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颖的眼部状态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夏利民 叶剑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6-167,170,共3页
在疲劳驾驶检测中,对眼部状态的判断是关键的步骤之一。为了对眼部状态进行有效的识别,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眼部状态识别 方法。该方法用眼部图像中的某些点的纹理单元的NTU值作为输入特征值,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作为分类器。为了进... 在疲劳驾驶检测中,对眼部状态的判断是关键的步骤之一。为了对眼部状态进行有效的识别,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眼部状态识别 方法。该方法用眼部图像中的某些点的纹理单元的NTU值作为输入特征值,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作为分类器。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又采用了Bagging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易于实现,准确度高,速度快,不受光照条件的影响,可以应用于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状态识别 纹理单元 RBF神经网络 BAGGING算法
下载PDF
新型含氟甾体类液晶的合成与相变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克刚 +2 位作者 沈悦海 王侃 闻建勋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81-187,共7页
设计并合成了 3个系列的侧位氟原子取代的甾类液晶 ,其相变行为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和 DSC进行验证 ,可以发现氟原子的取代位置不同 ,对化合物的相变性质影响很大。
关键词 液晶 铁电性 近晶相 氟甾体 合成 相变性质
下载PDF
含三氟乙氧基的二苯乙炔类液晶的合成和相变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侃 赵晨曦 +2 位作者 刘克刚 闻建勋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88-197,共10页
设计并合成了 4个系列的新型含三氟乙氧基羰基的其芳香环上含氟或不含氟原子取代的二苯乙炔类液晶化合物 ,其相变行为通过偏光显微镜和差热分析进行了测试和观察。发现目标化合物都呈现很宽的近晶 A相 ,当另一侧的碳氢链较短时 ,还有较... 设计并合成了 4个系列的新型含三氟乙氧基羰基的其芳香环上含氟或不含氟原子取代的二苯乙炔类液晶化合物 ,其相变行为通过偏光显微镜和差热分析进行了测试和观察。发现目标化合物都呈现很宽的近晶 A相 ,当另一侧的碳氢链较短时 ,还有较窄的向列相存在。芳香环上引入的氟原子在有利于向列相的同时压缩了近晶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近晶相 三氟乙氧基 二苯乙炔 二苯乙炔 合成 相变
下载PDF
碳纳米管/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动态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 被引量:8
4
作者 贺国文 谢玲 +1 位作者 谭凯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23-1130,共8页
依次用混强酸和SOCl2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改性,解决其在有机溶剂的溶解性和在基体聚酰亚胺中分散性问题,并采用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镜(TEM)对改性前后的MWNTs进行表征。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3,3’,4,4’-二苯甲酮四羧... 依次用混强酸和SOCl2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改性,解决其在有机溶剂的溶解性和在基体聚酰亚胺中分散性问题,并采用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镜(TEM)对改性前后的MWNTs进行表征。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为原料,以原位聚合法将改性碳纳米管掺杂聚酰亚胺(PI),制备MWNTs/PI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热重分析(TGA)、动态力学分析(DMA)和电容测试对材料的热性能、动态力学和介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MWNTs后,材料仍有很好的热稳定性,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随MWNTs增加而增强,在50℃和10%(质量分数)MWNTs时储能模量为2.307 GPa,比纯聚酰亚胺(PI)提高23.1%;材料的介电常数随着MWNTs含量的增加明显提高,在1MHz和10%时介电常数为66.7,是纯PI的18.6倍。制备的碳纳米管/聚酰亚胺材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热学、动态力学力学和介电性能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多壁碳纳米管 动态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下载PDF
热敏影像记录材料中显色剂微胶囊的制备 被引量:8
5
作者 岳春波 张宝全 《影像技术》 CAS 2008年第2期15-18,共4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一种热敏影像记录材料中,为了得到较低的灰雾和较高的稳定性,对显色剂进行微胶囊化的过程,并就其壁材对显色温度和显色温度范围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显色剂微胶囊 微胶囊技术 热敏记录材料
下载PDF
粘弹性阻尼材料在汽车NVH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谭亮红 +2 位作者 徐波 黄磊 欧阳沪湘 《特种橡胶制品》 2012年第4期29-32,64,共5页
简单介绍了粘弹性阻尼材料的机理和常用的粘弹性阻尼材料,并讨论了粘弹阻尼材料在汽车NVH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粘弹阻尼材料 商用车 NVH
下载PDF
新型含氟偶氮苯类液晶的合成和相变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侃 +2 位作者 刘克刚 杜雅芸 闻建勋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类新型的 4′- ( 4″- n -烷氧基亚苯基乙炔基 ) 4- n -己氧基偶氮苯及其两个系列的氟代化合物 ,它们的相变行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进行了测试及观察 ,发现它们均是液晶化合物 ,都呈现向列相和近晶相 ,并且... 设计并合成了一类新型的 4′- ( 4″- n -烷氧基亚苯基乙炔基 ) 4- n -己氧基偶氮苯及其两个系列的氟代化合物 ,它们的相变行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进行了测试及观察 ,发现它们均是液晶化合物 ,都呈现向列相和近晶相 ,并且发现该类化合物的相变行为与氟原子取代的数目与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相比较不含氟的同类化合物 ,氟原子的引入降低了化合物的熔点和清亮点 ,如果两个氟原子对称分布在液晶分子长轴向的两侧则有利于向列相的稳定性 ,相反分布于分子长轴一侧的两个氟原子有利于近晶相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含氟化合物 相变 有机化合物合成
下载PDF
对三氟甲氧基苯酚酯类液晶的合成和相变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闻建勋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7-302,共6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对三氟甲氧基苯酚酯类液晶,其相变行为通过DSC及偏光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和测试。这类液晶化合物都显示一个很宽的近晶A相和一个很窄的向列相,近晶A相的温度范围不随烷氧基端链的长度发生变化,而向列相的温度范围却... 设计并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对三氟甲氧基苯酚酯类液晶,其相变行为通过DSC及偏光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和测试。这类液晶化合物都显示一个很宽的近晶A相和一个很窄的向列相,近晶A相的温度范围不随烷氧基端链的长度发生变化,而向列相的温度范围却随着烷氧基链的增长而缩小。四氟苯环的引入降低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压缩了近晶相,却有利于向列相的形成。三氟甲氧基有利于近晶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液晶 三氟甲氧基 合成 相变性质
下载PDF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介电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江聪 贺国文 +2 位作者 陈俊 文杰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3-157,共5页
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为单体,以正硅酸乙酯和钛酸丁酯为SiO2和TiO2的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原位生成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复合薄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 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为单体,以正硅酸乙酯和钛酸丁酯为SiO2和TiO2的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原位生成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复合薄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膜的热亚胺化反应完全;纳米SiO2、TiO2均匀分散于PI基体中;复合膜透明性好,对紫外光吸收较好。热重分析(TG)和介电性能测试表明,得到了一种热稳定性好、介电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能够满足其在微电子器件领域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纳米二氧化硅 纳米二氧化钛 介电常数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Ag@PDA/P(VDF-HF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介电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光友 杨科 +1 位作者 于湘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74-4079,共6页
采用水热法以硝酸银、PVP和多巴胺为原料分两步制备得到了聚多巴胺包覆改性的银纳米线(Ag@PDA NWs),通过溶液共混以P(VDF-HFP)为基体制备了纳米线含量不同的Ag@PDA/P(VDF-HFP)复合材料。利用XRD、XPS、TEM对Ag@PDA的形貌、结构和化学成... 采用水热法以硝酸银、PVP和多巴胺为原料分两步制备得到了聚多巴胺包覆改性的银纳米线(Ag@PDA NWs),通过溶液共混以P(VDF-HFP)为基体制备了纳米线含量不同的Ag@PDA/P(VDF-HFP)复合材料。利用XRD、XPS、TEM对Ag@PDA的形貌、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多巴胺成功聚合并包裹在了银纳米线的表面。利用SEM、FT-IR、TG和阻抗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热稳定性和介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填料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效果极好。在1 kHz下,当填料的体积分数为7.9%(体积分数)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高达59,介电损耗只有0.22。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聚多巴胺层的包覆改性有效改善了纳米填料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容性,且逾渗体系的成功构建可以在较低的填料体积分数下得到优异的介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线 聚多巴胺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介电性能
下载PDF
Fe_(3)O_(4)/MXene/WPU复合膜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美洁 志伟 +1 位作者 杨科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30-4236,共7页
实现高电磁屏蔽性能的同时降低反射是目前电磁屏蔽材料所追求的。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直径为30~40μm,厚度为70~200 nm的Fe_(3)O_(4)纳米片,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发现结晶度良好。改变Fe_(3)O_(4)纳米片含量,... 实现高电磁屏蔽性能的同时降低反射是目前电磁屏蔽材料所追求的。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直径为30~40μm,厚度为70~200 nm的Fe_(3)O_(4)纳米片,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发现结晶度良好。改变Fe_(3)O_(4)纳米片含量,喷涂制备的Fe_(3)O_(4)/MXene/WPU复合膜的反射值能低至4.3 dB,反射功率(R)从0.81降至0.63,透射功率(T)仅为10^(-3)数量级。同样,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直径为180~200 nm、分散性良好的Fe_(3)O_(4)纳米微球。同等Fe_(3)O_(4)含量下纵向对比发现,含Fe_(3)O_(4)纳米片的复合膜电磁屏蔽性能稍高于含Fe_(3)O_(4)纳米球的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 Fe_(3)O_(4)纳米片 Fe_(3)O_(4)纳米球 纳米复合材料 喷涂
下载PDF
银/聚酰亚胺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亚 +3 位作者 文杰斌 陈俊 陈江聪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1-646,共6页
借助于PAA(poly(amide acid),聚酰胺酸)与Ag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及PAA的线团构象,以原位合成的Ag/PAA纳米复合溶液为基础,采用低温化学亚胺化使PAA亚胺化,得到PI(polyimide,聚酰亚胺)原位包覆的银纳米粒子。采用透射电镜、同步热分析... 借助于PAA(poly(amide acid),聚酰胺酸)与Ag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及PAA的线团构象,以原位合成的Ag/PAA纳米复合溶液为基础,采用低温化学亚胺化使PAA亚胺化,得到PI(polyimide,聚酰亚胺)原位包覆的银纳米粒子。采用透射电镜、同步热分析和阻抗分析等表征手段考察Ag/PI复合颗粒的形貌、热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等。结果显示,Ag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PI基体中,高温处理不会使其发生显著的迁移和团聚;复合颗粒的界面极化效应较明显。本实验是第一次尝试采用全原位方式制备高含银量的PI纳米介电复合材料,研究结果可为Ag/PI高介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新的工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 聚酰亚胺 银纳米粒子 化学亚胺化 性能表征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的改性及阻尼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耀东 贺国文 +1 位作者 陈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1006-21010,共5页
将两种含悬挂链的二元醇扩链剂(受阻酚二醇(TMP-derived diol)和2,2-2,2-二羟甲基丙酸卞基酯(BHP))和选用的单甘酯(GMS)分别与4,4-二苯醚二胺(ODA)以不同摩尔比混合扩链合成新型聚氨酯弹性体。用红外(FT-IR)、热分析(DSC)、动态力学性能... 将两种含悬挂链的二元醇扩链剂(受阻酚二醇(TMP-derived diol)和2,2-2,2-二羟甲基丙酸卞基酯(BHP))和选用的单甘酯(GMS)分别与4,4-二苯醚二胺(ODA)以不同摩尔比混合扩链合成新型聚氨酯弹性体。用红外(FT-IR)、热分析(DSC)、动态力学性能(DMA)来表征二醇扩链剂对聚氨酯弹性体的微相分离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悬挂链中基团的体积越大,阻碍作用越强;受阻酚二醇的引入使聚氨酯体系的玻璃化温度升高,两相相容性增加,而GMS、BHP扩链反而使聚氨酯体系玻璃化温度降低,相分离增加;悬挂的多碳支链及受阻酚基团有利于抬升在高于玻璃化温度一定区域的阻尼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改性 阻尼性能 扩链剂 悬挂链
下载PDF
石墨烯/聚酰亚胺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鸣玉 王亚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9,共8页
采用密闭氧化法制备氧化石墨,经过超声分散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然后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维生素C(Vc)为还原剂,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还原氧化石墨烯,得到还原状态的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 采用密闭氧化法制备氧化石墨,经过超声分散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然后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维生素C(Vc)为还原剂,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还原氧化石墨烯,得到还原状态的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最后采用原位复合、流涎成膜方法制备石墨烯/聚酰亚胺(rGO/PI)复合薄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graph,XPS)、热重分析/差式扫描量热分析(TGA/DSC)等多种表征方法对rGO和rGO/PI复合薄膜的形貌、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分析,用宽频介电谱仪测试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rGO是一种高效的导电填料,极少的添加量即可显著提高PI的介电常数,且对PI的其它性能影响较小。rGO/PI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随rGO填料含量的变化规律符合逾渗阈值模型,逾渗阈值f0为0.461%,临界指数q为0.523。当rGO含量(质量分数)为0.7%时,薄膜的介电常数为35.1,是纯PI的8.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石墨烯 逾渗体系 介电性能 密闭氧化法
下载PDF
氧化碳纳米管掺杂聚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非线性电导特性
15
作者 杨露茜 王浩源 +1 位作者 杨科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4-2139,共6页
使用高长径比填料,成功制备出了一种低逾渗阈值的非线性电导材料。采用混酸回流法制备了氧化多壁碳纳米管(Ox-MWCNTs),并以其为填料,使用涂覆工艺制备了一系列氧化多壁碳纳米管/聚醚酰亚胺(Ox-MWCNTs/PEI)复合薄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 使用高长径比填料,成功制备出了一种低逾渗阈值的非线性电导材料。采用混酸回流法制备了氧化多壁碳纳米管(Ox-MWCNTs),并以其为填料,使用涂覆工艺制备了一系列氧化多壁碳纳米管/聚醚酰亚胺(Ox-MWCNTs/PEI)复合薄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并通过非线性电导性能和介电性能测试研究了填料含量对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当Ox-MWCNTs的质量分数仅为3%时,复合材料就已经表现出了显著的非线性电导特性,非线性系数达到了6.2。同时,在保持低介电损耗的前提下,3%填料含量的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也从6.04提升到了14.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聚醚酰亚胺 复合材料 电导率 介电性能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人眼跟踪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夏利民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70-71,119,共3页
基于视觉的目标跟踪技术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特征的人眼跟踪算法。该方法以纹理特征为模式特征,采用粒子滤波算法进行人眼跟踪,为了适应人眼的开闭两种状态,又采用了双状态模型。纹理特征具有较好稳定性,可以不... 基于视觉的目标跟踪技术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特征的人眼跟踪算法。该方法以纹理特征为模式特征,采用粒子滤波算法进行人眼跟踪,为了适应人眼的开闭两种状态,又采用了双状态模型。纹理特征具有较好稳定性,可以不受目标的外形和比例变化的影响;而粒子滤波算法可以快速和有效地进行跟踪。最后,给出了将该方法用于人眼跟踪的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谱 粒子滤波器 人眼跟踪
下载PDF
聚酰胺酸盐稳定的金纳米催化剂用于羧酸的绿色合成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发国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7,共8页
使用一锅法成功制备了水溶性聚酰胺酸盐稳定的金纳米催化剂(AuNPs-PAAS),将该催化剂用于伯醇的催化氧化.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金纳米粒子在聚酰胺酸溶... 使用一锅法成功制备了水溶性聚酰胺酸盐稳定的金纳米催化剂(AuNPs-PAAS),将该催化剂用于伯醇的催化氧化.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金纳米粒子在聚酰胺酸溶液中处于均匀分散状态,金纳米尺寸约为5 nm.将制备的纳米金催化剂用于伯醇的氧化,评价了其在伯醇氧化成羧酸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显示,在空气为氧化剂,水为溶剂的条件下,AuNPs-PAAS对伯醇的催化氧化为高效的准均相催化过程,高选择性得到羧酸产物,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产物与反应体系分离和催化剂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盐 金纳米粒子 准均相催化 伯醇 氧化
原文传递
含1,3,2-二氧硼杂环的二苯乙炔类液晶的合成与相变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克刚 +1 位作者 王侃 闻建勋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76-180,共5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含 1 ,3 ,2 -二氧硼杂环的二苯乙炔类液晶 ,其相变行为通过DSC及偏光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和测试。整个系列化合物仅呈现一个向列相 ,在所合成的化合物中 ,随着碳链的增长 ,相变温度变化不大。
关键词 二苯乙炔 液晶 1 3 2-二氧硼杂环 相变性质 合成
下载PDF
化学接枝对碳纤维结构及其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邹恒 董文洋 +2 位作者 岳春波 王丽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8-73,共6页
以丙二酸环(亚)异丙酯和多乙烯多胺对碳纤维进行化学接枝反应,并制备了碳纤维/环氧树脂(CF/EP)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动态力学分析对碳纤维和CF/EP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和测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 以丙二酸环(亚)异丙酯和多乙烯多胺对碳纤维进行化学接枝反应,并制备了碳纤维/环氧树脂(CF/EP)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动态力学分析对碳纤维和CF/EP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和测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比较了2种接枝反应对碳纤维结构及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分别成功接枝了-COOH和-NH2,且多乙烯多胺的接枝反应对碳纤维表面和CF/EP复合材料断面产生的效果更为突出,2种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4.4%和17.5%,Tg分别提高了3.1℃和8.2℃,多乙烯多胺的接枝反应对改善界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化学接枝 多乙烯多胺 复合材料 界面
下载PDF
Hydrothermal Synthesis,Cryst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 1D Chain Copper(Ⅱ) Polymer with 3-(2-Pyridiyl)-1H-1,2,4-triazole(Hpt) 被引量:4
20
作者 谭雄文 昶红 +2 位作者 陈志辉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967-1971,共5页
A new 1D copper(Ⅱ) polymer [Cu(Hpt)(3,5-DMBA)]n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with copper acetate,3-(pyridin-2-yl)-1,2,4-triazole(Hpt) and 3,5-dimethylbenzoic acid(3,5-DMBA). It crystallizes in tric... A new 1D copper(Ⅱ) polymer [Cu(Hpt)(3,5-DMBA)]n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with copper acetate,3-(pyridin-2-yl)-1,2,4-triazole(Hpt) and 3,5-dimethylbenzoic acid(3,5-DMBA). It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with a = 8.1974(6),b = 8.3280(6),c = 12.5021(9) ?,α = 84.3320(10),β = 71.8870(10),γ= 65.4560(10)o,V = 737.44(9) ?~3,Dc = 1.612 g/cm3,Z = 2,F(000) = 366,GOOF = 1.035,R = 0.0298 and w R = 0.0855. The crystal structure is a one-dimensional(1-D) chain in which the Cu(Ⅱ) is five-coordinated with square pyramidal geometry. The crystal structure shows that the whole molecule consists of two copper ions bridged by two μ12-η:η0-3,5-dimethylbenzoic acid anions and two 3-(pyridin-2-yl)-1,2,4-triazole molecules.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Cu(Ⅱ) ion is CuO+2N_3. The luminescence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lex were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Ⅱ) polymer luminescence and thermal properti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