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现实抽象”方法的进阶逻辑探析——基于马克思“一般”理论的阐释
1
作者 李弦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现实抽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极具标识度的概念之一,也是马克思用来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抽象统治”的“一把钥匙”。它是对传统思维抽象和经验抽象的双重超越,但已有研究成果并没有凸显“现实抽象”方法的层次性。马克思关于“一般性... “现实抽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极具标识度的概念之一,也是马克思用来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抽象统治”的“一把钥匙”。它是对传统思维抽象和经验抽象的双重超越,但已有研究成果并没有凸显“现实抽象”方法的层次性。马克思关于“一般性”的递进式论述,为我们理解“现实抽象”方法提供了有益镜鉴。“一般劳动”构成了马克思叙述方法和现代经济学的起点,它是我们理解“现实抽象”方法的初阶逻辑;“一般智力”具体到固定资本的度量上,完成了与劳动者的彻底分离,构成了我们理解“现实抽象”方法的进阶逻辑;“一般智能”的出场则凸显了客体性逻辑,其所指涉的重心已经转向智能机器和自动机器生产,这是更加现实和具体化的“抽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抽象 一般劳动 一般智力 一般智能 具体
原文传递
抽象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被引量:4
2
作者 余斌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4,共5页
虽然人们是在商品经济时代才认识到抽象劳动,但抽象劳动并不与商品经济属于同样的历史范畴。当人们说复杂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时,其实也是从抽象劳动的意义上来说的。这是因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都有很多具体的形式。显然,复杂劳动与... 虽然人们是在商品经济时代才认识到抽象劳动,但抽象劳动并不与商品经济属于同样的历史范畴。当人们说复杂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时,其实也是从抽象劳动的意义上来说的。这是因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都有很多具体的形式。显然,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通约也只能是在抽象劳动上而不能是在具体劳动上。在商品的交换中,复杂劳动换算为复合的简单劳动是很清楚的。如果复杂劳动不能换算为简单劳动,那么,复杂劳动的产品就不能用简单劳动的产品——黄金来支付,从而也就不可能有价格和用于交换。而随着人类劳动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方面简单劳动的内涵会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复杂劳动也必然日益向简单劳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 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 一般劳动 价格 交换
下载PDF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概念的三重维度
3
作者 张微东 周小李 《怀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3-99,共7页
“劳动”是贯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概念。马克思从三重维度阐释了劳动概念。其中异化劳动是核心,一般劳动是建构异化劳动的经济学基础,对象性活动是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哲学反思,三者统一于马克思对人的生存论关怀之中。
关键词 一般劳动 异化劳动 对象性活动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发展逻辑及对资本主义批判与超越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维兰 黄明理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8-100,共3页
与费尔巴哈把历史看成是由人的直观互动组成的过程不同,马克思把历史解释为由劳动所生成的。在马克思的逻辑中,"劳动"概念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性劳动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般劳动,再到《1857-1858年经... 与费尔巴哈把历史看成是由人的直观互动组成的过程不同,马克思把历史解释为由劳动所生成的。在马克思的逻辑中,"劳动"概念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性劳动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般劳动,再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雇佣劳动的不断推进,体现出其理论逻辑的深入过程,劳动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不再是概念的抽象或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历史生发过程和现实批判过程。马克思对劳动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探究人的生存和本质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对象性劳动 一般劳动 雇佣劳动
原文传递
一般劳动、雇佣劳动与社会劳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概念的逻辑层次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一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47,共7页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概念具有三重逐渐递进的逻辑层次:一是抽象层面上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历史形式所共有的"一般劳动",二是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指挥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三是代表...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概念具有三重逐渐递进的逻辑层次:一是抽象层面上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历史形式所共有的"一般劳动",二是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指挥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三是代表着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劳动"。在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到《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的写作过程中,马克思逐步推进了关于现实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从资本本身的内在矛盾运动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合理性与历史暂时性。以历史辩证法清晰地梳理《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概念的逻辑演进,是把握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重要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劳动 雇佣劳动 社会劳动 《资本论》 资本主义批判
下载PDF
威廉·配第价值源泉思想新探 被引量:1
6
作者 邹柏松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98-104,146,共8页
在经济思想史上,威廉·配第是最先认识到价值起源于一般劳动,即由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那种认为配第只是把开采金银的劳动才直接生产交换价值的看法,是与配第原意相违背的。而配第的“一般劳动”同后来马克思的抽象劳动概念又有本... 在经济思想史上,威廉·配第是最先认识到价值起源于一般劳动,即由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那种认为配第只是把开采金银的劳动才直接生产交换价值的看法,是与配第原意相违背的。而配第的“一般劳动”同后来马克思的抽象劳动概念又有本质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源泉 一般劳动 抽象劳动 交换价值 重商主义
下载PDF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一般劳动”概念的四个层次 被引量:3
7
作者 翁寒冰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32,共7页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主导逻辑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二重逻辑。交换价值所建构的客观抽象的"一般劳动",是这一文本的重要批判基点。这种通过交换和货币所建构的"一般劳动"是一种客体性的"一般劳动",从而不同于《资本论...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主导逻辑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二重逻辑。交换价值所建构的客观抽象的"一般劳动",是这一文本的重要批判基点。这种通过交换和货币所建构的"一般劳动"是一种客体性的"一般劳动",从而不同于《资本论》中价值概念所代表的主体性的"一般劳动"。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还出现了三种不同的主体性的"一般劳动",尤其是在对机器大工业的研究中,马克思指出了机器生产所建构的两种不同的一般劳动形式。这些概念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得出科学的价值概念奠定了基础,也推动马克思在解读视角上完成了"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运动"向"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运动"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交换价值 一般劳动
原文传递
略论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的新特点及其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梁业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3-6,共4页
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出现一系列新特点,并现实地应用于“科教兴国”、“科教兴粤”战略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及理解与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方面。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科教兴国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 “三个代表” 应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服务商品 一般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视域下的异化、劳动与自由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西祥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9-17,共9页
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是对人的类本质及其社会历史属性的科学揭示。基于这一理论,马克思阐释了人的本质的多维内涵。在劳动这个对象性的实践活动推动下,人自身的发展必将经历前异化、异化和后异化三个阶段。前异化阶段对应的是原始社会... 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是对人的类本质及其社会历史属性的科学揭示。基于这一理论,马克思阐释了人的本质的多维内涵。在劳动这个对象性的实践活动推动下,人自身的发展必将经历前异化、异化和后异化三个阶段。前异化阶段对应的是原始社会时期。在这个阶段,人与自然之间基本上是一种天然和谐关系,人与人之间具有血缘和宗亲的互相依赖性。异化阶段对应的是资本私有制,即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以货币为中介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使得整个社会成为资本主导下的物的王国,货币和资本反过来成为支配和奴役人的社会力量。后异化阶段是指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个超越资本统治的更高社会发展形态中,人的类本质得到了最为充分的绽放。人不再受物的宰制,人与人之间的阶级矛盾及其对立也被消解,每个人的发展成为其他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发展的这三重形态跃迁与人类社会的三大形态转换,二者深层契合并且有机统一。究其实质,这是立足于劳动实践的人自身类本质力量的必然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 马克思异化理论 人的类本质 一般劳动 剩余劳动 自由个性
下载PDF
经济人假设何以忽视了社会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瑞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6-62,共7页
马克思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一般劳动”的分析表明了经济人假设所具有的“科学的必然性”和“科学上的不完备性”。就其理论建构来说,经济人假设是一个“合理的抽象”,是“一般劳动”与抽象方法运用的必然结果,具有“科学的必然... 马克思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一般劳动”的分析表明了经济人假设所具有的“科学的必然性”和“科学上的不完备性”。就其理论建构来说,经济人假设是一个“合理的抽象”,是“一般劳动”与抽象方法运用的必然结果,具有“科学的必然性”。但从经济人假设忽视了历史性的社会关系来说,以“帽子”的方式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在物与物关系的社会中将“利己”“理性”作为经济人的内涵,具有“科学上的不完备性”。正是基于经济人假设这两方面的分析,马克思在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用“现实的人”这一概念来与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人”进行区分,从而彻底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经济人假设 一般劳动 社会关系
原文传递
马克思劳动理论浅析
11
作者 林清龙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0-43,共4页
在不同的社会形式中和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劳动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劳动理论认为,虽然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但也有一些共同的规定和一般的规律性。认真研究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有助于更好地遵循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规... 在不同的社会形式中和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劳动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劳动理论认为,虽然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但也有一些共同的规定和一般的规律性。认真研究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有助于更好地遵循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协作 一般劳动
原文传递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浅析
12
作者 林清龙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9,共3页
在不同的社会形式和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劳动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劳动理论认为,虽然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但也有一些共同的规定和一般的规律性。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有助于更好的遵循社会主义经济的发... 在不同的社会形式和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劳动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劳动理论认为,虽然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但也有一些共同的规定和一般的规律性。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有助于更好的遵循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协作 一般劳动
下载PDF
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的批判与超越——以亚当·斯密为例
13
作者 于微 《青年与社会》 2014年第12期363-364,共2页
亚当·斯密建立的古典经济学的体系,使劳动脱离了特殊形态,形成了一般劳动的概念,这种一般劳动又决定着一切商品的价值。从而,劳动在人类物质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首次得到了经济学理论的严密论证,成为马克思劳动范畴的... 亚当·斯密建立的古典经济学的体系,使劳动脱离了特殊形态,形成了一般劳动的概念,这种一般劳动又决定着一切商品的价值。从而,劳动在人类物质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首次得到了经济学理论的严密论证,成为马克思劳动范畴的重要理论来源。古典经济学对谋生的劳动在经济领域中展开的一系列经济形式的研究,推动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学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密 一般劳动 分工与交换 马克思
下载PDF
新技术革命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永志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44,共5页
新技术革命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一般劳动过程的某些新变化 ;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进一步分离 ;生产过程的分工协作关系和生产经营管理进一步发展。新技术革命也引发了劳动与资本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 ;劳动与资本变换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劳动... 新技术革命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一般劳动过程的某些新变化 ;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进一步分离 ;生产过程的分工协作关系和生产经营管理进一步发展。新技术革命也引发了劳动与资本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 ;劳动与资本变换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进一步强化 ;资本对劳动的剥削进一步深化。然而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并没有过时 ,因为整个物质生产过程的根本性质没有变 ,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也没有发生根本的质变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实质依然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革命 资本主义 生产劳动 一般劳动过程 资本 物质生产
原文传递
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现状调查——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琼如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60-64,共5页
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企业根本目标的情况下,企业忽视女职工权益也就不可避免。本文根据2004年福建省总工会对福建省十个地市区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调查数据,对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状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力求为保护女职工的一般... 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企业根本目标的情况下,企业忽视女职工权益也就不可避免。本文根据2004年福建省总工会对福建省十个地市区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调查数据,对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状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力求为保护女职工的一般劳动权益与特殊权益提供依据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公有制企业 女职工 一般劳动权益 特殊劳动权益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与要素分配论 被引量:3
16
作者 弓孟谦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2,共8页
本文以马克思的理论立场和逻辑方法为依据 ,结合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实际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 ,进一步探讨和发挥了马克思关于抽象一般劳动、生产劳动、协作劳动、监督管理劳动 ,以及科学、自然力等在价值和财富创造中的地... 本文以马克思的理论立场和逻辑方法为依据 ,结合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实际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 ,进一步探讨和发挥了马克思关于抽象一般劳动、生产劳动、协作劳动、监督管理劳动 ,以及科学、自然力等在价值和财富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对生产三要素论作出了评析。本文区分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以要素所有权作为分配的依据 ,论述了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要素分配论 分配制度改革 中国 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 抽象一般劳动 协作劳动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云南省外贸竞争力的提升效应研究——基于云南省8州8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虹 丁勇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6-76,共11页
基于2011—2020年云南省8州8市的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个维度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云南省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并检验了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劳动力、一般劳动力的融合作用及其对云南省外贸竞争力的影响,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创新产出和创新质... 基于2011—2020年云南省8州8市的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个维度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云南省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并检验了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劳动力、一般劳动力的融合作用及其对云南省外贸竞争力的影响,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创新产出和创新质量提升云南省外贸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提升云南省的外贸竞争力,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劳动力的融合作用也能提升云南省外贸竞争力,但数字经济与一般劳动力的融合作用并不能提升云南省的外贸竞争力;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提高创新质量的途径进而提升云南省的外贸竞争力,但并不能通过增加创新产出来提升云南省的外贸竞争力;数字经济发展对云南省外贸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存在异质性。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外贸竞争力 高质量劳动 一般劳动 创新质量 创新产出
下载PDF
资本时空加速的政治哲学意蕴与时间解放
18
作者 徐娜 《科学.经济.社会》 2023年第1期14-25,共12页
对现代资本“用时间消灭空间”扩张方式的批判离不开马克思早期对自然哲学时空置换辩证过程的分析。通过驳斥知性主观时空观和思辨唯心主义时空观,马克思指明了自然时间和劳动时间在生产劳动中的统一,然而当现代工业以量化的劳动时间作... 对现代资本“用时间消灭空间”扩张方式的批判离不开马克思早期对自然哲学时空置换辩证过程的分析。通过驳斥知性主观时空观和思辨唯心主义时空观,马克思指明了自然时间和劳动时间在生产劳动中的统一,然而当现代工业以量化的劳动时间作为价值尺度来衡量生产劳动之时,资本的扩张本性导致了时空置换的加速化状态和时空结构的不平衡性。加速化的时空秩序,处于政治国家所赋权的直接稳定性与市民社会货币共同体动态平衡的二律背反之中。此二律背反以其政治的维度凸显了资本速度的后果,而打破资本速度就要求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时空视域内,使新的共同体样式得以出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时空置换 资本加速 动态平衡 二律背反 一般劳动时间
下载PDF
高级劳动力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姚伟锋 何枫 杨武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7年第4期14-18,共5页
在以专业技术人员为标准及把劳动力划分为高级劳动力与一般劳动力两大部分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1990~2005年间中国高级劳动力及其他因素在宏观经济增长、三大产业发展以及省际经济增长中的具体影响,并得出多年来我国的劳工市场尤其是... 在以专业技术人员为标准及把劳动力划分为高级劳动力与一般劳动力两大部分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1990~2005年间中国高级劳动力及其他因素在宏观经济增长、三大产业发展以及省际经济增长中的具体影响,并得出多年来我国的劳工市场尤其是高级劳动力一直处于低效率配置状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劳动 一般劳动 经济增长
下载PDF
等量劳动互换的两种形式:等价交换和按劳分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开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2013年第4期197-210,共14页
最早对等量劳动互换的两种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胡钧教授。商品经济的基本关系是等价交换,其内容是等量劳动互换关系;公有制经济的本质关系是按劳分配,其内容也是等量劳动互换。但等价交换与按劳... 最早对等量劳动互换的两种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胡钧教授。商品经济的基本关系是等价交换,其内容是等量劳动互换关系;公有制经济的本质关系是按劳分配,其内容也是等量劳动互换。但等价交换与按劳分配是两种本质不同的经济关系。体现在二者的"劳动"在内容和形式上是根本不同的。价值的实体是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或"社会必要劳动",按劳分配中的实体是"直接社会一般劳动"。差别根源于两种不同的所有制。等价交换关系承认从占有优良生产条件获取更大利益是其特权,因而必然会产生生产者之间的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公有制范围内取消了等价交换中的特权,实行更进一步的平等。关键在于贯彻等价交换向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等量劳动互换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价交换 按劳分配 社会必要劳动 直接社会一般劳动 干预分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