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主体的身体:从无身认知到具身认知 被引量:43
1
作者 唐佩佩 叶浩生 《心理研究》 2012年第3期3-8,共6页
具身认知是认知心理学的一种新取向。它否定了传统认知科学把心智看作一种抽象的计算过程的立场。肯定了认知对身体的依赖和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根源性。具身认知强调的是,认知不仅不能脱离身体,而且与环境和社会紧密相联。
关键词 第一代认知科学 第二代认知科学 具身认知 无身认知
下载PDF
走向具身教学:学业负担问题消解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25
2
作者 孟宪云 刘馥达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79,共7页
由于身心二元论的长期影响,客观主义的知识观、抽象主义的学习观、传递主义的教学观充斥于教育进程之中,三者交互影响,共同构成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生成的内在动因。作为一种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认知范式,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心一体性、知行合... 由于身心二元论的长期影响,客观主义的知识观、抽象主义的学习观、传递主义的教学观充斥于教育进程之中,三者交互影响,共同构成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生成的内在动因。作为一种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认知范式,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心一体性、知行合一性与人境相融性,其在教育领域的介入与应用,为学业负担问题的研判与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需要转变离身理念凸显教学人性价值、解放主体身体提升教学实践价值、营造具身环境实现教学对话价值,以期通过教学的身体转向实现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的有效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教学 具身认知 学业负担 身心一体 离身认知
下载PDF
具身与离身认知在多模态交互环境下的交互语法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覃京燕 安燕琳 +1 位作者 卢星晖 吴准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4-139,194,共7页
目的针对目前具身交互设计领域中具身认知和离身认知割裂的现状,将心理学第一代认知科学的离身认知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相结合,构建在多模态交互环境下的交互语法,指导智能体与人的具身交互和离身交互。方法以智能体为多模态交... 目的针对目前具身交互设计领域中具身认知和离身认知割裂的现状,将心理学第一代认知科学的离身认知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相结合,构建在多模态交互环境下的交互语法,指导智能体与人的具身交互和离身交互。方法以智能体为多模态交互环境的媒介,通过把人类的具身性逐步转化为智能体的离身性,运用隐喻、转喻、隐转喻的方式,使智能体的离身性激发人类交互主体,产生新的具身认知。结论在多模态交互环境中,把具身交互中的示能性、交互行为、交互前馈与离身交互中的符号、语义、交互反馈进行组建,形成完整交互语法体系。将交互事件中的3个要素进行映射,匹配到人与智能体的多模态交互关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交互 离身认知 多模态环境 交互语法
下载PDF
阅读疗法的“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原理 被引量:14
4
作者 鞠鑫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96,共6页
阅读疗法的"离身认知"原理基于身心二元理念,构建了"阅读—认知心理"之间的直接关联,由于排斥人的身体经验和环境作用,此原理缺乏现实性和生态性。阅读疗法的"具身认知"原理则基于身心一体理念,试图揭示&... 阅读疗法的"离身认知"原理基于身心二元理念,构建了"阅读—认知心理"之间的直接关联,由于排斥人的身体经验和环境作用,此原理缺乏现实性和生态性。阅读疗法的"具身认知"原理则基于身心一体理念,试图揭示"阅读—具身体验—认知心理"三者的关联,为阅读疗法实践中的书目选择、过程引导和环境设置提供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疗法 离身认知 具身认知
下载PDF
元宇宙与具“身”认知 被引量:11
5
作者 苏佳佳 叶浩生 《心理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3-11,共9页
轴心时代以来,“元宇宙”可看作是人类新文明的创世纪,终极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新的“离身”的文明形态。我们的问题意识是该如何理解元宇宙与人类“身体”的关系。本文将元宇宙定义为一场认知革命,从认知科学的视域中考察出元宇宙文明... 轴心时代以来,“元宇宙”可看作是人类新文明的创世纪,终极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新的“离身”的文明形态。我们的问题意识是该如何理解元宇宙与人类“身体”的关系。本文将元宇宙定义为一场认知革命,从认知科学的视域中考察出元宇宙文明的身体形态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离身元宇宙”认为元宇宙就是“火星移民”与“脑机接口”的结合;第二层,“具身元宇宙”认为元宇宙就是集生物身体、技术身体和环境身体于一体的“具身互联网”;第三层,“生成元宇宙”认为元宇宙应与“生成认知”相结合,将身体看作是“意义身体”,元宇宙文明层“去中心化”的价值观和科技层“区块链技术”的联动将有助于解决元宇宙文明的意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预测加工模型”强调大脑是主动的预测引擎,而大脑、身体和环境更是三位一体的动力学系统,这将对元宇宙文明的未来构建提供纲领性的指导作用。本文最后讨论了元宇宙能否终结“笛卡尔身心二元论”发现:虽然其可以为身心问题带来新视角,但是能否解决还是未知之数。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元宇宙文明的关键就在于人类“身体”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离身认知 具身认知 生成认知 预测加工模型 身心二元论
下载PDF
从“无身”到“有身”:认知观的逻辑线索与检讨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金忠 孟维杰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3-139,共7页
本文主张具身认知思潮的演变其实是认知观的嬗变历程。认知观本身是有关身心关系的一种理解、诉求和主张。这种理解、诉求和主张表达了认知科学对身心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思路或尝试。遵循着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的演变历程,可以窥见... 本文主张具身认知思潮的演变其实是认知观的嬗变历程。认知观本身是有关身心关系的一种理解、诉求和主张。这种理解、诉求和主张表达了认知科学对身心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思路或尝试。遵循着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的演变历程,可以窥见心智加工与身体之间关系的嬗变,即从分离到契合,这反映出认知科学在人类自身心智的信息处理研究的拓展,从文化层面,也折射出认知观背后文化意识的缺失、研究立场的不定、还原论风险及研究路向的变数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离身认知 身体 心智 文化自觉
原文传递
成人对儿童的离身认知及其教育困境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颖慧 黄进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共9页
儿童虽然“随处可见”,但不一定被看见、被听到、被理解,这与成人对儿童的离身认知方式相关,包括身—心维度上的离身倾向和自我—他者维度上的唯我认知倾向,是成人的我思主体视儿童为他者并将其对象化和客体化的结果。成人对儿童的离身... 儿童虽然“随处可见”,但不一定被看见、被听到、被理解,这与成人对儿童的离身认知方式相关,包括身—心维度上的离身倾向和自我—他者维度上的唯我认知倾向,是成人的我思主体视儿童为他者并将其对象化和客体化的结果。成人对儿童的离身认知源于启蒙现代性逻辑,它以主体中心的理性主义为原则,经过了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人的逐步确立和深化,对艺术、医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儿童形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人对儿童的离身认知使教育陷入“眼中无儿童”的现代性困境,在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等诸多方面均有消极表现。回归儿童的身体、具身地认识和理解儿童是超越此种教育困境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成人 离身认知 具身理解
下载PDF
温和的具身认知:认知科学研究新进路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博 葛鲁嘉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9-28,共10页
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在认知科学内部正在发生着一次深刻的研究范式的转换。具身认知理论是继认知主义和联结主义之后,认知科学研究中一种快速发展的理论思潮或研究纲领。与传统的离身认知不同,具身认知主张认知是具身的、情境的和动... 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在认知科学内部正在发生着一次深刻的研究范式的转换。具身认知理论是继认知主义和联结主义之后,认知科学研究中一种快速发展的理论思潮或研究纲领。与传统的离身认知不同,具身认知主张认知是具身的、情境的和动力系统的。对于心智的具身性问题,激进的具身认知和温和的具身认知都试图从各自不同的视角给出合理的解释。从经验研究的角度来看,激进的具身认知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解释性的语言,更多的是提出了关于心智、认知和世界的哲学意义上的有益的思考。相比较而言,温和的具身认知则发展了较为完善的解释性理论,如不完全表征、模拟的表征原则、行动导向的局部表征等等,既有效地反驳了激进的具身认知对表征计算范式的全盘否定,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认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出了更强的包容性,是对传统认知观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当代认知科学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科学 具身认知 离身认知 温和的具身认知
下载PDF
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考量思政课获得感生成的新视角 被引量:9
9
作者 魏晓波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34-36,共3页
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过程是一个积极心理体验并获得满足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同起着关键的作用。认同是获得感形成的主要标志。“离身认知”状态下的思政课认同存在着隐身性、情境缺失、体验缺失、互动性弱化等不足,导致获得感缺失... 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过程是一个积极心理体验并获得满足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同起着关键的作用。认同是获得感形成的主要标志。“离身认知”状态下的思政课认同存在着隐身性、情境缺失、体验缺失、互动性弱化等不足,导致获得感缺失。“具身认知”强调身体的体验性、情感的体验性和认知的交互性。在“具身认知”视域下考量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既遵循了获得感生成的逻辑,强化了从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到思政课认同的每一个环节,又兼顾了获得感的构成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离身认知” 思政课认同 思政课获得感
下载PDF
从“离身”到“具身”——认知科学的困境与转向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方方 《现代教育科学》 2019年第11期24-30,共7页
传统认知科学的身心二元观点在面对人的复杂认知时产生了教学的离身困境,即教学观念的离身性、教学设计的预设性、教学环境的封闭性三重困境。文章以国内外具身认知思想下的认知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梳理,从现象学、生物学、技术学三... 传统认知科学的身心二元观点在面对人的复杂认知时产生了教学的离身困境,即教学观念的离身性、教学设计的预设性、教学环境的封闭性三重困境。文章以国内外具身认知思想下的认知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梳理,从现象学、生物学、技术学三个视角的研究实例中归纳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特征,进而提出教学应从体验性具身技术开发、生成性具身课程设计、交互式环境构建三个维度促进认知科学的具身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身认知 具身认知 认知科学
下载PDF
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范式的嬗变 被引量:6
11
作者 魏晓波 乔樵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2-28,共7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接受、理解和认同,才能内化为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认同的过程一般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等环节.其中认知认同是前提和基础.而认知属于心理学范畴,自然受到认知科学的影响."离身认知"状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接受、理解和认同,才能内化为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认同的过程一般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等环节.其中认知认同是前提和基础.而认知属于心理学范畴,自然受到认知科学的影响."离身认知"状态下的价值观认同存在着隐身性、情境缺失、体验缺失、互动性弱化等不足.而"具身认知"强调身体的体验性、情感的体验性和认知的交互性.在"具身认知"状态下重新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是要通过在"身体的回归"中,关注青年学生的需求,实现认知认同;在情感体验中,促进青年学生的情感共鸣,促成情感认同;在"身体嵌入环境"中,注重青年学生的认知交互,达到行为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离身认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
下载PDF
感知运动信息在概念表征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文娟 李莹 王瑞明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47-1352,共6页
研究概念的表征问题对理解概念的本质非常重要,传统认知和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表征理论争议的焦点在于感知运动信息在表征中的作用。传统认知视角下的离身认知认为感知运动信息会转化成抽象的符号,概念表征不包含感知运动信息。概念表... 研究概念的表征问题对理解概念的本质非常重要,传统认知和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表征理论争议的焦点在于感知运动信息在表征中的作用。传统认知视角下的离身认知认为感知运动信息会转化成抽象的符号,概念表征不包含感知运动信息。概念表征的具身认观点认为感知运动信息是概念表征的基础。目前对感知运动信息在概念表征中起作用这一命题已经达成共识,未来研究应该关注感知运动信息起作用的机制,以及抽象概念表征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发展概念表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表征 具身认知 离身认知 感知运动信息
下载PDF
从离身到具身: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模式的转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巧鸥 胡小桃 《职业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61-65,共5页
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教师培训多基于离身认知理论,导致教师培训的身心分离。为了解决离身性培训所产生的问题,重构培训模式,以具身认知理论作指导,对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培训过程与培训效果评价等进... 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教师培训多基于离身认知理论,导致教师培训的身心分离。为了解决离身性培训所产生的问题,重构培训模式,以具身认知理论作指导,对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培训过程与培训效果评价等进行重新设计是不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身认知 具身认知 职业院校 教师培训
下载PDF
具身认知的“七宗罪”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倩 廖小根 姜孟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4-319,共6页
近二十年来,具身认知已逐渐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主流趋势,其理论主张已经辐射到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许多领域,研究成果运用范围逐渐扩大。诚然,具身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离身'认知的不足,但其在方法论和认识... 近二十年来,具身认知已逐渐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主流趋势,其理论主张已经辐射到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许多领域,研究成果运用范围逐渐扩大。诚然,具身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离身'认知的不足,但其在方法论和认识论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如循环论证,解释不充分,完全的二元对立,文化、社会、语言因素的忽视等。因此,当务之急是改进研究方法,摒弃先入之见,使其真正成为多角度、全方位、综合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认知科学 感知觉运动系统 离身认知
下载PDF
从“离身”到“具身”:关于身体在教育中复归的审思
15
作者 徐瑞萍 曾嬿桐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33-39,91,共8页
传统的离身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即大脑对外界的表征性模拟和运算,基于此理论的教育教学实践趋向于“离身”。教与学发生于大脑,与“脖颈以下”的身体无涉,囿于离身认知的藩篱,离身教育出现了认识论的“以心代身”、方法论的“以心训心”... 传统的离身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即大脑对外界的表征性模拟和运算,基于此理论的教育教学实践趋向于“离身”。教与学发生于大脑,与“脖颈以下”的身体无涉,囿于离身认知的藩篱,离身教育出现了认识论的“以心代身”、方法论的“以心训心”、教学关系的“我-他”孤立及教学思维的情境化沦陷等一系列隐忧。具身认知理论强调心智活动源于身体,认知是身体的认知,从而颠覆了传统的身心二分论。从具身认知理论出发,转变离身性的教育认识和理念,构建具身性的教学方法论,促进教学场域的涉身化发展,利用身体间性重塑师生关系,并创设虚拟实体化的教学环境,从而实现其具身性在场、情境性统一、创生性发展和体验性延伸的四维联动,以促进身体在教学中的复归与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离身教育 离身认知 教育改革 教学方法论
下载PDF
试论具身认知科学的典型理论特色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炳全 张旭东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7-211,共5页
在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遇到瓶颈时,具身认知科学引领心理学做新的突围。它突破主流心理学和正统认知科学所坚持的镜像论、表征论和容器论,强调交互隐喻;突破认知计算主义,强调认知的非可计算性;突破心理的离身性与对物质基质的非依赖性,强... 在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遇到瓶颈时,具身认知科学引领心理学做新的突围。它突破主流心理学和正统认知科学所坚持的镜像论、表征论和容器论,强调交互隐喻;突破认知计算主义,强调认知的非可计算性;突破心理的离身性与对物质基质的非依赖性,强调心智的具身性和对物质基质的依存性;突破普遍理性或普遍形式,重视意向性和认知或智能的个别差异。正是这些突破,促进了包括认知心理学在内的认知科学在广度、深度上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具身认知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正统认知科学 具身性 离身认知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英语课堂设计研究
17
作者 单玉英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118-122,共5页
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具身认知理论为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设计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在具身认知视域下,以学生为主体,建立一个知识、身体、环境三者高度融合的教学理念,为课堂教学的变革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 具身认知 离身认知 高中英语教学 新课改
下载PDF
关于具身认知的多视角讨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丽新 谷松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8-42,共5页
具身认知因过于强调认知对身体的物理属性、身体经验以及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依赖,致使其饱受质疑且发展受阻。具身认知的发展关键在于在认知过程中其地位和作用的明确以及认知范围的界定。为此,本文从复杂性理论角度指出具身认知观... 具身认知因过于强调认知对身体的物理属性、身体经验以及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依赖,致使其饱受质疑且发展受阻。具身认知的发展关键在于在认知过程中其地位和作用的明确以及认知范围的界定。为此,本文从复杂性理论角度指出具身认知观点存在的机械还原论倾向,并依据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分析具身认知和离身认知在具有自组织性的认知系统中所占的地位,还进一步地从哲学角度辨析了二者的不可分关系。本文主张具身认知的发展应着眼于其认知内容、范围的具体化、明确化,并且关注具身认知与非具身性认知的联合关系;在认知任务实验中应区分具身认知和非具身认知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理论 自组织性 认知系统 具身认知 离身认知
下载PDF
具身认知和离身认知在知识表征中的关系
19
作者 赵丽新 谷松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4-17,共4页
具身认知以与离身认知相对立的视角,通过关注身体的生理结构、所处情境以及神经系统对认知的决定性作用,取得了在概念表征方面的"垄断地位";而多元表征机制的出现确定了具身认知与离身认知的共存关系,同时也产生了关于二者关... 具身认知以与离身认知相对立的视角,通过关注身体的生理结构、所处情境以及神经系统对认知的决定性作用,取得了在概念表征方面的"垄断地位";而多元表征机制的出现确定了具身认知与离身认知的共存关系,同时也产生了关于二者关系的遗留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具身认知和离身认知的知识表征形式、表征内容以及在认知过程中的阶段性和策略选择性角度做出了几种假设,以期对具身认知和离身认知在认知过程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离身认知 知识表征 形象表征 抽象表征 阶段性 策略
下载PDF
文化视域下认知心理学范式演进探新 被引量:3
20
作者 孟维杰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7-761,共5页
认知科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符号范式、联结主范式和具身认知范式的演变。认知心理学范式演变折射出认知心理学研究方式转变和对人的心智探索的深化,同时也反映出关于身心关系实现了从传统的身心二元对立到当下身心一体论的超越;对其文化... 认知科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符号范式、联结主范式和具身认知范式的演变。认知心理学范式演变折射出认知心理学研究方式转变和对人的心智探索的深化,同时也反映出关于身心关系实现了从传统的身心二元对立到当下身心一体论的超越;对其文化反思是引领心理学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进程更趋合理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 离身认知 具身认知 范式演进 文化反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