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宝灵颗粒配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
作者 黄志敏 唐兰芬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健宝灵颗粒配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12月儿科门诊及急诊就诊的76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指导家属合理喂养、纠正挑食和偏食,并给予口服多酶片,1~3岁者1片/次,2次/d,4~8... 目的:观察健宝灵颗粒配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12月儿科门诊及急诊就诊的76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指导家属合理喂养、纠正挑食和偏食,并给予口服多酶片,1~3岁者1片/次,2次/d,4~8岁2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葡萄糖酸锌片,1~3岁1片/次(70 mg),2次/d,4~8岁1.5片/次,2次/d,并口服健宝灵颗粒,1~5岁1袋/次,2次/d,6~8岁1袋/次,3次/d。口服药物包括多酶片、葡萄糖酸锌片、健宝灵颗粒均服用2周为1个疗程,1个月服1疗程,连用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总有效率6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个月体重增加(1.15±0.13)kg,对照组增加(1.04±0.11)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6个月内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次数(1.89±0.80)次,对照组(2.32±0.84)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宝灵颗粒配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简单方便、疗效可靠,并能提高患儿免疫力、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宝灵颗粒 葡萄糖酸锌 小儿 厌食症
下载PDF
丹参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组织SOD、MDA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广斌 +1 位作者 吴铁 坚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4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组织SOD、MDA的影响及探讨丹参素的脑损伤保护作用机理。方法 7日龄SD新生大鼠78只,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n=6);缺氧缺血模型组(n=18);丹参素低剂量组(n=18);丹参素中剂量组(n=18);丹参素高...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组织SOD、MDA的影响及探讨丹参素的脑损伤保护作用机理。方法 7日龄SD新生大鼠78只,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n=6);缺氧缺血模型组(n=18);丹参素低剂量组(n=18);丹参素中剂量组(n=18);丹参素高剂量组(n=18)。通过结扎左颈总动脉和吸入8%低氧混合气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不进行缺氧缺血处理。丹参素各治疗组按低、中、高剂量分别于造模后0、24h两个时点按15mg/kg、30mg/kg、60mg/kg腹腔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至0.5ml的丹参素注射液。缺氧缺血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于相应时点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假手术组于缺氧缺血后6h,HIBD组与各丹参素组于缺氧缺血后6h、24h、48h断头取脑,测定脑组织匀浆SOD、MDA。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氧缺血模型组新生大鼠大脑中MDA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应用丹参素治疗后MDA水平回降,SOD活性回升,且呈剂量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素有减轻新生大鼠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损伤作用,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丹参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新生大鼠
下载PDF
湛江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秀兰 何慧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14期2699-2701,共3页
目的:探讨湛江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II),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肺炎患儿进行血清MP抗体检测,对不同年度、不同季节、不同年龄及性别MP... 目的:探讨湛江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II),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肺炎患儿进行血清MP抗体检测,对不同年度、不同季节、不同年龄及性别MP肺炎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受检人数2825例,MP抗体阳性率为40.2%。阳性率的多少与不同的年龄段、不同性别有明显区别。0~1岁婴儿期MP感染率为9.5%;1~3岁组幼儿MP感染率为40.4%;4~6岁学龄前期MP感染发病率为45.4%;7~14学龄期MP感染率为48.3%。0~1岁组MP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5523,P<0.01)。男、女性肺炎患儿阳性率分别为36%、49.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891,P<0.0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结论MP肺炎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季节和年度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 抗体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广斌 叶中绿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662-1664,共3页
目的:评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急性咽结合膜热临床诊断标准的81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0.6~0.8mL.kg-1.d-1,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 目的:评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急性咽结合膜热临床诊断标准的81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0.6~0.8mL.kg-1.d-1,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1.d-1,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2组均为每天1次,连用3~5d;均予以常规液体疗法及对症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眼结膜充血消失时间及药物副作用;评价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眼结膜充血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5.7%、88.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咽结合膜热 小儿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庞国象 张振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08年第5X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对符合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诊断标准的8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均每天1次,...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对符合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诊断标准的8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均每天1次,连用3~5d。观察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及比较两组疗效。观察药物副作用。结果: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6.2%、73.8%,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2%、88.1%,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出现皮疹。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赖氨酸肌醇维B_(12)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广斌 叶中绿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4期583-584,共2页
目的:探讨赖氨酸肌醇维B_(12)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符合小儿厌食症临床诊断标准的103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5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锌片,1~3岁,1次1片,1日2次;4~7岁,1次1.5... 目的:探讨赖氨酸肌醇维B_(12)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符合小儿厌食症临床诊断标准的103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5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锌片,1~3岁,1次1片,1日2次;4~7岁,1次1.5片,1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赖氨肌醇维B_(12)口服液(浙江安贝特药业有限公司),5ml/次,2次/ d。均1个月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赖氨酸肌醇维B12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疗效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 厌食症 小儿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桑寄生黄酮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志东 吴晓松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0-812,共3页
目的:优化桑寄生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桑寄生总黄酮的含量为综合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50%乙醇、料液比1∶30、70℃下提取2.0 h,平均得率... 目的:优化桑寄生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桑寄生总黄酮的含量为综合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50%乙醇、料液比1∶30、70℃下提取2.0 h,平均得率为5.45 mg/g。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为桑寄生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寄生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总黄酮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力成像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及神经发育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玲 陈阳 +3 位作者 黄炳龙 敖当 蔡娜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张力成像(DTI)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I)及神经发育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早产儿149例,均行头部MRI+DTI检查,记录感兴趣区(ROI)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根据检查结果将早产儿分为WMI组4...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张力成像(DTI)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I)及神经发育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早产儿149例,均行头部MRI+DTI检查,记录感兴趣区(ROI)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根据检查结果将早产儿分为WMI组40例、nWMI组109例,并按检查时纠正胎龄分为33~34周、35~36周、≥37周,比较WMI组与nWMI组各胎龄FA值、ADC值。39例早产儿在纠正月龄约6个月时用格塞尔(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发育情况,其中适应性行为发育落后18例、个人-社会行为发育落后16例、大运动行为发育落后21例、精细运动行为发育落后25例、语言行为发育落后19例,Spearman相关法分析FA值、ADC值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nWMI组不同纠正胎龄阶段各ROI的FA值均高于WMI组(P均<0.05)。纠正胎龄33~34周,WMI组侧室旁白质、胼胝体膝部白质的ADC值高于nWMI组(P均<0.05);纠正胎龄35~36周,WMI组胼胝体膝部、内囊后肢ADC值高于nWMI组(P均<0.05);纠正胎龄≥37周,WMI组半卵圆中心白质、脑室旁白质、胼胝体膝部及内囊后肢白质ADC值高于nWMI组(P均<0.05)。大运动发育落后早产儿脑室旁白质的ADC值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594,P<0.05),认知行为发育落后早产儿内囊前肢的ADC值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524,P<0.05)。结论DTI检查的内囊前肢、后肢及脑室旁白质FA值可反映早产儿WMI情况,脑室旁白质ADC值可反映其大运动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损伤 弥散张力成像 神经发育 各向异性分数 表观弥散系数 格塞尔发育量表 早产儿
下载PDF
粪便差异菌群、代谢物联合弥散张量成像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刘玲 罗晗 +3 位作者 李银珊 李承燕 敖当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998-1003,共6页
目的探讨粪便16S rRNA基因测序、代谢组学技术联合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12月该院收治的出生胎龄<32周且体重<1500 g的71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MRI检查结果分为WMI组(n=23... 目的探讨粪便16S rRNA基因测序、代谢组学技术联合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12月该院收治的出生胎龄<32周且体重<1500 g的71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MRI检查结果分为WMI组(n=23)和非WMI组(n=48)。收集出生后24 h内及出生后14、28 d的粪便标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和LC-MS/MS代谢组学分析,纠正胎龄37~40周时完善头颅MRI+DTI检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差异代谢物及DTI联合对WMI的诊断效能。结果基于属水平诊断WM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5%CI:0.74~<1.00),WMI1和非WMI1差异代谢物集诊断WMI的AUC为0.98(95%CI:0.96~0.99)。胼胝体压部的ADC值(r^(2)=0.2302,P=0.001)、枕叶白质的FA值(r^(2)=0.2910,P=0.001)与肠道菌群结构最相关。差异性菌群、代谢物联合FA值(侧脑室旁白质和胼胝体压部)诊断WMI的AUC为0.98(95%CI:0.93~<1.00)。结论特征性肠道菌群、差异代谢物和DTI参数可在很大限度上区分WMI和非W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 肠道菌群 16S rRNA基因测序 LC-MS/MS代谢组学分析 弥散张力成像
下载PDF
微生物-肠-脑轴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银珊 刘玲 +2 位作者 罗晗 敖当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4年第5期1101-1106,共6页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I)包括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和脑室周围出血性梗死(PHI),前者是指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域的缺血性坏死,后者是指一种从出血进展到缺血的出血性脑损伤。随着对WMI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肠道微生物群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I)包括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和脑室周围出血性梗死(PHI),前者是指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域的缺血性坏死,后者是指一种从出血进展到缺血的出血性脑损伤。随着对WMI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肠道微生物群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肠道微生物作为肠道与神经系统之间重要的沟通媒介,在微生物-肠-脑轴中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脑白质损伤的发生、发展与修复均有影响,然而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早产儿WMI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白质损伤 菌群失调 微生物-肠-脑轴
原文传递
低体温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11
作者 刘玲 李银珊 +4 位作者 罗晗 敖当 蔡娜莉 向旻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58-266,共9页
目的了解入院低体温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菌群失调的特征。方法以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式选取出生胎龄<32周且出生身体质量<1.5 kg的早产儿。收集早产儿在出生后24 h内的胎粪样本。根据入院时体温将患儿分为两组:低体温组(体温<3... 目的了解入院低体温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菌群失调的特征。方法以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式选取出生胎龄<32周且出生身体质量<1.5 kg的早产儿。收集早产儿在出生后24 h内的胎粪样本。根据入院时体温将患儿分为两组:低体温组(体温<36℃)和正常体温组(体温≥36.5℃)。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比较纳入对象的粪便样本菌群多样性、群落组成以及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从2022年4-12月共纳入34例受试者(低温组19例,正常体温组15例)。与正常体温组相比,低体温组中p_Bacteroidota、c_Clostridia和c_Bacteroidia丰度显著增加(P值分别为0.031、0.042、0.031),低体温组Faecalibaculum、Dubosiella、Blautia、Faecalibaculum_rodentium的相对丰度也明显增加(P值分别为0.008、0.008、0.005、0.008)。低体温组与正常体温组的总体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CCA结果显示剖宫产的r2值最大(r2=0.4484,P=0.001),剖宫产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最大。结论低体温组患儿在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组成等方面存在菌群失调可能,优势属Faecalibaculum可能作为低温组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16SrRNA基因测序 极低出生体重儿 低体温 粪口菌属
下载PDF
加温加湿高流量通气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封业桥 +1 位作者 陈赞钢 蓝秋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14期141-144,共4页
目的:观察加温加湿高流量通气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60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高流量通气治疗,试验组进行加温加湿高流量通气... 目的:观察加温加湿高流量通气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60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高流量通气治疗,试验组进行加温加湿高流量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炎性指标与血气指标水平,临床治疗效果与辅助机械通气率。结果:试验组心率、呼吸、发热、肺部啰音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WBC、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CO_(2)、PaO_(2)、HCO_(3)^(-)及SaO_(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辅助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儿的相关治疗中,辅助以加温加湿高流量通气治疗,可明显的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机体炎性指标水平,改善血气指标水平,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辅助机械通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温加湿 高流量通气 重症肺炎
下载PDF
参麦皂苷注射液抗心肌缺血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黎菊凤 +1 位作者 詹小容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22-1325,共4页
目的:研究参麦皂苷注射液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1.冠脉结扎致大鼠心肌损伤模型,观察参麦皂苷注射液对大鼠心电图指标、心肌梗死面积、心肌酶的影响;2.大鼠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参麦皂苷注... 目的:研究参麦皂苷注射液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1.冠脉结扎致大鼠心肌损伤模型,观察参麦皂苷注射液对大鼠心电图指标、心肌梗死面积、心肌酶的影响;2.大鼠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参麦皂苷注射液对大鼠心电图(ECG)指标的影响;3.观察参麦皂苷注射液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4.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观察参麦皂苷注射液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参麦皂苷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心电图指标,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心肌酶水平,改善抗氧化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结论:参麦皂苷注射液有明显抗心肌缺血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改善血液流变、降低心肌耗氧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皂苷 心肌缺血 抗氧化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小檗碱对HL-60细胞增殖、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铭珍 黄秀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2-267,共6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小檗碱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影响。选用HL-60细胞体外培养,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6-96μg/ml)作用下,应用CCK-8法检测小檗碱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 本研究旨在观察小檗碱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影响。选用HL-60细胞体外培养,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6-96μg/ml)作用下,应用CCK-8法检测小檗碱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的凋亡水平及细胞周期的分布;用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VEGFR2 mRNA及VEGFR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小檗碱能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呈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随着小檗碱浓度增加,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同时VEGFR2 mRNA和VEGFR2蛋白表达减少。结论:小檗碱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改变HL-60细胞周期,下调VEGFR2 mRNA及VEGFR2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HL-60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新生儿破伤风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庞国象 陈广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2期46-47,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破伤风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92例新生儿破伤风预后的13个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时11个变量:胎龄、体重、潜伏期、痉挛持续时间、痉挛发作间期、起病... 目的分析新生儿破伤风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92例新生儿破伤风预后的13个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时11个变量:胎龄、体重、潜伏期、痉挛持续时间、痉挛发作间期、起病期、痉挛前期、体温不升、并发硬肿、止痉药剂量大小及开始治疗时间与死亡有关,多因素分析剔除了上述变量中的胎龄、体重、起病期、痉挛前期及并发硬肿5个变量。结论潜伏期、痉挛持续时间、痉挛发作间期、体温不升、止痉药剂量大小及开始治疗时间可能是早期评估新生儿破伤风预后的主要因素,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破伤风 预后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志敏 钟婕 +2 位作者 唐兰芬 黄雅莉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间苯三酚注射液20 mg/次,2次/d,疗程3~5d。结果:治疗组总...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间苯三酚注射液20 mg/次,2次/d,疗程3~5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5%,比对照组47.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 d内大便次数平均每天为(4.6±1.6)次,对照组平均每天为(8.0±2.2)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Na+、K+、HCO3-浓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持续时间治疗组为(118.5±25.7)h,对照组为(122.4±25.6)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腹泻症状,减轻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注射液 婴幼儿 秋季腹泻
下载PDF
喜炎平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广斌 叶中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12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符合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诊断标准的69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0.2~0.4ml/(kg·d)。分...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符合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诊断标准的69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0.2~0.4ml/(kg·d)。分1~2次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d),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均连用3~5d。两组均予常规液体疗法及对症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及两组疗效。观察药物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疤疹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优于利巴韦林,疗效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 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hs-CRP与肝转氨酶的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秀兰 张利滨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8期1298-1299,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肝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分析hs-CRP与肝转氨酶的关系。方法 80例IM儿童患者分成0~3岁、~6岁、~12岁3组,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肝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分析hs-CRP与肝转氨酶的关系。方法 80例IM儿童患者分成0~3岁、~6岁、~12岁3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0~3岁组hs-CRP明显增高,与~6岁、~12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转氨酶在~6岁、~12岁组升高明显,两组分别与0~3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6岁、~12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DH在各组均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病情越重,LDH越高。结论儿童IM的肝功能异常程度与年龄有关,hs-CRP的增高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hs—CRP 转氨酶
下载PDF
婴幼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化脓性扁桃体炎、败血症中WBC、CRP及PCT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秀兰 张利滨 《医学信息》 2012年第6期166-167,共2页
目的比较婴幼儿传单(IM)、化脓性扁桃体炎、败血症中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减少疾病间的误诊。方法选用IM组、化扁组、败血症组、非感染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M组、化扁组的WBC、CRP比较... 目的比较婴幼儿传单(IM)、化脓性扁桃体炎、败血症中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减少疾病间的误诊。方法选用IM组、化扁组、败血症组、非感染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M组、化扁组的WBC、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中WBC、CRP、PCT较其余三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WBC、CRP用于鉴别1M与化扃意义不大。若咽部有白色渗出物,且WBC、CRP增高,尤其PCT增高,提示败血症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扁桃体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WBC 败血症 CRP PCT 婴幼儿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银翘退热颗粒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敏娜 +3 位作者 李沙沙 吴玲 吴晓松 《今日药学》 CAS 2018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进一步建立控制银翘退热颗粒质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银翘退热颗粒处方中牛蒡子、薄荷、淡竹叶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银翘退热颗粒中连翘苷、牛蒡苷和甘草苷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可检测出牛蒡子... 目的进一步建立控制银翘退热颗粒质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银翘退热颗粒处方中牛蒡子、薄荷、淡竹叶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银翘退热颗粒中连翘苷、牛蒡苷和甘草苷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可检测出牛蒡子、薄荷、淡竹叶的特征斑点,斑点清晰,易于观察;甘草苷线性范围为0.006 25~0.021 9 m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5.18%,RSD为1.81%;连翘苷线性范围为0.006 08~0.021 3 m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7.0%,RSD为1.72%;牛蒡苷线性范围为0.066 0~0.231 mg·mL^(-1),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4.22%,RSD为3.55%,方法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均较好。结论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可行,能够为评价和控制银翘退热颗粒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翘退热颗粒 甘草苷 连翘苷 牛蒡苷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