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汉族成年人前牙区牙槽宽度及根尖位置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姜若萍 傅民魁 《口腔正畸学》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前牙根尖与周围骨皮质的位置关系,为正畸矫治设计、筛选根吸收高危人群和预防医源性并发症等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正常青年98人,男女各半,年龄范围17~25岁,平均年龄20.29岁。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并计算反映上下...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前牙根尖与周围骨皮质的位置关系,为正畸矫治设计、筛选根吸收高危人群和预防医源性并发症等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正常青年98人,男女各半,年龄范围17~25岁,平均年龄20.29岁。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并计算反映上下颌切牙根尖到周围骨皮质位置关系的12项指标及下颌平面角。建立上述测量指标的均值范围;相关分析研究下颌平面角对其影响。结果 (1)建立正常男女根尖位置及牙槽宽度的均值。(2)男性组中 SN/MP 与 UH、UH/UW 正相关,与 UP 负相关;女性组中 SN/MP 与 LW 负相关。结论 (1)正常汉族成年人上下颌前牙牙槽骨宽度及根尖相对皮质骨位置比较稳定。(2)下颌平面角对根尖位置及牙槽宽度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牙合] 根尖位置 牙槽宽度 下颌平面角
原文传递
成人骨型Ⅲ类矫治前后前牙区变化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何方林 蒋立辉 +1 位作者 宋思吟 吴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9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骨型Ⅲ类患者矫治前后上下前牙区牙槽高度和宽度变化以及前牙区牙根位置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1月在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口腔科正畸掩饰治疗的成人骨型Ⅲ类患者50例,比较正畸治疗前后患者上下颌前牙牙槽骨厚度和... 目的探讨成人骨型Ⅲ类患者矫治前后上下前牙区牙槽高度和宽度变化以及前牙区牙根位置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1月在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口腔科正畸掩饰治疗的成人骨型Ⅲ类患者50例,比较正畸治疗前后患者上下颌前牙牙槽骨厚度和高度,其中包括上前牙槽骨厚度(upper anterior alveolar bonethickness,UA)、上后牙槽骨厚度(upper posterior alveolar bone thickness,UP)、上牙槽骨总厚度(upper alveolar bone width,UW)、下前牙槽骨厚度(lower anterior alveolar bone thickness,LA)、下后牙槽骨厚度(lower posterior alveolar bone thickness,LP)、下牙槽骨总厚度(lower alveolar bone width,LW)、根中水平上前牙槽骨厚度(upper anterior alveolar bone thickness at the mid-root level,UA-m)、根中水平上后牙槽骨厚度(upper posterior alveolar bone thickness at the mid-root level,UP-m)、根中水平上牙槽骨总厚度(upper alveolar bone thickness at the mid-root level,UW-m)、根中水平下前牙槽骨厚度(lower anterior alveolar bone thickness at the mid-root level,LA-m)、根中水平下后牙槽骨厚度(lower posterior alveolar bone thickness at the mid-root level,LP-m)、根中水平下牙槽骨总厚度(lower alveolar bone thickness at the mid-root level,LW-m)以及上前牙槽骨高度(upper anterior alveolar bone height,UAH)和下前牙槽骨高度(lower anterior alveolarbone height,LAH)。结果正畸治疗前后患者UA、UP-m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畸治疗前比较,正畸治疗后患者UP、UW、UA-m、UW-m测量值均显著降低(P<0.05)。正畸治疗后患者LP、LA-m测量值与正畸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畸治疗前比较,正畸治疗后患者LA、LW、LP-m、LW-m测量值均降低(P<0.05)。与正畸治疗前比较,正畸治疗后患者UAH、LAH测量值均显著降低(P<0.05)。正畸治疗后,患者上下颌前牙解剖牙根长度分别为(10.62±0.57)mm、(9.65±0.48)mm,正畸治疗前患者上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骨型Ⅲ类 正畸掩饰治疗 前牙区 牙槽形态 牙槽高度 牙槽宽度 代偿性移动
下载PDF
溢洪道差动式挑流鼻坎消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雷 赵兴龙 《吉林水利》 2023年第9期1-7,共7页
差动式挑流鼻坎因挑射出的水流上下分流,在垂直方向上存在较大的扩散,挑射水舌宽度增加幅度较大,消能效果明显,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但是目前,在实际工程中针对差动式挑流鼻坎选取齿槽宽度的大小对消能效果的影响研究尚少。通过FLUEN... 差动式挑流鼻坎因挑射出的水流上下分流,在垂直方向上存在较大的扩散,挑射水舌宽度增加幅度较大,消能效果明显,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但是目前,在实际工程中针对差动式挑流鼻坎选取齿槽宽度的大小对消能效果的影响研究尚少。通过FLUENT流体计算软件,采用RNG k-ε模型并耦合VOF模型,建立挑流鼻坎数学模型,探究差动式挑流鼻坎齿槽宽度对消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齿槽宽度为5m时,水流流态较好、水舌挑距远离水工建筑物、下游断面最大速度和下游断面平均流速偏小、下游河道底部压强较小,满足工程需求;随着差动式挑流鼻坎齿槽宽度的缩小,下游河道水流流态更加紊乱,外缘挑距和水舌宽度增大,内缘挑距缩小;齿槽宽度的变化与下游河道断面最大流速、平均流速、下游河道底部压强并无明显关系。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中差动式挑流鼻坎的宽度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流消能 差动式挑坎 齿槽宽度 消能效果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替牙期反牙合前牙区牙槽骨宽度及根尖位置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田海英 施生根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5年第5期280-28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替牙期反牙合切牙根尖与周围皮质骨的位置关系,对比其差异性,为临床诊疗、风险评估以及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共60例,年龄7-11岁,按照不同的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替牙期反牙合切牙根尖与周围皮质骨的位置关系,对比其差异性,为临床诊疗、风险评估以及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共60例,年龄7-11岁,按照不同的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每组20例。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并计算反映上下颌切牙根尖到周围骨皮质位置关系的12项指标。对三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中LA低角组>高角组(P<0.05),LW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P<0.01),UH、LH高角组>低角组(P<0.05),LH/LW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P<0.001),UH/UW高角组>低角组(P<0.01)。三组患者中,切牙区根尖处唇侧牙槽骨厚度均明显比舌侧牙槽骨薄(P<0.001)。Go Gn-SN与UH、LH、UH/UW、LH/LW正相关,与LA、LW负相关。结论: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前牙区牙槽骨宽度及根尖位置与垂直骨面型有关。高角组下切牙根尖部唇舌侧以及唇侧的牙槽骨厚度较薄,而低角组相应处的牙槽骨较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 安氏Ⅲ类 垂直骨面型 牙槽宽度 根尖位置
下载PDF
Ⅲ类患者与Ⅰ类患者牙槽骨及牙弓宽度的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夏大弘 王彤 陈国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6-877,881,共3页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将Ⅲ类错畸形患者的牙弓、牙槽骨宽度与与Ⅰ类患者的值进行比较。方法:本研究共收集47例成人Ⅲ类患者,50例成人Ⅰ类患者。在术前研究模上测量牙弓与牙槽骨宽度,并对两组测量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比较。结果...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将Ⅲ类错畸形患者的牙弓、牙槽骨宽度与与Ⅰ类患者的值进行比较。方法:本研究共收集47例成人Ⅲ类患者,50例成人Ⅰ类患者。在术前研究模上测量牙弓与牙槽骨宽度,并对两组测量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比较。结果:Ⅲ类患者上颌除上尖牙间宽度外,其余测量值均小于Ⅰ类患者。而下颌所有测量值,Ⅲ类患的测量值均大于Ⅰ类患者。结论:Ⅲ类患者,上颌牙弓及牙槽骨宽度窄于I类患者;下颌牙弓及牙槽骨宽于Ⅰ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类错 牙弓宽度 牙槽骨宽度
下载PDF
正常青少年不同垂直骨面型切牙区牙槽骨宽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晶晶 张端强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比较个别正常青少年不同垂直骨面型切牙区牙槽骨宽度的差异。方法:选取个别正常青少年高角组23名,均角组25名,低角组24名,测量其头颅侧位片上的上下颌切牙区牙槽骨宽度的相应指标,利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个别正常青少年不同垂直骨面型切牙区牙槽骨宽度的差异。方法:选取个别正常青少年高角组23名,均角组25名,低角组24名,测量其头颅侧位片上的上下颌切牙区牙槽骨宽度的相应指标,利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个别正常UP值、LP值和LA值在低角组与高角组、均角组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角组与均角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UA值在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UH值在高角组与低角组、高角组与均角组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角组与均角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LH值在高角组与低角组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个别正常青少年上下颌切牙区牙槽骨宽度与垂直骨面型有关,高角组上切牙根尖部腭侧,下颌切牙根尖部唇舌侧的牙槽骨厚度较薄,而低角组相应处的牙槽骨较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牙区牙槽骨宽度 垂直骨面型 正常[牙合]
原文传递
安氏Ⅰ类高角和低角女性患者上下颌前部牙槽突宽度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苏莉 吕婴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202-204,共3页
目的 :对比安氏Ⅰ类高角和低角患者上下颌前部牙槽突宽度。方法 :选取骨性安氏Ⅰ类女性高角患者 2 0名 ,低角患者 1 8名 ,对其头颅侧位片上的上下颌前部牙槽突宽度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在安氏Ⅰ类女性错患者中 ,高角病人其上... 目的 :对比安氏Ⅰ类高角和低角患者上下颌前部牙槽突宽度。方法 :选取骨性安氏Ⅰ类女性高角患者 2 0名 ,低角患者 1 8名 ,对其头颅侧位片上的上下颌前部牙槽突宽度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在安氏Ⅰ类女性错患者中 ,高角病人其上切牙根尖部腭侧 ,下颌切牙根尖部唇舌侧的牙槽骨厚度较薄 ,而低角患者相对应处的牙槽骨较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槽突宽度 垂直骨面型 头影测量 牙槽骨
下载PDF
安氏Ⅰ类错年轻成人前牙区牙槽宽度及根尖位置的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蔡留意 丁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269-1271,共3页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错年轻成人前牙区牙槽宽度和根尖位置特征。方法:安氏Ⅰ类错88名,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并计算上下颌切牙根尖到周围皮质骨位置关系的12项指标及下颌平面角。测量值与正常成人的相应数据比较。结果:男性上切...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错年轻成人前牙区牙槽宽度和根尖位置特征。方法:安氏Ⅰ类错88名,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并计算上下颌切牙根尖到周围皮质骨位置关系的12项指标及下颌平面角。测量值与正常成人的相应数据比较。结果:男性上切牙根尖比女性组上切牙根尖远离腭平面且靠近根尖前方的唇侧皮质骨;男性下切牙根尖比女性下切牙根尖远离下颌平面且根尖处牙槽骨宽度也比女性值大。与正常比较,男性上切牙根尖靠近腭平面,下切牙根尖远离下颌平面且靠近根尖前方的唇侧皮质骨、女性上切牙根尖靠近腭平面和根尖后部的腭侧皮质骨。研究组男性,SN/MP与UH、LH、UH/UW、LH/LW成高度正相关,与UP、UW、LA、LW负相关;研究组女性,SN/MP与LH、LH/LW、UH/UW成高度正相关,与UH正相关;与UW高度负相关,与UP、LP、LW负相关。结论:安氏Ⅰ类错年轻成人上下颌前牙牙槽骨宽度及根尖位置有较多的性别差异。安氏Ⅰ类错年轻成人前牙根尖位置和牙槽骨宽度没有正常人群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Ⅰ类错 根尖位置 牙槽宽度 下颌平面角
下载PDF
安氏Ⅲ类患者正畸矫治前后前牙区牙槽突宽度的研究
9
作者 刘军林 程维平 +2 位作者 孙爱红 丁蕊 黄婧 《甘肃医药》 2012年第11期828-830,共3页
目的:对比安氏Ⅲ类患者正畸治疗前后上下颌前部牙槽突宽度。方法:选取骨性安氏Ⅲ类患者30名,均上颌拔除第二前磨牙,下颌拔除第一前磨牙,对其正畸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上的上下颌前部牙槽突宽度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安氏Ⅲ类错牙合患... 目的:对比安氏Ⅲ类患者正畸治疗前后上下颌前部牙槽突宽度。方法:选取骨性安氏Ⅲ类患者30名,均上颌拔除第二前磨牙,下颌拔除第一前磨牙,对其正畸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上的上下颌前部牙槽突宽度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后,上切牙根尖部腭侧及唇侧,牙槽骨宽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下颌切牙根尖部唇侧的牙槽骨宽度较薄,而舌侧相对应处的牙槽骨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安氏Ⅲ类患者上颌前部牙槽突吸收与增生基本平衡;而下颌唇侧的增生相对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Ⅲ类 前牙槽突宽度 头影测量
下载PDF
第二恒磨牙正锁(牙合)畸形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唐顼晶 刘月华 兰庭超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CAS 2007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引发下颌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相关因素,为口腔正畸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800例符合条件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49例,女451例,平均年龄21.7±3.31岁,其中45例发生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测量上颌后段牙弓间隙... 目的探讨引发下颌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相关因素,为口腔正畸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800例符合条件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49例,女451例,平均年龄21.7±3.31岁,其中45例发生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测量上颌后段牙弓间隙,下颌后段牙弓间隙,ANB角,上颌第一磨牙区和上颌第二磨牙区的牙槽弓宽度和下颌第一磨牙区和下颌第二磨牙区的牙槽弓宽度,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发生率为5.6%,其性别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回归方程:第二磨牙正锁(牙合)=22.9748+2.0257×上颌后段牙弓拥挤度+1.5372×下颌后段牙弓拥挤度+1.0071×ANB角度+0.3785×上颌第二磨牙处牙槽弓宽度-0.4897×下颌第二磨牙处牙槽弓宽度。结论第二磨牙正(牙合)与上颌后段牙弓拥挤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与下颌后段牙弓拥挤度、ANB角度和上颌第二磨牙处牙槽弓宽度呈正相关关系,与下颌第二磨牙处的牙槽弓宽度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磨牙正锁[牙合] 上颌后段牙弓间隙 下颌后段牙弓间隙 ANB角 牙槽弓宽度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骨替代材料应用于牙槽嵴位点保存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运 王彦梅 何家才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第6期361-366,共6页
目的探讨拔牙窝内植入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ogen,PRF)混合Bio⁃Oss®骨粉进行牙槽嵴保存术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进行牙槽嵴保存术的患者36例,36个拔牙位点,分成两组:PRF混合Bio⁃Oss®骨粉组(试验组... 目的探讨拔牙窝内植入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ogen,PRF)混合Bio⁃Oss®骨粉进行牙槽嵴保存术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进行牙槽嵴保存术的患者36例,36个拔牙位点,分成两组:PRF混合Bio⁃Oss®骨粉组(试验组)和单独使用Bio⁃Oss®骨粉组(对照组),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拍摄CBCT测量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术后1周临床评估早期软组织愈合和疼痛感觉情况。结果试验组骨高度变化(⁃1.48±0.40)mm和对照组(⁃1.49±0.23)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骨宽度变化(⁃1.09±0.42)mm和对照组宽度变化(⁃1.35±0.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3,P=0.01)。试验组术后疼痛评分2.39±1.20,对照组3.39±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3,P=0.045);试验组和对照组软组织愈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牙槽嵴保存术中利用PRF混合Bio⁃Oss®骨粉可以减少牙槽骨的吸收和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窝 牙槽嵴保存术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Bio⁃Oss^■骨粉 早期软组织愈合 术后疼痛 牙槽骨高度 牙槽骨宽度
下载PDF
CBCT结合三维坐标系评估正畸关闭萎缩牙槽骨间隙前后牙槽骨改建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莎莎 吴艳 +1 位作者 周建萍 戴红卫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0-394,共5页
目的:应用CBCT评价正畸牙移动对萎缩牙槽骨的改建作用。方法:选取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牙槽骨萎缩成人患者15例,比较正畸治疗前后维持和关闭萎缩性牙槽骨区域牙槽骨高度、宽度,及皮质骨厚度的变化。结果:维持间隙组牙槽骨宽度、高度及皮... 目的:应用CBCT评价正畸牙移动对萎缩牙槽骨的改建作用。方法:选取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牙槽骨萎缩成人患者15例,比较正畸治疗前后维持和关闭萎缩性牙槽骨区域牙槽骨高度、宽度,及皮质骨厚度的变化。结果:维持间隙组牙槽骨宽度、高度及皮质骨厚度均显著减小(P<0.05);而间隙关闭组近远中牙槽骨宽度、舌侧牙槽骨高度显著增加(P<0.05),近远中颊侧牙槽骨高度显著降低降低,近中颊侧皮质骨厚度显著减小(P<0.05),其余皮质骨厚度变化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畸牙移动有助于萎缩牙槽骨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萎缩牙槽骨 牙槽骨宽度 牙槽骨高度 皮质骨厚度
下载PDF
恒牙(牙合)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牙弓及基骨弓宽度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曹正飞 王青青 +1 位作者 关慧娟 冯翠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恒牙[牙合]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牙弓及基骨弓宽度的特征。方法选取处于恒牙[牙合]早期的患者共57例,其中安氏Ⅰ类29例,安氏Ⅱ类2分类28例,年龄11~15岁。使用3shape扫描仪扫描患者正畸前记存模型获得数字化模型,对数... 目的探讨恒牙[牙合]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牙弓及基骨弓宽度的特征。方法选取处于恒牙[牙合]早期的患者共57例,其中安氏Ⅰ类29例,安氏Ⅱ类2分类28例,年龄11~15岁。使用3shape扫描仪扫描患者正畸前记存模型获得数字化模型,对数字化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与安氏Ⅰ类患者相比,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上颌前磨牙区及下颌尖牙区牙弓宽度较小(P<0.05),其余牙弓测量项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2种错[牙合]类型患者下颌牙槽骨宽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上颌前磨牙区及下颌尖牙区牙弓宽度小于安氏Ⅰ类患者,下颌基骨弓宽度与安氏Ⅰ类患者相比无差异。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上下颌牙弓宽度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弓宽度 基骨弓宽度 安氏Ⅱ类2分类 安氏Ⅰ类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错牙合下颌磨牙后区特征的CBCT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扬 张志伟 +1 位作者 李茜茜 陆兴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9期3466-3469,共4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对成人轻度或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下颌磨牙后区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择成人轻度或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30例行CBCT扫描,CBCT生成头颅侧位片,测量眼耳平面与下颌平面的夹角(FMA角度),其中高角... 目的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对成人轻度或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下颌磨牙后区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择成人轻度或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30例行CBCT扫描,CBCT生成头颅侧位片,测量眼耳平面与下颌平面的夹角(FMA角度),其中高角组(FMA>32°)、均角组(22°≤FMA≤32°)、低角组(FMA<22°)各10例,应用CBCT专用软件CS 3D Imaging对下颌双侧第二磨牙后间隙和下颌第二磨牙后区牙槽骨宽度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并运用SPSS21.0软件包对测量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下颌第二磨牙后间隙和下颌第二磨牙后区牙槽骨宽度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下颌第二磨牙后间隙(SRL)与第二磨牙远中4 mm位置距牙槽嵴顶4 mm处牙槽骨宽度(ABW4)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结果均依次减小。低角组第二磨牙远中4 mm位置距牙槽嵴顶8 mm处牙槽骨宽度(ABW8)大于均角组,低角组大于高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角组与高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第三磨牙组SRL、ABW4和ABW8大于无第三磨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第二磨牙后间隙及下颌第二磨牙后区牙槽骨宽度的大小存在差异,且与下颌平面角的大小呈负相关;第三磨牙的存在对下颌第二磨牙后区的空间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磨牙后间隙 牙槽骨宽度 CBCT
下载PDF
埋伏上切牙正畸牵引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郭苏莹 陆史俊 丁元凤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4期273-279,共7页
目的 探讨埋伏阻生上切牙正畸牵引对牙根、牙周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2018年01月—2022年12月完成阻生上切牙正畸牵引的患者40例,选择对侧同名牙根尖孔未发育完成的为A组(2... 目的 探讨埋伏阻生上切牙正畸牵引对牙根、牙周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2018年01月—2022年12月完成阻生上切牙正畸牵引的患者40例,选择对侧同名牙根尖孔未发育完成的为A组(23例),对侧同名牙根尖孔发育完成的为B组(17例)。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A、B组埋伏的上切牙牵引前后的牙根长度,比较患牙牵引后与对侧同名牙以及1年后患牙的牙槽骨(牙槽骨宽度、唇侧骨板厚度、牙槽骨高度)及角化龈宽度变化。结果 埋伏上切牙牵引后牙根长度较牵引前均有所增长(P<0.05);A组牵引后的牙槽骨宽度接近对侧同名牙牙槽骨宽度(P>0.05),而B组牵引后的牙槽骨宽度无法达到对侧同名牙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牵引后的唇侧骨板均无法达到对侧同名牙的高度及厚度(P<0.05),角化龈宽度也显著小于对侧同名牙(P<0.05);但A组1年后的回访中,角化龈宽度显著增长(P<0.05)。结论 对埋伏上切牙牵引,有利于埋伏的上切牙牙根生长、牙槽骨的改建和角化龈的生长,但仍无法达到与对侧同名牙完全对称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牙 角化龈宽度 牙槽骨宽度 牙根长度 锥形束CT 正畸牵引 前牙美学 牙龈生物型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牙弓及牙槽弓宽度的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明慧 莫朝伦 张军梅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错颌牙弓及牙槽弓宽度的特征。方法根据下颌平面角(∠MP-FH,∠SN-MP)大小选取60例骨性Ⅲ类错颌患者,均分为高、均、低角3组,将患者锥形束CT数据导入Invivo 5.2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各组上下颌尖牙、第一前... 目的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错颌牙弓及牙槽弓宽度的特征。方法根据下颌平面角(∠MP-FH,∠SN-MP)大小选取60例骨性Ⅲ类错颌患者,均分为高、均、低角3组,将患者锥形束CT数据导入Invivo 5.2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各组上下颌尖牙、第一前磨牙及第一磨牙处牙弓及牙槽弓宽度,并计算上下颌对应宽度差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牙弓及牙槽弓宽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骨性Ⅲ类错颌畸形牙弓及牙槽弓横向宽度与下颌平面角关系。结果骨性Ⅲ类错颌上颌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高角组大于均角组及低角组(P<0.05),下颌第一磨牙间牙槽弓宽度低角组大于高角组及均角组(P<0.05);下颌尖牙间牙弓宽度与下颌平面角呈负相关关系,下颌尖牙牙弓宽度随下颌平面角增大而减小(P<0.05),其余牙位测量项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颌畸形牙弓、牙槽弓宽度与垂直骨面型存在一定相关性,下颌平面角越大、下颌牙弓前段宽度越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骨性Ⅲ类错颌畸形 垂直骨面型 牙弓宽度 牙槽弓宽度
下载PDF
帐篷式骨增量技术用于修复上前牙单牙缺失的美学效果及其对牙槽骨宽度的影响
17
作者 丁志凌 毛晗 丁礼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究帐篷式骨增量技术对上前牙单牙缺失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牙槽骨宽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上前牙单牙缺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帐篷式骨增量技术)38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究帐篷式骨增量技术对上前牙单牙缺失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牙槽骨宽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上前牙单牙缺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帐篷式骨增量技术)38例和对照组(引导骨再生技术)42例,比较两组的种植情况、红白美学指数评分、牙槽骨宽度、龈沟液骨代谢指标、牙周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种植体植入3个月后,两组患者均无种植体松动、脱落等现象,影像学检查无透影区,种植成功率均为100%;术后6个月,研究组种植区周围红色美学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色美学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牙槽骨宽度均显著增加(P<0.05),且研究组术后6个月牙槽骨宽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龈沟液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水平显著降低,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水平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OP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OP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以及探诊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帐篷式骨增量技术应用于上前牙单牙缺失种植成功率较高,能提高修复后美学效果,增加牙槽骨宽度,减缓骨吸收,术后并发症及对牙周影响均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前牙单牙缺失 帐篷式骨增量技术 引导骨再生技术 美学效果 牙槽骨宽度 种植修复
下载PDF
下颌第二磨牙错位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兰庭超 李强 刘月华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下颌第二磨牙错位的类型及相关因素,为口腔正畸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100例符合条件的正畸患者,男27例,女73例,平均年龄17.68±1.24岁(12.0~37.5岁)。在记存模型上评估下颌第二磨牙的错位情况,... 目的:探讨下颌第二磨牙错位的类型及相关因素,为口腔正畸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100例符合条件的正畸患者,男27例,女73例,平均年龄17.68±1.24岁(12.0~37.5岁)。在记存模型上评估下颌第二磨牙的错位情况,测量Spee曲线曲度和下颌牙槽弓在第二磨牙处的宽度,结合X线曲面断层片测量下颌后段牙弓拥挤度,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下颌第二磨牙错位发生率约为45%,其中舌侧倾斜占70%。下颌第二磨牙错位与安氏Ⅱ类错殆、第二磨牙处的下颌牙槽弓宽度存在高度显著相关性(P〈0.01),而与后段牙弓拥挤度和Spee曲线曲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下颌第二磨牙错位发生率高。且以舌向倾斜多见,应常规纳入治疗计划。下颌第二磨牙错位可能与第二磨牙处的下颌局部牙槽弓宽度有关,而与后段牙弓拥挤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位 第二磨牙 拥挤度 牙槽弓宽度
原文传递
上颌第二磨牙错畸形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邓莉华 黄纯 +2 位作者 熊国平 陈瑜 梁晨曦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58-859,861,共3页
目的:探讨上颌第二磨牙错畸形的种类及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110例符合条件的正畸患者,对其进行模型及全口曲面断层片分析。统计上颌第二磨牙错畸形的患病率、分类及临床表现。结果:上颌第二磨牙错畸形患病率为59.09%,其中颊向... 目的:探讨上颌第二磨牙错畸形的种类及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110例符合条件的正畸患者,对其进行模型及全口曲面断层片分析。统计上颌第二磨牙错畸形的患病率、分类及临床表现。结果:上颌第二磨牙错畸形患病率为59.09%,其中颊向错位占上颌第二磨牙错畸形的68.75%,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其与上颌牙槽弓局部宽度呈负相关关系(P=0.026);与牙弓后段拥挤度(P=0.070)、上颌第三磨牙牙胚(P=0.453)、安氏错分类(P=0.235)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上颌第二磨牙错畸形与上颌牙槽弓局部宽度有关;与牙弓后段拥挤度、上颌第三磨牙牙胚、安氏错分类无关,男女之间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二磨牙 错[牙合]畸形 患病率 上颌牙槽弓宽度
下载PDF
特发性髁突吸收患者牙弓宽度不调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陈晓波 陈萍 +2 位作者 马善伟 梁远威 徐琳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52-655,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髁突吸收(idiopathic condylar resorption,ICR)与牙弓宽度不调的相关性。方法按同一纳入标准收集32例ICR患者(试验组)及20例无髁突吸收患者(对照组)。试验组按髁突吸收累及侧分为单侧ICR组和双侧ICR组;按髁突吸收程度分... 目的探讨特发性髁突吸收(idiopathic condylar resorption,ICR)与牙弓宽度不调的相关性。方法按同一纳入标准收集32例ICR患者(试验组)及20例无髁突吸收患者(对照组)。试验组按髁突吸收累及侧分为单侧ICR组和双侧ICR组;按髁突吸收程度分为ICRⅠ、ICRⅡ、ICRⅢ亚组。无髁突吸收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各组患者锥形束CT片上的牙弓前、中、后段宽度,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双侧ICR组患者上颌前、中、后段宽度与对照组比较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下颌宽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组间牙弓前、中、后宽度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R患者几乎都存在上下颌牙弓宽度不调,但宽度不调与髁突吸收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髁突吸收 牙弓宽度 牙槽骨宽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