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英语关系分句认知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余玲丽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7-40,共4页
人们通常认为背景信息和预设、已知信息、关系分句联系在一起,而图形则是和断言、新信息相关。事实上,已知信息、新信息与图形、背景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通常在短语范围内,而后者表示小句之间的关系。关系分句可蕴涵新信息,但其信... 人们通常认为背景信息和预设、已知信息、关系分句联系在一起,而图形则是和断言、新信息相关。事实上,已知信息、新信息与图形、背景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通常在短语范围内,而后者表示小句之间的关系。关系分句可蕴涵新信息,但其信息值有所降低。此时,关系分句在一系列事件链中降低关系分句所指信息的信息值,突显图形,为话语的发展提供背景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分句 认知分析 图形-背景理论
下载PDF
论图形-背景理论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运用的优势及不足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疆彤 《宜宾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09-112,共4页
本文分析了图形—背景理论在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优势与不足。作者认为,图形—背景理论在分析空间介词、时间状语从句、倒装句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该理论要系统、广泛地应用于认知语言学领域,还要解决语言实践的线性特征与静态分析的... 本文分析了图形—背景理论在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优势与不足。作者认为,图形—背景理论在分析空间介词、时间状语从句、倒装句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该理论要系统、广泛地应用于认知语言学领域,还要解决语言实践的线性特征与静态分析的矛盾、受者中心还是文本中心、话语实践中突显因素多样化、东方传统思维的整体认知观与图形—背景理论的冲突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显原则 图形-背景理论 认知 倒装句
下载PDF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英汉关系分句认知对比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余玲丽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7期56-59,共4页
人们通常认为后景信息是和预设、已知信息、关系分句联系在一起,而图形则是和断言、新信息相关。事实上,在汉语关系结构中,中心名词的定指关系比较模糊;而英语关系分句因组成策略的不同经常违背从后景到图形信息编排原则,汉语则很少违... 人们通常认为后景信息是和预设、已知信息、关系分句联系在一起,而图形则是和断言、新信息相关。事实上,在汉语关系结构中,中心名词的定指关系比较模糊;而英语关系分句因组成策略的不同经常违背从后景到图形信息编排原则,汉语则很少违背此原则;英语关系分句可蕴涵图形信息,而汉语关系分句因句法限制则不可蕴涵图形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分句 认知对比 图形-背景理论
下载PDF
空间认知的语言与心智表征 被引量:7
4
作者 齐振海 闫嵘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5,共5页
空间认知始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形背景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特定的知觉范围内,某些知觉对象轮廓分明,凸显为图形;而某些知觉对象轮廓则不那么明显,呈现为背景。Talmy率先将图形背景理论运用于认知语言学;Langacker使用"射体"与&... 空间认知始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形背景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特定的知觉范围内,某些知觉对象轮廓分明,凸显为图形;而某些知觉对象轮廓则不那么明显,呈现为背景。Talmy率先将图形背景理论运用于认知语言学;Langacker使用"射体"与"界标"术语来表达与Talmy相同的意义;Levinson把空间表征参照系分为内在、相对和绝对3种以推动空间认知研究的进程。本文尝试运用Talmy图形背景理论、Levinson空间参照三分说及心智哲学中的意向性理论阐释空间认知的语言与心智表征,旨在拓展空间认知研究的范畴及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认知 图形背景理论 空间参照系 心智哲学 意向性
原文传递
形动组合顺序的认知理据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振平 赵旭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60,共9页
形容词出现在动词之前组成状中结构时,形容词代表认知上的"背景",动词代表认知上的"图形";形容词出现在动词之后组成动结式时,形容词代表认知上的"图形",动词代表认知上的"背景"。这两种语法... 形容词出现在动词之前组成状中结构时,形容词代表认知上的"背景",动词代表认知上的"图形";形容词出现在动词之后组成动结式时,形容词代表认知上的"图形",动词代表认知上的"背景"。这两种语法结构的认知顺序都是先"背景"后"图形"。大多数形容词只能固定地出现在动词之前或之后,根本原因是"背景"与"图形"的不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 动词 组合顺序 认知理据 “图形—背景”理论
原文传递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中国山水诗歌意象的认知功能解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缪海涛 陈龙宇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84,共5页
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后被认知语言学家应用于语言结构的研究,并逐渐成为解读诗歌意境的一种基本认知原则。图形-背景理论基于凸显原则而生,两者之间具有可转换性,实现不同的意象功能,而这也在中国传统山水诗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后被认知语言学家应用于语言结构的研究,并逐渐成为解读诗歌意境的一种基本认知原则。图形-背景理论基于凸显原则而生,两者之间具有可转换性,实现不同的意象功能,而这也在中国传统山水诗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关注点不同,图形和背景也就不同。有时图形背景重重叠叠,富有层次;有时图形、背景相互渗透,不断替换;有时图形、背景虚化,若隐若现。图形和背景的转换给读者营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传递了中国山水诗歌特有的认知功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背景理论 转换性 中国山水诗歌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创造性类推词“村BA、村超”的生成和认知机制
7
作者 肖涵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5期9-14,共6页
本文主要讨论了创造性类推词“村BA、村超”的生成和认知机制。这些新词代表了2023年受到广泛关注的乡村文旅事件,在结构上具有缩略词、混合型字母词的特点,可以用义素分析法、类推造词法来解释,但与以往通过类推方式产生的新词相比具... 本文主要讨论了创造性类推词“村BA、村超”的生成和认知机制。这些新词代表了2023年受到广泛关注的乡村文旅事件,在结构上具有缩略词、混合型字母词的特点,可以用义素分析法、类推造词法来解释,但与以往通过类推方式产生的新词相比具有独特性。在认知机制方面,本文从合成空间理论、关联理论、图形-背景理论等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略词 字母词 合成空间 关联理论 图形-背景
下载PDF
动态关键词字幕对二语习得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雪梅 王怿旦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88-92,共5页
随着教学技术的数字化,字幕影视这种多模态教学材料在二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字幕视听输入逐渐发展成二语教学中常用输入方式之一。同时,随着外挂字符格式字幕尤其SRT格式字幕技术的发展,影视字幕编辑日趋简易化,字幕在二语学习中... 随着教学技术的数字化,字幕影视这种多模态教学材料在二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字幕视听输入逐渐发展成二语教学中常用输入方式之一。同时,随着外挂字符格式字幕尤其SRT格式字幕技术的发展,影视字幕编辑日趋简易化,字幕在二语学习中的使用方式和实际效用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探讨。在图形-背景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的基础上,动态关键词字幕在二语习得中的显著成效、重要地位和必要性将通过对三种字幕模式(即英文动态关键词字幕、英文静态关键词字幕、英文动态全字幕)对视频内容理解和词汇习得的效果的对比性实验得到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关键词字幕 字幕影视 认知负荷理论 图像-背景理论 二语习得
下载PDF
图形—背景理论解读英语中动结构的语义基础 被引量:5
9
作者 杜娟 《宜春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53-156,共4页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英语中动结构的认知语义基础,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中动结构及其相应的被动语态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两种句型结构虽都表达了被动意义,但由于某种原因1)即使图形相同,充当的角色也不同;2)背景不同,凸显程...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英语中动结构的认知语义基础,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中动结构及其相应的被动语态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两种句型结构虽都表达了被动意义,但由于某种原因1)即使图形相同,充当的角色也不同;2)背景不同,凸显程度及其所起作用亦不同;3)后景的凸显程度也不同这三种情形而导致两种句型结构的语义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动结构 认知 图形-背景理论 后果
下载PDF
图形-背景理论下的英语被动句认知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广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52-53,60,共3页
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与背景理论为视角,对英语被动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了阐释,认为英语被动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人们对同一认知场景的各个部分存在不同的认知凸显程度。在无施事被动句中,常式句中的施事图形由于各种原... 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与背景理论为视角,对英语被动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了阐释,认为英语被动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人们对同一认知场景的各个部分存在不同的认知凸显程度。在无施事被动句中,常式句中的施事图形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出现,使原本充当背景的受事移至句首而变为句子图形,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在有施事被动句中,受事置于句首,作为背景而成为认知参照点,而原施事图形被移到了句末,成为句末的信息焦点即图形,从而获得了最佳突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背景理论 被动句 凸显 信息焦点
下载PDF
图形背景理论与翻译 被引量:5
11
作者 郝霞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61-262,共2页
随着翻译跨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认知理论被应用到翻译研究中。图形背景理论是一个基于突显的认知理论。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图形背景理论与翻译的关系以及图形背景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 图形背景理论 意义 认知 参照 对比
原文传递
论焦点-背景理论解释语言认知空间关系的优势和不足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维婷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4期91-94,共4页
焦点-背景(Figure-Ground)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以凸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解释认知空间关系如英汉空间方位词、英汉存现句、写景诗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该理论也存在不足,如焦点和背景的划分、不同语言... 焦点-背景(Figure-Ground)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以凸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解释认知空间关系如英汉空间方位词、英汉存现句、写景诗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该理论也存在不足,如焦点和背景的划分、不同语言在空间描述上的空间认知差异等问题。本研究拟针对焦点-背景理论解释语言认知空间关系的优势和不足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背景理论 空间关系 认知
下载PDF
图形—背景理论下颜色隐喻的英译研究——以《鲁迅小说选》两个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珍 胡东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30-36,共7页
文学作品中颜色纷呈,构成文章风格迥异的主题基调。图形—背景理论作为基本的认知原则,对于译者把握篇章隐喻的凸显和翻译过程中的句式转换有一定的帮助。《鲁迅小说选》和英译本中的隐喻颇多且多带有色彩变换或重叠,因此运用图形—背... 文学作品中颜色纷呈,构成文章风格迥异的主题基调。图形—背景理论作为基本的认知原则,对于译者把握篇章隐喻的凸显和翻译过程中的句式转换有一定的帮助。《鲁迅小说选》和英译本中的隐喻颇多且多带有色彩变换或重叠,因此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杨宪益、戴乃迭和莱尔两个英译本中天色、脸色两大主题颜色隐喻的译法进行探讨,可凸显作品中的篇章隐喻,有效避免翻译中图形背景的错位,进而构成主题凸显的句型,使译本达到和原作一样的篇章隐喻效果,以促进文学译本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背景理论 颜色隐喻 《鲁迅小说选》 杨宪益、戴乃迭译本 莱尔译本 篇章隐喻
下载PDF
图形背景理论关照下的诗歌意象翻译 被引量:5
14
作者 夏杨 《陇东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08-110,共3页
诗人为了表达其独特的情感和感知,常在诗歌中营造出美妙的意象,成为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再现的成功与否对于诗歌翻译极为重要。较之其他文学形式,诗歌意象更具有图形背景特征,因此利用图形背景理论有利于加深对原诗的理解,更好地再... 诗人为了表达其独特的情感和感知,常在诗歌中营造出美妙的意象,成为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再现的成功与否对于诗歌翻译极为重要。较之其他文学形式,诗歌意象更具有图形背景特征,因此利用图形背景理论有利于加深对原诗的理解,更好地再现原诗的意象,以传达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诗歌意象 图形背景理论 认知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被动句语法教学 被引量:4
15
作者 江楠 《海外英语》 2013年第6X期20-21,共2页
在我国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中,英语语法教学必不可少,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阐明了如何将认知语言学基本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初中英语被动语法教学中。从而进一步证明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进行语法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吸收并归纳语法... 在我国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中,英语语法教学必不可少,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阐明了如何将认知语言学基本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初中英语被动语法教学中。从而进一步证明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进行语法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吸收并归纳语法知识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语法教学 被动句 图形背景理论
下载PDF
从人物的图形—背景分析再探《诺桑觉寺》的主题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霞敏 万姗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1,共5页
长久以来,同简·奥斯丁的其他作品一样,"爱情"一直被视为《诺桑觉寺》的主题。文体统计可以发现,作品中谈情说爱的场景可谓凤毛麟角。本文将借用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诺桑觉寺》中人物群像进行分析,进而推出... 长久以来,同简·奥斯丁的其他作品一样,"爱情"一直被视为《诺桑觉寺》的主题。文体统计可以发现,作品中谈情说爱的场景可谓凤毛麟角。本文将借用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诺桑觉寺》中人物群像进行分析,进而推出小说的主题不在于爱情,而在于表现女性自我认知的过程以及抨击当时金钱至上的婚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背景 人物分析 《诺桑觉寺》 主题意义
下载PDF
英语中动句认知机制研究
17
作者 荆坤坤 《现代英语》 2023年第15期60-63,共4页
英语中动句是形式上表主动语义上表被动的一种特殊句式,具有隐性施事、非事件性、情态性、类指性等多种语义特征。文章基于行为链与图形一背景理论二元有机融合,对受事主语中动句、工具主语中动句和体验者主语中动句进行了分析,旨在从... 英语中动句是形式上表主动语义上表被动的一种特殊句式,具有隐性施事、非事件性、情态性、类指性等多种语义特征。文章基于行为链与图形一背景理论二元有机融合,对受事主语中动句、工具主语中动句和体验者主语中动句进行了分析,旨在从认知角度揭示英语中动句的认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中动句 认知机制 行为链 图形一背景理论
原文传递
人物·空间·主题——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一小时的故事》认知诗学解读
18
作者 沈洁 许庆红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123-132,共10页
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进行认知诗学分析,发现文本利用前景化技巧建构多重图形—背景关系,即人物的图形化、空间的图形化以及主题的图形化。通过马拉德夫人的图形化揭示她与他人之间的矛盾,通过客厅—... 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进行认知诗学分析,发现文本利用前景化技巧建构多重图形—背景关系,即人物的图形化、空间的图形化以及主题的图形化。通过马拉德夫人的图形化揭示她与他人之间的矛盾,通过客厅—房间的图形化引发读者积极探索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空间隐喻意义,通过“自由”主题的图形化升华婚姻与自由相冲突的主题。对文本中认知理据的挖掘,有助于读者从多角度把握文本的深层内涵以及作者的情感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图形—背景理论 凯特·肖邦 《一小时的故事》
下载PDF
认知科学视域下英汉存现句的翻译转换机制研究——以《品彻·马丁》为例
19
作者 陈珍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4期20-26,共7页
存现句是一种重要的句子类型,正确理解其特点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英汉存现句进行认知阐释,英语存现句的原型是“There+存在动词+NP+PP”,体现了“图形—背景”过程;汉语存现句的原型是“时地词+存现... 存现句是一种重要的句子类型,正确理解其特点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英汉存现句进行认知阐释,英语存现句的原型是“There+存在动词+NP+PP”,体现了“图形—背景”过程;汉语存现句的原型是“时地词+存现动词+NP”,体现“背景—图形”过程。其他不符合原型及原型变体认知的为有标记语言,需要考虑上下文和原作者的意图。基于上述理论,该文重点分析了《品彻·马丁》中英语存现句及其中文译本所体现的图形—背景过程,得出英汉存现句在认知上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英语存现句的翻译策略,以实现原文意图在译语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存现句 图形—背景理论 认知语言学 翻译策略 翻译比较 《品彻·马丁》
下载PDF
图形-背景理论视域下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认知成因探析
20
作者 张媛媛 仇伟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37-142,共6页
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常出现在并列句、附加疑问句或简单句中。从图形—背景理论研究视角出发,结合上述三个句式层面深究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衍生的认知成因。研究发现,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的概念化过程既与认知主体建构双层图形—背... 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常出现在并列句、附加疑问句或简单句中。从图形—背景理论研究视角出发,结合上述三个句式层面深究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衍生的认知成因。研究发现,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的概念化过程既与认知主体建构双层图形—背景联结,又与认知主体的心理因素息息相关,只是于涓微之处略有差异。依托图形—背景理论不仅有利于查究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的认知理据,更能彰显该理论强大的语言解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背景理论 英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 认知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