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算法在机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孙全颖 王艺霖 杜须韦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50,共5页
为了寻求更优更高效的现代机械优化设计方法,依据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优化方法.分析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运行步骤,并运用Matlab软件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求解,结合蜗轮齿圈体积优化机械设计实例对遗传算法... 为了寻求更优更高效的现代机械优化设计方法,依据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优化方法.分析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运行步骤,并运用Matlab软件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求解,结合蜗轮齿圈体积优化机械设计实例对遗传算法和传统优化方法中的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对比,得出传统优化后体积是常规设计的75.28%,而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后体积仅为常规设计的65.53%.由此可得出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较传统优化算法的优化结果更优,过程更高效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遗传算法 MATLAB优化工具箱 蜗轮蜗杆
下载PDF
基于UG/OPEN的蜗杆传动参数化系统开发 被引量:9
2
作者 平朗 韩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3-125,共3页
介绍了利用UG/OPEN开发蜗轮蜗杆参数化系统的方法。通过Visual C++可以获取参数并编制蜗轮蜗杆齿面接触强度、齿根弯曲强度设计计算的应用程序,同时建立以蜗轮蜗杆材料、特征参数为中心的数据库系统。以开发阿基米德蜗杆传动参数化系统... 介绍了利用UG/OPEN开发蜗轮蜗杆参数化系统的方法。通过Visual C++可以获取参数并编制蜗轮蜗杆齿面接触强度、齿根弯曲强度设计计算的应用程序,同时建立以蜗轮蜗杆材料、特征参数为中心的数据库系统。以开发阿基米德蜗杆传动参数化系统为例,探讨UG/OPEN API三维参数化建模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轮蜗杆 强度设计 数据库系统 UG/OPENAPI
下载PDF
ZA蜗轮蜗杆的主动参数化精确3D数模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广武 侯洪生 唐扬扬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61,66,共7页
ZA型蜗轮蜗杆传动,其蜗轮齿面是复杂的蜗杆圆柱螺旋面的空间共轭曲面,蜗轮齿面数学方程描述复杂,参数化精确建模困难。依据蜗轮滚刀包络加工蜗轮齿面原理,协同运用CATIAV5平台的PDG、GSD、ASD、DMU SPA、DMU KIN 5个功能模块和knowledg... ZA型蜗轮蜗杆传动,其蜗轮齿面是复杂的蜗杆圆柱螺旋面的空间共轭曲面,蜗轮齿面数学方程描述复杂,参数化精确建模困难。依据蜗轮滚刀包络加工蜗轮齿面原理,协同运用CATIAV5平台的PDG、GSD、ASD、DMU SPA、DMU KIN 5个功能模块和knowledge工具,提出了用于ZA蜗轮齿面参数化精确数字建模的"以参控仿射曲线族为主导的多截面创成式复合构型方法",构建了拥有静、动态区域接触分析负反馈环节的主动可控参数化建模流程,为蜗轮蜗杆传动的高级CAE分析奠定了参数化精确3D数模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A 3D 蜗轮蜗杆 ZA 精确 参数化
原文传递
柔性螺旋输送性能测试试验台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林吉靓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74,共5页
针对柔性螺旋输送过程中输送角度范围等特性不明确的问题,设计柔性螺旋输送性能测试试验平台,拟定传动路线,设计倾角调节机构,采用离散元仿真的方法,分别在不同结构参数、不同输送角度以及不同转速下,对面粉物料的柔性螺旋输送效率进行... 针对柔性螺旋输送过程中输送角度范围等特性不明确的问题,设计柔性螺旋输送性能测试试验平台,拟定传动路线,设计倾角调节机构,采用离散元仿真的方法,分别在不同结构参数、不同输送角度以及不同转速下,对面粉物料的柔性螺旋输送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输送角为90°时,柔性螺旋的输送效率最高,当转速和螺旋升角分别固定时,其输送效率分别在螺旋升角10°~20°和转速600~1 000 r/min的变化范围内单调增加。研究为柔性螺旋输送性能测试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输送 试验平台 蜗轮蜗杆 倾角调节 仿真模拟
下载PDF
基于多体理论的蜗轮蜗杆精密转台精度设计研究
5
作者 杨铭东 吴慧敏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96,共6页
为了提高蜗轮蜗杆式精密型回转工作台的工作精度需求,文章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结合该转台的结构及运动机理,建立了蜗轮蜗杆精密转台误差传递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项误差对精度的影响,提出了蜗轮蜗杆精密转台误差灵敏度的分析方法,通... 为了提高蜗轮蜗杆式精密型回转工作台的工作精度需求,文章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结合该转台的结构及运动机理,建立了蜗轮蜗杆精密转台误差传递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项误差对精度的影响,提出了蜗轮蜗杆精密转台误差灵敏度的分析方法,通过函数微分法,识别了蜗轮蜗杆精密转台的主要误差源,为后续的误差设计和精度分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促进了精密转台的产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轮蜗杆 精密转台 多体系统 误差建模 精度分析
下载PDF
电动舵机内部扰动分析及建模
6
作者 孙铭鸿 黎英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2-1059,共8页
电动舵机中的减速机构通常会引入齿隙和摩擦等非线性内部扰动,此类非线性扰动会对电动舵机的动、静态性能造成一定影响。针对电动舵机减速器造成的内部扰动进行了分析,为了解除两级减速器内部的耦合关系,将其分为2个部分分别进行建模,... 电动舵机中的减速机构通常会引入齿隙和摩擦等非线性内部扰动,此类非线性扰动会对电动舵机的动、静态性能造成一定影响。针对电动舵机减速器造成的内部扰动进行了分析,为了解除两级减速器内部的耦合关系,将其分为2个部分分别进行建模,再进行串联仿真。基于蜗轮蜗杆减速器建立了随外部负载变化的非线性摩擦模型,基于圆柱齿轮减速器建立了包含非线性力矩传递特性的齿隙模型。通过将模型仿真结果与舵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确认了模型与舵机具有相同的非线性特性,验证了电动舵机内部扰动的来源,并为舵机控制算法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舵机 蜗轮和蜗杆 齿隙 摩擦
下载PDF
蜗轮蜗杆参数化设计及运动仿真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其兵 严红 《工具技术》 2012年第8期49-51,共3页
在Pro/E环境下,以蜗轮蜗杆零件的三维建模为基础,将变参设计巧妙融入到零件三维实体的创建过程中,通过生成的可视化变参对话框,实现蜗轮蜗杆的快速建模,在此基础上,对快速建模的蜗轮蜗杆进行了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为蜗轮蜗杆机构的后续... 在Pro/E环境下,以蜗轮蜗杆零件的三维建模为基础,将变参设计巧妙融入到零件三维实体的创建过程中,通过生成的可视化变参对话框,实现蜗轮蜗杆的快速建模,在此基础上,对快速建模的蜗轮蜗杆进行了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为蜗轮蜗杆机构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轮蜗杆 三维实体 参数化 运动仿真
下载PDF
机器人回转减速机结构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卫排锋 郝少楠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1-113,共3页
以某工业机器人回转减速机为研究对象,根据机器人对回转减速机的性能要求及安装尺寸,对回转减速机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确定了回转减速机整机传动形式;对减速机零件材料、轴承、密封件及润滑脂进行了合理选用,对减速机齿轮、轴承等零部... 以某工业机器人回转减速机为研究对象,根据机器人对回转减速机的性能要求及安装尺寸,对回转减速机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确定了回转减速机整机传动形式;对减速机零件材料、轴承、密封件及润滑脂进行了合理选用,对减速机齿轮、轴承等零部件的强度及安全系数校核计算,计算得出减速机各齿轮强度、轴承寿命均满足使用要求;根据机器人对回转减速机的精度要求,对减速机回差进行了详细计算,结果表明减速机回差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减速机 行星减速机 蜗轮蜗杆
下载PDF
一种圆弧车削装置的研制
9
作者 王健 郑勇 李政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8-69,共2页
传统的圆弧车削是通过操作工手动进给车刀而形成圆弧的,加工出的圆弧外观质量、表面粗糙度等很难达到设计及使用要求,由此设计了圆弧车削装置。该装置利用了蜗轮蜗杆,将手轮的旋转经过蜗轮蜗杆传递到专用车刀,由车刀旋转切削形成圆弧。... 传统的圆弧车削是通过操作工手动进给车刀而形成圆弧的,加工出的圆弧外观质量、表面粗糙度等很难达到设计及使用要求,由此设计了圆弧车削装置。该装置利用了蜗轮蜗杆,将手轮的旋转经过蜗轮蜗杆传递到专用车刀,由车刀旋转切削形成圆弧。经过验证,利用该装置所加工的圆弧完全达到要求,且效率显著提高,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车削 蜗轮蜗杆 旋转切削
下载PDF
含内螺纹的四通阀模具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克勇 《模具工业》 2023年第12期56-60,共5页
对四通调节阀的结构进行分析,设计1副1模2腔的两板注射模,将内螺纹所在的管口设置在动模型腔中成型,另外3个管口由2个哈夫滑块成型,分流道设在2个滑块的对碰面上,采用牛角弯形状的潜伏式浇口。针对塑件内螺纹设计了自动脱模结构,在模具... 对四通调节阀的结构进行分析,设计1副1模2腔的两板注射模,将内螺纹所在的管口设置在动模型腔中成型,另外3个管口由2个哈夫滑块成型,分流道设在2个滑块的对碰面上,采用牛角弯形状的潜伏式浇口。针对塑件内螺纹设计了自动脱模结构,在模具上安装“液压电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驱动螺纹型芯自动旋转,将内螺纹管口的型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型芯为螺纹型芯,可以旋转,内层型芯需要与横向抽芯贴合,不能旋转,根据模具结构还设计了直通式冷却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通阀 内螺纹 自动脱模 蜗轮蜗杆 液压电机
下载PDF
基于Pro/E的蜗轮蜗杆参数化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少秋 王彦军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80-184,共5页
以三维参数化设计软件Pro/E4.0为平台,根据蜗轮蜗杆传动特点及几何尺寸关系,应用Pre/E软件的参数化设计功能,建立了蜗轮蜗杆三维参数化实体模型.该方法可根据蜗轮蜗杆设计要求,通过修改其可变设计参数,自动生成相应的三维参数化模型,可... 以三维参数化设计软件Pro/E4.0为平台,根据蜗轮蜗杆传动特点及几何尺寸关系,应用Pre/E软件的参数化设计功能,建立了蜗轮蜗杆三维参数化实体模型.该方法可根据蜗轮蜗杆设计要求,通过修改其可变设计参数,自动生成相应的三维参数化模型,可缩短零部件设计周期,并为后续进一步有限元及动力学分析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E 蜗轮蜗杆 参数化设计
下载PDF
太阳能自动追踪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随云飞 赵建伟 《山西电子技术》 2016年第4期82-83,共2页
太阳能具有可再生、分布地域广、使用清洁、经济效益高等优势,是理想的新能源,其开发使用是解决能源短缺、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开发了一套太阳能自动追踪系统,该系统能够使得太阳能电池板及集热管始终垂直于太阳光... 太阳能具有可再生、分布地域广、使用清洁、经济效益高等优势,是理想的新能源,其开发使用是解决能源短缺、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开发了一套太阳能自动追踪系统,该系统能够使得太阳能电池板及集热管始终垂直于太阳光线,最大限度的采集太阳能。在保证成本低廉、结构简单的前提下,实现了较高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 分体承压 稳定性 蜗轮蜗杆
下载PDF
蜗轮蜗杆副刚柔耦合啮合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敏 金芬 +4 位作者 万长东 邵亚军 杜浩 徐永梁 陈昱丞 《煤矿机械》 2021年第5期206-208,共3页
为了缩短蜗轮蜗杆设计周期、提高效率、降低研发成本,以某蜗轮蜗杆为原型,对蜗轮蜗杆的啮合情况进行刚柔耦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正确,分析过程合理,可为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蜗轮蜗杆 有限元分析 刚柔耦合分析
下载PDF
蜗轮蜗杆参数化设计及运动仿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其兵 严红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2012年第4期58-60,共3页
在Pro/E环境下,以蜗轮蜗杆零件的三维建模为基础,将变参设计巧妙融入到零件三维实体的创建过程中,通过生成的可视化变参对话框,实现蜗轮蜗杆的快速建模,在此基础上,对快速建模的蜗轮蜗杆进行了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
关键词 蜗轮蜗杆 三维实体 参数化 运动仿真
原文传递
用于高速碰撞过程拍摄的5万帧摄像系统设计
15
作者 史魁 杨洪涛 +2 位作者 彭建伟 王浩 闫阿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77,共9页
为了近距离清晰拍摄某高速运动目标的碰撞过程,研究了一种高帧频摄像系统。由于摄像系统的前端可能遭受碰撞碎片的损坏,研究了一种保护窗组件。针对成像单元的FPGA在极端高温+70℃时温度过高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导热装置。采用七组成像单... 为了近距离清晰拍摄某高速运动目标的碰撞过程,研究了一种高帧频摄像系统。由于摄像系统的前端可能遭受碰撞碎片的损坏,研究了一种保护窗组件。针对成像单元的FPGA在极端高温+70℃时温度过高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导热装置。采用七组成像单元在顺序脉冲的控制下接续拍摄的方法,实现了5万帧/秒的高帧频成像。保护窗组件采用了三组保护窗玻璃自动移动更换且可自锁的形式,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实现了大传动比驱动和自锁功能,采用霍尔传感器对保护窗的位置进行实时反馈。导热装置中间部分采用了柔性的高热导率石墨板,既有效地将FPGA的热量传导至主壳体上,又解决了装调节环节中刚性导热装置的过定位问题。对装配好的高帧频摄像系统进行了相关的力、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保护窗组件自锁和移动切换功能正常,高帧频摄像工作正常,实测拍摄帧频为50 050帧/秒,满足近距离清晰拍摄某高速运动目标碰撞过程的要求,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和热环境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像系统 高帧频 保护窗 蜗轮蜗杆 热设计 石墨膜
下载PDF
基于UG/OPEN的EPS减速机构模块开发
16
作者 刘晟昱 付伟 +2 位作者 张维 陈志刚 唐宁 《汽车工程师》 2014年第6期34-36,共3页
为解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减速机构的自动生成问题,文章以UG为软件开发平台,利用Visual C++编程调用UG/OPEN API函数的方法,编写了API程序,通过UIStyler对话框设计,以及API应用程序设计的集成,完成了EPS减速机构模型模块的开发。应... 为解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减速机构的自动生成问题,文章以UG为软件开发平台,利用Visual C++编程调用UG/OPEN API函数的方法,编写了API程序,通过UIStyler对话框设计,以及API应用程序设计的集成,完成了EPS减速机构模型模块的开发。应用实例表明:开发的EPS减速机构模型模块,用户界面友好,能随着用户输入参数的变化而正确地变化,实现了在UG中直接生成EPS减速机构零部件模型的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大大降低了产品设计和结构优化的时间,为汽车EPS产品的结构和性能优化奠定必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 UG/OPEN API 蜗轮蜗杆 减速机构 模块
下载PDF
6吨真空抬包蜗轮蜗杆的设计计算
17
作者 周龑 《有色设备》 2020年第4期45-50,共6页
某国某铝厂建厂时从中国采购的8台6 t真空抬包目前已使用将近5年时间,减速机中的蜗轮蜗杆机构磨损严重,已影响正常的生产工作,因此考虑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倾转效率的目的,本次设计对原有减速机蜗轮蜗杆机构进行重新设计,由2级蜗轮蜗... 某国某铝厂建厂时从中国采购的8台6 t真空抬包目前已使用将近5年时间,减速机中的蜗轮蜗杆机构磨损严重,已影响正常的生产工作,因此考虑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倾转效率的目的,本次设计对原有减速机蜗轮蜗杆机构进行重新设计,由2级蜗轮蜗杆机构改进为3级蜗轮蜗杆机构,并经过详细的力学分析和公式计算确定了蜗轮蜗杆的详细参数和工艺指标,并交由当地机械加工厂进行加工生产,目前已完成该8台6 t真空抬包的改造,运行良好,为铝厂降低了直接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抬包 蜗轮蜗杆 优化设计 力学分析 生产成本
下载PDF
基于UG软件的渐开线蜗轮蜗杆参数化设计
18
作者 杨柳 白海清 《机械工程师》 2015年第10期13-15,共3页
介绍在U G平台上实现渐开线蜗轮蜗杆参数化的设计方法,依据蜗轮蜗杆齿槽轮廓方程及螺旋线表达式,用参数化表达式完成蜗轮蜗杆实体的精确造型。参数化的造型可通过参数值的改变实现不同尺寸蜗轮蜗杆的建模,提高了设计效率,对其装配设计... 介绍在U G平台上实现渐开线蜗轮蜗杆参数化的设计方法,依据蜗轮蜗杆齿槽轮廓方程及螺旋线表达式,用参数化表达式完成蜗轮蜗杆实体的精确造型。参数化的造型可通过参数值的改变实现不同尺寸蜗轮蜗杆的建模,提高了设计效率,对其装配设计以及强度分析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轮蜗杆 渐开线 螺旋线 表达式
下载PDF
一种标准喇叭天线的转台结构研究
19
作者 李玉龙 《空间电子技术》 2022年第5期73-77,共5页
天线远场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天线的性能测量,不同频段的测量会用到不同频段的标准喇叭天线,从而涉及到快速更换标准喇叭天线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标准喇叭天线的转台结构,具有方位、俯仰、极化三轴调整能力,且易于快速更换,详细... 天线远场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天线的性能测量,不同频段的测量会用到不同频段的标准喇叭天线,从而涉及到快速更换标准喇叭天线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标准喇叭天线的转台结构,具有方位、俯仰、极化三轴调整能力,且易于快速更换,详细介绍了蜗轮蜗杆的结构组成、传动方式、参数设计。通过重量估算、传动效率和力矩计算,可知操作者可轻松转动方位、俯仰和极化组件系统。转台选用蜗轮蜗杆传动方式,具有传动比大,传动平稳,结构紧凑,无噪音,可自锁,测试过程中可查看旋转角度等特点。该标准喇叭天线转台可满足天线增益、天线方向图、G/T值、轴比等多种性能测试需求,验证天线的指标性能;针对天线不同频段的性能测试,1分钟内即可快速更换标准喇叭天线,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为卫星通信天线性能指标的验证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测量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 蜗轮蜗杆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基于通道拉伸和改进MSR的蜗轮副接触斑点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永 颜冬 +2 位作者 陈艳 刘尧平 张天恒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35-1742,共8页
在蜗轮副接触斑点视觉检测中,摄像头所采集到的图像整体亮度较低、对比度低,导致图像检测结果不够理想,所以需使用图像增强技术,对图像的亮度、对比度等信息进行增强。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道拉伸和改进多尺度Retinex(MSR)的图像增强... 在蜗轮副接触斑点视觉检测中,摄像头所采集到的图像整体亮度较低、对比度低,导致图像检测结果不够理想,所以需使用图像增强技术,对图像的亮度、对比度等信息进行增强。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道拉伸和改进多尺度Retinex(MSR)的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在低光照环境下,对图片进行了通道拉伸,增强了其饱和度和对比度,避免了图像增强过程中出现图像细节颜色失真的情况;然后,为了进一步增加图像细节的对比度,采用改进MSR算法对拉伸后的图像进行了处理,利用自适应权重双边滤波、tanh函数分别替换了传统MSR中的高斯中心环绕函数和对数函数,以减少细节信息的丢失;最后,采用自适应伽马变换对图像亮度做了进一步改善,使图像的质量更高,便于图像的后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与MSR、基于双边滤波改进的MSR增强算法相比,基于通道拉伸和改进多尺度Retinex的蜗轮副接触斑点图像增强算法的图像增强效果更好;进行图像增强后,图片的均值、标准差、信息熵、对比度相比于原图分别提高了48.3%、61.6%、7.1%、91.3%。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图像增强算法之后,图像的质量和特征信息更好,有利于图像的检测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轮蜗杆精度 蜗轮副接触斑点视觉检测 图像增强技术 多尺度RETINEX 颜色空间 自适应权重双边滤波 自适应伽马变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