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在不同卷入情境下基于资源价值的分配行为特点:内群体偏爱的作用 被引量:27
1
作者 刘璐 肖雪 +3 位作者 刘丽莎 徐良苑 张旭然 李燕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4-597,共14页
为探究不同卷入情境下儿童基于资源价值的分配行为特点以及内群体偏爱在其中的作用,呈现给儿童两种实验情境:实验1,134名5~8岁儿童在第一方情境下与来自内、外群体的一名儿童分配不同价值的物品,结果发现7~8岁儿童公平分配比例与5~6... 为探究不同卷入情境下儿童基于资源价值的分配行为特点以及内群体偏爱在其中的作用,呈现给儿童两种实验情境:实验1,134名5~8岁儿童在第一方情境下与来自内、外群体的一名儿童分配不同价值的物品,结果发现7~8岁儿童公平分配比例与5~6岁儿童无显著差异;实验2,130名5~8岁儿童在第三方情境下给来自特定群体的两名儿童分配资源,结果发现7~8岁儿童公平分配比例显著高于5~6岁儿童。两个实验均发现儿童的分配行为表现出内群体偏爱, 5~6岁儿童比7~8岁儿童更明显。并且, 5~6岁女生比男生有更明显的内群体偏爱,但在7~8岁组无性别差异。此外,只有7~8岁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表现出卷入情境上的差异,他们在第三方情境比第一方情境下更能做出公平分配,但5~6岁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并无情境差异。综上可见,比起年幼儿童,年长儿童基于资源价值的公平行为发展得更好,并且在两种卷入情境下受内群体偏爱的影响均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价值 分配行为 内群体偏爱 第一方情境 第三方情境
下载PDF
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自豪感与内群体偏好的关系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莹瑞 佐斌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自豪感与内群体偏好的关系。方法选取596名青少年,应用中华民族认同量表、国家自豪感问卷、国民刻板印象问卷分别施测。结果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自豪感和内群体偏好有显著的正相关(r=0.34~0.51,P<0.01),... 目的探讨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自豪感与内群体偏好的关系。方法选取596名青少年,应用中华民族认同量表、国家自豪感问卷、国民刻板印象问卷分别施测。结果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自豪感和内群体偏好有显著的正相关(r=0.34~0.51,P<0.01),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自豪感对内群体偏好有显著预测效果(P<0.01)。结论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自豪感可以预测国民印象中的内群体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认同 国家自豪感 内群体偏好 国家自豪感量表
下载PDF
好人也会做坏事:有限道德视角下的不道德行为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芃 王忠军 李松锴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02-1511,共10页
有限道德是指个体在道德判断中固有的局限性,表现在人们外在行为与内在道德观的悖离,它导致无意识的道德偏差。有限道德弥补了理性道德模型在不道德行为解释力上的缺陷。该视角下的不道德行为主要包括:内隐偏见、内群体互惠、沽名钓誉... 有限道德是指个体在道德判断中固有的局限性,表现在人们外在行为与内在道德观的悖离,它导致无意识的道德偏差。有限道德弥补了理性道德模型在不道德行为解释力上的缺陷。该视角下的不道德行为主要包括:内隐偏见、内群体互惠、沽名钓誉、利益冲突和漠视未来。关于有限道德存有4种理论解释:自利性动机、双重自我、道德褪色和框架效应。未来有关道德决策和不道德行为的研究,需要延伸到有限理性与无意识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道德行为 理性道德模型 有限道德 内群体互惠 双重自我
下载PDF
低地位群体的内/外群体偏好:基于SC-IAT的检验 被引量:11
4
作者 佐斌 徐同洁 《心理研究》 2015年第1期26-30,共5页
使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对42名专业硕士生的内隐的内/外群体偏好进行测量,使用语义分化量表测量其外显的内/外群体偏好,探讨低地位群体的群体偏好状况。结果表明:⑴被试在内隐和外显测验中均表现出显著的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好... 使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对42名专业硕士生的内隐的内/外群体偏好进行测量,使用语义分化量表测量其外显的内/外群体偏好,探讨低地位群体的群体偏好状况。结果表明:⑴被试在内隐和外显测验中均表现出显著的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好,其中外群体偏好的程度显著大于内群体偏好;群体偏好的外显测量结果与内隐测量结果相关不显著。⑵SC-IAT可以用来测量内隐群体偏好,低地位群体同时存在显著的内群体偏好与对高地位群体的外群体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AT 内群体偏好 外群体偏好 低地位群体 专业硕士
下载PDF
使用加工分离程序对低地位群体内/外群体偏爱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向玲 赵玉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02-705,共4页
使用加工分离程序(PDP),以50名农村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群体:外群体、内群体)×2(特质词效价:积极、消极)×2(加工:意识加工、无意识加工)混合设计,研究了低地位群体对内群体以及高地位外群体偏爱的内隐特征。在本研究情境中... 使用加工分离程序(PDP),以50名农村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群体:外群体、内群体)×2(特质词效价:积极、消极)×2(加工:意识加工、无意识加工)混合设计,研究了低地位群体对内群体以及高地位外群体偏爱的内隐特征。在本研究情境中发现:农村大学生在提取城市群体积极特质词比消极特质词时的无意识加工更显著;而提取农村群体的积极和消极特质词时,无意识加工的贡献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低地位群体成员对外群体有内隐偏爱,对内群体却不存在内隐偏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群体偏爱 内群体偏爱 加工分离程序
下载PDF
群体偏好与年级对小学生利他惩罚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庆科 徐萍 +1 位作者 吴睿 胡姗姗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2-408,共7页
采用独裁者博弈(DG)探讨了群体偏好对不同年级小学生利他惩罚行为的影响。研究1对450名小学生利他惩罚行为的年级发展特点进行了测查。研究2以168名小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在独裁者博弈中与独裁者的关系、性别与年级对小学生(第三方)利他... 采用独裁者博弈(DG)探讨了群体偏好对不同年级小学生利他惩罚行为的影响。研究1对450名小学生利他惩罚行为的年级发展特点进行了测查。研究2以168名小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在独裁者博弈中与独裁者的关系、性别与年级对小学生(第三方)利他惩罚行为的影响。研究3以180名小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在独裁者博弈中与接受者的关系、性别与年级对小学生(第三方)利他惩罚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利他惩罚行为在1至3年级之间有显著增长,3至5年级之间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2)3年级小学生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群体偏好。(3)利他惩罚行为的性别差异不明显,与女生比男生更利他的预期相左。结论:小学生至少在6岁就已经出现了利他惩罚行为且逐渐表现出群体偏好;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中可能存在"3年级现象";女生可能更愿意通过非惩罚的方式达成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裁者博弈 利他惩罚 内群体偏好 3年级现象
原文传递
农民工群体身份认同与群体偏好研究———自我认同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5-83,共9页
以110名企业农民工为样本,采用心理学的内隐态度研究范式,考察农民工群体身份认同、自我认同、群体偏好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农民工对市民群体所持态度相对更积极(内隐外群体偏好),更倾向于认同自己作为"农民工"... 以110名企业农民工为样本,采用心理学的内隐态度研究范式,考察农民工群体身份认同、自我认同、群体偏好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农民工对市民群体所持态度相对更积极(内隐外群体偏好),更倾向于认同自己作为"农民工"这一群体身份(内隐内群体身份认同),并对自身持有积极的认同(内隐自我认同);(2)较低的内群体身份认同与较高的外群体偏好相联系;(3)自我认同在农民工群体身份认同与群体偏好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对"农民工"这一身份的认同度越低,其自我认同也越积极,对市民群体的偏好程度也越强;(4)新生代农民工较传统农民工具有更强的外群体偏好、更积极的自我认同,其群体身份认同倾向则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内隐态度 群体偏好 身份认同 自我认同
下载PDF
藏族、汉族大学生内外群体偏爱效应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吕庆燕 王有智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8-103,91,共7页
本文运用内隐测验与外显测验,探讨了藏族、汉族大学生对内、外群体的态度。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内隐测验上还是在外显测验上,被试均表现出对本民族较强的内群体偏爱效应,但藏族、汉族大学生在内隐测验与外显测验上的效应大小是相反的... 本文运用内隐测验与外显测验,探讨了藏族、汉族大学生对内、外群体的态度。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内隐测验上还是在外显测验上,被试均表现出对本民族较强的内群体偏爱效应,但藏族、汉族大学生在内隐测验与外显测验上的效应大小是相反的,藏族大学生在内隐测验上的内群体偏爱效应小于汉族大学生,在外显测验上的内群体偏爱效应大于汉族大学生;且内隐测验结果与外显测验结果不相关,二者是分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大学生 汉族大学生 内群体偏爱
原文传递
认知分歧与内群偏私:公共政策绩效损失问题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霍春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7,共7页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公共政策绩效损失现象日渐增多。试图从公共政策绩效生产过程角度来回答公共政策产出与公共价值之间的差距问题。运用社会心理学以及PV-GPG理论阐释了公共政策绩效生产过程中的群体合作与群体冲突行为产生的过程,从...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公共政策绩效损失现象日渐增多。试图从公共政策绩效生产过程角度来回答公共政策产出与公共价值之间的差距问题。运用社会心理学以及PV-GPG理论阐释了公共政策绩效生产过程中的群体合作与群体冲突行为产生的过程,从中分析公共政策绩效损失产生的逻辑起点、原因以及影响要素。研究发现:公共政策绩效损失的逻辑起点是政策利益主体的认知分歧;公共政策绩效损失产生的原因是,公共政策绩效生产过程中政策价值目标的相对稳定性与利益群体价值分散性的矛盾;影响公共政策绩效损失的主要因素有认知场所、社会观念以及政策包容性。最后提出了减少公共政策绩效损失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绩效损失 自我范畴化 认知分歧 内群偏私 共享现实
下载PDF
内群体偏爱与儿童基于贡献的分配公平性:心理理论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肖雪 刘璐 +3 位作者 刘丽莎 徐良苑 张旭然 李燕芳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8-507,共10页
本研究考察了贡献和内群体偏爱两种分配动机对儿童分配公平性的影响,并探讨了心理理论在其中的作用。通过比较63名6~8岁儿童在不同群体条件下对贡献不同的接受者的分配结果和分配策略的差异,结果发现:(1)在所有群体条件下,儿童都会分配... 本研究考察了贡献和内群体偏爱两种分配动机对儿童分配公平性的影响,并探讨了心理理论在其中的作用。通过比较63名6~8岁儿童在不同群体条件下对贡献不同的接受者的分配结果和分配策略的差异,结果发现:(1)在所有群体条件下,儿童都会分配给贡献多的接受者更多的资源,但当外群体成员贡献多且内群体成员贡献少时,儿童也会分配给贡献多的接受者相比于其他群体条件更少的资源,并更多的采用群体关系策略对这一行为作出解释;(2)心理理论能力越高的儿童分配给贡献多的接受者的资源数量受群体关系的影响越小,且使用贡献策略的频率越高,使用群体关系策略的频率越低。这些结果表明6~8岁儿童在资源分配过程中会优先考虑公平动机,且心理理论能力强的儿童更少表现出内群体偏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献 公平分配 内群体偏爱 心理理论 儿童
原文传递
积极内群关注的来源:群内还是群外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璠 佐斌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7-169,共3页
对自己所属群体(内群)的积极评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以往的研究一致认为这种积极评价是与外群比较的结果,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内群偏爱。近来研究者发现,不跟外群比较,群体成员也会产生对内群的积极评价即积极内群关注。在介绍和评... 对自己所属群体(内群)的积极评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以往的研究一致认为这种积极评价是与外群比较的结果,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内群偏爱。近来研究者发现,不跟外群比较,群体成员也会产生对内群的积极评价即积极内群关注。在介绍和评价这两种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群体 外群体 群际比较 内群偏爱 积极内群关注
下载PDF
身份经济学理论与实验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汪敏达 李建标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8-160,共13页
身份经济学通过研究身份认同和社会经济决策之间的相互影响,为解释和预测个体、群体微观决策行为提供了重要的视角。近年来关于身份的实验室实验、神经实验和实地实验研究为身份经济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本文从身份影响经济行... 身份经济学通过研究身份认同和社会经济决策之间的相互影响,为解释和预测个体、群体微观决策行为提供了重要的视角。近年来关于身份的实验室实验、神经实验和实地实验研究为身份经济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本文从身份影响经济行为的理论研究、诱导和凸显身份认同的实验范式、身份如何影响经济决策的实验研究以及脑神经研究等方面总结身份经济学的研究。未来身份经济学可以从重视身份的社会定位内涵转向重视自我形象和自我定义的内涵,从聚焦群体间态度差异机制转向重视信号发送等其他影响机制,并运用神经科学的多种方法探索身份对经济决策影响的神经机理。身份经济学研究还要注意结合中国情境下的身份相关经济问题,提出实地研究的方案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 认同 群体内偏爱 神经经济学 实验经济学
原文传递
社会比较和利益得失对5~6岁儿童公平分配行为的影响:社会关系的作用
13
作者 丁天娇 朱梦怡 张慧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3-1112,共10页
儿童公平分配行为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系统考察了儿童对不同社会关系分配对象的公平分配行为如何受社会比较和利益得失的影响。结果发现:(1)社会比较在儿童对不同社会关系分配对象分配时的具体作用相反,儿童对陌生人更可能选... 儿童公平分配行为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系统考察了儿童对不同社会关系分配对象的公平分配行为如何受社会比较和利益得失的影响。结果发现:(1)社会比较在儿童对不同社会关系分配对象分配时的具体作用相反,儿童对陌生人更可能选择“我比你多”,而对好朋友更可能回避“我比你多”;(2)结合利益得失考虑,当公平代价较小时,利益得失、社会比较与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显著,相比于陌生人,儿童对好朋友一定程度上更不计较自己所处地位和所得收益;(3)当公平代价较大时,三者交互作用不显著,儿童更加关注自身利益得失,内群体偏爱的程度也随之减弱。这表明社会关系影响儿童分配决策中对地位和得失等因素的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分配 社会关系 社会比较 利益得失 内群体偏爱
下载PDF
为了谁,幼儿更可能说谎?不同受益者对5~6岁幼儿说谎行为的影响
14
作者 张文洁 黄子君 +2 位作者 谭佩霞 范伟 钟毅平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3,共8页
本研究采用“你藏我找”范式,将自我受益作为基线条件,通过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不同自我相关性受益者和不同群体受益者对5~6岁幼儿说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相比于高自我相关者和低自我相关者受益条件,幼儿更可能为自己的利益而说谎;... 本研究采用“你藏我找”范式,将自我受益作为基线条件,通过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不同自我相关性受益者和不同群体受益者对5~6岁幼儿说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相比于高自我相关者和低自我相关者受益条件,幼儿更可能为自己的利益而说谎;而相比于低自我相关者受益条件,幼儿更可能为高自我相关者的利益而说谎(实验1);(2)相比于内群体和外群体受益条件,幼儿更可能为自己的利益而说谎;而相比于外群体受益条件,幼儿更可能为内群体的利益而说谎(实验2)。以上结果表明,5~6岁幼儿的说谎行为存在强烈的利己倾向,为自己获得利益而说谎的可能性最大;而5~6岁幼儿的亲社会说谎行为在个体层面存在自我相关性偏好,在群体层面存在内群体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岁幼儿说谎行为 受益者 利己倾向 自我相关性偏好 内群体偏好
原文传递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验证及修正:以典型职业群体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石长慧 王卓妮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3-92,共10页
文章通过在5城市开展大规模问卷调查,以城乡居民为评价主体、以11个典型职业群体为被评价群体,对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SCM模型关于混合刻板印象评价和社会地位可以显著预测群体能力的假设得到验证,但是关于... 文章通过在5城市开展大规模问卷调查,以城乡居民为评价主体、以11个典型职业群体为被评价群体,对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SCM模型关于混合刻板印象评价和社会地位可以显著预测群体能力的假设得到验证,但是关于群体偏好的假设没有得到数据支持。研究发现,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员在能力维度上表现出外群偏好,而在热情维度上表现出内群偏好。在SCM模型假设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验证了刻板印象修正假设,结果表明群际接触有利于修正刻板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典型职业群体 群体偏好 群际接触
下载PDF
面孔可信度评价的跨维度同化效应:社会经济地位调节下的内群体偏好不对称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一漫 何婷婷 陈文锋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9-237,共9页
同维度背景对面孔社会评价的同化效应很常见.近期研究发现,面孔可信度评价会受被评价面孔的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背景信息的影响而产生跨维度的同化效应.但同化效应相关研究通常未考虑被评价者和评价者之间的关系,因... 同维度背景对面孔社会评价的同化效应很常见.近期研究发现,面孔可信度评价会受被评价面孔的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背景信息的影响而产生跨维度的同化效应.但同化效应相关研究通常未考虑被评价者和评价者之间的关系,因而尚不清楚这种跨维度的同化效应是否会受到评价者自身SES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考察被评价面孔SES和评价者SES对面孔可信度评价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被评价面孔的高、低SES背景信息均对面孔可信度评价产生跨维度同化效应,且这种同化效应会受评价者自身SES的调节,表现为高、低SES评价者的内群体偏好存在不对称性,即只有低SES评价者表现出内群体偏好.这些结果启示,社会评价本质上也可能依赖于社会关系,其同化效应研究应该考虑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面孔可信度评价 同化效应 内群体偏好
原文传递
儿童群际态度:理论、证据及对流动儿童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陈 龚欣梅 +2 位作者 白丽 耿丽娜 张心玮 《心理研究》 2018年第5期395-408,共14页
群际态度是影响儿童群际交往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农村人口以"举家迁徙"的形式在城乡间流动为儿童群际态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梳理了群际态度的概念、儿童群际态度的主流理论和相关实证研究,从社会认知发... 群际态度是影响儿童群际交往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农村人口以"举家迁徙"的形式在城乡间流动为儿童群际态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梳理了群际态度的概念、儿童群际态度的主流理论和相关实证研究,从社会认知发展、社会认同发展、社会化以及群际发展等主流理论出发,揭示了儿童群际态度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流动儿童群际态度的特殊性,并从问题和方法两个方面,对我国流动儿童群际态度研究进行了展望:(1)从多理论视角出发,检验儿童群际态度研究成果对我国流动儿童群体的适用性;(2)科学运用儿童群际态度的测量方法,准确获得对我国流动儿童群际态度基本特征的认识;(3)借助纵向研究设计,探究流动儿童群际态度的发展轨迹及其与社会认知、群体认同、父母和同伴过程的互惠性或因果关系;(4)同时考察相同情境下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的群际态度,通过参照和比较,获得对流动儿童群际态度本质特征的全面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际态度 流动儿童 内群体偏好 外群体偏见 群际偏差
下载PDF
回族儿童族群偏爱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万明钢 高承海 +1 位作者 党宝宝 撒丽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1-1418,共8页
以回族儿童为被试,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两个研究分别考察了回族儿童族群偏爱态度的形成及其发展特点。研究1借鉴经典的学前儿童种族态度测验法,发现儿童在4岁时开始具有民族类别意识,并产生内群(回族)偏爱态度;研究2运用内隐联想测验范... 以回族儿童为被试,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两个研究分别考察了回族儿童族群偏爱态度的形成及其发展特点。研究1借鉴经典的学前儿童种族态度测验法,发现儿童在4岁时开始具有民族类别意识,并产生内群(回族)偏爱态度;研究2运用内隐联想测验范式以及自我报告法,发现无论内隐态度还是外显态度,儿童均表现出强劲的内群(外群体为汉族)偏爱态度,并且内隐偏爱态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强,外显态度随年龄增长趋于稳定。讨论了族群偏爱态度与群体的社会地位的关系,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认同 内群偏爱 族群态度 发展
下载PDF
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民族刻板印象:文化适应策略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寿欣 车现楠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第3期91-99,共9页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其饮食习惯、人生礼仪、民族禁忌、经济形态等都直接源于伊斯兰教的规定,并深受其影响。回族成员是如何与主流文化进行交流的?与主流文化交流沟通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90名我国回族...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其饮食习惯、人生礼仪、民族禁忌、经济形态等都直接源于伊斯兰教的规定,并深受其影响。回族成员是如何与主流文化进行交流的?与主流文化交流沟通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90名我国回族大学生施测,考察了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文化适应策略以及民族刻板印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顺序依次是主流文化认同、积极民族认同和消极民族认同;他们最常用的文化适应策略依次是整合、分离和同化;其民族刻板印象存在显著的"内群体偏好"效应。分离的文化适应策略在积极民族认同对民族刻板印象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同化的文化适应策略在消极民族认同对民族刻板印象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策略 内群体偏好 民族刻板印象
下载PDF
虚拟社区中他人群体身份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20
作者 李明阳 吕厚超 黄希庭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20年第2期163-175,共13页
为探究虚拟社区中利他行为的发生机制,本研究采用独裁者范式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一检验了他人群体身份对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实验二探讨了虚拟社区感在他人群体身份影响利他行为中的调节作用,旨在为探讨虚拟社区中他人群体身份对利他... 为探究虚拟社区中利他行为的发生机制,本研究采用独裁者范式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一检验了他人群体身份对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实验二探讨了虚拟社区感在他人群体身份影响利他行为中的调节作用,旨在为探讨虚拟社区中他人群体身份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提供实证支持。结果发现:人们对和自己属于同一虚拟社区的人表现出更高程度的利他行为;虚拟社区感在内群体对利他行为的影响表现在:高虚拟社区感的被试在内群体条件下的利他行为程度显著高于控制条件;低虚拟社区感的被试在内群体条件和控制条件下的利他行为程度无显著差异。简而言之,虚拟社区中的利他行为存在内群体偏好,且这种内群体偏好受虚拟社区感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社区 利他行为 虚拟社区感 内群体偏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