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感染伴高热临床观察 被引量:38
1
作者 江英 朱绿绮 +1 位作者 李丰 钟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8-309,共2页
关键词 布洛芬 混悬液 治疗 小儿 急性感染 高热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和健康教育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爱民 《黑龙江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466-467,共2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AURI)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AURI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AURI)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AURI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健康教育 呼吸道合胞病毒 副流感病毒 护理 急性感染 冠状病毒 鼻病毒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3
作者 李新培 周伟光 +2 位作者 关平原 程世鹏 温永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03-2311,共9页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和黏膜病(mucosal disease,MD)均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染引发的传染病,严重威胁世界养牛业的发展。文章概述了BVDV分型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并从急性感染...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和黏膜病(mucosal disease,MD)均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染引发的传染病,严重威胁世界养牛业的发展。文章概述了BVDV分型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并从急性感染、经胎盘或子宫感染、持续性感染和黏膜病4个方面总结了近期国内外BVDV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根据序列保守性及是否致细胞病变可将BVDV分为两种基因型和两种生物型,其中,新发现的"HoBi"株归类为瘟病毒属。BVDV基因进化很快,基因组编码4种结构蛋白和8种非结构蛋白,编码蛋白在病毒的复制、翻译及在宿主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VDV致病机制复杂,急性感染会造成病毒血症、繁殖障碍、免疫抑制等,急性感染牛发生腹泻的原因与BVDV感染胃肠道的肌层、黏膜下层并干扰肠道神经的正常功能相关,非致细胞病变型(NCP)BVDV是造成急性感染的病因。胚胎感染BVDV取决于病毒首次侵袭时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阶段。NCP型BVDV具有抑制胎儿体内产生Ⅰ型干扰素的能力,致使该病毒在宿主中得以生存并形成持续性感染牛,当持续性感染牛再次感染与NCP型BVDV高度同源的致细胞病变型(CP)毒株时直接诱发黏膜病。两种生物型的产生是发生持续性感染和黏膜病的重要因素,NCP型可向CP型BVDV进行转化。本综述有助于发现控制BVD-MD传播的新途径,为消灭该病和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急性感染 经子宫或胎盘感染 持续性感染 黏膜病
下载PDF
我国乙型肝炎的发病现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30
4
作者 秦成勇 韩国庆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1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发病现状 治疗 乙肝病毒 慢性感染 病人死亡 健康问题 急性感染
下载PDF
血清促炎、抗炎因子在急性感染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中药干预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齐文杰 任爱民 +1 位作者 张淑文 王宝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24-827,共4页
目的 :了解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在急性感染患者中的动态变化 ,并探讨中药 912液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鲎试剂基质偶氮显色定量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 4 0例急性感染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普通治疗组 2 0例 ,中药 912液加普通治疗组 2 0... 目的 :了解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在急性感染患者中的动态变化 ,并探讨中药 912液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鲎试剂基质偶氮显色定量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 4 0例急性感染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普通治疗组 2 0例 ,中药 912液加普通治疗组 2 0例 )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血清促炎因子 (TNFα、IL 6)、抗炎因子 (sTNF RI、IL 4、IL 10 )的水平。结果 :急性感染患者早期即出现内毒素血症 ,促炎因子 (TNFα、IL 6)及抗炎因子 (sTNF RI、IL 4、IL 10 )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两者水平变化基本平行 ,尤以IL 6、sTNF RI、IL 4、IL 10明显 ;TNFα、IL 6、sTNF RI与APACHEⅢ评分呈明显正相关。经治疗随病情好转 ,内毒素及炎症介质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中药 912液加普通治疗组内毒素及TNFα、IL 6、IL 10下降幅度显著 ,优于普通治疗组 (P <0 0 5)。结论 :内毒素、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评估感染性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中药 912液使内毒素、TNFα、IL 6、IL 10水平下降 ,抑制sTNF RI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感染 细胞因子 内毒素 中药 促炎因子
下载PDF
急性感染对中国明对虾非特异免疫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黄旭雄 周洪琪 宋理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5-331,共7页
本文研究了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急性感染和WSSV急性暴发后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变化。给中国明对虾幼虾腹肌注射30μL哈维弧菌菌液(7.2×107CFU/mL),以未注射及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 本文研究了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急性感染和WSSV急性暴发后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变化。给中国明对虾幼虾腹肌注射30μL哈维弧菌菌液(7.2×107CFU/mL),以未注射及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组和盐水对照组,检测急性感染48h之内不同时间段死亡个体及仍然存活的中国明对虾幼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SZ)活性。受到哈维弧菌攻击仍然存活的幼虾SOD活性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感染后48h内死亡个体,而感染后48h内死亡个体的SOD活性与两对照组虾无显著差异。弧菌感染的幼虾LSZ活性较两对照组有极显著的降低,越早死亡的个体LSZ活性越低。通过环境胁迫诱导暴发WSSV症状的中国明对虾与未表现出WSSV症状者相比,总血淋巴细胞密度(THCs)、腹肌SOD活性及LSZ活性均极显著地降低,血清蛋白浓度极显著升高,而血清酚氧化酶(PO)活性增高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急性感染 哈维弧菌 WSSV 免疫水平
下载PDF
儿童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与呼吸道感染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丁媛慧 孙中厚 +3 位作者 张海美 谢洪丽 朱慧敏 马洪美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93-395,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VAD)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为能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4-10月门诊儿童160例,分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现症感染组(A组)42人、反复呼吸道感染无现症感染组(B组)24人、急性呼吸... 目的分析儿童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VAD)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为能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4-10月门诊儿童160例,分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现症感染组(A组)42人、反复呼吸道感染无现症感染组(B组)24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组(C组)18人、健康查体组(D组)76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血清维生素A水平,以血清VA水平介于0.20~0.30mg/L为边缘型VA缺乏(MVAD)的诊断标准。结果 1)A、B、C组的血清VA值分别为(0.27±0.07)mg/L、(0.28±0.04)mg/L和(0.28±0.09)mg/L,均明显低于D组(0.33±0.08)mg/L(P〈0.05)。2)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MVAD检出率显著高于非反复呼吸道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的危险因素有家居农村、食欲欠佳、现患呼吸道感染。结论维生素A缺乏可能是导致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呼吸道感染可加重体内维生素A的缺乏;家居农村、食欲欠佳、现患呼吸道感染与儿童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 反复呼吸道感染 急性感染 儿童
原文传递
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患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汪俊美 曾武章 +2 位作者 丁子文 蒋彬 徐建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3-685,710,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患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并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0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298例,根据合并急性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组(178例)及支气管扩张非急性...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患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并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0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298例,根据合并急性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组(178例)及支气管扩张非急性感染组(120例),所有患者行病原菌培养,检测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扩张非急性感染组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表达水平均低于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组患者,(t=2.42,P=0.001;t=11.00,P<0.001;t=8.11,P<0.001);178例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26株,分离率为70.79%,革兰阴性菌共93株,以铜绿假单胞菌44株,肺炎克雷伯菌17株最常见,革兰阳性菌17株,真菌16株;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为90.91%及95.45%;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氨苄西林、头孢吡肟耐药率最高,为88.24%。结论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IL-8、TNF-α水平增高,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其对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相对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急性感染 炎症因子 病原学检测 耐药性分析
原文传递
C反应蛋白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9
作者 王道静 苗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6期332-334,共3页
1 C反应蛋白的生物特性 1.1 CRP的发现 1930年,T iliett和F rancis发现肺炎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种与肺炎球菌(现称肺炎链球菌)C多糖(C2p01ysaccharide,CPS)发生沉淀反应的物质。1941年Macleod和Avery、Abernethy和Avery先后证实... 1 C反应蛋白的生物特性 1.1 CRP的发现 1930年,T iliett和F rancis发现肺炎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种与肺炎球菌(现称肺炎链球菌)C多糖(C2p01ysaccharide,CPS)发生沉淀反应的物质。1941年Macleod和Avery、Abernethy和Avery先后证实这是一种急性感染时出现的蛋白质,与C多糖体的絮状沉淀(flocculation)反应依赖于Ca^2+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临床应用 肺炎链球菌 CA^2+ 生物特性 肺炎球菌 沉淀反应 急性感染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药敏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徐梯 费文晟 彭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30-2132,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一步提高对临床表现的认识与及时处理。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500例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住院患者为研对象,采用Microscan AntoSCAN-4微生物鉴定仪器或药敏试验配套装... 目的观察和分析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一步提高对临床表现的认识与及时处理。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500例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住院患者为研对象,采用Microscan AntoSCAN-4微生物鉴定仪器或药敏试验配套装置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对细菌培养后痰标本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0例痰标本中分离出200株病原菌,检出率为40.0%,其中有175株为革兰阴性杆菌占87.5%,25株为革兰阳性球菌占12.5%;总数排在前6位的分别有铜绿假单胞菌37株、鲁氏不动杆菌31株、肺炎克雷伯菌18株、肠杆菌属12株、鲍氏不动杆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以及环丙沙星表现出的耐药性较高,均>90.0%,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普遍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只对利奈唑胺、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敏感率达到100.0%。结论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是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可以有效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急性感染 细菌学特点
原文传递
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潘岩松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26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诊治。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耳鼻喉急性感染行手术的1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患者82例为对照组,采用扶他林治疗患者8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诊治。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耳鼻喉急性感染行手术的1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患者82例为对照组,采用扶他林治疗患者8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4.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明显低于对照组(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他林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镇痛效果好,且操作方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喉 急性感染 术后疼痛
下载PDF
化脓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感染切开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李立业 杨莉 +2 位作者 朱民 王崇杰 韩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5-907,共3页
目的探讨化脓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感染患者切开引流术后应用新型敷料的治疗效果,为降低切口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以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21例急性化脓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感染切开引流术后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化脓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感染患者切开引流术后应用新型敷料的治疗效果,为降低切口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以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21例急性化脓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感染切开引流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患者均应用现代新型敷料对引流后切口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疗效。结果 21例患者无论是否使用了银敷料,红肿消除时间(6.5±1.2)d;换药两周后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提示为阴性,均发生慢性窦道与瘘管;18例患者在换药1~3个月后行硬块切除术治疗,2例患者换药4~5个月后行硬块切除术治疗,1例患者采用中药调理并联合银离子敷料进行5个月的治疗后愈合,无硬块形成。结论现代新型敷料对化脓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感染切开引流术后切口的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控制感染,引流通畅,减轻患者痛苦,促使切口尽快愈合,其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 浆细胞性乳腺炎 急性感染 新型敷料
原文传递
SOFA、qSOFA评分及SIRS标准对急诊疑似感染患者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肖难 张泓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9-264,共6页
目的 探讨SOFA评分、qSOFA评分及SIRS标准对收入急诊科的疑似感染患者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门诊,疑似感染并收住院的患者(大于18周岁)。进行SOFA、qSOFA和SIRS标准... 目的 探讨SOFA评分、qSOFA评分及SIRS标准对收入急诊科的疑似感染患者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门诊,疑似感染并收住院的患者(大于18周岁)。进行SOFA、qSOFA和SIRS标准。以死亡或需要ICU治疗作为预后指标,测试各评分的效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评估各评分系统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487例患者,住院病死率为4.9%,需要ICU治疗比例为17%;SOFA评分预测住院病死率或需要ICU治疗(AUROC为0.905)优于其他评分(qSOFAWBC:AUROC为0.778、qSOFA :AUROC为0.769、SIRS:AUROC为0.64)。与SIRS标准相比,评分〉1分的患者,qSOFA评分特异度较高(94.47%),但灵敏度较低(44.86%);SIRS标准虽然有较高的灵敏度(77.57%),但特异度较差(42.63%)。当qSOFA加上白细胞异常(〈4×109/L或〉10×109/L)这一条件之后,改善了对预后的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83%和71.84%(qSOFA-WBC评分〉1)。在qSOFA-WBC评分为0分的患者,最后结果为死亡或需要ICU治疗的只有6例(阴性预测值94.2%)。结论 SOFA评分对于急诊感染患者预后预测能力优于qSOFA、SIRS;qSOFA-WBC对低风险的预测优于qSOFA、SIRS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感染 SOFA评分 qSOFA评分 SIRS标准
原文传递
卡舒宁联合流感疫苗对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急性感染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1
14
作者 高忠翠 李江涛 展胜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214-1216,共3页
目的观察卡舒宁联合流感疫苗对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急性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多年反复感染、咳嗽、咳痰、不同程度哮喘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38人,随机分为观察组73人,对照组65人。观察组接种流感疫苗后2周注射卡舒宁,每周2次... 目的观察卡舒宁联合流感疫苗对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急性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多年反复感染、咳嗽、咳痰、不同程度哮喘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38人,随机分为观察组73人,对照组65人。观察组接种流感疫苗后2周注射卡舒宁,每周2次,疗程3个月;对照组仅注射卡舒宁,方法同观察组。1年后,对两组病例统一进行电话或入户随访,内容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次数、急性感染时住院次数及急性感染时抗生素治疗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次数和住院总次数明显减少,抗生素治疗疗程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舒宁联合流感疫苗可明显提高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急性感染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舒宁 流感疫苗 老年人 支气管炎 慢性 急性感染
原文传递
末梢全血CRP测定在儿童急性感染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伍启康 李小平 +1 位作者 黄淑萱 谭智毅 《现代医院》 2009年第8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末梢全血CRP测定在儿童急性感染疾病中应用价值。方法256例急性感染儿童治疗前分别测定末梢全血CRP、WBC计数值及抗生素治疗72h后的末梢全血CRP、WBC计数值,以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结果细菌感染组CRP和WBC均明显升高,与正... 目的探讨末梢全血CRP测定在儿童急性感染疾病中应用价值。方法256例急性感染儿童治疗前分别测定末梢全血CRP、WBC计数值及抗生素治疗72h后的末梢全血CRP、WBC计数值,以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结果细菌感染组CRP和WBC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检验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毒感染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198例患儿血CRP值增高,CRP阳性率88%,WBC测定阳性有95例,阳性率42%,两者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198例CRP增高的儿童进行抗生素治疗72h后,末梢全血CR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t检验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WBC计数只有轻度下降,与治疗前相比,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末梢全血CRP的测定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所用标本量少的特点,是诊断儿童急性感染疾病时区别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上的用药及疗效观察上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P 急性感染 WBC 儿童患者
下载PDF
Hepatitis B viru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t the miRNA level 被引量:17
16
作者 Zhen-Zhen Zhang Xiang Liu +4 位作者 De-Qiang Wang Mai-Kun Teng Li-Wen Niu Ai-Long Huang Zhi Li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8期3353-3358,共6页
AIM: To study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t the miRNA level.METHODS: Three cellular model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miRNA expression changes during HBV in... AIM: To study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t the miRNA level.METHODS: Three cellular model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miRNA expression changes during HBV infection: human HepG2 hepatoblastoma cell line as a model without HBV infection;HepG2 cell line transfected with a 1.3-fold full-length HBV genome as an acute infection model;and HepG2.2.15 cell line,which is derived from HepG2 and stably transfected with a complete HBV genome,as a chronic infection model.The miRNA levels were examined using microarray technology.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BV infection and HCC genesis at the miRNA level,we downloaded from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Gene Expression Omnibus an miRNA expression dataset derived from HCC patients,most of whom are HBV carriers.We compared the miRNA expression alterations during HBV infection with those in HCC patients,by analyzing miRNA expression change profiles statistically.RESULTS: Seventy-seven and 48 miRNAs we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during acute and chronic HBV infection,respectively.Among these miRNAs,25 were in common,the intersection of which was significant under the hypergeometric test (P = 1.3 × 10-11).Fourteen miRNAs were observed to change coherently in the acute and chronic infections,with one upregulated and 13 downregulated.Eleven showed inverse changes during the two phases of infection;downregulated in the acute infection and upregulated in the chronic infection.The results imply that common and specific mechanisms exist at the miRNA level during acute and chronic HBV infection.Besides,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miRNA expression changes during HBV infection with those in HCC indicates that,although miRNA expression changes during HBV infection are distinct from those in HCC patients (P < 2.2 × 10-16),they exhibit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P = 0.0229 for acute infection;P = 0.0084 for chronic infection).Perturbation of miRNA expression during chronic HBV infection was closer to that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viru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IRNA
下载PDF
急性感染并发MODS患者血浆中抗凝血酶(AT-Ⅲ)水平测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任爱民 张淑文 +3 位作者 次秀丽 吴岩珏 李昂 周巧直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 通过测定急性感染患者与急性感染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血浆中AT -Ⅲ活性变化 ,探讨AT -Ⅲ活性变化对预测急性感染MODS发生与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感染患者 136例 ,将其分为 2组 ,非MODS组 10 8例 ,MODS组 2 8... 目的 通过测定急性感染患者与急性感染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血浆中AT -Ⅲ活性变化 ,探讨AT -Ⅲ活性变化对预测急性感染MODS发生与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感染患者 136例 ,将其分为 2组 ,非MODS组 10 8例 ,MODS组 2 8例。应用凝血酶凝胶空斑方法测定血浆中AT -Ⅲ活性。结果 正常人组为 90 3± 2 6 4,急性感染组为 71 2 9± 8 5 9,非MODS组为 76 12± 10 2 1,MODS组为 5 4 2 1± 5 14;急性感染组AT -Ⅲ活性低于正常人组 (P <0 0 5 ) ,MODS组AT -Ⅲ活性明显低于非MODS组 (P <0 0 1)。结论 急性感染早期AT -Ⅲ活性开始降低 ,MODS发生时AT -Ⅲ活性明显降低 ,AT -Ⅲ活性测定具有预测急性感染MODS发生的可能性及其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感染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抗凝血酶 并发症 AT-Ⅲ MODS
原文传递
1998年特大洪水对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葛继华 张世清 +5 位作者 汪天平 张功华 陶承国 吕大兵 汪奇志 吴维铎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4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了解1998年特大洪水对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方法对全省灾情以及灾区钉螺和感染螺分布、灭螺工程的水毁程度、人群接触疫水、急性感染的发生、灾后延迟效应以及溃堤地区溃破后居民血吸虫感染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结果1998年特... 目的了解1998年特大洪水对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方法对全省灾情以及灾区钉螺和感染螺分布、灭螺工程的水毁程度、人群接触疫水、急性感染的发生、灾后延迟效应以及溃堤地区溃破后居民血吸虫感染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结果1998年特大洪水使60个灭螺设施遭受不同程度的毁损;与1997年相比,人群接触疫水人数增加了2.32倍;急性感染和疑似急性感染病例数上升61.73%和345.45%。灾后延迟效应非常明显,人群 IHA 阳性率上升了31.16%,感染螺环境处数上升了23.01%。圩堤溃破地区,溃破后居民 IHA 阳性率上升了93.04%,粪检阳性率上升了17.57%。结论1998年特大洪水对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产生了很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疫情的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8年 特大洪水 血吸虫病 安徽省 流行 急性感染 接触疫水 延迟效应 1997年 阳性率 感染情况 溃堤地区 不同程度 防范措施 IHA 上升 人群 溃破 病例数 灭螺 居民 灾后
下载PDF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被引量:14
19
作者 位红兰 李世军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9-163,共5页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急性感染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 治疗
下载PDF
洪涝灾害中血吸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郑江 郭家刚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1999年第1期57-60,共4页
血吸虫病流行与社会、经济、自然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水灾、旱灾、饥荒等自然灾害及战乱,均可加剧血吸虫病的流行,而水灾与血吸虫病关系更为密切。一、历史的回顾解放初期调查,全国有1000多万病人,有一亿人口受血吸虫病威胁。解放前社会动... 血吸虫病流行与社会、经济、自然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水灾、旱灾、饥荒等自然灾害及战乱,均可加剧血吸虫病的流行,而水灾与血吸虫病关系更为密切。一、历史的回顾解放初期调查,全国有1000多万病人,有一亿人口受血吸虫病威胁。解放前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贫困,天灾人祸,加剧了血吸虫病的流行,许多流行区呈现“干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凄凉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血吸虫病 特大洪水 急性感染 钉螺扩散 水灾 急性血吸虫病 钉螺密度 洪水淹没 流行区 易感地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