZO-1 associated with ulcer healing and the levels of factors about NKA associated with energy metabolism.Metabolomic analysis identified 10 potential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and enriched 7 related metabolic pathways.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ex kitam. ULCER Acetic acid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 Metabolomics RATS
下载PDF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eight bioactive bakkenolides of Petasites tatewakianus Kitam by HPLC–UV 被引量:1
5
作者 Jianming He Qin Wang +3 位作者 Yan Wang Ruibing Chen Yuyang Zhang Meili Guo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2013年第5期354-360,共7页
A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variable wavelength detection(HPLC–UV)was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Petasites tatewakianus Kitam through a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eight bakkenol... A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variable wavelength detection(HPLC–UV)was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Petasites tatewakianus Kitam through a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eight bakkenolides:bakkenolide-L,bakkenolide-D,bakkenolide-B,bakkenolide-Ⅰa,bakkenolide-Ⅶa,bakkenolide-Ⅳa,bakkenolide-Ⅲa and homofukinolide.With a C18 analytical column,the eight analytes were efficiently separated using tetrahydrofuran–acetonitrile–water as the mobile phase in a constant program.The limits of detection and limits of quantitation of the method ranged 0.42–2.56μg/mL and 1.22–8.40μg/mL,respectively.The intra-and inter-day precisions of the method were all less than 1.83%.All the recoveries for the spiked analytes ranged 97.8%–102.4%.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contents of the eight bakkenolides in different parts and origins of P.tatewakianus(Po0.01).The content of total bakkenolides in rhizom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parts of the plant.The content of total bakkenolides in rhizome from Baishan was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localities.The result suggested that rhizome may be the most valuable part of P.tatewakianus,and P.tatewakianus from Baishan may be the best plant resource.Our results might serve as a soun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UV Bakkenolide Petasites tatewakianus kitam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原文传递
菊花不同花期及花序不同部位香气成分和挥发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徐瑾 李莹莹 +2 位作者 郑成淑 王超 俞用权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2-730,共9页
以切花菊品种‘神马’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测定菊花不同花期及花序不同部位的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并利用生物显微镜观察花瓣的表皮细胞和横切面组织细胞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菊花花蕾期... 以切花菊品种‘神马’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测定菊花不同花期及花序不同部位的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并利用生物显微镜观察花瓣的表皮细胞和横切面组织细胞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菊花花蕾期共检测到香气成分24种,始花期31种,盛花期43种,终花期22种;随着花朵的开放和凋谢,酮类、萜烯类和醇类化合物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盛花期含量达到最高,而酯类、醛类和杂环类化合物则呈持续下降的趋势。(2)盛花期,在舌状花中共检测到香气成分种类31种,在管状花中共检测到50种;舌状花对菊花香气的贡献比管状花大;菊花舌状花由内轮向外轮香气成分种类变化不大,但是同类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出现由内轮向外轮逐渐减少的趋势。(3)异环柠檬醛、桉叶醇、α-蒎烯、β-金合欢烯和石竹烯等化合物可能为菊花的主要特征香气成分。(4)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舌状花的香气可能是通过表皮细胞间隙释放的,上表皮是菊花释放香气的主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花期 花序 香气成分 GC/MS技术 解剖结构
下载PDF
关苍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赵千里 王美娟 +1 位作者 赵敏 郑宝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797-3803,共7页
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为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作为药材使用,具有抗菌、抗炎、祛风寒的作用。关苍术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东北地区的道地药材,也是朝鲜民族的传统药材。对关苍术的植物形态、分类、药材性状鉴定... 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为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作为药材使用,具有抗菌、抗炎、祛风寒的作用。关苍术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东北地区的道地药材,也是朝鲜民族的传统药材。对关苍术的植物形态、分类、药材性状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栽培技术进行简要概述,并对关苍术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合理开发传统中药,可持续利用关苍术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苍术 倍半萜类 抗菌 抗炎 栽培驯化
原文传递
响应面试验优化双水相萃取大吴风草总黄酮工艺及抑菌活性测定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建中 葛水莲 +3 位作者 昝立峰 邢浩春 付静 王更先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57-62,共6页
目的:优化大吴风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Farfugium,TFF)双水相萃取体系并研究其抑菌活性。方法:超声波辅助C2H5OH-(NH4)2SO4双水相萃取TFF,依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以TFF萃取率为响应值进行... 目的:优化大吴风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Farfugium,TFF)双水相萃取体系并研究其抑菌活性。方法:超声波辅助C2H5OH-(NH4)2SO4双水相萃取TFF,依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以TFF萃取率为响应值进行方差分析,获取多元二次线性回归方程;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6种供试菌种的抑菌圈直径,对比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确定其抑菌活性。结果:24%C2H5OH-18%(NH4)2SO4双水相萃取体系条件下TFF萃取率最高,响应面试验方差分析表明,粗提液质量分数显著影响TFF萃取率(P=0.023 9<0.05),而p H值和Na Cl质量分数对萃取率的影响不显著;最佳双水相萃取条件为粗提液质量分数20%、p H 7.64、Na Cl质量分数2.68%,萃取率模型预测最大值为96.366 7%(P=0.994);TFF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最强,高剂量作用下抑菌率可达98.67%,MIC为1.56 mg/m L;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次之,对青霉和黑曲霉抑制作用最弱。结论:粗提液质量分数对萃取率影响较大,p H值和Na Cl质量分数对萃取率的影响较小;TFF对6种供试菌种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与TFF质量浓度呈正相关,TFF对细菌的抑制效果相对强于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 双水相萃取 黄酮类物质 大吴风草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关苍术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学 韩荣弼 +1 位作者 罗惠善 李雪梅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29-34,共6页
利用溶剂法、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等分离手段,处理延边产关苍术根茎部分,分离得到了5种化合物.根据这些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利用光谱分析、标准品公正等方法鉴定了其中3种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是β 谷甾醇、苍术烯内酯丙、胡萝卜甙.对另... 利用溶剂法、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等分离手段,处理延边产关苍术根茎部分,分离得到了5种化合物.根据这些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利用光谱分析、标准品公正等方法鉴定了其中3种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是β 谷甾醇、苍术烯内酯丙、胡萝卜甙.对另外2种化合物提供了IR、1HNMR、13CNMR谱图,并提出了推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苍术 化学成分 分离 光谱分析 菊科 中药才 消化系统疾病
下载PDF
韩茵陈等3种药材基源rDNA内转录间隔区的序列分析鉴定 被引量:8
10
作者 金成庸 陈建伟 +1 位作者 刘忠权 王永珍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亲缘关系相近的茵陈类药材DNA分子鉴定方法 ;找出中韩两国茵陈药材在遗传学上的差异。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法对 3种茵陈 (茵陈蒿、韩茵陈和白莲蒿 )进行鉴别。从 3种茵陈的组织材料中提取DNA ...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亲缘关系相近的茵陈类药材DNA分子鉴定方法 ;找出中韩两国茵陈药材在遗传学上的差异。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法对 3种茵陈 (茵陈蒿、韩茵陈和白莲蒿 )进行鉴别。从 3种茵陈的组织材料中提取DNA ,扩增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 (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s ,ITS)和 5 .8s的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了DNA序列分析。结果 :韩茵陈、白莲蒿在PCR产物凝胶电泳图谱上有明显差异 ,且DNA序列分析结果差异为 3.96 % ,韩茵陈和茵陈蒿在遗传学上存在差异。结论 :用rDNA的ITS序列分析法鉴别茵陈类药材 ,方法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茵陈 药材基源 rDNA内转录 序列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 中药
下载PDF
毡毛马兰酚性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宇飞 张楠 +3 位作者 周忠玉 杨家欣 刘劲松 王国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922-2926,共5页
目的研究毡毛马兰Kalimeris shimadae(Kitam.)Kitam.的酚性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毡毛马兰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凝胶及制备液相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MTT法测定其抗肿瘤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 目的研究毡毛马兰Kalimeris shimadae(Kitam.)Kitam.的酚性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毡毛马兰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凝胶及制备液相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MTT法测定其抗肿瘤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酚性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醛(1)、丁香醛(2)、阿魏酸(3)、2-(4-羟基-3-甲氧苯基)-3-(2-羟基-5-甲氧苯基)-3-氧-1-丙醇(4)、金色酰胺醇乙酸酯(5)、对羟基苯甲酸(6)、丁香酸(7)、对羟基苯甲醛(8)、3-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苯基)-1-丙酮(9)、对羟基苯乙醇(10)、2,3-二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苯基)-1-丙酮(11)、5,7-二羟基-4′,6,8-三甲氧基黄酮(12)。化合物6、8对8种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8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毡毛马兰 酚性成分 分离鉴定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线叶菊抗感染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秋红 刘玉婕 +2 位作者 苏阳 吕邵娃 匡海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对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抗感染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制备单体化合物,根据物理常数及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 目的对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抗感染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制备单体化合物,根据物理常数及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12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荭草素(1)、异牡荆苷(2)、芹菜素-6-阿拉伯糖基-8-葡萄糖苷(3)、芹菜素-3′-甲氧基-7-O-芸香糖苷(4)、槲皮素(5)、金丝桃苷(6)、异槲皮苷(7)、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8)、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9)、槲皮素-3-O-芸香糖基-7-O-葡萄糖苷(10)、圣草次苷(11)和圣草素(12)。结论化合物1~11为首次从线叶菊属植物及线叶菊中分离得到,黄酮类化合物为线叶菊抗感染有效部位的重要组成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叶菊 抗感染 异荭草素 异牡荆苷 芹菜素-6-阿拉伯糖基-8-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关苍术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媛媛 高蕙蕊 +5 位作者 张然然 宋红娟 刘艳 付蕾 王晓丽 杨炳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40-2643,共4页
目的研究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ex Kitam.的化学成分。方法关苍术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目的研究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ex Kitam.的化学成分。方法关苍术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阿魏酸(2)、对甲氧基肉桂酸(3)、十七烷酸(4)、二十八烷酸(5)、7羟基香豆素(6)、东莨菪内酯(7)、3-乙酰氧基-6E,12E-二烯-8,10-二炔-1-醇(8)、1,3-二亚油酸甘油酯(9)、滨蒿素(10)、双[5-甲酰基糠基]醚(11)、1-呋喃-9-甲氧基-1E,7E-3,5-辛二炔(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苍术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关苍术氮磷钾优化施肥模式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虹然 具红光 +1 位作者 崔馨月 朴锦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7-1211,共5页
目的:优化关苍术氮磷钾施肥模式,为关苍术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及专用肥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一年生和两年生关苍术为试验材料,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氮磷钾对关苍术株高、根茎性状及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1)综合... 目的:优化关苍术氮磷钾施肥模式,为关苍术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及专用肥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一年生和两年生关苍术为试验材料,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氮磷钾对关苍术株高、根茎性状及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1)综合考虑产量和有效成分,筛选关苍术最优氮磷钾配施方案,确定N_0P_2K_2(N 0 g/m^2、P_2O_540.227 g/m^2、K_2O 40.227 g/m^2)和N_1P_3K_3(N 15.939 g/m^2、P_2O_567.467 g/m^2、K_2O 67.467 g/m^2)处理为最优;2)求出氮磷钾配比与关苍术产量(根茎鲜重)的回归模型,发现氮、磷、钾单效应中钾肥是主要因素,其次是氮肥;3)根据回归模型得出氮、磷、钾三因素的最优组合,氮、磷、钾的施用水平分别为38.4301 kg/hm^2、181.4750 kg/hm^2、128.5584 kg/hm^2时,关苍术单株根茎鲜重最高为27.4066 g;4)模型寻优结果选定关苍术单株根茎鲜重目标26.00~27.41 g(目标产量1 040.0~1 096.4 kg/hm^2)在95%的置信区间,优化施肥组合为:X1=-0.2912±0.0825,X2=0.2764±0.1054,X3=0.1325±0.0645。结论:据关苍术产量和有效成分,建议人工种植关苍术时施肥量为:N 46.951~59.320 kg/hm^2,P 131.673~155.377 kg/hm^2,K 120.091~134.597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苍术 氮磷钾 施肥模式 有效成分 产量
下载PDF
东北蒲公英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姜雪冰 王知斌 +3 位作者 孙延平 马悦 杨炳友 匡海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87-1891,共5页
目的研究东北蒲公英Taraxacum ohwianum Kitam根的化学成分。方法东北蒲公英根80%甲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柱色谱、制备型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ricaf... 目的研究东北蒲公英Taraxacum ohwianum Kitam根的化学成分。方法东北蒲公英根80%甲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柱色谱、制备型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ricaffeolylide A(1)、迷迭香酸正丁酯(2)、3,4-O-二咖啡酰奎宁酸丁酯(3)、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葡萄糖苷(4)、绿原酸丁酯(5)、sonchuside A(6)、14-O-β-D-glucosyl-11,13-dihydro-taraxinic acid(7)、1β,3β-dihydroxy-6β,11β,4α,5α,7αH-eudesum-12,6-olide-1-O-β-D-glucopyranoside(8)、肌苷(9)、1-(β-D-呋喃核糖基)-1 H-1,2,4-三唑啉酮(10)、9,10,13-三羟基十八碳-11-烯酸甲酯(11)、1-methyl-1,2,3,4-tetrahydro-β-carboline-3-carboxylic acid(12)、焦谷氨酸正丁酯(13)。结论化合物1~4、9、11~13为首次从蒲公英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蒲公英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大蓟小蓟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倪晓霓 许前辉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9-932,共4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大蓟、小蓟黄酮类化合物的指纹图谱,并以此作为鉴别两者的依据。方法:色谱柱:Symmetry C_(18)柱(3.9mm×150mm,5μm);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30 nm;柱温...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大蓟、小蓟黄酮类化合物的指纹图谱,并以此作为鉴别两者的依据。方法:色谱柱:Symmetry C_(18)柱(3.9mm×150mm,5μm);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进样量:10 μL。结果:不同产地的大蓟、小蓟药材的指纹图谱具有稳定、特征的指纹图谱。结论:可以利用液相色谱的特征峰控制大蓟、小蓟药材的质量,并准确地鉴别这两味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蓟 小蓟 指纹图谱 鉴别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刺儿菜中维生素K_1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桂凤 郝征红 +1 位作者 董淑敏 赵平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8-269,共2页
报道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刺儿菜中维生素K1的方法。NovapakC18柱为分离柱,甲醇-异丙醇(7030)为流动相。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条件较好,回收率在95%以上,变异系数小于1.23%。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维生素K1 刺儿菜
下载PDF
关苍术毛状根培养体系建立及其多糖含量测定 被引量:7
18
作者 吕政 张淑丽 +1 位作者 路放 杨世海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386-1392,共7页
目的建立关苍术毛状根的诱导方法和培养体系,并对关苍术中多糖含量进行分析。方法用发根农杆菌R1000和R1601菌株感染关苍术叶、茎、根外植体,诱导毛状根产生,对扩大培养体系进行优化,并对毛状根进行PCR检测,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关苍... 目的建立关苍术毛状根的诱导方法和培养体系,并对关苍术中多糖含量进行分析。方法用发根农杆菌R1000和R1601菌株感染关苍术叶、茎、根外植体,诱导毛状根产生,对扩大培养体系进行优化,并对毛状根进行PCR检测,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关苍术中多糖的含量。结果 R1000感染叶片诱导率最高为(62±2.58)%,最佳增值培养基为White,应用PCR证实R1000和R1601 Ri质粒上的rolB基因片段以成功转入被感染的关苍术叶和根中。结论关苍术毛状根多糖含量为(126.7±16.2)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苍术 毛状根 发根农杆菌 多糖含量
原文传递
正交设计优化PEG引发关苍术种子萌发的最优处理方案 被引量:7
19
作者 朴锦 具红光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7期138-142,共5页
为提高关苍术种子发芽率,以不同PEG浓度、浸泡时间、浸泡温度及分子量为试验因素,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引发关苍术种子萌发的最优处理方案。结果表明:4种处理因素对关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处理温度、处理浓度、PEG分子量、处理时间... 为提高关苍术种子发芽率,以不同PEG浓度、浸泡时间、浸泡温度及分子量为试验因素,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引发关苍术种子萌发的最优处理方案。结果表明:4种处理因素对关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处理温度、处理浓度、PEG分子量、处理时间;基于正交设计的关苍术种子PEG活性化处理方案中最优组合是A1B1C2D1,即关苍术种子在15℃条件下,浸泡在浓度为10%的PEG-4000溶液12 h时后,其发芽率可显著提高,且种子内部的SOD、POD和CAT酶的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关苍术种子 PEG 发芽率
下载PDF
白凤菜转录组学分析及类黄酮基因的剖析
20
作者 黄建军 谢伟容 郑晓艳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252-5260,共9页
白凤菜,是一味闽南地区及中国台湾著名的中草药,其作用多样,但近年来研究较少,特别是分子研究匮乏。本研究选择Illumina HiSeq~(TM)平台对白凤菜的叶和茎进行了高通量测序,研究结果表明:一共拼接成93 975个高质量的unigene,其N50为1 146... 白凤菜,是一味闽南地区及中国台湾著名的中草药,其作用多样,但近年来研究较少,特别是分子研究匮乏。本研究选择Illumina HiSeq~(TM)平台对白凤菜的叶和茎进行了高通量测序,研究结果表明:一共拼接成93 975个高质量的unigene,其N50为1 146 bp,平均长度为624.78 bp;与基因本体数据库等七大数据库进行实验结果对比辨析,共有56 455个unigene至少顺利注释一个数据库,全部注释的有2 005个unigene。在白凤菜叶对根差异表达中共获得3 286个unigene,其中上升趋势表达1 852个,下降趋势表达1 434个。利用KEGG数据库,找到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的有39个unigene,具有显著差异的有11个,分布在12个合成酶中。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白凤菜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和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凤菜 高通量测序 类黄酮 生物合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