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默LSD1基因对卵巢癌SKOV3细胞系紫杉醇耐药性及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曾敏 张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25期4375-4378,共4页
目的探讨LSD1基因对卵巢癌SKOV3细胞系紫杉醇耐药性、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剂量间断冲击方法建立人卵巢癌耐药细胞系SKOV3 res TAX。针对LSD1基因m RNA靶向设计小分子干扰RNA(si RNA)沉默片段,构建慢病毒颗粒载体,并转染卵... 目的探讨LSD1基因对卵巢癌SKOV3细胞系紫杉醇耐药性、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剂量间断冲击方法建立人卵巢癌耐药细胞系SKOV3 res TAX。针对LSD1基因m RNA靶向设计小分子干扰RNA(si RNA)沉默片段,构建慢病毒颗粒载体,并转染卵巢癌耐药细胞系SKOV3 res TAX。流式细胞术检测慢病毒转染效率;实时定量聚合链式反应检测转染后LSD1的转录水平;CCK-8试剂盒检测转染后耐药细胞系的增殖能力及紫杉醇耐受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细胞周期的时相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LSD1基因、抑癌基因p53和p21、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CDK2、周期蛋白cyclin E及核增殖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通过测定卵巢癌细胞系紫杉醇半抑制浓度,证明耐药性细胞系建立成功。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慢病毒颗粒载体转染效率均非常高,LSD1沉默慢病毒载体si-LSD1-1能显著降低LSD1的转录水平。转染后耐药细胞系的增殖能力及紫杉醇耐受能力都显著下降,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同si-control组相比,LSD1蛋白表达量下降,同时p53和p21表达上调,CDK2、cyclin E和PCNA表达被显著下调。结论 LSD1基因与卵巢癌SKOV3耐药细胞系的增殖、细胞周期以及紫杉醇耐受能力具有密切关系,可作为紫杉醇等化疗药物联合基因治疗的候选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赖氨酸特异性甲基1 RNA干扰 紫杉醇
原文传递
miR-329通过负性调节KDM1A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田婉婷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miR-329通过负性调节KDM1A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机制。方法人胃腺癌细胞系(BGC-823)分为BGC-823癌细胞组、miR-329 mimics组、miR-329 inhibitor组,MTT测定BGC-823胃腺癌细胞增殖情况,结晶紫染色测定癌细胞单克隆形成数目,... 目的探讨miR-329通过负性调节KDM1A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机制。方法人胃腺癌细胞系(BGC-823)分为BGC-823癌细胞组、miR-329 mimics组、miR-329 inhibitor组,MTT测定BGC-823胃腺癌细胞增殖情况,结晶紫染色测定癌细胞单克隆形成数目,流式细胞仪测定胃癌细胞凋亡情况及细胞周期,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测定胃癌细胞侵袭情况,RT-PCR法测定胃腺癌细胞miR-329、KDM1A mRNA水平,WEST-BLOT法测定癌细胞Caspase-3、Caspase-6、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R-329 mimics组OD值、存活率、克隆形成数目、穿膜数低于BGC-823癌细胞组(P<0.05),miR-329 inhibitor组OD值、存活率、克隆形成数目、穿膜数高于BGC-823癌细胞组和miR-329 mimics组(P<0.05)。miR-329 mimics组细胞凋亡率、G1期、Caspase-3、Caspase-6、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高于BGC-823癌细胞组(P<0.05),miR-329 inhibitor组细胞凋亡率、G1期、Caspase-3、Caspase-6、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低于BGC-823癌细胞组和miR-329 mimics组(P<0.05)。miR-329 mimics组miR-329 mRNA表达水平高于BGC-823癌细胞组,KDM1A mRN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BGC-823癌细胞组(P<0.05),miR-329 inhibitor组miR-329 mRNA表达水平低于BGC-823癌细胞组和miR-329 mimics组,KDM1A mRNA蛋白表达水平高于BGC-823癌细胞组和miR-329 mimics组(P<0.05)。miRNA-329与KDM1A呈负相关,与Caspase-3、Caspase-6、Caspase-9呈正相关(P<0.05)。结论miR-329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其机制与miR-329可能通过抑制KDM1A的表达导致Caspase-3、Caspase-6、Caspase-9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29 赖氨酸特异性甲基1 胃肿瘤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鼻咽癌血清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廖秋林 陈晓东 +1 位作者 赵亮 丁彦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采用双向电泳-质谱技术优化肿瘤抗原筛选方法,筛选鼻咽癌肿瘤抗原。方法鼻咽癌转移组、鼻咽癌未转移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先采用高丰度蛋白去除、脱盐预处理等以优化双向电泳,图像分析3组血清图谱寻找差异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 目的采用双向电泳-质谱技术优化肿瘤抗原筛选方法,筛选鼻咽癌肿瘤抗原。方法鼻咽癌转移组、鼻咽癌未转移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先采用高丰度蛋白去除、脱盐预处理等以优化双向电泳,图像分析3组血清图谱寻找差异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鉴定。结果通过调整、优化各个阶段的实验条件,实验结果比较稳定,重复性也比较好,分辨率得到一定的提高。图谱比较所得29个差异蛋白质点,成功鉴定了23种蛋白质。与正常组比较,转铁蛋白、锌指蛋白544、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NM23-H1蛋白和FAD合成酶在两组鼻咽癌患者中低表达,12-脂氧合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1前体、细胞色素P450、sICAM-1、组织蛋白酶G和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等在两组鼻咽癌中均高表达,其中12-脂氧合酶、sICAM-1、组织蛋白酶G和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在鼻咽癌转移组中比未转移组中表达增高,而热休克蛋白70则只在鼻咽癌转移组表达。结论双向电泳-质谱技术可发现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蛋白表达谱质或量的变化,从而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血清蛋白质组学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甲基1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LSD1表达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林绍峰 陈燕坪 +3 位作者 朱伟峰 柳硕岩 朱坤寿 力超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0-283,288,共5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探讨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01-01-2006-12-31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三野根治术... 目的:研究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探讨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01-01-2006-12-31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三野根治术且术前未接受放疗或化疗的食管鳞癌患者135例。免疫组化检测135例食管鳞癌及其配对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LSD1表达水平。运用χ2检验分析肿瘤组织LSD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运用Kaplan-Meier方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肿瘤组织LSD1表达与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的关系。采用Cox模型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织LSD1强阳性表达率为53.3%,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6,P=0.002。LSD1高表达与性别(χ2=0.396,P=0.546)、年龄(χ2=2.530,P=0.123)、T分期(χ2=1.264,P=0.286)、淋巴结转移(χ2=1.136,P=0.343)、TNM分期(χ2=0.396,P=0.546)和分化(χ2=0.415,P=0.537)无显著相关性,而与生存时间是否超过5年(χ2=6.699,P=0.013)显著相关。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P=0.001)、肿瘤浸润深度(P=0.004)和LSD1表达水平(P=0.020)是食管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生存分析提示,LSD1强阳性组患者预后明显差于LSD1弱阳性组患者,P=0.008。亚组分析显示,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肿瘤LSD1强阳性与患者预后相关,P=0.014;而在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LSD1强阳性与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0.373。结论:LSD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强阳性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甲基1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LSD1和EZH2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术后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耀文 董尚文 +7 位作者 周福有 杨海军 徐瑞平 任润川 孙荣刚 郑志勇 李磊 郑安平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936-943,951,共9页
目的表现遗传学是当前肿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癌组织中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和Zeste基因增强子(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的蛋白表达与术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表现遗传学是当前肿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癌组织中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和Zeste基因增强子(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的蛋白表达与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05-07-2009-8-20在安阳市肿瘤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癌患者85例。选取食管鳞癌组织85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30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癌旁组织中LSD1和EZH2蛋白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LSD1和EZH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pearman法分析LSD1和EZH2两者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和Logrank-test检验分析LSD1和EZH2蛋白表达与术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LSD1在食管鳞癌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4.7%(55/85)和70.0%(21/30);癌旁组织均为少量阳性表达(低表达),主要位于增殖较旺盛的鳞状上皮基底部;LSD1在食管鳞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01,P=0.001),食管鳞癌组织与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8。EZH2在食管鳞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2.3%(53/85)、76.7%(23/30)和20.0%(6/30);EZH2在食管鳞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01,P=0.001),食管鳞癌组织与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LSD1和EZH2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r=0.239,P=0.028。LSD1蛋白表达水平与pT分期(P=0.007)和分化程度(P=0.021)相关。EZH2蛋白表达水平与pT分期(P=0.022)、pN分期(P=0.046)和分化程度(P=0.018)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LSD1高表达患者的mOS和mPFS均低于低表达患者,均P<0.001。EZH2高表达患者的mOS和mPFS均低于低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甲基1 Zeste同源序列2的增强子 预后
原文传递
S期激酶相关蛋白2和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酶1双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6
作者 张明雪 冯蓉 +3 位作者 何俊 许建 龚军 师健友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2-526,共5页
目的筛选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酶1(LSD1)双靶点抑制剂。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经过分子对接、虚拟筛选以及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预测,从小分子数据库中筛选对两个靶点活性较好的化合物。结果与结论得到了... 目的筛选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酶1(LSD1)双靶点抑制剂。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经过分子对接、虚拟筛选以及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预测,从小分子数据库中筛选对两个靶点活性较好的化合物。结果与结论得到了6个对接打分较好的化合物。QSAR模型显示其对skp2和LSD1均有较理想的抑制效果,为后续skp2/LSD1双靶点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期激相关蛋白2 赖氨酸特异性甲基1 小分子抑制剂 分子对接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虚拟筛选 双靶点抑制剂 定量构效关系
原文传递
宫颈鳞癌组织中miR-448、KDM2B表达水平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文莉 王彩丽 +4 位作者 冯彩霞 王蕊 高瑞 李光 张兴旺 《疑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50-355,共6页
目的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微小RNA-448(miR-448)、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KDM2B)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3月于榆林市第一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鳞... 目的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微小RNA-448(miR-448)、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KDM2B)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3月于榆林市第一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鳞癌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宫颈鳞癌患者术后18个月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37例和未复发组59例;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宫颈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宫颈组织中miR-448、KDM2B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DM2B蛋白表达水平;比较2组患者组织中miR-448、KDM2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宫颈鳞癌组织中miR-448、KDM2B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宫颈鳞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miR-448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宫颈组织,KDM2B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t/χ^(2)/P=20.487/<0.001、16.292/<0.001、20.023/<0.001);复发组miR-448表达水平低于未复发组,KDM2B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t/P=7.166/<0.001、5.708/<0.001);肿瘤低中分化、FIGO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宫颈鳞癌组织中miR-44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高分化、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t/P=5.239/<0.001、5.977/<0.001、4.138/<0.001),KDM2B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t/P=3.787/<0.001、3.212/0.002、2.255/0.026);宫颈鳞癌组织中miR-448与KDM2B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P=-0.605/<0.001);肿瘤低中分化、FIGO分期Ⅲ期、发生淋巴结转移、miR-448低表达、KDM2B mRNA高表达是影响宫颈鳞癌患者术后发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613(1.377~4.960)、2.537(1.120~5.364)、2.259(1.218~4.188)、3.104(1.471~6.550)、2.948(1.315~6.610)]。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miR-448表达下调,KDM2B表达上调,二者共同作用参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是影响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微小RNA-448 赖氨酸特异性甲基2B 术后复发 相关性
下载PDF
JIB-04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3
8
作者 叶春雨 朴光宇 金艳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5-803,共9页
已有报道显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抑制剂JIB-04(Jumonji histone demethylase inihibitor,JIB-04)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以结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为对象,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抑制剂JIB-04对结肠癌细胞增... 已有报道显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抑制剂JIB-04(Jumonji histone demethylase inihibitor,JIB-04)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以结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为对象,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抑制剂JIB-04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阐述其作用机制。MTT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JIB-04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降低HCT116和HT29细胞的增殖能力,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661.7 nmol/L及226.1 nmol/L,细胞克隆数也明显减少。q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证明,与未经JIB-04处理的HCT116和HT29细胞比较,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E1(cyclinE1)的mRNA水平和CDK4、CDK6及细胞周期蛋白D1的蛋白质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CDK抑制剂p21的蛋白质水平分别上调约1.99倍和2.37倍。检测凋亡相关因子发现,在HCT116和HT29细胞中,p53、胱天蛋白酶3、胱天蛋白酶9、Bax、JNK及PUMA的mRNA及蛋白质水平均降低。机制研究显示,JIB-04使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的mRNA水平分别下调约56.8%和75.5%,其蛋白质水平下调约27.12%和15.32%。本研究结果表明,JIB-04可改变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LSD1的活性,调控细胞周期蛋白及相关因子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同时诱导凋亡蛋白质发生改变,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甲基抑制剂 结肠癌 赖氨酸特异性甲基1 细胞周期
下载PDF
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与p2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侯海瑞 杨慧兰 +5 位作者 苏善恒 谭彩春 况燕 易叶叶 黄俊宁 刘婷基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438-443,共6页
目的:探讨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KDM2B)与p2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例正常卵巢组织、33例良性卵巢组织和59例恶性卵巢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分别检测3种不同卵... 目的:探讨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KDM2B)与p2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例正常卵巢组织、33例良性卵巢组织和59例恶性卵巢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分别检测3种不同卵巢组织KDM2B和p2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及两者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恶性卵巢组织中KDM2B mRNA及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卵巢组织、正常卵巢组织(P<0.05),而p21 mRNA及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良性卵巢组织、正常卵巢组织(P<0.05)。p21在低分化、FIGO分期Ⅲ~Ⅳ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中、高分化、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P<0.05),而KDM2B蛋白表达情况相反(P<0.05)。在恶性卵巢组织中,KDM2B与p2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978,P=0.000)。结论:KDM2B在恶性卵巢组织中高表达,p21在恶性卵巢组织中低表达,两者均与肿瘤组织分级、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特异性甲基2B P21 卵巢癌
下载PDF
27位氨基酸三甲基化的组蛋白3(H3K27me3)及其修饰酶在小鼠不同组织中分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钰莹 王新力 +10 位作者 张冉 张之岩 汪钰 杨博 王冠杰 张鑫 马福浩 许宏业 武晓慧 张丰 李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91-1497,共7页
目的研究出生后7日龄和2月龄小鼠各组织器官中27位氨基酸三甲基化的组蛋白3(H3K27me3)的水平及其修饰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6B(Kdm6B/JMJD3)和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6A(Kdm6A/UTX)的表达。方法免疫组织... 目的研究出生后7日龄和2月龄小鼠各组织器官中27位氨基酸三甲基化的组蛋白3(H3K27me3)的水平及其修饰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6B(Kdm6B/JMJD3)和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6A(Kdm6A/UTX)的表达。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日龄和2月龄小鼠脑、涎腺、背部脂肪、胸腺、肺、心脏、胃、肠、肝、睾丸、皮肤组织中H3K27me3、EZH2、JMJD3和UTX表达,实时定量PCR验证,统计分析H3K27me3水平与EZH2、JMJD3和UTX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H3K27me3在7日龄和2月龄小鼠被检测组织中均持续存在;EZH2在7日龄和2月龄小鼠脑、心肌、肝及皮肤中表达,但仅在2月龄小鼠涎腺、肠、睾丸、肺、脂肪组织、胸腺中持续表达;JMJD3在7日龄小鼠脑、皮肤、涎腺、心肌、肠、睾丸、肺、脂肪组织、胃中表达,但在2月龄小鼠的肺、脂肪组织、胃中不再表达;UTX在7日龄小鼠的脑、皮肤、涎腺、心肌、睾丸、肺及脂肪组织中表达,但仅在2月龄小鼠睾丸中表达;大部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的H3K27甲基调节酶相应的mRNA呈中等或较高水平表达。结论 H3K27me3在小鼠不同时期各组织中均持续存在;EZH2多存在于2月龄小鼠脑、皮肤、涎腺、心肌、肠、睾丸、肺、脂肪组织、肝、胸腺;JMJD3、UTX多存在于7日龄小鼠脑、皮肤、涎腺、心肌、睾丸、肺、脂肪组织;H3K27me3分布与EZH2的表达之间无明显一致关系,与JMJD3或UTX不存在明显反向分布关系,EZH2与JMJD3或UTX的表达分布也不存在反向关系。提示EZH2、JMJD3和UTX在小鼠出生后多种组织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在体内H3K27me3水平及其修饰酶可能受多因素控制,以完成复杂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位氨基酸三甲基化的组蛋白3(H3K27me3) 修饰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 赖氨酸特异性甲基6B(Kdm6B/JMJD3) 赖氨酸特异性甲基6A(Kdm6A/UTX)
下载PDF
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及B细胞淋巴瘤-2蛋白、Hrk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易叶叶 况燕 +3 位作者 蒙家华 杨慧兰 徐红 侯海瑞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205-1209,共5页
目的 分析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KDM2B)、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Hrk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以及50例恶性卵巢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种组织KDM2B、B... 目的 分析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KDM2B)、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Hrk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以及50例恶性卵巢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种组织KDM2B、Bcl-2蛋白、Hrk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恶性卵巢肿瘤患者间3种蛋白表达的情况,并分析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3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恶性卵巢肿瘤组织的KDM2B、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均P<0.05),恶性卵巢肿瘤组织、良性卵巢肿瘤组织、正常卵巢组织的Hrk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均P<0.05)。低分化、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病例的KDM2B及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分别高于中-高分化、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病例(均P<0.05),而Hrk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分别低于中-高分化、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病例(均P<0.05)。不同年龄段病例的3种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KDM2B、Bcl-2蛋白与Hr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卵巢癌中KDM2B与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Hrk蛋白的表达下调,三者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赖氨酸特异性甲基2B B细胞淋巴瘤-2蛋白 Hrk蛋白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miR-448和KDM2B的水平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思言 张伶莉 杨丽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128-133,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miR)-448和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lysine(K)-specific demethylase 2B,KDM2B]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3月在...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miR)-448和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lysine(K)-specific demethylase 2B,KDM2B]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3月在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DLBCL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取同期5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eactive lymph node hyperplasia,RHL)组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法检测DLBCL组织与RHL组织中miR-448和KDM2B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KDM2B蛋白表达水平,分析miR-448和KDM2B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Pearson分析miR-448和KDM2B表达水平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miR-448和KDM2B表达与DLBCL患者生存率的关系以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DLBCL组织中miR-448表达水平为0.65±0.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4±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73,P<0.001);DLBCL组织中KDM2B mRNA表达水平为2.89±0.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9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58,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DLBCL组织中KDM2B蛋白阳性表达率(72.16%vs 22.00%)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61,P<0.001);miR-448和KDM2B表达与Ann Arbor分期、IPI评分、Hans分型有关(χ^(2)=4.227~12.960,均P<0.05);与年龄、性别、LDH水平、ECOG评分和有无B症状无关(χ^(2)=0.072~3.726,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iR-448和KDM2B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02,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iR-448高表达组DLBCL患者三年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miR-448低表达组患者(55.53%vs 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4,P=0.006)。KDM2B阳性表达组DLBCL患者三年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患者(31.73%vs 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7,P=0.006);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nn Arbor分期(95%CI=1.567~4.012,P=0.005),miR-448(95%CI=2.213~4.478,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448 赖氨酸特异性甲基2B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胃癌组织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绵 付晓霞 张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1313-1316,共4页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KDM2B)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北保定市解放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18例胃癌患者,采集患者的胃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KDM2B)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北保定市解放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18例胃癌患者,采集患者的胃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胃癌组织中的KDM2B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其与患者临床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KDM2B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占57.63%(68/118),与对照组胃黏膜的10.00%(5/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组织学分型、淋巴结状态、TNM分期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情况与KDM2B阳性表达密切相关;KDM2B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22.06%(18/68),显著低于KDM2B阴性表达组的52.0%(2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DM2B阳性表达组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低于KDM2B阴性表达组的5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DM2B在胃癌形成及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参与作用,其表达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应给予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赖氨酸特异性甲基2B 预后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在胃癌组织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苏华 陈东芹 +4 位作者 覃玲艳 黄山 金建强 齐晓薇 谢菁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31-1933,共3页
目的探讨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KDM2B)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胃癌组织标本236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DM2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KDM2B在胃癌组织中表... 目的探讨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KDM2B)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胃癌组织标本236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DM2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KDM2B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58.9%,139/236),显著高于对照胃黏膜(11.4%,4/35)。KDM2B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χ2=25.690,P=0.000),KDM2B阳性表达与患者组织学分型、淋巴结状态、TNM分期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明显相关(χ2=12.922、6.817、15.089、5.143,P=0.002、0.033、0.001、0.023),KDM2B阳性表达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22.3%,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KDM2B阴性表达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49.5%,中位生存期为66个月[风险比(HR)=2.340,P=0.000],Cox分析提示KDM2B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参数。结论KDM2B参与冒痛发年发展.县一个神寺的予面后参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赖氨酸特异性甲基2B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新型苯并呋喃衍生物作为LSD1抑制剂的QSAR研究
15
作者 张渝琪 郭婧 +5 位作者 邱明秀 刘家妮 王艳 朱春阳 赵淑芬 邱文生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5期8769-8781,共13页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酶1 (LSD1)是一种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依赖性胺氧化酶,可特异性识别H3K4和H3K9底物,并去除其单甲基或二甲基修饰。它介导许多细胞内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开发高效、特异的LSD1抑制...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酶1 (LSD1)是一种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依赖性胺氧化酶,可特异性识别H3K4和H3K9底物,并去除其单甲基或二甲基修饰。它介导许多细胞内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开发高效、特异的LSD1抑制剂不仅有利于研究LSD1的生物学功能,而且对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建立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可以预测分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本研究中,利用基因表达编程(GEP)建立了一个具有描述符的非线性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并预测了一系列新型苯并呋喃化疗药物的活性。这些描述符是在CODESSA软件中计算的,并基于启发式算法从描述符池中选择。选择4个描述符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获得了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最佳非线性QSAR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2和0.80,平均误差分别为0.07和0.60。显然,基于GEP的QSAR模型具有更好的抑制剂疗效预测稳定性。这些发现对LSD1抑制剂作为高选择性的一流临床候选药物的设计提供了新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甲基1 (LSD1) 定量构效关系(QSAR) 启发式算法 基因表达编程(GEP)
下载PDF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酶1反苯环丙胺类不可逆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高琦冰 刘超亿 +4 位作者 孙旭东 马超亚 王志正 郑甲信 丁丽娜 《药学进展》 CAS 2020年第4期313-320,I0003,I0004,共10页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酶1(LSD1)在调节组蛋白H3K4、H3K9的甲基化状态中起重要作用,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已成为一种新型抗肿瘤靶点。目前为止,已报道的LSD1抑制剂中对反苯环丙胺(TCP)类抑制剂的研究相对更为深入。综述TCP类抑制...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酶1(LSD1)在调节组蛋白H3K4、H3K9的甲基化状态中起重要作用,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已成为一种新型抗肿瘤靶点。目前为止,已报道的LSD1抑制剂中对反苯环丙胺(TCP)类抑制剂的研究相对更为深入。综述TCP类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与辅酶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结合模式及设计优化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甲基1 反苯环丙胺类抑制剂 抑制机制 结合模式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组织LSD1、HE4、CA125及CA19-9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17
作者 崔彭华 张玉娟 +1 位作者 邵雪斋 王会民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癌组织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人附睾蛋白4(HE4)、癌抗原(CA) 125及CA 19-9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行子宫切除术的EC患者60例...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癌组织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人附睾蛋白4(HE4)、癌抗原(CA) 125及CA 19-9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行子宫切除术的EC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且行子宫内膜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术后切除组织中LSD1、HE4、CA125、CA19-9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观察组LSD1、HE4、CA125及CA19-9阳性表达与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及年龄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术中切除组织中LSD1、HE4、CA125、CA19-9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Ⅱa、Ⅲa期EC患者癌组织中LSD1、HE4、CA125、CA19-9均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Ⅰa、Ⅰb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及非腺癌患者癌组织中仅有LSD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及中-低分化癌患者癌组织中仅有HE4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EC患者癌组织中LSD1、HE4、CA125、CA19-9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及年龄无关(P> 0.05)。结论 LSD1、HE4、CA125、CA19-9在EC患者癌组织中高度表达,其阳性表达对于EC患者病情进展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检测结果可用于判断EC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赖氨酸特异性甲基1 人附睾蛋白4 抗原 肿瘤
下载PDF
蓝萼甲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鲍刚 吴沁航 +2 位作者 高芙蓉 潘扬 王小龙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9-1423,共5页
目的研究蓝萼甲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蓝萼甲素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cyclin B1、cyclin D1、细胞周期素依... 目的研究蓝萼甲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蓝萼甲素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cyclin B1、cyclin D1、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2(CDK2)、CDK4、p53、p21、p27、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二甲基化(H3K4me2)、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二甲基化(H3K9me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蓝萼甲素能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提高G2/M期细胞比例;上调p53、p21、p27、H3K4me2、H3K9me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cyclin B1、cyclin D1、CDK2、CDK4、LSD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蓝萼甲素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阻滞MDA-MB-231细胞周期于G2/M期,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53的表达及调控组蛋白的甲基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甲素 三阴性乳腺癌 MDA-MB-231细胞 细胞周期 p53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甲基1
原文传递
抗肿瘤药物新靶点:表观遗传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 被引量:9
19
作者 郑一超 马金莲 +3 位作者 王志茹 李金凤 赵文 刘宏民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30-36,4,共7页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histone 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是一个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依赖的氨基氧化酶,能够特异性去除组蛋白H3K4和H3K9的单、双甲基化。利用RNA干扰技术和小分子LSD1抑制剂调节LSD1的表达量和...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histone 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是一个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依赖的氨基氧化酶,能够特异性去除组蛋白H3K4和H3K9的单、双甲基化。利用RNA干扰技术和小分子LSD1抑制剂调节LSD1的表达量和活性,能够控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侵袭。同时,由于LSD1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靶向LSD1的抗肿瘤治疗方案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较低的毒副作用。因此,LSD1可能成为表观遗传学抗肿瘤药物的新靶点。本文对近年来LSD1的结构、功能研究及最新的LSD1抑制剂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甲基1 肿瘤 抑制剂
下载PDF
TGF-β1上调LSD1表达激活ERK/NF-κB p65通路促进胃癌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春 张帮柱 邹恩纪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上调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表达激活下游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核因子κBp65(NF-κB p65)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外源性人重组TGF-β1作用于人胃癌细胞系MGC-...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上调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表达激活下游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核因子κBp65(NF-κB p65)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外源性人重组TGF-β1作用于人胃癌细胞系MGC-803、SGC-7901、AGS和正常胃黏膜细胞系GES-1。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SD1蛋白表达。将MGC-803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TGF-β1组、TGF-β1+TCP(LDS1抑制剂)组、TGF-β1+SIS3(SMAD3抑制剂)组、TGF-β1+SCH772984(ERK1/2抑制剂)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SMAD2、p-SMAD3、p-ERK1/2、p-p65蛋白和核p65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p65在细胞核中的定位。结果TGF-β1可促进MGC-803、SGC-7901、AGS细胞的增殖活性,且上调LSD1蛋白表达,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TGF-β1组比较,TGF-β1+TCP组MGC-803细胞LSD1蛋白表达下调,增殖抑制率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GF-β1组MGC-803细胞LSD1、p-SMAD2、p-SMAD3、p-ERK1/2、p-p65和核蛋白p65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TGF-β1组比较,TGF-β1+SIS3组LSD1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TGF-β1+SCH772984组LSD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65蛋白核定位量也减少。结论LSD1在TGF-β1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能与TGF-β1上调LSD1表达与激活下游ERK/NF-κB p65信号通路,促进p65核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赖氨酸特异性甲基1(LSD1) 增殖 ERK/NF-κB p65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