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梦”也是社会主义梦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义桅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58,2,共5页
中国梦是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三位一体,是中国发展到"成为你自己"阶段时的集体认同。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国家、东方文明古国、发展中新兴大国等多重属性,中国梦的内涵也包括社会主义梦、文明复兴梦、国强民富梦等多... 中国梦是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三位一体,是中国发展到"成为你自己"阶段时的集体认同。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国家、东方文明古国、发展中新兴大国等多重属性,中国梦的内涵也包括社会主义梦、文明复兴梦、国强民富梦等多重内涵。中国梦的提出,宣告"历史终结"的终结。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也就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历史低谷逐步走向复兴的过程。中国梦的成功实现,必然鼓励其他发展中国家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破除了西方发展模式、制度与价值为普世发展模式、制度、价值的神话,鼓舞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的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是一种运动、一种制度、一种理念。中国梦作为社会主义梦的主要表征是对内追求共同富裕、对外追求国际关系民主化,必将复兴社会主义运动,激活社会主义制度,唤醒社会主义理念。在世界发展失衡、失范的今天,我们尤其要挖掘中国梦作为社会主义梦的内涵,为人类公平正义做出应有的和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格局 中国梦 社会主义梦 历史终结
下载PDF
“历史的终结”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命运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盾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30,共14页
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终结论"的立论根基主要来自黑格尔的历史终结论题以及科耶夫对黑格尔的解读。但黑格尔的"历史终结"是一个纯粹的哲学问题,即"绝对知识"的完成所必须承诺的一个本体论前提。科耶夫将其... 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终结论"的立论根基主要来自黑格尔的历史终结论题以及科耶夫对黑格尔的解读。但黑格尔的"历史终结"是一个纯粹的哲学问题,即"绝对知识"的完成所必须承诺的一个本体论前提。科耶夫将其进一步实在化为"普遍的同质的国家"。福山则将其引申为一个政治意识形态观点: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胜利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的终点,并喻示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终结。这是对黑格尔的误读。马克思科学地分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历史限度,同时又以一种革命的历史目的论方式,坚持着对作为历史最高目标的人类解放的希望和信仰。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因此具有历史科学性和历史目的论的双重理论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历史终结 历史唯物主义
原文传递
评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 被引量:9
3
作者 德里达 李朝晖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1997年第3期52-57,共6页
评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福山作为福音传道者我们以弗兰西斯·福山的书《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为例。先来分析一下这本书的逻辑框架和论证的一般结构,分析一下这一反马克思主义的符咒。当然,我们特意称它为“使徒”。... 评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福山作为福音传道者我们以弗兰西斯·福山的书《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为例。先来分析一下这本书的逻辑框架和论证的一般结构,分析一下这一反马克思主义的符咒。当然,我们特意称它为“使徒”。为什么是使徒?为什么这里的程式是新圣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终结 黑格尔 自由民主 马克思主义传统 福山 唯物主义 应许之地 福音传道者 基督教 末世学
下载PDF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的终结说明了什么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学明 李先悦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95-109,共15页
无论是纵观近20年来客观的历史现实还是考察福山在这期间所做出的对美国的批评和对中国的赞扬,考察福山如何从高调鼓吹"终结论"到被迫唱起"衰败论"(即承认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衰落),都说明福山的"历史终结论&qu... 无论是纵观近20年来客观的历史现实还是考察福山在这期间所做出的对美国的批评和对中国的赞扬,考察福山如何从高调鼓吹"终结论"到被迫唱起"衰败论"(即承认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衰落),都说明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已终结了。对于正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的中国人民来说,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从轰动走向衰落是个难得的"历史事件",因为研究这一"历史事件",即研究福山的这一理论是如何走向衰落的以及为什么会走向衰落,可以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更能认清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增强对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山 历史终结 黑格尔历史 金融危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鲍德里亚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吗?——兼论现代技术与后现代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孔明安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6-41,共6页
鲍德里亚是否是一个典型的后现代论者,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界争论的核心问题。本文认为,这一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之争。在鲍德里亚思想是否归属于"后现代主义"之争的背后,它反映的人们对现代消费社会、后工业社会、... 鲍德里亚是否是一个典型的后现代论者,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界争论的核心问题。本文认为,这一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之争。在鲍德里亚思想是否归属于"后现代主义"之争的背后,它反映的人们对现代消费社会、后工业社会、仿真社会或超真实社会的性质及其特征的认识。澄清并深化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鲍德里亚思想的理解。为此,本文从现代技术的特征,即技术的仿真、仿像和超真实性等特征出发,对现代技术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鲍德里亚是一个以原始的"象征交换"为原则,对现代性进行激进批判的理论家和预言者,一个具有诸多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后现代性特征的学者,一个后现代性的超论者。当然,在这一问题的探讨中,必须对现代性、后现代性等概念加以给予必要的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交换 仿真 仿像 超真实性 现代性 后现代性 历史终结
下载PDF
“文明冲突”中的中华文明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建斌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1-25,共5页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后冷战"时代,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文章认为,"文明的冲突"只是以西方的视角来审视世界秩序,认为非西方世界与西方世界将形成对...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后冷战"时代,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文章认为,"文明的冲突"只是以西方的视角来审视世界秩序,认为非西方世界与西方世界将形成对抗,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是为美国的霸权行为做辩护。作为崛起中的中国,应当利用自己的"软实力",继续倡导"和谐世界"的理念,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冲突 软实力 和谐世界 历史终结
下载PDF
三大历史语境:面向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被引量:6
7
作者 张一兵 胡大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83,共7页
本文作者在新世纪的历史视域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前发展的三大历史语境: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解剖当代发达资本主义、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进而思考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以及探索在全球化资本主义条件下... 本文作者在新世纪的历史视域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前发展的三大历史语境: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解剖当代发达资本主义、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进而思考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以及探索在全球化资本主义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内涵。此外,本文还直面了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享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等重要理论挑战,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新理论话语回应了世界上种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责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全球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历史终结"
下载PDF
历史终结了吗?——评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启能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13,147,共14页
历史终结了吗?——评福山的历史终结论陈启能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是日籍美国人,据说年轻时曾在耶鲁大学读书,获得历史学学位。曾任兰德公司分析员。1989年他在美国《国民利益》杂志(The... 历史终结了吗?——评福山的历史终结论陈启能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是日籍美国人,据说年轻时曾在耶鲁大学读书,获得历史学学位。曾任兰德公司分析员。1989年他在美国《国民利益》杂志(TheNa-tionalInterest)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黑格尔主义 历史终结 历史终结 福山 民主制 唯心主义 戈尔巴乔夫 民族主义 历史
原文传递
中国与东亚民主:历史的多种模式 被引量:6
9
作者 弗朗西斯·福山 赵根成(编译)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7-51,共5页
福山是一位思想活跃、关注现实的学者。自《历史的终结》一书出版后,他又先后出版了《后人类未来》、《信任》、《国家构建》等多部著作。尽管他依然坚持其在《历史的终结》一书中所阐述的自由资本主义将是人类唯一的选择的观点,但是... 福山是一位思想活跃、关注现实的学者。自《历史的终结》一书出版后,他又先后出版了《后人类未来》、《信任》、《国家构建》等多部著作。尽管他依然坚持其在《历史的终结》一书中所阐述的自由资本主义将是人类唯一的选择的观点,但是也在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中更多地关注了制度的多样性,尤其是更为理性地分析了东亚发展、中国发展对于西方发展模式产生的冲击和影响。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他2011年出版的《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而在2012年1月号的《民主杂志》上,他以《中国与东亚民主:历史的多种模式》一文分析了西方理论在解释东亚模式和中国发展经验上的不足,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终结 东亚民主 多种模式 中国 自由资本主义 人类未来 西方理论 《信任》
原文传递
《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改革叙事的变奏曲
10
作者 林楠 陈旭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0,共7页
在思想史的定论中,有论者从启蒙主义立场将20世纪90年代描述为“人文精神危机”的时代;有论者从整个20世纪的角度,将其定义为“历史的终结”;也有论者站在21世纪初“中国崛起”的线索上将20世纪90年代视作发展的蛰伏期。^([1])近年来不... 在思想史的定论中,有论者从启蒙主义立场将20世纪90年代描述为“人文精神危机”的时代;有论者从整个20世纪的角度,将其定义为“历史的终结”;也有论者站在21世纪初“中国崛起”的线索上将20世纪90年代视作发展的蛰伏期。^([1])近年来不少文艺作品表现出了对90年代浓郁的兴趣。《山海情》(孔笙/孙墨龙,2021)、《漫长的季节》(辛爽,2023)、《繁花》(王家卫,2023)以及开年大剧《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孔笙/孙墨龙/刘洪源,2023)(以下简称《大江大河3》)都把故事放置在20世纪90年代的场域当中,让这个十年散发出无限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主义 岁月如歌 文艺作品 王家卫 《繁花》 中国崛起 历史终结 变奏曲
下载PDF
新自由主义正走向“历史的终结”
11
作者 王元 《历史评论》 CSSCI 2024年第2期56-64,共9页
无论是奥巴马的金融监管和救市政策,还是特朗普的民粹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混合,抑或是拜登的凯恩斯主义“回魂”,都只是在修补新自由主义带来的各种问题,并不能根除其种种瘤疾,新自由主义正走向“历史的终结”。
关键词 经济民族主义 凯恩斯主义 金融监管 特朗普 救市政策 新自由主义 民粹主义 历史终结
原文传递
《国别和区域研究》注释示例
12
《国别和区域研究》 2024年第1期321-323,共3页
一、著作示例:赵常庆:《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析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第88页。《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3页。二、译著示例:[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一、著作示例:赵常庆:《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析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第88页。《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3页。二、译著示例:[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7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选集》 历史终结 示例
原文传递
“历史的终结”及其理想的社会——兼论黑格尔、福山与马克思的“历史终结”观
13
作者 肖迎春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7-20,83,共5页
自由民主制是“历史的终结”,是福山的核心观点。福山认为“历史的终结”指的是历史的方向性问题,强调自由民主作为价值目标的合理性,基于此,他相信黑格尔和马克思都主张历史会终结。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的实现史,是黑格尔、福山和马克... 自由民主制是“历史的终结”,是福山的核心观点。福山认为“历史的终结”指的是历史的方向性问题,强调自由民主作为价值目标的合理性,基于此,他相信黑格尔和马克思都主张历史会终结。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的实现史,是黑格尔、福山和马克思共享的历史思想。然而,他们对“终结”历史的理想社会的构想不同,自由国家、共产主义和自由民主制相继被其视为历史的最高阶段。福山对自由民主在何种意义上“终结”历史的表述模糊,混淆了自由民主理念和自由民主模式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终结 自由民主制 黑格尔 福山 马克思
下载PDF
评福山关于国家、法治与民主关系的理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寒竹 《红旗文稿》 CSSCI 2014年第22期32-34,共3页
福山从1989年发表的《历史的终结》到今天对政治衰败的研究,对国家、法治和民主的重新排序,尤其是对强国家的重视,说明其思想确有变化。但总体说来,福山的基本观点还是一种政治决定论,具有很大的误导性。而且,福山的论述很容易让人产生... 福山从1989年发表的《历史的终结》到今天对政治衰败的研究,对国家、法治和民主的重新排序,尤其是对强国家的重视,说明其思想确有变化。但总体说来,福山的基本观点还是一种政治决定论,具有很大的误导性。而且,福山的论述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以为是美国的民主扩张导致了国家能力的衰弱。其实,资本不受节制的扩张是美国政治衰败的最根本原因,但福山对这一点很少提及,这就无法找到美国政治衰败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能力 民主关系 福山 法治 历史终结 政治衰败 决定论 误导性
原文传递
约阿希姆的“属灵理智”与“历史终结”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小枫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12-22,共11页
从思想史角度考察约阿希姆历史神学的来龙去脉,力图阐明约阿希姆的历史思想作为"历史终结"论的鼻祖究竟具有怎样的理论意涵。如果"约阿希姆主义"的确是支配现代思想意识中"普遍历史"观的一个重要面相,甚... 从思想史角度考察约阿希姆历史神学的来龙去脉,力图阐明约阿希姆的历史思想作为"历史终结"论的鼻祖究竟具有怎样的理论意涵。如果"约阿希姆主义"的确是支配现代思想意识中"普遍历史"观的一个重要面相,甚至与支配中国革命的历史哲学观念也有内在关联,那么,认识"约阿希姆主义",对于理解西方思想史的深层矛盾就具有决定性意义,也有助于认识中国思想界当前所面临的内在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阿希姆 历史终结 历史哲学 进步观念 三一论神学
下载PDF
和而不同——文化全球化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3
16
作者 史云波 吕春明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3-77,共5页
坚持把中国哲学"和而不同"的理念确立为文化全球化的价值取向是文化全球化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文化在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只要有正确的应对措施,中国文化以其独特优势在全球化时代... 坚持把中国哲学"和而不同"的理念确立为文化全球化的价值取向是文化全球化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文化在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只要有正确的应对措施,中国文化以其独特优势在全球化时代获得光明的发展前景是可以预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而不同 文化全球化 中国文化 历史终结 文明冲突
下载PDF
评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建斌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3-47,共5页
福山认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已经成为“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再没有其它意识形态的竞争,所以提出了“历史终结论”。“历史终结论”以西方的制度作为一种普遍适应的制度,体现了“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霸... 福山认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已经成为“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再没有其它意识形态的竞争,所以提出了“历史终结论”。“历史终结论”以西方的制度作为一种普遍适应的制度,体现了“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这与世界正呈现出一种文化多元主义的迹象不相符合。科技在不断发展,尚不存在一种制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历史尚未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终结 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 文明冲突
下载PDF
“复魅90年代”:从历史荒原到审美空间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雅琳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6-110,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一度被描述为一种祛魅后的“历史荒原”,也即:旧的崇高法则已经在毁坏中,而新的价值秩序尚未显露出来。在文学史和思想史的定论中,有人从80年代的启蒙主义立场来看90年代,将其描述为“人文精神的危机”1和“新意识形态(也... 20世纪90年代一度被描述为一种祛魅后的“历史荒原”,也即:旧的崇高法则已经在毁坏中,而新的价值秩序尚未显露出来。在文学史和思想史的定论中,有人从80年代的启蒙主义立场来看90年代,将其描述为“人文精神的危机”1和“新意识形态(也即消费主义)的笼罩”2;有人从“短20世纪”的角度来看90年代,称其为“历史的终结”“革命世纪的终结”和“去政治化的政治”;3也有人站在21世纪初的中国来反观9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空间 启蒙主义 去政治化 新意识形态 价值秩序 消费主义 历史终结 人文精神
原文传递
全球化、“帝国”与世界新秩序——“新帝国论”透视 被引量:3
19
作者 章国锋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0,共7页
在西方政界和学界,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理论———“新帝国论”正在流行。这种理论认为,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新秩序”已经形成,其标志乃是新型“帝国”的出现以及帝国的全球性统治的确立。本文探讨了这一理论产生的背景。本文认为,“新帝国... 在西方政界和学界,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理论———“新帝国论”正在流行。这种理论认为,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新秩序”已经形成,其标志乃是新型“帝国”的出现以及帝国的全球性统治的确立。本文探讨了这一理论产生的背景。本文认为,“新帝国论”涉及的根本问题是人们应当如何看待历史,包括世界史是否在全球化的推动下走向“统一”,帝国主义是否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帝国”的统治是否已全球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世界新秩序 新帝国论 历史终结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与目的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昊良(译) 曲红梅(译)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75,共14页
马克思将历史看作是不断进步的发展过程。这种解释常常招致批评,在批评者看来,马克思和黑格尔一样,把历史描绘成单一的目的论过程,因为马克思认为历史进程将最终达至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一批评是合理的吗?如果马克思的哲学中存在... 马克思将历史看作是不断进步的发展过程。这种解释常常招致批评,在批评者看来,马克思和黑格尔一样,把历史描绘成单一的目的论过程,因为马克思认为历史进程将最终达至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一批评是合理的吗?如果马克思的哲学中存在目的论观念,那么这种观念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马克思本人对此语焉不详。我们通过对阿尔都塞历史无主体观点的批判性讨论发现,马克思主义最好被看成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目的论,它描绘了人类主体的历史性突现。通过将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与达尔文的进化论进行比较,我们也可以得出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进化论 历史终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