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宋代时文的“以古文为法” 被引量:24
1
作者 祝尚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25,共8页
明、清两代影响很大的“以古文为时文”的口号,其源头是北宋人唐庚提出的时文“以古文为法”。“以古文为法”在南宋引发了回归欧、苏的潮流,并通过古文评点的方式引导时文写作,造就了乾道、淳熙时期时文发展的高峰。但同时,时文取法古... 明、清两代影响很大的“以古文为时文”的口号,其源头是北宋人唐庚提出的时文“以古文为法”。“以古文为法”在南宋引发了回归欧、苏的潮流,并通过古文评点的方式引导时文写作,造就了乾道、淳熙时期时文发展的高峰。但同时,时文取法古文的是纯文法、技法,这又是严重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古文 时文 科举 评点本
下载PDF
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看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演变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文杰 伍小军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09-110,共2页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之后 ,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从当代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对考录制度的演变进行宏观微观分析便可发现 ,这一系列变化反映了我国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而认识到这一点 ,对于...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之后 ,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从当代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对考录制度的演变进行宏观微观分析便可发现 ,这一系列变化反映了我国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而认识到这一点 ,对于应试人员、主管机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考试录用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宏观演变 微观演变
下载PDF
北京政府时期文官考试与任用制度评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姬丽萍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4-60,共7页
北京政府的文官选拔与任用制度,脱胎于孙中山的文官管理思想,成型于袁世凯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文官(公务员)制度形成的伊始,对其后南京政府时期公务员管理体系的性质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文官体制的组织与体系、考试与甄别、分发与任... 北京政府的文官选拔与任用制度,脱胎于孙中山的文官管理思想,成型于袁世凯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文官(公务员)制度形成的伊始,对其后南京政府时期公务员管理体系的性质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文官体制的组织与体系、考试与甄别、分发与任用等三个方面切入,通过对北京政府时期文官制度的基本内涵、功能与作用的探讨,考察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公务员管理制度初成时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官(公务员)制度 北京政府 考试 任用
下载PDF
中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变革趋势 被引量:8
4
作者 句华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6-64,共9页
中国公务员录用制度是在吸收中国古代科举传统以及新中国干部录用经验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起来的。自1993年正式建立至今,中国公务员录用制度已运行发展了26年。26年来,公务员录用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呈现出录... 中国公务员录用制度是在吸收中国古代科举传统以及新中国干部录用经验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起来的。自1993年正式建立至今,中国公务员录用制度已运行发展了26年。26年来,公务员录用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呈现出录用条件完善化、录用考试科学化、录用管理规范化等变革趋势,为我国公务员队伍提供了大量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录用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制度变革
下载PDF
我国地方政府公务员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向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106,共6页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公务员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和探索,某些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步。但现行的公务员考核工作还不尽完善,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效地进行公务员考核表面看起来是一个有效建...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公务员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和探索,某些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步。但现行的公务员考核工作还不尽完善,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效地进行公务员考核表面看起来是一个有效建立评估机制的问题,但其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刻的制度背景等因素。应该着力突破行政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原有范围,用更开阔、更宏大的视野去全面、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影响公务员考核过程及其结果的诸多要素,才能有助于走出公务员考核的瓶颈和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考核 干部人事制度 行政体制改革 家长制 政治文化
下载PDF
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高等考试 被引量:3
6
作者 秦昊扬 《天中学刊》 2003年第4期84-88,共5页
清王朝覆灭以后,中国的政治进入了所谓的民主共和时代,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更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北洋政府积极向西方学习,竭力推行现代文官考试制度,制定并颁布了大量有关考试的法规法令和施行细则,并举行过两届高等考试,但因北洋军阀... 清王朝覆灭以后,中国的政治进入了所谓的民主共和时代,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更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北洋政府积极向西方学习,竭力推行现代文官考试制度,制定并颁布了大量有关考试的法规法令和施行细则,并举行过两届高等考试,但因北洋军阀治下的北洋政府,只是一个名实不符、表里不一的军阀式体制,以共和之名,行专制之实,隶属于它的考试制度,也就必然徒有考试之名,而无任用之实,无法对国家行政管理产生任何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洋政府时期 文官 高等考试
下载PDF
从绅士到知识分子:清末民初乡村社会中的权威变迁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华灵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绅士权威有两个来源,其知识来源是:知识正当化使绅士成为文化权威,知识等级化使绅士成为政治权威,知识公共化使绅士成为道德权威。其社会来源是,由于古代绅士跟州县官在知识视野上具有交集视域,跟乡村平民在社会视野上具有交集视域,并... 绅士权威有两个来源,其知识来源是:知识正当化使绅士成为文化权威,知识等级化使绅士成为政治权威,知识公共化使绅士成为道德权威。其社会来源是,由于古代绅士跟州县官在知识视野上具有交集视域,跟乡村平民在社会视野上具有交集视域,并且州县官与乡村平民在知识视野与社会视野上存着着双重空集视域,所以绅士是州县官与平民之间的中介,而这为绅士在乡村社会的权威奠定了社会基础。但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古代绅士逐步逐代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绅士权威的知识来源与社会来源都解体了,于是绅士权威也崩塌了。而绅士权威在乡村社会的崩溃,正是启蒙运动失败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绅士 知识分子 权威 启蒙 科举制度
下载PDF
结构化小组面试的效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社育 《中国考试》 CSSCI 2020年第7期42-46,共5页
结构化小组面试是近年来我国公务员录用面试中采用的新型面试技术。为了准确地了解这种新型面试技术的效度,依据现代心理测量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结构化小组面试的有效性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化小组面试具有较好... 结构化小组面试是近年来我国公务员录用面试中采用的新型面试技术。为了准确地了解这种新型面试技术的效度,依据现代心理测量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结构化小组面试的有效性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化小组面试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和预测效度。这为结构化小组面试的推广使用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实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小组面试 效度
下载PDF
清代科举试卷违式问题探析
9
作者 王学深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4期112-122,M0006,共12页
清代科举制度在承继明代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自顺治二年恢复乡试起,清廷就开始对科场试卷违式问题高度关注,制定了相应的科场条例,并将这种严苛而烦琐的制度坚持至科举制终结。清代科场试卷违式可分为临文敬避、抬写格式与杂项违式... 清代科举制度在承继明代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自顺治二年恢复乡试起,清廷就开始对科场试卷违式问题高度关注,制定了相应的科场条例,并将这种严苛而烦琐的制度坚持至科举制终结。清代科场试卷违式可分为临文敬避、抬写格式与杂项违式三大类。若有违反者,清廷将通过罚科、黜落、革除功名和降调等手段对涉事士子、官员进行处罚。这就要求应试者在各级别、各场次考试中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以避免因试卷违式而带来的惩处。故而,平衡乡会试三场考试,而非仅仅“首重头场”,是清代士子在科举考试中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科举 试卷 违式
下载PDF
科举与印刷视野下的南宋古文新变
10
作者 李清婉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20-128,共9页
科举在宋代成为新社会形态的重要推动力,南宋时期参加科举的人数大幅增加,庞大的人数基数催生出具有批点性质的古文用书,印刷的推广又进一步推动其市场的扩大。在科举和印刷的双重影响下,南宋文集的编订和出版呈现通俗化倾向。这种倾向... 科举在宋代成为新社会形态的重要推动力,南宋时期参加科举的人数大幅增加,庞大的人数基数催生出具有批点性质的古文用书,印刷的推广又进一步推动其市场的扩大。在科举和印刷的双重影响下,南宋文集的编订和出版呈现通俗化倾向。这种倾向一方面体现在所选篇目平易且篇幅短小,所选作者多是中下层文人,体现非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趣味;另一方面体现在随着理学的世俗化,理学文章在古文选集中并未大幅增加阅读难度,反而因为理学的官方化而进入了更多底层文人的视野。而与通俗化相对应的,是科举与印刷共同造就的新读者——非士大夫群体,正是由于他们的加入,不但扩大了古文的读者群,而且为古文选集的编订和出版带来了新的审美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科举 雕版印刷 古文选本 读者
下载PDF
元祐更化初《同文馆唱和诗》考论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肖奂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97,共7页
《同文馆唱和诗》是以诗体分类、每体依韵编排的唱和诗集,比较几个通行版本后,发现附录在《柯山集》与以其为底本的《张耒集》中之四卷本,要比《张右史文集》与以其为底本的四库单行本之五卷本、十卷本更为合理。同文馆锁院起止时间大... 《同文馆唱和诗》是以诗体分类、每体依韵编排的唱和诗集,比较几个通行版本后,发现附录在《柯山集》与以其为底本的《张耒集》中之四卷本,要比《张右史文集》与以其为底本的四库单行本之五卷本、十卷本更为合理。同文馆锁院起止时间大体可以确定在元祐二年中伏日即六月二十到九月二十,三个月的锁院比较罕见。同文馆在汴京城西阊阖门外西城隍庙附近,在熙宁元丰时期因朝廷厚待高丽使节而利用率极高,元祐二年被用作试院透漏出朝廷对待高丽政策的变化。进入此次锁院的试官十九人,除参与唱和的十三人外,还有赵睿、孙朴、刘安世三人可考。此次考试的并非吏部铨选文武选人,而是开封府的发解试。不少试官都感受到这次解试承载着元祐更化的科场更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文馆唱和诗 宋诗 科举考试
下载PDF
档案职位专业化研究:现状与成因--基于西南地区2010-2019年公务员考试职位表的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甜 嘎拉森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9-101,共3页
文章以西南地区2010-2019年十年间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信息为数据源,根据报考条件里的专业学科要求、学历要求、是否有专业科目考试相关要求,对档案职位的专业化程度进行定量与定性的综合分析,发现西南地区公务员考试中档案职位专业化程度... 文章以西南地区2010-2019年十年间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信息为数据源,根据报考条件里的专业学科要求、学历要求、是否有专业科目考试相关要求,对档案职位的专业化程度进行定量与定性的综合分析,发现西南地区公务员考试中档案职位专业化程度较低,档案专业知识与技能认可度不够,原因可总结为档案职位准入门槛低、专业知识与技能可替代性强、专业知识与技能习得成本低、档案专业人员关键技能缺失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考试 档案职位 职业专业化 学科结构
下载PDF
再论琉球的“科”:以现存琉球汉籍为线索 被引量:4
13
作者 水上雅晴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34,共8页
琉球的"科举文献"大多已焚毁,现在难以把握琉球"科"或者"科试"制度的内容。通过对冲绳县和东京几个收藏单位的访问,以及对琉球士人旧藏经学文献的调查,从中发现往往有关于"科"的笔写文字。通... 琉球的"科举文献"大多已焚毁,现在难以把握琉球"科"或者"科试"制度的内容。通过对冲绳县和东京几个收藏单位的访问,以及对琉球士人旧藏经学文献的调查,从中发现往往有关于"科"的笔写文字。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琉球"科"的情况:其一,琉球一般士人学习经书,大多以登"科"做官为目的,而以修养心性为目的学习经书的士人则很少。其二,在学习经书之时,不仅利用中国讲章类的书籍,同时还利用日本国内刊行的字典和"谚解",以资了解经传文字的音义和章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球 汉籍 科试 笔写文字
下载PDF
清代乾隆朝科举冒籍问题概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学深 《中国考试》 2016年第4期56-64,共9页
冒籍是中国科举史上一直存在的作弊手法。在清代,冒籍问题以乾隆朝表现得最为突出。乾隆朝冒籍问题原因不同、形式多样,乾隆帝本人也一直对于冒籍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严加防范和惩处。本文以冒籍概念为切入点,具体探讨清代乾隆朝冒籍问... 冒籍是中国科举史上一直存在的作弊手法。在清代,冒籍问题以乾隆朝表现得最为突出。乾隆朝冒籍问题原因不同、形式多样,乾隆帝本人也一直对于冒籍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严加防范和惩处。本文以冒籍概念为切入点,具体探讨清代乾隆朝冒籍问题形成的原因、冒籍的种类与形式、冒籍产生的影响以及乾隆朝所采取的稽查冒籍之法等,全方位地展现乾隆朝的冒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冒籍 高考移民
下载PDF
洪武首科进士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吉勋 《古代文明》 CSSCI 2013年第2期78-88,114,共11页
本文全面考察洪武四年中进士的120名士人的履历和授官任职情况,结合洪武初年征举人材的举措和开科取士的背景,解释洪武六年科举停罢的缘因。进而指出元末明初士人存在不乐仕进的心态,以及要面对有司征迫,中进士后授职低微等现实。
关键词 科举 明朝 进士
下载PDF
明代科举士子时文阅读初探 被引量:3
16
作者 安娜 《古代文明》 CSSCI 2017年第1期93-104,共12页
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的明代,时文作为科举士子的必修课已逐渐成为官方取士最重要的文体。时文阅读由明初的明令禁止到明中期的普及化、群体化发展,最后到明末的士子"非举业不览",每一阶段都与科举制度、出版业发展息息相关、... 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的明代,时文作为科举士子的必修课已逐渐成为官方取士最重要的文体。时文阅读由明初的明令禁止到明中期的普及化、群体化发展,最后到明末的士子"非举业不览",每一阶段都与科举制度、出版业发展息息相关、互为影响。时文因其特殊的政治属性而备受关注,在明代拥有最大的阅读群体,士子因切磋揣摩时文写作而结成文社,文社规模的发展壮大也对科举取士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时文阅读逐渐将经典的神圣阅读带向了工具性阅读,阅读的工具属性带动了明代出版业的兴盛发展,坊刻、私刻时文刊本的充盈不仅满足了应举士子的阅读需求,为其提供应试捷径,同时还将时文的文学地位大幅度提升,赋予了时文阅读更多的文化属性和内涵。时文的读者、作者、出版者在彼此独立的同时,角色随时可以互相转换,可以说,明代时文阅读活动中的士子承载着多重身份,这种特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明代士人复杂的心态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文 阅读史 科举制度 出版文化
下载PDF
学问与世变:晚清中国实学观的衍变与知识取向的转折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南屏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80,共12页
无论是清代的官方知识诉求,还是乾嘉学问影响下的士林风尚,其标榜的学问追求都并未脱离"经史实学"的范畴,经史之学在清代儒学内部长期位于"实学"概念的核心。晚清以降,这一以经史之学作为"实学"的观念,... 无论是清代的官方知识诉求,还是乾嘉学问影响下的士林风尚,其标榜的学问追求都并未脱离"经史实学"的范畴,经史之学在清代儒学内部长期位于"实学"概念的核心。晚清以降,这一以经史之学作为"实学"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动摇。在"论学以有用为主"的时代思潮影响下,由于经过了偏重近世史与外国史的调适,史学作为一种知识门类的地位获得了提升,成为"有用之学"的一种;同时,在同一把衡量学问"有用"与否的流行标尺下,经学则被归于"无用",也由此在清末日益退居知识版图的边缘乃至走上被扬弃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学 经学 史学 科举制
原文传递
朝鲜王朝时代的成均馆和科举 被引量:3
18
作者 朴贤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5,共6页
朝鲜王朝时代的科举以学校教育为基础而被制度化。朝鲜王朝初期的成均馆教育以培养文官人才为目标,教育课程与文科考试科目相互对应,其教育理念体现了与科举之间的密切联系。十六七世纪,由于教育机会的扩大以及儒生人数的增加,科举与学... 朝鲜王朝时代的科举以学校教育为基础而被制度化。朝鲜王朝初期的成均馆教育以培养文官人才为目标,教育课程与文科考试科目相互对应,其教育理念体现了与科举之间的密切联系。十六七世纪,由于教育机会的扩大以及儒生人数的增加,科举与学校教育逐步被分离开。自18世纪中期开始,成均馆考试被当作文科考试的一种,20%—30%的文科合格者都是通过成均馆考试而及第的。这说明,此时的成均馆考试逐渐呈现出科举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王朝 成均馆 科举
下载PDF
试析科举制度与现代公务员考试视野下的中国“官本位”思想 被引量:2
19
作者 孟凯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48-52,共5页
近年来,"科举学"研究开始兴盛,研究者们对科举制度不再一味地批判,为科举正名者不在少数。重新审视科举制度时,应该看到它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到某些促进作用,保证了中国文官体制的完整性、连续性,让国家机器可以正常运转;促... 近年来,"科举学"研究开始兴盛,研究者们对科举制度不再一味地批判,为科举正名者不在少数。重新审视科举制度时,应该看到它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到某些促进作用,保证了中国文官体制的完整性、连续性,让国家机器可以正常运转;促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自唐代以来几乎所有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皆出身科举。但科举制度也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就是以考试为主要形式的选官制度,促使中国形成了影响至今的、普遍的"官本位"心态。中国目前实行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又有反复传统"官本位"思想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公务员考试 官本位
下载PDF
言语理解与表达应以考查语言交际能力为主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小庆 张晋军 赵亮 《中国考试》 2010年第5期12-17,共6页
今天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又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是重蹈科举的失败覆辙,还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闯出考试科学化的新路?本项研究在对试卷实测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2002年《行政职业能力考试》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试... 今天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又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是重蹈科举的失败覆辙,还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闯出考试科学化的新路?本项研究在对试卷实测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2002年《行政职业能力考试》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试题的定量、定性分析,发现这部分试题整体质量较差,质量亟待提高。研究认为:言语部分的题目应以考查语言交际能力为主;应着重考查"正确理解"和"准确表达",而不需要过于注重细微的词义辨析;需要注意尊重个人不同的风格和习惯;在预测的基础上建立具有质量保证的题库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验 公务员考试 语言测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