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22
1
作者 罗爱华 李丹 +1 位作者 王任昌 卿丹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年第6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观察探讨高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入心身医学科的1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按数值表随机分配法分为三组,均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高频组采取10HZ的高频,90%皮层运动... 目的观察探讨高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入心身医学科的1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按数值表随机分配法分为三组,均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高频组采取10HZ的高频,90%皮层运动阈值的强度刺激左侧额前叶,低频组采取1HZ的低频,90%皮层运动阈值强度刺激右侧额前叶,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贝克抑郁量表(BDI)、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的抗抑郁效果进行评价,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及持续操作测验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高、低频率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降低,GAF评分均升高,BDI评分均降低,PSQI评分均降低,治疗后高、低频率组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各项目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频左侧及低频右侧重复经颅磁刺激均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有较好的疗效,有效改善患者抑郁心情和睡眠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频率 重复经颅磁刺激 老年抑郁症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High-frequency (50 Hz) electroacupuncture ameliorates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rats with amyloid beta 1–42-induced Alzheimer's disease 被引量:19
2
作者 Chao-Chao Yu Ying Wang +4 位作者 Feng Shen Li-Hong Kong Ya-Wen Wang Hua Zhou Lei T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833-1841,共9页
Acupuncture has been shown to ameliorate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Acupoints and stimulation frequency influe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Rat models of Alzheimer’s disease were ... Acupuncture has been shown to ameliorate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Acupoints and stimulation frequency influe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Rat models of Alzheimer’s disease were established by injecting amyloid beta 1–42(Aβ_(1–42))into the bilateral lateral ventricles.Electroacupuncture at 2,30,and 50 Hz was carried out at Baihui(GV20;15°obliquely to a depth of 2mm)and Shenshu(BL23;perpendicularly to 4–6 mm depth),once a day for 20 minutes(each),for 15 days,taking a break every 7 days.The Morris water maze test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learning and memory.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p Ser9-GSK-3β,p Tyr216-GSK-3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nd Aβ_(1–40) in the hippocampus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assay.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markedly improved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increased synaptic curvatures,decreased the width of synaptic clefts,thickened postsynaptic densities,and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GSK-3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nd Aβ_(1–40).pSer9-GSK-3βexpression markedly decreased,while p Tyr216-GSK-3βexpression increased.High-frequency(50 Hz)electroacupuncture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low(2 Hz)or medium-frequency(30 Hz)electroacupuncture.In conclusion,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exerts a 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Aβ_(1–42)-induced learning and memory deficits and synapse-ultrastructure impairment via inhibition of GSK-3βactivity.Moreover,high-frequency electroacupuncture was the most effective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ELECTROACUPUNCTURE different frequencies Alzheimer's disease cognitive impairment HIPPOCAMPUS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 synaptic curvatures width of synaptic cleft postsynaptic density Baihui(GV20) Shenshu(BL23)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不同针刺频率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及免疫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建飞 罗伟贤 周鸿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839-284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频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同时比对不同组别患者CD4+、CD4+/CD8+、CD8+以及Th17百分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病房及门诊收治的COPD患者60例纳...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频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同时比对不同组别患者CD4+、CD4+/CD8+、CD8+以及Th17百分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病房及门诊收治的COPD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频组和低频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选取脾俞、胃俞、肺俞、肾俞、太渊、太白、太溪、足三里,在此基础上复感外邪者加合谷穴,痰浊中阻者加丰隆穴。高频组得气后加连接电针仪,频率100 Hz,低频组得气后连接电针仪,频率2 Hz,2组均以耐受为度,1次/d,30 min/次,5次/周,均以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比值以及最大通气量(MVV),6 min步行距离(6-MWD)、CD4+、CD8+、CD4+/CD8+及Th17的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低频组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FVC、FEV1/FVC比值及MVV均明显优于高频组(P均<0. 05);治疗后低频组6-MWD较高频组明显改善(P <0. 05);治疗后2组CD4+、CD8+、CD4+/CD8+均有所升高,CD8+、Th17水平下降,其中低频组优于高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低频针刺可通过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实现提升肺功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针刺 不同频率 免疫功能 临床疗效 肺功能
下载PDF
不同频率循环荷载作用下花岗岩细观疲劳损伤量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倪骁慧 李晓娟 +1 位作者 朱珍德 杜时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2-427,共6页
花岗岩宏观尺度疲劳破坏是由于细观尺度微裂纹的萌生、发育和贯通引起的,所以对处于细观尺度的微裂纹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对于理解花岗岩的动力特性有一定的意义。首先利用RMT-150B多功能全自动刚性岩石伺服试验机,采用振幅为10 MPa,频率... 花岗岩宏观尺度疲劳破坏是由于细观尺度微裂纹的萌生、发育和贯通引起的,所以对处于细观尺度的微裂纹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对于理解花岗岩的动力特性有一定的意义。首先利用RMT-150B多功能全自动刚性岩石伺服试验机,采用振幅为10 MPa,频率分别为0.01、0.02、0.05、0.10、0.20、0.50、1.00 Hz的正弦循环荷载作为动力扰动,对海南昌江花岗岩试样进行单轴循环荷载试验。然后,利用扫描电镜(SEM)拍摄得到花岗岩的大量细观结构图片,运用数字图像技术获取微裂纹的细观几何信息,从方位角、长度、宽度和面积对不同荷载频率相应的花岗岩细观尺度微裂纹特征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循环荷载频率的增加,微裂纹方位角发育离散性增加,而其统计均值则在某一区间内波动;微裂纹长度的发育则较快,而仅当荷载频率达到1 Hz时,宽度才有一定的发展,同时,能量耗散的方式也发生一定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频率 循环荷载 微裂纹 量化
下载PDF
电针不同频率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Bcl-2、Bax及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文新 陈怡然 +2 位作者 伊娜 白增华 马铁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5-78,I0021,I0022,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的电针频率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Bcl-2、Bax及p53表达的影响;探究周围神经损伤后抑制神经元凋亡的最佳电针频率。方法将48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低频组、高频组、模型组、空白组。制作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造模成功... 目的观察不同的电针频率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Bcl-2、Bax及p53表达的影响;探究周围神经损伤后抑制神经元凋亡的最佳电针频率。方法将48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低频组、高频组、模型组、空白组。制作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造模成功第8天低频组和高频组均针刺"环跳"穴并分别给予2 Hz、100 Hz不同频率的电针干预,20 min/次·d^-1,连续14 d。检测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cl-2、Bax及p53的表达。结果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低频组、高频组SFI较模型组升高(P<0.01),且低频组优于高频组(P<0.01)。HE染色,模型组神经纤维排列紊乱,雪旺细胞增多,髓鞘及轴突发生裂解消失,低频组、高频组神经纤维在数量及排列紊乱程度等方面均有改善,且低频组优于高频组。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模型组、低频组、高频组中Bcl-2、Bax及p53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低频组和高频组中Bcl-2显著升高,Bax、p53显著下降;并且低频组Bcl-2表达高于高频组(P<0.05),低频组Bax及p53的表达低于高频组(P<0.05)。结论电针有抑制或延缓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2 Hz的治疗频率在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中优于100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坐骨神经损伤 不同频率 环跳 Bcl-2 p53 BAX
下载PDF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早期功能恢复及脊髓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罗慧颖 曾志威 +3 位作者 于小波 何菁 曹靖 徐波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25-631,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 Hz/100 Hz电针组、100 Hz电针组、2 Hz电针组,每组20只。脊髓打击器打击大鼠胸(T)10节段脊髓制备急性脊髓损伤...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 Hz/100 Hz电针组、100 Hz电针组、2 Hz电针组,每组20只。脊髓打击器打击大鼠胸(T)10节段脊髓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术后1 d开始各电针组分别用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大鼠T9、T11节段的'夹脊'穴,每天1次,连续7 d。用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斜板实验、足迹印记实验观察大鼠运动功能;尼氏染色、Fluoro-Jade B(FJB)染色观察大鼠脊髓形态和神经元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及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BB评分和斜板角度明显降低(P<0. 001);大鼠后足脚掌无法着地,基本无运动能力,呈拖行步态;脊髓可见空洞,尼氏体模糊不清,数量较少;FJB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P<0. 001);Beclin 1和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 05,P<0. 001)。电针3 d后,与模型组比较,2 Hz/100 Hz电针组BBB评分与斜板角度明显升高(P<0. 001);电针7 d后,与模型组比较,2 Hz/100 Hz电针组和100 Hz电针组大鼠BBB评分与斜板角度均明显升高(P<0. 001,P<0. 05)。与模型组比较,2 Hz/100 Hz电针组与100 Hz电针组足印较清晰;脊髓尼氏体分布较均匀,着色较深;FJB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P<0. 001);LC3-Ⅱ/Ⅰ和Beclin 1蛋白表达升高(P<0. 01,P<0. 001);Caspase-3蛋白明显降低(P<0. 001)。与模型组比较,2 Hz电针组大鼠脊髓FJB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P<0. 05);LC3-Ⅱ/Ⅰ降低(P<0. 05)。与2 Hz/100 Hz电针组比较,100 Hz电针组步态不协调,脊髓Beclin 1蛋白降低(P<0. 05)。结论:2 Hz/100 Hz及100 Hz电针都能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其中2 Hz/100 Hz的效果更好,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自噬,减少神经元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不同频率 脊髓损伤 自噬 凋亡
原文传递
不同频率电针对急性期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比较 被引量:13
7
作者 虞璐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6期672-67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的电针对急性期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118例急性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频组和高频组,低频组采取连续波频率20 Hz治疗,高频组采取连续波频率50 Hz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第...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的电针对急性期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118例急性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频组和高频组,低频组采取连续波频率20 Hz治疗,高频组采取连续波频率50 Hz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第4周和第8周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评分及肌力、临床效果情况。结果低频组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FMA、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高频组(P<0.05);低频组患者2、4、5级肌力提升效果明显优于高频组(P<0.05);低频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高频组(P<0.05)。结论低频电针治疗急性期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更佳,能有效促进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肌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不同频率 卒中 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中风后遗症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不同频率循环荷载作用下花岗岩细观疲劳损伤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倪骁慧 李晓娟 朱珍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4-169,共6页
开展花岗岩细观疲劳损伤特征的试验研究对于理解花岗岩宏观力学疲劳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基于RMT–150B多功能全自动刚性岩石伺服试验机,对花岗岩试样采用幅值为10 MPa,频率分别为0.01,0.02,0.05,0.10,0.20,0.50和1.... 开展花岗岩细观疲劳损伤特征的试验研究对于理解花岗岩宏观力学疲劳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基于RMT–150B多功能全自动刚性岩石伺服试验机,对花岗岩试样采用幅值为10 MPa,频率分别为0.01,0.02,0.05,0.10,0.20,0.50和1.00 Hz的正弦疲劳荷载进行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然后,利用扫描电镜(SEM)获取大量花岗岩细观微结构信息,来研究不同频率循环荷载作用下花岗岩细观疲劳损伤特征。结果表明:在较低频率循环荷载作用时,沿晶裂纹是3类晶体主要损伤形式;当荷载频率较高时,石英和云母仍以沿晶裂纹为主要损伤形式,而长石则表现出以沿晶裂纹为主,穿晶裂纹和晶内裂纹为辅的损伤特征;沿晶裂纹和晶内裂纹的方位角表现出趋于循环荷载轴向方向的特征,而穿晶裂纹方位角则表现出明显的无规律性;沿晶裂纹是主要的损伤发展方式,穿晶裂纹次之,晶内裂纹对损伤发展基本没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不同频率 疲劳损伤 量化 矿物晶体 微裂纹
下载PDF
不同频率振动训练对膝关节位置觉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鹏 王安利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0-45,共6页
目的:通过使用不同频率的振动训练方法,对以下肢为主的篮球专项运动员进行8周分组训练,观察比较振动训练方法对本体感觉的作用效果。方法:受试对象选取相同专项、身高体重年龄相近、训练水平及年限接近的成年男性篮球运动员共27名,分为... 目的:通过使用不同频率的振动训练方法,对以下肢为主的篮球专项运动员进行8周分组训练,观察比较振动训练方法对本体感觉的作用效果。方法:受试对象选取相同专项、身高体重年龄相近、训练水平及年限接近的成年男性篮球运动员共27名,分为对照组、次高频(45 Hz)振动训练组、中低频(30 Hz)振动训练组等三组,测定不同频率振动训练前后实际膝关节(右侧)角度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差值,之后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结果:训练组的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方案与正常空白对照组相比较,膝关节位置觉呈显著性差异,且8周后采用次高频振动训练组比中低频振动训练组在本体感觉提高方面呈显著性差异,尤其在45°角度差异更明显。结论:1)两组不同频率的振动训练都使受试者膝关节本体感觉(关节位置觉)出现增强的效果。2)次高频(45 Hz)振动训练比中低频(30 Hz)振动训练对膝关节本体感觉提高的效果更显著,尤其在45°差异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训练 不同频率 膝关节 本体感觉 关节位置觉 低频振动 高频振动 力量训练 运动损伤
原文传递
不同频率分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田俊斌 罗斌 +1 位作者 赵静 薛荣亮 《西部医学》 2019年第10期1605-1608,共4页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频率分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月共选择纳入标准的下肢股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Hz治疗组、10Hz治疗组和15Hz治疗组4组,每组40例,治疗期间所有患...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频率分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月共选择纳入标准的下肢股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Hz治疗组、10Hz治疗组和15Hz治疗组4组,每组40例,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给予普瑞巴林胶囊口服治疗,5、10和15Hz治疗组分别给予5、10和15Hz分散式体外冲击波(1次/周,4次)治疗,比较4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抑郁情况和下肢股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变化特点,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疼痛强度评分比较:各组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此外治疗后与对照组组相比,10 Hz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焦虑症状评分:各组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此外治疗后与对照组组相比,10和15Hz组明显降低(P<0.05)。肌电图检测:治疗前后、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15Hz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局部淤斑4例、肿胀1例,均自行恢复,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5和10 Hz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显著,但不同的频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10Hz治疗效果较好,同时不会引起神经损害和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体外冲击波 不同频率
下载PDF
不同频率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飞 王淑萍 李昂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2期204-20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血液灌流(H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溶质的清除效果,为临床合理应用HP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 ...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血液灌流(H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溶质的清除效果,为临床合理应用HP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B、C、D组在A组基础上分别加HP 2周1次、1次/周和2次/周,观察12周。比较4组的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C反应蛋白(CRP)、β2-微球蛋白(β2-MG)、丙二醛(MDA)等血清溶质指标以及凝血功能情况。结果D组有2例患者分别于第6、10周未完成规定方案频次HP被剔除,原因均为消化道出血,最后共31例患者完成本研究;A、B、C 3组无出血情况且所有患者均完成本研究。干预后B、C、D3组的磷、PTH、CRP、β2-MG、MDA指标均低于A组,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干预后的钙、磷、CRP指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干预后的钙、磷、CRP、PTH、β2-MG、MDA指标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K-q检验显示,血钙除C组与D组外,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磷仅A组与C组、A组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H、CRP、β2-MG、MDA 4种溶质中,A组与B组、C组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干预后的凝血酶原时间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干预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D组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均高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基础上联合HP更有利于清除患者体内的中大分子血清溶质,1次/周即可达到较好效果。HP频率过高可能有出血风险及费用过高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 血液灌流 不同频率 血清溶质
原文传递
不同频率强脉冲光治疗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丽萍 赵洪超 +3 位作者 陈艳芳 曾涛 赵惠琼 李俊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62-67,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频率强脉冲光(IPL)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玉溪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70例140眼MG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A组在... 目的分析不同频率强脉冲光(IPL)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玉溪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70例140眼MG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A组在0周、第1周、第3周、第7周各进行1次IPL治疗(共治疗4次),B组在0周、第1周各进行1次IPL治疗(共治疗2次)。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检测泪膜破裂时间。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平均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av)、首次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f)、泪河高度和角膜荧光素染色。比较不同频率IPL治疗前后患者泪膜破裂时间、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NIBUTav、NIBUTf、泪河高度、睑板腺分泌能力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A组和B组泪膜破裂时间和OSDI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泪膜破裂时间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B组之间OS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NIBUTav、NIBUTf和泪河高度均明显升高,且A组NIBUTav、NIBUTf高于B组,而泪河高度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和B组睑板腺分泌物状态评分、分泌能力评分均有所下降,且A组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和B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有所下降,且A组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在0周、第1周、第3周、第7周对MGD患者各进行1次IPL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干眼症状和体征,治疗期间可以很好地平衡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强脉冲光 泪膜稳定性 睑板腺功能 不同频率
下载PDF
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0、CXC趋化因子配体10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芸 骆小娟 +2 位作者 居诗如 潘忠益 姚瑶 《河北中医》 2021年第9期1533-153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PH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低频组30例予低频(2 Hz)电针治疗...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PH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低频组30例予低频(2 Hz)电针治疗,高频组30例予高频(100 Hz)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疼痛阈值(PPT)及血清IL-10、CXCL10水平,并统计2组疗效。结果低频组总有效率96.67%(29/30),高频组总有效率80.00%(24/30),低频组疗效优于高频组(P<0.05)。治疗后2组疼痛VAS、PSQ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PT均升高(P<0.05),且治疗后低频组疼痛VAS、PSQI评分均低于高频组(P<0.05),PPT高于高频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10、CXCL10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低频组低于高频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PHN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且低频电针较高频电针临床疗效更优,能改善睡眠质量,提升PPT,降低血清IL-10、CXCL10水平,免疫调节能力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电针 白细胞介素10 趋化因子CXCL10
下载PDF
不同频率推拿手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毛少文 王锡勤 +3 位作者 韩哲 刘坤 胡菊 黄川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1期148-15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推拿手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推拿治疗该病提供方法借鉴,推动规范化推拿治疗方案形成。方法:该研究随机将该院收住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分入治疗组(慢频率推拿组)与对照组(常规...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推拿手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推拿治疗该病提供方法借鉴,推动规范化推拿治疗方案形成。方法:该研究随机将该院收住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分入治疗组(慢频率推拿组)与对照组(常规频率推拿组),每组40例,2组治疗方案相同,但推拿频率不同,2组均每周治疗6d,1次/d;2周1疗程,治疗2疗程后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改良Ashworth分级法(其中0、1、1+、2、3、4分别对应0-5分,方便计算)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2组在上肢FMA评分、改良Ashworth分级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慢频率推拿组(治疗组)疗效评价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用力轻、时间长、慢频率、顺时针方向的推拿手法,可以有效抑制脑卒中后大脑神经过度兴奋,降低痉挛程度,改善运动功能,疗效显著,有利于推动推拿手法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频率 推拿手法 中风 痉挛性瘫痪
下载PDF
不同体位护理频次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倪敏 李至红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9期23-24,4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护理频次对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75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各25例,分别为A、B、C组。三组患者术后均卧气垫床,均给予体位更换、翻身拍背体位护理,...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护理频次对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75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各25例,分别为A、B、C组。三组患者术后均卧气垫床,均给予体位更换、翻身拍背体位护理,频次分别为间隔2h、4h和6h。对比三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A、B、C三组患者压疮风险等级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A、B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C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则明显高于A、B两组;A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得分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临床实践验证,间隔4h体位护理频次既能有效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又不增加压疮及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显著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护理 不同频次 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态、炎症因子、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成建 薛志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0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HDF)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尿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清远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两组均采用...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HDF)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尿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清远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两组均采用HDF联合HFHD治疗,对照组HDF治疗1次/月,观察组HDF治疗1次/周。对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营养状况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营养状况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营养状况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炎症因子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治疗时,每周1次的HDF联合HFHD治疗在减轻炎症因子方面更优,且营养状况、肾功能改善方面更好,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频率 血液透析滤过 高通量 尿毒症 营养状态 炎症因子 肾功能
下载PDF
不同血液透析滤过频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小卿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9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滤过频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到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透析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按不同透析滤过频率分为四组,A组为常规血液透析30例,B...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滤过频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到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透析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按不同透析滤过频率分为四组,A组为常规血液透析30例,B组每周1次透析滤过30例,C组每2周1次透析滤过30例,D组每4周1次透析滤过30例。每月遵医嘱调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与红细胞比容(Hct)比值(EPO/Hct),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PTH)、微炎症指标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在治疗效果上,A组患者Hb、Alb、PTH、EPO用量较治疗前有所上升,EPO/Hct、CRP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患者Hb、Al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RP、PTH、EPO/Hct、EPO用量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生活质量评分上,A组患者前后生活质量评分8个项目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在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5个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改善患者肾性贫血,提高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频率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疗效
下载PDF
中药穴位热熨敷的不同推熨频率对促进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樊奕丹 王珍妮 +4 位作者 全小明 林雪梅 符梅华 李楠 周坚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622-627,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热熨敷的不同推熨频率对促进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外科住院的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试验A组、试验B组、对照组...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热熨敷的不同推熨频率对促进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外科住院的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试验A组、试验B组、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的中药热熨敷干预,试验A组的推熨频率为90~95次/min,试验B组的推熨频率为115~120次/min,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日2次,直至肛门排气和排便。观察3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试验B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试验A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B组首次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随时间推移均呈下降趋势,试验B组术后72 h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试验A组和对照组,且试验A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A组和试验B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熨敷能有效促进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以推熨频率为115~120次/min的整体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 中药热熨敷 结肠癌 胃肠功能
下载PDF
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疗法联合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倪小能 路伟 +2 位作者 卢英云 孙梁 丁晓彤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2155-2158,2181,共5页
目的:观察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疗法联合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 目的:观察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疗法联合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均为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疗法联合r TMS治疗,A组给予低频率r TMS,B组给予高频率r TMS。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残疾程度(DR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Vm)、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Vs)、搏动指数(PI)]、神经细胞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B组GCS评分高于A组,DRS评分低于A组(P<0.05)。治疗后,B组Vm、Vs高于A组,PI低于A组(P<0.05)。治疗后,B组BDNF高于A组,GFAP、S100-β、NSE低于A组(P<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疗法联合r TMS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具有一定的促醒效果,其中以高频的促醒效果更佳,可有效调节神经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机体脑血流动力学,改善GCS、DRS评分。但高频r TMS治疗不良反应较低频r TMS更大,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疗法 不同频率 重复经颅磁刺激 重型颅脑损伤 昏迷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不同频率电针预处理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爱红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9期1271-1273,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频率电针预处理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患者10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应用电针预处理防治术后肛门疼痛,根据电针频率差异,将采... 目的分析不同频率电针预处理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患者10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应用电针预处理防治术后肛门疼痛,根据电针频率差异,将采用2/100 Hz疏密波的36例设为甲组,将采用2 Hz连续波的36例设为乙组,将采用100 Hz连续波的36例设为丙组,观察对比3组术后肛门疼痛情况。结果术后6 h,甲、乙、丙3组疼痛评分(NRS)两两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甲组、乙组NR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甲组NRS评分显著低于乙组、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丙组NR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前使用频率为2/100 Hz疏密波的电针镇痛作用显著优于2 Hz、100 Hz连续波,可更有效地缓解术后肛门疼痛,值得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电针预处理 不同频率 术后肛门疼痛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