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9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针刺、灸法和推拿等中医疗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60
1
作者 张冲锋 李现林 +2 位作者 彭卫兵 贾宏声 蔡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781-2788,共8页
目的:中药、针刺及推拿等中医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治疗方法的多样性且目前研究多为两两比较,尚缺乏多种措施之间的疗效比较。文章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医疗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目的:中药、针刺及推拿等中医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治疗方法的多样性且目前研究多为两两比较,尚缺乏多种措施之间的疗效比较。文章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医疗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率及疼痛缓解情况。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期刊论文资源、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医疗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日期为各数据库建立到2020年2月。由2名研究员根据设定好的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数据提取及质量和风险偏倚评估。应用Stata 14.2软件绘制网状结构图、预测区间图及发表偏倚的比较-校正漏斗图,采用Ge MTC 0.14.3版本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①文章共纳入28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25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涉及中药、针刺、灸法、推拿、西药、针灸、中药+灸法、推拿+灸法、中药+针刺、针刺+推拿、针刺+推拿+中药11种治疗措施;②根据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评价结果,总结得到纳入的28篇文献中有21篇文章评价为高风险,7篇文章评价为不清楚;③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率上,其他治疗措施均优于西药,灸法、针灸、中药+灸法、推拿+灸法、中药+针刺、针刺+推拿、针刺+推拿+中药均优于中药,灸法、针灸、推拿+灸法、中药+针刺均优于针刺,推拿+灸法优于推拿;④目测类比评分上,其他治疗均优于西药,中药+灸法、推拿+灸法、中药+针刺、针刺+推拿+中药优于中药;⑤有效率从优到劣依次为推拿+灸法>中药+灸法>针灸>针刺+推拿+中药>中药+针刺>灸法>针刺+推拿>推拿>针刺>中药>西药;⑥目测类比评分从优到劣依次为推拿+灸法>针刺+推拿+中药>中药+灸法>中药+针刺>针灸>针刺+推拿>灸法>推拿>针刺>中药>西药。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 血瘀证 针刺 推拿 中药 西药 疼痛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中风恢复期病人中医证候、肌痉挛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42
2
作者 韩墨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20期3199-3202,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中风恢复期病人中医证候、肌痉挛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针灸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条件的中风恢复期病人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中风恢复期病人中医证候、肌痉挛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针灸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条件的中风恢复期病人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足三里、关元等穴位配合康复治疗,每日1次,每周5 d,连续4周。采用中医证候积分、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ADL)分别评定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上肢肌肉痉挛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评定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评分、CSS评分等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瘀证及气虚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改良Ashworth及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MA评分、ADL得分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中风恢复期病人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病人中医证候,减轻肌痉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增强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恢复期 温针灸 中医证候 肌肉痉挛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针药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对气血亏虚型产妇产后缺乳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晓静 杨峰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为主的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对气血亏虚型产妇产后缺乳的预防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将138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药结合(针刺+口服养血生...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为主的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对气血亏虚型产妇产后缺乳的预防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将138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药结合(针刺+口服养血生乳汤)为特色的中医护理。比较2组产妇泌乳开始时间、不同泌乳时间段内的产妇人数、血清泌乳素水平以及乳房充盈情况的差异,比较2组42 d时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开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4 h内泌乳的产妇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48 h和产后72 h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乳房充盈程度为Ⅰ级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结论】以针药结合为特色的中医护理,在气血亏虚型产妇的产后护理中,可以有效地促进乳汁分泌,改善乳房充盈程度,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养血生乳汤 产后缺乳 母乳喂养 中医护理
原文传递
针药并用对风寒阻络证颈型颈椎病患者中医证候及颈痛量表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35
4
作者 冯少玲 李文纯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对风寒阻络证颈型颈椎病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颈痛量表(NPQ)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0例纳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药组、中药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针药组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方和电针治疗,中药组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方治疗...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对风寒阻络证颈型颈椎病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颈痛量表(NPQ)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0例纳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药组、中药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针药组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方和电针治疗,中药组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方治疗,针刺组予电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NPQ评分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针药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NPQ评分差值均高于针刺组、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和中药组之间中医证候评分及NPQ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能缓解风寒阻络证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减轻颈部疼痛,改善颈部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风寒阻络证 针刺 中药 颈痛量表评分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并重”探讨针药并用、理筋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效果及机制 被引量:34
5
作者 朱海军 华海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621-626,共6页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理筋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效果,初步对可能的起效机制进行探究。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11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9)和观察组(n=59)。对照组患者给予理筋整复手...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理筋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效果,初步对可能的起效机制进行探究。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11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9)和观察组(n=59)。对照组患者给予理筋整复手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中药汤剂进行内外合治。比较两组有效率,测定颈椎活动度,评估颈肩疼痛程度、强度、分级指数,监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达93.22%(55/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97%(4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18,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颈椎活动度改善更明显,颈椎活动相关的右旋、左旋、后伸、前屈、左屈、右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颈椎疼痛减轻更明显,VAS、PPI、PRI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炎症状态、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血清中TNF-α、CGRP、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理筋整复手法利于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活动度,缓解颈椎痛感,其机制可能与干预血清中TNF-α、CGRP、ET-1、NO水平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气滞血瘀证 针刺 中药 理筋整复手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简况 被引量:34
6
作者 孙延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7期85-88,共4页
失眠不是一个单纯简单疾病,单纯控制症状,即使指标改善,也难以达到治疗目的。中药治疗:虚证,扶阳抑阴、运转枢机-乌菟汤、十味温胆汤、归脾汤;火扰心神-大补阴丸、二阴煎、龙胆泻肝汤、丹栀逍遥散、黄连温胆汤、六味地黄丸;痰浊上犯,阻... 失眠不是一个单纯简单疾病,单纯控制症状,即使指标改善,也难以达到治疗目的。中药治疗:虚证,扶阳抑阴、运转枢机-乌菟汤、十味温胆汤、归脾汤;火扰心神-大补阴丸、二阴煎、龙胆泻肝汤、丹栀逍遥散、黄连温胆汤、六味地黄丸;痰浊上犯,阻遏心窍,扰动心神-温胆肠加枣仁;瘀阻脉络,心失所养,失眠胶着难愈-血府逐瘀汤、逐瘀安神汤;失眠与情志变化最为相关,情志抑郁-逍遥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辅助疗法有针灸、耳针、耳穴压豆、埋线、推拿按摩等。中医药治疗可规避西药缺点,经验总结多,创新治疗方式及手段、新理念少。国外针灸、耳针研究多单纯、片面、表浅及固化,缺乏辨证论治理念。针灸及相关辅助疗法无毒副作用,更适用原发性失眠及顽固性失眠;耳针效果微弱,穴位埋线效果及持效程度优于体针。临床离不开辨证论治,应重调理轻指标,重治本轻治标;治疗原发疾病,辅以抗失眠类中药调理效果更佳;针药结合为未来主攻方向,既有利于原发疾病治疗,又可规避药物毒副作用,减轻耐受性、依赖性及反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鸟菟汤 十味温胆汤 归脾汤 大补阴丸 二阴煎 龙胆泻肝汤 丹栀逍遥散 连温胆汤 六味地黄丸 温胆肠加枣仁 涤痰汤 血府逐瘀汤 逐瘀安神汤 逍遥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针灸 耳针 耳穴压豆 埋线 推拿按摩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腹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3
7
作者 艾怡然 李梅 +4 位作者 朱乐英 凌珊珊 詹乐昌 潘锐焕 陈红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期66-70,共5页
背景对于肩手综合征(SHS),国内外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而探索具有中医特色的有效、简便、安全的康复方法是SHS早期防治任务之一。目的观察腹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SH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广东省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 背景对于肩手综合征(SHS),国内外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而探索具有中医特色的有效、简便、安全的康复方法是SHS早期防治任务之一。目的观察腹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SH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广东省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SHS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单纯作业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腹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手肿胀评分量表评分、患肩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患侧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患手肿胀评分、患肩VAS评分、患侧FMA-U评分及治疗后患侧FMA-U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患手肿胀评分、患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腹针联合中药熏蒸可有效减轻脑卒中后SHS患者患肢肿胀程度并缓解疼痛,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肩手综合征 腹针 中药熏蒸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8
作者 王凯军 赵丽 张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31期3434-3436,3473,共4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灸夹脊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灸夹脊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熏蒸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碱性磷酸酶水平,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关节肿胀个数、骨骼和肌肉活动情况、腰骶脊背疼痛及关节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CRP、ESR、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关节肿胀数目、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枕墙距、指地距、腰椎侧屈角度、腰椎后仰角度、腰骶脊背疼痛及关节疼痛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SF-36问卷调查表各项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骨骼和肌肉活动功能,明显减轻疼痛,并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中药熏蒸 强直性脊柱炎
下载PDF
单纯针灸对比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被引量:30
9
作者 张霜梅 吉晶 +2 位作者 邱朝阳 祝维峰 李衍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43-2852,共10页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治疗卒中后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使患者受益。为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中文数据库检索CNKI、万方、Sinomed等,同时英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治疗卒中后失眠的...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治疗卒中后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使患者受益。为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中文数据库检索CNKI、万方、Sinomed等,同时英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治疗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 RCTs)中使用单纯针灸对比单用西药干预方案的研究,用Cochrane评价方法进行风险偏倚评估,收集纳入研究的有效率、痊愈率、PQSI评分、肢体功能评分、中医症候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不良反应与远期随访等资料,并进行Meta分析。分类和连续型变量分别用相对危险度(RR)和加权均数差(WMD)为合并效应量。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4篇RCTs,总例数2698例,治疗组1361例,对照组133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其西药相比,针灸可提高46%的临床有效率和75%的临床痊愈率,合并效应量RR=1.46, 95%CI[1.27, 1.68],P<0.01,RR=1.75, 95%CI[1.52,2.03],P<0.01。单独分析高质量文献结果与前结果意义一致。但针灸在改善肢体功能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方面,与单纯西药对比,差异不明显,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测评,单纯针灸相关疗法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6%)明显低于以西药治疗(39%),安全性较好。但远期疗效随访上根据分析,单纯针灸治疗在1个月与3个月随访时PQSI评分并不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结论:针灸治疗卒中后失眠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适合临床推广使用,但在改善症候、肢体功能和远期疗效上仍有待验证,且纳入文献数目较少,质量较低,需要高质量的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卒中后失眠 中医 META分析
下载PDF
针刺配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9
10
作者 任树军 任明辉 +2 位作者 张秀华 王墉琦 谭福柱 《中医药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120-122,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针刺配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针刺、口服仙灵骨葆胶囊、针刺配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的方法治疗... 目的:回顾性分析针刺配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针刺、口服仙灵骨葆胶囊、针刺配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的方法治疗。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三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并于治疗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针刺配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组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组。结论:采用针刺配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可以明显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骨质疏松 针刺疗法 中药疗法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活血寄生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探讨 被引量:28
11
作者 王洪涛 石坚 刘行高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4期389-390,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与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例)和对照组(n=47例)。两组均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再联合中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症状改善效果及临床疗... 目的:探讨中药与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例)和对照组(n=47例)。两组均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再联合中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症状改善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均显著缓解。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总积分、CRP、ESR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CRP、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活血寄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可的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运动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推拿 膝骨性关节炎 中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Acupuncture for ischemic stroke:cerebellar activation may be a central mechanism following Deqi 被引量:27
12
作者 Miao-keng Li Yu-jie Li +6 位作者 Gui-feng Zhang Jun-qi Chen Ji-ping Zhang Ji Qi Yong Huang Xin-sheng Lai Chun-zhi T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997-2003,共7页
The needling sensation of Deqi during acupuncture is a key factor of influencing acupuncture outcome.Recent studies have mainly focused on the brain function effects of Deqi in a physiological state.Functional magneti... The needling sensation of Deqi during acupuncture is a key factor of influencing acupuncture outcome.Recent studies have mainly focused on the brain function effects of Deqi in a physiological state.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on th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t Waiguan(SJ5)in pat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states is controversial.In this study,12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received acupuncture at Waiguan(SJ5)and simultaneously underwent f MRI scanning of the brain,with imaging data of the activated areas obtained.Based on the patient's sensation,imaging data were allocated to either the Deqi group or non-Deqi group.In the Deqi group,the activated/deactivated areas were the left superior temporal gyrus(BA39)/right anterior lobe of the cerebellum and left thalamus.In the non-Deqi group,the activated areas included the medial frontal gyrus of the right frontal lobe(BA11),right limbic lobe(BA30,35),and left frontal lobe(BA47),while the only deactivated area was the right parietal lobe(BA40).Compared with the non-Deqi group,the Deqi group exhibited marked activation of the right anterior lobe of the cerebellum and right limbic lobe(BA30).These findings confirm that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eqi during acupuncture is based on brain functional changes.Cerebellar activation may be one of the central mechanisms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functional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ischemic stroke Brodmann area Waiguan (SJ5) acupoint DEQI non-Deqi 973Program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针灸及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被引量:27
13
作者 田怿淼 李蕊 +5 位作者 贾强强 朱如愿 陈贝贝 魏玉龙 高思华 张东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3-267,共5页
目的分析针灸及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思路。方法以骨质疏松症、针灸、中药等为关键词,检索CNKI、维普、万方等国内医学文献数据库自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发表的有关针灸及针灸... 目的分析针灸及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思路。方法以骨质疏松症、针灸、中药等为关键词,检索CNKI、维普、万方等国内医学文献数据库自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发表的有关针灸及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文献,分析文献的类型,总结基础研究及作用机制、临床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并对常用穴位及中药复方进行总结。结果自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共检索到136篇相关文献。其中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有94篇,常用穴位有:阿是穴、肾俞、命门、关元、气海、腰阳关、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表明针灸能显著提高骨质疏松大鼠和病人的骨密度。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文献有42篇,常用的复方有补肾壮骨汤、补肾健脾汤、补肾化瘀汤等,但缺乏相应的动物实验研究。结论针灸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质疏松发展,其联合中药有助于增强临床疗效。但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研究相对滞后,选穴及用药没有统一标准,缺乏长期临床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研究,这些问题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针灸 中药 骨痿
下载PDF
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新进展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兆晖 李立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991-995,共5页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加,慢性疲劳患者逐年增多,笔者整理了近5年来有关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文献,可从中发现中医药治疗CFS有显著的疗效,其中针灸对于改善CFS患者的临床症状、疲劳程度更为显著,现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方...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加,慢性疲劳患者逐年增多,笔者整理了近5年来有关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文献,可从中发现中医药治疗CFS有显著的疗效,其中针灸对于改善CFS患者的临床症状、疲劳程度更为显著,现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方面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病机 针灸 推拿 中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中医补肾法联合针灸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 被引量:26
15
作者 夏晓娜 翁良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945-946,共2页
目的:探讨补肾法联合针灸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针刺夹脊、秩边、曲池、委中和承山,艾灸腰椎间盘突出部位),治疗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补肾法联合针灸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针刺夹脊、秩边、曲池、委中和承山,艾灸腰椎间盘突出部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中药(左归丸或右归丸)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48.08%、28.57%,总有效率分别为94.23%、80.9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各有3例患者针刺部位出现局部血肿,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联合补肾中药可明显改善LDH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VAS、OSW和JOA评分,临床疗效安全可靠,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法 针灸 老年患者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自主功能锻炼治疗寒凝血瘀肩周炎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16
作者 裘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8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自主功能锻炼治疗寒凝血瘀肩周炎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30例门诊患者按痛点选穴针刺:肩外前廉,上肢前举或背伸痛甚选三间;肩后廉,向健侧搭肩时痛甚选后溪;肩外廉,肩外展或摸头时痛甚选中渚,配穴:肩贞...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自主功能锻炼治疗寒凝血瘀肩周炎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30例门诊患者按痛点选穴针刺:肩外前廉,上肢前举或背伸痛甚选三间;肩后廉,向健侧搭肩时痛甚选后溪;肩外廉,肩外展或摸头时痛甚选中渚,配穴:肩贞、肩髃、肩俞、天宗、曲垣、秉风、肩外俞、肩中俞、条口等穴;患者取坐位,0.25mm,1.5寸细针顺肩关节经络循行方向,沿45°角斜刺,患者微痛,进针后调整针刺角度及深度,得气后针尾套2cm长艾,艾条距皮肤的距离约4cm,共灸2壮,约40min;自主功能锻炼患肢爬墙、后伸上抬做毛巾操及双上肢伸直握拳上抬等锻炼,动静结合。连续治疗2周(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疼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42d),判定疗效。[结果]痊愈3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有效率100.00%。疼痛评分(44.70±10.34/65.03±7.60)明显改善(P<0.05),运动功能评分(124±41.25/224.57±40.24)明显改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自主功能锻炼治疗寒凝血瘀证肩周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冻结肩 漏肩风 肩凝 寒凝血瘀 温针灸 自主功能锻炼 疼痛评分 运动功能评分 中医药治疗 临床观察
下载PDF
The Model of Western Integrative Medicine:The Role of Chinese Medicine 被引量:25
17
作者 Gustav Dobos Iven Tao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1年第1期11-20,共10页
The basic concept of integrative medicine(IM) is that by combining mainstream(biomedicine) with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 synergistic therapeutic effects can be attained.When the methods of mi... The basic concept of integrative medicine(IM) is that by combining mainstream(biomedicine) with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 synergistic therapeutic effects can be attained.When the methods of mind/body medicine(MBM) are added to this combination,as in Western countries,a new concept emerges that drastically changes the approach toward illness. 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the join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eceded the Western model of IM by almost 50 years.Several elements that make up the key components of IM as practiced today in the West were already present i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IM,and Chinese medicine has played and continue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dvancing IM.However,one of the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models of IM today,besides MBM and some other treatment options,is that Western integrative medicine(WIM) strictly requires its CAM methods to be supported by scientific evidence. The therapeutic methods of IM and their applications are many and varied.However,they are most frequently employed to treat chronic medical conditions,e.g.,bronchial asthma,rheumatic disease, chronic inflammatory bowel disorder and chronic pain.Other fields in which IM may be applied are internal medicine(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oncology (chemotherapy-induced side effects),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dysmenorrhea,endometriosis,infertility and menopausal complaints),pediatrics,geriatrics,neurology(migraine and chronic headache),and psychiatry (anxiety and depression). The concept of WIM is discussed here in detail by reviewing its scope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and focusing on the role of Chinese medicine in W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ive medicine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ive oncology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cupuncture
原文传递
针灸联合中医药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晓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医药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以来收治的80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龙胆泻肝丸进行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医药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以来收治的80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龙胆泻肝丸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郁化火证候积分及PSQI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肝郁化火证候积分和PSQI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SQ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医药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调节患者情志,毒副作用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肝郁化火型 针灸 中医药
下载PDF
针药结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MDA、SOD及血浆血栓素β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5
19
作者 谭克平 刘光国 +1 位作者 姚旭 杜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23-1526,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丙二醛(malonaldehyd,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血浆血栓素β2水平的影响。方法: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6例...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丙二醛(malonaldehyd,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血浆血栓素β2水平的影响。方法: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比较两组血清细胞因子、MDA、SOD、血浆血栓素β2水平、VAS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治疗后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6治疗后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MDA治疗后水平下降(P<0.05),而SOD治疗后水平增加(P<0.05);观察组血清MDA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而SOD治疗后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血栓素β2治疗后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血浆血栓素β2治疗后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治疗后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VAS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29%)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且未出现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联合中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用主要为降低血清细胞因子、MDA、血浆血栓素β2以及提高SOD水平,且治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细胞因子 丙二醛 超氧化物岐化酶 血栓素β2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与抑郁症的关系及中医干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0
作者 黄芸 张治楠 +2 位作者 黄泳 曲姗姗 钟正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综述PI3K-AKT信号通路与抑郁症的关系及中医干预作用研究进展。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密切相关,通过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能够改善突触可塑性,进而对抑郁行为的改善起促进作用。针灸、中药、方剂对抑郁症有... 综述PI3K-AKT信号通路与抑郁症的关系及中医干预作用研究进展。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密切相关,通过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能够改善突触可塑性,进而对抑郁行为的改善起促进作用。针灸、中药、方剂对抑郁症有一定的疗效,通过促进PI3K-AKT激活改善突触可塑性是其改善抑郁状态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PI3K-AKT 突触可塑性 针灸 中药 方剂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