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新论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立军 国红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孤立主义是美国二战前长期坚定不移的外交政策;政治(外交)、军事上避免对外部事务的介入应是孤立主义外交的基本内容。据此,美国孤立主义外交应始于19世纪20年代,二战后随着冷战的开始,孤立主义外交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关键词 外交政策 美国孤立主义外交 结盟 二战
下载PDF
论巴基斯坦建国以来对阿富汗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明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74,148,共27页
从建国到现在,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同及追求的目标不同,巴基斯坦的阿富汗政策经历了五个阶段。通过考察这五个阶段,本文认为巴基斯坦的政策制定存在四个驱动因素:普什图尼斯坦问题、与印度竞争、整合地区经济、国内安全。这四个因素存在... 从建国到现在,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同及追求的目标不同,巴基斯坦的阿富汗政策经历了五个阶段。通过考察这五个阶段,本文认为巴基斯坦的政策制定存在四个驱动因素:普什图尼斯坦问题、与印度竞争、整合地区经济、国内安全。这四个因素存在内在联系,在不同时期,其优先次序不一样。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巴基斯坦对威胁的认知发生了改变。现阶段巴基斯坦对阿富汗政策的改变同样有威胁认知变化的影响,且这种政策的转变仍未完成。虽然巴基斯坦转变了对阿政策,但其具体落实还面临诸多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基斯坦 阿富汗 外交政策
原文传递
建国之初中国外交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志斐 《甘肃理论学刊》 2006年第5期27-30,共4页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做出了“站在社会主义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的外交决策。在这些外交政策中蕴涵着鲜明的意识形态因素,即社会主义革命理想、反帝民族主义和强调阶级性,具有...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做出了“站在社会主义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的外交决策。在这些外交政策中蕴涵着鲜明的意识形态因素,即社会主义革命理想、反帝民族主义和强调阶级性,具有稳定性、潜在性和封闭性的特点。这些意识形态因素对于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行着重要的功能性影响,这一方面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决策体制的特殊性造就的;另一方面则是在当时的国际大环境中,维护国家的整体战略利益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建国初期 外交政策 中国
下载PDF
政党与利益集团对美国外交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艳辉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3期24-26,30,共4页
二战后 ,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国内政治对国际政治、一国外交的影响加强。利益集团介入国家外交决策日增 ;而政党在战后的新发展和新特点也对国家外交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美国政党各自不同的政治主张。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美国政党 利益集团 外交决策 特点和影响
下载PDF
1959年西藏叛乱后劳威尔·托马斯及“美国紧急救助西藏难民委员会”涉藏活动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程早霞 闫金红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4-113,128,共10页
1949年8~9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新闻评论员劳威尔·托马斯和其儿子小托马斯进入拉萨并与达赖喇嘛等会谈。回到美国后,托马斯父子向美国总统、国务卿就其西藏之行做了汇报,此后劳威尔·托马斯一直致力于支持达赖喇嘛... 1949年8~9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新闻评论员劳威尔·托马斯和其儿子小托马斯进入拉萨并与达赖喇嘛等会谈。回到美国后,托马斯父子向美国总统、国务卿就其西藏之行做了汇报,此后劳威尔·托马斯一直致力于支持达赖喇嘛的活动。1959年达赖喇嘛叛逃印度后,一批藏人随后进入印度、尼泊尔等国。与此同时,以劳威尔·托马斯为主席、国会议员等知名人士为副主席的“美国紧急救助西藏难民委员会”在美国成立,并与印度国会议员担任主席的印度“中央救助委员会”及达赖集团密切合作,由此建立了美国、印度与达赖集团间畅通的沟通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藏 西藏叛乱 劳威尔·托马斯“美国紧急救助西藏难民委员会”
原文传递
二战前后英国工党外交政策的转变 被引量:4
6
作者 倪学德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5,90,共6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国际格局的变迁,英国工党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理想主义是战前工党外交政策的主调,在国际问题的处理上它信奉集体安全政策,主张发挥国际联盟的作用,反对重整军备。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工党逐渐接受了丘吉...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国际格局的变迁,英国工党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理想主义是战前工党外交政策的主调,在国际问题的处理上它信奉集体安全政策,主张发挥国际联盟的作用,反对重整军备。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工党逐渐接受了丘吉尔战时政府的现实主义外交原则,战后初期工党执政后,在外交政策方面摒弃了过去的理想主义,把现实的国家利益作为外交政策的重点。工党政府推动美国参加欧洲防务,借助美国的力量建立起欧洲均势,满足了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在非殖民化问题上,工党政府同样从现实主义出发,撤出了印度和巴勒斯坦。从战前的理想主义到战后的现实主义,工党外交理念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英国外交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工党 外交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下载PDF
论托马斯·杰斐逊的外交政策 被引量:4
7
作者 宋云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1-124,共4页
 杰斐逊的外交政策具有现实性,他的弱战强和思想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为年轻的美国提供了和平稳定的环境,并利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为美国赢得最大利益。这主要基于杰斐逊对自己实力的估计和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关键词 杰斐逊 外交政策 现实性
下载PDF
近50年“经济外交”概念研究述评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永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8-32,共5页
概述日本、欧美学术界、中国关于经济外交概念的研究状况,从纵向(历史上)和横向(现实中)两个方面对以往有关经济外交的定义和解释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外交的新定义及简要的论证分析。
关键词 经济外交 概念 外交政策 外交行为
下载PDF
批评隐喻分析视角下的日本政治语篇探究
9
作者 孙泽钰 陶芸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16-20,共5页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和认知手段,在政治语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以日本现任首相岸田文雄施政演讲中的外交话语为语料,时间跨度涵盖了2021年至2023年,以概念隐喻为框架,运用了批评隐喻分析的方法,对语...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和认知手段,在政治语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以日本现任首相岸田文雄施政演讲中的外交话语为语料,时间跨度涵盖了2021年至2023年,以概念隐喻为框架,运用了批评隐喻分析的方法,对语料中的隐喻表达特点及其使用动因与功能进行了考察,从而揭示其隐喻使用策略背后真正的政治意图。研究表明:日语政治语篇中外交话语的隐喻使用频率较高,其中拟人隐喻、旅程隐喻、建筑隐喻位居前三,并且岸田对隐喻表达的选择可以反映其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的动因,揭示了隐喻在形象塑造、说服共情、政策推广等方面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批评隐喻分析 外交话语 日本政治语篇 岸田文雄 施政演讲
下载PDF
试论新世纪日本对东盟的外交政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乔林生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6年第2期100-104,共5页
新世纪日本对东盟的外交政策,摆脱了经济外交的单一性,在发展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取得了区域合作的突破性进展,并加强与东盟的政治对话、安全合作以及军事交流,旨在主导亚洲经济一体化,扩大在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势力和军事安全影响,并争取... 新世纪日本对东盟的外交政策,摆脱了经济外交的单一性,在发展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取得了区域合作的突破性进展,并加强与东盟的政治对话、安全合作以及军事交流,旨在主导亚洲经济一体化,扩大在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势力和军事安全影响,并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国际社会的重要一极,逐步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东盟 外交政策
下载PDF
李鸿章与清末华工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世诚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73,共6页
李鸿章十分重视维护晚清海外华工的权益。许多史料表明,他曾分别与秘鲁、美国政府就华工问题进行过交涉,取得了不同的结果:前者富有成效,后者铩羽而归。这生动地反映了李鸿章既力图维护国家主权又无可奈何屈从国际强权的实用主义外交方... 李鸿章十分重视维护晚清海外华工的权益。许多史料表明,他曾分别与秘鲁、美国政府就华工问题进行过交涉,取得了不同的结果:前者富有成效,后者铩羽而归。这生动地反映了李鸿章既力图维护国家主权又无可奈何屈从国际强权的实用主义外交方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晚清 海外华工 外交方针
下载PDF
论“梅普组合”时期的俄罗斯外交 被引量:2
12
作者 柳丰华 《俄罗斯学刊》 2012年第6期13-20,共8页
"梅普组合"时期,俄罗斯对外推行"保稳"与合作战略,其核心目标是保护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维系俄美战略稳定、保持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的稳定、保障俄罗斯对外"合作"的局面。尽管如此,"梅普组合&q... "梅普组合"时期,俄罗斯对外推行"保稳"与合作战略,其核心目标是保护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维系俄美战略稳定、保持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的稳定、保障俄罗斯对外"合作"的局面。尽管如此,"梅普组合"在涉俄核心利益问题上不放弃斗争甚至对抗策略。"梅普组合"继续推进独联体地区的多层次一体化,艰难地维持了同欧盟的务实合作伙伴关系,"重启"了俄美关系但没能使之超越"竞争格局下的合作"性质,和中国开展全面、深入的对话与合作,同时继续推行积极的能源外交。"梅普组合"的外交战略与政策有效维护了俄罗斯国家安全和主权,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梅普组合” 外交思想 “保稳”与合作战略 外交政策
下载PDF
俄罗斯外交传统与冷战后俄外交政策的特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小沁 《西伯利亚研究》 2007年第6期33-37,共5页
俄罗斯独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在继承了其外交传统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某些特点,它们反映了世纪之交在俄罗斯国内和国际舞台上所发生的一系列根本变革。根据外界形势的变化和本国利益的具体驱动,俄罗斯外交的行动准则几经调整。冷战后俄罗... 俄罗斯独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在继承了其外交传统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某些特点,它们反映了世纪之交在俄罗斯国内和国际舞台上所发生的一系列根本变革。根据外界形势的变化和本国利益的具体驱动,俄罗斯外交的行动准则几经调整。冷战后俄罗斯外交有三个突出特点,即全方位的平衡外交、维护国家利益的务实外交、确保大国地位的积极外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政策 外交传统 全方位外交 务实外交 能源外交 俄罗斯
下载PDF
新保守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布什外交战略
14
作者 王晓霞 胡义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7-110,共4页
“新保守主义”是美国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出现的主导思潮 ,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布什当选美国总统使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新保守主义色彩变得更加浓厚。其外交班子的选定 ,加强同盟国的关系 ,研究和部署NMD的坚强决心 ,对... “新保守主义”是美国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出现的主导思潮 ,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布什当选美国总统使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新保守主义色彩变得更加浓厚。其外交班子的选定 ,加强同盟国的关系 ,研究和部署NMD的坚强决心 ,对华政策的日趋强硬等都是新保守主义在布什新政府政策上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保守主义 思潮 外交政策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内质与追求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存刚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42,156,共2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内质是和平主义。体现在外交理念上,就是始终向往世界和平,对和平与战争、和平与发展以及和平与斗争三类基本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体现在外交政策和对外行为上,就是积极维护和努力塑造世界和平,把争取世界和平作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内质是和平主义。体现在外交理念上,就是始终向往世界和平,对和平与战争、和平与发展以及和平与斗争三类基本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体现在外交政策和对外行为上,就是积极维护和努力塑造世界和平,把争取世界和平作为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世界裁军运动中采取积极行动,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机制,建设性参与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塑造世界和平的大方向,塑造世界和平的经济、政治、安全和人文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和平主义内质和对世界和平的不懈追求,是中国悠久“和”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和平观、社会主义制度性质和当今时代主题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坚持和平主义取向,对自身发展有利,对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凸显的世界,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恪守和平主义取向,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保驾护航的同时,继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世界和平 外交理念 外交政策 对外行为
原文传递
试析“一边倒”与中国独立自主外交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艳霞 聂玉宽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5-49,共5页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外交政策,而独立自主是我党制定"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一边倒"外交在独立自主原则的指导下,为新中国的巩固、独立与发展赢得了有力的外部环境,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外交政策,而独立自主是我党制定"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一边倒"外交在独立自主原则的指导下,为新中国的巩固、独立与发展赢得了有力的外部环境,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这种以结盟为特征的外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独立自主,同时也给中国后来外交政策的制定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边倒 独立自主 外交政策
下载PDF
从自由到民主——美国外交理念的转向及其动因 被引量:2
17
作者 佟德志 林锦涛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共13页
二战以来,美国的外交理念存在重大转向。冷战时期,自由是美国外交理念的核心,它根植于美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成为美国对抗苏联的旗帜。在此期间,美国以“自由世界”的领导者自居,采取经济援助、文化宣传、宗教运动等多种外交策略向世界输... 二战以来,美国的外交理念存在重大转向。冷战时期,自由是美国外交理念的核心,它根植于美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成为美国对抗苏联的旗帜。在此期间,美国以“自由世界”的领导者自居,采取经济援助、文化宣传、宗教运动等多种外交策略向世界输出“自由价值”,形成了“自由外交”的模式。冷战结束后,伴随“参与和扩展”战略的出台,美国的外交理念逐渐由自由转向民主,并且采取经济援助与制裁、文化宣传、政治渗透与军事干涉等多种策略输出民主价值和美式民主制度,形成了“民主外交”的模式。美国外交理念从自由转向民主,既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有关,也与“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出现、新保守主义势力的崛起等因素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民主 外交理念 外交政策
下载PDF
沙特阿拉伯的非洲之角政策:历史演变与效果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晓霖 梁国璇 《中国非洲学刊》 2023年第1期123-136,159-160,共16页
“阿拉伯之春”爆发后,地区局势发生剧烈变化,迫使沙特调整对外战略。考虑到地理位置、历史联系以及宗教与文化认同等因素,非洲之角在沙特外交战略中的地位愈发突出。2015年萨勒曼上台后,沙特外交进入新阶段,其非洲之角政策主要涉及安... “阿拉伯之春”爆发后,地区局势发生剧烈变化,迫使沙特调整对外战略。考虑到地理位置、历史联系以及宗教与文化认同等因素,非洲之角在沙特外交战略中的地位愈发突出。2015年萨勒曼上台后,沙特外交进入新阶段,其非洲之角政策主要涉及安全建设、经济援助和反恐合作三个方面,并体现出以国际组织为依托、以军事部署为重要手段和通过经济援助不断渗透等特点。沙特在非洲之角的战略目标是维持地区影响力,进一步与伊朗争夺话语权。目前,沙特的非洲之角政策已经发挥出一定作用,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这些政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预期目标仍是未知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特阿拉伯 非洲之角 战略意义 外交政策
原文传递
中国加盟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与对外政策转型(1978—1986)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3,共6页
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ECC)是由政府、商界、学界共同派代表组成的准政府间组织。1986年,中国成功地加盟PECC使其升级为涵盖中日美三大国最初的亚太地区合作机制。而整个加盟过程与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展开紧密相关联,是中国对外政策转型... 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ECC)是由政府、商界、学界共同派代表组成的准政府间组织。1986年,中国成功地加盟PECC使其升级为涵盖中日美三大国最初的亚太地区合作机制。而整个加盟过程与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展开紧密相关联,是中国对外政策转型的结果。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实行,中国与亚太地区各国关系(包括与台湾地区)发生了变化,这些双边关系的变容是导致中国加盟PECC的根本原因。中国加盟PECC是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表现的同时,也强化了中国的对外转型,为冷战后中国亚太地区战略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C 对外政策 中国外交 亚太地区主义 奥林匹克方式 独立自主对外政策
下载PDF
俄罗斯外交:历史遗产与思想传承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毅 文龙杰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CSSCI 2020年第6期1-16,155,共17页
俄罗斯在几百年时间里形成了丰富的外交传统,这些传统因素不仅构筑了其对外政策史的轨迹,也影响着当代俄罗斯的政策选择。对地缘安全的关注在俄罗斯对外关系史上一直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决定了其在对外事务上的认知框架和政策制定。为... 俄罗斯在几百年时间里形成了丰富的外交传统,这些传统因素不仅构筑了其对外政策史的轨迹,也影响着当代俄罗斯的政策选择。对地缘安全的关注在俄罗斯对外关系史上一直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决定了其在对外事务上的认知框架和政策制定。为了拓展和保护宽广的疆域,军事手段及与之相关的军工体系和安全机构介入到对外事务当中,且在政策选择上发挥重要甚至是主导性的影响。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积极活跃的外交成为俄罗斯满足利益诉求、确立大国地位的重要途径,呈现出灵活多变的实用主义特色。外交与内政紧密互动同样是俄国近现代史中一个鲜明的特色。这表现为,外交上的努力不仅是要争取有利于内部发展的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治理的延续,甚至就是内部治理体系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外交思想 外交传统 对外政策 价值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