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双金属催化剂合成聚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颜再荣 杨淑英 +1 位作者 余爱芳 陈立班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6,共6页
简要概括了阳离子和阴离子催化剂制备聚醚的情况 ,详细综述了双金属催化剂的结构变化、制备技术以及用双金属催化剂合成聚醚的最新进展 ,并预测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聚醚 环氧化物 双金属催化剂 催化合成 DMC 后处理
下载PDF
DMC催化剂及其在聚醚多元醇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志新 《聚氨酯工业》 2002年第3期41-43,共3页
着重叙述了双金属络合物催化剂 (DMC)的制备过程、提高催化剂活性的方法 ,以及DMC催化剂在聚醚生产中的应用。并对国内外现有的DMC催化剂的应用技术发展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DMC催化剂 聚醚多元醇 应用 双金属氰化物 催化活性
下载PDF
DMC催化马来酸酐与环氧丙烷开环共聚行为类型及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冯岩华 顾尧 《弹性体》 CAS 2005年第5期1-5,共5页
研究了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催化马来酸酐(MAn)与环氧丙烷(PO)开环共聚行为类型及动力学特征。用IR和1H-NMR表征了共聚物结构,结果表明MAn单体在DMC催化剂催化下不能开环均聚合,聚合为交替共聚。开环共聚合行为类型研究表明,以DM... 研究了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催化马来酸酐(MAn)与环氧丙烷(PO)开环共聚行为类型及动力学特征。用IR和1H-NMR表征了共聚物结构,结果表明MAn单体在DMC催化剂催化下不能开环均聚合,聚合为交替共聚。开环共聚合行为类型研究表明,以DMC催化剂催化MAn-PO开环共聚合中,PO单体竞聚率r1>0、MAn单体竞聚率r2=0,进一步证明此聚合为交替共聚。以共聚行为类型为依据,对聚合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Rp=K[C][M],聚合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及催化剂浓度均成一次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行为类型 动力学 开环共聚合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 环氧丙烷 马来酸酐
下载PDF
双金属氰化物配合物(DMC)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晓华 亢茂青 王心葵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7-250,共4页
分别以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和 1,4-二氧六环为有机配体 ,制备了一系列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用 X射线衍射 (XRD)和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技术 ,研究了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表面状态 .结果表明 ,钴以原料 Zn3[Co(CN ) 6 ]2 ·... 分别以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和 1,4-二氧六环为有机配体 ,制备了一系列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用 X射线衍射 (XRD)和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技术 ,研究了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表面状态 .结果表明 ,钴以原料 Zn3[Co(CN ) 6 ]2 · x H2 O中的物种形式存在 ,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没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有机配体只与锌离子配位 ,这种配位作用破坏了 Zn3[Co(CN) 6 ]2 · 12 H2 O的晶体结构 ,催化剂的表面物种可能是 Zn2 +、 [Co-(CN) 6 ]3- 、 H2 O和有机配体的复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物 配合物 催化剂 有机配体 DMC 制备
原文传递
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催化环氧烷烃与二氧化碳共聚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鹏 刘定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81-2090,共10页
针对CO_2与环氧烷烃共聚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反应体系,本文在综合分析脂肪族聚碳酸酯应用前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在该工艺中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种类活性中心金属的组合在不同反应体系中的催化效果进行了分析。共... 针对CO_2与环氧烷烃共聚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反应体系,本文在综合分析脂肪族聚碳酸酯应用前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在该工艺中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种类活性中心金属的组合在不同反应体系中的催化效果进行了分析。共沉淀法制得的Zn-Co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在CO_2与环氧烷烃的催化体系中,通过改变制备方法、配体等条件可以实现对催化剂形貌的控制,有利于催化活性的提升。Zn-Fe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对于环氧丙烷开环活性较好。同时还介绍了采用其他活性中心金属组合制得的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发现对于CO_2与环氧烷烃共聚活性受中心金属及配体的影响较大。最后,对该共聚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为双金属氰化络合催化剂的设计研究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络合催化剂 二氧化碳 反应机理 脂肪族聚碳酸酯
下载PDF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合成聚醚反应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运铎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12年第4期15-19,共5页
介绍了用于DMC聚醚合成的釜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外循环喷雾反应器、釜/管串联反应器等的结构和原理,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其与隔室式反应器结合,适于制备DMC聚醚。
关键词 氰化双金属催化剂 聚醚 反应器
原文传递
高活性超低单醇含量聚醚多元醇合成高回弹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殷宁 亢茂青 +3 位作者 冯月兰 张清运 瞿波 王心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1-34,共4页
以双金属络合物 (DMC)为催化剂 ,首先制备出超低单醇含量、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氧化丙烯醚多元醇 ,再采用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 ,用环氧乙烷封端 ,制得高活性聚醚多元醇。用这种聚醚采用全水发泡体系合成高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通过物... 以双金属络合物 (DMC)为催化剂 ,首先制备出超低单醇含量、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氧化丙烯醚多元醇 ,再采用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 ,用环氧乙烷封端 ,制得高活性聚醚多元醇。用这种聚醚采用全水发泡体系合成高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通过物理机械性能的检测 ,实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活性 超低单醇 含量 聚醚多元醇 合成 高回弹聚氨酯泡沫塑料 研究
下载PDF
碳纳米管掺杂Fe(Ⅱ)-Zn催化剂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被引量:4
8
作者 杨玲梅 吕鹏梅 +3 位作者 罗文 李惠文 王忠铭 袁振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29-132,共4页
以多壁碳纳米管(CNTs)掺杂制备的Fe(Ⅱ)-Zn双金属氰化物(DMC)固体酸催化剂,用其催化菜籽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实验发现,添加少量的碳纳米管... 以多壁碳纳米管(CNTs)掺杂制备的Fe(Ⅱ)-Zn双金属氰化物(DMC)固体酸催化剂,用其催化菜籽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实验发现,添加少量的碳纳米管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大很高,其中添加质量百分数为5%碳纳米管的DMC催化剂活性最高,在醇油摩尔比16:1,反应温度160℃,催化剂加入量为2wt%的条件下,反应7h,脂肪酸甲酯收率达到95.8%(质量百分数)。碳纳米管引入对催化剂的组成没有影响,但使得催化剂更加分散,颗粒度更小,更多的大孔道结构,有利于催化剂和反应物接触,从而提高了催化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合成 试验 碳纳米管 双金属氰化物 固体酸催化剂
下载PDF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的制备进展和催化机理 被引量:3
9
作者 赵静文 徐杰 《聚氨酯工业》 CAS 2022年第5期9-11,23,共4页
综述了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DMC)的结构、常见制备方法以及催化原理,并介绍了DMC催化剂在生产聚醚多元醇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 催化剂 聚醚多元醇 催化机理
下载PDF
DMC催化环氧丙烷低温开环聚合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岩华 顾尧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320-322,共3页
合成了Co-Zn双金属氰化物(DMC)络合物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体系催化环氧丙烷(PO)开环聚合,并初步研究了聚合反应初期的动力学特征.研究发现,DMC络合物催化剂催化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反应在较低温度(40~50 ℃)下进行仍具有很高的转化率(最... 合成了Co-Zn双金属氰化物(DMC)络合物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体系催化环氧丙烷(PO)开环聚合,并初步研究了聚合反应初期的动力学特征.研究发现,DMC络合物催化剂催化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反应在较低温度(40~50 ℃)下进行仍具有很高的转化率(最高可达98.88%),是环氧丙烷开环聚合的良好催化剂;在合成催化剂过程中,加入螯合剂PL-400和PL-1000使聚合反应时间缩短了2.5~7 h,其中PL-1000的加入更有利于催化剂的改进;设计的相对分子质量由3 000增至6 000,聚合时间缩短了3.7 h.在设计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情况下,聚合反应较快,聚合较易进行;聚合反应初期动力学特征表明,反应初期DMC催化PO开环聚合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表观活化能为22.9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 开环聚合 动力学 环氧丙烷
下载PDF
新型多氨基聚醚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晓妮 汪猛 +1 位作者 袁忠顺 顾尧 《聚氨酯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28,共4页
采用双金属催化剂催化环氧氯丙烷对高活性聚醚进行封端反应,得到邻氯醇聚醚,然后将邻氯醇聚醚与氨水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多氨基聚醚。讨论了反应温度、原料氨水与氯甲基的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对产物胺值的影响,并通过核磁共振结果证实了新型... 采用双金属催化剂催化环氧氯丙烷对高活性聚醚进行封端反应,得到邻氯醇聚醚,然后将邻氯醇聚醚与氨水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多氨基聚醚。讨论了反应温度、原料氨水与氯甲基的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对产物胺值的影响,并通过核磁共振结果证实了新型多氨基聚醚的生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10℃、原料氨水与氯甲基的摩尔比为5∶1、反应时间为6 h时,得到的多氨基聚醚胺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氨基聚醚 双金属催化剂 邻氯醇 环氧氯丙烷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
下载PDF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在外循环反应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守勤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03年第2期16-17,共2页
介绍了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在1.5m3外循环生产装置上的工业应用试验情况。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活性高,诱导期短,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
关键词 聚醚 环氧丙烷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下载PDF
双金属氰化催化剂在聚醚多元醇JH-2020生产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志勇 张格亮 《聚氨酯工业》 2008年第2期34-36,共3页
介绍了采用双金属氰化催化剂合成聚醚多元醇(JH-2020)的生产过程,讨论了助催化剂用量及诱导期温度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并将两种不同规模聚合釜的工艺及产品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双金属氰化催化剂替代碱催化剂应用于大规模... 介绍了采用双金属氰化催化剂合成聚醚多元醇(JH-2020)的生产过程,讨论了助催化剂用量及诱导期温度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并将两种不同规模聚合釜的工艺及产品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双金属氰化催化剂替代碱催化剂应用于大规模生产JH-2020,聚合诱导期、反应时间短,产品色度、不饱和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催化剂 聚醚多元醇 合成工艺
下载PDF
改进型DMC催化剂制聚醚多元醇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勇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2年第6期19-21,共3页
用改进型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合成了二官能、三官能聚醚多元醇,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对小分子起始剂用改进型DMC催化剂直接起始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DMC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聚醚多元醇 小分子起始剂 聚氨酯 原料
下载PDF
环氧氯丙烷的聚合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琪 宋昊 +1 位作者 刘振宇 何慧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47-49,53,共4页
聚环氧氯丙烷具有独特的性能,包括低温柔性、耐热性和耐油性,是广泛应用的一类高端聚醚产品。但是聚环氧氯丙烷由于单体活性低,合成非常困难,成为目前制约其发展的壁垒。本文回顾了环氧氯丙烷聚合方法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Vandenberg... 聚环氧氯丙烷具有独特的性能,包括低温柔性、耐热性和耐油性,是广泛应用的一类高端聚醚产品。但是聚环氧氯丙烷由于单体活性低,合成非常困难,成为目前制约其发展的壁垒。本文回顾了环氧氯丙烷聚合方法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Vandenberg催化剂、阳离子开环聚合、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单体活化阴离子开环聚合等聚合方法,并对每种聚合方法对聚合物结构和分子量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讨论。我们还对目前工业上环氧氯丙烷聚合物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氯丙烷 聚合工艺 开环聚合 Vandenberg催化剂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下载PDF
一种新型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及其诱导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 顾尧 冯新武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用自制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合成了以酚醛树脂为起始剂的聚醚多元醇。并利用温度与时间曲线分析合成反应的诱导期,考察了起始温度、催化剂浓度、起始剂用量以及单体浓度等对诱导期及最大反应压力的影响,并表征了酚醛聚醚多... 用自制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合成了以酚醛树脂为起始剂的聚醚多元醇。并利用温度与时间曲线分析合成反应的诱导期,考察了起始温度、催化剂浓度、起始剂用量以及单体浓度等对诱导期及最大反应压力的影响,并表征了酚醛聚醚多元醇的结构。结果表明,酚醛树脂中羟基浓度0.0037 mol.L-1、环氧丙烷18 mL(占物料总质量的95%)、催化剂DMC质量分数470×10-6%及温度110℃左右为最佳反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催化剂 酚醛树脂 聚醚 诱导期
下载PDF
水量对酚醛聚醚多元醇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晓 顾尧 《聚氨酯工业》 2008年第2期29-31,共3页
用自制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合成了以酚醛树脂为起始剂的聚醚多元醇,并对制得的酚醛聚醚多元醇的结构进行了FT-IR、H-NMR表征,讨论了外加水分对反应诱导期和产品性能如羟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水分占总体系... 用自制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合成了以酚醛树脂为起始剂的聚醚多元醇,并对制得的酚醛聚醚多元醇的结构进行了FT-IR、H-NMR表征,讨论了外加水分对反应诱导期和产品性能如羟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水分占总体系质量分数0.92%以内反应仍能进行,但诱导期变长;聚醚多元醇羟值变化不明显,而相对分子质量降低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催化剂 聚醚多元醇 表征 水分影响
下载PDF
反相微乳法制备DMCC用于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共聚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钰 唐喆 许琦 《化学试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59-1164,共6页
通过反相微乳法和共沉淀法合成了钴锌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式及共聚反应条件对其催化性能及聚碳酸酯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反相微乳法制备的DMCC-1具有较低的结晶度且可以配合更多的有机配体,在80℃、4 MPa条件下,采用一步... 通过反相微乳法和共沉淀法合成了钴锌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式及共聚反应条件对其催化性能及聚碳酸酯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反相微乳法制备的DMCC-1具有较低的结晶度且可以配合更多的有机配体,在80℃、4 MPa条件下,采用一步加料法催化CO2与环氧丙烷共聚,所制备的聚碳酸酯中碳酸酯单元量达43.5%,数均分子量达36 400,且聚合物分散指数仅为2.07。共聚结果表明,一步加料法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而逐步加料法有利于降低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反相微乳法 二氧化碳 环氧丙烷 聚碳酸酯
下载PDF
应用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和不同起始剂合成聚醚酯多元醇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宏伟 朱丙清 顾尧 《上海塑料》 2014年第4期22-25,共4页
环氧丙烷和二氧化碳在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条件下,通过聚合反应合成聚醚酯多元醇.研究了各种类型起始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发现起始剂中羟基的质量分数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引发剂中羟基的质量分数越低,使用的催化剂的活性和效率越高... 环氧丙烷和二氧化碳在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条件下,通过聚合反应合成聚醚酯多元醇.研究了各种类型起始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发现起始剂中羟基的质量分数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引发剂中羟基的质量分数越低,使用的催化剂的活性和效率越高.这源于催化剂和环氧丙烷的空位配合效应,且这种效应已经被多种起始剂所证实,而1,3,5-三(2-羟乙基)氰尿酸(THEIC)例外.研究还发现反应产生10%~15%的副产物碳酸丙烯酯.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聚醚酯共聚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聚醚酯多元醇 聚合反应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碳酸丙烯酯
下载PDF
双向滴加法对Zn-Co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安娜 李其峰 +2 位作者 殷宁 亢茂青 王军威 《聚氨酯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39,共4页
利用双向滴加法、正向滴加法以及反向滴加法制备了一系列催化剂,考察了不同滴加方式对Zn-Co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环氧丙烷(PO)与CO_2... 利用双向滴加法、正向滴加法以及反向滴加法制备了一系列催化剂,考察了不同滴加方式对Zn-Co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环氧丙烷(PO)与CO_2的共聚反应对催化剂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双向滴加法制备的Zn-Co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结晶度最低。在共聚反应中,该催化剂作用下的聚合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097,与设计值相近,且聚合物链上碳酸酯基团的摩尔分数达到17.53%,高于另外两种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物 催化剂 双向滴加法 聚醚碳酸酯多元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