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行能力视角下中国福利水平区域差异、动态演进与结构分解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文彬 王赟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5-66,共22页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析中国福利水平及其区域差异、空间动态演进特征、结构差异来源。研究方法:采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以及方差分解法对福利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全国福利发展水平不高且呈不规则"M...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析中国福利水平及其区域差异、空间动态演进特征、结构差异来源。研究方法:采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以及方差分解法对福利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全国福利发展水平不高且呈不规则"M"形波动,地区福利发展呈俱乐部收敛状态;区域福利差异来源以区域间和超变密度为主,地区福利差异的空间演进呈缩小趋势。研究创新:基于可行能力理念与中国"五位一体"战略思想构建福利水平评价体系,从整体特征、区域差异、空间动态演变以及结构分解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研究价值:为正确评价和提高中国福利水平提供经验支撑和政策参考,为归纳总结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福利提升方面的经验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水平 可行能力 五位一体 区域差异 结构分解
原文传递
合作参与、社会资本积累与农户相对贫困缓解——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罗明忠 刘子玉 郭如良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0-940,共11页
合作参与是增加农户社会资本积累、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可行能力,进而缓解相对贫困的重要方式之一。基于可行能力理论,构建多维相对贫困指标体系,以河南省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为例,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参... 合作参与是增加农户社会资本积累、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可行能力,进而缓解相对贫困的重要方式之一。基于可行能力理论,构建多维相对贫困指标体系,以河南省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为例,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参与率和农户相对贫困水平,探讨合作参与对农户相对贫困的缓解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样本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参与率为17.6%,参与度较低;63.6%的农户存在任意3个及以上相对贫困指标被剥夺,相对贫困水平较高。合作参与对农户相对贫困缓解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发生相对贫困的概率会降低22.9%,进行稳健性检验并考虑内生性后,结论仍然成立。合作参与通过增加社会资本积累缓解农户相对贫困,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是其主要的传导机制。同时,户主年龄、性别、政治面貌和家庭成员外出打工经历对农户相对贫困缓解有显著影响。因此,提出要加强和完善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增强农户对合作组织减贫的信念,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益贫性功效,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减贫 相对贫困 合作参与 可行能力 社会资本
原文传递
政策受众视角下教育政策精准性提升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曲正伟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5-63,共9页
从政策受众的视角检视教育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应成为教育政策精准性问题研究的重要路径。充分发挥政策受众在教育政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关注政策受众在教育政策实施后的问题解决和利益调整,对保障教育政策议程设置的科学性... 从政策受众的视角检视教育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应成为教育政策精准性问题研究的重要路径。充分发挥政策受众在教育政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关注政策受众在教育政策实施后的问题解决和利益调整,对保障教育政策议程设置的科学性、政策执行的忠实度以及政策绩效评估的全面性,提升教育政策的精准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中,对政策受众的精准瞄准存在技术困难、政策受众参与机会缺失、可行能力差异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政策受众对教育政策精准性的促进作用有限。因此,要基于政策受众的视角审视和重新设计教育政策系统,需要从转变政策认知、精准靶向瞄准、系统夯实能力和优化利益调整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 精准 政策受众 瞄准机制 可行能力
下载PDF
资本下乡过程中农户福利变化测度研究——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云新 黄科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0-47,共8页
以荆门市P村为例,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对资本下乡过程中农户福利变化进行测度研究。结果显示:资本下乡后农户福利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接近福利中间水平;从功能指标上看,除景观环境外,农户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 以荆门市P村为例,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对资本下乡过程中农户福利变化进行测度研究。结果显示:资本下乡后农户福利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接近福利中间水平;从功能指标上看,除景观环境外,农户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生活条件、心理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从转换因素上看,家庭成员平均教育水平、家庭女性人口比、非农就业人口比、家庭抚养人口比是导致农户福利产生变化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在资本下乡过程中,保障农户合法经济利益、加强环境保护与监管、减少不公平现象是保护和改善农户福利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下乡 农户福利 可行能力 城乡一体化
下载PDF
“常青树”路径:可行能力视角下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能力建设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必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80,共8页
居民参与不足是当前社区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因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力量,居民的广泛参与是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当前研究要么从宏观层面探索居民参与的行政运作因素,要么从微观层面分析影响居民参与的个体因素,没有将宏观角... 居民参与不足是当前社区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因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力量,居民的广泛参与是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当前研究要么从宏观层面探索居民参与的行政运作因素,要么从微观层面分析影响居民参与的个体因素,没有将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结合起来考察居民参与动因问题。从可行能力视角出发,选择参与机会和自主权两个核心变量,通过对参与事务、参与项目、参与团队和参与制度进行分析,针对居民“弱参与”难题尝试提出居民参与的“常青树”路径,促使社区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可行能力 居民参与
下载PDF
乡村数字弱势群体能力贫困的内生原因与解决对策——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沈费伟 胡紫依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23,共12页
乡村数字弱势群体的能力贫困是数字时代不可规避的现实问题,也是阻碍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引入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尝试深入剖析乡村数字弱势群体能力贫困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当前乡村数字弱势群体能力贫... 乡村数字弱势群体的能力贫困是数字时代不可规避的现实问题,也是阻碍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引入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尝试深入剖析乡村数字弱势群体能力贫困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当前乡村数字弱势群体能力贫困体现为教育知识能力的偏差、获取信息能力的缺乏、风险应对能力的脆弱和自主发展能力的低下,并呈现整体连片性、代际传递性、能力脆弱性、贫困多维性、问题持续性的特点。上述问题受个体异质、家庭关系、社会氛围、制度政策等多要素影响,实则反映乡村数字弱势群体政治参与不足、经济条件受限、社会机会缺乏、透明性保证不高、防护性保障不足的根本原因。为提升乡村数字弱势群体的可行能力,未来需拓展社会参与渠道、强化资源共享配置、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促进信息公开透明、维护底层民众权益,最终实现数字乡村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弱势群体 能力贫困 可行能力 数字乡村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社会救助体系精准兜底的国家整合过程——以“法律孤儿”可行能力建设为中心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君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4,共7页
对于社会底层而言,国家整合能力的彰显取决于群体诉求和政府回应之间的均衡过程,可行能力建设为“法律孤儿”构筑了民众诉求与国家民生兜底治理的双向回应。依照阿马蒂亚·森对可行能力的解释,“法律孤儿”可行能力建设过程涵盖过... 对于社会底层而言,国家整合能力的彰显取决于群体诉求和政府回应之间的均衡过程,可行能力建设为“法律孤儿”构筑了民众诉求与国家民生兜底治理的双向回应。依照阿马蒂亚·森对可行能力的解释,“法律孤儿”可行能力建设过程涵盖过渡期、储备期、发展期和实现期四个阶段,国家应对“法律孤儿”可行能力建设提供跨时段的专业服务。具体而言,在可行能力过渡期,国家要构筑涉及政府、救助机构、社工团体三方的防护性保障,增强“法律孤儿”抗逆力为主线的社工团体专业服务并为“法律孤儿”提供专项救助资金;在可行能力储备期,要保障“法律孤儿”的政治身份,搭建类家庭救助模式为导向的国家救助体系,国家兜底性政策保障推进“法律孤儿”身份的合法化;在可行能力发展期,国家要维护“法律孤儿”公平的发展机会,培养专业人才,实现职业导向多元发展,规避因学致贫的风险,提升个性化教育;在可行能力实现期,要建构媒介和公众对“法律孤儿”的正确认知,媒体传播要彰显公平正义,正视“法律孤儿”这一特殊群体,保障其合法权利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孤儿” 可行能力 可行能力清单 国家整合 社会救助
下载PDF
赋予选择权利和提高可行能力: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养的核心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丙金 徐璋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95,共4页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培养新型农民,而新型农民培养的实质在于通过制度和立法扩大农民的选择权利、提高农民的可行能力保障农民的权益。通过对选择权利和可行能力的界定,市场经济中新型农民基本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培养具有自主选择权利...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培养新型农民,而新型农民培养的实质在于通过制度和立法扩大农民的选择权利、提高农民的可行能力保障农民的权益。通过对选择权利和可行能力的界定,市场经济中新型农民基本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培养具有自主选择权利和可行能力的新型农民的主要途径,旨在为政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与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民 选择权利 可行能力
下载PDF
对贫困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与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以广西大石山区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文俊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5-49,共5页
职业教育的"短、平、快、准"及其对贫困人群自我发展能力的持续提升作用,决定了它在教育脱贫中的特殊地位。基于大石山区"精准扶贫"构建定向农村职业教育,以脱贫能力为核心、自我发展能力为导向,着眼"培训谁... 职业教育的"短、平、快、准"及其对贫困人群自我发展能力的持续提升作用,决定了它在教育脱贫中的特殊地位。基于大石山区"精准扶贫"构建定向农村职业教育,以脱贫能力为核心、自我发展能力为导向,着眼"培训谁、培训什么、怎样培训",采用"弹性自主、灵活多样"的多途径教学方式,建立"多方合作"的定向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与培养模式等,以此提升广西大石山区贫困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更好地推进定向农村职业教育,还需要从教育统筹机制、办学模式、联动机制、师资队伍等方面予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可行能力 定向农村职业教育
下载PDF
教育助推共同富裕:前提、限度与路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丽 杨小微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3,57,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教育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引擎。在助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教育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使人的能力和精神发生积极变化,让人以更高的生产力和更好的精神面貌参与到社会生产中,从而实现共...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教育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引擎。在助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教育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使人的能力和精神发生积极变化,让人以更高的生产力和更好的精神面貌参与到社会生产中,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好的教育才能够助推共同富裕,好的教育是以人为本、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然而,教育在助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受限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教育文化再生产功能及个体家庭资本的多寡。教育助推共同富裕的可行路径在于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教育助推共同富裕提供更多保障;加强家校社协同,为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处境不利者提升社会资本;提升人的现代性,以精神富裕带动物质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好的教育 可行能力 限度
原文传递
可行能力视域下教育公平的意蕴与实现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9-145,共7页
可行能力视域下的教育公平侧重人的发展,将"享有平等受教育权"作为其基本要义、"追求美好生活"作为其终极指向、"实现个人价值"作为其深层意义。它倡导为教育者提供适切的教育,保障受教育者的自由发展,... 可行能力视域下的教育公平侧重人的发展,将"享有平等受教育权"作为其基本要义、"追求美好生活"作为其终极指向、"实现个人价值"作为其深层意义。它倡导为教育者提供适切的教育,保障受教育者的自由发展,以及促进受教育者全面立体式发展。这样才能拓展受教育者的可行能力,实现其"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的实质自由",最终帮助人们过上美好的生活。这适应了新时代要求,将"推进教育公平"作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能力 教育公平 意蕴 实现
下载PDF
可行能力视角下特殊群体阅读推广服务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佳林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105,共7页
本文从可行能力的视角理解面向特殊群体阅读能力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内涵,从阅读意识、阅读技能、阅读资源、阅读评价4个维度提炼出特殊群体阅读可行能力贫困的特征性事实;在此基础上,依托阅读推广提出了特殊群体阅读可行能力提升策略... 本文从可行能力的视角理解面向特殊群体阅读能力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内涵,从阅读意识、阅读技能、阅读资源、阅读评价4个维度提炼出特殊群体阅读可行能力贫困的特征性事实;在此基础上,依托阅读推广提出了特殊群体阅读可行能力提升策略,除了国家、图书馆层面的制度保障,还应从阅读意识、阅读资源、阅读技能、阅读评价4个方面提升特殊群体的阅读可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阅读推广 阅读贫困 可行能力
下载PDF
贫困家庭教育投资能力的分析逻辑——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谦 《现代教育科学》 2019年第4期1-5,10,共6页
在国家义务教育保障体系下,民族贫困地区依旧普遍存在着辍学、失学现象。对滇西特困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贫困家庭无力为子女进行教育投资是导致辍学、失学现象的主要原因。在理论层面建构贫困家庭教育投资能力的逻辑框架,将有利于透视... 在国家义务教育保障体系下,民族贫困地区依旧普遍存在着辍学、失学现象。对滇西特困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贫困家庭无力为子女进行教育投资是导致辍学、失学现象的主要原因。在理论层面建构贫困家庭教育投资能力的逻辑框架,将有利于透视贫困地区辍学、失学现象,助力实践层问题的解决。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视角,围绕资本和权利及两者的互动关系建构关于贫困家庭教育投资能力的逻辑框架,进而提出该领域分析的核心思想——"动态循环",有助于贫困家庭教育投资困境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家庭 教育投资 可行能力 “动态循环”
下载PDF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与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隆林 周芯竹 张强 《新疆农垦经济》 2024年第5期66-77,共12页
文章基于可行能力理论视角,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和2018年数据构造两期平衡面板数据,以贫困脆弱性衡量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并运用PSM-DID模型和逐步中介模型实证研究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 文章基于可行能力理论视角,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和2018年数据构造两期平衡面板数据,以贫困脆弱性衡量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并运用PSM-DID模型和逐步中介模型实证研究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显著降低了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使其将来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减少3.89%;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相对贫困风险的抑制效果在收入较高或遭受大病冲击的农村老年人群体中更好;机制检验表明改善储蓄和健康水平是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影响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重要渠道。基于此,文章围绕可行能力从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适时调整老年人医保待遇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整合 可行能力 相对贫困脆弱性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个体、组织与社会:乡村振兴主体可行能力的提升与激发
15
作者 李华 徐榕阳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乡村振兴存在农民个体、乡村组织和城乡社会等三个层面的主体,如何有效激发与提升三个层面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的可行能力与主动性,需要制度创新来推动和实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制度创新推动农民个体的解放与发展,培养“爱农业、懂技术... 乡村振兴存在农民个体、乡村组织和城乡社会等三个层面的主体,如何有效激发与提升三个层面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的可行能力与主动性,需要制度创新来推动和实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制度创新推动农民个体的解放与发展,培养“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深化乡村基层党的建设制度创新来培育增强乡村各类组织建设,以深化驻村帮扶干部制度创新推动乡村振兴的全社会共同参与,是开创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的三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必须坚持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 组织 社会 乡村振兴 可行能力
下载PDF
从“振兴乡村”到“乡村振兴”——基于青藏高原地区乡村可行能力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文烈 李娜 寿金杰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39,共12页
推进青藏高原地区乡村振兴,直接关系着乡村全面振兴的进度和效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可行能力视角出发,运用可行能力赋能的价值思维,采用“逻辑理路→现实困境→路径重构”的研究框架,在全面分析可行能... 推进青藏高原地区乡村振兴,直接关系着乡村全面振兴的进度和效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可行能力视角出发,运用可行能力赋能的价值思维,采用“逻辑理路→现实困境→路径重构”的研究框架,在全面分析可行能力赋能青藏高原地区乡村振兴的内生性赋能、融合式赋能和结构性赋能的逻辑理路基础上,利用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可行能力多层级分析框架,深入论述农牧民15项可行能力指标的差异,总结出青藏高原地区乡村振兴存在的8个差距,最后从教育、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角度合理重构可行能力赋能青藏高原地区乡村振兴的五维互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能力 乡村振兴 农牧民 青藏高原地区
下载PDF
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制度设计——劳动力转移、要素替代逻辑与可行能力提升 被引量:4
17
作者 栗挺 孙秀玲 冯开文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0-108,共9页
基于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理论,构建基于行为主体可行能力的农户要素替代制约因素的理论分析模型,并根据我国农业生产实际引入针对不同土地规模经营程度农户的粮食生产要素替代制约因素的分析模型,据此模型对山东、安徽两省粮食生... 基于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理论,构建基于行为主体可行能力的农户要素替代制约因素的理论分析模型,并根据我国农业生产实际引入针对不同土地规模经营程度农户的粮食生产要素替代制约因素的分析模型,据此模型对山东、安徽两省粮食生产托管案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劳动力转移条件下,土地规模经营程度不同的农户,粮食生产要素替代的制约因素也不同。通过特定的制度设计提升农户在要素获取、要素整合、风险应对三方面的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农户要素替代,保障粮食生产规模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可行能力 要素替代
下载PDF
代理家计调查:相对贫困识别与城市低保瞄准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卓 秦浩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33,共14页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其瞄准精度是识别和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关键。基于可行能力理论,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中的13503个城市家庭为样本,系统研究代理家计调查(Proxy Means Tests,PMT)对城市低保瞄准偏误及其减贫效果的作...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其瞄准精度是识别和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关键。基于可行能力理论,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中的13503个城市家庭为样本,系统研究代理家计调查(Proxy Means Tests,PMT)对城市低保瞄准偏误及其减贫效果的作用。基于OLS统计推断构建城市代理家计调查框架,综合运用对象瞄准法、补差瞄准法分析城市低保识别效率,实证分析FGT指数的变化以检验城市代理家计调查在提升减贫效果方面的表现。研究发现:当前城市低保漏保偏误仍然十分突出,瞄准效率有待提升;代理家计调查在降低漏保率方面优于其在降低错保率方面的表现;与实际瞄准机制相比,代理家计调查在降低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群体内部不平等程度的表现突出。优化城市低保制度体系,可引入城市代理家计调查,以有效解决城市低保瞄准偏差问题,提升低保制度的减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识别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代理家计调查 可行能力 瞄准精度
原文传递
精准脱贫:变量厘定与问题发觉 被引量:3
19
作者 闫磊 邓文慧 王海燕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83,共11页
基于"贫困是一个状态",而"脱贫是一个过程"的判断,借助森和迪顿的研究,厘定了精准脱贫的独立性变量和组合性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的分析框架模型,提出了精准脱贫实现的两个命题。并通过... 基于"贫困是一个状态",而"脱贫是一个过程"的判断,借助森和迪顿的研究,厘定了精准脱贫的独立性变量和组合性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的分析框架模型,提出了精准脱贫实现的两个命题。并通过北京大学CFPS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精准脱贫所要指向的问题。研究发现:精准脱贫应涉及资源禀赋、生产能力和交换条件等三个基础性变量;以及由此派生的可行能力、权利、机会和可持续约束等四个组合性变量。在实现精准脱贫时,贫困户努力付出得到的收益要大于扶贫补助,并且激励贫困户努力的收益所产生的溢出效应要大于精准扶贫项目净值。在CFPS所调查样本的独立性变量分析上,资源禀赋对贫困户的收入影响最大,而生产能力对非贫困户影响最大;在组合性变量分析上,可行能力对我国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影响都很小,说明同时通过占有土地和提高生产技能提高收入的可能性并不大;权利变量对非贫困户收入的贡献大于贫困户的贡献,说明依靠传统生产方式对减贫脱贫的效果并不明显;而机会变量和过程性约束变量,对非贫困户的影响不能判断,但对贫困户的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脱贫 贫困 独立变量 组合变量 可行能力
下载PDF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世界意义的可行性分析——基于非洲反贫困治理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文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73-79,共7页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贫困思想的最新成果,不仅对我国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世界反贫困进程尤其对非洲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精准扶贫思想在非洲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贫困治理...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贫困思想的最新成果,不仅对我国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世界反贫困进程尤其对非洲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精准扶贫思想在非洲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贫困治理的现实发展规律,做到政府与市场相结合,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提高了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使其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推动了非洲反贫困事业发展,为世界反贫困进程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以人为本 可行能力 现实规律 适应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