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读者信箱》专栏解读邹韬奋办刊精神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彩萍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29-132,共4页
邹韬奋在《生活》周刊上设立的《读者信箱》专栏,最大的特色是不断改革创新;联系群众,动员群众,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好准备,是《读者信箱》的灵魂;全心全意为最大多数民众服务是邹韬奋办刊精神具体实践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邹韬奋 办刊精神 读者信箱
下载PDF
新闻报纸与学术期刊编辑性质与职责异同——兼论编辑职业的价值与前途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夕菲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98-103,共6页
新闻报纸与高校学报都是传播媒体,一个归类新闻媒体,一个归类学术期刊,故对编辑素养和能力的要求有相同相似之处,但生产内容和生产流程却有很大区别.新闻编辑注重团队合作,围绕编辑方针决策、组织、加工、把关和发言,追求报道真实卓越,... 新闻报纸与高校学报都是传播媒体,一个归类新闻媒体,一个归类学术期刊,故对编辑素养和能力的要求有相同相似之处,但生产内容和生产流程却有很大区别.新闻编辑注重团队合作,围绕编辑方针决策、组织、加工、把关和发言,追求报道真实卓越,引导社会舆论,编辑素养需厚积薄发;学术期刊对编辑个体的学术水平、学术眼光和专业素质要求更高,更需要"板凳要坐十年冷""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精神.编辑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文化的守望者和传承扛旗人,其作用与价值、责任与担当不容忽视,社会需要对其付出更多的关爱和行动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编辑 学术期刊编辑 出版 编辑价值 编辑精神
下载PDF
传统知识分子的现代出版之路——以张元济、陆费逵为案例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天才 《嘉兴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95-99,共5页
近现代出版业的兴盛是传统知识分子在乱世中人生道路选择的结果。作为两个典型案例的商务元老张元济与中华书局的创建者陆费逵,他们始终坚持教育、文化救国的出版理念,在20世纪上半叶的出版舞台上演绎了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与务实品格。
关键词 张元济 陆费逵 现代出版 教育救国 忧患意识 务实精神
下载PDF
一篇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经典论著——《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考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力丹 《传媒观察》 2020年第8期16-21,共6页
列宁的论文《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是关于党的出版物党性原则的经典之作。本文对该文的写作背景、"党性"概念的内涵及衡量标准、列宁论证党性使用的喻证"齿轮和螺丝钉"、文章名的中译文等问题进行了考证研究。作... 列宁的论文《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是关于党的出版物党性原则的经典之作。本文对该文的写作背景、"党性"概念的内涵及衡量标准、列宁论证党性使用的喻证"齿轮和螺丝钉"、文章名的中译文等问题进行了考证研究。作者谈到,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社论关于列宁"党性"的解释有误。作者认为,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把列宁使用的"литература"一词的翻译,从"文学"改为"出版物",防止将一个政治性的概念无限扩大其使用范围,这在党的建设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出版物 党性 小组习气 “齿轮和螺丝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原文传递
朱熹从事出版业原因新探
5
作者 金雷磊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4,共4页
朱熹作为出版家的出版活动研究,目前少见。一般认为,朱熹从事出版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迫于生计,二是保护版权。通过细读朱熹书信等第一手材料,发现朱熹从事出版业,还有另外三个尚未被注意到的原因:第一,追求质量;第二,重建信任;第三,传... 朱熹作为出版家的出版活动研究,目前少见。一般认为,朱熹从事出版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迫于生计,二是保护版权。通过细读朱熹书信等第一手材料,发现朱熹从事出版业,还有另外三个尚未被注意到的原因:第一,追求质量;第二,重建信任;第三,传播道学。朱熹在出版实践中,其一丝不苟、严肃负责的出版态度和出版精神值得当今出版企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出版业 出版原因 版权 出版精神
下载PDF
编辑劳动及其特性论析
6
作者 王坤 庄秋 +1 位作者 雷春媚 王静敏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85-88,共4页
编辑劳动是根据社会文化的传播、积累和广大读者消费的需要,以物态化的出版物生产为主要目的,从事选题设计,对初级精神产品的著作进行选择、加工、整理、编纂的一种创造性劳动。编辑劳动的特性主要为:编辑劳动的个体性及其精神生产的社... 编辑劳动是根据社会文化的传播、积累和广大读者消费的需要,以物态化的出版物生产为主要目的,从事选题设计,对初级精神产品的著作进行选择、加工、整理、编纂的一种创造性劳动。编辑劳动的特性主要为:编辑劳动的个体性及其精神生产的社会性,编辑劳动的文化性和思想政治性,编辑劳动的中介性及传播性,编辑劳动的创造性和隐秘性。正确认识编辑劳动自身的独特性,以保证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得以顺利传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劳动 特性 出版物 精神产品
下载PDF
同济历史出版物的文化精神
7
作者 朱大章 周黎萍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5,40,共6页
1949年以前的同济历史出版物现存篇目为120余种,其中实物为102种,体现了以"中德友谊,文化桥梁"为特征的德国学术与文化精神、以"脚踏实地,服务社会"为特征的实用与科学精神、以"群策群力,通力合作"为特... 1949年以前的同济历史出版物现存篇目为120余种,其中实物为102种,体现了以"中德友谊,文化桥梁"为特征的德国学术与文化精神、以"脚踏实地,服务社会"为特征的实用与科学精神、以"群策群力,通力合作"为特征的合作与团结精神、以"同舟共济,自强不息"为特征的镇静与奋斗精神、以"同心协力,济人救国"为特征的济世与救国精神、以"革新猛进,学术先锋"为特征的创新与开拓精神、以"全面发展,追求卓越"为特征的人文与艺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济 历史 出版物 文化精神
下载PDF
“培植专门人才、研究高深学术”——《暨南学报》的创办及意义
8
作者 孙升云 刘敬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共11页
《暨南学报》是1936年由暨南大学创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旨在培植专门人才和研究高深学术。1938年因战争等原因,《暨南学报》被迫停刊,直至1979年复刊。历经87年,《暨南学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基本定型,再到稳步发展,都离不... 《暨南学报》是1936年由暨南大学创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旨在培植专门人才和研究高深学术。1938年因战争等原因,《暨南学报》被迫停刊,直至1979年复刊。历经87年,《暨南学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基本定型,再到稳步发展,都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暨南人的努力;与此同时,《暨南学报》对暨南大学部分学科建设的推动、青年人才的培养、侨校形象的塑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等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暨南学报》 创刊 侨校建设 人才培养 暨南精神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我国众筹出版的问题与对策
9
作者 甄增荣 段润佳 李玥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6年第4期10-13,共4页
众筹出版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而催生的出版行业的一种新模式,众筹出版能够为一些有好项目但缺乏资金的人提供一个众筹资金的渠道,帮助其实现出书的梦想。我国目前的出版众筹发展非常迅速,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各种众筹网站相继建立,但... 众筹出版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而催生的出版行业的一种新模式,众筹出版能够为一些有好项目但缺乏资金的人提供一个众筹资金的渠道,帮助其实现出书的梦想。我国目前的出版众筹发展非常迅速,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各种众筹网站相继建立,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众筹出版的宣传意图大于众筹本身,丧失作者的原创性等。促进我国众筹出版的健康发展,应从回归出版本身、还作者原创精神,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探索新型盈利模式及健全众筹出版行业的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众筹出版 图书 原创精神 盈利模式 市场准入
下载PDF
精致的利己主义症候及其超越:当代教育向着公共生活的复归 被引量:52
10
作者 刘铁芳 刘艳侠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共8页
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关乎持久地期待人们关注的根本性问题。以公共生活来开启学校教育空间,意在凸显教育的本质乃是个体成人,成为服务社会的公民;学校并不只是个体升学的扶手,而是个体灵魂上升的阶梯,不是实现个人私己性欲... 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关乎持久地期待人们关注的根本性问题。以公共生活来开启学校教育空间,意在凸显教育的本质乃是个体成人,成为服务社会的公民;学校并不只是个体升学的扶手,而是个体灵魂上升的阶梯,不是实现个人私己性欲望的工具性场域,而是促进人的公民性生长、发育完整而健全之人性的教化性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标 精致的利己主义 公共精神 公民性
原文传递
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 被引量:25
11
作者 沈惠平 《决策借鉴》 2002年第2期49-53,共5页
从正确认识公共利益出发 ,分析了政府利益及利益团体对实现公共利益的影响 ;然后结合公共政策的本质 ,提出坚持公共利益取向 ,就是坚持利益原则 ;最后结论是制定公共政策必须提倡公共精神 ,致力于追求公共利益。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公共利益 公共精神
原文传递
论公共精神的培育 被引量:39
12
作者 戚万学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32,共5页
现代公民的成长及公共社会的发育依赖公共精神的培育和生长。公共精神与公民的"公共"本性具有内在一致性,公共精神是公共生活及公共社会的基本属性与内在规定,公共精神是引领公共生活及公共社会发展的价值指南。培育公共精神... 现代公民的成长及公共社会的发育依赖公共精神的培育和生长。公共精神与公民的"公共"本性具有内在一致性,公共精神是公共生活及公共社会的基本属性与内在规定,公共精神是引领公共生活及公共社会发展的价值指南。培育公共精神须增强公共理性自觉,培养公民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优良品质,在开放的公共生活中培养与倡扬公共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精神 公共理性 公共生活 公民道德教育
原文传递
教育如何不再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公共品格教育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36
13
作者 朱永新 汪敏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1-71,共11页
公共品格教育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视域下人类交往关系的异化及未来协商民主健康发展,成为加强公共品格教育的诉求。在公共品格教育的结构中,公共品格教育以"有用的好人"为逻辑起点,以公共精神及合作能力... 公共品格教育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视域下人类交往关系的异化及未来协商民主健康发展,成为加强公共品格教育的诉求。在公共品格教育的结构中,公共品格教育以"有用的好人"为逻辑起点,以公共精神及合作能力为核心概念,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旨归。研究以青少年公共品格教育为进路,以实现立德树人与全面育人为旨归,论证以公共精神、公共参与和合作能力为要义的公共品格教育逻辑。并通过"模拟政协"实践活动,探索经由实践学习培育青少年公共品格的方法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品格教育 公共精神 公共参与 协商民主 合作能力
原文传递
政府公信力:服务型政府的基础 被引量:24
14
作者 周红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61,共4页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依据自身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政府公信力的加强,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带动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这就要求强化政府公共责任,建立诚信的制度规范与政府信用考评机制,培养公务员的公共精神...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依据自身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政府公信力的加强,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带动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这就要求强化政府公共责任,建立诚信的制度规范与政府信用考评机制,培养公务员的公共精神与服务意识,实施诚信的政府行为,增强政府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公信力 公共精神 服务型政府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宣言》之人文精神阐释 被引量:31
15
作者 尚海永 周进良 《图书馆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1,共3页
通过对图书馆人文精神内涵的阐释,结合图书馆服务实践,以人文精神阐释《公共图书馆宣言》。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宣言 公共图书馆 人文精神
下载PDF
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本位”特质与民众“公共精神”的缺失——立足于现代普遍主义的公共性社会信念的反思 被引量:24
16
作者 袁祖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42,共12页
中国社会为何缺乏"公共性"文化与价值观念,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公"、"私"观念的真实底蕴究竟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为何未能塑造出如西方近代社会那样的"公民社会",已成为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社会为何缺乏"公共性"文化与价值观念,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公"、"私"观念的真实底蕴究竟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为何未能塑造出如西方近代社会那样的"公民社会",已成为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应立足现代公共哲学之新的理论立场和方法,从现代普遍主义的公共性社会信念历史性生成的角度,对中西社会的某些主导性的公共价值观念进行比较性理论观照,从中透析社会成员公共观念以及行为选择背后的深层的文化理据,并以此为正遭遇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实践的当代中国社会民众公共精神的确立、国民公德心和公共人格的普遍养成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有效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伦理 伦理本位 公民社会 公共精神
下载PDF
现代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的耦合及其共进发展 被引量:26
17
作者 齐卫平 陈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5,153,共7页
现代国家治理的结构性转型表明,合作是其内在逻辑和基本方略。现代国家治理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架构,更需要稳固的社会基础。作为一种治理型民主,协商民主能从社会基础的角度有效承接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需求,它能培育现代国家治理所... 现代国家治理的结构性转型表明,合作是其内在逻辑和基本方略。现代国家治理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架构,更需要稳固的社会基础。作为一种治理型民主,协商民主能从社会基础的角度有效承接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需求,它能培育现代国家治理所需的参与主体,促进生成现代国家治理所需的社会秩序;同时,现代国家治理则在政治生活领域和社会空间为协商民主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二者具有较强的耦合性。在协商、合作构成现代国家治理和协商民主共同价值取向的情况下,培育适应其成长发展的公共精神成为二者共同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治理 协商民主 公共精神
下载PDF
论20世纪中国公共精神的复兴和重建 被引量:24
18
作者 彭继红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41,共5页
20世纪中国公共精神复兴和重建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在复兴和重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公共精神指导思想的定位,公共领域的开拓与公共精神的启蒙,公共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和公共精神与共同理想等等的关系;并且能够站在探讨执政之... 20世纪中国公共精神复兴和重建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在复兴和重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公共精神指导思想的定位,公共领域的开拓与公共精神的启蒙,公共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和公共精神与共同理想等等的关系;并且能够站在探讨执政之基的高度,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公共精神进行新的整合,使公共精神同"主旋律"相互作用,逐渐向公共权力领域渗透,从而为培育公共行政的现代观念,真正实现执政为民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共产党 公共精神 共同理想
下载PDF
论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关系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康之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6-143,共8页
 公共管理是一种建立在伦理关系基础上的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在公共管理中,权力关系、法律关系和伦理关系处在一种平衡的互动之中。权力关系、法律关系是它在以往的社会治理模式中继承而来的,而伦理关系则是公共管理关系体系中独特的...  公共管理是一种建立在伦理关系基础上的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在公共管理中,权力关系、法律关系和伦理关系处在一种平衡的互动之中。权力关系、法律关系是它在以往的社会治理模式中继承而来的,而伦理关系则是公共管理关系体系中独特的职业关系。公共管理伦理关系赖以生成的客观依据是社会的服务期望,而主观根据则是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觉识。人与人之间平等化的历史进程,是理解公共管理伦理关系生成之历史必然性的锁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 伦理关系 治理模式 服务精神
原文传递
公共精神的生发逻辑及青少年公共精神的培育路径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杨淑萍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4,共8页
公共精神作为现代公民的核心品质,是社会公共伦理通过社会公共生活实践在个体主观精神世界的沉淀和积累,是一个由公共意识到公共理性再到公共责任感的发展性生成过程。青少年作为未成熟公民,其公共精神生发状况直接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公... 公共精神作为现代公民的核心品质,是社会公共伦理通过社会公共生活实践在个体主观精神世界的沉淀和积累,是一个由公共意识到公共理性再到公共责任感的发展性生成过程。青少年作为未成熟公民,其公共精神生发状况直接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公共生活品质。由于学校生活是青少年最为重要的公共生活,其公共精神生发与表达皆具有鲜明的校园特色。学校应依从公共精神的生发逻辑和青少年的现实特征,重建学校公共生活,为青少年公共精神生长提供现实基础;引导青少年以"公共人"角色进行交往,增进其对公共价值的理解;拓宽公共参与领域,在实践中启迪青少年的公共理性;以学校公共生活文化建设滋养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培育其公共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公共精神 学校公共生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