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次酸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谢世荣 黄彩云 +3 位作者 黄胜英 孙长滨 于增国 赵洁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 (Gta)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 :以静脉注射乌头碱 2 0 μg·kg 1 、氯化钡 2mg·kg 1 及结扎冠状动脉制得大、小鼠心律失常模型 ,每种模型分 4组 ,每组 10只 ,分别给予 0 .9%氯化钠注射液 (NS) 10mg·kg... 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 (Gta)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 :以静脉注射乌头碱 2 0 μg·kg 1 、氯化钡 2mg·kg 1 及结扎冠状动脉制得大、小鼠心律失常模型 ,每种模型分 4组 ,每组 10只 ,分别给予 0 .9%氯化钠注射液 (NS) 10mg·kg 1 、Gta10 ,2 0mg·kg 1 、奎尼丁 (Quin) 10mg·kg 1 ,均静脉注射 ,比较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 :Gta组和Quin组大鼠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显著低于NS组 (P <0 .0 1) ;Gta组小鼠未发生心房纤颤或扑动 ,Quin组小鼠心房纤颤或扑动明显减少 ,NS组小鼠全都发生心房纤颤或扑动。结论 :Gta对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奎尼丁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黄彩云 黄胜英 +1 位作者 谢世荣 高广猷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62-263,269,共3页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心律失常模型。结果 :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 ,OM) 10mg/kg ,2 0mg/kg能明显对抗乌头碱 2 0 μg/kg ,Bacl2 2mg/kg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OM也能明显对抗...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心律失常模型。结果 :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 ,OM) 10mg/kg ,2 0mg/kg能明显对抗乌头碱 2 0 μg/kg ,Bacl2 2mg/kg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OM也能明显对抗Cacl2 -Ach (Cacl2 0 .6 % +Ach 0 .0 0 2 5 % )混合液 10mg/kg诱发小鼠心房纤颤或扑动。大鼠心电图试验证明OM有负性频率作用 ,负性传导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OM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理学基础。结论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奎尼丁 乌头碱 氯化钡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莲心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王嘉陵 农艺 江明性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17-319,共3页
莲心碱5mg/kg,ⅳ可显著地对抗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及哇巴因诱发的豚鼠心律失常;也能预防肾上腺素所致的豚鼠室颤发生;还能对抗心肌缺血复灌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莲心碱8mg/kg,ⅳ能使家兔心率减慢,P-R间期延长;莲心碱30μmol/L可延长离体豚... 莲心碱5mg/kg,ⅳ可显著地对抗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及哇巴因诱发的豚鼠心律失常;也能预防肾上腺素所致的豚鼠室颤发生;还能对抗心肌缺血复灌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莲心碱8mg/kg,ⅳ能使家兔心率减慢,P-R间期延长;莲心碱30μmol/L可延长离体豚鼠左房功能性不应期。结果提示,莲心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主要与其阻滞Ca++内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心碱 奎尼丁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苦参碱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黄彩云 谢世荣 +1 位作者 黄胜英 高广猷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 ]观察苦参碱 (Matrine ,MT)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方法 ]通过分别静脉注射乌头碱、氯化钡、氯化钙 -乙酰胆碱混合液的方法制备大鼠心律失常模型。 [结果 ]MT15× 10 - 6 ,30× 10 - 6 能明显对抗乌头碱 2 0× 10 - 9,B... [目的 ]观察苦参碱 (Matrine ,MT)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方法 ]通过分别静脉注射乌头碱、氯化钡、氯化钙 -乙酰胆碱混合液的方法制备大鼠心律失常模型。 [结果 ]MT15× 10 - 6 ,30× 10 - 6 能明显对抗乌头碱 2 0× 10 - 9,Bacl2 2× 10 - 6 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MT也能明显对抗CCL -Ach (CCL 0 .6 % +Ach 0 .0 0 2 5 % )混合液 10ml/kg诱发小鼠心房纤颤或扑动。大鼠心电图试验证明MT有负性频率作用 ,负性传导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MT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理学基础。 [结论 ]苦参碱对大鼠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心律失常 实验研究 药理作用
下载PDF
茶多酚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逆转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朱爱芝 王祥云 +1 位作者 金山 郭振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6-501,共6页
用免疫组化法和流式细胞仪对肿瘤细胞系MCF 7和MCF 7 Adr的P 糖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用噻唑蓝比色法 (MTT)研究茶多酚的细胞毒性及其对耐药性的逆转作用 ,并与Pgp抑制剂———奎尼定进行了比较。免疫组化法检测P 糖蛋白表达水... 用免疫组化法和流式细胞仪对肿瘤细胞系MCF 7和MCF 7 Adr的P 糖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用噻唑蓝比色法 (MTT)研究茶多酚的细胞毒性及其对耐药性的逆转作用 ,并与Pgp抑制剂———奎尼定进行了比较。免疫组化法检测P 糖蛋白表达水平 ,MCF 7 Adr呈强阳性 ,而MCF 7呈阴性 ;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结果MCF 7 Adr细胞系细胞阳性率为 15 % ,MCF 7细胞系细胞阳性率为 1 8%。MCF 7 Adr细胞系存在Pgp的过度表达。噻唑蓝比色法 (MTT)检测结果茶多酚、奎尼定的加入对阿霉素对MCF 7的细胞毒性几乎没有影响。而茶多酚、奎尼定的加入明显增加了MCF 7 Adr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免疫组化与流式细胞技术结合 ,可用于肿瘤细胞系P 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定性定量检测。茶多酚不仅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 ,还与奎尼定一样具有多药耐药性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流式细胞仪 茶多酚 P-糖蛋白 肿瘤细胞 多药耐药性 逆转作用
下载PDF
天然冬虫夏草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梅其炳 陶静仪 +3 位作者 高双斌 徐国晨 陈利民 苏景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40-41,共2页
天然冬虫夏草醇提物可明显对抗乌头碱和氯化钡引起的麻醉大鼠心律失常;能提高豚鼠心脏哇巴因中毒的耐受量;能使麻醉大鼠和豚鼠心率减慢;并能降低离体豚鼠心肌收缩力,但对右心房的自动节律性和左心房的功能不应期均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冬虫夏草 奎尼丁 搞心律失常药
下载PDF
普鲁托品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陆泽安 王德成 +1 位作者 陈植和 王新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1-84,共4页
采用8种动物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观察了普鲁托品(protopine)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表明,普导托品对由乌头碱、氯化钙、苯-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氯仿所致的小鼠心室纤颤、电刺激所致的家兔心室纤颤均有保护作用。... 采用8种动物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观察了普鲁托品(protopine)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表明,普导托品对由乌头碱、氯化钙、苯-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氯仿所致的小鼠心室纤颤、电刺激所致的家兔心室纤颤均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似主要与其阻滞心肌细胞Na ̄+通道,延长有效不应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托品 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 生物碱
下载PDF
莲心碱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兔心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嘉陵 农艺 江明性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881-885,共5页
iv莲心碱(Lien)3mg/kg可一过性地抑制麻醉或毁脊髓大鼠血流动力学诸指标,对麻醉大鼠LVP,+dp/dt_(max)及SAP的抑制较奎尼丁(Qui)3mg/kg为强;Lien 1~30 mg/kg可依量性地产生上述效应,12mg/kg的Lien和Qui分别使LVP,+dp/dt_(max),SAP下降33... iv莲心碱(Lien)3mg/kg可一过性地抑制麻醉或毁脊髓大鼠血流动力学诸指标,对麻醉大鼠LVP,+dp/dt_(max)及SAP的抑制较奎尼丁(Qui)3mg/kg为强;Lien 1~30 mg/kg可依量性地产生上述效应,12mg/kg的Lien和Qui分别使LVP,+dp/dt_(max),SAP下降33%,37%,29%和9%,12%,9%,而二者对其它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抑制程度却相近。Lien 12 mg/kg对血流动力学诸指标的抑制强度与维拉帕米(Ver)1 mg/kg相似。Lien 1~100μmol/L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左房收缩力和右房频率。提示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特性与Ver更相似而与Qui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心碱 维拉帕米 血流动力学 药理
下载PDF
槐定碱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谢世荣 黄彩云 黄胜英 《大连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104-107,共4页
槐定碱(Sophoridine,Sop)10mg/kg、20mg/kg能明显对抗乌头碱20μg/kg,,BaCl2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大鼠的室性心律失常.Sop也能明显对抗CaCl2-Ach(CaCl20.6%+Ach 0.0025%)混合液诱发小鼠心房纤颤或扑动.Sop 10mg/kg对大鼠心电图... 槐定碱(Sophoridine,Sop)10mg/kg、20mg/kg能明显对抗乌头碱20μg/kg,,BaCl2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大鼠的室性心律失常.Sop也能明显对抗CaCl2-Ach(CaCl20.6%+Ach 0.0025%)混合液诱发小鼠心房纤颤或扑动.Sop 10mg/kg对大鼠心电图实验,证明有负性频率作用,负性传导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Sop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定碱 抗心律失常药物 乌头碱 奎尼丁 氯化钡
下载PDF
甘草水提液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黄彩云 谢世荣 +2 位作者 杨静娴 黄胜英 高广猷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观察甘草水提液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方法 ]制备大鼠和小鼠心律失常模型 ,i.v受试药物和对照药物 ,观察药物对心律失常的影响。 [结果 ]甘草水提液 (WaterExtractLiquidofGlycyrrhizaUralensis ,WELG) 4g·kg- 1(按生药计算 ... [目的 ]观察甘草水提液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方法 ]制备大鼠和小鼠心律失常模型 ,i.v受试药物和对照药物 ,观察药物对心律失常的影响。 [结果 ]甘草水提液 (WaterExtractLiquidofGlycyrrhizaUralensis ,WELG) 4g·kg- 1(按生药计算 )能明显对抗乌头碱 2 0 μg·kg- 1和BaCl2 2mg·kg- 1i.v以及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甘草水提液也能明显对抗Ca Cl2 -Ach (CaCl2 0 .6 % +Ach 0 .0 0 2 5 % )混合液 10mL/kgi.v诱发小鼠心房纤颤或扑动。大鼠心电图试验证明甘草水提液有负性频率作用 ,负性传导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甘草水提液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理学基础。 [结论 ]甘草水提液对大鼠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水提液 奎尼丁 乌头碱 氯化钡 心律失常
下载PDF
Effects of Matrine on Aconitine-Induced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 被引量:19
11
作者 SHANHong-li YANGBao-feng ZHOUYu-hong WANGHe LIBao-xin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Aim To explore the reason that the antiarrhythmic effect of the extract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 matrine, is weaker than quinidine and verapamil by comparison ofthe effect and efficacy of matrine on vario... Aim To explore the reason that the antiarrhythmic effect of the extract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 matrine, is weaker than quinidine and verapamil by comparison ofthe effect and efficacy of matrine on various kinds of transmembrane ionic currents with those ofquinidine and verapamil; and to demonstrate the best targets for antiarrhythmic drugs. MethodsWhole-cell patch-clamp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record the action potential and ionic currents insingle cells of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 Aconitine was used to induce the changes of ioniccurrents, then study the effects of matrine and quinidine, verapamil on aconitine-induced unbalancedchannel currents and action potential. Results Aconitine 1 μmol·L^(-1) induced significantchanges in transmembrane currents and action potential in single cells of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APD was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by aconitine. Simultaneously, aconitine increased sodium, L-typecalcium and inward rectifier potassium currents. Matrine 100 μmol· L^(-1) reversed theaconitine-induced changes of sodium current (I_(Na)) from (-70.2+- 10.5) pA/pF to ( - 39.6+-4.0)pA/pF(n = 5, P < 0.05 vs aconitine); L-type calcium current (I_(Ca-L)) from (20.4+- 3.8) pA/pF to (- 12.9+- 2.9) pA/pF ( n = 6, P < 0.01); the inward rectifier potassium current (I_(k1) ) from (-32.2+- 1.08) pA/pF to ( -24.0+-3.4) pA/pF (n = 6, P < 0.01), and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Thereversal effects of quinidine and verapamil on aconitine-induced changes of APD and ionic currentswere more marked than matrine. Conclusion Aco-nitine significantly disturbs the normal equilibriumof ion channels in ventricular myocytes. It induces changes of I_(Na), I_(Ca-L), I_(K1) andprolongation of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Matrine at concentration 50 or 100 μmol·L^(-1)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suppresses aconitine-induced changes of APD and ionic currents. Thepotency and efficacy of inhibitory effect of matrine are markedly weaker than those of commonly usedverapamil and quinid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RHYTHMIAS MATRINE quinidine VERAPAMIL ion channel
下载PDF
三七叶皂甙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黄胜英 谢世荣 +1 位作者 黄彩云 冷萍 《大连大学学报》 2001年第6期82-84,87,共4页
三七叶皂甙(PNLS)20mg/kg、40mg/kg能明显对抗乌头碱20ug/kg,BaCl22mg/kg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大鼠的室性心律失常.PNLS也能明显对抗CaCl2-Ach(CaCl2 0.6%+A... 三七叶皂甙(PNLS)20mg/kg、40mg/kg能明显对抗乌头碱20ug/kg,BaCl22mg/kg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大鼠的室性心律失常.PNLS也能明显对抗CaCl2-Ach(CaCl2 0.6%+Ach0.0025%)混合液10ml/kg诱发小鼠心房纤颤或扑动.PNLS对大鼠心电图实验,证明有负性频率作用,负性传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叶皂甙 心律失常 PNLS 奎尼丁 乌头碱 氯化钡
下载PDF
北豆根总碱注射液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秀华 韩福林 《黑龙江医药》 CAS 2000年第3期160-162,共3页
采用五种实验动物心律失常模型观察了北豆根总碱(Total Alkaloid of Menispermum Dauricum,简写TAMD)注射液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表明iv 5mg·kg^(-1)TAMD对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明显优于10mg·kg(-1)奎尼丁;对... 采用五种实验动物心律失常模型观察了北豆根总碱(Total Alkaloid of Menispermum Dauricum,简写TAMD)注射液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表明iv 5mg·kg^(-1)TAMD对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明显优于10mg·kg(-1)奎尼丁;对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预防作用优于利多卡因;对抗哇巴因诱发豚鼠的心律失常与利多卡因相似;对氯仿诱发小鼠室颤有保护作用且优于奎尼丁;对大鼠冠脉结扎复灌引起心律失常有保护作用,与利多卡因作用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豆根总碱注射液 大鼠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苦参总碱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彩云 谢世荣 黄胜英 《大连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108-110,共3页
苦参总碱(Tital Alkaloid of Sophora Flavescens,TASF)20mg/kg,40mg/kg能明显对抗鸟头碱20ug/kg,BaCl2 2mg/kg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大鼠的室性心律失常.TASF也能明显对抗CaCl2-Ach(CaCl20.6%+Ach 0.0025%)混合液10ml... 苦参总碱(Tital Alkaloid of Sophora Flavescens,TASF)20mg/kg,40mg/kg能明显对抗鸟头碱20ug/kg,BaCl2 2mg/kg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大鼠的室性心律失常.TASF也能明显对抗CaCl2-Ach(CaCl20.6%+Ach 0.0025%)混合液10ml/kg诱发小鼠心房纤颤或扑动.大鼠心电图(ECG)试验证明TASF有负性频率作用,负性传导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TASF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 苦参总碱 奎尼丁 乌头碱 氯化钡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测定金鸡纳碱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体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邓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58,共3页
过氧化氢和高碘酸钠溶液混合能产生弱化学发光 ,在这一体系中 ,金鸡纳碱的加入能极大地增强这一化学发光强度 ,该文对这一化学发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提出了可能的发光机理 ,并据此建立了测定金鸡纳碱(奎宁、奎尼丁和辛可宁 )的高灵敏... 过氧化氢和高碘酸钠溶液混合能产生弱化学发光 ,在这一体系中 ,金鸡纳碱的加入能极大地增强这一化学发光强度 ,该文对这一化学发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提出了可能的发光机理 ,并据此建立了测定金鸡纳碱(奎宁、奎尼丁和辛可宁 )的高灵敏度化学发光法 ;测定奎宁、奎尼丁和辛可宁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0×10-5 ~1.0×10-2g/L、4.0×10-5 ~1.0×10-2g/L和1.0×10-3 ~1.0×10-1g/L ,检出限分别为2.1×10-5g/L,1.4×10 -5g/L,3.5×10 -4g/L ;该法适用于奎宁药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分析 化学发光 高碘酸钠 金鸡纳碱 奎宁 奎尼丁 辛可宁 生物碱 抗疟药
下载PDF
Effects of dauricine,quinidine,and sotalol on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of papillary muscles in vitro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郭东林 曾繁典 胡崇家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观察蝙蝠葛碱对豚鼠乳头状肌的动作电位是否具有使用依赖性特征,并与奎尼丁、索他洛尔作平行比较.方法:利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豚鼠乳头状肌跨膜动作电位.结果:蝙蝠葛碱20μmol·L-1能明显延长乳头状肌跨膜动... 目的:观察蝙蝠葛碱对豚鼠乳头状肌的动作电位是否具有使用依赖性特征,并与奎尼丁、索他洛尔作平行比较.方法:利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豚鼠乳头状肌跨膜动作电位.结果:蝙蝠葛碱20μmol·L-1能明显延长乳头状肌跨膜动作电位时程,在刺激周长为200,300,400,600,800,1000,2000ms时,其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百分率分别为22±8,11±6,9±5,7±5,6±3,43±28,45±28,蝙蝠葛碱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作用于刺激周期较短时作用明显,呈使用依赖性特征.而奎尼丁1μmol·L-1和索他洛尔10μmol·L-1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作用随刺激周期延长而增强,呈现逆向使用依赖性特征.结论:蝙蝠葛碱使用依赖性延长豚鼠乳头状肌动作电位时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碱 硅尼丁 索他洛尔 乳头状肌
原文传递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奎尼丁、利多卡因及普罗帕酮的浓度 被引量:7
17
作者 龚善初 王乾洲 詹元年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05-407,共3页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奎尼丁、利多卡因及普罗帕酮的浓度。方法 :应用UltrasphereC18柱(4.6mm× 2 5 0mm) ,流动相为甲醇 水 冰醋酸 三乙胺 (6 2 .3∶37.7∶0 .0 34∶0 .0 6 8) ,pH 6 .0 2 ,紫外 2 2 0n...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奎尼丁、利多卡因及普罗帕酮的浓度。方法 :应用UltrasphereC18柱(4.6mm× 2 5 0mm) ,流动相为甲醇 水 冰醋酸 三乙胺 (6 2 .3∶37.7∶0 .0 34∶0 .0 6 8) ,pH 6 .0 2 ,紫外 2 2 0nm检测。结果 :奎尼丁、利多卡因、普罗帕酮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7.3% ,98.9% ,99.0 % ,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为 (2 .11~ 6 .0 1) % ,(1.2 5~ 4.35 ) % ,(1.5 0~ 4.2 7) %。结论 :方法简单、灵敏、准确 ,可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尼丁 利多卡因 普罗帕酮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莲心碱衍生物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健 罗顺德 陈怡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11期758-760,共3页
目的 :研究 4种莲心碱衍生物抗心律失常的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哇巴因、氯化钙、乌头碱 3种抗心律失常模型。结果 :4种莲心碱衍生物 (5mg·kg 1 ,iv)均能显著提高哇巴因致豚鼠、乌头碱致大鼠发生室性期前收缩 (VE)、室性心动过速 (... 目的 :研究 4种莲心碱衍生物抗心律失常的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哇巴因、氯化钙、乌头碱 3种抗心律失常模型。结果 :4种莲心碱衍生物 (5mg·kg 1 ,iv)均能显著提高哇巴因致豚鼠、乌头碱致大鼠发生室性期前收缩 (VE)、室性心动过速 (VT)、心室纤颤 (VF)及心脏停搏 (CA)的用量 ,延长CaCl2 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 ,缩短生存大鼠的窦性心律恢复时间 ,减少死亡率。结论 :4种莲心碱衍生物均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心碱衍生物 奎尼丁 维拉帕米 抗心律失常
下载PDF
KCNT1基因变异导致的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遗传学和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岩 包新华 +4 位作者 章清萍 王佳平 文泳欣 于淑杰 赵滢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24-828,共5页
目的研究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的KCNT1基因变异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175例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方法,对患儿外周血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并应用PC... 目的研究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的KCNT1基因变异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175例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方法,对患儿外周血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并应用PCR-Sanger对变异及来源进行验证。对KCNT1基因变异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在175例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中,发现6例(男4例,女2例)患儿具有KCNT1变异,均为新发变异,占总病例的3.4%(6/175),变异类型均为错义变异。6例患儿的发病年龄为2-32 d。5例患儿诊断为婴儿癫痫伴游走性局灶性发作,1例诊断为癫痫,局灶性发作,局灶性发作伴泛化。6例患儿均应用多种抗癫痫药物,4例部分有效,2例发作无明显减少,后者中1例患儿于1岁4个月因"重症肺炎"死亡。4例患儿应用奎尼丁治疗,3例发作无减少,1例发作减少后再次出现复发,该患儿曾使用生酮饮食效果不理想。5例患儿应用生酮饮食治疗,无明显效果。6例患儿均不能独坐,追光、追物欠佳,均无语言。结论175例早发性癫痫脑病中发现KCNT1基因变异6例,以新发错义变异为主;患儿起病年龄多在新生儿期与婴儿期早期,以婴儿癫痫伴游走性局灶性发作为主要发作形式。智力、运动发育严重落后。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奎尼丁疗效不显著,尚需大样本的治疗研究进一步评估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基因 奎尼丁
原文传递
短QT间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石亮 杨新春 +4 位作者 刘秀兰 孔强 宗敏 丁怀玉 孙继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了解短QT间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方法应用吡那地尔在家兔左室楔形灌注组织建立短QT模型,利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心外膜下、心内膜下及中层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并观测三层心肌细胞复极达90%的动作电位(APD90)及跨壁复... 目的了解短QT间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方法应用吡那地尔在家兔左室楔形灌注组织建立短QT模型,利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心外膜下、心内膜下及中层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并观测三层心肌细胞复极达90%的动作电位(APD90)及跨壁复极离散度(TDR)在吡那地尔、吡那地尔+异丙肾上腺素、奎尼丁、glybenclamide作用下的变化。采用S1S2程序刺激,观测在各种条件下心律失常的诱发状况。结果吡那地尔明显缩短APD90且伴有TDR增大(58.84±13.42ms vs35.26±13.30ms),并可诱发出异常心肌搏动。异丙肾上腺素可增大吡那地尔的该作用(64.60±21.46ms vs58.84±13.42ms),而奎尼丁和glybenclamide则可逆转吡那地尔的此作用,并减少异常搏动的发生。结论TDR增大可能是短QT综合征易于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基础,而奎尼丁通过减小室壁心肌细胞的不均一性而对短QT综合征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短QT综合征 吡那地尔 奎尼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