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儒教中国”的理性反叛——陈独秀的孔教观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璧生 《社会科学论坛》 2003年第3期74-79,共6页
儒家思想的政治学说并没有从伦理学的母胎中剥离出来,更未曾咬断与伦理学的脐带而成就一个独立的学科。儒家思想把父与子的血缘关系,和君与臣的政治关系完全混为一谈,由伦理上父对子的绝对权威与子对父的绝对服从,推衍到政治上君的... 儒家思想的政治学说并没有从伦理学的母胎中剥离出来,更未曾咬断与伦理学的脐带而成就一个独立的学科。儒家思想把父与子的血缘关系,和君与臣的政治关系完全混为一谈,由伦理上父对子的绝对权威与子对父的绝对服从,推衍到政治上君的绝对权威与臣的绝对服从,为“君臣大义”提供合法性依据,并且其中的情感联系由伦理的“孝”而推衍到政治的“忠”。这样的思想一经政治化世俗化,便成为“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君要臣亡,臣不得不亡”的奴才信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教中国" 理性反叛 陈独秀 孔教 儒家思想
下载PDF
试论吴宓的孔教观 被引量:2
2
作者 韩星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年第3期33-37,共5页
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吴宓受西方新人文主义的影响,针对新文化运动和孔教活动,站在与新文化运动反孔批儒相对立的立场,通过学理辩析,凸现孔子在中国文化的中心地位,阐明孔教是一种具有宗教性的人文道德学说,并站在中西古今文化比较的高度,... 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吴宓受西方新人文主义的影响,针对新文化运动和孔教活动,站在与新文化运动反孔批儒相对立的立场,通过学理辩析,凸现孔子在中国文化的中心地位,阐明孔教是一种具有宗教性的人文道德学说,并站在中西古今文化比较的高度,提出了以孔教为基础,融合世界上其他宗教和哲学的中国文化重建构想,这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孔子儒学以及儒教的本质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思想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衡派 吴宓 孔教
下载PDF
康有为孔教观的嬗变
3
作者 郑贺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99-102,共4页
康有为孔教观的嬗变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为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改革了传统儒学,融摄佛、耶二教,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孔教体系,同时他亦提出了孔教建构的举措;第二期为戊戌变法后至辛亥革命前夕,康有为发展了三世理论,弘扬孔教的宗教性,使... 康有为孔教观的嬗变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为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改革了传统儒学,融摄佛、耶二教,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孔教体系,同时他亦提出了孔教建构的举措;第二期为戊戌变法后至辛亥革命前夕,康有为发展了三世理论,弘扬孔教的宗教性,使得孔教在宗教判释与融合中获得新的发展,其复兴举措开启了海外孔教复兴活动;第三期康有为进一步发展了三世说,指出了孔教的圆融至上性,并提出了系统的复兴孔教的方案,使孔教在复兴的实践中获得了新的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孔教 三世 孔教复兴 嬗变
下载PDF
论梁启超“善变”的孔教观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清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08-117,共10页
梁启超的思想以"善变"著称,他对孔教的态度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早期,他师承康有为,力主"保教",提出了孔教的"六大主义"说;中期,他"尊孔而不保教",放弃了"保教"主张;而在欧游之后,... 梁启超的思想以"善变"著称,他对孔教的态度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早期,他师承康有为,力主"保教",提出了孔教的"六大主义"说;中期,他"尊孔而不保教",放弃了"保教"主张;而在欧游之后,他的儒家情结被激活,对孔子及其思想进行了重新解读。了解梁启超孔教观的"善变",有利于我们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并立中重新定位和评估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孔教 “善变”
下载PDF
论梁启超孔教观的转变及其佛学因缘 被引量:1
5
作者 曹树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9-105,共7页
戊戌变法前,追随康有为的梁启超在公开发表的论著中提倡尊孔保教,致力于儒学的宗教化,其孔教观具有浓郁的公羊学色彩。然而在其思想观念之隐性层面的私人信件中却表露出对此种孔教观的怀疑。变法失败后的1902年,梁启超开始公开反对保教... 戊戌变法前,追随康有为的梁启超在公开发表的论著中提倡尊孔保教,致力于儒学的宗教化,其孔教观具有浓郁的公羊学色彩。然而在其思想观念之隐性层面的私人信件中却表露出对此种孔教观的怀疑。变法失败后的1902年,梁启超开始公开反对保教。此后,孔教于他而言在实质上已从政治、信仰层面转入学术研究层面。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固然是复杂的,但梁氏佛教信仰的确立却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其佛教信仰的确立又与佛教有益于"群治"的功能恰可与成为梁氏意欲塑造的"新民"的精神支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孔教 佛教
下载PDF
严复的宗教观与孔教观 被引量:1
6
作者 魏义霞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29,共6页
作为近代西学第一人,严复介绍了西方的宗教思想,并在对世界宗教的介绍中突出基督教及其在华传教的历史。为了以教治教,严复不是像康有为那样彰显孔教与基督教的相同性,而是从不同角度突出中西之教的差异。严复还从教学相混、政教合一的... 作为近代西学第一人,严复介绍了西方的宗教思想,并在对世界宗教的介绍中突出基督教及其在华传教的历史。为了以教治教,严复不是像康有为那样彰显孔教与基督教的相同性,而是从不同角度突出中西之教的差异。严复还从教学相混、政教合一的角度剖析中国社会与西方的不同。通过对中国社会宗教状况的分析和保教与保种、保国关系的厘清,他寄希望于"自强保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宗教 孔教
下载PDF
陈独秀的孔教观
7
作者 钟友循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10,共6页
欲了解陈独秀的孔教观,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即:孔教的反动性;尊孔的荒唐性;反孔的必要性。孔教的反动性主要体现在其以教孝教忠为核心的三纲说即其伦理政治学说或曰礼教当中;尊孔的荒唐性则因为孔教"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quo... 欲了解陈独秀的孔教观,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即:孔教的反动性;尊孔的荒唐性;反孔的必要性。孔教的反动性主要体现在其以教孝教忠为核心的三纲说即其伦理政治学说或曰礼教当中;尊孔的荒唐性则因为孔教"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其核心价值体系已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水火不容;反孔的必要性之根本点即因为孔教与专制及国民劣根性有脱不开的关系。陈独秀之大力反孔的总出发点,是在于必欲坚持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的一整套西方现代文化的价值体系,从而通过思想启蒙唤醒国人并走向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孔教 三纲说 教孝教忠教从 专制 国民性
下载PDF
康有为、严复宗教观比较
8
作者 魏义霞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5,共6页
在康有为那里,教与学相混,孔子之学、孔子之教、孔学、孔教异名而同实;严复强调教与学各不相涉,始终侧重对教与学进行区分。这使康有为、严复所讲的教呈现出宽窄之分。康有为将教理解为教化之教,将保教视为保国的不二法门;严复对宗教的... 在康有为那里,教与学相混,孔子之学、孔子之教、孔学、孔教异名而同实;严复强调教与学各不相涉,始终侧重对教与学进行区分。这使康有为、严复所讲的教呈现出宽窄之分。康有为将教理解为教化之教,将保教视为保国的不二法门;严复对宗教的态度与康有为大相径庭,认定宗教与科学、自由相悖,反对通过保教来保种、保国的做法。康有为、严复对孔子思想以及孔教的理解既有差异,又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使康有为与严复宗教观的比较成为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严复 宗教 孔教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康有为视界中的老墨关系
9
作者 魏义霞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81,共7页
在审视中国本土文化的过程中,康有为对老子和墨子的看法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康有为的视界中,老、墨的学术身份和地位惊人相似,两人的具体思想内容却迥然相异,这使老、墨关系具有了多方面的可比性。其实,无论是他对老、墨的身份定位还... 在审视中国本土文化的过程中,康有为对老子和墨子的看法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康有为的视界中,老、墨的学术身份和地位惊人相似,两人的具体思想内容却迥然相异,这使老、墨关系具有了多方面的可比性。其实,无论是他对老、墨的身份定位还是思想内容的比较均受制于其孔教观,可以视为孔教观的一部分,并且显示了有别于其他近代思想家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老子 墨子 老墨关系 孔教
原文传递
康有为孔教观视域中的汉唐哲学
10
作者 魏义霞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29-34,共6页
大声疾呼立孔教为国教的康有为极力推崇孔子,这使先秦诸子成为其关注热点。在对先秦诸子传承谱系的追溯中,汉唐哲学成为不可逾越的环节。通过孔学、老学和墨学对汉唐哲学的影响,康有为勾勒了汉唐哲学的概貌,这一切都是围绕着孔教观展开... 大声疾呼立孔教为国教的康有为极力推崇孔子,这使先秦诸子成为其关注热点。在对先秦诸子传承谱系的追溯中,汉唐哲学成为不可逾越的环节。通过孔学、老学和墨学对汉唐哲学的影响,康有为勾勒了汉唐哲学的概貌,这一切都是围绕着孔教观展开的。康有为视界中的汉唐哲学受制于其孔教观,正如孔教观使其在审视先秦哲学时将诸子皆视为孔子后学,断言"百家皆孔子之学"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汉唐哲学 先秦诸子 孔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