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度精神与宪制意识——《明夷待访录·原法》篇再探 被引量:13
1
作者 顾家宁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6,159,共9页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篇之精义,一是在法度精神上完成了从君主"一家之法"到"天下之法"的扭转。二是以六经所承载的三代法度精神与典范性制度作为高于君权的根本政制规范,并以太学师儒为创制立法者。由此...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篇之精义,一是在法度精神上完成了从君主"一家之法"到"天下之法"的扭转。二是以六经所承载的三代法度精神与典范性制度作为高于君权的根本政制规范,并以太学师儒为创制立法者。由此,其中实已蕴含了一种清晰的古典宪制意识。《明夷待访录》诸篇所构想的一整套政制设计,正展现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古典宪制安排。黄宗羲政制构想的突破性价值,在于立足于近世乃至先秦儒家的政治智慧,而对一种古典宪制理念予以了最为集中明确的表达。在其政治思想之整体中,《原法》实居于核心地位,《明夷待访录》本身即为一部以之为中心而展开的政治纲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原法 古典宪制 治法 治人
下载PDF
“民本之极限”还是“民主之萌芽”——黄宗羲政治思想定位 被引量:10
2
作者 允春喜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9-45,共7页
黄宗羲从"万民忧乐"的角度对君民关系做了新的探讨,对"一家之法"与"天下之法"进行了区分,明确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思想,并试图对君权进行制约。但黄宗羲的理想仍然是"三代之治"... 黄宗羲从"万民忧乐"的角度对君民关系做了新的探讨,对"一家之法"与"天下之法"进行了区分,明确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思想,并试图对君权进行制约。但黄宗羲的理想仍然是"三代之治",并无意于改变君主制,只是在不动摇君主专制政治的前提下,追求一种理想的君主原型。黄宗羲的思想缺乏现代民主政治必备的"民治"理念,因而难以对君权进行有效制约。他对理想政治的构想没有越出传统民本思想的范围,只是使民本思想达到了历史上的极限,他留给后世的只能是思想资源,而非制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民本 三代之治 原君
下载PDF
《待访录》在清末的传播源、影响及其现代意义--以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为线索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际开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3-34,共12页
以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为线索,阐述了《待访录》在清末中国的传播源、影响及其现代意义。《待访录》作为一个抗议专制皇权的民权寓言出现在清末中国的思想界,以杭州与温州瑞安为中心向广东、上海、四川、湖南等地传播,成为推动辛亥革... 以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为线索,阐述了《待访录》在清末中国的传播源、影响及其现代意义。《待访录》作为一个抗议专制皇权的民权寓言出现在清末中国的思想界,以杭州与温州瑞安为中心向广东、上海、四川、湖南等地传播,成为推动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清末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民权
下载PDF
明清之际的浙东学人与西学 被引量:7
4
作者 龚缨晏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3期60-68,共9页
浙东蕺山学派与西方传教士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所知道的要密切得多。鄞县人朱宗元是浙东最早的天主教徒之一,其出生时间应为1617年或稍早,而不是目前所说的1609年;他受洗的时间应为1638年,而非目前所说的1631年。经朱宗元介绍,刘宗周的学... 浙东蕺山学派与西方传教士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所知道的要密切得多。鄞县人朱宗元是浙东最早的天主教徒之一,其出生时间应为1617年或稍早,而不是目前所说的1609年;他受洗的时间应为1638年,而非目前所说的1631年。经朱宗元介绍,刘宗周的学生张能信成为天主教徒。张能信的父亲曾投靠魏忠贤,而其岳父则是魏忠贤的反对者,张能信皈依天主教,可能与这种家庭背景有关。明朝灭亡后,朱宗元很快归顺清朝,而张能信则走上了武装反清的道路。黄宗羲与张能信同是刘宗周的弟子,同是抗清战士,但黄宗羲却没有提到过张能信,其原因很值得深入研究。此外,黄宗羲的好友魏学濂等人也与传教士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学派 刘宗周 黄宗羲 朱宗元 张能信 传教士
下载PDF
黄宗羲的科学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小明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7年第4期20-27,共8页
黄宗羲与科学的关系及其影响,一直鲜有研究。该文综述黄宗羲研治科学之由、成就及影响,钩沉补阙之余力图对明清之交科技发展的线索和背景有所参考。
关键词 黄宗羲 科学 成就 科学研究
下载PDF
《宋元学案·蜀学略》辨正 被引量:9
6
作者 谢桃坊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10,15,共7页
《宋元学案》附录的《苏氏蜀学略》是清代学者全祖望补撰的。他违背了黄宗羲原著的宗旨,又依照理学宗传拟定苏氏蜀学的学术渊源,并以为蜀学出于"纵横之学"而"杂于禅";这些都是极不恰当和非常片面的。然而若将今本... 《宋元学案》附录的《苏氏蜀学略》是清代学者全祖望补撰的。他违背了黄宗羲原著的宗旨,又依照理学宗传拟定苏氏蜀学的学术渊源,并以为蜀学出于"纵横之学"而"杂于禅";这些都是极不恰当和非常片面的。然而若将今本《宋元学案》视为宋元学术思想史,而不仅仅是理学宗传史,则它又具很丰富的学术思想史料的价值。《蜀学略》是第一次将蜀学上升到学术史的高度,这对晚清以来将蜀学作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学术的复兴,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学案》 蜀学 理学 苏轼 黄宗羲 全祖望
下载PDF
试论音乐课程序列对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李莘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6,共4页
本文结合黄宗羲"道无定体,学贵适用"的教育观,就音乐课程序列对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意义加以论述,包括高校舞蹈专业人才特点的分析、音乐课程序列的内容及特点的阐述分析等。
关键词 黄宗羲 音乐课程序列 高校舞蹈专业学生
原文传递
“工商皆本”与晚明儒家经济哲学的新突破——黄宗羲经济思想现代意义的再诠释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根友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8-24,共7页
黄宗羲的经济思想从三个方面展示了晚明儒家经济哲学的新突破。第一,他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首次从哲学高度肯定了工商行业在未来理想社会中与农业一道,居于本体地位;其次,他与同时代人所提出的货币思想,其实反映了要求建立统一货... 黄宗羲的经济思想从三个方面展示了晚明儒家经济哲学的新突破。第一,他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首次从哲学高度肯定了工商行业在未来理想社会中与农业一道,居于本体地位;其次,他与同时代人所提出的货币思想,其实反映了要求建立统一货币等价物的货币学思想;最后,他提出要改革吏制与保护富民的思想,暗含了对传统国家法权的合法性的质疑。其经济哲学的根本价值诉求是国民财富的增值而不是一姓国家的财政增收,以托古的方式表达了对新社会的憧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工商皆本 儒家经济哲学 现代意义
下载PDF
从《明史》历志看西学对清初中国科学的影响——以黄宗羲、黄百家父子的比较为例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小明 黄勇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5-91,共7页
黄宗羲、黄百家父子对《明史》历志的编纂起了重要的作用,并有较大的影响。就有关《明史》历志编修的思想、方法进行考察,尽管父子之间存在着继承的一面,特别是对于历志体例的变革性意见,即志中当载入大统历(授时历)立法之原以及回回历... 黄宗羲、黄百家父子对《明史》历志的编纂起了重要的作用,并有较大的影响。就有关《明史》历志编修的思想、方法进行考察,尽管父子之间存在着继承的一面,特别是对于历志体例的变革性意见,即志中当载入大统历(授时历)立法之原以及回回历作表之法,但分歧的一面也是明显的,尤其是对待“西学中源说”的态度以及由此而来的关于中西学关系、人物等的评价。将黄氏父子间的异同及其影响置于明清之交的历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这一大背景下予以考察,并以梅文鼎、梅毂成祖孙作参照平台,有助于理清《明史》历志的线索及其关系,特别是其中西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史》 黄宗羲 中国科学 清初 中西文化交流 西学中源 变革性 梅文鼎 体例 明清
下载PDF
黄宗羲君主政治理论中的“协同治理”思想探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华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2-77,共6页
在黄宗羲的时代虽还没有协同治理这个概念,但国家治理需要统治者分工协同的观念古已有之。黄宗羲继承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君臣协同治理的思想观念,并以此作为批判和否定"三代"以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不具备正当性的理论依据;同... 在黄宗羲的时代虽还没有协同治理这个概念,但国家治理需要统治者分工协同的观念古已有之。黄宗羲继承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君臣协同治理的思想观念,并以此作为批判和否定"三代"以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不具备正当性的理论依据;同时,黄宗羲还从这个基本观念出发,构想了他认为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社会治理模式,从而将原来只是着眼于巩固君主统治的传统民本思想,推进到"而在万民之忧乐"的新民本主义。黄宗羲的国家治理社会协同的思想对启蒙近代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其本质上是出于维护和改良君主政治的需要,还不能说是近代民主意义上的国家政治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君主政治 协同治理
下载PDF
《明儒学案》缺载“黔中王门”考论——兼论“黔中王门”源流演变及其心学成就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明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53-61,共9页
王阳明是具有原创精神的世界级一流思想家。他在"龙场悟道"之后,揭橥心学于贵州,开创了对后世影响至深至远的阳明心学学派。黔中弟子亲炙于阳明门下,首传阳明心学,是为最早出现的阳明后学学派——黔中王门;他们数代相传,成绩... 王阳明是具有原创精神的世界级一流思想家。他在"龙场悟道"之后,揭橥心学于贵州,开创了对后世影响至深至远的阳明心学学派。黔中弟子亲炙于阳明门下,首传阳明心学,是为最早出现的阳明后学学派——黔中王门;他们数代相传,成绩斐然,遍及全省,蔚为大观。然而,黄宗羲编撰《明儒学案》时,却漏掉了黔中王门这一重要学派。通过对黔中王门启、承、盛、衰四个时期之源流演变及其心学成就进行梳理,进而深入考证《明儒学案》缺载"黔中王门"的三大具体原因,希望对当前阳明学和黔中王门研究提供一定帮助和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黔中王门 黄宗羲 《明儒学案》
下载PDF
黄宗羲《理学录》稿本宋元部分发微
12
作者 焦印亭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79,共7页
《理学录》是黄宗羲编纂《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前所作的准备,亦是此二部理学专书最早之雏形,因长期湮没无闻而被认为是“佚作”。《理学录》的发现,其意义与价值表现在:一、可以认识黄宗羲本人理学正统意识的不断淡化以及学案体的发... 《理学录》是黄宗羲编纂《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前所作的准备,亦是此二部理学专书最早之雏形,因长期湮没无闻而被认为是“佚作”。《理学录》的发现,其意义与价值表现在:一、可以认识黄宗羲本人理学正统意识的不断淡化以及学案体的发生、演变历程;二、管窥全祖望与黄氏后裔补修工作的不同;三、认识《宋元学案》在编纂过程中由理学史→思想史→思想史料与文献汇编的内容变化;四、揭示被通行百卷本《宋元学案》所遮蔽的众多真相,解决疑案,纠正讹误;五、透视《宋元学案》的文本生成过程和从清初至乾嘉、道光时期学术思想的转向及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理学录》 学案 学术史
原文传递
儒学与民主关系的再思考——以黄宗羲政治思想之“民主性”问题为中心 被引量:6
13
作者 顾家宁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18年第4期18-36,197,198,共21页
从平等、同意以及政治参与三个维度,可以为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民主性"问题建立新的理解架构。《明夷待访录》以士治而非民主政体为中心,但在上述三维度中都体现出对民主价值的趋近性。就平等而言,它并非指向民众的平等政治身份... 从平等、同意以及政治参与三个维度,可以为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民主性"问题建立新的理解架构。《明夷待访录》以士治而非民主政体为中心,但在上述三维度中都体现出对民主价值的趋近性。就平等而言,它并非指向民众的平等政治身份,而是重在否定君主的绝对权威,拉近阶层距离。就同意而言,主张政治权力的行使必须获得士庶群体的普遍认可,其理据来自"道尊于势"的先秦儒家传统以及宋明儒学对于道德自主性的强调。就政治参与而言,表现为师道引领下公开的差序参与。综言之,其对民主价值的趋近主要借助儒学传统资源展开,这反过来亦构成了某种内在节制与限度。在传统政治思想与现代政治理论之间应建立一种双向反思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民主性
下载PDF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对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启蒙 被引量:6
14
作者 方祖猷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116,共6页
1897年,孙中山先生赠日本友人以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摘录本《原君原臣》小册子,孙中山在以杞忧公子之名发表的《序》里指出:人民设立君臣都要"为民役;"黄宗羲这一"超越千古"的"高瞻远识",可以"启... 1897年,孙中山先生赠日本友人以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摘录本《原君原臣》小册子,孙中山在以杞忧公子之名发表的《序》里指出:人民设立君臣都要"为民役;"黄宗羲这一"超越千古"的"高瞻远识",可以"启迪后生小子之蒙",表示对自己当时的民主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孙中山将黄宗羲的君民之间主客关系,发展为主仆关系,此后他一再强调国家官吏都是人民"公仆",这成为他的民权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写于西方近代民主启蒙思想家们的著作之前,说明民主思想在中国并非舶来品,它对于我国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孙中山 原君原臣 民主
原文传递
儒家经典政制中的政教关系——以黄宗羲之学校论为中心 被引量:5
15
作者 顾家宁 《政治思想史》 2014年第3期1-14,197,共14页
"学校"之设计是黄宗羲政治思想中极具特色的部分,其核心在于对传统政治中之政教、政学关系予以一种具体的制度性规划,堪称儒家政制理念中关于政教关系问题的经典论述。具体而言,学校之功能体现在三方面:首先,作为精英再生产... "学校"之设计是黄宗羲政治思想中极具特色的部分,其核心在于对传统政治中之政教、政学关系予以一种具体的制度性规划,堪称儒家政制理念中关于政教关系问题的经典论述。具体而言,学校之功能体现在三方面:首先,作为精英再生产与政治伦理养成的重要场所;其次,作为公议中心与政治权威之所在;最后,也构成了基层社会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由此,学校既体现了"道统"在制度层面对于"政统"的规约,也展现了"教"在塑造基层社会风俗、秩序方面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学校论 政教关系 公议 基层组织
下载PDF
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对《明夷待访录》的一种新解读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轶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6,共7页
《明夷待访录》提出的政治、社会诉求,经明末以来诸多思想家、学者研究,解释,但各有窒碍。结合16、17世纪中国政治、社会历史变迁对《明夷待访录》文本进行解读,可认为其政治社会诉求之基本指向,是一种开明帝制农商社会。此种社会理想,... 《明夷待访录》提出的政治、社会诉求,经明末以来诸多思想家、学者研究,解释,但各有窒碍。结合16、17世纪中国政治、社会历史变迁对《明夷待访录》文本进行解读,可认为其政治社会诉求之基本指向,是一种开明帝制农商社会。此种社会理想,有明代社会实际为事实基础,有儒家为主之传统政治哲学为渊源,并非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之直接建议,而是17世纪中国社会与文明嬗变的一种可能性之思想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世纪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帝制农商社会
下载PDF
清初唐宋诗之争与“性情”论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晖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8-96,共9页
唐宋诗之争是诗史上的一大论题,也是明清之际诗坛的一个焦点。与别人纠缠于唐宋优劣不同,黄宗羲、钱澄之等人引入"性情"理论来否定唐宋诗之争,希望诗歌的写作能跳出模拟的窠臼,在抒发个人性情的基础上书写世运。在清初复杂的... 唐宋诗之争是诗史上的一大论题,也是明清之际诗坛的一个焦点。与别人纠缠于唐宋优劣不同,黄宗羲、钱澄之等人引入"性情"理论来否定唐宋诗之争,希望诗歌的写作能跳出模拟的窠臼,在抒发个人性情的基础上书写世运。在清初复杂的政治、文化环境中,黄宗羲、钱澄之等人的思考与他们曾长期从事抗清复明运动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情 唐宋诗之争 黄宗羲 钱澄之
原文传递
易被忽视的半浦村郑氏家族:浙东学术文化传承者
18
作者 徐晓虹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6,共6页
梳理甬上文献世家郑氏家族逸事,从郑启、郑溱、郑梁、郑性、郑大节与郑中节、郑竺、郑勋等一脉传承,回溯郑性建二老阁、郑勋建二老堂的始末,比较二老阁、二老堂与天一阁的差异。基于五种特点,证明郑氏家族是浙东学术文化重要传承者。
关键词 二老阁 二老堂 黄宗羲 半浦村 郑梁 郑勋 郑性 浙东学术
下载PDF
论黄宗羲思想的民主内涵及其历史地位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光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8-10,共3页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一个系统批判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实行社会改革的具有民主启蒙性质的政治思想纲领,从而奠定了他作为中国17世纪最伟大的民主启蒙思想家的历史地位。他的“君为民害”论和“民主君客”论,批判了君主专制,...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一个系统批判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实行社会改革的具有民主启蒙性质的政治思想纲领,从而奠定了他作为中国17世纪最伟大的民主启蒙思想家的历史地位。他的“君为民害”论和“民主君客”论,批判了君主专制,伸张的是主权在民、君须为民服务的思想;他提出“藏天下于天下”“贵不在朝廷,贱不在草莽”之说,具有民治、民享、人权平等的思想倾向;“公其非是于学校”的主张,则是对人民议政权和监督权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民主启蒙思想 民主君客 藏天下于天下 公其非是于学校
下载PDF
儒家民本思想的极限——黄宗羲政治思想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允春喜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6期87-93,共7页
黄宗羲对天下与君主做了区分,明确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非一姓之私,相对于天下而言,君主不再是"公"的代表。在"天下为公"的思想境界下,黄宗羲对君主职责和为臣之道作了深刻的反省,君主和臣下都应该担负为万民兴... 黄宗羲对天下与君主做了区分,明确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非一姓之私,相对于天下而言,君主不再是"公"的代表。在"天下为公"的思想境界下,黄宗羲对君主职责和为臣之道作了深刻的反省,君主和臣下都应该担负为万民兴公利除公害的责任,民众成为评价政治得失的标准。面对后世君主背离职责、反客为主的现实,黄宗羲认为君位是可革的,并且将批判对象由暴君独夫的个体上升到"后之为人君者"的群体。黄宗羲的政治主张实现了从"君主民本"到"君客天下主"的转变,达到了民本思想的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民本思想 天下为公 极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