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矢量分析法评价TICL V4c植入术矫正中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刘银 江文珊 陈晓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84-490,共7页
目的:采用矢量分析法和屈光矫正者生活质量(QIRC)量表评估散光型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TICL V4c)矫正中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2019-01/2022-12在我院眼科近视手术中心行TICL V4... 目的:采用矢量分析法和屈光矫正者生活质量(QIRC)量表评估散光型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TICL V4c)矫正中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2019-01/2022-12在我院眼科近视手术中心行TICL V4c植入术的中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患者55例90眼。术后随访1 a,观察裸眼视力(UD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等情况,采用Alpins矢量分析法评估散光矫正效果,并采用QIRC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术后1 a,98%术眼UDVA达到甚至优于术前BCVA,手术安全性指数为1.11±0.14,有效性指数为1.11±0.15;97%术眼散光的误差角度在±15°以内,散光的矢量分析结果显示散光矫正指数为0.83±0.13,误差角度为1.00°±4.49°,成功指数为0.21±0.15。术后1 a,纳入患者6 mm瞳孔直径下角膜总高阶像差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QIRC量表总分明显高于术前(P<0.001),且QIRC量表总分的增加量与术前球镜度数呈正相关(r s=0.215,P<0.05),提示术前近视程度越高,TICL植入术后生活质量提高越显著。结论:TICL V4c植入术矫正中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安全有效,且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ICL)植入术 高度散光 矢量分析法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自体散光透镜重塑转位术矫正超高度散光1例
2
作者 尚建慜 黄佳 +1 位作者 王晓瑛 周行涛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S01期47-52,共6页
18岁男性,因“双眼散光”,要求行手术矫正就诊。患者诉自幼高度散光,无戴镜史。裸眼视力:右眼0.05,左眼0.15。主觉验光:右眼-4.00/-6.75×175°→1.0-,左眼+1.00/-11.00×175°→0.8。外观双眼睑裂狭长。裂隙灯检查未... 18岁男性,因“双眼散光”,要求行手术矫正就诊。患者诉自幼高度散光,无戴镜史。裸眼视力:右眼0.05,左眼0.15。主觉验光:右眼-4.00/-6.75×175°→1.0-,左眼+1.00/-11.00×175°→0.8。外观双眼睑裂狭长。裂隙灯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双眼超高度散光,双眼屈光参差,圆锥角膜待排;予配框架镜,定期随访。1年后,双眼角膜曲率较前略增加,予双眼跨上皮角膜交联手术。2年后,患者再次随访,要求手术矫正。检查发现角膜情况稳定,决定采用首创的自体散光透镜重塑转位术进行矫正:首先应用飞秒激光进行散光透镜制作,之后采用准分子激光重塑透镜,再对透镜进行90°转位,最后将角膜瓣复位完成矫正。术后裸眼视力在术后1个月起稳定在0.8,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保持稳定。主觉验光:右眼0/-1.25×100°→1.0,左眼+1.50/-1.50×150°→0.8。对于高度散光寻求手术矫正的患者,首先需要通过全面的检查和必要的随访判断是否有圆锥角膜的可能,是否有术后发生角膜扩张性疾病的风险,对于存疑的,可尝试跨上皮角膜交联手术稳定角膜情况,对于常规手术方式难以矫正的超高度散光,在角膜条件稳定的情况下,可尝试自体散光透镜重塑转位术,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视觉效果,且能最大限度保留角膜组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散光 圆锥角膜 透镜重塑 透镜转位
下载PDF
Toric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33例高度散光眼的视力矫正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唐凯 司俊康 +3 位作者 杜宇翔 吴建峰 周蒙蒙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37-939,949,共4页
目的评估Toric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对高度散光眼的视力矫正作用。方法收集高度散光患者33例(62眼),单纯角膜散光或眼内散光〈1.00 DC验配后环曲面RGPCL,眼内散光≥1.00 DC验配双环曲面RG... 目的评估Toric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对高度散光眼的视力矫正作用。方法收集高度散光患者33例(62眼),单纯角膜散光或眼内散光〈1.00 DC验配后环曲面RGPCL,眼内散光≥1.00 DC验配双环曲面RGPCL。对高度散光眼配戴框架镜及Toric RGPCL的视力矫正效果进行比较;对〉2.00~4.00 DC、〉4.00 DC散光眼配戴Toric RGPCL相对框架镜的矫正幅度进行比较;对伴有高度近远视、低中度近远视的散光眼配戴Toric RGPCL的视力矫正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53眼验配后环曲面RGPCL,相对裸眼视力提高0.67±0.24,9眼验配双环曲面RGPCL,相对裸眼视力提高0.50±0.24,两种Toric RGPCL对视力的矫正作用均明显优于框架镜(t=9.21,P=0.00;t=6.49,P=0.00);〉2.00~4.00 DC、〉4.00 DC散光眼配戴Toric RGPCL后相对框架镜矫正视力分别提高0.17±0.15、0.26±0.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16);伴有不同球镜度数的高度散光眼配戴Toric RGPCL后,视力矫正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P〉0.05)。结论 Toric RGPCL对高度散光眼有理想的矫正效果,且对于〉4.00 DC散光眼矫正效果更佳,其对散光的矫正作用与球镜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ic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高度散光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LASIK治疗高度散光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晓华 张新 +2 位作者 陈海 杨黎 张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6-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LASIK治疗高度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应用LASIK治疗高度散光眼(A组,137眼)和低度散光眼(B组,140眼)的术后效果。随访1a以上,观察术后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 目的探讨LASIK治疗高度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应用LASIK治疗高度散光眼(A组,137眼)和低度散光眼(B组,140眼)的术后效果。随访1a以上,观察术后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以及手术前后散光及其散光轴位的变化。结果术后1a,术后UCVA≥术前BCVA分别为A组132眼(96.4%),B组140眼(100%);术后UCVA≥0.8和≥1.0者,A组分别为134眼(97.8%)和126眼(92.0%),B组分别为137眼(97.9%)和133眼(95.0%);术后UCVA较术前BCVA提高≥1行者,A组51眼(37.2%),B组17眼(12.1%)。A组和B组术前散光值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散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散光在±0.50D以内眼所占比例分别为116眼(84.7%)和123眼(87.9%);术后2组散光轴位偏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鹰视准分子激光系统行LASIK治疗高度散光眼具有很好的预测性,视觉矫正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高度散光 视力
下载PDF
高度散光儿童眼前节生物学参数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楚莹莹 刘伟伟 +4 位作者 刘婷 李萍 孙先桃 卢跃兵 余继锋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530-535,共6页
目的:分析高度散光儿童眼前节生物学参数的特征。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河南省儿童医院的散光患儿82例(82眼),其中高度散光患儿64例(散光≥2.00 DC),中低度散光患儿18例(散光<2.00 DC)。采用SIRIUS天... 目的:分析高度散光儿童眼前节生物学参数的特征。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河南省儿童医院的散光患儿82例(82眼),其中高度散光患儿64例(散光≥2.00 DC),中低度散光患儿18例(散光<2.00 DC)。采用SIRIUS天狼星三维角膜地形图及眼前节分析系统测定患儿眼前节生物学参数,包括角膜参数和前房参数。角膜参数包括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最薄点位置、中央角膜厚度、角膜体积、角膜前后表面K1、角膜前后表面K2、角膜前后表面球镜度、角膜前后表面柱镜度、光学区4 mm球镜度、光学区4 mm柱镜度;前房参数包括前房深度、水平虹膜直径、虹膜角膜夹角、前房直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眼前节各生物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度散光组儿童与中低度散光组相比,前房参数、角膜厚度和角膜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角膜最薄点位置分别有97%和89%位于颞下方,高度散光组角膜前、后表面K1值较低(t=-2.61,P=0.011;t=2.40,P=0.019),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及光学区4 mm散光度数较大(t=-11.00,P<0.001;t=5.58,P<0.001;t=-10.25,P<0.001)。散光程度较高组,前房直径较大,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3,P=0.036)。高度散光组屈光状态转化为等效球镜度,等效球镜度越小,前房深度和房角越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12,P<0.001;F=5.07,P=0.009)。结论:高度散光组儿童的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及光学区4 mm散光较大,角膜最薄点位置大多位于颞下方,角膜前后表面K1值较低,散光程度较高组儿童,前房直径较大,高度散光组等效球镜度越小,前房深度和房角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散光 儿童 眼前节生物学参数
原文传递
RGPCL治疗青少年近视合并高度散光临床效果及对角膜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刁婷婷 王洪亮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134-137,共4页
目的 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治疗青少年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临床效果及对角膜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青少年近视合并高度散光患者中佩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的42例患者设为研究组,佩戴框架眼镜的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治疗... 目的 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治疗青少年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临床效果及对角膜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青少年近视合并高度散光患者中佩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的42例患者设为研究组,佩戴框架眼镜的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中央角膜各层厚度和角膜地形图参数,并评估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屈光度和眼轴长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仅中央角膜上皮层厚度较治疗前显著变薄(P<0.05),对照组患者中央角膜各层厚度较治疗前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角膜曲率、Steep K和Flat K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佩戴框架眼镜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过敏性结膜炎3例(6眼),角膜上皮点染2例(3眼),角膜擦伤1例(1眼),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结论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治疗青少年近视合并高度散光可提高患者裸眼视力,降低屈光度,对角膜形态无明显影响,短期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青少年 近视 高度散光 视力 角膜组织形态
下载PDF
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伴高度散光对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小涛 陈海英 +1 位作者 刘刚 张川 《眼科》 CAS 2021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分析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伴高度散光后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配戴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患者35例(67眼),近视屈光度-1.00~-4.00 D,散光-1.50~-3.00 D。方... 目的分析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伴高度散光后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配戴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患者35例(67眼),近视屈光度-1.00~-4.00 D,散光-1.50~-3.00 D。方法测量戴镜前,戴镜后1、3、6、12个月的裸眼视力(UCVA)、屈光度、角膜曲率、6 mm瞳孔直径下的角膜高阶像差均方根(RMS)值。戴镜前后各时间段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主要指标UCVA、屈光度、角膜曲率、偏心距离、角膜高阶像差RMS值。结果戴镜后所有67眼配适状态良好稳定,偏心距离均<0.5 mm,总偏心距离在戴镜后各时间点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戴镜1个月后UCVA均≥0.8,之后趋于稳定,较戴镜前(0.16±0.05)明显提高(P=0.002)。戴镜后1个月屈光度、角膜3 mm区域前表面曲率明显降低,各时间点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戴镜后12个月在6 mm瞳孔直径下角膜高阶像差RMS值[慧差(0.958±0.611)Eq.D、球差(0.486±0.24)Eq.D、剩余像差(0.797±0.663)Eq.D及总高阶像差(1.191±0.794)Eq.D]均较戴镜前的(0.269±0.239)Eq.D、(0.163±0.18)Eq.D、(0.278±0.221)Eq.D、(0.439±.0.321)Eq.D明显增加(F=11.02、10.31、6.76、10.74,P=0.002、0.002、0.015、0.004)。结论对于近视伴高度散光患者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虽然能取得稳定的居中定位、提高日间视力,但仍然会增加配戴眼角膜高阶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 近视 高度散光 角膜高阶像差
原文传递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散光76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华 刘堂兵 +2 位作者 侯英芳 杨黎 陈海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鹰视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对76例(147眼)高度近视散光患者进行LASIK手术治疗。随访1年以上,观察术后裸眼视力(UCVA)、散光度及其散光轴位的变化。结果141眼(...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鹰视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对76例(147眼)高度近视散光患者进行LASIK手术治疗。随访1年以上,观察术后裸眼视力(UCVA)、散光度及其散光轴位的变化。结果141眼(95.9%)术后UCVA≥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其中55眼(37.4%)较术前BCVA提高1行以上。134眼(91.2%)散光度数为(-0.01±0.45)D,散光轴向平均较术前偏斜5.1度,散光矫正率99.3%。结论LASIK治疗高度近视散光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磨镶术 原位角膜 高度散光 近视
下载PDF
角膜标记的SMILE术矫正高度散光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短期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翠 郑志源 陆强 《黑龙江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945-948,共4页
目的:探讨高度散光患者行角膜标记的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手术(SMILE)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行SMILE手术的近视合并高度散光患者,共53例(74眼),术中均行角膜标记。对比术前和术后1个月(1mo)... 目的:探讨高度散光患者行角膜标记的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手术(SMILE)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行SMILE手术的近视合并高度散光患者,共53例(74眼),术中均行角膜标记。对比术前和术后1个月(1mo)的屈光度(球镜度,柱镜度)、裸眼视力(UDVA)、最佳矫正视力(CDVA)、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CCT和高阶像差。结果:术后1mo,SMILE术后的视力、验光球镜度、柱镜度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99%术眼的UDVA达成0.8及以上,CDVA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144)。术后66眼(89%)的柱镜度在-0.50D及以下,与术前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术后1mo球镜度、角膜曲率、CCT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术后1mo水平三叶草Z33和水平慧差Z31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P=0.062,0.113);而总高阶像差均方根RMSHOA、垂直慧差Z3-1、斜轴三叶草Z3-3、球差Z40较术前均有所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使用角膜标记的SMILE术后虽然产生部分角膜高阶像差,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屈光度,仍然是高度散光患者矫正屈光不正的一个安全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散光 角膜标记 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 飞秒激光 视觉质量
下载PDF
氦氖激光联合增视训练治疗高度散光性弱视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丹 沈苓 邓恩俐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联合增视训练治疗高度散光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7年7月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260例(459眼)高度散光性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散瞳检影配镜,随机分为治疗组(n=130,225眼)和对照组(n=130,234眼)...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联合增视训练治疗高度散光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7年7月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260例(459眼)高度散光性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散瞳检影配镜,随机分为治疗组(n=130,225眼)和对照组(n=130,234眼),治疗组给予氦氖激光联合增视训练,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遮盖疗法),分别记录和比较两组患儿治疗3、6个月及1年后的治疗有效率,治疗组患儿不同类型散光的治疗效果及治疗组患儿不同时间点不同屈光度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6个月和1年后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远视散光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近视散光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00~<2.75 D患儿和2.75~<3.50 D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3.50 D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00~<2.75 D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2.75~<3.50 D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3.50 D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2.00~<2.75 D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2.75~<3.50 D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3.50 D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氦氖激光联合增视训练治疗高度散光性弱视安全有效,能明显提升患儿的视力,尤其对2.00~<2.75 D单纯性高度远视散光型弱视患儿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散光 弱视 氦氖激光 增视训练
下载PDF
LASIK和ORK治疗近视性高度散光的疗效对比
11
作者 刘黎明 秦艳莉 努丽曼.依沙米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693-694,共2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与角膜波面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屈光手术(optimized refractive keratectomy customized ablation manager,ORK)治疗近视性高度散光的临床效果和优点。方...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与角膜波面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屈光手术(optimized refractive keratectomy customized ablation manager,ORK)治疗近视性高度散光的临床效果和优点。方法:2005/2009年近视性高度散光(散光度≥2.00D)行LASIK和ORK治疗各44眼,观察2种手术方法术后1mo散光度的矫正效果。观察指标包括术后裸眼视力、散光度、眼压、裂隙灯检查及角膜地形图。结果:术后1moORK和LASIK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提高,ORK术后裸眼视力为0.92±0.18,LASIK术后裸眼视力为0.85±0.18,两术式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P=0.07)。ORK术后球镜度为0.12±0.98,LASIK术后为0.16±1.24(t=1.87,P=0.07),两术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K术后散光度为-0.61±1.12,LASIK术后为-1.10±1.00(t=2.12,P=0.04),两术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ORK的矫正效果更好。结论:ORK手术治疗近视性高度散光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屈光手术 散光
下载PDF
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伴中高度散光眼表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姚琨 王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25-1629,共5页
目的:探究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近视伴中高度散光的疗效及其对眼表形态与泪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12/2020-03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近视伴中高度散光青少年患者232例464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16例232眼)和观察组(... 目的:探究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近视伴中高度散光的疗效及其对眼表形态与泪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12/2020-03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近视伴中高度散光青少年患者232例464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16例232眼)和观察组(116例232眼),对照组采用基弧区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矫正,观察组采用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矫正。配戴12mo后,比较两组患者矫正效果,配戴前后客观视觉质量、眼表形态、泪液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配戴前比较,两组患者配戴后裸眼视力(UCVA)、屈光度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UCVA、屈光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与配戴前比较,两组患者配戴后全眼与角膜彗差、球差、高阶像差上升,而斯特列尔比值、调制传递函数下降,角膜三叶草差明显上升(均P<0.05),观察组患者全眼与角膜彗差、球差、高阶像差、斯特列尔比值、调制传递函数均优于对照组,角膜三叶草差优于对照组(均P<0.05);与配戴前比较,两组患者配戴后角膜上皮荧光染色评分、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与配戴前比较,两组患者配戴后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且配戴前后两组患者泪液基础分泌量及泪河高度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配戴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6.9%vs 6.0%,P>0.05)。结论: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近视伴中高度散光的矫正效果及客观视觉质量优于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而两种角膜塑形镜对眼表形态与泪液影响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 青少年近视 中高度散光 疗效 眼表形态 泪液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置换的原因及临床效果分析
13
作者 胡方怡 陈菁菁 +1 位作者 蒙娜 李霞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78-283,共6页
目的分析近5年接受人工晶状体(IOL)置换术的原因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IOL置换术的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手术原因及间隔时间、手术前后的裸眼视力(U... 目的分析近5年接受人工晶状体(IOL)置换术的原因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IOL置换术的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手术原因及间隔时间、手术前后的裸眼视力(UCVA)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排除仅行IOL复位、背驮式IOL植入、取出IOL后未重新植入IOL的患者。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8例(47眼),平均年龄(31.19±23.47)岁(4~80岁),平均手术间隔时间为(8.4±7.0)年(13 d~28年)。手术原因包括:IOL移位或脱位16眼(34.0%),先天性白内障术后高度近视16眼(34.0%),IOL混浊5眼(10.6%),术后高散光4眼(8.5%),严重后发性白内障(PCO)和/或IOL损伤3眼(6.4%),多焦点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不满意1眼(2.1%),IOL偏心1眼(2.1%),无法耐受色觉改变1眼(2.1%)。术后高散光、多焦点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不满意、IOL偏心、无法耐受色觉改变的手术间隔时间较短,均小于1年,其余均为5年以上。IOL置换术临床效果良好,UCVA与BCVA均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前、术后的平均UCVA(logMAR)分别为1.32±0.65、0.6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术后的平均BCVA(logMAR)分别为0.72±0.70、0.44±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除1例患者IOL置换术后第2天出现IOL移位需重新固定外,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IOL移位或脱位以及先天性白内障术后高度近视是IOL置换术的主要原因。术后高散光、多焦点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不满意、IOL偏心、无法耐受色觉改变的手术间隔时间较短,是早期IOL置换原因,而IOL移位或脱位、先天性白内障术后高度近视、IOL混浊以及严重PCO和/或IOL损伤是远期置换的原因。IOL置换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置换 人工晶状体移位或脱位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高度近视 术后高散光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矢量分析法比较SMILE与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矫正中高度散光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萌蔓 时钟 +5 位作者 马月磊 刘超敏 李向品 董盈盈 侯献琪 郭秀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应用矢量分析法比较角膜标记的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未角膜标记的SMILE以及波前像差引导的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中高度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 目的应用矢量分析法比较角膜标记的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未角膜标记的SMILE以及波前像差引导的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中高度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近视激光治疗中心行SMILE及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的中高度近视散光患者(球镜≥-1.0 D、柱镜≥-1.5 D)41例(82眼),按照手术方式分为3组角膜标记的SMILE组17例(34眼)、未角膜标记的SMILE组12例(24眼)和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组12例(24眼)。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均行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等检查;利用Alpins矢量分析方法计算目标矫正散光量(TIA)、手术矫正散光量(SIA)、差异矢量、矫正指数、成功指数、误差角度(AofE)、变平指数等指标。结果角膜标记的SMILE组术后UCVA、等效球镜度、残余散光度分别为(-0.040±0.020)logMAR、(-0.02±0.51)D、(-0.06±0.35)D,未角膜标记的SMILE组分别为(-0.062±0.043)logMAR、(-0.07±0.38)D、(-0.07±0.44)D,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组分别为(-0.054±0.038)logMAR、(-0.06±0.48)D、(-0.25±0.56)D,三组间两两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标记的SMILE组、未角膜标记的SMILE组、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组误差角度绝对值(|AofE|)分别为1.39±3.03、2.24±4.13、-1.81±4.88,未角膜标记的SMILE组大于角膜标记的SMILE组、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标记的SMILE组与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矫正指数、成功指数、变平指数三组之间两两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三组中各组的|SIA|与|TIA|均呈正相关(均为P<0.001),术后3个月三组的成功指数与|AofE|、差异矢量与|AofE|均存在明显正相关(均为P<0.05)。结论角膜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度散光 角膜标记的SMILE 波前像差引导的FS-LASIK 矢量分析
下载PDF
基弧区非球面设计与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在近视伴中高度散光青少年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5
作者 戴国林 潘庆渊 +1 位作者 由岫 梁小庆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7期28-32,共5页
目的:比较基弧区非球面设计与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在近视伴中高度散光青少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诊治的190例(380眼)近视伴中高度散光青少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均分... 目的:比较基弧区非球面设计与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在近视伴中高度散光青少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诊治的190例(380眼)近视伴中高度散光青少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95例190眼)和研究组(95例190眼)。对照组予以基弧区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研究组予以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及佩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近视度、散光度及裸眼视力(U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近视度、散光度均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UCVA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眼表形态及组内睑板腺缺失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仅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泪膜稳定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LST)低于干预前,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FL)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佩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少年近视伴中高度散光的临床矫正治疗中,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的矫正效果明显优于基弧区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两种塑形镜对患者眼表形态和泪膜稳定性影响无明显差异,且在佩戴过程出现的不良反应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伴中高度散光 基弧区非球面设计 基弧区球面设计 角膜塑形镜
下载PDF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矫正中高度近视散光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浩东 姜德咏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9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 i-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散光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散光等于和高于-1.00D的复性近视散光和单纯近视散光214例(417眼)运用Ep i-LASIK矫正,顺规散光138例(270眼),逆规散光46例(91... 目的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 i-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散光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散光等于和高于-1.00D的复性近视散光和单纯近视散光214例(417眼)运用Ep i-LASIK矫正,顺规散光138例(270眼),逆规散光46例(91眼),斜向散光30例(56眼)。散光-1.00D^-3.00D者344眼,-3.00D^-6.00D者73眼。结果术后刺激症状轻微,314眼(76.29%)疼痛评分为0~1分。术后6月达到预期矫正视力者384眼(92.09%),实际矫正散光度接近术前预测矫正散光度。角膜地形图由术前354眼(84.93%)对称蝴蝶结形和不对称蝴蝶结形,术后6个月321眼(77.14%)为圆形和椭圆。术后hase反应-1.00D^-3.00D和-3.00D以上两组对比,hase 2级及2级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p i-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散光安全有效,haze反应轻,视觉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中高度散光 近视 HAZE 疗效
原文传递
LASIK治疗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临床观察
17
作者 王岳秀 陈艳路 +2 位作者 孔繁学 于芳蕾 鲁智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349-350,共2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德国Wavelight公司的鹰视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对62例83眼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2.00D)患者进行LASIK治疗。随访6mo,比较手术前后的视力、...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德国Wavelight公司的鹰视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对62例83眼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2.00D)患者进行LASIK治疗。随访6mo,比较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度、散光及其散光轴位的变化。结果:术后6mo,视力在0.8以上(≥0.8)和1.0以上(≥1.0)者分别为78%和47%,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57眼(69%),散光度数在±1.00以内64眼(77%),残留散光平均为-0.80D,散光矫正(±0.50以内)37眼(45%)。结论:LASIK治疗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效果明显,患者术后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近视 中高度散光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中高度散光的疗效
18
作者 杨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1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中高度散光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中高度散光患者80例(138眼),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给予多光学切削区的LASIK,对照组给予单光学切削区的LASIK,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中高度散光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中高度散光患者80例(138眼),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给予多光学切削区的LASIK,对照组给予单光学切削区的LASIK,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病情况以及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残留散光平均度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光学切削区的LASIK治疗中高度散光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病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度散光 准分子激光 原位角膜磨镶术
下载PDF
高度角膜散光白内障患者植入Toric IOL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鲍先议 王勇 +1 位作者 叶应嘉 彭婷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316-1318,共3页
目的:评估高度角膜散光患者植入高度数环曲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术后的视力和屈光结果。方法:对21例24眼高度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行回顾性系列研究,术前角膜散光≥2.5D,植入AcrySof Toric IOL(T6,T7... 目的:评估高度角膜散光患者植入高度数环曲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术后的视力和屈光结果。方法:对21例24眼高度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行回顾性系列研究,术前角膜散光≥2.5D,植入AcrySof Toric IOL(T6,T7,T8或者T9)。研究数据包括术前和术后3mo的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ies,UCDVA)、最佳矫正远视力(best-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ies,BCDVA)、术前角膜散光、术后残留散光和散光轴向的偏离情况。结果:术后3mo的UCDVA中75%(18/24)患眼视力>0.5,显著高于术前BCDVA,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2,P<0.05)。术前角膜散光是3.45±0.63D。术后3mo残留的散光是0.72±0.23D。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128,P<0.01)。术后67%(16/24)的眼残留散光<0.75D,83%(20/24)的眼<1.00D。术前预计矫正散光3.12±0.54D,术后实际矫正散光3.05±0.66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9,P>0.05)。人工晶状体术后3mo和1wk之间的旋转度数是3.2°±2.1°。结论:植入高度数Toric IOL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和可预测的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角膜散光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角膜散光 白内障手术 TORIC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儿童高度近视性散光与眼轴长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丰平 魏春惠 金卫平 《安徽医学》 2014年第10期1380-1382,共3页
目的了解儿童高度近视性散光度与眼轴长度有无关联性。方法对93例(148眼)高度近视性散光儿童散光度和眼轴长度进行测量,分析散光度与眼轴长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93例148眼的眼总合散光度平均为(4.04±1.27)D,角膜散光度平均为(3.74... 目的了解儿童高度近视性散光度与眼轴长度有无关联性。方法对93例(148眼)高度近视性散光儿童散光度和眼轴长度进行测量,分析散光度与眼轴长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93例148眼的眼总合散光度平均为(4.04±1.27)D,角膜散光度平均为(3.74±1.08)D;眼轴长度平均为(24.23±1.32)mm,经Pearson相关分析,散光度与眼轴长度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高度近视散光度与眼轴长度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散光 眼总合散光度 角膜散光度 眼轴长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