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代商人举选权利考略 |
宋军风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2
|
进士“浮薄”词义流变与中晚唐士人的科举认知 |
韩璐
|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3
|
唐代制举的形成及其特点 |
俞钢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4
|
从考课到经济责任审计:历史进程与演化逻辑 |
邢维全
|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
2016 |
3
|
|
5
|
“刑官”的知识结构解析——当代中国法律人职业化的历史透视(二) |
任喜荣
|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
2004 |
3
|
|
6
|
宋代广西的考试选官述论 |
蓝武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7
|
科举考试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
董俊峰
|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
2011 |
1
|
|
8
|
宋代选举用人制度述论 |
姚培锋
齐陈骏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9
|
科举制度下南宋士人的词科心态 |
王妮
|
《天中学刊》
|
2022 |
0 |
|
10
|
寻找唐宋科举制度变革的转折点 |
李裕民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1
|
继承与开新之间——清末民初外务(交)部的人事嬗替与结构变迁 |
李文杰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2
|
中国古代官吏考课制度的历史启示 |
李永亮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6
|
|
13
|
从考试机关到人事机关 民国考试院的理念与现实 |
聂鑫
|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4
|
明清八股取士与文学及士人心态 |
赵伯陶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5
|
“最后的东学西渐”——十九世纪中国科举对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影响及反思 |
李涛
李群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16
|
三选于吏部卒无成:韩愈三应博学宏词科考辨 |
陈勤娜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24 |
0 |
|
17
|
科举制度对于完善中国古代吏治的作用 |
王娜
|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
2005 |
1
|
|
18
|
日、唐律令官人出身制度的比较研究 |
邵峰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9
|
义利与天命:明代中后期士人举业心态钩沉 |
张昊阳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0
|
发展战略的成功实施取决于相应的干部考核制度——对我国成功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一种解读 |
廖廷弼
|
《桂海论丛》
|
200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