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新论 |
陈立军
国红梅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5
|
|
2
|
论巴基斯坦建国以来对阿富汗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 |
周明
|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3
|
建国之初中国外交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分析 |
李志斐
|
《甘肃理论学刊》
|
2006 |
5
|
|
4
|
政党与利益集团对美国外交决策的影响 |
李艳辉
|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3 |
2
|
|
5
|
1959年西藏叛乱后劳威尔·托马斯及“美国紧急救助西藏难民委员会”涉藏活动探析 |
程早霞
闫金红
|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6
|
二战前后英国工党外交政策的转变 |
倪学德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7
|
论托马斯·杰斐逊的外交政策 |
宋云伟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8
|
近50年“经济外交”概念研究述评 |
周永生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3
|
|
9
|
批评隐喻分析视角下的日本政治语篇探究 |
孙泽钰
陶芸
|
《语言与文化研究》
|
2024 |
0 |
|
10
|
试论新世纪日本对东盟的外交政策 |
乔林生
|
《东北亚论坛》
CSSCI
|
2006 |
2
|
|
11
|
李鸿章与清末华工问题 |
谢世诚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2
|
论“梅普组合”时期的俄罗斯外交 |
柳丰华
|
《俄罗斯学刊》
|
2012 |
2
|
|
13
|
俄罗斯外交传统与冷战后俄外交政策的特点 |
陈小沁
|
《西伯利亚研究》
|
2007 |
2
|
|
14
|
新保守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布什外交战略 |
王晓霞
胡义伟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内质与追求 |
王存刚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6
|
试析“一边倒”与中国独立自主外交 |
赵艳霞
聂玉宽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8 |
3
|
|
17
|
从自由到民主——美国外交理念的转向及其动因 |
佟德志
林锦涛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8
|
沙特阿拉伯的非洲之角政策:历史演变与效果评估 |
马晓霖
梁国璇
|
《中国非洲学刊》
|
2023 |
2
|
|
19
|
中国加盟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与对外政策转型(1978—1986) |
田凯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20
|
俄罗斯外交:历史遗产与思想传承 |
姜毅
文龙杰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CSSCI
|
202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