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述评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莉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68-71,共4页
人们评论说,欧茨的魅力不是她发掘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写作,也不是她令人羡慕地轻松地从一种风格转到另一种风格,而是她写得如此之好。欧茨的作品题材广泛,"在美学上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作风。"(董鼎山语)她的小说兼有现实主... 人们评论说,欧茨的魅力不是她发掘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写作,也不是她令人羡慕地轻松地从一种风格转到另一种风格,而是她写得如此之好。欧茨的作品题材广泛,"在美学上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作风。"(董鼎山语)她的小说兼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风格。因此对她的小说予以重视并进行探讨显得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小说 美国文学 心理现实主义 暴力主题 创作风格
下载PDF
“瀑布”意象——解析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大瀑布》 被引量:9
2
作者 张薇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7-114,共8页
欧茨《大瀑布》的主导意象是"瀑布","瀑布"意象在小说中的认知价值是壮观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情感价值主要体现为象征意蕴,它象征着解脱、毁灭和神秘的魔力,具有神话元素和浓重的宗教色彩,饱含了欧茨澎湃的激情和对... 欧茨《大瀑布》的主导意象是"瀑布","瀑布"意象在小说中的认知价值是壮观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情感价值主要体现为象征意蕴,它象征着解脱、毁灭和神秘的魔力,具有神话元素和浓重的宗教色彩,饱含了欧茨澎湃的激情和对人类生活的哲理性沉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大瀑布》 瀑布意象
原文传递
欧茨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贡献 被引量:8
3
作者 关晶 胡铁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0-184,共5页
作为现当代欧美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心理现实主义以心理现实化与现实心理化之间的有机统一互为表象,是对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结合与发展。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作为当代世界文坛心理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在对亨利.詹姆斯等人创... 作为现当代欧美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心理现实主义以心理现实化与现实心理化之间的有机统一互为表象,是对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结合与发展。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作为当代世界文坛心理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在对亨利.詹姆斯等人创作思想进行扬弃的同时,将其文学创作注入威廉.福克纳等作家的现代主义元素,同时又在其作品中呈现出多元性和不确定性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为发展心理现实主义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创作手法和叙事策略入手,在"和而不同"与"同中求异"视域下研究欧茨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有助于中国学术界更好地了解当今西方文学的发展变化及其走向,进而促进中国文学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心理现实主义 创作手法 叙事策略 外国文学
原文传递
从超越“自我中心主义”到构建伦理共同体--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共同体思想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肖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15-122,156,共9页
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关注文学对人的影响及其与世界的关系。她倡导通过社群意识超越西方“自我中心主义”带来的危害,突破当代社会的文化局限。在文学创作中,她自觉践行这一理念,强调艺术与社会、艺术家与所属社群的联... 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关注文学对人的影响及其与世界的关系。她倡导通过社群意识超越西方“自我中心主义”带来的危害,突破当代社会的文化局限。在文学创作中,她自觉践行这一理念,强调艺术与社会、艺术家与所属社群的联系,主张继承传统,构建作家与前人的共同体。她的创作立足美国现实,深入美国社会的多个层面,期望通过作品影响读者,改变世界,在道德层面对读者进行提升,进而构建作家与读者的伦理共同体,参与当代文化建构,其共同体思想具备鲜明的实践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社群意识 共同体思想 自我中心主义
下载PDF
科幻背后的美国现实批判——以欧茨的新著《漂流在时间里的人》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韦清琦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39-46,共8页
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新作《漂流在时间里的人》以一个时空穿越的科幻故事为框架,发展了奥威尔、阿特伍德以降的反乌托邦书写,不但预见未来的危机,更着力借助时空传输的科幻媒介来深入探究历史。故事的第一人称叙事... 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新作《漂流在时间里的人》以一个时空穿越的科幻故事为框架,发展了奥威尔、阿特伍德以降的反乌托邦书写,不但预见未来的危机,更着力借助时空传输的科幻媒介来深入探究历史。故事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向读者清晰展示出:所有当代甚或未来的果,都可以在历史里找到必然的因;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晚期的那种黑暗,完全可以在早期找到其必然的压迫逻辑。欧茨对科幻小说的成功尝试彰显出,时空穿越情节的严肃意义或许正在于以史为鉴、批判当下、拯救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漂流在时间里的人》 时空穿越 现实批判
原文传递
黑暗中的光明——评欧茨2013年新作《鬼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柳川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2-33,共2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欧茨的新作《鬼父》(DADDY LOVE)。在这部作品中,欧茨通过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将矛头直指美国乃至西方世界中普通大众崇敬的神职人物,对于其丑恶罪行大胆揭露。把当今美国社会中人们压抑在内心的恐惧与不安诉诸笔端。但通... 本文简要介绍了欧茨的新作《鬼父》(DADDY LOVE)。在这部作品中,欧茨通过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将矛头直指美国乃至西方世界中普通大众崇敬的神职人物,对于其丑恶罪行大胆揭露。把当今美国社会中人们压抑在内心的恐惧与不安诉诸笔端。但通过对文中母亲和儿子受难、挣扎、重逢经历的描述却让读者相信黑暗之后终将迎来光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鬼父 意识流手法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后“9·11”时代的战争反思与文明批判——以欧茨新作《迦太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唐丽伟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89-92,共4页
欧茨的最新长篇小说《迦太基》以一桩离奇的少女失踪案为引子,讲述了"9·11"事件后退伍士兵布雷特的幻灭人生和梅菲尔德一家的情感离合以及心理创伤。作品采用的多重叙事视角将不同人物的记忆碎片汇集呈现,在多重话语的... 欧茨的最新长篇小说《迦太基》以一桩离奇的少女失踪案为引子,讲述了"9·11"事件后退伍士兵布雷特的幻灭人生和梅菲尔德一家的情感离合以及心理创伤。作品采用的多重叙事视角将不同人物的记忆碎片汇集呈现,在多重话语的文本冲突中曲折表达了作者对伊拉克战争和美国现代文明的反思与批判,对家庭伦理、族裔差异和全球化问题等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迦太基 战争反思 文明批判
下载PDF
欧茨悲剧作品的人性观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春梅 王子勤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86-88,共3页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悲剧作品从独特的视角审视人性的异化,通过现实主义和意识流的手法,在暴力中凸显人性的残暴邪恶;在生存困境中凸显人性的自私贪婪;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凸显人性的沉沦。欧茨在作品中既对人性的堕落进行揭露...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悲剧作品从独特的视角审视人性的异化,通过现实主义和意识流的手法,在暴力中凸显人性的残暴邪恶;在生存困境中凸显人性的自私贪婪;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凸显人性的沉沦。欧茨在作品中既对人性的堕落进行揭露批判,又努力寻求堕落背后的原因,表达出一种拯救堕落灵魂时的孤独和困惑,体现了作家的良知和道德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人性 沉沦 拯救
下载PDF
《人间乐园》的动物伦理观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梁芳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4-47,共4页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早期代表作品《人间乐园》探讨了人类与动物的关系,通过描绘抵制狩猎和拒食肉食的动物权利主义者与以狩猎为乐和食肉的人类中心主义者的冲突与对立,凸显了动物权利主义者与道德...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早期代表作品《人间乐园》探讨了人类与动物的关系,通过描绘抵制狩猎和拒食肉食的动物权利主义者与以狩猎为乐和食肉的人类中心主义者的冲突与对立,凸显了动物权利主义者与道德素食主义者在社会中的艰难处境。作品旨在谴责人类中心主义观对动物生命的残害,意在弘扬跨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伦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人间乐园》 动物伦理观
原文传递
《掘墓人的女儿》中的空间叙事与伦理书写
10
作者 孙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论丛》 2022年第3期92-98,共7页
当代美国小说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作品《掘墓人的女儿》反映了二战时期犹太裔流散家庭在美国的艰难遭遇,展现了人物在空间位移过程中伦理身份的动态建构过程,是研究空间和伦理问题的典型文学范本。空间的认同与身份的定位... 当代美国小说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作品《掘墓人的女儿》反映了二战时期犹太裔流散家庭在美国的艰难遭遇,展现了人物在空间位移过程中伦理身份的动态建构过程,是研究空间和伦理问题的典型文学范本。空间的认同与身份的定位互为表征,在空间迁移与空间体验过程中,流散者们的伦理身份建构遭遇各种伦理困境,其多样化的空间实践体现出不同人物的伦理选择。欧茨通过刻画犹太裔流散家庭在遭遇文化身份消解后的生存选择、漂泊处境和身份焦虑,探讨了二战背景下美国犹太族裔面临的流散、空间、身份和伦理等诸多问题,体现了作家对美国犹太裔群体的关注,展现了空间叙事的伦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掘墓人的女儿》 空间叙事 伦理书写
下载PDF
在绝望中成长——评史盖乐的伦理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莉 崔媛媛 《华中学术》 CSSCI 2014年第2期71-78,共8页
在美国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小说《我的妹妹,我的爱》中,主人公史盖乐通过三次伦理选择,使自己获得了伦理意识,在对真—假、善—恶、美—丑进行道德判断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人性和人格的提升。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运... 在美国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小说《我的妹妹,我的爱》中,主人公史盖乐通过三次伦理选择,使自己获得了伦理意识,在对真—假、善—恶、美—丑进行道德判断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人性和人格的提升。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照克尔凯郭尔的精神人性理论将史盖乐的成长历程划分为感性阶段、伦理阶段和宗教阶段,其中'绝望'是人的精神成长的前提条件,论证了作者引用克氏理论的意图,从而挖掘出小说从讲述史盖乐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上升到探寻人类终极价值的哲学高度,并且指出史盖乐的成长之路是欧茨成长小说中主人公目前所能找到的最有希望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我的妹妹 我的爱》 伦理选择 成长小说
原文传递
国内欧茨译介与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2
作者 季水河 唐丽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4-116,154,共4页
国内欧茨译介与研究始于1970年代末。译介可分为黄金期、沉寂期和复苏期三个阶段,研究则主要聚焦于对欧茨的女性主义批评、生态伦理批评和暴力与悲剧创作研究等方面。译介方面,与其创作总量相比,国内翻译出版的欧茨作品种类和数量明显不... 国内欧茨译介与研究始于1970年代末。译介可分为黄金期、沉寂期和复苏期三个阶段,研究则主要聚焦于对欧茨的女性主义批评、生态伦理批评和暴力与悲剧创作研究等方面。译介方面,与其创作总量相比,国内翻译出版的欧茨作品种类和数量明显不足;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研究范围狭窄,批评方法缺少创新,研究程度不够深入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译介 研究 述评
下载PDF
论欧茨《自我封闭》中的身份认同
13
作者 何靓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1-66,共6页
欧茨在中篇小说《自我封闭》中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白人女性形象,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的一生揭示了女性主义作家在探讨女性身份时容易忽略的主体性危机问题,试图从女性和以女性为代表的少数族群自身寻找身份认同的出路。文章运用精神分析... 欧茨在中篇小说《自我封闭》中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白人女性形象,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的一生揭示了女性主义作家在探讨女性身份时容易忽略的主体性危机问题,试图从女性和以女性为代表的少数族群自身寻找身份认同的出路。文章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尤其是拉康的相关理论分析女主人公伊迪丝自我身份认同失败的原因,并结合欧茨的个人经历和创作观来讨论女性书写作为女性身份建构手段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自我封闭 身份认同 女性书写
下载PDF
《我的妹妹,我的爱》家庭悲剧的伦理思考
14
作者 黄晨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7年第2期7-10,24,共5页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当代最为多产的作家之一,其2008年推出的力作《我的妹妹,我的爱》将写作视角投射到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真实案件的基础上结合想象创作了一出家庭伦理悲剧。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解读这出悲剧,认为...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当代最为多产的作家之一,其2008年推出的力作《我的妹妹,我的爱》将写作视角投射到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真实案件的基础上结合想象创作了一出家庭伦理悲剧。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解读这出悲剧,认为混乱的家庭伦理关系、对伦理禁忌的破坏以及媒体伦理的失范三者共同导致了这出悲剧的产生。由此,小说呼唤爱与责任对家庭的回归,同时也呼吁坚守媒体伦理的道义与责任,不能让舆论成为压迫人的暴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我的妹妹 我的爱 伦理身份 伦理禁忌 媒体伦理
原文传递
拯救与毁灭——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狐火》
15
作者 陈君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19-122,共4页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作品《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来自美国纽约州北部一个劳工阶层聚集的小镇上的一个少女帮派的兴衰史。作品关注的不只是几个少女的命运,而是一个时代女性的道路和社会状况,进而揭示...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作品《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来自美国纽约州北部一个劳工阶层聚集的小镇上的一个少女帮派的兴衰史。作品关注的不只是几个少女的命运,而是一个时代女性的道路和社会状况,进而揭示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和心理困境。本文拟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出发,尝试剖析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女性主义意识逐渐觉醒的美国少女对抗男权社会却依然悲剧收场的根源以及欧茨独特的彰显女性主义意识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狐火》 女性主义 父权制 性格弱点 女性相煎
下载PDF
《奇境》中男性群像的精神生态解读
16
作者 王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34-137,共4页
欧茨的小说《奇境》刻画了20世纪3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处于历史变迁中的男性荒原般的精神状态,深入男性内心最隐秘的地方,揭示了他们的恐惧、压抑、绝望,探寻了男性的内心孤独、抑郁、精神空虚、自我异化的生存困境。小说中对男性精神生... 欧茨的小说《奇境》刻画了20世纪3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处于历史变迁中的男性荒原般的精神状态,深入男性内心最隐秘的地方,揭示了他们的恐惧、压抑、绝望,探寻了男性的内心孤独、抑郁、精神空虚、自我异化的生存困境。小说中对男性精神生态的刻画,说明当时美国社会的不良现象给人们生存造成的混乱局面和心理问题,也体现出欧茨对人的关注,对人精神的关切,对男性无奈处境的怜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境》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男性 精神荒原 精神生态
下载PDF
容器图式下欧茨三篇中篇小说中家庭暴力对女性身体的压迫
17
作者 张静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78-79,154,共3页
美国著名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1938-)是美国当代最多产、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多次获诺贝尔奖提名,被誉为"穿着裙子的福克纳"和"美国的巴尔扎克"。本文从容器图式理论,和隐喻... 美国著名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1938-)是美国当代最多产、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多次获诺贝尔奖提名,被誉为"穿着裙子的福克纳"和"美国的巴尔扎克"。本文从容器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分析欧茨的三部中篇小说《初恋》(First Love,1996)、《生命的崛起》(The Rise of Life on Earth,1991)、《自我封闭》(I Lock My Door Upon Myself,1990)中家庭暴力容器对女性的身体的压迫,进而引起人们对女性身体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初恋》 《自我封闭》 《生命的崛起》 容器图式 身体
下载PDF
《狂野之夜》中传记叙事的施为性研究
18
作者 刘晓燕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37-43,共7页
讲述爱伦·坡、狄金森、马克·吐温、享利·詹姆斯和海明威最后时日故事的短篇小说集《狂野之夜》,既向读者传递了如何与孤独抗争的内在向性力量,又展示了如何通过人生故事的改写来寻求生命意义的叙事式认知方式,更为重要的... 讲述爱伦·坡、狄金森、马克·吐温、享利·詹姆斯和海明威最后时日故事的短篇小说集《狂野之夜》,既向读者传递了如何与孤独抗争的内在向性力量,又展示了如何通过人生故事的改写来寻求生命意义的叙事式认知方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时空并置的隐喻式书写再现了作家人生与读者人生进行联结的可能。欧茨将五位文学大师的人生叙事统一在施为性的伦理目标之下,这不仅对传记小说真实与虚构之间的持久纷争提出了新的伦理纬度,而且将传记从解构主义的漩涡中拉回到对于意义本质和作者身份的审视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传记小说 《狂野之夜》
下载PDF
现实的摧残 内心的反叛——解析《他们》的心理现实主义特征
19
作者 王博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5年第2期64-65,共2页
心理现实主义把"心理"和"现实"有机结合,二者互为补充又相互依存。欧茨在小说创作中,继承和发扬了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他们》中三位主人公的生存背景、个人成长... 心理现实主义把"心理"和"现实"有机结合,二者互为补充又相互依存。欧茨在小说创作中,继承和发扬了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他们》中三位主人公的生存背景、个人成长及心理发展的解读,来探寻作品的心理现实主义特征和其中的道德及伦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他们 心理现实主义 伦理价值
下载PDF
源于音乐的幻象——从流行音乐角度再读《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20
作者 马星城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2-85,共4页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作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结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背景,以贯穿全文的流行音乐为依据,特别是一代巨星鲍勃·迪伦的音乐对于故事情节的作用以及同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尝试从全新的角度解释少...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作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结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背景,以贯穿全文的流行音乐为依据,特别是一代巨星鲍勃·迪伦的音乐对于故事情节的作用以及同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尝试从全新的角度解释少女康妮为何要跟随陌生来客阿诺德·弗雷德走出家门的原因。实际上,阿诺德·弗雷德是康妮在流行音乐刺激下产生的幻象,代表着其潜意识中的各种渴望;康妮的出走,归根结底,是在响应自己的渴望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流行音乐 鲍勃·迪伦 潜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