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陇右与刘秀平陇战争 被引量:1
1
作者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5-77,共3页
东汉初年的刘秀平陇战争,可谓是其统一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役。刘、隗双方隔陇山而峙,在屡次攻防的过程中,地理因素成为了战役指导的核心,争夺泾、汧防线、奇袭略阳、会师高平等主要战役的打响无不体现着双方在地形要素运用上的运筹帷幄。
关键词 陇右 陇山 地形
下载PDF
翻转课堂理念及其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101
2
作者 郝林晓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0-86,共7页
翻转课堂是当代世界课堂教学形态的典范之作。翻转课堂的关键词是"翻转",它指的是课程与教学地位的翻转、教与学流程的翻转、"做学"与"听学"方式的翻转。未来教学改革的关键词是"一体化"、&qu... 翻转课堂是当代世界课堂教学形态的典范之作。翻转课堂的关键词是"翻转",它指的是课程与教学地位的翻转、教与学流程的翻转、"做学"与"听学"方式的翻转。未来教学改革的关键词是"一体化"、"共生体"与"学教"。走向课程与教学的内融、构筑学习活动的协同创新体、推进"教学"概念的重构等是翻转课堂理念对我国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课堂教学改革 “共生体” “学教”
原文传递
论高效课堂的建构 被引量:44
3
作者 龙宝新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2-129,共8页
高效课堂是技术与艺术构成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技术——课堂技艺——课堂艺术"勾勒出了高效课堂建构的线路图。高效课堂创建始于一系列技术性的课改思路、模式与方案,课堂技术是浓缩课改经验、集成课改理念、固化课改智慧、型... 高效课堂是技术与艺术构成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技术——课堂技艺——课堂艺术"勾勒出了高效课堂建构的线路图。高效课堂创建始于一系列技术性的课改思路、模式与方案,课堂技术是浓缩课改经验、集成课改理念、固化课改智慧、型构课堂形态的物质依托。课堂技艺是在课改实践中适用现成课堂技术的结果,是公共理念与具体情境、课堂模式与个人创造、稳态课堂与变革课堂的双向互生实践。高效课堂艺术是赋予高效课堂以张力的课改理想,它始终以"可望而不可即"的方式引领高效课堂不断超越技术的层面与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技术 课堂艺术 课堂技艺 高效课堂
原文传递
论当代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合理内涵与理想框架 被引量:27
4
作者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57,共6页
教师专业标准研制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当代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标准是指国家为宏观规范教师教育发展走向,彰显教师行业的个性,引导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专门用于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状态的、多层次的质量规格体系。... 教师专业标准研制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当代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标准是指国家为宏观规范教师教育发展走向,彰显教师行业的个性,引导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专门用于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状态的、多层次的质量规格体系。制定教师专业标准的根本使命是服务和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关注本土的教育问题,是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研制的两大基点。当代我国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应该由三个板块构成:通用标准、形式标准和内容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标准 内涵 框架
下载PDF
教师专业能力成长模式探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3,共3页
教师专业化的国际潮流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亟待我们构建全新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本文试图从教师角色的变迁及学习化社会对教育的新使命入手,从反思——批判、人文——科学、经验——理性等维度,对教师专业能力成长模式进行全面的探索。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能力 教育能力 教学策略
下载PDF
隐喻在教育理论研究体系重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龙宝新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隐喻 教育学研究 哲学解释学 研究方法 运行机制
下载PDF
论教材的本质及其重建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超 黄灿灿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47,共6页
在不同背景中,教材本质呈现出多变性特征,"标准教科书""文本材料""生活经验""社会控制符号",就是这一本质在不同背景中的具体表现。在不同学科视野中,教材本质呈现出多维性特征,"文化精... 在不同背景中,教材本质呈现出多变性特征,"标准教科书""文本材料""生活经验""社会控制符号",就是这一本质在不同背景中的具体表现。在不同学科视野中,教材本质呈现出多维性特征,"文化精粹的集装箱与传输带""学生学习的材料""主流价值的搭载平台""社会建构的工具"是分别从知识论、学习论、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角度透视教材本质的产物。遴选优秀教材是实现教材现实本质的环节,好教材的评判尺度是:价值载荷力强,社会公允、关怀弱势,知识优选、体系严谨,促学助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视野 教材本质 教材遴选 好教材
下载PDF
论我国当代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主题 被引量:9
8
作者 龙宝新 《教师发展研究》 2017年第2期10-17,共8页
厘清当代改革主题是务实推进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当务之急。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关键环节是教师资格制度、师范大学建设、融入教育行业与政策环境建设。以教师资格制度改革为核心来优化新教师考证流程,在双专业性协同互促思想指导下... 厘清当代改革主题是务实推进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当务之急。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关键环节是教师资格制度、师范大学建设、融入教育行业与政策环境建设。以教师资格制度改革为核心来优化新教师考证流程,在双专业性协同互促思想指导下推进高品位师范大学建设,在教师教育与教育行业深度融合理念下探索大学区建设,自觉构建并存共生式教师教育政策环境,是我国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四大关键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制度 教师资格证 师范大学 教育行业 教育政策
下载PDF
试论我国大学新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8
9
作者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57,共3页
大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已成为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我国大学课程体系变革中亟需关注并弄清以下五个核心问题:新课程体系面对的现实情形;新课程体系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新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 大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已成为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我国大学课程体系变革中亟需关注并弄清以下五个核心问题:新课程体系面对的现实情形;新课程体系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新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新课程体系涉及的实质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课程体系 新课程体系构建
下载PDF
论教师的专业教育生活重建 被引量:6
10
作者 龙宝新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5-98,107,共5页
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其专业教育生活的构筑与完善。对教师专业教育生活认识上的误区会导致教师在专业教育实践中面临一系列隐忧,扼杀教育生活原本的自然性、和合性、丰富性与诗意性。以教师文化为基来理解专业教育生活,努力构筑一种文化... 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其专业教育生活的构筑与完善。对教师专业教育生活认识上的误区会导致教师在专业教育实践中面临一系列隐忧,扼杀教育生活原本的自然性、和合性、丰富性与诗意性。以教师文化为基来理解专业教育生活,努力构筑一种文化汇流、意义交织、指向总体化的教育生活世界,是重建教师专业教育生活的现实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教育生活 教师文化 专业教育生活重建
原文传递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5
11
作者 万荣根 《和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 2004年第3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语文 人格教育 知识结构 教学观念 中小学
下载PDF
从美国大学的发展看大学内部学术权力的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年第7期138-139,共2页
通过分析美国大学历史发展中内部学术权力的变化 ,提出了大学发展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学术权力要民主行使等几点启示 。
关键词 大学 学术权力 学术自治
下载PDF
论迈向幸福的教育——诺丁斯的幸福教育观探微 被引量:6
13
作者 郝林晓 龙宝新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8-82,共5页
幸福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是困扰当代教育改革的一道难题,诺丁斯对之进行了时代性的求解。幸福的内涵没有定论,幸福生活无模式可言,追求幸福才是幸福的真意。幸福具有多源性,家庭生活、卓异品性、人际关系、公共生活等都是幸福的泉眼。创建... 幸福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是困扰当代教育改革的一道难题,诺丁斯对之进行了时代性的求解。幸福的内涵没有定论,幸福生活无模式可言,追求幸福才是幸福的真意。幸福具有多源性,家庭生活、卓异品性、人际关系、公共生活等都是幸福的泉眼。创建幸福的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教会学生持家,培养他们的卓异德性,向学生进行关怀示范,积极倡导呈现式教学的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教育 幸福来源 教育目的 美国 诺丁斯
原文传递
论比较教育研究的文化使命 被引量:3
14
作者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2,共5页
任何教育现象都是表层的教育活动与深层的文化底蕴的统一体,比较教育研究是文化互动、文化对流、文化较量的重要场域。比较教育研究者承负着守护文化、发展文化、提升文化的艰巨使命。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作为民族国家的文化代表,研究主... 任何教育现象都是表层的教育活动与深层的文化底蕴的统一体,比较教育研究是文化互动、文化对流、文化较量的重要场域。比较教育研究者承负着守护文化、发展文化、提升文化的艰巨使命。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作为民族国家的文化代表,研究主体必须时刻惦记着自己的文化身份,认真履行增强本民族文化生命力、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维护民族文化安全性的文化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教育研究 文化生命力 民族文化安全性
原文传递
试析西方国家课堂教学的个别化实践 被引量:2
15
作者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2-54,共3页
本文探讨了西方国家适应学生个别差异 ,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个别化教学问题 。
关键词 个别化教学 个性差异 课堂教学 西方国家 个别教学 班级授课制
下载PDF
专业化视野中的教师发展观追问——基于教师文化的视角 被引量:3
16
作者 龙宝新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69-73,共5页
教师发展的实质不是专业人员身份的赋予、专业知能的增长、专业素质的建构、接受专业标准的"裁剪",而是教师教育生活方式的现实转变,是教师个体文化的点滴创生,是教师接受群体文化、教育文化的润泽。教师发展不是为了在资格... 教师发展的实质不是专业人员身份的赋予、专业知能的增长、专业素质的建构、接受专业标准的"裁剪",而是教师教育生活方式的现实转变,是教师个体文化的点滴创生,是教师接受群体文化、教育文化的润泽。教师发展不是为了在资格博弈机制中实现业内生存,而是为了在教育生活中实现自然、自由地发展。从单纯关注教师的自主发展、专业发展走向全面关注教师教育生活方式的形成、教师文化的成长,是当代教师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发展 文化发展 教师文化
下载PDF
井下转载破碎点粉尘分布特征及降尘系统研究
17
作者 郝永江 赵振保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150,共8页
为了改善综放工作面转载破碎区域的工作环境,结合粉尘分散度分析和现场实测得出转载机机头前1 m处、破碎机处及前刮板机和后刮板机处是四个主要的产尘位置。其中,转载机机头前1 m处持续不断地产生呼吸性粉尘,其PM5占比高达85.19%,原因... 为了改善综放工作面转载破碎区域的工作环境,结合粉尘分散度分析和现场实测得出转载机机头前1 m处、破碎机处及前刮板机和后刮板机处是四个主要的产尘位置。其中,转载机机头前1 m处持续不断地产生呼吸性粉尘,其PM5占比高达85.19%,原因在于煤块与带式输送机猛烈撞击后产生大量呼吸性粉尘;破碎机处也产生大量呼吸性粉尘,但积累呼尘的速率相对较慢,其PM10占比可达98%,这些粉尘主要来源于两防护罩间由于连接不吻合而产生的缝隙;前刮板机和后刮板机处可吸入粉尘占比相对稳定且比例较高,粉尘粒度分布相对均匀,这是由于此处煤块普遍较大且携带较高的势能,下落后产生大量微细粉尘。并根据每个产尘点的特性采用不同的喷雾降尘技术并设计相应的降尘系统:转载点喷雾形成全断面喷雾抑尘,破碎机喷雾将粉尘封闭在破碎机内部并沉降,前后刮板机喷雾利用雾群将粉尘完全覆盖。最后通过现场检验,PM5和PM10粉尘的降尘率都达到85%左右,降尘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载 破碎 呼吸性粉尘 粉尘分布 降尘系统
下载PDF
建构有效课程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君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54,共3页
回归生活世界,回到事件本身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的主题,也是课程理论发展的方向。从书本知识到学习者经验,从课程活动到生活“琐事”、“情景”,从由专家控制到大众博弈,课程与生活之间的界线在模糊。在当代,课程已经成为一个隐喻... 回归生活世界,回到事件本身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的主题,也是课程理论发展的方向。从书本知识到学习者经验,从课程活动到生活“琐事”、“情景”,从由专家控制到大众博弈,课程与生活之间的界线在模糊。在当代,课程已经成为一个隐喻、符号、文本,甚至成为一种生活的表象、一团任人揉搓的胶泥。课程的意义、深度、内涵在泯灭,课程原本携带的文化编码、原本潜存的精神气质不断被蒸发。课程的生活化和课程意义的多元化,正在影响着课程的生存.课程真正属于自我的成分正在被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生活化 课程理论 有效课程 课程资源
下载PDF
辨识有效课程,重建课程的“轨道” 被引量:1
19
作者 龙宝新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26,共3页
有效的课程是具备一定特征的,能够从心理上、功能上达至学生,和学生心灵“际遇”,发生“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的课程。树立有效课程意识是重建课程“轨道”精神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有效课程 “轨道”精神
下载PDF
知识论视野中的教学改革路向 被引量:1
20
作者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1-24,共4页
全新的教学观发端于对知识观的反思和创构,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全面付诸实践离不开教师知识观的革故鼎新。基于该教育逻辑,本文认为知识观的革命是"新课改"持续深化的重要着力点。打破本位论的知识观、唯真的知识确证观,自觉抵... 全新的教学观发端于对知识观的反思和创构,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全面付诸实践离不开教师知识观的革故鼎新。基于该教育逻辑,本文认为知识观的革命是"新课改"持续深化的重要着力点。打破本位论的知识观、唯真的知识确证观,自觉抵制自然科学知识观、单向度学习观的侵蚀,重建教学的价值观、生态观、生成观和传媒观是教学改革的应然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观 教学改革 “新课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