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倾向性评分的不同疗程使用参麦注射液肝肾功能变化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连心 程豪 +1 位作者 谢雁鸣 杨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53-3059,共7页
参麦注射液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不经胃肠道吸收,肝肾毒性尤当重点关注。"量-毒"关系与"时-毒"关系是探讨肝肾毒性的2个重点问题,笔者已对超剂量使用参麦注射液是否引起肝肾毒性(即"量-毒"问题)进行探讨... 参麦注射液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不经胃肠道吸收,肝肾毒性尤当重点关注。"量-毒"关系与"时-毒"关系是探讨肝肾毒性的2个重点问题,笔者已对超剂量使用参麦注射液是否引起肝肾毒性(即"量-毒"问题)进行探讨,该文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提供的使用参麦注射液患者的数据信息,探讨不同疗程(临床连续使用超过14 d)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苷(Cr)和尿素氮(Bun)等4个反应肝肾功能指标的影响,采用列联分析、Logistic回归及倾向性评分法(propensity score,PS)、倾向性评分的加权分析法(propensity score weighting,PSW)等分析方法,发现尚不能说明不同疗程对肝肾功能有明显影响。然而肝肾毒性监测是一个长期与重要的问题,尚需毒理学实验及临床前瞻性观察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肝肾功能 “时-毒” 倾向性评分 倾向性评分加权分析法
原文传递
柴胡总皂苷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黄伟 李晓骄阳 孙蓉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81.9%)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81.9%)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时-毒"关系研究表明:按柴胡总皂苷含量计算,小鼠单次灌服74.5 mg/kg的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后,小鼠血清ALT、AST均在给药后1~2 h达到高峰,48 h开始恢复,72h恢复近正常值;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给药8~24 h后可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量-毒"关系研究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不同剂量组(按柴胡总皂苷含量计算,分别为74.5,59.6,47.7,38.2,30.6,24.5 mg/kg)对肝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呈剂量依赖关系;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不同剂量组小鼠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其中高剂量组甚至出现片状坏死、小叶结构不清。结论:小鼠单次灌胃等生药量不等总皂苷含量的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造成的急性肝损伤明显重于粗品,并呈现一定的时毒、量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总皂苷 小鼠 肝毒性 时毒 量毒
原文传递
柴胡总皂苷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黄伟 孙蓉 吕莉莉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65,共4页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苷粗提物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苷粗提物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柴胡总皂苷粗提物31.25 g/kg剂量组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均在给药后4 h升高并达到高峰,48 h可恢复近正常值。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柴胡总皂苷粗提物组小鼠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其中高剂量组甚至出现片状坏死、小叶结构不清。结论:小鼠单次灌服一定剂量柴胡总皂苷粗提物可造成急性肝损伤甚至死亡,并呈现一定的时毒、量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总皂苷 小鼠 肝毒性 时-毒关系 量-毒关系
原文传递
苍耳子水提取液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汪永忠 洪燕 +1 位作者 李钰馨 韩燕全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考察苍耳子水提物单次给予对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将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急性肝毒性反应,检测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计算肝体比值,光学显微镜下观... 目的:考察苍耳子水提物单次给予对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将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急性肝毒性反应,检测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计算肝体比值,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时-毒"关系研究表明:制备4.0 g/m L苍耳子水提液,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分组,按101.14 g/kg剂量小鼠灌胃给药一次,分别于给药后各时间点取血,小鼠血清ALT,AST均在给药1 h后明显升高,给药后8 h达到高峰,24 h后恢复近正常值;肝体比值增大,肝组织病理损伤严重;"量-毒"关系研究表明:小鼠单次灌胃给药不同剂量(101.14 g/kg、83.312 g/kg、66.650 g/kg、53.320 g/kg、42.656 g/kg、空白组同体积蒸馏水)。苍耳子水提液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随剂量增大,血清ALT,AST值显著升高。肝体比值增大,肝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结论:小鼠单次灌胃给药苍耳子水提取液可造成明显急性肝损伤,并呈现一定"量-时-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水提液 肝毒性 时毒 量毒
下载PDF
Mixture Toxicities of Three Pesticides Having Different Time-Toxicity Profiles 被引量:2
5
作者 Mo Yu Shushen Liu +2 位作者 Mengchao Wang Fu Chen Hanxiao T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45-552,共8页
In the environment,chemical pollutants always exist as mixtures.To evaluate mixture toxicity,we should ex-amine the concentration ratios and the concentration levels of mixture components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ve ti... In the environment,chemical pollutants always exist as mixtures.To evaluate mixture toxicity,we should ex-amine the concentration ratios and the concentration levels of mixture components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ve time between the components and testing organism.Selecting three pesticides,metribuzin(MET),dodine(DOD)and ri-domil(RID),as mixture components,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 as testing organism,and 96-well microplate as exposure experiment carrier,the luminescence inhibition toxicities of the pesticides and their binary mixtures at six exposure time points(0.25,2,4,8,12,and 16 h)were determ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e pesticides have different time-toxicity profiles.The toxicity of MET increases over time,and those of DOD and RID show a slight decrease or increase in the first 4 h,respectively,and then remain unchanged to 16 h.The toxicities of the binary mixtures consisting of the three pesticides depend on not only the mixture composition but also the exposure time.The time-toxicity profiles of all rays in MET-DOD mixture system are U-shaped curves,those in MET-RID system are basically monotonically increased and those in DOD-RID system are basically monotonically decreased.How-ever,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for the test substances,mixture toxicity can be predicted by the extended concentra-tion addition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ture toxicity concentration addition direct equipartition ray design PESTICIDE time-toxicity profile
原文传递
何首乌不同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黄伟 张亚囡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观察何首乌不同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的影响。方法 "时-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何首乌水提组分、醇提组分,观察给药后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药... 目的观察何首乌不同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的影响。方法 "时-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何首乌水提组分、醇提组分,观察给药后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量-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剂量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何首乌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分别于药后4h、2h按"时-毒"研究方法对小鼠进行相应处理。结果小鼠灌胃较高剂量何首乌水提组分后,血清ALT、AST活力在4h达到高峰,持续时间均约达24h;给药4h后小鼠出现肝脏明显肿大,肝指数升高,其中4~6h肝脏指数升高较为明显。小鼠灌胃较高剂量何首乌醇提组分后,血清ALT、AST活力在2h达到高峰,持续时间均约达48 h;给药2 h后小鼠出现肝脏明显肿大,肝指数升高,其中2~4h肝脏指数升高较为明显。何首乌水提组分剂量在(5.5~30.75)g.kg-1之间、醇提组分在(8.5~24.5)g.kg-1之间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结论小鼠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何首乌水提组分或醇提组分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关于其肝脏损伤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不同组分 小鼠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下载PDF
半夏水提组分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丽美 鲍志烨 +3 位作者 黄幼异 黄伟 张亚囡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考察半夏水提组分单次给药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方法单次给药"时-毒"关系研究:制备62.5 g.kg-1半夏水提组分,按25 mL.kg-1给小鼠灌胃给药1次,给药后按处理时间点依次为0(即空白对照组),0.5,1,2,4,8,12,24... 目的考察半夏水提组分单次给药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方法单次给药"时-毒"关系研究:制备62.5 g.kg-1半夏水提组分,按25 mL.kg-1给小鼠灌胃给药1次,给药后按处理时间点依次为0(即空白对照组),0.5,1,2,4,8,12,24,48,72h,于相应时间点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取肝组织,常规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单次给药"量-毒"关系研究:设定半夏水提组分82.5 g.kg-1、70.1 g.kg-1、59.6 g.kg-1、50.7 g.kg-1、43.1 g.kg-1、36.6 g.kg-1 6个剂量组,小鼠灌胃给药1次,空白组给蒸馏水,于给药后4h按上述方法测定血清ALT、AST及肝组织镜检。结果半夏肝毒性"时-毒"关系的研究显示小鼠单次灌胃62.5 g.kg-1的半夏水提组分血清ALT、AST值随时间的不同造成的肝损害的程度也不同,毒性高峰出现在给药后4h,持续约48h。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半夏水提组分在给药后4h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半夏肝毒性"量-毒"关系的研究显示小鼠单次灌胃较高剂量半夏水提组分可使血清ALT、AST值显著升高。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给予较高剂量的半夏水提组分后,肝细胞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脂肪变性以及部分点状坏死,而低剂量给小鼠灌胃,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未见异常改变。结论单次给予半夏水提组分可造成小鼠肝毒性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小鼠 肝毒 量-时-毒
下载PDF
山豆根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杨倩 郑丽娜 +1 位作者 谢元璋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7期385-389,共5页
目的研究山豆根水提组分及醇提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急性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 "时-毒"关系研究:小鼠灌胃一定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 目的研究山豆根水提组分及醇提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急性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 "时-毒"关系研究:小鼠灌胃一定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肝、脾、胸腺等脏器指数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量-毒"关系研究: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分别于药后6h、4h按"时-毒"研究方法对小鼠进行相应处理。结果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分别在灌胃较高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后6h、4h达到高峰,给药后12h肝脏指数均升至最高,给药后48h均可恢复至正常值;山豆根水提组分剂量在(1.789~3.494)g·kg-1之间、醇提组分在(2.779~5.427)g·kg-1之间,肝脏可产生明显病理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水平升高显著。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肝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核固缩、变性等病理改变。结论小鼠单次灌胃一定剂量的山豆根水提组分或醇提组分可造成急性肝毒性损伤,并呈现明显的"量-时-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致大鼠肝损伤的“时-毒”关系及免疫毒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唐宋琪 杨雪 +2 位作者 丁若兰 岑国栋 高永翔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致大鼠肝损伤的"时-毒"关系及免疫毒性机制。方法:根据给药时长设置5个时间组(1周、2周、3周、4周、5周),每周组下设试验组、恢复期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雷公藤多苷临床常用剂量的等效剂量(6.25mg/kg)给...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致大鼠肝损伤的"时-毒"关系及免疫毒性机制。方法:根据给药时长设置5个时间组(1周、2周、3周、4周、5周),每周组下设试验组、恢复期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雷公藤多苷临床常用剂量的等效剂量(6.25mg/kg)给予试验组和恢复期组大鼠灌胃。检测大鼠胸腺、脾脏指数,试剂盒测定血清ALT、AST,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LDH法测定NK细胞活性,MTT法测定T、B淋巴细胞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CD68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肝组织TNF-α含量。结果:雷公藤多苷临床常用剂量的等效剂量(6.25mg/kg)可降低大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升高血清ALT、AST,导致肝组织病理改变,NK细胞活性下降,T、B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下降,肝组织中CD68表达增加,肝组织中TNF-α含量增加,以上改变程度与给药时长呈正相关;恢复期大鼠ALT、AST及肝组织病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改善程度与用药时长呈负相关。结论:雷公藤多苷所致大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时-毒"关系,其机制可能与NK细胞活性受到抑制及肝Kupffer细胞活化并诱导TNF-α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免疫毒性 肝损伤 时毒关系
原文传递
柴胡总皂苷粗提物多次给药对大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黄伟 孙蓉 张作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344-3347,共4页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苷粗提物多次给药致大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大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分别给大鼠灌胃柴胡总皂苷粗品,观察大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脏...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苷粗提物多次给药致大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大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分别给大鼠灌胃柴胡总皂苷粗品,观察大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脏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时-毒”关系研究表明:大鼠血清ALT,AST均在给药后7d开始升高,15d肝毒性明显,其后出现并发毒性和死亡。“量-毒”关系研究表明:在药后15d之内,与正常组比较,51.2~125,0g·kg^-1。柴胡总皂苷粗品可造成大鼠明显的肝毒性损伤,表现在ALT,AST升高,肝体比值增大,病理组织学检测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大剂量、长时间给药组出现片状坏死、肝小叶结构不清;上述变化随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加重,与空白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多次、长时间给大鼠灌服一定剂量柴胡总皂苷粗提物可造成严重肝损伤甚至死亡,并呈现明显的肝毒性“量-时-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总皂苷粗提物 大鼠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原文传递
吴茱萸水提组分多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伟 李晓骄阳 孙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223-2227,共5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水提组分多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分别给小鼠灌胃吴茱萸水提组分,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药后相应时间点检查血清肝功指标和肝脏组织谷丙转氨酶(ALT)... 目的:研究吴茱萸水提组分多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分别给小鼠灌胃吴茱萸水提组分,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药后相应时间点检查血清肝功指标和肝脏组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计算肝、肾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小鼠血清和肝组织ALT,AST在给药后1 d开始升高,3 d肝毒性明显,可持续到7 d。与正常组比较,药后7 d之内,吴茱萸水提组分在0.63~5.0 g.kg-1可造成小鼠明显的肝毒性损伤,表现ALT,AS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红素(TBI)升高,白蛋白(ALB)降低,肝体比值增高,病理组织学检测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间质充血,呈现一定的量毒、时毒关系;上述变化随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加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多次给小鼠灌服一定剂量的吴茱萸水提组分可造成明显的肝损伤,并呈现一定的肝毒性"量-时-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水提组分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原文传递
附子水提物单次给药对小鼠心脏“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冯群 李晓宇 +2 位作者 栾永福 孙赛男 孙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7-932,共6页
目的:通过心电图变化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研究附子水提物单次给药对正常小鼠心脏"量-毒"和"时-毒"关系的影响。方法:根据给药剂量和药后不同时间点对小鼠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附子水提物,观察给药前后小鼠... 目的:通过心电图变化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研究附子水提物单次给药对正常小鼠心脏"量-毒"和"时-毒"关系的影响。方法:根据给药剂量和药后不同时间点对小鼠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附子水提物,观察给药前后小鼠ECG的变化,计算心、肝、肾的脏器指数,并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B-型脑钠肽(BNP)和肌钙蛋白(CTn-I)的水平。结果:"时-毒"关系研究表明:给小鼠灌胃一定剂量附子水提物5 min后,小鼠心率开始升高,60 min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QRS间期、R波幅度、T波时间和幅度、QT间期从药后5 min开始降低,60 min达到最低值后逐渐升高;血中CK,LDH,BNP和CTn-I从药后5 min开始升高,60 min达到峰值;各时间点小鼠脏体比值无显著变化。"量-毒"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单次给药剂量的逐渐增大,小鼠的心率逐渐升高,心电图QRS间期、T波时间和幅度、QT间期逐渐减小,小鼠血清CK,LDH,BNP和CTn-I水平也逐渐升高,均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各剂量组小鼠脏体比值无显著变化。结论:小鼠于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点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附子水提物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脏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其毒性峰效应时间点出现在药后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心脏毒性 “量-时-毒”关系
原文传递
柴胡挥发油大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孙蓉 杨倩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51,共3页
目的:研究柴胡挥发油多次灌胃致大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连续30天给Wistar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柴胡挥发油,分别于药后71、52、1、30天检测大鼠血清ALT、AST活性、肝体比值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连续30天灌胃(0.19... 目的:研究柴胡挥发油多次灌胃致大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连续30天给Wistar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柴胡挥发油,分别于药后71、52、1、30天检测大鼠血清ALT、AST活性、肝体比值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连续30天灌胃(0.19~0.42)ml/kg的柴胡挥发油可造成大鼠肝毒性损伤,药后7天即可产生明显肝毒性,各剂量组血清ALT、AST活性明显升高,肝体比值增大(,0.26~0.42)ml/kg组肝脏出现轻微病理损伤。药后15~21天肝毒性表现最明显,血清ALT、AST活性显著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各剂量组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且随剂量增加升高更明显;肝体比值显著增大;肝脏病理损伤严重。药后30天,大鼠出现死亡,ALT、AST活性及肝体比值较21天增加不明显。结论:柴胡挥发油致大鼠肝毒性损伤的剂量范围是(0.19~0.42)ml/kg,相当于生药量(92.6~204.7)g/kg,按柴胡口服液计约相当于70kg人日用量的(1.5~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挥发油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原文传递
半夏酸水渗漉液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亚囡 黄幼异 +2 位作者 鲍志烨 黄伟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考察半夏酸水渗漉提取样品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方法单次给药"时-毒"关系研究:制备1.77 g.kg-1半夏酸水渗漉液,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分组,25 mL.kg-1给小鼠灌胃给药1次,观察给药后小鼠死亡情况... 目的考察半夏酸水渗漉提取样品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方法单次给药"时-毒"关系研究:制备1.77 g.kg-1半夏酸水渗漉液,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分组,25 mL.kg-1给小鼠灌胃给药1次,观察给药后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给药后相应时间点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计算肝体比值,另取肝组织,常规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单次给药"量-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剂量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半夏酸水渗漉液2.68 g.kg-1、2.14 g.kg-1、1.72 g.kg-1、1.37 g.kg-1、1.10 g.kg-1、0.88 g.kg-1,空白组给同体积蒸馏水,于给药后2h按"时-毒"研究方法对小鼠进行相应处理。结果半夏肝毒性"时-毒"关系的研究显示小鼠单次灌胃1.77 g.kg-1的半夏酸水渗漉液,血清ALT、AST值随时间的不同造成的肝损害的程度也不同,毒性高峰出现在给药后2h,持续时间约达72h。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半夏酸水渗漉液在给药后2~4h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半夏肝毒性"量-毒"关系的研究显示小鼠单次灌胃较高剂量半夏酸水渗漉液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着剂量的增大,可使血清ALT、AST值显著升高。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给予较高剂量的半夏酸水渗漉液后,可致肝细胞部分出现灶状坏死,而低剂量给小鼠灌胃,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未见异常改变。结论单次给予较高剂量的半夏酸水渗漉液可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毒性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具体表现为血清ALT、AST值升高甚或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且呈明显的时毒、量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酸水渗漉液 小鼠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下载PDF
艾叶不同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伟 张亚囡 +2 位作者 王会 朱兰兰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7期392-396,共5页
目的研究艾叶不同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ALT、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结果艾叶水提组分和挥发油组分对小鼠单次肝毒性"量... 目的研究艾叶不同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ALT、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结果艾叶水提组分和挥发油组分对小鼠单次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为:小鼠单次灌服8.0g/kg的艾叶水提组分和0.34 mL/kg的艾叶挥发油组分后,血清ALT、AST值随时间不同造成肝损害程度不同:艾叶水提组分ALT、AST均在药后2 h达到高峰,毒性持续时间约达72h。艾叶挥发油组分ALT在给药后4 h、AST在给药后6h达到高峰,毒性持续时间约72 h;均可导致肝脏指数明显升高,艾叶水提组分在8.0、5.6、3.92、2.74、1.9、1.33g/kg剂量范围内、艾叶挥发油组分在0.34、0.27、0.23、0.19、0.15、0.13 mL/kg剂量范围内,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剂量的增大,ALT、AST升高显著。结论小鼠单次灌服艾叶不同组分均可造成一定的急性肝损伤,其对肝损伤均呈现有一定的"量-时-毒"关系。关于其肝脏损伤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不同组分 单次给药 小鼠 肝毒性
下载PDF
吴茱萸不同炮制品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晟瑞 刘舒凌 +2 位作者 钟振国 陈奔 韦慧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81-884,共4页
目的比较吴茱萸不同炮制品连续给药15d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探讨吴茱萸的炮制减毒原理。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吴茱萸不同炮制品组,各炮制品分为3个不同剂量组,以6.5,3.25,0.65 g·kg^(-1)连续ig 5 d,1... 目的比较吴茱萸不同炮制品连续给药15d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探讨吴茱萸的炮制减毒原理。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吴茱萸不同炮制品组,各炮制品分为3个不同剂量组,以6.5,3.25,0.65 g·kg^(-1)连续ig 5 d,10 d,15 d后处理,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并计算肝、肾脏器指数,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生吴茱萸组可显著升高小鼠肝、肾脏器指数(P<0.01,P<0.05),显著升高小鼠血清中ALT、AST、LDH、AKP的含量(P<0.01,P<0.05),显著增加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生吴茱萸组比较,甘草制吴茱萸组、盐吴茱萸组可明显降低小鼠肝、肾脏指数(P<0.01,P<0.05),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LDH、AKP的含量(P<0.01,P<0.05),降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肝、肾脏指数和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具有时间依赖性,吴茱萸各炮制品致小鼠肝毒性的作用顺序为:生吴茱萸>甘草制吴茱萸>盐吴茱萸。结论给小鼠连续灌胃一定剂量的吴茱萸不同炮制品后,可造成较为显著的肝损伤,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并具一定的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炮制品可降低吴茱萸的体内肝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炮制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原文传递
薄荷不同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晓宇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目的观察薄荷挥发油与水提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的影响。方法"时-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薄荷挥发油和水提组分,观察给药后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 目的观察薄荷挥发油与水提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的影响。方法"时-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薄荷挥发油和水提组分,观察给药后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量-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剂量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薄荷挥发油、水提组分分别于药后12 h、8 h按"时-毒"研究方法对小鼠进行相应处理。结果小鼠灌胃较高剂量薄荷挥发油后,血清ALT、AST活力在12 h达到高峰,持续时间约达48h;给药6 h后小鼠出现肝脏明显肿大,肝指数升高,其中6~24h肝脏指数升高较为明显。小鼠灌胃较高剂量薄荷水提组分后,血清ALT、AST活力在8h达到高峰,持续时间约达24h;给药4h后小鼠出现肝脏明显肿大,肝指数升高,其中4~12h肝脏指数升高较为明显。薄荷挥发油剂量在(0.2~0.5)mL.kg-1,水提组分剂量在(3.0~64.0)g.kg-1之间,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结论小鼠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薄荷挥发油或水提组分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关于其肝脏损伤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不同组分 小鼠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下载PDF
山豆根不同组分多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素君 吕莉莉 +2 位作者 钱晓路 李晓宇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研究山豆根不同组分多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连续7天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分别于给药后第1、3、7天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目的研究山豆根不同组分多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连续7天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分别于给药后第1、3、7天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和总胆红素(TBI)、白蛋白(ALB)的含量,计算肝脏指数,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在给药后第1天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低剂量组未对小鼠肝脏造成明显损伤,高、中剂量组会使小鼠血清中ALT、AST、AKP活性升高,TBI含量升高,ALB含量下降;给药后第3天山豆根水提、醇提各剂量组小鼠出现烦躁,体重增长缓慢等症状,血清中上述肝功能指标变化明显,肝体比值增大,并见部分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点状坏死等病理变化;给药后第7天观察上述症状依次加重。水提组分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比醇提组分明显。结论多次给小鼠高、中剂量的山豆根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均可造成明显的肝损伤,且水提组分的肝毒性大于醇提组分,并呈现明显的肝毒性"量-时-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不同组分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下载PDF
Logistic回归模型在尘肺发病预测与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宝龙 樊晶光 +3 位作者 陈胜 耿凤 刘铁民 刘占元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讨 L ogistic回归模型在尘肺发病预测与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建立粉尘作业工人的接尘工龄 (ET)、工龄平均浓度 (AEC)、粉尘毒性 (T)三因素与尘肺发病概率的回归模型。结果 :尘肺发病预测与控制的... 目的 :探讨 L ogistic回归模型在尘肺发病预测与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建立粉尘作业工人的接尘工龄 (ET)、工龄平均浓度 (AEC)、粉尘毒性 (T)三因素与尘肺发病概率的回归模型。结果 :尘肺发病预测与控制的回归模型为 :P=1/ { 1+ exp[- (- 5.4 70 7+ 0 .0 94 7ET+ 0 .0 0 2 4 AEC+ 1.9784 T) ]} ,接尘工龄等三因素对尘肺发病影响的比数比分别为 :1.0 994 (ET)、1.0 0 2 4 (AEC)和 7.2 310 (T)。结论 :所建立尘肺发病预测与控制的回归模型与所研究人群的符合率较高 ,对今后预防尘肺发生的科学化管理与决策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 接尘工 工龄平均浓度 粉尘毒性 预测 控制 尘肺病
下载PDF
艾叶不同组分多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伟 张亚囡 +1 位作者 王会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7期397-400,共4页
目的研究艾叶不同组分多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给药后相应时间点检查血清肝功指标和肝脏组织ALT、AST活性,计算肝、肾脏器指数。结... 目的研究艾叶不同组分多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给药后相应时间点检查血清肝功指标和肝脏组织ALT、AST活性,计算肝、肾脏器指数。结果艾叶水提组分和挥发油组分对小鼠多次给药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为:ALT、AST在给药后1天即有明显升高3,天肝毒性明显,可持续到7天。与正常组比较,给药后7天之内,水提组分在(1.17~9.0)g.kg-1剂量范围、挥发油在(0.13~0.25)mL.kg-1剂量范围之内,艾叶水提组分和挥发油均可造成明显的肝毒性损伤,表现ALT、AST、AKP、TBI升高,ALB降低,肝体比值增高:呈现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肝毒性作用程度挥发油>水提组分。结论多次给小鼠一定剂量的艾叶水提组分和挥发油组分均可造成明显的肝损伤,并呈现明显的肝毒性"量-时-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不同组分 多次给药 小鼠 肝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