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6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被引量:101
1
作者 孙代尧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24,共9页
习近平"七一讲话"提出的"两个创造"重大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性意义的新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解放所形成的精神传统的逻辑结果,赋予了现代化的新内涵、新的结构功能和新的精神... 习近平"七一讲话"提出的"两个创造"重大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性意义的新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解放所形成的精神传统的逻辑结果,赋予了现代化的新内涵、新的结构功能和新的精神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总体性历史叙述,需要从总体上把握才能深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原文传递
新时代共同富裕:内涵、价值和路径 被引量:62
2
作者 方世南 《学术探索》 CSSCI 2021年第11期1-7,共7页
《求是》杂志2021年第20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文章为新时代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是党领导人民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和方法的... 《求是》杂志2021年第20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文章为新时代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是党领导人民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重要议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价值诉求和鲜明价值目标。要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高度充分认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目标这一"国之大者"的维度深刻领悟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重大价值,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文明协调发展的广度自觉明确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内涵 价值 路径 文明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方向 被引量:44
3
作者 王威威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21-125,共5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一研究方向主要有两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利用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整理中国传统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二是研究中国传统文...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一研究方向主要有两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利用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整理中国传统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二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可应用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解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掘古代思想的积极意义而避免其中的消极因素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方向 教化
下载PDF
论信息文明与信息时代人的素质——兼论信息、创新的哲学本质 被引量:30
4
作者 杨文祥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1期57-63,共7页
信息文明是信息时代人类社会所创造的历史文明,这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经济为基础的最新型的人类文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是一种物质型文明取代另一种物质型文明,而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则是物质型文明向信息文明... 信息文明是信息时代人类社会所创造的历史文明,这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经济为基础的最新型的人类文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是一种物质型文明取代另一种物质型文明,而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则是物质型文明向信息文明的整体飞跃。这一飞跃比以往的任何一次历史性的跨越都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文化学角度研究人的素质建设与管理,对信息、创新、信息文明的本质,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征,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结构的要求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文明 创新 社会发展 素质建设
下载PDF
Progress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in China and It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ra 被引量:37
5
作者 Xi Lu Shaojun Zhang +7 位作者 Jia Xing Yunjie Wang Wenhui Chen Dian Ding Ye Wu Shuxiao Wang Lei Duan Jiming Hao 《Engineering》 SCIE EI 2020年第12期1423-1431,共9页
China’s past economic growth has substantially relied on fossil fuels,causing serious air pollution issues.Decoupling economic growth and pollu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in develop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China’s past economic growth has substantially relied on fossil fuels,causing serious air pollution issues.Decoupling economic growth and pollu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in develop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We have analyzed the three-decade progress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s in China,highlighting a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from emission control toward air quality management.Emission control of sulfur dioxide(SO2)resolved the deteriorating acid rain issue in China in 2007.Since 2013,control actions on multiple precursors and sectors have targeted the reduc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marking a transition to an air-quality-oriented strategy.Increasing ozone(O3)pollution further requires O3 and PM2.5 integrated control strategies with an emphasis on their complex photochemical interactions.Fundamental improvement of air quality in China,as a key indicator for the succ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demands the deep de-carbonization of China’s energy system as well as more synergistic pathways to address air pollution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simultane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pollution contro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M2.5 Low-carbon development OZONE
下载PDF
塞缪尔·P·亨廷顿及其“文明冲突”论 被引量:29
6
作者 徐国琦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2-121,6,共21页
塞缪尔·P·亨廷顿系哈佛大学政府系讲座教授及约翰·M·奥林战略研究所(John M. Olin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所长。曾在卡特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职,为当时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 塞缪尔·P·亨廷顿系哈佛大学政府系讲座教授及约翰·M·奥林战略研究所(John M. Olin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所长。曾在卡特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职,为当时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的左右手。并经常担任美国国务院、国防部、中央情报局等部门角色。政治上,他以保守出名。曾因支持越南战争及卷入诸多中央情报局研究项目等原因,一度被人斥为“疯狗”及“学政复合体成员”(academic-political Complex)。学术上,他以当代马基姆维里(NiccoloMachiavelli)自诩,一向以提出极具争议的观点或理论闻名于学术界。他的十来种学术著作大多探讨当代重大政治、国际关系等领域的理论问题,在学术上颇多建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冲突 亨廷顿 国际关系 西方文明 后冷战时期 civilization 意识形态 文明的冲突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国际冲突
原文传递
新中国70年:户籍制度变迁、人口流动与城乡一体化 被引量:32
7
作者 郭东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5-84,158-159,共11页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不只是城乡居民的迁徙自由权利被剥夺、改革开放后又逐渐恢复的过程,更是城乡多元社会形成、发展而后逐渐融合、一体化的历史。1950-1977年,户籍制度变迁不断权益化、福利化和等级化,城乡社会严重分割,社会阶层固化,...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不只是城乡居民的迁徙自由权利被剥夺、改革开放后又逐渐恢复的过程,更是城乡多元社会形成、发展而后逐渐融合、一体化的历史。1950-1977年,户籍制度变迁不断权益化、福利化和等级化,城乡社会严重分割,社会阶层固化,国家极端贫困;1978年之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户籍制度以强制性为主、诱致性为辅渐进地变迁,从放松流动限制到降低户口迁移条件,直至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实行居住证制度,户籍制度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下,深入实施户籍制度综合改革,统筹城乡社会平衡发展,实现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和均等化,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要素的双向流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人口流动 农民工 市民化 城乡一体化
下载PDF
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与地位——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26
8
作者 毛明芳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92-96,共5页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全面小康社会新目标。当前,理论界对于生态文明概念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学者们分别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视角、生态文明的调节对象或构成要素视角以及广义和狭义相区分的视角来定义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全面小康社会新目标。当前,理论界对于生态文明概念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学者们分别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视角、生态文明的调节对象或构成要素视角以及广义和狭义相区分的视角来定义生态文明。对于生态文明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有利于地球生态系统稳定的生态消费方式以及公正合理的生态制度等。对于生态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的地位,主要有三种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比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更高一级的概念,是其他三种文明的总称;另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与其他三种文明相并列的概念;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与其他三种文明既是并列概念,又是更高一级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生态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下载PDF
论文明与文化 被引量:28
9
作者 杨海蛟 王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73,共8页
对于文明的含义,古今中外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目前,中国学者形成了三种代表性观点,即积极成果说、进步程度说和价值体系说;西方学者也形成了三种代表性观点,即进步状态说、要素构成说和文明文化一体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具有实践性... 对于文明的含义,古今中外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目前,中国学者形成了三种代表性观点,即积极成果说、进步程度说和价值体系说;西方学者也形成了三种代表性观点,即进步状态说、要素构成说和文明文化一体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具有实践性、历史性和发展性。因此,概而言之,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积极成果,是一个民族、国家、地域或具有共同精神信仰的群体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文明与文化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性。二者的联系表现在:(1)文化与文明的创造主体都是人;(2)文化与文明都是生产实践的产物;(3)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二者的区别在于:词源含义、产生的时间、所蕴涵的内容和传播的途径、方式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文化 马克思主义 表现形式 历史发展
下载PDF
民族工作的社区化:城市化进程中协调民族关系的一种视角 被引量:24
10
作者 闫丽娟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7,共6页
本文从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格局的新变化和社区功能转变的分析入手,认为当前城市民族关系的协调必须以社区为视角,纳入社区工作的范围中,这既是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的新课题,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城市化 民族关系 协调 社区
原文传递
儒学:世界和平与发展——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29
11
作者 习近平 《孔学堂》 2015年第1期1-4,106,107,108,109,110,111,共10页
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嘉宾和专家学者齐聚北京,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这次会议是国际儒学界和国际... 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嘉宾和专家学者齐聚北京,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这次会议是国际儒学界和国际学术界的一次盛会。首先,我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朋友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这次会议以"儒学: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体现了关注世界前途、人类命运的人文情怀,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题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儒学联合会 和平与发展 开幕会 人类命运 儒家思想 TRADITION competing PURSUIT schools civilization
下载PDF
城镇化背景下县域义务教育发展问题与策略——基于4个省(自治区)部分县市的调研 被引量:29
12
作者 范先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9-146,共8页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和学龄儿童转移到城镇,一方面给城镇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城镇学校生源不断膨胀,班级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和学龄儿童不断减少,农村"小规模学校"、"微型班级"大量出现...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和学龄儿童转移到城镇,一方面给城镇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城镇学校生源不断膨胀,班级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和学龄儿童不断减少,农村"小规模学校"、"微型班级"大量出现。由此引发县域内城乡学校办学规模两极分化及如何应对的问题,农村孩子"有学上"与"上好学"如何处理的问题,城镇与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如何均衡发展的问题等,是城镇化过程中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必须高度注意和慎重处理的问题。本文基于对中西部地区4个省(自治区)部分县市的调研,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县域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下载PDF
中国佛教里的竹 被引量:21
13
作者 蓝晓光 《世界竹藤通讯》 2003年第1期39-43,共5页
佛教是中国古代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竹子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象征。在佛典里,“青青翠竹,总是法身”。“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修篁半庭影,清磬几僧邻”(唐·姚合),禅诗里,竹与禅高度融合。佛教始祖释迦牟... 佛教是中国古代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竹子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象征。在佛典里,“青青翠竹,总是法身”。“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修篁半庭影,清磬几僧邻”(唐·姚合),禅诗里,竹与禅高度融合。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有“竹林精舍”,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有“紫竹林”,宋僧赞宁写过竹子专著《笋谱》,清竹禅和尚画出了传世的墨竹。大量史料告诉人们,竹的文化,竹的文明,同样也与中国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仅通过中国佛教里的竹,深入理解中国竹文化的博大精深,寻觅中国古人们“不可一日无此君”的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佛教 竹子 竹文化 诗歌 绘画 寺庙园林 寺院素斋
下载PDF
教化的缘起及其意蕴 被引量:21
14
作者 曹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33,共3页
教化是与道德教育、教养紧密相关的概念,突出的是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和感化。中国自西周起就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但那时的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朴素的教育。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一种思想和理论荀子提出了教化的概念,到了西汉时期教化付诸... 教化是与道德教育、教养紧密相关的概念,突出的是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和感化。中国自西周起就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但那时的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朴素的教育。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一种思想和理论荀子提出了教化的概念,到了西汉时期教化付诸社会政治生活实践,获得了教化的完整含义。教化是一个政治概念,是出于政治目的提出使用的概念;是德治概念,是德治的同意语,治理国家要靠或者主要靠道德教育和统治者的以身作则来实现;是社会化概念,教化是社会化的手段,是面向社会的全体成员的,是社会系统进行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化 政治 德治 社会化
下载PDF
问题意识的理论阐释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思民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5-80,共6页
问题意识源于客观事物 ,成于对客观事物辩证的认识过程 ,是人对隐藏在事物偶然性中必然性的一种认识和测度。这种认识和测度 ,其实质是对事物“内在理性”的一种突破。问题意识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关注的是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根本性... 问题意识源于客观事物 ,成于对客观事物辩证的认识过程 ,是人对隐藏在事物偶然性中必然性的一种认识和测度。这种认识和测度 ,其实质是对事物“内在理性”的一种突破。问题意识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关注的是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根本性大问题 ,同时也决定了它的客观性、预测性和批判性等特点。中国具有浓厚的自省传统 ,但却缺乏问题意识 ,致使中国的文明缺乏创造活力 ,成为文明的遗址 ,而不是活着的创造。本文旨在对问题意识进行理性阐释 ,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 ,进而培养问题意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 问题意识 自省传统 文明 实践 人性 唯物辩证法
下载PDF
疾病的隐喻与中国现代文学 被引量:21
16
作者 姜彩燕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85,共5页
为了探寻作为生命现象的疾病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被赋予的隐喻功能,运用作品细读及归类分析的方法,挖掘出现代文学疾病抒写当中所隐藏的社会、文化以及道德内涵。认为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疾病不仅仅是在陈述一种个体生命的痛苦体验,而... 为了探寻作为生命现象的疾病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被赋予的隐喻功能,运用作品细读及归类分析的方法,挖掘出现代文学疾病抒写当中所隐藏的社会、文化以及道德内涵。认为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疾病不仅仅是在陈述一种个体生命的痛苦体验,而且常被当作对文明的隐喻与批判;反映出现代文人的浪漫风气;包含着作家对主人公的道德评判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隐喻 批判 文明 浪漫 道德
下载PDF
改善实验室环境 增强实验室活力 被引量:19
17
作者 尚太玲 宋长青 李柏山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2年第4期119-120,129,共3页
论述实验室环境建设的意义 ,探讨实验室环境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关键词 实验室 环境建设 科学管理 高校
下载PDF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and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海舰 徐韧 李然 《China Economist》 2016年第4期68-83,共16页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applies to every trade. In the context of opportunities arising from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China's transition towards high-end manufacturing, Premier Li Keqiang put forward the...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applies to every trade. In the context of opportunities arising from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China's transition towards high-end manufacturing, Premier Li Keqiang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This paper reckons that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can be defined from six dimensions including dedication, standard, precision, innovation, perfection and human care. In fact,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abounds in China, as illustrated by the examples of Tongrentang and Haier. In comparing the three manufacturing powers of Germany,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across these countries. According to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stage, China must achieve structural re-engineering of corporate organizations at the level of firms, products, divisions and modules. In a nutshell,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is a core component of corporate and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it holds an important historic position in industrial and social civ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social civilization supply-sidestructural reforms
下载PDF
Abrupt Climate Change around 4 ka BP:Role of the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as Indicated by a GCM Experiment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绍武 周天军 +3 位作者 蔡静宁 朱锦红 谢志辉 龚道溢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91-295,共5页
A great deal of palaeoenvironmental and palaeoclimatic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 predominant temperature drop and an aridiflcation occurred at ca. 4.0 ka BP. Palaeoclimate studies in China support this dedution. The co... A great deal of palaeoenvironmental and palaeoclimatic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 predominant temperature drop and an aridiflcation occurred at ca. 4.0 ka BP. Palaeoclimate studies in China support this dedution. The collapse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at ca. 4.0 ka BP in the Nile Valley and Mesopotamia has been attributed to climate-induced aridification. A widespread alternation of the ancient cultures was also found in China at ca. 4.0 ka BP in concert with the collapse of the civilizations in the Old World. Palaeoclimatic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abrupt climate change at 4.0 ka BP is one of the realizations of the cold phase in millennial scale climate oscillations,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modulation of the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THC) over the Atlantic Ocean. Therefore, this study conducts a numerical experiment of a GCM with SST forcing to simulate the impact of the weakening of the THC. Results show a drop in temperature from North Europe, the northern middle East Asia, and northern East Asia an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East Africa, the Middle East, the Indian Peninsula, and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This seems to support the idea that coldness and aridification at ca. 4.0 ka BP was caused by the weakening of the TH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upt climate change 4 ka BP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collapse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下载PDF
关于文化、文明及其比较研究等问题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12,共8页
“文化”的本质是人的精神上或思维上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又总是要通过特定的“文化形态”表现出来。“文明”则是体现这种联系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发展到特定阶段的总体的和基本的价值尺度。“文化”是动态的发展过程 ,“文明”是在文化发... “文化”的本质是人的精神上或思维上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又总是要通过特定的“文化形态”表现出来。“文明”则是体现这种联系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发展到特定阶段的总体的和基本的价值尺度。“文化”是动态的发展过程 ,“文明”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文化价值结晶。“文化比较研究”侧重于对不同时期或不同文化形态的动态把握 ;而“文明比较研究”则是对不同时期或不同文化所达到的总体的和基本的价值尺度的比较认识。虽然二者侧重的方面不同 ,但本质均是对人自身和人与世界关系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文明研究 比较研究 文化形态 发展阶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