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博客正成为新诗传播与接受的主要方式 |
王珂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2
|
明末清初杜诗学者占籍考述及其群体特质探询 |
张家壮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3
|
消极浪漫与神学美学——以柯勒律治的诗歌及相关作品为例 |
李枫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4
|
唐诗研究需要新思维 |
吴相洲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5
|
2017年毛泽东诗词研究述评 |
邓运山
邓美玲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1
|
|
6
|
析莫砺锋、阮忠诗歌研究之差异——以《江西诗派研究》《唐宋诗风流别史》的比较为例 |
刘宝强
|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3 |
0 |
|
7
|
近30年国内戴·赫·劳伦斯诗歌研究的成就与局限 |
区林
陈燕
|
《昆明学院学报》
|
2010 |
0 |
|
8
|
新时期以来秋瑾诗词研究综述 |
王雅平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9
|
略谈《柳如是别传》中陈寅恪的文学思想 |
廖雯玲
|
《长春大学学报》
|
2010 |
0 |
|
10
|
探寻诗词中的钱柳因缘——柳如是、钱谦益唱和诗词探微 |
荆晓燕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1
|
黄海诗歌探美 |
黄承基
|
《科教文汇》
|
2013 |
0 |
|
12
|
纪弦的“情感之伤” |
黄承基
|
《科教文汇》
|
2012 |
0 |
|
13
|
乡野的心事——论刘忠华诗歌创作中的底层观照 |
杨金砖
夏昕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
14
|
清代江阴缪启麟诗歌简论 |
付聪敏
|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5
|
李清照《词论》写作年代辨 |
朱崇才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6
|
深入和成熟: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诗理论批评 |
杨四平
|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7
|
从杜诗研究谈强制阐释 |
陈梦熊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18
|
西南联大诗人群体的新诗批评理论及其外来影响——以袁可嘉、王佐良为中心的探讨 |
杨绍军
|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8 |
1
|
|
19
|
中国古典诗歌的五大质素与诗歌研究文学本位的回归——以唐诗研究为中心 |
于帅帅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1
|
|
20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中的“悬案”刍议 |
王恩全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