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国际公共产品到区域性公共产品——区域合作理论的新增长点 |
樊勇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3
|
|
2
|
论“准联盟”战略 |
孙德刚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8
|
|
3
|
竞合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新探索 |
储昭根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1
|
|
4
|
美国视中国为“主要威胁”的思想溯源和理论依据 |
杨洁勉
|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
2023 |
15
|
|
5
|
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个重要层面 |
郇庆治
|
《学术前沿》
CSSCI
|
2017 |
19
|
|
6
|
“中国威胁论”成因探析 |
周琦
彭震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7
|
集体性失明:反思中国学界对伊战、阿战的预测 |
牛新春
|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8
|
国际关系等级理论的发展趋势 |
华佳凡
孙学峰
|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2
|
|
9
|
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研究:指向、起点和路径 |
陈康令
潘忠岐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0
|
|
10
|
什么是国际法学的贡献--通过跨学科合作打开国际制度的黑箱 |
王彦志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1
|
全球国际关系学视野中的“中国学派”构建 |
程多闻
|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12
|
国际政治经济学50年:现实变革、议题设定与理论创新 |
王正毅
|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13
|
大国经验与中国的崛起应对战略 |
胡宗山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4
|
内外联动与自主性外交理论的探索 |
李志永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5
|
从贾谊的民众主义看国际关系主体的重新定位 |
叶自成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
2008 |
5
|
|
16
|
论国际关系研究的知识属性——兼论西方国际关系研究的内在缺陷 |
唐士其
|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7
|
研究问题与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性” |
卢凌宇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8
|
重新思考国际关系中的基准时间 |
巴里.布赞
乔治.劳森
颜震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19
|
冲突法之本位探讨 |
徐崇利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20
|
从文化天下主义到文化国际主义:中国古代国际关系理论嬗变的一种考察 |
郭树勇
|
《国际观察》
北大核心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