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组织切片图像的配准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哲星 董武 +3 位作者 李树祥 江贵平 张煜 谢小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25-827,共3页
目的 解决生物组织连续切片计算机三维重建中的图像配准问题。方法 采用自动图像配准的分割-计数法,通过 对图像做简单的阈值分割,将优化的准则函数定义为图像的联合直方图特定区域上的计数值,通过优化搜索,得到配准 参数。结果... 目的 解决生物组织连续切片计算机三维重建中的图像配准问题。方法 采用自动图像配准的分割-计数法,通过 对图像做简单的阈值分割,将优化的准则函数定义为图像的联合直方图特定区域上的计数值,通过优化搜索,得到配准 参数。结果 将该方法用于小鼠胚胎的连续切片图像配准,大大加快了配准速度。结论 使用自动图像配准分割-计数法 能够实现连续组织切片图像的准确配准,并且具有计算简单,速度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图像配准 分割-计数法 连续组织切片
下载PDF
椭圆匹配法及其在序列细胞图象3-D配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章毓晋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1997年第8期574-577,584,共5页
在由序列医学切片图象重建三维细胞的过程中,对同一细胞在相邻切片中各剖面的配准是关键的一步。本文介绍一种借助转动惯量计算构造细胞剖面的等效椭圆并进一步对等效椭圆匹配以获得所需的几何变换进行剖面配准的自动方法。该方法已用... 在由序列医学切片图象重建三维细胞的过程中,对同一细胞在相邻切片中各剖面的配准是关键的一步。本文介绍一种借助转动惯量计算构造细胞剖面的等效椭圆并进一步对等效椭圆匹配以获得所需的几何变换进行剖面配准的自动方法。该方法已用于人体骨髓中巨核细胞的3-D配准并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图象配准 惯量椭圆 人体细胞学
下载PDF
基于连续切片的三维重构技术在材料凝固组织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骆良顺 王新 +3 位作者 苏彦庆 李新中 郭景杰 傅恒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10,共6页
讨论了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中进行三维重构的意义和必要性,介绍了基于连续切片的三维重构技术的理论、方法及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指出基于切片的三维重构技术对材料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定量分析、微观组织-性能的研究... 讨论了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中进行三维重构的意义和必要性,介绍了基于连续切片的三维重构技术的理论、方法及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指出基于切片的三维重构技术对材料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定量分析、微观组织-性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可为材料凝固过程中复杂组织的形成机理及凝固理论的发展提供理论和精确的实验依据,从而对新材料的设计与开发产生重要作用。最后简要介绍了三维重构技术在定向凝固过程中多相组织分析的应用,并展望了三维重构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切片 三维重构 凝固组织 定向凝固 多相合金
下载PDF
胚胎连续组织切片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被引量:3
4
作者 郑瑾 佘振珏 +2 位作者 谭德炎 宋志坚 周国民 《解剖学研究》 CAS 2005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制备动物胚胎的连续切片,并利用计算机的三维重建技术,获得可视的“虚拟胚胎”。方法通过数码显微摄像系统对连续的石蜡切片进行拍照、拼接,获得胚胎连续切片的JPEG图像,再利用三维医学重建软件,把二维的切片图像重建成三维的“虚... 目的制备动物胚胎的连续切片,并利用计算机的三维重建技术,获得可视的“虚拟胚胎”。方法通过数码显微摄像系统对连续的石蜡切片进行拍照、拼接,获得胚胎连续切片的JPEG图像,再利用三维医学重建软件,把二维的切片图像重建成三维的“虚拟胚胎”。结果利用三维医学重建软件,重建得到“虚拟胚胎”,重建后的胚胎可进行任意的切割、旋转、操作回复等操作。结论医学三维图像工作室的三维重建软件运用于连续组织切片的计算机三维重建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定位 胚胎 连续切片 拼接
下载PDF
三维重构技术在金属材料微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坤 徐磊 李双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16-120,共5页
讨论了金属微观结构研究中三维重构的意义和必要性,详细介绍了基于连续切片的三维重构方法的两个主要部分:图像获取和数据处理。指出了图像获取中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讨论了图像数据处理中的各种方法和软件工具。最后介绍了基于连续... 讨论了金属微观结构研究中三维重构的意义和必要性,详细介绍了基于连续切片的三维重构方法的两个主要部分:图像获取和数据处理。指出了图像获取中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讨论了图像数据处理中的各种方法和软件工具。最后介绍了基于连续切片的三维重构技术的最新进展,并总结了基于连续切片的三维重构方法推广应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切片 三维重构 微观结构 金属材料
下载PDF
A356铝合金近球晶组织三维重构及空间结构表征 被引量:4
6
作者 朱会 杨湘杰 郭洪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7-31,共5页
应用LSPSF流变铸造工艺,制备了A356铝合金半固态浆料。应用基于连续切片技术的三维重构方法,对流变铸造A356铝合金微观组织进行了三维重构,获得了A356铝合金微观组织的三维空间结构及其分布状况。定义了三个定量表征的参量,从三维的角... 应用LSPSF流变铸造工艺,制备了A356铝合金半固态浆料。应用基于连续切片技术的三维重构方法,对流变铸造A356铝合金微观组织进行了三维重构,获得了A356铝合金微观组织的三维空间结构及其分布状况。定义了三个定量表征的参量,从三维的角度描述了初生固相的数量、大小和平均等效直径。得出流变铸造A356铝合金微观组织的固相分数f V=74%,形状因子F=0.51,平均当量直径=91.4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构 连续切片 空间结构 定量表征 流变铸造
下载PDF
连续切片三维立体重构的程序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华清 谢水生 +1 位作者 米绪军 李旭东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6年第10期227-230,共4页
该文实现了利用材料微观结构的系列二维截面图形数据,重构微结构立体图形的初级程序设计。使用连续切片和金相方法,得到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系列二维截面图,运用距离最小原则、均匀分配原则、图形拓扑相似性原则,逐层连接相邻切片二维截... 该文实现了利用材料微观结构的系列二维截面图形数据,重构微结构立体图形的初级程序设计。使用连续切片和金相方法,得到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系列二维截面图,运用距离最小原则、均匀分配原则、图形拓扑相似性原则,逐层连接相邻切片二维截面,得到微观结构的立体图形,并通过消隐,使重构的材料微观结构立体结构符合正常的视觉效果。该程序能够按照任意角度旋转图形,从而可以了解微观组织结构不同视角的立体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切片 三维重构 计算机模拟 材料结构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human spinal cord based on histological serial sections 被引量:1
8
作者 Guangming Lü Huiqun Wu +3 位作者 Lemin Tang Xiao Han Dafeng Ji Xiaosong G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7期697-700,共4页
BACKGROUND: It is not possible to reconstruct the inner structure of the spinal cord, such as gray matter and spinal tracts, from the Visual Human Project database or CT and MRI databases, due to low image resolution... BACKGROUND: It is not possible to reconstruct the inner structure of the spinal cord, such as gray matter and spinal tracts, from the Visual Human Project database or CT and MRI databases, due to low image resolution and contrast in macrosection images. OBJECTIVE: To explore a semi-automatic computerized three-dimensional (3D) reconstruction of human spinal cord based on histological serial sections, in order to solve issues such as low contrast. DESIGN, TIME AND SETTING: An experimental study combining serial section techniques and 3D reconstruction, performed in the laboratory of Human Anatomy and Histoembryology at the Medical School of Nantong University during January to April 2008. SETTING: Department of Anatomy, Institute of Neurobiology, Jiangsu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Neural Regeneration, Laboratory of Image Engineering. MATERIALS: A human lumbar spinal cord segment from fresh autopsy material of an adult male. METHODS: After 4% paraformaldehyde fixation for three days, serial sections of the lumbar spinal cord were cut on a Leica cryostat and mounted on slides in sequence, with eight sections aligned separately on each slide. All sections were stained with Luxol Fast Blue to reveal myelin sheaths. After gradient dehydration and clearing, the stained slides were coverslipped. Sections were observed and images recorded under a light microscope using a digital camera. Six images were acquired at x25 magnification and automatically stitched into a complete section image. After all serial images were obtained, 96 complete serial images of the human lumbar cord segment were automatically processed with "Curves", "Autocontrast", "Gray scale 8 bit", "Invert", "Image resize to 50%" steps using Photoshop 7.0 software. All images were added in order into 3D-DOCTOR 4.0 software as a stack, where serial images were automatically realigned with neighboring images and semi-automatically segmented for white matter and gray matter. Finally, simple surface and volume re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xol Fast Blue RECONSTRUCTION serial sections surface THREE-DIMENSIONAL visible human project VOLUME
下载PDF
采用Photoshop软件对成年SD大鼠脊髓中皮质脊髓束三维重建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吕广明 吴辉群 +3 位作者 汤乐民 韩笑 季达峰 顾晓松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8-492,共5页
目的利用大鼠脊髓连续切片,结合三维重建工具软件对正常大鼠皮质脊髓束进行三维重建。方法制作正常成年SD大鼠脊髓连续横断切片,进行Luxol快蓝(LFB)染色并摄片,获得大鼠脊髓皮质脊髓束连续切片图像。在Photoshop软件环境下完成切片图... 目的利用大鼠脊髓连续切片,结合三维重建工具软件对正常大鼠皮质脊髓束进行三维重建。方法制作正常成年SD大鼠脊髓连续横断切片,进行Luxol快蓝(LFB)染色并摄片,获得大鼠脊髓皮质脊髓束连续切片图像。在Photoshop软件环境下完成切片图像的配准、分割、灰度化。利用3D-DOCTOR软件进行阈值分割并对大鼠脊髓、脊髓灰质、双侧皮质脊髓束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在普通台式机(PC)上对重建结构进行任意角度的观察、切割和测量。结果重建出的大鼠脊髓、脊髓灰质、双侧皮质脊髓束具有立体感,大鼠皮质脊髓束于大鼠颈1节段(C1)~骶4节段(S4)走行于大鼠脊髓后索腹侧,紧贴灰质中间带背侧,呈逐渐变细的类圆柱状形态。在PC机中进行切割后可以对切割后剩余结构进行表面积和体积的数据测量。结论利用大鼠脊髓的连续LFB染色切片,结合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能够进行大鼠皮质脊髓束的三维重建,并提供测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脊髓束 连续切片 3D-DOCTOR软件 三维重建 大鼠
下载PDF
大鼠锥体束显微结构的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季达峰 韩笑 +4 位作者 吴辉群 孙洲 李耀富 汤乐民 吕广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1期17-20,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构建神经纤维束显微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实用方法。方法:SD大鼠全脑连续冰冻切片经Luxol Fast Blue染色显示锥体束。采用分区显微摄影法,获取每张脑组织切片的二维图像。运用Photoshop 7.0软件对每张脑片的图像进行拼接,根据... 目的:探讨构建神经纤维束显微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实用方法。方法:SD大鼠全脑连续冰冻切片经Luxol Fast Blue染色显示锥体束。采用分区显微摄影法,获取每张脑组织切片的二维图像。运用Photoshop 7.0软件对每张脑片的图像进行拼接,根据三轴定位法对拼接图像进行配准,导入3D-DOCTOR4.0软件对脑和锥体束进行表面重建和体素重建。利用3DMAX8.0软件对重建模型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重建出SD大鼠脑和锥体束全貌模型清晰逼真,可以在任意断面从不同角度观察锥体束的显微结构,动态显示锥体束在脑内的立体行径。结论:基于连续组织切片的三轴定位法结合三维重建软件可以真实地再现锥体束的显微结构及其在脑内的三维立体行径,为神经纤维束的损伤修复研究提供精确的三维立体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切片 三维重建 锥体束 大鼠
下载PDF
神经肌肉接头的连续切片电镜观察与三维重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光 苏祖琦 +4 位作者 龚锴 蒋五玲 张秀芳 公衍道 赵南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2,共4页
神经肌肉接头是突触研究中的重要模型系统。在新生小鼠的神经肌肉接头,肌纤维被多个紧密并置的神经末梢共同支配。受分辨率的限制,在光镜下无法区分单个的神经末梢进行研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率对神经肌肉接头的超微结构进行... 神经肌肉接头是突触研究中的重要模型系统。在新生小鼠的神经肌肉接头,肌纤维被多个紧密并置的神经末梢共同支配。受分辨率的限制,在光镜下无法区分单个的神经末梢进行研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率对神经肌肉接头的超微结构进行连续切片观察和电镜图像的三维重建,准确、客观、形象地展示了轴突末梢的立体形态、空间位置和毗邻关系,为神经肌肉接头的发育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接头 连续切片 三维重建 突触 超微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冷冻连续切片重建数字人腰髓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广明 吴辉群 +3 位作者 汤乐民 韩笑 季达峰 顾晓松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人脊髓数字化问题,建立一种实用的脊髓三维重建方法。方法:对人腰髓节段的连续冷冻切片直接贴片,进行Luxol Fast Blue染色,采集切片图像并进行图像拼接,Photoshop 7·0软件对图像进行"图像灰度化"、"反... 目的:探讨数字人脊髓数字化问题,建立一种实用的脊髓三维重建方法。方法:对人腰髓节段的连续冷冻切片直接贴片,进行Luxol Fast Blue染色,采集切片图像并进行图像拼接,Photoshop 7·0软件对图像进行"图像灰度化"、"反相"、"对比度调整"、"图像缩小"等后处理,3D-DOCTOR 4·0软件进行表面重建和体重建。结果:重建出人腰髓节段及其内部的灰质结构具有立体感,并可在计算机上进行自由观察和测量。结论:利用人腰髓连续切片可以进行人体脊髓的三维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人 连续切片 表面重建 luxol FAST BLUE 3D-DOCTOR
下载PDF
猫视神经连续切片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静琰 蒋启达 +4 位作者 张美伦 肖虹蕾 佘振珏 戴培东 周国民 《解剖学研究》 CAS 2010年第6期435-437,F0004,共4页
目的制备猫视神经的连续切片,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 ,寻找合适的配准方法 ,经图像采集及初步处理后利用计算机的三维重建技术,获得可视化的猫视神经三维结构。方法利用石蜡切片技术的制备猫视神经连续切片,采用特殊的神经三色染色法进行... 目的制备猫视神经的连续切片,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 ,寻找合适的配准方法 ,经图像采集及初步处理后利用计算机的三维重建技术,获得可视化的猫视神经三维结构。方法利用石蜡切片技术的制备猫视神经连续切片,采用特殊的神经三色染色法进行切片染色。利用数码显微镜及Motic Images Advanced 3.0和Motic Images Assembly 1.0软件对连续的猫视神经石蜡切片进行拍照,获得猫视神经连续切片的原始图像,将原始图像在GIMP软件中经过调整亮度对比度、初步图像配准、提取神经束膜图像信息后在Amira软件下,经过计算机在手工配准的基础上进一步自动配准,把二维的切片图像重建成三维的可视化图像。结果实验所得经三色染色的连续切片的原始图像上神经束膜能较好的与周围的组织区分;利用Amira三维重建软件,重建得到猫视神经三维结构图像,重建后的猫视神经结构三维图像可进行任意的切割、旋转、回复、拍照等操作。结论实验证明在不利用标志线的条件下,通过制备视神经连续切片,经过染色拍照,手工图像配准后利用计算机自动配准技术对视神经进行三维重建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三维重建 连续切片 三维图像
下载PDF
舌感受器的比较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倪启开 潘朝宠 +1 位作者 金文秀 周进三 《安徽农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75-79,共5页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受器 神经末梢 石蜡包埋
下载PDF
小鼠肾显微切片小管区域自动识别
15
作者 常世杰 顾玲 翟效月 《中国数字医学》 2013年第11期62-65,共4页
目的:组织或器官微细结构的三维构建一直以来就是医学形态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前的工作已经可以建立组织三维结构,但都通过人工方法处理,费时费力且不能大量构建目标区域。对小鼠肾显微切片小管区域自动识别进行探索,为目标自动追踪打... 目的:组织或器官微细结构的三维构建一直以来就是医学形态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前的工作已经可以建立组织三维结构,但都通过人工方法处理,费时费力且不能大量构建目标区域。对小鼠肾显微切片小管区域自动识别进行探索,为目标自动追踪打下基础。方法:通过标准连续切片制作和染色方法,并拍照获得肾小管显微图像。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二值化、边缘检测、形态学操作、空洞清除、边界识别检测出肾小管边界的位置,从而对肾小管区域进行识别。结果:通过30张图片进行形态学专家人工辨识对比,设计的方法总体准确率在87%。漏检主要存在于小管弯折和过细部位,误检主要存在于肾小球附近。结论:作为肾小管自动追踪和三维重建工作的一部分,证实了自动提取目标区域的可行性,为肾小管的自动跟踪及三维重建做前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 目标识别 自动追踪 连续切片
下载PDF
Signif icance of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Stage-cN0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16
作者 Yong Ding Jingqiu Bu Jiahe Tian Rongfa Bu Baixuan Xu Mingzhe Shao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D 2007年第1期56-60,共5页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significance of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 serial section and cytokeratin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in the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Stage-cNO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significance of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 serial section and cytokeratin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in the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Stage-cNO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 METHODS A blue stain, 99mTc-dextran SPECT lymphoscintigrapgy and intraoperative y-ray probe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sentinel nodes in 31 cases with Stage-oNO oral cancer, The H&E staining and a cytokeratin AE1/ AE3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assessment, with serial sections, were conducted to provide results obtained from a routin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lymph nodes, The value of the routin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sentinel lymph node (SLN), serial sections and IHC determination for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Stage-cN0 OSCC was appraised, RESULTS A total of 45, 55 and 51 SLNs were examined in 25 (80%), 31 (100%) and 30 (96,5%) of the cases, by using the blue stain, y-ray probes, and SPECT lymphoscintigraphy,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SLNs found in each case of the groups was 1,4 (1 to 3) and there were 1,302 non-NSLNs, Six positive SLN metastases were detected by routin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mong which 1 case was found to be an accompanied positive metastasis of non-SLN, One positive SLN metastasis was found after examination of serial sections plus routine H&E staining and 2 were detected using serial sections plus AE3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methods, No positive NSLNs were found in the study, CONCLUSION In order to make more progress in accurate SLNB diagnosis, serial sections and IHC (AE1/AE3) methods can be used for examination of the micrometastase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identify by routine pathological sections and H&E sta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entinel lymph node MICROMETASTASIS serial sections immunohistochemistry.
下载PDF
大鼠胰组织块的三维重建及形态学测量
17
作者 曹雷 白泽信行 +3 位作者 刘锋 周宇宁 任国山 崔慧先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胰组织块内部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并描述胰岛的立体形态学特征。方法:经过长序列连续切片、H—E染色、切片图像数字化及配准等步骤,建立正常大鼠胰组织块的数字化图像数据集,对其内部的动脉、静脉、导管及胰岛进行... 目的:观察大鼠胰组织块内部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并描述胰岛的立体形态学特征。方法:经过长序列连续切片、H—E染色、切片图像数字化及配准等步骤,建立正常大鼠胰组织块的数字化图像数据集,对其内部的动脉、静脉、导管及胰岛进行分割及三维重建,并对重建结果进行测量及分析。结果:所得数字化图像数据集分辨率高,配准准确,再现了原组织的结构,重建结果可在三维空间内自由观察。根据重建结果测量多种形态学指标。胰腺泡及结缔组织占胰总体积的绝大部分,胰岛占1.125%。结论:胰内动脉、静脉分支自主干垂直发出后,互相伴行,先于胰表面,随后向小叶深部发出分支。胰导管走行独立,分支问存在吻合。某些部位动脉、静脉与导管并行,形成三联管结构。胰岛与导管系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连续切片 胰岛 三维重建 形态学测量
下载PDF
Active contour model based measurement of distance of material serial sections
18
作者 赵秀阳 尹衍升 +1 位作者 杨波 张彩明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8年第6期747-751,共5页
The measurement of thickness of material removed between serial sections is a crucial step of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Active contour model is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contour detection of objects on an image.... The measurement of thickness of material removed between serial sections is a crucial step of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Active contour model is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contour detection of objects on an image. Based on the segmentation of the FeAl/ZrO2 composite image by using adaptive threshold, the gradient vector flow (GVF) snak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ontour of the indent. The horizontal diagonal length and the vertical diagonal length of the indent contour were acquired by measuring the distance from the uppermost snaxel to the lowermost snaxel and that from the leftmost snaxel to the rightmost snaxel respectively. Then the final diagonal length was gotten by averaging the vertical diagonal length and the horizontal diagonal length. The Vickers indenter was made by a square pyramidal-shaped diamond with opposite faces at an angle of 136°, so the geometrical relation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thickness of material removed between two successive serial sections and the difference of diagonal length on the two serial sections. Based on the relation, the thickness of material removed between two successive serial sections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two successive diagon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contour model serial sections COMPOSITE indent mierostrueture
下载PDF
C57小鼠生后肾小体面密度变化
19
作者 常世杰 翟效月 《中国数字医学》 2015年第5期36-38,共3页
肾脏在实现其生理功能的长期进化中,形成了空间排列精致的微细结构,而肾单位是实现上述功能的基本单元,因此对其发生与发育过程的研究非常重要。研究通过对C57小鼠胚龄17天、生后1天、3天、5天、7天和10天的肾脏取材,然后进行连续切片... 肾脏在实现其生理功能的长期进化中,形成了空间排列精致的微细结构,而肾单位是实现上述功能的基本单元,因此对其发生与发育过程的研究非常重要。研究通过对C57小鼠胚龄17天、生后1天、3天、5天、7天和10天的肾脏取材,然后进行连续切片与图像采集,并配准:通过体视学方法对肾小体的面密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肾小体是随输尿管芽的发育由内向外逐步发生发育成熟的,至生后10天,早期肾小体结构在生后10天基本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切片 图像配准 图像处理 体视学
下载PDF
基于连续切片的成年SD大鼠红核三维重建
20
作者 吴辉群 镇敏敏 +5 位作者 吕广明 韩笑 李耀富 耿兴云 蒋葵 董建成 《中国数字医学》 2009年第8期42-45,共4页
为利用三维重建工具软件对成年SD大鼠部分脑干、中脑导水管及红核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并对重建的红核进行观察和测量,探索了一种方法,即:制作大鼠脑干连续冰冻切片,Nissl染色后进行分步显微摄像并进行拼接;扫描大鼠脑定位图谱相关... 为利用三维重建工具软件对成年SD大鼠部分脑干、中脑导水管及红核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并对重建的红核进行观察和测量,探索了一种方法,即:制作大鼠脑干连续冰冻切片,Nissl染色后进行分步显微摄像并进行拼接;扫描大鼠脑定位图谱相关红核切面图像;利用PhotoshopCS3软件将上述获得的连续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利用3D-DOCTOR4.0软件分别对上述连续切片图像进行配准、分割和三维重建,对两种不同方式重建的红核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利用大鼠脑干连续冰冻切片和大鼠脑定位图谱可以对SD大鼠红核等结构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出的结构具有立体感。可以在PC机中自由观察和测量,两种重建方法得到的红核形状大小基本类似。因此,得出结论:利用大鼠脑干的连续冰冻染色切片可以对大鼠红核进行三维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核 三维重建 连续切片 大鼠3D-DOCTO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