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花青素紫芽茶树新品种紫嫣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纯婧 +5 位作者 杨昌银 杨洋 李伟 晓琴 黄嘉诚 唐茜 《中国茶叶》 2020年第9期8-11,14,共5页
紫嫣是从四川中小叶群体种中经单株选择、系统繁育的高花青素紫芽新品种。多年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紫嫣属晚生种,新梢芽、叶、茎均呈紫色,春季一芽二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和花青素含量分别为20.36%、4.41%、3.98%... 紫嫣是从四川中小叶群体种中经单株选择、系统繁育的高花青素紫芽新品种。多年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紫嫣属晚生种,新梢芽、叶、茎均呈紫色,春季一芽二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和花青素含量分别为20.36%、4.41%、3.98%、45.49%和2.73%。所制烘青绿茶,色青黛,汤色蓝紫清澈,有嫩香、蜜糖香,滋味浓厚尚回甘,叶底色靛青。茶炭疽病抗性为中抗、抗寒性较强。该品种于2017年9月获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为CNA20210455;2018年6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茶树(2018)510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嫣 茶树 新品种 花青素
下载PDF
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名山茶树基因身份证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冠群 吴祠平 +3 位作者 杨婉君 唐茜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9-474,503,共7页
【目的】揭可用于精准快速鉴别四川省名山茶树良种繁育场的茶树种质资源。【方法】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24份名山良种繁育场具有代表性的茶树品种进行指纹鉴定和种质识别研究。【结果】供试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3~0.89,在0.89可将24份... 【目的】揭可用于精准快速鉴别四川省名山茶树良种繁育场的茶树种质资源。【方法】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24份名山良种繁育场具有代表性的茶树品种进行指纹鉴定和种质识别研究。【结果】供试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3~0.89,在0.89可将24份材料完全区分开,其中特色茶树品种紫嫣在0.3与其他23份品种分开,单为一类,反映出该品种与其他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较远。使用7对引物的PCR扩增基因型排列组合,赋予一定的阿拉伯数字,构建出的分子二维码,能被众多扫码机器识破进行快速解读。【结论】构建的二维码身份证可实现对24份茶树品种精确鉴定,为名山茶树良种场种质资源鉴定与保护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分子二维码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及肥料对幼龄茶树生长及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伟 唐茜 +4 位作者 张莹 陈伟 王正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36,共9页
为明确施肥方式和肥料对幼龄茶树生长和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设置两种施肥方式(沟施和撒施)和不同肥料(尿素、复合肥A、复合肥B)两因素田间肥效试验,研究其对茶树形态指标和新梢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及茶树根、叶中N、P、K含量的影响。... 为明确施肥方式和肥料对幼龄茶树生长和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设置两种施肥方式(沟施和撒施)和不同肥料(尿素、复合肥A、复合肥B)两因素田间肥效试验,研究其对茶树形态指标和新梢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及茶树根、叶中N、P、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FCA处理的茶树株高、粗根重、根幅、冠幅、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显著增加,分别比CK高78.18%、200.89%、131.12%、69.63%、7.49%、26.75%。FCB处理的株重、根重、细根重、粗根数和主干直径显著增加,分别比CK高186.16%、250.19%、348.45%、145.78%、38.71%。FU处理的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CK高21.51%;各施肥处理的咖啡碱含量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FCA处理的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茶氨酸等主要氨基酸组分含量和茶叶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比CK显著提高。FCB处理的GC、EGC、E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比CK高94.44%、35.23%、14.86%。FCA处理的EGCG、GCG、ECG、CG含量最高,分别比CK高35.88%、62.32%、28.92%、12.50%,且差异显著。FU处理的细根和FCA处理的粗根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FCB处理的细根和粗根P、K含量均最高,与CK差异显著。新植茶园施肥处理,可促进茶苗株高、主干直径增长、根系生长和新梢主要生化成分含量提高,同时叶片N、P、K积累量均增加,为茶树生长及品质保证提供物质基础。施肥可显著增加茶树根幅、树幅,缩短茶园投产时间。从施肥成本及效果来看,幼龄茶园宜采用沟施复合肥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幼龄茶树 生化成分 茶树生长
下载PDF
雷波野生茶树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斌 王留彬 +4 位作者 徐新涛 胡灿 刘琴玲 唐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129,共8页
【目的】了解和利用雷波野生茶树资源,并探究其演化地位。【方法】采用SSR荧光标记引物,结合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首次系统分析雷波野生茶树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其他5个野生茶树群体的亲缘关系。【结果】15对SSR标记在108份供试材料... 【目的】了解和利用雷波野生茶树资源,并探究其演化地位。【方法】采用SSR荧光标记引物,结合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首次系统分析雷波野生茶树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其他5个野生茶树群体的亲缘关系。【结果】15对SSR标记在108份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89条等位基因和221种基因型,其中50份雷波茶树材料中共检测到76条等位基因、29条特有等位基因和143种基因型。以群体为单位比较时,雷波野生茶树群体的等位基因数(A)、平均单个标记基因型数、基因多样性(H)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7个茶树群体中均为最高,分别为76、9.5333、0.5976和0.5455,杂合度处于较低水平(He)为0.4511。不同野生茶树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818~0.2552,雷波野生茶树群体与四川大邑野生茶树群体遗传距离最小,其次是荥经野生茶树群体,与云南凤庆野生茶树群体遗传距离最大。108份材料个体聚类分析表明:大部分来自雷波的材料聚在一起,但也有少量单株分散在四川5个野生茶树群体中;栽培型茶树品种与野生型茶树整体亲缘关系较远。【结论】雷波野生茶树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资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波野生茶树 遗传多样性 SSR分子标记
下载PDF
茶树光合特性季节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邹瑶 陈盛相 +2 位作者 许燕 唐茜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0-216,共7页
【目的】明确茶树叶片光合参数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方法】对25个茶树品种春、夏、秋季叶片光合参数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除胞间CO_2浓度(Ci)和羧化率(CE)的峰值分别出现在秋季和春季外,其余茶树叶片光合参数的峰值均出现在夏季。春... 【目的】明确茶树叶片光合参数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方法】对25个茶树品种春、夏、秋季叶片光合参数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除胞间CO_2浓度(Ci)和羧化率(CE)的峰值分别出现在秋季和春季外,其余茶树叶片光合参数的峰值均出现在夏季。春季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_n)受空气相对湿度RH和气孔导度(G_s)的直接影响较大;夏季受C_i的直接影响较大;秋季茶树P_n主要受CE、蒸腾速率(E)和水分利用率(WUE)的影响,其中蒸腾速率对净光合速率的直接作用较大。【结论】季节对茶树光合性能影响较大,夏季茶树的光合性能最强,春季相对较弱。春茶期间加强茶树的水分管理将有利于茶树光合速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光合作用 季节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四川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及高EGCG资源筛选 被引量:9
6
作者 谢文钢 李晓松 +5 位作者 陈玮 杨雪梅 文维奇 高先荣 唐茜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30-2438,共9页
为促进四川茶树资源评价与茶树特异资源鉴定,本文利用11对SSR引物对109份四川茶树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并对其夏梢的茶多酚含量及儿茶素组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1对SSR引物共扩增出35个观测等位基因,遗传多态信息量... 为促进四川茶树资源评价与茶树特异资源鉴定,本文利用11对SSR引物对109份四川茶树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并对其夏梢的茶多酚含量及儿茶素组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1对SSR引物共扩增出35个观测等位基因,遗传多态信息量(PIC)、Nei’s多态性指数及Shannon信息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58、0.58、0.98。将109份种质资源聚为7个类群,在分子水平上具有较大差异性,材料来源地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同时对茶多酚及儿茶素组分进行分析,109份材料夏梢的茶多酚为(21.59%±0.25%)^(30.56%±0.72%)(平均25.17%±1.87%),儿茶素为21.82%~25.04%(平均23.29%),酯型儿茶素为17.91%~22.08%(平均19.46%),EGCG为9.71%~16.24%(平均13.86%)。结果显示,四川茶树资源遗传背景较复杂,遗传基础较宽且差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中筛选出一批特异资源材料,其中高儿茶素资源8份(>19%),高酯型儿茶素资源10份(>15%),高EGCG资源14份(>13%),超高EGCG资源的5份(>15%)。为核心茶树资源圃建设及高EGCG资源鉴定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SSR 遗传多样性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特异资源
下载PDF
四川3个特色茶树品种芽叶性状及光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谢文钢 陈玮 +2 位作者 颜麟沣 唐茜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3-822,共10页
为明确峨眉问春、川茶2号、紫嫣等3个四川特色品种的光合性能和生产潜力,本研究以常绿品种福鼎大白茶和紫化品种紫娟为对照,考察了3个品种春夏梢叶片的光合指标、叶绿素荧光、光合色素含量以及芽叶性状。结果表明,川茶2号的春、夏季的... 为明确峨眉问春、川茶2号、紫嫣等3个四川特色品种的光合性能和生产潜力,本研究以常绿品种福鼎大白茶和紫化品种紫娟为对照,考察了3个品种春夏梢叶片的光合指标、叶绿素荧光、光合色素含量以及芽叶性状。结果表明,川茶2号的春、夏季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_(n))和水分利用率(WUE)较高;其Φ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和潜在活性(F_(v)/F_(0))最高,光化学猝灭系数(qP)、光系统ΦPSⅡ能量分配中光化学反应的相对份额(P)和反应中心耗散的相对份额(E_(X))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峨眉问春的春季P_(n)和WUE最高;但夏季P_(n)较低,其Φ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和潜在活性(F_(v)/F_(0))最低,光合电子传递速率(Φ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_(v)'/F_(m)'及ΦPSⅡ实际光合能力PhiPS2)最慢。紫嫣的春、夏季Φ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_(v)'/F_(m)')最高,P_(n)及光合色素含量较高。与春季相比,各品种的夏季蒸腾速率(T_(r))和气孔限制值(L_(s))升高,而WUE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降低。产量方面,川茶2号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峨眉问春的产量与福鼎大白茶的差异不显著,紫嫣则显著低于福鼎大白茶(P<0.05)。可见,川茶2号的光合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其产量最高;峨眉问春的春季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率较高,但夏季较低,其产量较高;紫嫣的光合色素及光合能力较高,但产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芽叶性状 产量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四川移栽野生大茶树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冠群 +4 位作者 吴祠平 李晓松 胡灿 胡尧 唐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4-8,共5页
为四川大邑移栽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科学保护提供参考,采用GPS定位对四川移栽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进行编号与拍照,并对其相关性状进行调查和叶芽采集,利用9对SSR核心引物对41份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全基因组基因分型及遗传... 为四川大邑移栽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科学保护提供参考,采用GPS定位对四川移栽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进行编号与拍照,并对其相关性状进行调查和叶芽采集,利用9对SSR核心引物对41份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全基因组基因分型及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对SSR引物在41份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中共检测到41个等位基因和75种基因型,每对引物检测到3~7个等位基因,平均4.6个,4~18种基因型,平均8.33种。PCR扩增条带的基因多样性指数、扩增位点的多态性信息指数和杂合度分别为0.501 7~0.713 0、0.443 1~0.761 0和0.561 0~0.731 7,平均分别为0.624 9、0.571 6和0.577 2。在遗传距离为0.28处,UPGMA聚类方法将41份移栽野生大茶树种质资源分为4类。Ⅰ类包含CDDY5和CDDY9,Ⅱ类包含CDDY24和CDDY32,Ⅰ类和Ⅱ类均占群体样本总数的4.8%;Ⅲ类包含CDDY40、CDDY37、CDDY38、CDDY35和CDDY8,占群体样本总数的12.1%;Ⅳ类包含CDDY14、CDDY15和CDDY28等32个材料,占群体样本总数的78%。移栽野生大茶树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建议筛选具有当地特色的部分野生大茶树进行驯化栽培,并对其进行合理科学利用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茶树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试论规范化管理模式在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9
作者 伍有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0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模式在麻醉药品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麻醉科于2014年1月开始对麻醉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在对麻醉药品进行一段时间的规范化管理后,比较进行规范化管理前后麻醉药品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在2013年6月至2...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模式在麻醉药品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麻醉科于2014年1月开始对麻醉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在对麻醉药品进行一段时间的规范化管理后,比较进行规范化管理前后麻醉药品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期间(未对麻醉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我院麻醉科共发生麻醉药品意外事件13起,其中有麻醉药品破损事件11起,有麻醉药品丢失事件2起。在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对麻醉药品进行了规范化管理),我院麻醉科未发生麻醉药品意外事件。与进行规范化管理前相比,进行规范化管理后我院麻醉科麻醉药品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麻醉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能够降低麻醉科麻醉药品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 规范化管理模式 麻醉药品管理 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藏茶茶褐素组分特征及其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智雄 +5 位作者 张钰玉 胥伟 赵许朋 谢文钢 刘阳 刘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2-590,共9页
借助膜分离技术对藏茶茶褐素进行分级制备,得到4个茶褐素组分(theabrownine fractions,TBFs),其分子质量范围分别为5~10 kDa(TBFs1)、>10~50 kDa(TBFs2)、>50~100 kDa(TBFs3)和>100 kDa(TBFs4),并对这4个组分进行理化特性、微... 借助膜分离技术对藏茶茶褐素进行分级制备,得到4个茶褐素组分(theabrownine fractions,TBFs),其分子质量范围分别为5~10 kDa(TBFs1)、>10~50 kDa(TBFs2)、>50~100 kDa(TBFs3)和>100 kDa(TBFs4),并对这4个组分进行理化特性、微观结构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活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藏茶茶褐素的分子质量不低于5 kDa,4个不同分子质量范围的茶褐素组分均呈弱酸性,具有不同含量的酚羟基、羧基以及蛋白质和多糖等络合物。光谱学分析显示,藏茶茶褐素属多羟基酚类物质,在202 nm附近有一特征吸收峰;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不同茶褐素组分的聚集形态差异明显。活性分析表明,藏茶茶褐素在10~80μg/mL范围内其质量浓度与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呈线性正相关,且各组分间活性差异显著,其中活性最强的茶褐素组分为TBFs4(>100 k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茶 茶褐素 膜分离 理化特征 抗氧化活性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
下载PDF
绿陈茶发酵后主要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邹瑶 齐桂年 +3 位作者 刘婷婷 李伟 黄亚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13-117,共5页
以绿陈茶为原料通过潮水后固体发酵,分析茶叶中主要品质成分及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后,绿陈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分别下降了52.87%和87.12%,简单儿茶素降低了80.88%,酯型儿茶素降低了90.66%,其中EGCG降幅达92.7%,但没食子... 以绿陈茶为原料通过潮水后固体发酵,分析茶叶中主要品质成分及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后,绿陈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分别下降了52.87%和87.12%,简单儿茶素降低了80.88%,酯型儿茶素降低了90.66%,其中EGCG降幅达92.7%,但没食子酸含量增加了888.72%;绿陈茶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下降了53.67%,叶绿素下降了27.6%,但可溶性糖及水溶性果胶含量分别增加了53.4%和50.15%,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分别增加了33.33%、15.26%和129.3%。发酵后,茶样中的香气物质总含量相较于绿陈茶增加了235.80%,并新增了香叶醇、苯并环庚三烯,但二甲基-2-异丙基苯和1-甲基萘不再检测出,芳樟醇及其氧化产物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植醇和3-甲基-2丁烯基苯是所有茶样中含量最多的两类香气成分。经感官评定发酵后的茶样具有典型的四川黑茶品质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陈茶 发酵 品质成分 香气成分
下载PDF
基于因子及聚类分析的25个茶树品种光合性能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邹瑶 许燕 +2 位作者 陈盛相 唐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6,共8页
【目的】对25个茶树品种春、夏、秋季的光合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Li-6400光合系统测定不同茶树春、夏、秋季新梢叶片的光合参数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因子分析提取的2个因子可以概括81.16%的光合参数信息,因子1主要受净光合速... 【目的】对25个茶树品种春、夏、秋季的光合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Li-6400光合系统测定不同茶树春、夏、秋季新梢叶片的光合参数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因子分析提取的2个因子可以概括81.16%的光合参数信息,因子1主要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羧化率(CE)的影响,因子2主要受水分利用率(WUE)和蒸腾速率(Tr)的影响;春季,铁观音、菊花春的光合因子综合得分较高;夏季,浙农113和中茶302得分较高;秋季,浙农113和巴渝特早得分较高。系统聚类将所有材料分为2类,其中大部分茶树夏季的叶片为一类,具有较高的Pn和WUE;春、秋季的所有茶树叶片及黔湄502等6个茶树品种的夏季叶片为一类,具有较高的Pn、Gs、Ci和Tr,但WUE较低。【结论】制定栽培管理措施时应因时因品种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品种 光合作用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雷波野生茶树资源春季新梢主要生化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斌 王留彬 +3 位作者 韩浩蕾 徐新涛 唐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0-397,共8页
为了探究四川雷波野生茶树资源的主要生化成分质量分数特点及多样性水平,同时发掘新的茶树育种材料,以雷波50份野生茶树资源为研究对象,采其春季一芽二叶新梢制成生化样并测定其主要生化成分。结果表明:50份资源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 为了探究四川雷波野生茶树资源的主要生化成分质量分数特点及多样性水平,同时发掘新的茶树育种材料,以雷波50份野生茶树资源为研究对象,采其春季一芽二叶新梢制成生化样并测定其主要生化成分。结果表明:50份资源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和水浸出物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4%~4.29%、13.97%~20.82%、3.75%~5.30%、8.76%~16.12%和35.10%~48.60%,平均值分别为2.58%、16.99%、4.62%、12.06%和41.39%。基于生化成分的变异系数(CV)为7.54%~28.58%,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94~2.03。聚类分析可将50份野生茶树资源分为4大类群,各类群的生化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来看,雷波野生茶树资源的生化成分变异幅度大、多样性水平较高,且咖啡碱质量分数较高,初步筛选得到咖啡碱质量分数≥5.0%的特异资源9份。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雷波野生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波野生茶树 生化成分 多样性 咖啡碱
下载PDF
幼龄茶园栽培管理新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琴玲 +2 位作者 杨雪梅 文维奇 唐茜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第9期9-11,共3页
四川省茶园面积名列全国前列,在新建或老茶园改种过程中,幼龄茶园管理问题较为突出,投入较大、投产周期长,幼龄期没有或少有产出。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幼龄茶园管理方面的一些新技术、新经验,供茶企或茶农参考。
关键词 幼龄茶园 栽培 管理
下载PDF
植物中的咖啡碱:从合成途径研究到转基因作物 被引量:3
15
作者 齐桂年 +3 位作者 陈盛相 王丽鸳 韦康 成浩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49-1858,共10页
在植物细胞中咖啡碱的核心合成途径为:黄嘌呤核苷→7-甲基黄嘌呤核苷→7-甲基黄嘌呤→可可碱→咖啡碱,即3次顺序甲基化反应和1次核糖水解过程。目前已经从茶树等植物中分离出催化上述甲基化反应的酶,并克隆得到编码这些酶的基因。在... 在植物细胞中咖啡碱的核心合成途径为:黄嘌呤核苷→7-甲基黄嘌呤核苷→7-甲基黄嘌呤→可可碱→咖啡碱,即3次顺序甲基化反应和1次核糖水解过程。目前已经从茶树等植物中分离出催化上述甲基化反应的酶,并克隆得到编码这些酶的基因。在此基础上,利用RNAi干扰和农杆菌介导法等技术,已成功培育出低咖啡碱饮料作物茶树和咖啡以及能合成咖啡碱的烟草和菊花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咖啡植物 咖啡碱 合成途径 N-甲基转移酶:转基因
原文传递
茶树品种峨眉问春和川茶2号新梢主要生化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文钢 陈玮 +2 位作者 杨洋 唐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92-1601,共10页
为了解峨眉问春和川茶2号在四川茶区的产量及鲜叶品质,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翠屏、沐川、名山茶区的峨眉问春和川茶2号的芽叶性状和主要生化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三地的峨眉问春芽叶较长较重,发芽密度与对照相当;其春、夏梢的茶多... 为了解峨眉问春和川茶2号在四川茶区的产量及鲜叶品质,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翠屏、沐川、名山茶区的峨眉问春和川茶2号的芽叶性状和主要生化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三地的峨眉问春芽叶较长较重,发芽密度与对照相当;其春、夏梢的茶多酚、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游离氨基酸总量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川茶2号芽叶较重实,发芽密度显著(P<0.05)高于对照;其春、夏梢的水浸出物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茶多酚、儿茶素含量及酚氨比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其春梢的茶氨酸、鲜爽味氨基酸含量及儿茶素品质指数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儿茶素苦涩味指数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峨眉问春和川茶2号在三地均表现出高产潜力及较好的适应性。川茶2号具有鲜爽、苦涩味轻的生化物质基础,可开发高档名优绿茶,可在四川全省茶区推广。峨眉问春鲜叶品质不及对照,可在川南早茶产区进行适度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峨眉问春 川茶2号 芽叶性状 生化成分
下载PDF
特早生型茶树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留彬 周斌 +1 位作者 刘琴玲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第2期23-25,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峨眉问春”等5个特早生型茶树新品种,包括它们的选育过程、生物学性状、物候期、生化成分和适制性等方面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针对特早生型茶树品种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特早生型茶树新品种的推广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树 品种 特早生型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茶叶冲泡振荡对主要品质成分浸出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齐桂年 +2 位作者 夏建冰 陈盛相 李建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81,共3页
为了分析茶叶冲泡后因携带产生的振荡对茶汤品质的影响,利用振荡器模拟茶叶冲泡携带过程对茶叶主要品质成分浸出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叶冲泡携带过程提高了茶汤中各种主要品质成分的浸出率,缩短了其达到最高浓度的时间,使茶汤浓... 为了分析茶叶冲泡后因携带产生的振荡对茶汤品质的影响,利用振荡器模拟茶叶冲泡携带过程对茶叶主要品质成分浸出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叶冲泡携带过程提高了茶汤中各种主要品质成分的浸出率,缩短了其达到最高浓度的时间,使茶汤浓度迅速提高,对酚氨比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泡 携带 浸出规律 品质成分 茶叶
下载PDF
茶树新品种——川茶6号 被引量:2
19
作者 晓琴 +4 位作者 陈盛相 杨雪梅 文维奇 颜麟沣 唐茜 《中国茶叶》 2020年第8期5-7,共3页
川茶6号是以崇庆枇杷茶群体种中的优良单株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的红绿茶兼制的茶树新品种。多年的品比比较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川茶6号萌芽早,芽叶较肥壮,产量高;内含物质丰富,春季一芽二叶鲜叶含水浸出物45.62%、茶多... 川茶6号是以崇庆枇杷茶群体种中的优良单株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的红绿茶兼制的茶树新品种。多年的品比比较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川茶6号萌芽早,芽叶较肥壮,产量高;内含物质丰富,春季一芽二叶鲜叶含水浸出物45.62%、茶多酚19.37%、氨基酸4.02%、咖啡碱3.93%,适制红茶和绿茶;抗寒能力强,适合在海拔1 000 m左右的山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品种 川茶6号
下载PDF
杂交一代作图群体大小对茶树QTL效应估计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敏 羿 +3 位作者 王丽鸳 韦康 成浩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3-1148,共6页
利用杂交一代(F_1)作图群体进行遗传定位是研究茶树数量性状的重要手段,然而F_1群体大小对定位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以327份龙井43×白毫早F_1群体及它们的春季发芽期、新梢颜色和叶形指数3个性状的田间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随机抽样... 利用杂交一代(F_1)作图群体进行遗传定位是研究茶树数量性状的重要手段,然而F_1群体大小对定位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以327份龙井43×白毫早F_1群体及它们的春季发芽期、新梢颜色和叶形指数3个性状的田间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生成60个不同大小的作图群体(n=50,100,150,200,250,300),并利用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进行QTL定位分析,以探讨F_1群体大小对茶树QTL定位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QTL效应估计受群体大小的影响显著;当群体达150份时可基本保证检出效应在10%以上的QTL,但并不能实现对QTL效应值的准确估计,且最高与最低估计值相差可达2. 83倍。因此在研究和育种工作中,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扩大作图群体,对于从较小F_1群体中得到的QTL效应值应谨慎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F1群体大小 QTL定位 效应估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