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主观意义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20
1
作者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71,共8页
虽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对语言主观性的认识还不充分,对语言主观意义的形成机制亟待探讨。本文假设语言为一个立方体,其6个平面分别为语言的6种意义,并且两两对立:(1)说话人表达意义和听话人理解意义;(2)... 虽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对语言主观性的认识还不充分,对语言主观意义的形成机制亟待探讨。本文假设语言为一个立方体,其6个平面分别为语言的6种意义,并且两两对立:(1)说话人表达意义和听话人理解意义;(2)命题意义和非命题意义;(3)语言系统意义和语言使用意义。基于此立体多维框架,从4个全新方面探究语言主观意义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主观意义 形成机制 语言学
原文传递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文化自信培养探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紫荆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3期82-83,共2页
新时代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今后,中国还会需要更多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大学英语课程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课程,高校是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跨文化交际培养... 新时代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今后,中国还会需要更多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大学英语课程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课程,高校是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跨文化交际培养和文化自信应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文章着重探究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培养,以期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还可丰富外语教育理论内涵,揭示外语教育本质,实现外语教育的根本价值,对培养德、智、体、美、劳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跨文化交际 文化自信
下载PDF
从情态角度看语言意义的主观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6-80,共5页
随着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兴起,语言的"主观性"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根据莱昂斯的语言三分法观点建构出讨论模型,将语言假设为一个立方体,说话人与受话人分别处于立方体外的两侧,并与立方体的两个... 随着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兴起,语言的"主观性"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根据莱昂斯的语言三分法观点建构出讨论模型,将语言假设为一个立方体,说话人与受话人分别处于立方体外的两侧,并与立方体的两个侧面分别构成两个四棱锥。依据两个四棱锥,本文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系统阐述情态中的意义主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性 语言意义 情态
原文传递
语言主观意义的动态机制 被引量:12
4
作者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共4页
语言主观意义的动态机制研究是对笔者2011年提出的语言立方体假说的扩展,即语言主观意义的变化是一个动态、多维、立体、渐进的过程,体现在3方面:(1)系统意义向语言使用意义的转变机制;(2)说话人表达意义向听话人理解意义的转变机制;(3... 语言主观意义的动态机制研究是对笔者2011年提出的语言立方体假说的扩展,即语言主观意义的变化是一个动态、多维、立体、渐进的过程,体现在3方面:(1)系统意义向语言使用意义的转变机制;(2)说话人表达意义向听话人理解意义的转变机制;(3)命题意义向非命题意义的转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主观意义 动态机制
原文传递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语言主观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姜毓锋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75-84,共10页
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者密不可分,共同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需语言来展示,而任何语言若是离开了主观性就不能称之为语言。文章基于语料库,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具体研究跨文化交际在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 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者密不可分,共同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需语言来展示,而任何语言若是离开了主观性就不能称之为语言。文章基于语料库,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具体研究跨文化交际在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中的语言主观性,旨在丰富语言主观性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结果表明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语言主观性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理解语言的认知功能和交际语用功能,并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跨文化交际 语言主观性
下载PDF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探究——语言主观性视角 被引量:7
6
作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124-126,共3页
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英语语言体系的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将英语当成交际工具,完成双方的交际。以语言主观性视角探究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此教学实践中,用输出驱动来推动... 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英语语言体系的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将英语当成交际工具,完成双方的交际。以语言主观性视角探究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此教学实践中,用输出驱动来推动语言输入,最后达到较高甚至更高质量的语言输出。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导向法 跨文化教学 语言主观性
下载PDF
移动环境下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被引量:7
7
作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27-129,共3页
移动互联时代已来临,基于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移动自主学习将成为大学生主流的学习途径。"翻转课堂"适应了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趋势,微课教学为翻转课堂提供了必要的、充足的教学资源。移动环境下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 移动互联时代已来临,基于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移动自主学习将成为大学生主流的学习途径。"翻转课堂"适应了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趋势,微课教学为翻转课堂提供了必要的、充足的教学资源。移动环境下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地掌控学习进度情况,增加学习中学生间的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以及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英语综合交际能力,能有效地解决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环境 微课 大学英语 翻转课堂
下载PDF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璇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3期31-32,共2页
“跨文化交际”课程涉及众多的西方文化与思想,高校外语教学工作者应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大力发挥该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文章从“跨文化交际”与课程改革的内在联系谈起,探究二者间的融合方式。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程思政 测评
下载PDF
语篇主观性表征研究
9
作者 姚梓萌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17-121,共5页
基于语言主观性理论,本研究重点考察语篇的主观性表征。研究发现,语篇主观性表征有词汇、句法和语用等方面,它们共同承载着说写者的情感、态度、认识等主观自我成分。本研究与语言主观性现象的微观研究互补,为语篇层面语言主观性现象的... 基于语言主观性理论,本研究重点考察语篇的主观性表征。研究发现,语篇主观性表征有词汇、句法和语用等方面,它们共同承载着说写者的情感、态度、认识等主观自我成分。本研究与语言主观性现象的微观研究互补,为语篇层面语言主观性现象的整体研究提供研究思路,有利于深入挖掘说写者隐藏在语篇中的主观自我表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 语言主观性 语篇主观性 表征 说写者
下载PDF
课程思政理念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巍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84-86,共3页
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符合现阶段我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利于促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改革目标的实现。文章从教育理念、教材建设、教师素养、教学策略、测评模式5个层面探究课程思政理念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路径,... 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符合现阶段我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利于促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改革目标的实现。文章从教育理念、教材建设、教师素养、教学策略、测评模式5个层面探究课程思政理念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路径,以期为培养合格的具有文化思辨能力、专业思政能力,有理想信念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跨文化交际 培养路径
下载PDF
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英译策略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3期94-100,共7页
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黑龙江土地上斗争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及精神财富,展现了不惧艰险、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文章提出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可分为红色物质文化资源及红色非物质文化资源两大类,并考察了黑龙... 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黑龙江土地上斗争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及精神财富,展现了不惧艰险、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文章提出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可分为红色物质文化资源及红色非物质文化资源两大类,并考察了黑龙江红色文化文本的词汇、句法、语篇及修辞特征,探究了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的方言释义、无主句增译主语、黑话形式保留、黑话释义、语篇逻辑显化、典故意象再现、典故释义等英译策略,旨在促使黑龙江红色文化“走出去”,并为文化翻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 语言特征 英译策略 文化传播
下载PDF
从整合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视角探索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 被引量:5
12
作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63-164,共2页
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两种理论存在着某种互补关系,需要彼此整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多元智能因素和学习风格,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从整合学生的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视角探索个性化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多元智能 学习风格 个性化教学
下载PDF
价值观导向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141-143,共3页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设计应以价值观为导向,应遵循"以本促设,以评促设,以学促设"的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与该设计理念分别对应的三个设计要素: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设计应本土化,并应以本土化的跨文...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设计应以价值观为导向,应遵循"以本促设,以评促设,以学促设"的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与该设计理念分别对应的三个设计要素: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设计应本土化,并应以本土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量表作为参考,还应突出中西文化对比,平衡中西文化。该项研究旨在为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设计提供可行的、科学的依据,为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指导,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国际意识和中华文化自信意识,提高学生与西方人的交际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跨文化交际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 教材设计
下载PDF
微时代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微平台构建探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泳钦 《林区教学》 2015年第6期40-41,共2页
微时代下的英语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视角,构建微时代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培养模式,旨在探析英语学习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研究微时代下学生的英语习得规律,摒弃不必要的学习模型,潜移默化地传授新的知识,通... 微时代下的英语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视角,构建微时代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培养模式,旨在探析英语学习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研究微时代下学生的英语习得规律,摒弃不必要的学习模型,潜移默化地传授新的知识,通过网络发布授课资源,营造英语语境氛围,进而使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大学英语教育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时代 英语自主学习 微平台构建
下载PDF
语言主观意义的解释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35-239,261,共6页
以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循环”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语言主观意义的解释机制,并从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语言使用者的存在与语言主观意义的存在;说话人与听话人对语言主观意义的编码和解码;相关信息、相关思想、相关语境中的语言主观意义。认为... 以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循环”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语言主观意义的解释机制,并从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语言使用者的存在与语言主观意义的存在;说话人与听话人对语言主观意义的编码和解码;相关信息、相关思想、相关语境中的语言主观意义。认为语言使用者的交际过程就是主观意义的产出过程,只要交际存在,语言的主观意义就是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主观意义 解释机制
下载PDF
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设计探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璇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1年第11期145-147,共3页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国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但自从“课程思政”提出以来,我国现有的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便面临重大革新。教育工作者应从学习者学习需求的调查、教材指导思想的确立、内容编写的时效性和教材编写团队的培养四...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国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但自从“课程思政”提出以来,我国现有的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便面临重大革新。教育工作者应从学习者学习需求的调查、教材指导思想的确立、内容编写的时效性和教材编写团队的培养四个维度,讨论其对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材设计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课程 教材设计 课程思政 中国文化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紫荆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期16-17,共2页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当代青年不可多得的一种特质。同时,为了响应习近平主席“应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的号召,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文...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当代青年不可多得的一种特质。同时,为了响应习近平主席“应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的号召,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文章以价值观为指导,从教材中的思想政治要素、中西方文化比较、校园文化和课程思想政治评价模式的建立四个方面探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思政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培养文化自信、道德素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程思政 文化自信 测评
下载PDF
全人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家琪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3年第12期61-65,共5页
课程思政是我国当前核心的教育理念之一,其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是我国大思政体系在教育教学上的延续,其特点是在潜移默化中把政治思想教育贯穿于每一门课程,目前这种理念正引导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和知识教育的融合发展。全人教育理念基于... 课程思政是我国当前核心的教育理念之一,其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是我国大思政体系在教育教学上的延续,其特点是在潜移默化中把政治思想教育贯穿于每一门课程,目前这种理念正引导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和知识教育的融合发展。全人教育理念基于人本主义理论,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自我实现。课程思政与全人教育在理念上具有内在联系,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探讨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构建全人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可以提高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校的育人质量。构建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应该在以下方面发力:一是增加课程的中国本土内容,在知识传授中融入思政教育;二是发挥教师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以多元课程模式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四是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教育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原文传递
多模态话语映射下的语言意义主观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毓锋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43,共5页
言语和交流方式的多样性使得话语具有多模态性。组成话语模态的不仅有书面语言,还有声音、图像、姿态等符号。也就是说,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同样具有表意功能,都可以体现"自我"。这种特征在话语中无所不在。通常,语言意义的... 言语和交流方式的多样性使得话语具有多模态性。组成话语模态的不仅有书面语言,还有声音、图像、姿态等符号。也就是说,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同样具有表意功能,都可以体现"自我"。这种特征在话语中无所不在。通常,语言意义的主观性体现在说话人或言语发话体方面,也可以体现在受话人方面。文章将言语信息及非言语信息纳入话语分析框架,分别从说话人和受话人角度探讨多模态话语意义的主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语言意义 主观性
原文传递
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中华文化融入路径探究
20
作者 洪照玥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64-66,共3页
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外语教学的核心任务,大学外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元素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重点探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中华文化融入路径,即重构大学外语教学大纲及教学材料;丰富中华文化... 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外语教学的核心任务,大学外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元素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重点探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中华文化融入路径,即重构大学外语教学大纲及教学材料;丰富中华文化元素;提高大学外语教师的中华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中华文化传播能力,旨在建构和谐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中华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中华文化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外语教学 中华文化 融入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