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词源学史看宋代“右文说”的学术背景 被引量:11
1
作者 曾昭聪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8-61,共4页
“右文说”是古人探求词源的一种方式。“右文说”在宋代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传统词源学经《说文》、《释名》、《玉篇》、《说文系传》等的有关研究之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并与宋代学术发展的大势与高度相一致的。
关键词 右文说 词源学 《说文》 《玉篇》 《释名》 一致 偶然 宋代 学术发展 古人
下载PDF
王筠“形声兼会意”述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玉梅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5,共8页
王筠形声兼意思想在继承前贤的基础上形成。将形声字统归于正例、变例组成的体系之中,一方面说明王筠笃守《说文》以江河二字为例的定义,表现出局限;另一方面也说明王筠有自己的发现和创见,这一点尤其通过其大量分析形声兼会意的字例表... 王筠形声兼意思想在继承前贤的基础上形成。将形声字统归于正例、变例组成的体系之中,一方面说明王筠笃守《说文》以江河二字为例的定义,表现出局限;另一方面也说明王筠有自己的发现和创见,这一点尤其通过其大量分析形声兼会意的字例表现出来:因为王筠也探到了"形声多兼意"的这个"实"了。本文结论:声"兼"意的提出是针对形声字两个偏旁取象造字功能认识的不足而导致的。"兼"的提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会意字和形声字这两个概念从理论上讲是不可能界定得又清楚又周延的,这就是导致会意和形声难以分辨清楚的根本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筠 说文 形声字 形声兼会意
原文传递
说“杏”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新艳 《绥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40-141,共2页
从象形、会意、形声上解说“杏”字,均会产生一些不能回答的问题。通过考察“杏”在甲骨卜辞中的字形和用法,发现作为果名的杏借自作为祭事的杏。“果也”并非“杏”的本义。
关键词 谐声 古文字
下载PDF
中古韵书由音变引起的异体字札考四则
4
作者 赵庸 《中国文字研究》 2022年第1期163-168,共6页
中古韵书中有些字的异体关系形成于语音演变。这些字通常为形声字。汉字读音改变,原有声符表音功能减弱,于是替换声符,新造字形。新字形和原字形在共时层面上互为异体字。本文考察“■”与“■”,“蝣”与“■”,“■”与“鲚”,“町”... 中古韵书中有些字的异体关系形成于语音演变。这些字通常为形声字。汉字读音改变,原有声符表音功能减弱,于是替换声符,新造字形。新字形和原字形在共时层面上互为异体字。本文考察“■”与“■”,“蝣”与“■”,“■”与“鲚”,“町”与“[田忝]”四组典型字例。该类现象的掘发可拓展汉字形音关系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丰富对异体字成因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韵书 异体字 形声字 语音演变 声符替换
下载PDF
从汉文佛典对梵文语法分析看汉字结构中的语法观
5
作者 卢凤鹏 《铜仁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70-72,共3页
从译经僧在时汉语,梵语简单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发现汉字结构的组合规则就是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构追规则,《说文》就是对汉语字法结构进行深入而系统探究的语言学著作,它对形、膏、义三位一体,听觉单位,书写单位、结构单位三位一体的汉字... 从译经僧在时汉语,梵语简单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发现汉字结构的组合规则就是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构追规则,《说文》就是对汉语字法结构进行深入而系统探究的语言学著作,它对形、膏、义三位一体,听觉单位,书写单位、结构单位三位一体的汉字的分析,实际上是对"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构造规则"的探究,是汉语字法理论的总结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竺语法 《说文解字》 字法 形声字
下载PDF
说“杏”
6
作者 张新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8-69,共2页
从象形、会意、形声上解说“杏”字,均会产生一些不能回答的问题。考察“杏”在甲骨卜辞中的字形和用法发现,作为果名的杏借自作为祭事的杏。“果也”并非“杏”的本义。
关键词 谐声 古文字
下载PDF
论形声字声旁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36
7
作者 张熙昌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8,共8页
本文首先对汉字学习中重形旁、轻声旁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指出培养留学生声旁意识的依据。然后通过对2500常用字中形声字声旁的考察,说明声旁与形声字之间的联系是多方面的,不仅表现在声韵调的相同与否上面,还表现在相... 本文首先对汉字学习中重形旁、轻声旁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指出培养留学生声旁意识的依据。然后通过对2500常用字中形声字声旁的考察,说明声旁与形声字之间的联系是多方面的,不仅表现在声韵调的相同与否上面,还表现在相关声母、韵母之间的转化以及某些声旁对形声字具有类推示音的功能上。最后说明声旁与形声字之间的上述联系对教学策略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字 声旁 对外汉语教学
原文传递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形声字表义状况分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李蕊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形声字是现代汉字的主体。其表音、表义规律是对外汉字教学的重要依据。文章对《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中的形声字进行了封闭性数字统计,在此基础上从形声字的等级、形旁的表义度、形旁的位置、形旁是否成字、形... 形声字是现代汉字的主体。其表音、表义规律是对外汉字教学的重要依据。文章对《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中的形声字进行了封闭性数字统计,在此基础上从形声字的等级、形旁的表义度、形旁的位置、形旁是否成字、形旁等级以及形旁构字数等各个角度,分析了形旁的表义状况及其与整字的各种关系。提出了对外汉字教学中有关形声字教学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字 形旁 表义状况 教学建议
下载PDF
留学生形声字形旁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李蕊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58,共7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语义相关”的选择任务,控制实验材料的语义透明度,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考察留学生形旁意识的发展过程。结果发现:(1)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具有一定的关于形旁表义的概念,但是还不能自动运用到阅读任务中去。面对陌生汉字时... 本文设计了一种“语义相关”的选择任务,控制实验材料的语义透明度,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考察留学生形旁意识的发展过程。结果发现:(1)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具有一定的关于形旁表义的概念,但是还不能自动运用到阅读任务中去。面对陌生汉字时,还没有根据形旁猜测字义的意识。(2)留学生学习汉语7-10个月的时候,逐渐发展起比较自动化的形旁意识,对各种频率的目标字都能利用形旁线索进行意义相关的选择。(3)留学生学习汉语大约14-15个月后,形旁意识完全达到自动化程度,已经能够十分熟练地运用形旁线索来猜测字义。(4)留学生形旁意识的发展有一个从“学习到的知识”发展为“习得的知识”的自动化过程,与二语习得的发展路径有某种类似之处。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字 形旁意识 对外汉字教学 实验材料 留学生 形旁 意识 自动化程度 语义透明度 学习汉语
原文传递
《说文解字》形声字甲骨文源字考──论形声字的形成途径 被引量:11
10
作者 江学旺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共5页
本文普查《说文》形声字的甲骨文源字,提出形声字的主要形成途径:(1)加注形符;(2)加注声符;(3)形、声结合;(4)改换表意字部分形体为声符;(5)后起形声字替代非形声字;(6)字形讹变而析为形声字。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形声字 甲骨文 古代汉字
下载PDF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陌生形声字的语音提取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俊 张积家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01-905,共5页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陌生形声字的语音提取进行了研究。实验1表明,字频、声旁位置、声旁与整字音段的关系影响小学二年级学生对陌生形声字的语音提取。高频字的命名成绩好于低频字,声旁在右的形声字命名成绩好于声旁在左的形声字,声旁与...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陌生形声字的语音提取进行了研究。实验1表明,字频、声旁位置、声旁与整字音段的关系影响小学二年级学生对陌生形声字的语音提取。高频字的命名成绩好于低频字,声旁在右的形声字命名成绩好于声旁在左的形声字,声旁与整字音段相同的形声字命名成绩好于声旁与整字音段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的形声字,体现了“规则效应”。语文水平也影响被试对陌生形声字的语音提取。小学生对左右结构的陌生形声字的语音提取策略按使用频率依次为:读半边、部件重组、整字形似、部件形似、词汇联拼、部件意义联想、整字意义联想、部件词汇联拼。实验2结果表明,当陌生形声字的形旁不可命名时,小学一年级学生对整字的命名更倾向于利用声旁信息。形声字声旁在右时,利用可单独命名的声旁命名整字的可能性更大。当形旁可命名时,声旁的语音线索与形旁的语音线索存在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低年级学生 陌生形声字 语音 学习心理学 汉语
下载PDF
重新审视“声符”——宋元“右文说”的起始与发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党怀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2-126,共5页
宋元学者的词源学研究是从"右文"研究开始的,最早的研究者是王圣美。张世南、王观国等进一步申说了王圣美的学说。宋代郑樵提出了形声字演变中的"母子衍生说"。宋末元初戴侗的词源研究具有开拓意义,从形声字声符入... 宋元学者的词源学研究是从"右文"研究开始的,最早的研究者是王圣美。张世南、王观国等进一步申说了王圣美的学说。宋代郑樵提出了形声字演变中的"母子衍生说"。宋末元初戴侗的词源研究具有开拓意义,从形声字声符入手,梳理初文和孳生字之间的关系,系联了不少同声符的形声字,他所做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同源词的系联工作。戴侗词源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从声音上贯通古今雅俗词语,寻找它们之间音义上的联系。系统总结宋元时期的词源学研究,对今天探讨这一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符 形声字 右文说 文字 词源学
下载PDF
略谈声符示源功能研究的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昭聪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51-54,共4页
研究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从同源词研究、同源词典编纂、词义训释三方面对声符示源功能进行讨论。
关键词 示源功能 形声字 声符 源义素 汉字 同源字
下载PDF
声旁位置对形声字命名规则性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蔡厚德 齐星亮 +1 位作者 陈庆荣 钟元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68-881,共14页
已有证据表明,低频形声字的命名存在规则性效应,高频字则没有表现。但是,这些研究所使用的全部或大部分实验材料可能均为声旁在右的字,其结果也许仅能反映声旁在右字的加工规律。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考查了声旁在左与在右两种左右型字和... 已有证据表明,低频形声字的命名存在规则性效应,高频字则没有表现。但是,这些研究所使用的全部或大部分实验材料可能均为声旁在右的字,其结果也许仅能反映声旁在右字的加工规律。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考查了声旁在左与在右两种左右型字和声旁在上与在下两种上下型字的规则性效应,探讨声旁位置对形声字命名规则性效应的影响。实验一仅考察了声旁在右的字,结果重复了先前没有操控声旁位置研究中出现的低频字的规则性效应,还发现高频字命名规则性效应的逆转;实验二考察了声旁在左与在右的字,发现声旁在右的低频字存在规则性效应,而声旁在左的低频字则出现了规则性效应的逆转,但声旁在右的高频字并不存在逆转;实验三考察了声旁在上与在下的字,发现声旁在下的低频字和声旁在上的高、低频字都出现了规则性效应,而声旁在下的高频字则存在规则性效应的逆转。这些结果提示,如果声旁在整字中处于易被激活的位置(右侧或下侧),在低频字中会倾向于出现规则性效应,在高频字中则可能出现逆转或缺乏规则性效应,这也许会受到字频的制约;在低频左右型字中声旁位置的改变也会导致命名规则性效应方向的转变,但在低频上下型字中的表现要相对较弱。可以推测,声旁位置是一种形声字的亚词汇成分的空间属性,可以决定声旁语音激活的便利性;整字字频则是一种词汇属性,会通过调节整字的语音激活,影响声旁语音作用于整字命名的亚词汇加工机制,最终决定规则性效应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字 规则性效应 声旁位置 字频 亚词汇水平加工
下载PDF
汉字“示音度”的定量研究——浅谈汉语研究中的“家族论” 被引量:5
15
作者 鲁川 王玉菊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0,共8页
作为汉字直接构件的“字符”分为三种:“声符”、“意符”和“标符”。形声字“声符”的功能是“准确表音”吗?为了回答此问题,本文简介了基于数据库的对汉字“示音度”的定量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形声字“声符”的功能是“邻近示音”,... 作为汉字直接构件的“字符”分为三种:“声符”、“意符”和“标符”。形声字“声符”的功能是“准确表音”吗?为了回答此问题,本文简介了基于数据库的对汉字“示音度”的定量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形声字“声符”的功能是“邻近示音”,而不是“准确表音”。文章给出了区别“声符”和“标符”的算式,并提出了“声符示音六边形”。最后讨论了在汉语研究中的“家族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符 意符 标符 形声字 汉字示音度 家族论
下载PDF
论谐声关系与“失谐”现象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忠华 赵诗嫚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28-30,共3页
"谐声"是对据音索取声符的动态过程及固定在"形-声"结构中的语音关系的概括。字音的变化,以及实际谐声关系与衡量标准之间的差异导致出现"失谐"现象。声符与所谐字声韵关系一致性是考察谐声关系的基本原... "谐声"是对据音索取声符的动态过程及固定在"形-声"结构中的语音关系的概括。字音的变化,以及实际谐声关系与衡量标准之间的差异导致出现"失谐"现象。声符与所谐字声韵关系一致性是考察谐声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段玉裁"同谐声者必同部"限于字音发生变化前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字 谐声关系 古音归部 合韵 失谐
下载PDF
形声字的理想分类初探 被引量:5
17
作者 种一凡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23,共8页
本文是在定量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汉字的形、音、义做的形声字理想分类考察。研究的前提是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2084个形声字分为化石形声字和可分析形声字两类,并遵循音义并重的原则,对1945个可分析的形声字从表音、表义两... 本文是在定量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汉字的形、音、义做的形声字理想分类考察。研究的前提是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2084个形声字分为化石形声字和可分析形声字两类,并遵循音义并重的原则,对1945个可分析的形声字从表音、表义两个维度综合考察,赋值测算,力求评判标准的客观性和可计算性,最后分出了理想状况下的六个形声字小类。在考察声符表音情况时,得出了韵母、声母、声调的表音贡献等级;在判断形声字和形符的意义时,采用了"常用义"标准;对形符表义程度的判定,则根据形符表达整字意义的"有定性"作出归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字 声符 形符 理想分类
原文传递
论形声字的来源及其产生的层次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彭霞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形声字是汉字系统中能产性最强的一种字形结构,从甲骨文的27%、两汉时期的82.3%到唐宋以后的94%以上,其比例不断增加。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比例,是由于形声字经历了四个阶段和以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旧形声字、假借字和通假字为源头发... 形声字是汉字系统中能产性最强的一种字形结构,从甲骨文的27%、两汉时期的82.3%到唐宋以后的94%以上,其比例不断增加。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比例,是由于形声字经历了四个阶段和以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旧形声字、假借字和通假字为源头发展来的。绝大多数形声字并不是同时组合形符和声符而形成的,往往是先有形符后加声符或者先有声符后加形符构成,这说明形声字内部形符和声符的产生过程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汉字发展的历史证明,汉字形声化过程从先秦就开始了,并非传统认为的从秦汉开始。汉字形声化就是制造形声字的过程,用了加形符、加声符、替换形符、替换声符、改变造字法、同时组合形符和声符以及组合原来同一对异体形声字七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字 来源 层次性 形符 声符
下载PDF
《说文解字》中的省声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东平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0-102,128,共4页
许慎《说文解字》中的省声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省减声符 ,它的全部意思是将声符字省减部分笔画 ,然后去充当省声字的声符。对声符字的形体进行省减的方法主要有 :(1)将声符字与省声字的意符相同的部分进行合并 ,(2 )省去声符字重复的部分... 许慎《说文解字》中的省声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省减声符 ,它的全部意思是将声符字省减部分笔画 ,然后去充当省声字的声符。对声符字的形体进行省减的方法主要有 :(1)将声符字与省声字的意符相同的部分进行合并 ,(2 )省去声符字重复的部分 ,(3)用省声字的形符去置换声符字的形符。作者还提出了省声字的声符兼有表意功能 ,即省声字中也有形声兼会意结构的形声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省声 形声字 声符 省声字 声符字 结构 形符 意符 表意功能
下载PDF
论形声字“声符”表意的复杂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董性茂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2年第3期81-87,共7页
形声字“声符”表意是形声型汉字写词中的一条基本规律。不管是“表意字形声化”“同源通用分化” ,还是“同音假借分化”的形声字 ,其“声符”
关键词 形声字 声符 表意 汉字 假借 引申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