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能源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最佳原料
被引量:
12
Energy sugarcane, the best material for fuel alcohol produc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能源甘蔗对太阳光能的利用率比其他作物的高,它需用的土地比其他作物的少,其甘蔗产量一般为150-180t·hm-2·年-1,最高达280t·hm-2·年-1,故其发酵糖量高达20.25-29.70t·hm-2·年-1,可产酒精9.06-10.87t(11323-13587L)·hm-2·年-1,高的可达12.08t(15097L)·hm-2·年-1。蔗农乐意种植能源甘蔗,酒精厂愿意收购能源甘蔗。
作者
谭显平
机构地区
四川省制糖糖料工业研究所
出处
《甘蔗(福建)》
2004年第2期30-32,共3页
Sugarcane
关键词
能源
甘蔗
燃料酒精
土地利用率
光能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245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10
参考文献
9
1
李松,杨荣仲,谭裕模,莫磊兴,谭芳.
我国发展能源甘蔗研究生产的现实意义[J]
.广西蔗糖,2003(3):44-45.
被引量:25
2
张华 陈如凯.中国能源甘蔗的研究与开发[EB/OL].中国甘蔗网,2003.
被引量:3
3
苏广达编著..甘蔗栽培生物学[M],1983:577.
4
莫家让,周承圣编..甘蔗栽培育种生理基础[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67.
5
HUMERTRP 周可涌译.能源甘蔗[J].国外农学—甘蔗,1981,(2):1-1.
被引量:1
6
陈如凯.国内外甘蔗遗传育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全国甘蔗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高级研修班学习资料[C].广西:南宁,2003.12.
被引量:1
7
邓绍同编著..现代甘蔗生产与科技[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323.
8
保国裕.
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意义、潜力与对策[J]
.甘蔗糖业,2001,30(6):47-50.
被引量:12
9
唐成义.评再生能源—甘蔗[J].四川甘蔗,1987,(1):43-5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1
1
曾慧,游建华,何为中,李松,刘红坚,莫磊兴.
糖能兼用型甘蔗新品系桂辐97-18的选育[J]
.中国糖料,2004,26(4):10-12.
被引量:2
2
王贵华.
甘蔗的饲料价值及其产业化发展前景[J]
.甘蔗(福建),2004,11(3):42-45.
被引量:5
3
王贵华.
甘蔗的饲料价值及其产业化发展前景[J]
.中国糖料,2004,26(3):54-56.
被引量:2
4
保国裕.
依靠新技术提高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经济效益[J]
.广西蔗糖,2004(4):46-48.
被引量:8
5
任万忠,刘益民.
滚滚车轮向战场——沈阳军区强化汽车运输分队战时保障能力纪事[J]
.汽车运用,2005(3):27-29.
6
谭显平.
甘蔗生产燃料乙醇——解决我国能源紧缺矛盾的最佳途径[J]
.甘蔗糖业,2004,33(3):19-22.
被引量:12
7
田春龙,郭斌,刘春朝.
能源植物研究现状和展望[J]
.生物加工过程,2005,3(1):14-19.
被引量:64
8
何炎森,李瑞美,翁锦周.
能源甘蔗的开发利用[J]
.福建热作科技,2005,30(4):36-38.
被引量:4
9
蔡文燕,吴水金.
能源甘蔗—甘蔗糖业发展的新亮点[J]
.甘蔗糖业,2006,35(3):22-25.
被引量:9
10
李杨瑞,谭裕模,李松,杨荣仲.
甘蔗作为生物能源作物的潜力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4):742-746.
被引量:41
同被引文献
245
1
黄宇彤,杜连祥.
美国的燃料酒精工业[J]
.酿酒科技,2001(5):99-101.
被引量:8
2
石卫国.
生物复合菌剂处理秸秆产沼气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S1):93-95.
被引量:40
3
王燕飞,刘华君,张立明,杨洪泽.
栽培甜菜的种类及利用价值[J]
.中国糖料,2004,26(4):43-46.
被引量:24
4
郭小强,金文,孙树林.
子午岭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
.甘肃高师学报,2002,7(5):42-44.
被引量:11
5
侯福林,贺继临.
简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S2):24-25.
被引量:4
6
谭显平,吕达,黄红,黄久凯,陈道德,李红梅,周英明.
甘蔗实生苗培育与选择新法[J]
.甘蔗(福建),2004,11(3):23-29.
被引量:2
7
崔平,潘荣.
甜菜种质的性状改良与创新[J]
.中国糖料,2004,26(3):51-53.
被引量:5
8
王同朝,郭红艳,李新美,隋瑞堂.
甜高粱综合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8):29-32.
被引量:32
9
张君,刘德华.
世界燃料酒精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
.酿酒科技,2004(5):118-121.
被引量:32
10
高榕,邓迎达.
高生产效率纤维素酶菌株初筛方法的研究[J]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4,12(3):20-24.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12
1
曾麟,王革华.
中国能源农林业的现状、意义及发展战略[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S1):20-24.
被引量:11
2
田春龙,郭斌,刘春朝.
能源植物研究现状和展望[J]
.生物加工过程,2005,3(1):14-19.
被引量:64
3
徐芬芬,叶利民,王爱斌.
我国的淀粉、糖类和纤维植物资源及其用于乙醇发酵的探讨[J]
.中国林副特产,2006(3):63-65.
被引量:12
4
孙晓波,马鸿翔,王澎.
基因工程在能源植物改良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报,2007,23(3):1-5.
被引量:3
5
谭显平,张让琴.
甘蔗──车用乙醇产业首选的原料作物[J]
.甘蔗糖业,2007,36(2):18-23.
被引量:1
6
谭显平.
籽实作物、茎秆作物和块根(茎)作物作车用乙醇原料的优势探讨[J]
.可再生能源,2007,25(3):21-26.
被引量:6
7
徐芬芬,徐卫红.
植物能源[J]
.生物学教学,2009,34(6):2-4.
8
杨世琦,杨正礼,刘国强.
我国能源作物研究与应用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11(6):14-18.
被引量:2
9
毛瑞丰,李扬,黄凌云,黄振华,李顺.
甘蔗沼气开发与产业化展望[J]
.轻工科技,2013,29(4):26-29.
10
毛钧,陆鑫,刘新龙,苏火生,刘洪博,蔡青.
“甘蔗复合群”能源植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4,36(1):89-9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10
1
谭显平.
甘蔗作车用乙醇原料比其他作物更有优势[J]
.甘蔗糖业,2009,38(1):16-23.
被引量:3
2
吴伟光,仇焕广,徐志刚.
生物柴油发展现状、影响与展望[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3):298-302.
被引量:46
3
陈英明,肖波,常杰.
能源植物的资源开发与应用[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5,27(4):1-5.
被引量:35
4
咸拴狮.
油菜在生物柴油中的应用及产业化前景分析[J]
.太原科技,2006(5):22-24.
被引量:1
5
徐芬芬,叶利民,王爱斌.
我国的淀粉、糖类和纤维植物资源及其用于乙醇发酵的探讨[J]
.中国林副特产,2006(3):63-65.
被引量:12
6
徐桂转,刘会丽,张百良,苏惠.
利用菜籽油酶法生产生物柴油的初步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8):162-165.
被引量:17
7
陈晓阳.
发挥灌木优势 推动我国能源林业的发展[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65-68.
被引量:6
8
徐宁生,刘旭云.
加强生物能源产业研究的若干建议[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B09):457-461.
被引量:3
9
张乍如,陈日光.
浅议绿色能源植物的特点及开发利用[J]
.湖南农业科学,2006(6):99-101.
被引量:7
10
马鸿翔,张大栋.
沿海滩涂发展能源植物的潜力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445-449.
被引量:15
1
李燕娥,任平合,南殿杰.
旱地小麦旋播增产机理及技术[J]
.山西农业科学,1998,26(1):16-18.
2
王海.
夏波蒂专用薯机械化栽培技术[J]
.农业机械,2007(04B):66-67.
3
王勤灵.
剑河县红米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13,30(4):317-317.
被引量:1
4
徐金彪.
高温闷棚防治黄瓜霜霉病技术措施[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2):71-71.
被引量:1
5
不同行距条件下百泉41高产规律的初步观察[J]
.百泉农专学报,1978,21(2):18-25.
6
孔庆涛,徐月红,刘丽萍,施淑丽.
北方玉米高光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2013(10):63-64.
被引量:2
7
仇长礼,刘辉,宋国志,王永富,鲁桂霞,曹永本.
北方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J]
.北方水稻,2013,43(3):50-50.
被引量:4
8
陈玲玲.
发芽糙米物理制备及煮食品质优化试验[J]
.农业与技术,2014,34(3):10-10.
9
刘法涛,邹济生.
高寒牧区青稞南北向条播增产试验[J]
.草业科学,1995,12(6):45-46.
10
王丙银,曹亚丽.
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浅析[J]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09(3):24-25.
甘蔗(福建)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