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茵陈蒿对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潘竞锵 刘广南 +2 位作者 刘惠纯 丘卓翘 陈历雄 《中药材》 CAS CSCD 1998年第8期408-411,共4页
本文研究了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简称AC)对血糖、血脂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以防治性给药、糖尿病(DM)、正常和高脂模型小鼠,探讨AC的作用。结果表明,AC能抑制四氧呼陡(All)致小鼠空腹血糖(FBG)的升高作用;降低DM小鼠F... 本文研究了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简称AC)对血糖、血脂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以防治性给药、糖尿病(DM)、正常和高脂模型小鼠,探讨AC的作用。结果表明,AC能抑制四氧呼陡(All)致小鼠空腹血糖(FBG)的升高作用;降低DM小鼠FBG;但对正常和高脂小鼠FBG则未见明显影响。AC能降低高脂及上述模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和动脉硬化指数(AI),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AC具有双胍类降糖药的降糖作用,并能调节内、外源性血脂代谢紊乱,能用于治疗DM及其慢性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 糖尿病 高脂血症 药理
下载PDF
茵陈中7-甲氧基香豆素的分离与含量测定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倩 王丰 +1 位作者 薛松 于治国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建立分离、测定茵陈中 7 甲氧基香豆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水煎、氯仿萃取与硅胶柱分离制备 7 甲氧基香豆素 ;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不同产地的 1 4个茵陈样本中 7 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以甲醇 水 冰醋酸 ( 5 2∶4 8∶... 目的建立分离、测定茵陈中 7 甲氧基香豆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水煎、氯仿萃取与硅胶柱分离制备 7 甲氧基香豆素 ;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不同产地的 1 4个茵陈样本中 7 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以甲醇 水 冰醋酸 ( 5 2∶4 8∶4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3 2 0nm。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 3 % ,RSD =4 2 %。线性范围 0 1 2 5~ 6 2 5mg/L,线性关系良好 ,回归方程为A =693 1 0C -5 77,相关系数r=0 9999。结论不同产地的茵陈中 7 甲氧基香豆素含量具有显著差异 ;7 甲氧基香豆素HPLC测定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重现性 ,可作为茵陈药材中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茵陈 7-甲氧基香豆素 分离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茵陈中对羟基苯乙酮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静 张玉萍 刘影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1年第3期7-9,14,共4页
目的建立用HPLC测定不同采收期茵陈中有效成分对羟基苯乙酮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romasil C18(10μm,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水(35:65);流速:1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75 nm。结果对羟... 目的建立用HPLC测定不同采收期茵陈中有效成分对羟基苯乙酮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romasil C18(10μm,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水(35:65);流速:1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75 nm。结果对羟基苯乙酮在2~3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加样回收率试验的RSD均小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7%。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可作为茵陈不同采收期质量控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采收期 茵陈 对羟基苯乙酮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典型中生植物水分利用来源的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10
4
作者 许秀丽 李云良 +1 位作者 谭志强 郭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49-1760,共12页
水分是维持植物生长、决定种群分布的关键因子,研究植物水分利用来源是揭示水文过程与植被演替作用机制的基础,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系统,鄱阳湖水文情势的显著改变已直接影响到湿地生态系统的水分补给来源.本文通过测定降水、土壤水... 水分是维持植物生长、决定种群分布的关键因子,研究植物水分利用来源是揭示水文过程与植被演替作用机制的基础,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系统,鄱阳湖水文情势的显著改变已直接影响到湿地生态系统的水分补给来源.本文通过测定降水、土壤水、地下水、湖水和植物茎水中δ18 O、δD同位素组成,识别鄱阳湖湿地典型中生植被——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群落的土壤水分补给来源,并应用直接对比法和IsoSource多源混合模型估算优势种茵陈蒿的主要吸水区间及水源利用比例.结果发现:(1)与降水同位素相比,湖水和湿地土壤水同位素较为富集,地下水同位素较少发生分馏;(2)湿地地下水主要受历史长期降水和湖水共同补给,土壤水在雨季46月和秋季910月主要受降水补给,夏季78月深层土壤水受湖水侧向入渗和地下水的共同补给,并在蒸发作用下水分向浅层土壤传输;(3)茵陈蒿主要利用0~80 cm深度的土壤水,且能够在不同土层水源间灵活转换.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45月),主要利用0~40 cm浅层土壤水,利用率约49%~68%;当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时(68月),主要利用40~80 cm深层土壤水,利用率高达74%~95%;当植物进入生长后期(910月),主要利用0~15 cm表层土壤水,利用率介于41%~70%.总体发现,湖水是鄱阳湖湿地中生植物群落土壤水分的重要补给来源,优势种茵陈蒿能够响应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改变吸水深度,具有较强的干旱适应能力.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湿地植被生态系统演变和科学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土壤水 地下水 湖水 水分利用来源 茵陈蒿 鄱阳湖
下载PDF
茵陈蒿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志娜 叶韬 +3 位作者 刘梦肴 解昕媛 许嘉敏 孙雨晨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究茵陈蒿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其与总黄酮、总酚含量的相关性及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的黄酮成分,为茵陈蒿多元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干燥后的茵陈蒿全株为研究对象,分别以70%乙醇、甲醇、乙酸乙酯、氯仿进行超... 目的:探究茵陈蒿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其与总黄酮、总酚含量的相关性及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的黄酮成分,为茵陈蒿多元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干燥后的茵陈蒿全株为研究对象,分别以70%乙醇、甲醇、乙酸乙酯、氯仿进行超声提取,检测提取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分析提取物对DPPH+·、ABTS+·的清除能力和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以及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与3种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HPLC法进一步分析提取物中黄酮成分。结果: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其中7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151.02mg芦丁/g)和总多酚(40.30mg没食子酸/g)含量最高,且其铁离子还原能力(484.42mg Trolox/g)明显高于其他溶剂提取物,其主要黄酮成分为金丝桃苷(2.503mg/g)和槲皮素(0.043mg/g)。结论:茵陈蒿7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 黄酮 抗氧化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茵陈中绿原酸的含量 被引量:9
6
作者 赵祥军 马艳芹 黄正明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468-470,共3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茵陈中绿原酸的含量,考察不同产地的茵陈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unFireTMC18柱(4.6mm×150μm,5μm);检测波长为327n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流速为1ml/min,柱...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茵陈中绿原酸的含量,考察不同产地的茵陈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unFireTMC18柱(4.6mm×150μm,5μm);检测波长为327n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流速为1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本实验测定采集时间为2006年3月份产地为山西苛岚、河北承德、山东胶南的茵陈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0.320%、0.280%、0.297%,并且测定绿原酸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1~0.6μg,r=0.9997(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02%,RSD为0.28%。结论不同产地的茵陈中绿原酸的含量存在差异;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茵陈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茵陈 绿原酸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茵陈蒿精油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冯升来 马稳霞 +5 位作者 赵云花 涂艺馨 杨彩云 令利军 王楠 陈学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4-121,共8页
【目的】研究茵陈蒿精油的化学成分、抗氧化能力、抑菌活性和抑菌机理,为蒿属植物精油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集的茵陈蒿植株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利用1,1-二苯基-2-二硝基苯肼(DPPH... 【目的】研究茵陈蒿精油的化学成分、抗氧化能力、抑菌活性和抑菌机理,为蒿属植物精油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集的茵陈蒿植株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利用1,1-二苯基-2-二硝基苯肼(DPPH)测定茵陈蒿精油的抗氧化能力;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茵陈蒿精油对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和荧光假单胞杆菌6种病原细菌和白色念珠菌、黄瓜灰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辣椒炭疽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马铃薯立枯丝核菌7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茵陈蒿精油对白色念珠菌及6种供试病原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值;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茵陈蒿精油对其他6种真菌的抑制率,并建立毒力回归方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茵陈蒿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细胞壁的影响。【结果】GC-MS分析结果显示,茵陈蒿精油共分离出24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蒿酮(37.59%)、乙酸丁酯(22.75%)和桉叶油醇(11.34%)。茵陈蒿精油对DPPH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抑菌活性结果显示,茵陈蒿精油对供试菌株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供试菌种的MIC值为2.5~80μL/mL,MBC值为5~150μL/mL;茵陈蒿精油对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毒力效果,EC50为3.371~10.942μL/mL。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茵陈蒿精油破坏了菌株的细胞壁,使菌体内容物渗出,导致菌体形态发生改变。【结论】茵陈蒿精油化学成分丰富,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抑菌能力,在农作物病害防治及食品保鲜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 精油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基于药用植物亲缘学的蒿属蒙古族药材药味、药性及传统功效探究
8
作者 黄聪颖 刘昊临 +5 位作者 畅佳音 孟祥玺 冯潇纬 庄亚风 陈星雨 李旻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081-5094,共14页
蒿属Artemisia植物是菊科药用植物中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基于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理论基础,该研究采用系统发育分析、关联分析等方法对蒿属蒙古族药材的植物亲缘关系、药性、药味、化学成分、传统功效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入讨论了其中的关... 蒿属Artemisia植物是菊科药用植物中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基于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理论基础,该研究采用系统发育分析、关联分析等方法对蒿属蒙古族药材的植物亲缘关系、药性、药味、化学成分、传统功效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入讨论了其中的关联及规律。结果表明,蒿属蒙古族药材依据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可分为2个主要类群。第一个类群为艾组Sect.Artemisia,该组药味以苦味为基础,且多具有辛味,温性药物占比85.71%;第二个类群为非艾组,包括莳萝蒿组Sect.Absinthium、艾蒿组Sect.Abrotanum、龙蒿组Sect.Dracunculus和牡蒿组Sect.Latilobus的药用植物,药味以苦味为主,且偏寒性药物占比80%。化学成分与药味分析显示:蒿属药用植物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类、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等成分。其中,挥发油类成分是蒿属药用植物独特气味的重要来源。药性与传统功效分析显示:在设定分析参数下运算,可得到8条蒿属蒙古族药材药性与传统功效的关联规则。其中,寒性蒿属蒙古族药材与感冒发烧、凉性蒿属蒙古族药材与呼吸系统疾病、温性蒿属蒙古族药材与妇科疾病的关联规则在各自药性组内提升度分值最高。研究为建立药用植物亲缘学与药材的药味、药性及传统功效之间的新联系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属蒙古族药材 药用植物亲缘学 药性 药味 传统功效 数据分析 茵陈蒿 黄花蒿
原文传递
茵陈饮片与茵陈标准汤剂的质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田芳 阮群珈 +4 位作者 石星 吴孟华 张英 曹晖 马志国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比较茵陈饮片与茵陈标准汤剂的质量。方法:按照标准汤剂制备要求,制备12批茵陈饮片标准汤剂,测定绿原酸含量,计算其转移率,测定汤剂的出膏率,并建立茵陈饮片与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目的:比较茵陈饮片与茵陈标准汤剂的质量。方法:按照标准汤剂制备要求,制备12批茵陈饮片标准汤剂,测定绿原酸含量,计算其转移率,测定汤剂的出膏率,并建立茵陈饮片与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330 nm。结果:12批茵陈饮片标准汤剂的绿原酸转移率为31.0%~62.4%,出膏率21.2%~30.1%,茵陈饮片与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6,指认了7个共有峰,分别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结论:该研究中茵陈饮片标准汤剂制备方法规范,指纹图谱相似度高,其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为茵陈饮片标准汤剂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 标准汤剂 绿原酸 指纹图谱 质量评价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茵陈水提物的耐缺氧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费洪荣 陈剑钊 朱玉云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680-682,共3页
目的研究常压下不同月份茵陈水提物对正常和心肌耗氧量增加模型小鼠耐缺氧作用,并观察水提物浓度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方法常压状态下,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建立心肌耗氧量增加小鼠模型,观察不同月份的茵陈水提物对正常小鼠... 目的研究常压下不同月份茵陈水提物对正常和心肌耗氧量增加模型小鼠耐缺氧作用,并观察水提物浓度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方法常压状态下,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建立心肌耗氧量增加小鼠模型,观察不同月份的茵陈水提物对正常小鼠和模型小鼠缺氧存活时间和耗氧量的影响,每月份水提物设两个剂量25生药g/kg和15生药g/kg。结果3、4、5月份的茵陈水提物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缺氧存活时间,提高耐缺氧能力,并且存在剂量依赖性,0.75 g/m l生药浓度的茵陈效果更佳。结论各月份的茵陈水提物均能提高正常小鼠、心肌耗氧量增加模型小鼠的耐缺氧能力,5月份的茵陈不仅"当柴烧",而且还具有显著的耐缺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缺氧 茵陈 水提物
下载PDF
耐盐碱植物——茵陈蒿种子营养成分共轭亚油酸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沈继红 石红旗 +1 位作者 刘发义 李光友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8-30,共3页
对耐盐碱植物茵陈蒿种子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并利用其种子油制备共轭亚油酸。结果表明,茵陈蒿种子蛋白质含量为30.81%,氨基酸组成充分,优于鸡蛋蛋白;种子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90%),其中亚油酸含量达到78.89%,有很高的营... 对耐盐碱植物茵陈蒿种子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并利用其种子油制备共轭亚油酸。结果表明,茵陈蒿种子蛋白质含量为30.81%,氨基酸组成充分,优于鸡蛋蛋白;种子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90%),其中亚油酸含量达到78.89%,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功能;用种子油制备共轭亚油酸,亚油酸转化为共轭亚油酸的转化率达到出86.96%.共轭亚油酸含量将近70%,茵陈蒿种子油可以作为制备共轭亚油酸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碱植物 茵陈蒿种子 营养成分 共轭亚油酸 制备
下载PDF
茵陈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与抑菌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鲍永毅 陈晓 +4 位作者 牛明福 李梦圆 付应建 刘瑞文 郑少亭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19-1927,共9页
为从中药茵陈中分离内生细菌,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分析活性成分。研究采用7种不同的培养基分离菌株,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发酵产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并利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抑菌活性较高的... 为从中药茵陈中分离内生细菌,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分析活性成分。研究采用7种不同的培养基分离菌株,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发酵产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并利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抑菌活性较高的菌株发酵液活性成分。结果表明从茵陈新鲜组织中共分离到52株内生细菌,分属于9个种,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群。筛选得到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17株,其中NA-3、BPA-24和KMB-323株菌活性较强,NA-3和KMB-32的发酵液中齐墩果酸含量较高。本研究通过分离纯化茵陈内生细菌,明确了茵陈内生细菌的菌群类别,获得了产齐墩果酸的两个菌株,为微生物发酵生产活性物质提供了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内生细菌 分离鉴定 抑菌活性 高效液相色谱 齐墩果酸
下载PDF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ethanol extract of Artemisia capillaris on transient forebrain ischemia in mice via nicotinic cholinergic receptor 被引量:2
13
作者 Huiyoung Kwon Ji Wook Jung +2 位作者 Young Choon Lee Jong Hoon Ryu Dong Hyun Kim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428-435,共8页
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erg is a medicinal plant used as a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many cultures. It is an effective remedy for liver problems including hepatitis. Recent pharmacological reports have indicated that ... 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erg is a medicinal plant used as a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many cultures. It is an effective remedy for liver problems including hepatitis. Recent pharmacological reports have indicated that Artemisia species can exert various neurological effects. Previously, we reported a memory-enhancing effect of Artemisia species. However,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A. capillaris(AC) are still unknown.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an ethanol extract of AC on ischemic brain injury in a mouse model of transient forebrain ischemia. The mice were treated with AC for seven days, beginning one day before induction of transient forebrain ischemia. Behavioral deficit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Y-maze. Nissl and Fluoro-jade B staining were used to indicate the site of injury. To determin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for the drug, we measured acetylcholinesterase activity. AC(200 mg·kg-1) treatment reduced transient forebrain ischemia-induced neuronal cell death in the hippocampal CA1 region. The AC-treated group also showed significant amelioration in the spontaneous alternation of the Y-maze test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that in the untreated transient forebrain ischemia group. Moreover, AC treatment showed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inhibitory effect on acetylcholinesterase activity in vitro. Finally, the effect of AC on forebrain ischemia was blocked by mecamylamine, a nonselective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agonist. 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in a model of forebrain ischemia, AC protected against neuronal death through the activation of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sia capillaris Transient FOREBRAIN ISCHEMIA ACETYLCHOLINESTERASE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原文传递
两种植物提取物的组合物对皮肤舒缓和修复功效的研究
14
作者 王先浩 张辉 +3 位作者 王晓梅 刘菲 韩婷婷 杨素珍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43-45,50,共4页
研究了一种含有昆诺阿藜籽提取物、茵陈蒿提取物的组合物对皮肤刺激的舒缓及修护作用。通过HaCaT细胞因子表达试验、HaCaT细胞划痕试验、3D表皮模型丝聚蛋白表达试验、评估组合物的舒缓、促进皮肤屏障修护功效。结果表明该植物提取物的... 研究了一种含有昆诺阿藜籽提取物、茵陈蒿提取物的组合物对皮肤刺激的舒缓及修护作用。通过HaCaT细胞因子表达试验、HaCaT细胞划痕试验、3D表皮模型丝聚蛋白表达试验、评估组合物的舒缓、促进皮肤屏障修护功效。结果表明该植物提取物的组合物可抑制炎症因子IL-8、PGE-2、MCP-1的表达,促进受损细胞修复和丝聚蛋白表达,具有一定的舒缓、促进皮肤屏障修复的功效和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诺阿藜 茵陈蒿 细胞3D表皮模型 舒缓修复 皮肤屏障
下载PDF
茵陈蒿提取物体外抗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作用研究
15
作者 李凌 贾艺泉 +2 位作者 方守国 刘卫容 章松柏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5-102,130,131,共10页
为了探讨茵陈蒿提取物体外抗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的作用及机制,试验采用人肺癌细胞(H1299细胞)和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作为供试细胞,分别在IBV感染前及感染后在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茵陈蒿提取物,探... 为了探讨茵陈蒿提取物体外抗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的作用及机制,试验采用人肺癌细胞(H1299细胞)和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作为供试细胞,分别在IBV感染前及感染后在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茵陈蒿提取物,探索茵陈蒿是否具有抗IBV作用。再将茵陈蒿提取物以最大无毒质量浓度为起点,倍比稀释成不同质量浓度,观察不同质量浓度茵陈蒿提取物抗IBV作用。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IBV组、病毒感染前加药组、病毒感染后加药组,在每组病毒感染H1299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并反转录合成cDNA,并采用一定体积免疫沉淀组织/细胞裂解液与苯甲基磺酰氟(PMSF)混合液裂解各组细胞提取总蛋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IBV感染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Bad、Bcl-2、Fas和炎症相关因子NF-κB-p65、磷酸化NF-κB-p65(p-p65)、IL-6、IL-8的mRNA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p65的核移位。结果表明:茵陈蒿提取物体外对IBV的复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体外最大无毒质量浓度为0.5 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BV组凋亡相关基因和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上调;与IBV组相比,病毒感染前加药组、病毒感染后加药组Fas、IL-6、IL-8(除病毒感染后加药组外)、NF-κB-p65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Bad、Bcl-2、Fas、IL-6、IL-8、NF-κB-p65和p-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调;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茵陈蒿提取物处理抑制了p-p65核移位。说明茵陈蒿提取物体外具有抗IBV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下调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及减轻IBV感染引起的宿主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体外 凋亡 炎症
原文传递
茵陈蒿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静怡 舒腾云 +1 位作者 苏丽花 许敏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材茵陈蒿的化学成分,以期从中发现具有药理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等柱色谱与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对茵陈蒿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对分...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材茵陈蒿的化学成分,以期从中发现具有药理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等柱色谱与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对茵陈蒿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此外,采用MTT法和ELISA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抗肝癌以及抗HBV活性测试。结果从采自山西的茵陈蒿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0个单体化合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上述化合物未显示抗肝癌以及抗HBV活性。结论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3,4为烯炔类化合物,化合物2和10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化合物5-9为萜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药理活性 细胞毒活性 抗HBV活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茵陈干预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17
作者 李勇志 郑玉 +2 位作者 刘森浩 唐嘉璐 李超威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4期161-167,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茵陈干预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茵陈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中获取肝纤维化的相关靶点,将茵陈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茵陈干预肝纤维化的作用...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茵陈干预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茵陈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中获取肝纤维化的相关靶点,将茵陈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茵陈干预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 3.10.0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图,使用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scape 3.10.0进行可视化呈现及分析。使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茵陈有效成分15个,作用靶点289个,其中肿瘤抑制蛋白基因53(TP53)、肿瘤坏死因子(TNF)、蛋白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胱天蛋白酶3(CASP3)、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和B细胞淋巴瘤2(BCL2)等为核心靶点。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主要涉及激素的反应、细胞迁移的正向调节、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磷代谢过程的正向调节、对外源性刺激的反应等生物过程及癌症途径、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I3K-Akt)、Janus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JAK-STAT)、核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结论:茵陈干预肝纤维化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茵陈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三镜联合术联合静脉注射舒肝宁治疗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46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秦禄武 何龙海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763-1766,共4页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术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及对血清和胆汁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92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术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及对血清和胆汁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92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所有患者给予禁饮食等常规干预;对照组应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行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1 d应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1次/d,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及胆碱酯酶(CHE)水平;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检测两组血清和胆汁中TNF-α、IL-6和IL-10水平。结果治疗组血清DBIL和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H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1年后,治疗组患者未见结石残留等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治疗组患者血清和胆汁中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镜联合术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明显,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抑制血清和胆汁中TNF-α和IL-6水平及上调IL-10水平可能与上述疗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十二指肠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利胆药和促胆汁分泌药 茵陈
下载PDF
茵陈的中药学及临床学文献研究概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英杰 苑述刚 +1 位作者 马少丹 阮时宝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目的:总结茵陈的中药学历史沿革及应用配伍规律。方法:以汉代至明清时期中药学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其中茵陈临床应用部分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历代本草书籍中茵陈用于内、外各科,使用广泛。
关键词 茵陈 神农本草经 黄疸
下载PDF
甘肃茵陈蒿超临界CO_2萃取产物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姚健 赵保堂 +1 位作者 王俊龙 张继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42,共6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了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萃取产物化学成分,并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较。结果从超临界CO2萃取提取物成分中确定了76种化合物,从水蒸气蒸馏提取物成分中确定了48种化合物。其中长马鞭草烯酮...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了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萃取产物化学成分,并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较。结果从超临界CO2萃取提取物成分中确定了76种化合物,从水蒸气蒸馏提取物成分中确定了48种化合物。其中长马鞭草烯酮含量分别为37.35%和26.68%,2种方法测得的成分有所差异。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相比,采用超临界CO2法更能真实、全面地反映茵陈蒿的化学组分,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利用茵陈蒿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 超临界CO2萃取 水蒸气蒸馏 气质联用 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