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力与融合——朱子道统说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丁四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3-113,共11页
朱子道统说的提出和建构、发生和发展,有其历史前提和来自道学运动上的思想张力。它是在不断融合理学思想特别是北宋五子思想及儒家经学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朱子继承了二程的道统说,肯定二程得道统之传,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自己... 朱子道统说的提出和建构、发生和发展,有其历史前提和来自道学运动上的思想张力。它是在不断融合理学思想特别是北宋五子思想及儒家经学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朱子继承了二程的道统说,肯定二程得道统之传,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自己之道统论的建构:他首先肯定并强化了周程授受一致的说法,阐明了周子的本体宇宙论即二程的理气论,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新道统说;进而,在《近思录》等书中正式编织了由二程、周、张四子所构成的理学道统;最后,在重视《周易》经学、贯通"四书""六经"、重返孔子之思想世界的过程中,朱子建立了融贯古今、彼此关涉的新经学体系,构造了一个更为完备、博大的新道统体系,将邵雍和伏羲、神农、黄帝同时纳入道统谱系之中。朱子道统说的形成和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理学、经学在宋代道学运动中所造成的思想张力和朱子个人集大成的思想性格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道统 “四书” “六经” 《周易》
下载PDF
宋韵美学的“纯色革命”与宋代“文化重置”——从春晚节目《只此青绿》谈起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节末 《文化艺术研究》 2022年第4期1-10,111,共11页
比较《只此青绿》与《千手观音》的叙事、舞姿和色彩,可知《只此青绿》放弃叙事而强调色彩。《只此青绿》有唐代六幺舞和《千里江山图》两个原型,其中图像元素占了上风,舞蹈空间被净化为纯色,走向风格化。《只此青绿》之纯色具有非历史... 比较《只此青绿》与《千手观音》的叙事、舞姿和色彩,可知《只此青绿》放弃叙事而强调色彩。《只此青绿》有唐代六幺舞和《千里江山图》两个原型,其中图像元素占了上风,舞蹈空间被净化为纯色,走向风格化。《只此青绿》之纯色具有非历史性,任何超出青绿色的叙事和联想都为非法。比较唐三彩陶器和天青色瓷器,唐三彩饶于多彩杂糅、斑驳淋漓的丰富美感,天青色宋瓷则经历了“玉辂尚青”之国家改色,获得了玉之纯色品格,并部分取代青铜器作为祭器。此种返回早前玉器时代的礼器重置,赋予天青色瓷器“天”的权威感和秩序感。宋儒提出的跨越汉唐儒学而直接承续思孟之道统说,可以视为宋代的“文化重置”,而天青色作为审美趣味,代表着艺术和美学参与了这一文化重置。天青色的横空出世,揭橥了宋韵美学的“纯色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只此青绿》 宋瓷 天青色 道统 文化重置 纯色革命
下载PDF
韩愈、李翱的道统说和性情论 被引量:4
3
作者 贾发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3,55,共6页
韩愈和李翱的道统说和性情论是对唐代佛教"世系"、"传灯"思潮的一种反动,是先秦以来儒家伦理学说的恢复和传承。唐代中期佛教日盛,对中唐民众伦理思想冲击甚大。为了扭转佛教伦理思想对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和破坏,... 韩愈和李翱的道统说和性情论是对唐代佛教"世系"、"传灯"思潮的一种反动,是先秦以来儒家伦理学说的恢复和传承。唐代中期佛教日盛,对中唐民众伦理思想冲击甚大。为了扭转佛教伦理思想对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和破坏,韩愈和李翱吸收了魏晋玄学、隋唐佛学的某些思想,提出"道统"和"复性"的主张,客观上遏制了中唐佛教伦理思想的影响,为宋明新儒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李翱 道统 性情论
下载PDF
由清华简《四告》相关语词谈古史道统说的传承及知识谱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宁镇疆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3,共6页
清华简《四告》由于语言及古史内容多与今《尚书》相合,公布以来备受学者重视。《四告一》中的“宅天心”,整理者指出其又见于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篇。依今古文之间常见的异文关系,“宅”应读为“度”。^((1)) “天心”之外,《四告一... 清华简《四告》由于语言及古史内容多与今《尚书》相合,公布以来备受学者重视。《四告一》中的“宅天心”,整理者指出其又见于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篇。依今古文之间常见的异文关系,“宅”应读为“度”。^((1)) “天心”之外,《四告一》还有“天德”“纲纪”,《四告二》又有“天常”,它们是古史记述系统中的高频关键词。由这些词汇出发,我们可以将很多文献中的古史记述,彼此参互求证,更可见古史道统说的源流及知识谱系。^((2))(一)“天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关键词 知识谱系 清华简 《成之闻之》 道统 《尚书》 整理者 郭店楚简
下载PDF
论唐代“三教合流”趋势的形成
5
作者 邓晓芒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2,共13页
印度佛教引入中土后,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经过了一段不适应的时期,到唐代已经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形成互相融合的趋向。这种融合首先以佛学的中国化为契机,如天台宗“一念三千”就与儒家心性之学有某种暗合,唯识宗学理上虽仍与中... 印度佛教引入中土后,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经过了一段不适应的时期,到唐代已经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形成互相融合的趋向。这种融合首先以佛学的中国化为契机,如天台宗“一念三千”就与儒家心性之学有某种暗合,唯识宗学理上虽仍与中国哲学格格不入,但亦显示出对皇权的依赖和臣服,华严宗则大量引用老庄而“以老解佛”,同时又对双方都有所改写和调和。禅宗是对佛教作中国化改造最彻底的案例,其顿悟说既融合了道家和玄学的成分,也具有儒家心性论的背景,成为后来宋明理学和心学的重要思想来源。对这些中国式佛学,儒家的回应既有批判,也有吸收,由此而提出儒家“道统说”(韩愈),并试图以心性之学来统一儒佛两教(李翱)。道家则以《道体论》为代表,借助于郭象的“无心论”而将佛理佛法大量融入道家经典,使道家哲学在思辨层次上提高了一个档次。这些都为后来宋明理学吸收三教而成一统准备了充足的理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老解佛” 心性论 双遣双非 无心论 道统 《道体论》
原文传递
荀学历史地位变迁及其原因
6
作者 聂诚训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4-29,共6页
荀学历史地位的变迁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即炽盛时期、凋敝时期和中兴时期。从战国时期到中晚唐前,荀学地位显赫。宋明时期,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演进,统治者们纷纷采取“阳儒阴法”之策,把荀学与法家相联系,荀学退居幕后,加之韩愈“道统说... 荀学历史地位的变迁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即炽盛时期、凋敝时期和中兴时期。从战国时期到中晚唐前,荀学地位显赫。宋明时期,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演进,统治者们纷纷采取“阳儒阴法”之策,把荀学与法家相联系,荀学退居幕后,加之韩愈“道统说”构建以来,孟子升格运动不断进行,荀学因“性恶”被宋明理学家认为“大本已失”而遭到猛烈批判,荀学进入凋敝期。到明朝嘉靖年间,荀子被赶出了孔庙。进入清代,人们开始对宋明理学,尤其是对阳明后学,进行反思和批判;随着“黜宋崇汉、经世致用”风气的兴起,荀学又逐渐被世人所重视,在清代又逐渐迎来了中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荀学 道统 性恶论
下载PDF
由歧异到融通——论柳宗元、韩愈道统论之关系
7
作者 关永利 《运城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6-39,共4页
柳宗元力主尊崇尧舜之道而贬抑文武周公之礼,而韩愈的道统论则将上述诸位圣人一并纳入,并无轩轾之意。可见两人对于儒家的道统学说持有不同的见解。对于两人之间的歧异,可以从他们对于儒家思想底蕴的认识角度,以及当时的政治文化思潮的... 柳宗元力主尊崇尧舜之道而贬抑文武周公之礼,而韩愈的道统论则将上述诸位圣人一并纳入,并无轩轾之意。可见两人对于儒家的道统学说持有不同的见解。对于两人之间的歧异,可以从他们对于儒家思想底蕴的认识角度,以及当时的政治文化思潮的流变来解读,其实,二人之间的歧异是可以相融合、贯通的。这也为后来宋代的道统说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韩愈 道统 歧异 融通
下载PDF
韩愈作《送穷文》愤世
8
作者 郭新庆 《文史知识》 2024年第1期31-33,共3页
送穷说是儒家的说法,意思是说追守儒道的人,要正直廉洁,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自古读书人受穷,往往都以此励志,可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这样做,韩愈也是这样。韩愈一生,穷则愤世,顺则娱乐。韩愈在极度穷困中创立了道统说。他用穷鬼说事... 送穷说是儒家的说法,意思是说追守儒道的人,要正直廉洁,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自古读书人受穷,往往都以此励志,可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这样做,韩愈也是这样。韩愈一生,穷则愤世,顺则娱乐。韩愈在极度穷困中创立了道统说。他用穷鬼说事,作《送穷文》泄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穷文》 穷则 愤世 韩愈 耐得住 道统
原文传递
论王世贞对理学化史学的批评 被引量:3
9
作者 钱茂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6,共6页
王世贞一生反宋学。他批评春秋笔法,否定正统论,重新排列道德系谱,用历史主义与道家思想重新解读宋儒史论,力图作出符合历史本真的认识。他是祝允明与李贽之间一位值得注意的理学化史学批评家。
关键词 王世贞 理学化史学 史学批评 《读书后》 春秋笔法 王统 道统 历史主义
下载PDF
孟子后道统“不绝其传”还是“不得其传”——兼论理学道统“不得其传”说的确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路鹏飞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56,共9页
唐代至宋代道统说内涵并不完全相同,甚至迥异。这主要和韩愈提出的道统"不绝其传"还是"不得其传"的阐释理路有关。如果说宋初之前学者主要是倡导"不绝其传"的话,自二程至朱熹则奠定了道统"不得其传&... 唐代至宋代道统说内涵并不完全相同,甚至迥异。这主要和韩愈提出的道统"不绝其传"还是"不得其传"的阐释理路有关。如果说宋初之前学者主要是倡导"不绝其传"的话,自二程至朱熹则奠定了道统"不得其传"的一面。如宋初柳开、孙复、石介等人均还是以"不绝其传"为依据建构儒家道统谱系的,皆以道统后继者自任。至理学兴起,程颐等开始倡导道统"不得其传"说,道统上接孟子,度越汉唐,以孟子传道者自任。至朱陆争胜门户,朱熹方奠定了理学道统"不得其传"说。究其源,最初韩愈认为孟子后儒道"不绝其传"——韩愈对荀子、扬雄等都非常重视,时人曾以韩愈比附扬雄,改为"不得其传"后,一字之别,造成了不同的阐释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道统 “不绝其传” “不得其传” 理学道统
下载PDF
二程与朱子的道统说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杰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0-66,共7页
近年来,关于"道统"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美国学者蔡涵墨(Charles Hartman)新发现的一篇文献为宋代道统说的发生、发展以及朱子道统论深层文化、政治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与依据。"道统"一词所包含的一个... 近年来,关于"道统"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美国学者蔡涵墨(Charles Hartman)新发现的一篇文献为宋代道统说的发生、发展以及朱子道统论深层文化、政治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与依据。"道统"一词所包含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儒家思想、文化、学说的传递。一般认为,孟子是清晰勾勒儒家道统的第一人,韩愈则对儒家道统传承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而朱子则是儒家道统论的集大成者。朱子的道统说把孔子的地位提升到尧舜之上,并刻意把"道"与"势"作切割,标志着宋代士大夫主体意识由觉醒而趋于成熟。在朱子的道统谱系中,二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认程氏兄弟为道统的直接承续者,从而确立了道学(理学)在儒家道统传续的整个谱系中的正宗与主导地位。从此,关于道统传承的纷争归于一统,道学在整个儒学发展中的地位得以确立。与此相应,道学家也取得了道统乃至整个儒学系统中的话语权。朱子确认自己是二程的继任者,确定自己是道统的继承人。由此,道统谱系的最后一环被扣上,宋代的道统谱系得以最后完成。于是,捍卫孔门道统的纯正便成了朱子一生当仁不让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朱熹 道统 谱系
下载PDF
韩愈、李翱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63,共7页
韩愈是唐代反佛斗争的一个积极人物,他以孔孟之道作为反佛斗争的武器,提出了道统说和性情三品对应论,对宋明理学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李翱继承了韩愈的性发为情的观点,扬弃了性情三品的思维模式,对心性情的关系作了新的解释。李翱把... 韩愈是唐代反佛斗争的一个积极人物,他以孔孟之道作为反佛斗争的武器,提出了道统说和性情三品对应论,对宋明理学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李翱继承了韩愈的性发为情的观点,扬弃了性情三品的思维模式,对心性情的关系作了新的解释。李翱把《中庸》的“天命之谓性”与孟子的性善论、《易传》的寂感神通和《大学》的“格物致知”融合在一起,吸取了玄学的“圣人有情亦无情”和佛教的“自性清静心”,提出了心寂、性静、情动和复性的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李翱 道统 复性 宋明理学
下载PDF
先秦非儒家学派先王道统说的史笔化
13
作者 王启发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8年第4期68-69,共2页
当古代先王以不同的谱系和不同的毁誉判断呈现出来的时候,先王就成为道德和政治的一种借喻。就道统意识而论,这样的借喻也昭示出一定的学派属性。按照《庄子 天下》中所列代表性思想人物和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中所述儒、墨、道、... 当古代先王以不同的谱系和不同的毁誉判断呈现出来的时候,先王就成为道德和政治的一种借喻。就道统意识而论,这样的借喻也昭示出一定的学派属性。按照《庄子 天下》中所列代表性思想人物和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中所述儒、墨、道、法、名的学派划分,再加上《管子》一书所呈现的学派融合的特点,那么将墨、道、法、名诸家以及管子学派作为非儒家学派对比而论之,应该是一个比较清晰的线索,而且诸家学派所言先王谱系也是各具特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道统 太史公自序 道统意识 先王 借喻
原文传递
北宋时期对韩愈的接受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曦 吴在庆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97,共8页
韩愈在中唐至晚唐五代之间同调甚少,其为人所公认的地位与成就,主要是经历北宋时期逐渐形成的。当时效法韩愈古文运动,推动诗文革新,均以韩愈为标榜,对于韩愈的接受有着明显的转进,是接受韩愈最重要的时代,而其中尤以欧阳修对韩愈的接... 韩愈在中唐至晚唐五代之间同调甚少,其为人所公认的地位与成就,主要是经历北宋时期逐渐形成的。当时效法韩愈古文运动,推动诗文革新,均以韩愈为标榜,对于韩愈的接受有着明显的转进,是接受韩愈最重要的时代,而其中尤以欧阳修对韩愈的接受关系为重大。经过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士人群体推波助澜,韩愈的负面形象得以扭转并趋于理性客观看待,而其诗文的开拓示范意义亦逐渐被发掘出来,成为文章轨范,对北宋以后的韩愈研究及接受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韩愈 道统 古文运动 以文为诗
下载PDF
宫殿式建筑中的“中华正统”思路——台北“故宫博物院”之空间表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雅君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6-141,共6页
试图从官方背景的博物馆作为一种"现代性"计划的现实切入,重思台北"故宫博物院"宫殿式建筑背后所支撑的"复古主义"思潮之"现代思维"。书写主轴乃以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建筑设计与发展历程为经,文... 试图从官方背景的博物馆作为一种"现代性"计划的现实切入,重思台北"故宫博物院"宫殿式建筑背后所支撑的"复古主义"思潮之"现代思维"。书写主轴乃以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建筑设计与发展历程为经,文化认同变迁为纬,以对二战后国民党政权的"中华正统"文化论述形构空间的表征的分析、讨论宫殿式建筑外表的故宫建筑之文化内涵,继而讨论1990年代以来"新国族工程"与故宫的品牌化之路对"正统"思路的反思与消解,从而凸显台湾不同历史时势所铸造的现代性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宫殿式建筑 中华正统 道统 文化资本 象征经济
原文传递
韩柳与宋代理学的异同
16
作者 郭新庆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4-27,共4页
儒学思想体系的传承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一是西汉时的董仲舒,他为确立儒学统治做了奠基的工作;二是唐代韩愈,他创立了道统说;三是宋代的程朱理学。宋代理学思想的形成,除了社会原因,还与韩愈和柳宗元思想的影响密切相关... 儒学思想体系的传承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一是西汉时的董仲舒,他为确立儒学统治做了奠基的工作;二是唐代韩愈,他创立了道统说;三是宋代的程朱理学。宋代理学思想的形成,除了社会原因,还与韩愈和柳宗元思想的影响密切相关。宋时儒道与佛教进一步融合。南宋时才显露的程朱理学是一些读书人追求的时尚。当时僧形儒语随处可见。朱熹推崇理学,他把儒学系统化定格到社会里,成了不可撼动的金科玉律。朱熹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后来七百年的封建社会。柳宗元是博古通今的大儒,他主张大中之道与韩愈和程朱理学都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统 程朱理学 韩愈 柳宗元 朱熹
下载PDF
论黄道周对朱熹道统说的批判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3-208,共6页
传统观点认为,黄道周的学术思想宗崇朱熹。本文从黄道周对朱熹道统说质疑和批判的视角,对此提出驳议。黄道周将汉儒纳入道统谱系,否定了朱熹道统说中的真空阶段;通过对理学家人性论的质疑,削弱了宋儒在道统中的地位;通过对"四书&qu... 传统观点认为,黄道周的学术思想宗崇朱熹。本文从黄道周对朱熹道统说质疑和批判的视角,对此提出驳议。黄道周将汉儒纳入道统谱系,否定了朱熹道统说中的真空阶段;通过对理学家人性论的质疑,削弱了宋儒在道统中的地位;通过对"四书"作为"道"之文本载体的质疑,瓦解了朱熹道统说的基础。黄道周主张以"仁"代"心",从易学角度推算出客观的道统之"统",坚持以"六经"为道统之"道"的载体,凸显了自家之学在道统中的合理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道周 朱熹 道统
下载PDF
现代儒学发展的分期及其判准
18
作者 谢远笋 《人文论丛》 2019年第1期18-25,共8页
关于儒学的历史发展,孟子首倡儒学统绪,韩非有孔子之后'儒分为八'之说,韩愈重提儒学传授谱系,至宋儒'道统说'正式确立。钱穆、牟宗三、杜维明、刘述先、郭齐勇等均提出了自己的道统论或分期法。在各家儒学传承谱系划分... 关于儒学的历史发展,孟子首倡儒学统绪,韩非有孔子之后'儒分为八'之说,韩愈重提儒学传授谱系,至宋儒'道统说'正式确立。钱穆、牟宗三、杜维明、刘述先、郭齐勇等均提出了自己的道统论或分期法。在各家儒学传承谱系划分的背后,实有作为理论核心的哲学问题作支撑。钱穆与郭齐勇的划分着眼于儒学发展的多元历史样态。牟宗三、杜维明、刘述先均主儒学三期发展说,其判准当以对良知呈现的肯认,但又有所不同:牟氏仍立足于一元的儒家价值,杜、刘不再有强烈的护教意识,均强调儒学只是现代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元。牟宗三接续熊十力良知呈现说,依智的直觉,最终证成儒家道德的形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三期发展 道统 良知呈现 道德的形上学
下载PDF
先秦非儒家学派的先王道统说及其在汉代的史笔化与融合
19
作者 王启发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伴随诸子并起和百家思想争鸣的历史,在先秦儒家之外的思想学派如墨家、法家、道家、名家及管子学派那里,也有关于上古先王谱系与道统内涵的表述,既有与儒家孔孟荀之谱系说大体相同者,又有向历史上追寻到更为久远者,从而形成不同的历史... 伴随诸子并起和百家思想争鸣的历史,在先秦儒家之外的思想学派如墨家、法家、道家、名家及管子学派那里,也有关于上古先王谱系与道统内涵的表述,既有与儒家孔孟荀之谱系说大体相同者,又有向历史上追寻到更为久远者,从而形成不同的历史观和各自的道统说,并与其思想主张相呼应。在诸子百家相互吸收与融合过程中,儒家道统说与非儒家道统说形成合流,在两汉史家的著述中史笔化,成为后世道统说传承的一个载体,也呈现思想史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两汉 非儒家学派 先王观 道统 史笔化
原文传递
儒家“道统说”的演变及其二重性
20
作者 李振纲 刘刚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28,共6页
儒家道统说的思想文化基础是圣人史观。从积极的方面来看,道统意识凝结着古代儒家知识分子以"道"引领历史的文化使命感,有助于维系华夏文明的精神传承,凝结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强化社会历史的道德基础;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其弊... 儒家道统说的思想文化基础是圣人史观。从积极的方面来看,道统意识凝结着古代儒家知识分子以"道"引领历史的文化使命感,有助于维系华夏文明的精神传承,凝结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强化社会历史的道德基础;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其弊端是自我标榜、封闭排他的价值独断论,长期以来"道统"与"政统"相结合,"士精神"与"官文化"相表里,禁锢了思想文化的多元发展。今天的民族文化复兴应是以开放的实践主体性为基础的多元文化的对话、互补、并育与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统 圣人史观 思想二重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