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手术方式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5
1
作者 朱伟东 《中国医药》 2009年第3期208-209,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方式与喉返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例甲状腺手术方法与喉返神经损伤的关系。结果喉返神经损伤19例,损伤率为0.95%(19/2000),永久性损伤率为0.35%(7/2000);喉返神经显露组损伤率0.36%(6/...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方式与喉返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例甲状腺手术方法与喉返神经损伤的关系。结果喉返神经损伤19例,损伤率为0.95%(19/2000),永久性损伤率为0.35%(7/2000);喉返神经显露组损伤率0.36%(6/1680)明显低于非显露组的0.86%(13/1520)(χ^2=4.20,P〈0.05)。行甲状腺部分切除、侧叶次全切除、侧叶完全切除及同侧淋巴结清扫者喉返神经损伤率依次增高。甲状腺再次手术神经损伤。结论甲状腺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与喉返神经损伤明显相关(r=0.652,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损伤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吴道宏 梁云鹏 +2 位作者 杨小兰 林旭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28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治疗前测定47例单纯性肠梗阻和15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值,对照130例健康成年的血清C-反应蛋白值,同时比较在绞窄性肠梗阻中经手术证实的9例肠坏死者与...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治疗前测定47例单纯性肠梗阻和15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值,对照130例健康成年的血清C-反应蛋白值,同时比较在绞窄性肠梗阻中经手术证实的9例肠坏死者与6例未发生肠坏死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值。结果单纯性肠梗阻的血清C-反应蛋白值明显低于绞窄性肠梗阻(P<0.01),在绞窄性肠梗阻中已有肠坏死者血清C-反应蛋白值高于未发生肠坏死者(P<0.01)。结论肠梗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值可以作为判断肠管是否发生绞窄及坏死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反应蛋白 绞窄性肠梗阻 诊断
下载PDF
射频热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唐惠君 朱伟东 +1 位作者 骆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12期1951-1952,共2页
目的观察射频热疗联合介入持续动脉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初步疗效。方法对20例局部复发和伴有肝、肺、骨、腹腔、盆腔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晚期大肠癌患者经射频热疗法联合供养靶动脉介入灌注化疗。每例患者至少进行2个周期的介入... 目的观察射频热疗联合介入持续动脉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初步疗效。方法对20例局部复发和伴有肝、肺、骨、腹腔、盆腔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晚期大肠癌患者经射频热疗法联合供养靶动脉介入灌注化疗。每例患者至少进行2个周期的介入化疗联合热疗。化疗方案为第1-3天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氯氨铂80 mg/m2,第1-3天如肾功能改变则改用鬼臼乙叉苷60 mg/m2动脉滴注;5-氟尿嘧啶2 500 mg/m2加入超液化碘油10-30 ml中进行肝动脉灌注栓塞。热疗频率40.68 MHz,电容式加热,电极直径20-25 cm,入射功率500-800 W,反射功率20-40 W。插管化疗第2天开始进行热疗,每72小时1次,每次50-70 min,每疗程化疗配合4-8次热疗。结果病灶近期疗效以CT或B超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4例,总有效率为70.0%。患者化疗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热疗不良反应为局部疼痛和脂肪硬结,不需特殊处理。结论射频热疗联合介入持续动脉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射频 透热疗法 化学治疗
原文传递
耐药基因蛋白PgP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朱伟东 唐惠君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3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耐药基因蛋白PgP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大肠癌组织中Pg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g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局部... 目的探讨耐药基因蛋白PgP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大肠癌组织中Pg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g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局部浸润深度、远处转移、Duker分期无关。结论临床检测大肠癌PgP表达对大肠癌化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P糖蛋白 基因表达 临床病理特征 化学治疗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预防腹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朱伟东 +1 位作者 吴道宏 蒋富兵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普外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术后4 h注射低分子肝素(43抗xa活性单位/Kg),以后... 目的:探讨普外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术后4 h注射低分子肝素(43抗xa活性单位/Kg),以后每24小时注射低分子肝素(85抗xa活性单位/kg)至术后l周:对照组按相同方法应用注射用水。术后2、7 d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术后出血量、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治疗组1例发生下肢DVT(周围型),对照组8例发生下肢DVT(1例混合型、7例周围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致死性肺栓塞;两组术后出血量、PT、AFWI、TT和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HP、Fbg和DD在术后48 h均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CRP和Fbg在术后48 h和术后7 d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可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不增加术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腹部手术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两种评分方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伟东 高伟烨 +2 位作者 钟耀区 黄超群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225-226,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急性生理学及慢性病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生理学及手术严重性评分(POSSUM)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SAP患者分为手术组(15例)和非手术组45例,非手术组进行APACHEⅡ评分,对手术组进... 目的探讨动态急性生理学及慢性病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生理学及手术严重性评分(POSSUM)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SAP患者分为手术组(15例)和非手术组45例,非手术组进行APACHEⅡ评分,对手术组进行POSSUM评分,根据评分情况决定继续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观察两种方法与并发症和死亡的关系。结果单次手术组15例,经POSSUM评估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手术死亡概率分别为(0.37±0.08)及(0.27±0.09)高于多次手术组(11例)的(0.76±0.14)及(0.61±0.15)(t1=3.125,t2=3.211,P〈0.01);手术组死亡率的APACHEⅡ评分与非手术组元显著性差异(Χ^2=2.28,Χ^2=1.98,P〉0.05);存活组46例,APACHEⅡ评分(10.12±6.27),低于死亡组14例的(25.75±7.90)(t=2.525,P〈0.05)。结论动态APACHEⅡ评分能较好判断手术时机,POSSUM评分能较好地预测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生理学及慢性病健康状况评分Ⅱ 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
原文传递
外伤性结直肠损伤25例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吴道宏 朱伟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1655-1656,共2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损伤的特点和结肠损伤Ⅰ期修复的适应证以及结直肠损伤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结直肠损伤25例临床资料。结果25例行急诊手术,20例(80%)行Ⅰ期手术,其中单纯肠管修补14例,切口感染2例;6例... 目的探讨结直肠损伤的特点和结肠损伤Ⅰ期修复的适应证以及结直肠损伤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结直肠损伤25例临床资料。结果25例行急诊手术,20例(80%)行Ⅰ期手术,其中单纯肠管修补14例,切口感染2例;6例行破裂结肠部分切除吻合术,吻合口漏1例,切口感染1例。2例行乙状结肠双腔造口+局部引流术,切口感染1例。结论了解结直肠损伤的特点,提高结直肠损伤的认识,掌握好结肠Ⅰ期修复的适应证、直肠损伤处理的特殊性是减少结直损伤并发症,提高外科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结直肠损伤 手术治疗 适应证
下载PDF
腹壁切口疝使用聚丙烯补片修补治疗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朱伟东 +1 位作者 唐惠君 梁建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1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聚丙烯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病人采用全身麻醉,采用Bald公司生产的聚丙烯平片补片,根据疝环大小决定不同手术方式。结果64例病例中,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8~45月,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聚丙烯补片修... 目的探讨聚丙烯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病人采用全身麻醉,采用Bald公司生产的聚丙烯平片补片,根据疝环大小决定不同手术方式。结果64例病例中,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8~45月,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聚丙烯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的有临床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切口疝 聚丙烯补片 治疗
下载PDF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朱伟东 曾红文 +3 位作者 吴道宏 蒋富兵 黄进团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3期1939-1940,共2页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121例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分别采用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R组)、P形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PR组)、P型空肠间置食管术(PI组)三种不同方法进行消化道重建,对其手...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121例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分别采用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R组)、P形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PR组)、P型空肠间置食管术(PI组)三种不同方法进行消化道重建,对其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饮食状况、消化道症状及营养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PI组预后营养指数(PNI)为50.1,分别高于PR组的42.6及R组的40.3(x2=3.984、3.911,均P〈0.05);PR组出现胃潴留综合征6例(14.3%),明显高于R组的2例(5.0%)(x2=4.235,P〈0.01);R组反流性食管炎高于PR组和PI组(x2=4.125、4.135,均P〈0.01);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后半年血浆蛋白及体质量下降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组1、3、5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8.1%、45.0%、23.4%;PR组分别为85.4%、43.1%、21.3%,PI组分别为85.1%、42.3%、21.3%,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P型空肠袢代胃术是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较为合适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全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原文传递
动脉灌注化疗对术前大肠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伟东 骆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950-1951,共2页
目的分析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对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对肿瘤细胞影响的机制。方法35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术前动脉灌注化疗采用动脉造影技术,经肿瘤营养动脉给予... 目的分析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对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对肿瘤细胞影响的机制。方法35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术前动脉灌注化疗采用动脉造影技术,经肿瘤营养动脉给予氟尿嘧啶1000mg,表阿霉素60mg,丝裂霉素10mg。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切除标本分别行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因子相关抗原染色)测定大肠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微血管密度计数采用Weidner方法分别计数癌中心、癌黏膜表面及癌旁组织的微血管数。结果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组大肠癌组织中心、癌黏膜表面及癌旁组织的MVD分别为(40.46±7.06)、(52.27±18.40)和(49.92±8.15);对照组大肠癌组织中心、癌黏膜表面及癌旁组织的MVD分别为(46.09±12.21)、(73.44±22.06)和(51.94±12.64)。两组之间癌黏膜表面的MV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及癌中心组织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可以降低大肠癌组织黏膜表面的微血管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药物疗法 微血管密度 动脉灌注化疗
原文传递
骶前静脉丛损伤出血的特点和防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道宏 朱伟东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8年第10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骶前静脉丛损伤出血的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980-2007年处理骶前静脉丛出血患者4例。其中3例为直肠癌根治Miles术发生骶前静脉丛出血;1例为臀部刀刺伤致骶前静脉丛出血。结果直肠癌Miles术中,发生骶前静脉丛出血3例... 目的探讨骶前静脉丛损伤出血的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980-2007年处理骶前静脉丛出血患者4例。其中3例为直肠癌根治Miles术发生骶前静脉丛出血;1例为臀部刀刺伤致骶前静脉丛出血。结果直肠癌Miles术中,发生骶前静脉丛出血3例。1例用缝合法止血成功;1例用缝扎、电烙止血无效,改用盐水纱垫填塞止血成功;死亡1例;1例左臀部刀刺伤致骶前静脉丛出血采用骶前创面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再予生物蛋白胶喷洒,止血成功。结论了解骶前静脉的解剖生理特点,提高对骶前静脉从出血的认识,避免易致损伤骶前静脉的手术操作方式,发生骶前静脉出血时,应根据损伤静脉部位及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前静脉丛 损伤 处理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预防普外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朱伟东 +1 位作者 吴道宏 蒋富兵 《中国农村卫生》 2013年第02Z期101-102,共2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普外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胜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7月~2012年6月我院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4n注射低分子肝素(45抗×... 目的前瞻性研究普外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胜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7月~2012年6月我院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4n注射低分子肝素(45抗×a活性单位/Kg),以后每24h注射低分子肝素(85抗xa活性单位/kg)至术后啁:对照组按相同方法应用注射用水、记录术后出血量;术后第2、7天作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前和术后第2、7天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出现DVTI例,发生率为5.5;3%(1/50);对照组出现DVT8例.发生率为26.6T%(8/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量、PLT、PT和APTT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CRP和Fbg在术后第2、7天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可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不增加术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腹部手术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抑癌因子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肠癌的表达
13
作者 高伟烨 文毅 +1 位作者 郭丁花 《医学新知》 CAS 2010年第3期144-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抑癌因子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大肠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大肠癌患者PTEN和VEGF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大肠癌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5.8%... 目的探讨抑癌因子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大肠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大肠癌患者PTEN和VEGF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大肠癌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5.8%(22/48),明显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1);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2.9%(35/48),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阳性率(P〈0.01);PTEN和VEGF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PTEN低表达和VEGF高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1),而与年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PTEN和VEGF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联合检测FFEN和VEGF蛋白的表达,对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抑癌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老年人重症急性胆管炎60例分析
14
作者 朱伟东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10期1649-1650,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特点、手术时机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人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老年人急性胆管炎均手术治疗,治愈44例(73.3%),死亡16例(26.7%),发病24h内手术者死亡3例(18.8...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特点、手术时机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人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老年人急性胆管炎均手术治疗,治愈44例(73.3%),死亡16例(26.7%),发病24h内手术者死亡3例(18.8%),明显低于发病24h后手术者死亡13例(81.3%,Χ^2=7.72,P〈0.01);术前休克已纠正手术者4JD例,死亡6例(15.0%),术前休克未纠正手术者20例,死亡10例(5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5,P〈0.01)。结论及早诊断、及时手术、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老年人急性重症胆管炎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胆道外科手术 老年人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32例胆石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15
作者 骆彪 宋式楚 +3 位作者 唐惠君 张树平 曾红文 《厂矿医药卫生》 2000年第4期267-26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石性胰腺炎(AGP)的诊治,特别是其手术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我院5年来收治的32例AGP病人,并将其分为梗阻性胆石性胰腺炎(OAGP)和非梗阻性胆石性胰腺炎(NOAGP)。结果:OAGP组15例作了早... 目的:探讨急性胆石性胰腺炎(AGP)的诊治,特别是其手术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我院5年来收治的32例AGP病人,并将其分为梗阻性胆石性胰腺炎(OAGP)和非梗阻性胆石性胰腺炎(NOAGP)。结果:OAGP组15例作了早期或急诊手术,13例治愈;NOAG组17例均先行非手术治疗,再行延期手术,均治愈结论我们认为:对OAGP在非手术治疗24~72小时内,如梗阻不能缓解,则应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性胰腺炎 AGP 诊断 外科手术 手术机时
下载PDF
P-糖蛋白检测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诊断价值
16
作者 朱伟东 唐惠君 +1 位作者 胡惠军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11期1600-1602,共3页
目的:探讨P-糖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gp蛋白和CEA在29例大肠癌和30例溃疡性结肠炎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大肠癌组织中P-gp表达的敏感性为65.5%,明显低于CEA的敏感性(96.8%),但P-g... 目的:探讨P-糖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gp蛋白和CEA在29例大肠癌和30例溃疡性结肠炎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大肠癌组织中P-gp表达的敏感性为65.5%,明显低于CEA的敏感性(96.8%),但P-gp的特异性为86.3%,明显高于CEA的特异性(57.6%)。在溃疡性结肠炎中P-gp表达的阳性率较低,而CEA表达的阳性率高达70%。结论:P-gp蛋白可在结肠组织中异位表达,对大肠癌的诊断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并可用于预测溃疡性结肠炎病变是否有癌变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糖蛋白 大肠癌
下载PDF
P糖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7
作者 朱伟东 唐惠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11期1771-1772,共2页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大肠癌组织中P-gp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g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局部浸...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大肠癌组织中P-gp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g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局部浸润深度、远处转移、Duke’s分期无关。结论临床检测大肠癌P-gp表达对大肠癌化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糖蛋白 结肠直肠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